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农远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整理提高阶段工作计划(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07:3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用农远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整理提高阶段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用农远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整理提高阶段工作计划》。

第一篇:“运用农远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整理提高阶段工作计划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运用农远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整理提高阶段工作计划

一、召集课题核心组工作会。(时间定在9月初)

主要交流汇报核心组成员假期课题研究成果整理情况,每人针对自己负责的版块进行汇报,重点针对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并落实具体完成时间。争取在10月中旬进行课题的结题工作。

二、资源库的深入建设。(开学时布置,检查时间定在9月15日)

在已建资源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教师手中的教案和课件,特别是精品课和研究课的教案和课件,上传学校资源库,充实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三、教师信息技能的应用提高。

1、教师文件夹的整理。(开学时布置,检查时间定在9月15日)

对在“网上邻居教师资料”中的文件夹,教师自行对资料进行清理。建议:a、个人贵重资料拷贝回家里的电脑或者上传至网盘中(网易网盘至少有64M。QQ有2G的存放空间)。b、优秀的教案、课件则按要求上传至学校资源库中共享。c、过期或有多个版本的资料,除留下适用、常用的其余均删除。(教师常用资料建议不超过50M)

2、教师博客或空间的建设。(开学时布置,检查时间定在10月12日)

a、未申请邮箱和QQ的教师在本月15日前申请,至少在通讯录中登记一种能联系上的网络联系方式。b、已申请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开通邮箱的博客功能或者QQ空间功能,在里边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文件夹,用于记录每月的教学反思和学习笔记及其他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为响应低碳生活得号召,今后的学习笔记和反思不在打印,直接登陆博客或空间检查。

3、学校网站(博客)的建设(开学时布置,检查时间定在10月12日)

利用已有的txx邮箱,开通博客功能,建成学校的网站,在网上即时公布各处室的工作安排及检查反馈情况。建议:设立校长室、教导处、德育处、后勤处四大板块,具体内容由各处室负责更新。

四、教师课堂农远资源应用的深入研究(全学期)

在各学科继续开展资源在课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各学科可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小课题的研究。

五、研究成果收集及要求(开学时布置,检查时间定在9月15日)

收集2008年9月至今,教师撰写的获得区级以上奖励的论文、活动方案、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经验总结等按以下要求将电子稿件发送到吕雪梅ax163.com的邮箱。我们将进行编辑整理,选择优秀的文章集结成册。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第二篇:利用农远资源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研究报告

利用农远资源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

研 究 报 告

梁山县小路口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信息化普及工程,是一项关系国家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一切民心工程。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时代日新月异,世界已经变的越来越小,信息越来越重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资源的丰富,网络的快速传输信息的通道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信息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和教育都面临着一次新的历史性的挑战,因而,向新技术学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百年大课,关系到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进程,并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而教师专业化在这一进程中起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政府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这对学校及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从法国学者,保罗郎格郎首次正式提出“终身教育”一词之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概念,便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因而为适应新形式,国家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2003年以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开展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2004年9月,教育部印了发《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因此,促进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大力提高教师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亦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研究此课题的必要性。

1、新时代的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其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认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赢得教师,才能赢得21世纪的教育。

2、学校发展的需要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整体建设永恒的主题。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而言,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变化节奏日益加快的新时代,学校承担着更严峻的历史使命。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是学校发展进程,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竞争勇和的决定因素,是兴校强校的关键。

3、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教师培训的重要使命。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专业化水平才能提高。

4、农村师培的特殊性 农村小学的教师培训有其特殊所在。教师相对缺编,资金困难,都导致了不能大量地请专家进校培训或者派出大量教师离职培训,到外地学习经验。这时现代远程教育便以便捷,廉价、自由、灵活而受青睐,它集中表现为工学合一,课堂即是工作的场所,也是学习的场所。问题即是工作的课题,也是学习的课题。实践即是工作内容,也是学习内容。研究即是工作目标,也是学习的任务。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我们决定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教师专业化水平,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总和。它的结构包括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学行为能力。”

