第一篇:中国教师地位世界第一
“中国教师地位世界第一”背后的荒唐悲催
王贵成/文
平日里我看过不少幽默故事,却从来没有看到过《21国教师地位调查:中国以100分居首位》这样的黑色幽默。这是2013年10月8日人民网上的一则新闻,看了肯定能让那些一片深情爱着中国特色模式的爱国主义者热血澎湃,民族自豪感又能大大地膨胀一回。可我这个当了近二十年教师的人看了,却禁不住要呕吐了——这是一种怎样的黑色幽默啊!
2013年(当地时间),国际教育机构巴乐基GEMS财团发布了综合教师年薪、社会地位等调查项目在内的教师地位指数(Teacher Status Index)报告书。该报告书显示,中国教师地位在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会员国在内的21个主要国家中,以100分的优异成绩排名第1位,韩国总分为62分,美国36.7分,日本16.2分,以色列才2分。
呵呵!我大中国真不愧自古就是尊师重教的天朝大国,教师们在解放后经历了洗心革面脱胎换骨的教育和改造,由当年被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的臭老九,什么时候坐上宇宙飞船成了世界第一了呢?我这个老九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白,这种黑色幽默本来是愚人节的“愚乐”新闻,为什么竟然被有关部门奉为圭臬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呢?
其实,看一个国家的教师地位高不高,看看工资水平就知道了。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工资待遇确实是一个行业地位的最佳体现。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的教师平均工资,都高于类似的或同等资格的其他职业的平均工资,如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一般高于普通企业职员工资额的25%-35%,也高于go-vern-ment工作人员平均年薪,在全国13大行业中排名第六位。2004年情人节,美国一家媒体调查问卷:你最愿意和什么样职业的人过一生?教师排第一位。
日本法律规定,教师为公务员,但教师的工资待遇必须高于国家公务员。日本的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比同期毕业的其他行业职员平均工资高16%左右,四年前的工资水平是:新教师12129元/月,工作10年以上教师20215元/月,老教师33692元/月。(单位:人民币)在日本,有一次一个中国人和日本年青人吵架,这时另一个日本年青人过来把这个吵架的日本人拉走,告诉他和他吵架的人在中国曾经当过教师。这日本人马上向这中国人道嫌。是日本教师的工资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
在韩国,教师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尊重。韩国教师的工资最高可到四百万韩币以上,新教师每月收入一万人民币,以后每年涨一次工资,由汉城教育厅直接打到个人的工资卡上。在汉城的一个四口之家,每月生活费只要八十万到一百万韩元就够了,一人做了教师之后,一家人一辈子衣食无忧。而且,教师可以有两个孩子免费上高中,教师的孩子上大学可以申请无息贷款。这就是说,在韩国做教师,自己子女的教育费用也基本解决了。韩国的教师工作虽然紧张,但是取得职位以后,基本上没有竞争,终生都有工作可做,一辈子的生活都有保证。而且,处处受人尊重,实在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再看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与上述国家根本没法比。在新时期的工资改革和《教师法》制定中,就对教师的待遇做了一个错误的定位。“教师工资不得低于或高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结果教师的工资就只能是永远低于公务员了。
2007年,媒体上公布过一则调查报告,对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第位进行了调查,乖乖!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在世界上居第170余位,仅比一些非洲国家或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高;社会地位,在世界上排名倒数第二!前几天我看了一则资料,说中国大学教师的收入在世界各国中居于倒数第三。
南京某高校一位青年教师写给大学校长的一封辞职信流传甚远,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学校周围的房价已涨到每平方米八九千元了,远在江宁的房价也到了四五千元;菜场的肉价已到了十几元每斤;到外面吃碗水饺、面条也都涨价了。可我的工资是区区2500块大洋!”甚至连堂堂的北京大学,连著名的北大副教授阿忆工资低的连维持生活都成了问题。阿忆2005年调入北大以后,工作之余经常客串节目主持人及嘉宾,这一行为受到不少网友的指责,有人攻击他“简直太不敬业,道德和人格十分可疑,四处走学术穴是不务正业”。对这一指责,阿忆十分不满,遂在博客中将自己在北大做副教授所得收入一一列出,共计4786元。还像记流水帐似的将每月支出也列了出来,最后竟是入不敷出。
因为工资太低,湖北省洪湖市的教师就用停课的方式进行抗议。很多干了二三十年的高级老师,每个月的工资也就2000多元。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们反映工资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绩效工资太低。而高中教师则更可怜了,湖北省还没有
全面实行高中教师的绩效工资,教师的绩效工资主要由过渡性财政补贴和过渡性津补贴组成,这部分工资则由各所高中自己承担。可是高中学校由于经费来源少,支出又多,使得很多高中都面临着庞大的债务压力,哪儿有钱给教师发绩效工资啊!