三、理论依据

孔子云“学莫贵于自得,非在外也,故曰自得。”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本课题研究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手段,以教师的自主研修为主,团队合作为辅。

学校主要通过校本培训,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技术培训,实践操作培训,采取教师自主研修,结合教师团队合作的方式,实现课题的目标,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的方式,了解教师现状,教师可以根据学校规划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根据自己的规划选择学习相关的资源。同时学校搭建交流平台,针对教师的共性问题组织专题培训,交流研讨,开展学科竞赛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着实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打造“以科研兴教,以教兴生,以生兴校”的“三兴”科研理念,形成“三兴”科研模式。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实施农远工程的目标,是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文化输送到农村学校,有效地解决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制定以下目标:

①探索新形势、新条件下,教师培养的方法的模式,比较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培训模式的的优劣,为新形势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提供我们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②构建在网络技术条件下,教师培训的操作样式,包括教师培训的目标、内容、实施方式和管理模式,教师发展评估及课程设置、选择等。

③探索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以及设备为依括转变教师观念,开展业务培训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途径和方法,完成由教师到学生的转换,在此基础上构建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④探索如何运用远程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突破传统教师的教学模式,扩展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培养教师多元知能结构,在掌握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地开展素质教育。

2、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校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来,紧紧围绕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问题,积极主动的进行研究探索,特别是与远程资源整合方面的师资培训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根据现状,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将课题研究的内容总结为:

①调查、访谈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继续教育情况及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问题,探讨对策。

②研究如何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③研究远程教育环境下如何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④研究如何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五、课题研究过程

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应贯穿于全校各项工作之中,所以我们在规划学校工作时,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贯彻始终,为了保证课题有条不紊,我们将研究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题准备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3月)本阶段的研究过程分为三个方面:

1、课题申请与立项

2、论证确立研究课题,建立课题组,落实研究人员,划分责任。

3、教师专业水平的调查及分析,检索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搜集、整理远程教育资源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内容并公布,供全体教师自主学习,加强理论学习,统一认识,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思想和组织准备。

农远资源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和了解的。由于我们过去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多方面学习和了解有关的有关教师专业水平的理论,并从根本上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必要的剖析。我们通过对教师的问卷 调查后,一致认为:充分利用农远资源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不是所谓的超前教育观,而是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总之,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才能振兴我们的教育。我们学校课题组重视运用农远资源,各种学习资源,通过分层次,有重点的培训,充分挖掘及发挥教师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型教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09年4月—2009年12月)

1、研究信息素养培训方式

2、研究远程教育环境下如何开展继续教育以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3、研究如何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教务水平。

4、探索如何利用信息的网络手段进行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经验交流,疑难探讨,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拟定课题方案,整体规划,总体设计该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研究队伍。带领教师认真深入学习课题方案,及有关的文献,领会研究要求,把握研究的方法、步骤。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3月)

1、对照课题方案和实验资料进行全程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收集整理各项实验材料,专题研究论文,申报鉴定验收。

2、完善课题研究报告,将研究成果汇编成册,验收结题准备工作。

这一阶段的操作,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农远资源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为教师专业水平的培养与提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与氛围。

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利用农远资源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倡导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均要运用农远资源,各个教研组均要有农远资源与该学科整合的方案、计划及实施意见。在学期结束时的教研组工作总结中,将“农远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施情况作为专题汇报。每学期中,各学科均要举行研究课、观摩课。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尤其是众多教师为上课而准备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不仅熟练了计算机的操作,更多地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为其专业水平的提高奠定了技术基础。

农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课堂教学的改革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内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与方式。

②农远资源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整合。

为了提高教师们学科实践的能力与水平,我校每学期均要安排大量的教师教学实践活动。学科实践活动很多都涉及到信息的查询以及整理,应用能力。过去,老师们往往是从书海中捞“针”,觉得费时、费力,效率也不高,现在有了农远资源,进行这类活动就方便得多了。

六、研究成果与分析

2008年12月课题准备以后,课题组长李存祥校长立刻召开课题组会议,选定一位信息技术老师和学校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大家在一起统一认识,明确了课题的工作任务,确定了课题工作任务,确定了研究方向和目标。同时,课题组织织成员进行集中学习,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大家重点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创新教育理论等,通过学习,使大家懂得网络资源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呈现新面貌,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年3月,课题组进行了调查问卷,并分别对全校在职教师及全体学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状况”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有70%的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这说明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着很好的实践基础;15%的教师能够熟练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的利用农远资源,这使我们对课题研究的未来充满信心。课题实施以来,为提高全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我们安排了多次的培训活动。仅2009年4月至7月,就安排了两次内容多,时间长的全员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为网络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制作,电子表格使用等方面,仅在校内培训,同时还安排课题组主要成员外出培训,观摩。课题组不仅安排了信息技术培训,而且安排了教学骨干教师进行网络资源与学科整合课例实践培训、课题整合方案解读培训,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培训等。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张勇老师的《阅读教学分类探究》主要探讨了利用农远资源进行阅读教学的几种模式。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分别写出了农远资源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论文。

同时,我课题组还作出了其他贡献:

1、具有时代特色的校本教材的开发

校本教材是我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自行开发出来的特色课程。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从2009年开始启动的,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农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最新的校本教材研究动态。暑假、教材进入编写阶段,张勇老师带领侯圣秋、王东军、张丽、焦玉杰、赵延栋等老师开始了艰苦的编写工作,整整一个暑假的辛勤劳动,在开学之前终于有了回报,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终于编写成功,各年级段分别是《黄河的历史演变》、《黄河与山东》、《黄河与梁山》、《黄河与我》。其课程总目标是《黄河文化》以诗歌、寓言、故事的形式,将黄河文化的精华内化为少儿的内心体验,使儿童沉淀历史,增强自豪感,学会思考。校本教材的编写给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典范,通过这一活动,编写组的老师们掌握了许多电脑技术。

2、利用农远资源培训教师

我们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设备下载各学科的课堂实录。制作成光盘发给相关学科教研组,由教研组长组织观看。

张勇老师利用外出考察的机会,摄制外地教师课堂教学片断带回学校供老师们学习观摩。并学习课件的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我校课题组成员王东军老师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课件向全体教师展示了一节研究课《北京的春节》,这是一切研究课、示范课,也是我校课题研究的一节成果展示课。这节公开课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先进的教学理念。

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已经能够运用农远资源获取教学相关的信息,部分教师运用的能力已较高,能很好地将农远资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研究,会制作教学软件会使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教学主要内容的教师人数越来越多,这正好与教师选择的使用教学媒体与教学工作关系的比例相吻合,说明教师只要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某种技能,就可以在利用教学媒体时少受一些限制,在教学需要的时候自己制作适合的课件,充分体现教学信息。

七、存在问题与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每学期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但是还不够。现在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在拉大,而最大的差距是质量的差距。但质量背后的差距是师资、办学条件,经费的投入等等。

我们要克服困难,加大教师应用农远资源方面的培训力度和密度,开展扎实的、有效的、持续的培训活动,切实把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落到实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化“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继续进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研究,以新的课程观念为指导,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和保障作用,以课改实验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和积累新课程的教学规律为目的,以规划课题为龙头,以校本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做到科研与课改相结合,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改,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贫困山区小学艺术师资》四川平昌中学。

2、《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提高的实践与探究》

3、《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4、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

5、王桂英《新型上学教师素质概论》

6、《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

7、《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维度》

8、重庆市万州区江南初级中学《利用远教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式》

9、奉节县永安镇报国路小学《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途径与方法》。

10、壁山县实验小学《利用远教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的方法的研究》。

11、武隆县送月小学《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12、重庆市梁平县去龙中学《学校利用远教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式》。