如果把中国教师一两千元两三千元的月收入,与国内其他行业的收入比较一下,那就更无法比了,比得教师的心都在滴血。一个白领,年收入高则数十万近百万,低则一二十万;一名技术工,年薪高的亦近百万,与公务员比起来,虽然表面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但是,公务员们绝大多数有不菲的灰色收入,这笔收入,最低的也比自己的工资高出许多;再来看看与文教一家的卫生部门,一名医生,不论是城市医院的,还是农村医院的,都能在工资以外挣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这笔钱包括:奖金、医药提成以及其他的收入。这些收入,往往是自身工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中国的教师待遇如果与国外教师相比较,又能比得过哪一个国家呢?人们一般以为,亚洲教师待遇最好的是日本,其实不然,亚洲教师待遇最好的国家是一个贫穷的小国——孟加拉国。众所周知,孟加拉是一个自然灾害连年的国家,经济水平与我们公布没法比较,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对待教师却真的敬如母。在孟国,只要当上了教师,政府会立即为该教师布置一套别墅级的住房,配一辆高档汽车,以及一名保姆,工资待遇比政府的公务员高出数倍,在社会上,许多事,教师都享有优先权。与孟加拉的教师比较,中国的教师与乞丐又有什么分别呢?
中国教师的地位能与谁相比呢?当然了,肯定比乞丐强,倘若与农民比较,是否就一定比农民强呢?经济上似乎比农民有点保障,但其它权利呢?现在农村流行村民自治,农民就多少有了点民主权利,起码在自己村里有选举权,凭借着手中的一票,那些想当官想为人民服务者就得巴结农民,给农民一些看得见的实惠。而教师有什么选举权呢?学校的中层干部不是自己选举出来的,校长、教育局长也不用经过教师的选举,乡长、县长、市长、省长直至国务院总理,就更不需要教师来选举了。本人从教十几年了,什么选举也没有份,就连什么人大代表,也从来没有划过勾。由于缺乏选举权,以致丧失了一系列的民主权利,大部分教师(当官的教师已经不是教师了)在学校里处于人微言轻的地位,没有丝毫发言权。当然,有时候上级部门也会恩赐点民主权利,比如年终岁尾的测评领导,上
级虽然叫喊要发扬民主,要客观公正,但一个“要尊重领导”,就把教师们吓醒了——我是民,领导是主,还是维护和谐的大好局面吧!于是,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就这样出笼了:执政能力超过美国总统华盛顿罗斯福,党性修养直追毛泽东刘少奇,廉洁奉公连古代的包拯海瑞都要自惭形秽。这种虚无的“被民主”教师们都非常讨厌,甚至有一种被玩弄的耻辱感。
农民遇到侵犯自己权利的事情就会去喊冤告状,甚至去上访,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起码是有反抗的权利。即使不幸被上级部门截访了,也不会遭到开除农民职务没收土地的处分。但教师就不同了,似乎他们只应该讲“奉献”比“师德”,抓好学生成绩,给领导的政绩增光添彩,权益”二字则根本不配享受。每天过着一种各种权利被侵犯的生活,没有休息权,工资离《教师法》里的规定差得老远,而且连言论自由也没有,一到了敏感时期,上级领导就谆谆教诲我们:不要随便上网跟帖,一定要传递正能量!
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描写教师现状的民谣:满腔热血把师学会,当了教师吃苦受罪。急难险重必需到位,教师育人终日疲惫。学生告状回回都对,工资不高还要交税。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一时一刻不敢离位,下班不休还要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天天学习不懂社会。晋升职称回回被退,抛家舍业愧对长辈。回到家中还要惧内,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我们受贿,青春年华如此狼狈。仰望青天欲哭无泪,唉!当教师真累!
这首民谣才是中国教师地位的真实写照。那些胡诌什么“中国教师地位世界第一”,如果不是揣着明白当糊涂,就是良心大大的坏了
第二篇:浅谈中国地位
浅谈中国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佳答案
在过去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有这些都能使人直接地体会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竟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如何解读和把握这种变化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综合国力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基础;外部世界是影响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包括国际环境和外部联系。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1世纪头8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08年GDP达到 4.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增长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中国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反恐、防扩散、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3.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美在伊战后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受到冲击。俄罗斯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欧盟一体化进程放慢,日本经济发展面临新困难印度、巴西等发展中新兴大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增大。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在美欧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一再表明,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可以说中国一直在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危机的“中国信心„‟。
2.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大多数国家认为中国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感。欧盟财政规划和预算事务委员达莉亚•格里葆丝凯特的观点颇有代表性:“虽然具体问题如何解决还需各方的磋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这轮金融危机是无法完全得到解决的。”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可望在危机后进一步提升甚至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
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深陷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从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到发展中国家有一席之地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作为金砖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从世界舞台不太中心甚至一度边缘的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备受瞩目。美欧等西方国家主动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新兴大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协调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维护其利益各国对中国的借重明显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提高,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谈判、粮食和能源问题等其他重要国际议题方面中国的主张和建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公开称:“历史学家将会审视2009年发生的一切.看到中国在稳定全球资本市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人们相信中国将成为国际舞台上更为引人瞩目的力量。
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此次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
一些舆论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相继失败之后“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代表了世界发模式的未来潮流。如果说欧洲“莱茵模式”和美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分别在19世纪和20世纪引领风骚“中国模式”‟将主导21世纪。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
二、世界怎样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1.美国: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美国人认为中国已今非昔比,不是一般的大国,而是世界大国。在朝核、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都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美国对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的重视,比较突出地反映在“两国集团”(“G2”)论上。它是由彼得森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滕提出奥巴马外交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加以强调。美国人认识到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但那些老盟友在关键时刻也不顶用—日本复苏艰难,法国、德国、英国在危机面前各行其道无法与美国“并肩战斗”。而中国呢?2008年经济增长9% ,2009年要保持8%,要走出危机离开中国不行。“G2”论既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不断崛起这一客观现实的承认,也反映了美国摆脱自身所处困境的需要。在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的背景下美国希望借助中国力量帮助其分担责任。针对“G2”„论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一两个国家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全球的问题,多极化和多边主义是大势所趋。'G2‟论是毫无根据的,是错误的。”