13、陈小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民教育质量》《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12月第一版(论文类)

14、重庆教师研修网

15、新思考网

16、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17、济宁教育网

第三篇:借助农远教育资源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借助农远教育资源,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矶滩中心学校胡映华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新世纪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借助农远教育资源,有效地改革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模式,使数学信息的传递形式更加准确,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动静和谐、劳逸结合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借助农远教育资源,下载一些根据实际需要的多媒体课件,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使枯燥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声光电的氛围中变得生动具体而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数学教学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重点、难点,需要有效的强化、分解,将抽象复杂性数学知识进行解剖,通过动像、静像的有机结合,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慢放、快放、定格、重复等处理,以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大与小、远于近、快与慢、动与静、内与外、整体与部分等方面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数学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推导、命题的证明便清晰而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了,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而这种课件如果自己亲自去制作,既费时又费力,有的还有可能制作不出来,而利用农远教育资源,进行课件下载,既方便又实用。

三、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借助农远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筛选、下载许多能够体现新课改理念、掌握命题方向的例题、练习题,将它们制成课件,课堂上根据需要随时播放,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甚至可以把例题、习题的解答方法、解答过程下载后制成课件,极大的提高了课堂容量,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材料和机会,让学生更多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反馈和矫正机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

借助农远教育资源中的同步课堂,组织学生访问同步辅导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现代教学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一节课是否成功,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导”了多少,在于学生是否真正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利用机上访问同步课堂、同步辅导等资源,利用其“点对点”和“交互性”的特点,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解决了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通过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学生受益匪浅。我也深深感受到农远资源的重要性。它节省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补充了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更加促进了教师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更新。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篇: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结题报告

《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沂水县道托镇涝坡小学

《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教学的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要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每一次作文中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把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无论是选择安排材料,还是组织语言、用词造句,都离不开观察和思维。再说作文并不是单纯的文字练习。我们从学生的作文中,不仅可以看出他们的语文水平,而且可以看出他们认识的高低。鲁迅曾经说过:“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小学生的作文,同样也是用语言文字表达他们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同样也反映了他们的“思想与人格”。透过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把教学生作文和教学生做人紧密地结合起来。

同时,《标准》中还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又要求我们树立新的作文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实,农村小学生生活在更为广阔的空间,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如:山川田野、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只要我们按照预定的作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能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甚至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生活,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从而使学生有感而发,轻松愉快地抒写自己的感受。并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创新素质,最终提高农村作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在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正不断地深入。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耗时多,效果低”的问题。作文教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究其根本原因,不是学生表达能力差,而是因为:

1、他们不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2语言积累太少。如果我们能注意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注意积累习作素材,就能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写出内容真实、叙述生动的文章。我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他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小学生作文的材料,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本身。找到了这个切入点,我们课题小组针对本地学生实际情况,于2010年6月讨论决定:从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和教给学生收集习作素材的方法入手,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并确定了以“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为研究课题。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发现素材,使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进而达到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目的,当学生作文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调动他们进行自主观察与实践的积极性,使农村学生拥有自己的一片丰厚的写作园地,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将结合农村小学自身的特点,试图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特点的作文教学策略,为农村作文教学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

二、课题研究背景分析

伴随着新时代的春风,教师们被拥进课程改革的大潮。他们蹒跚起步,有的亦步亦趋,摸索前进;有的务实肯干、积极进取;有的开拓创新、勇于改革。在语文作文教学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而影响周围。

1、从现行小学教材看,作文教学没有一个公认的符合小学生写作认知心理的科学有序的专门的小学作文教材。绝大多数的教师的作文教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2、从教师的教学方式看,遵循“教师讲——学生做”的封闭的作文教学模式。作文教学大多面向少数学生,讲究的是“培尖”教育,这显然与作文教学本源相违背,压抑了多数学生的创造性,伤害了他们的心灵。教师只是顾及到少数学生习作的优劣,却忽视了多数学生“练语”的需求。