虽然美国认为中国有可能成为紧随其后的准超级大国但是“G2“不等于两极。中美两国经济总量的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从1990年中国GDP仅为美国GDP的6.7%上升到2008年的30.8%。但是,中美两国的绝对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从1990年相差54128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98600亿美元。
2.欧洲:欧盟“中国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的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
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推动中欧经济关系加深过程中,视中国为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给欧洲带来的“竞争”和“挑战”。欧洲在与中国经贸往来中保护主义措施大增频频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二是对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不舒服”、“不适应”。欧洲在积极评价中国一些外交表现的同时又常有微言,如责备中国与欧洲“配合不够”在发展与非洲关系等问题上“踩了欧洲的脚”触犯了欧洲的势力范围。三是在处理欧中关系时意识形态因素增多。欧洲国家明显提高了在“人权”、“民主”等意识形态问题上批评中国的调门,频频出现指责中国“非洲政策”和“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的言论图谋通过“引导”、“规范”中国运行在欧洲设定的轨道上。欧盟最近发表的一份对华文件明确表示欧盟不会像美国那样“大喊大叫”地过问中国内政,但也绝不会放弃这种做法。四是更强调中国的“责任”。欧盟呼吁中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体系、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负起更大的责任来”,要求中国更多地借鉴欧洲的价值观和法律理念要求中国尊重欧盟在全球范围的既得利益要求中国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要求中国严格遵守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规则,等等。
3.周边国家: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
中国与周边各国保持着密切的高层往来,与几乎所有的周边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与除印度、不丹以外所有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中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视为“好邻居、建设性伙伴和没有威胁的地区大国”。周边国家普遍希望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他们还希望中国在推动地区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地区安全和热点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与此同时 “中国WEI胁论”和“中国军事不透明”等论调在周边仍有市场表明部分周边国家对中国强大的疑虑有所上升。由于日中GDP很可能发生逆转,日本国内的“中国WEI胁论”论调有所抬头。
4.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新机遇,同时也担心竞争的一面。
拉美国家在经受了上个世纪90年代“拉美模式"的失败之后对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拉美国家认为中国模式不同于已经失败的苏联东欧模式也不同于他们眼下不时要面对的西方模式。他们对中国发展模式最感兴趣的是怎样以本国的人文理念为指导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的关系,既维护政权稳定又实现经济以较快速度持续发展。
非洲国家普遍认为中国现在的发展态势,使中国对非洲的需求比60年前有了明显的上升,这正是非洲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非洲“向东看”的主张进一步增强。很多非洲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非洲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资源,如果中国的中产阶级达到40%的规模就有数亿人要进入中产阶层的行列这跟一百年前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崛起的情形一样必将极大拉动全球包括非洲经济的发展。
中东伊斯兰国家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经济大国更是一个在全球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他们希望中国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支平衡力量帮助他们减轻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希望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帮助解决中东热点问题上,能使局势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
同时,由于中国的商品、人力资本的价格都很便宜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势领域他们担心中国会挤压他们的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1.全面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杂性
实力上升并不一定导致地位上升和影响力上升。邓小平指出:“中国是个大国,另一方面实际上是小国,是不发达国家,或叫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人口大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大国、人才强国。由于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的人均水平。这种既大又小、既强又弱的矛盾现状在相当长时期内都难以根本改变。这突出反映在经济上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经济大国但仍非经济强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占世界经济总量7.25%接近美国的1/30但人均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16仍然排在全球100多位。“中国制造”无处不在但中国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仅为0.3%,中国自己的世界名牌屈指可数。
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日益上升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中国历来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处理国际和地区事务。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主要任务是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中国对自己、对世界承担的最大责任。对于中国来说也只有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才可能在世界上承担更大责任。而且,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中国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四大机遇
(1)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当代国际体系转型的大趋势是从大国对抗为核心的传统特征向大国合作治理全球问题的未来特征转变。“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是正相关的历史进程这是以往后起大国所没有的历史条件。
(2)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虽然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尚需完善但国际社会认为主要国际组织应在现有架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继续发挥而不是削弱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作用。中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上升,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
(3)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这不仅表现在“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日益显著的影响力而且出现了“钻石七国”迅速上升的势头,整个非洲经济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不是孤军奋战不是单兵崛起发展所遇的阻力会减小。
(4)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3.面临的风险挑战
(l)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美欧日经济同步滑向衰退边缘,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进出口下滑工业生产明显放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能否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将决定中国能否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2)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丛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朝核、伊核等国际热点问题有升温趋势中东、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动荡加剧海盗、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政局持续动荡。中国仍然面对外部的战略防范和牵制面对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外部安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造成重大挑战。
(3)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典论环境仍存在较大压力和挑战。尽管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同中国和平发展是机遇但仍有一些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抱有种种疑虑,充满误解和偏见,甚至鼓吹形形色色的“中国WEI胁论”。部分学者将西方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存在的大国兴衰、霸权更替规律强加于中国宣扬“强国必霸”等论调,质疑中国的和平发展。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上一些势力仍在利用民主、人权和宗教问题“抹黑”甚至妖魔化中国。如何消除外部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将是中国长期面临的挑战。
(4)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当前中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这些内部问题是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总的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复合的、动态的。中国的国际地位内在蕴含着大和小、强和弱的对立统一,具有复杂性、快速多变的特性中国正处在从大而弱的国家走向大而强的国家、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之中。
第三篇:教师在中国的地位分析
教师在中国的地位的分析
教师,一个多么神圣的称谓,被誉为“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数的美名加在它的身上。现实却不容忽视,在当代中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却相对较低。
在中国古代,教师的称谓有“师傅”、“少父”、“夫子”等。有句话叫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地位之高和人们对他的尊重。像老子、孔子那些大圣人就不必说了,即使是一个小县里的教师,其地位也相当高,受到了县令甚至知府的礼待。
到了当代中国,对教师的美名还是很多的、很华丽的、很生动的,表面上看还是很尊重教师的,暗地里却遭到了包括学生、家长、社会群众的讽刺和不尊重。学生越长大就越不尊重教师,家长教育孩子长大了千万别当老师,认为没出息,社会群众对教师的评价普遍较低。那么为什么教师在中国的地位那么低呢?
首先,从恢复高考开始,教师的地位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那时当老师是件很光荣的事,学生考上大学也是非常光荣的,因为国家急需人才。后来,高校逐渐扩招了,教师资源却没能跟上去,造成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下滑,竞争力下降,工作也难找了。此时教师地位开始下降了,从这些来看,我认为教师社会地位降低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贬值。古代中国教师地位高就是因为当时当官是地位最高的,而当官最大的途径就是读书。现在代,中国官员的地位还是最高的,但当官的途径已不是那么单纯了,官位出现了培养和垄断,关系才是王道,没关系的学生几乎断了官路。学生地位降低了,教师的地位也跟着降低。
其次,是政府的治国策略产生的。中国表面上很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振奋的口号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中国在教育这一块投入的资金却低的可怜,远低于西方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在我看来,从为培养人才来看,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不必要的,因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建立在制造业上,也还处于制造业产业链七大块中的最低端,而最低端是最不需要人才的,只要不是白痴就能够做。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制造业还没有转型,甚至根本就不想转型,还一直被西方国家的嘲讽式夸耀搞的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真的是制造业大国了。那高等教育为何还要设置呢?为何还要培养那么多用不上的人才呢?实际上,中国并不培养人才,中国实际上实行精英教育,也就是让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看看政府在学校投入资金的比例就清楚了。投入好的学校的资金比差学校要多得多,在高等教育上更明显,在重点院校的投入是普通院校的几倍。党对教育并不重视,如要说重视,也是一种“控制教育”——从小灌输党的思想,控制人的独立人格;学校提供一个管理的场所,以减少无事可做的儿童,减少社会**;不断扩招,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最后,就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引起的。许多家长从小教育他们孩子长大别当教师,要选择诸如医学、机械等一些热门专业。社会拜金风气盛行,而教师工资不高,多数学生在家长教育下不愿报读师范院校或专业,只有那些自认倒霉的实力不高的人才读了师范,这就导致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降低,素质不高的教师怎么去教出高素质学生呢?况且,出于被迫师范的心理,教师心理也不平衡,更无心较好学生。在高校,教师到处找钱找其他工作,教师几乎已成为一种兼职,教师花在教育上的功夫就更少了,教育质量也打了折扣。教师素质普遍降低,其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度自然下降。
造成教师在当代中国社会地位低的原因很复杂,在此我只是作了一个尝试性的探讨和分析,但我也希望这对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能提供一点帮助。
2011年10月29日陈月政 qq373134904
第四篇:如何成为世界第一推销员
如何成为世界第一推销员——乔吉拉德
有一个人请教世界第一名的推销员,问他成功的秘诀,这个推销员说:“我不告诉你,假如我告诉你的话,那我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直到退休时,他才接受邀请,分享他的成功秘诀。结果,那天一共有2500名业务员来听他的演讲。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这时他把手一挥,所有的灯都灭了,突然在一秒钟之后,亮起了一盏灯。这盏灯对着一扇门,四名大力士和一匹马弄来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铁球,然后又有一个人拿来一把大铁锤放在台上。台下有很多人都在纳闷,不知那跟推销有什么关系。
这是他开始发问:“现在台下有哪一位可以把这个铁球移动?”台下有一个人说:“我劈开过坚硬的木板,我很有能力,我有信心,请让我来试一下。”那人就上台用大铁锤猛敲一下,结果“砰”的一声,大铁球一点没动,他自己却因反弹而震动的厉害,手掌都被震麻了。然后自告奋勇又陆续上来三四个人,他们一打就弹掉,一打就弹掉,铁球就是不动,纹丝不动。这时全场哗然。他们都傻了:怎么可能这么用力敲,那个铁球却纹丝不动呢?
这时,世界第一名的推销员说:“现在就让我来教你们怎样成为世界第一名,怎样让这个铁球移动!”接着,他就拿他的小指头对着这个铁球戳了一下,过5秒又对着铁球戳一下,就这样每隔5秒对着铁球戳一下。过了5分钟,铁球没有动,而台下的人却气死了。他们心想:奥!原来你是通过“坑蒙拐骗”而取得成功的。于是他们开始扔可乐罐子,开始骂娘。然而他不管台下出现什么反应,依然每隔5秒钟就戳一下大铁球到了第20分钟的时候铁球仍然没有动,台下很多人由于太生气就纷纷离开了会场,这时会场只剩下了500人。不管台下怎么抗拒,怎么排斥,怎么拒绝,怎么反应,他还是每隔5秒钟就继续戳一下,每隔5秒钟就继续戳一下。
到了第40分钟时,铁球只有一点点的晃动,可是到了第50分钟时,铁球就“轰、轰、轰”地越晃越大。这时台下的剩下的500人开始猛烈的鼓掌,他们都说:“太厉害了,这简直不可思议,铁球怎么可能会移动呢?”
他就开始问:“现场哪位可以上场来把这个铁球停住?”台下的人都说:“不行,不行,不可能把这个大铁球停下来,只是不可能的事情!”世界第一名的推销员就说:“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我每天拜访顾客,他们拒绝我,他们给我脸色看,他们骂我;我每天坚持拜访顾客,他们再拒绝我;我每天继续拜访顾客。你看,现在当我成功时,他们连挡都不住。”
第五篇:海底世界第一课时定稿
《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养成主动识字习惯;增强练字意识,写好“底、窃”,能根据文本情境理解“窃窃私语”的意思,学会造句;
2、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巩固总分构段方式。
3、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多种多样,学会用总分段式将内容写具体;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宁静”的海底世界中动物“窃窃私语”的神秘有趣。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第二自然段。教学难点:
体会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多种多样,学会用总分段式将内容写具体;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宁静”的海底世界中动物“窃窃私语”的神秘有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小黑板、《语补》。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
同学们,前段时间呀,我们一起随课文走进了南沙群岛,领略了大海的碧波浩淼。还和课文中的小朋友去海边赶海,感受了赶海的乐趣。(出示课件)今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探索那奇妙的——海底世界!(生齐读课题)
2、学习生字“底”。
(1)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与“低”区别)
(2)让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师边范写,边说编的儿歌:“一点一横撇舒展,横撇写得短而平,竖提中线偏左边,横后斜钩要长些,最后小点莫忘写。”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
海底
窃窃私语
汪汪
危险
肌肉
伸缩
长途旅行
甲藻 是否
乌贼
器官
闪烁
海藻
硅藻
峡谷
稀有金属 指名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齐读。
教师相机正音: “缩、私、贼”是平舌音;“旅”是舌边音。(2)(点红“伸缩”和“是否”)你们发现这两个词有什么特点?拓展积累:是非
古今
生死
安危
开关
多少
远近
首尾
(出示课件)
(3)通过预习,你对这些词语理解了吗?
(出示词语:闪烁
峡谷
奇异(突出强调一个异)
蕴藏)(4)区别形近字,组词:
底()窃()私()肌()旅()途()低()窍()和()饥()族()徐()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谁能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指名回答)请大家用“——”画下来。(出示最后一段)齐读。(教师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师:这是全文的一个中心段,放在结尾你知道有什么作用吗?(总结全文)
对呀,前面的几段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段具体来写的,那这篇课文的结构就是——先分后总。
4、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的?(出示课件)
◆师:请你在每段中找到一句中心句来回答,没有中心句的,你可以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教师下位巡视掌握学情,相机点拨。)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声音、动物、植物、地形、矿藏
◆师:课文的第2、3、4自然段就是分别围绕这几句话来写的,像这样的构段方式我们一直叫做——总分结构。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出示第一段),齐读。
◆师述:一个问题就是一篇文章的开头。同学们,你喜欢这样的文章开头吗?为什么?
◆师:是呀!文章开头提出问题,这种开头法叫“下笔提问式”。能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急切关注和兴趣,促使读者读下去,而问题 的答案就是正文要叙述的内容。同学们以后写文章也可以采用这种“下笔提问式”来开头哦!
过渡:海底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件:波涛汹涌的海面),这时候海面上是?——(波涛汹涌),海底却依然是那么?——(宁静)
◆什么是“波涛汹涌”?你能换个词吗?那“依然”又是什么意思呢?它还可以换成?“宁静”什么意思?和它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喧闹)
◆海面、海底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真是奇景啊!◆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第一句)
3、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出示句子)
◆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就是设问句。
4、是呀,海底并不是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出示中心句)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1)这是这段的中心句,谁来读一读。(2)理解“窃窃私语”。
◆“窃”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选义)◆指名说“窃窃私语”的意思。“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形容偷偷地小声地说话。
◆同桌“窃窃私语”一翻。
◆你能用“窃窃私语”说一句话吗?(3)齐读这句话。
5、那怎样才能听到海底的声音呢?
◆让我们戴上这特制的水中听音器,一起来仔细地聆听海底的声音吧!(点击课件,师生齐听)(边听边问: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书上是怎么写的?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6、除了这些声音,还有其他声音吗?你怎么知道的?(省略号)那你想象一下,海底还有哪些声音呢?(出示课件,想象说话)有的像
一样
。(板书)
7、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有趣,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评议:应该怎么读?再指名读,齐读。
8、不同的海底动物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更有趣、更神奇的是,同一 种动物还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师引读最后一句。(出示句子)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他们在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会说些什么?遇到危险的时候,又会急着向同伴们喊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自由练说)
9、小结: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各种各样,(板书:各种各样)可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啊!给我们的耳朵以美的享受,下面就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朗读指导时声音不能太高,因为一是窃窃私语,二是神秘)
10、教师围绕总分形式总结一下写法:同学们,作者在写海底的声音时先总写了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然后用“有的像……一样……”这样的句式写出了海底动物声音的神奇、有趣,内容具体生动,我们在作文时可要活学活用,把自己想写的场面写具体哟。
11、那海底还有哪些奇异的景象和丰富的物产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作业:
1、完成《语补》第四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声音
有的像……一样……
景色奇异
动物
22、海底世界
植物
物产丰富
地形
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