3、从作文素材看,小学生的生活范围较小,生活经历有限,日常接触到的大都是平凡而渺小的素材,例如一朵小花、一只小鸟、一处小景、一件小事、一点感想等。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素材的意识和能力,不善于运用身边丰富的作文资源。

4、从小学生写作心理看,小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还处于幼稚的发展初期,认识生活的能力还很薄弱。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

5、从教师的评价方式看,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内容存在片面与单一的倾向,以教师的评价为唯一主体。这些问题,已成为小学新课程作文教学改革的瓶颈。

三、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通过研究,使教师成为学生利用习作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引导者,使学生成为习作教学资源的主体和主人,勤于动笔,乐于表达,擅于表达真情实感,把自身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的生命力都释放出来,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从而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要探索学生作文的新型方式,拓展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内涵,提升老师的写作水平和作文教学能力,最关键的是希望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作文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也能成为班级甚至是全校的特色。

1、通过丰富学生习作素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挥教师指导作用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志在探索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途径。

2、提高教师习作指导能力,丰富习作教学经验,探索提高习作教学效果的规律。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等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六、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12月)确立课题,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2月)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

2、学习理论,提高认识,形成研究共识。

3、制定实验方案。

4、前期调查分析,为课题开题做准备。

5、课题开题。

第三阶段(2011年3月—2012年10月)实施阶段

1、课题组成员制定研究执行计划。

2、分年段开展研究活动,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并搜集

优秀学生习作。

3、召开阶段性小结会,形成系列成果集。

第四阶段(2012年11月—12月)课题结题,成果推广阶段

1、课题组收集资料,整理汇编。

2、总结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3、召开课题总结会,接受上级专家评估。

七、课题组构成

组长 武纯军

成员 李国全 程祥贵 魏芸然 陈秀然

八、课题研究的内容

自2010年12月至今,本课题组全体成员按原定计划操作,不断地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注重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通过对儿童心理学和作文之间关系的研究,了解儿童成长中的需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方向,探索一条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新路子,让学生从学写作文起就明白:作文一定要倾注真情,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等心理特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构建以个体交往合作为基础,以主体言语实践为主线,以探究发现为导向的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结构模式,以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开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以及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让学生坦诚地展示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思想,充分抒发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真挚感情,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使学生真正获得酿自生活的思想。

(三)、初步学习并研讨了小学作文教学中习作素材收集的途径及方法。

1、努力探索出小学生收集习作素材结构模式: 读前指导 → 自由阅读 → 写读书笔记→ 交流小结 提出问题 → 参观访问 → 讨论交流 → 整理成文 观察生活 → 体验分析 → 自由作文 → 评议小结 开展活动 → 组织练说 → 记实作文 → 评比展示

2、农村小学生习作素材收集途径:(1)生活中捕捉素材。叶圣陶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他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小学生作文的材料,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本身。同时也说明,语文应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等特点,尝试引导学生在“我当一天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等活动中扮演角色,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长辈的甘苦,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又能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并及时进行体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写生活成长日记,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想,以求生活给自己留下深刻的体验,也为今后的习作积累更多的真实感受,提供丰富的素材。

既然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教学就要打破了课堂的限制,步入五彩缤纷、无限广阔的社会,才会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现在的农村小学生,被家长宠爱着,几乎不参加任何劳动,当然对农村生活也就没有了体验,缺少了感悟。表现为:生长在农村,却对农村生活越来越“陌生”了,对于散发着浓郁自然风情的农村景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也不熟悉。其实农村是一个诱人的世界,有许多可写的素材。我们针对农村小学生没有被迫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烦恼,时间比较宽裕这一优势,利用课余时间、节假 4 日等时间应带领学生走向社会,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引导学生观察这如诗如画的农村生活,特别是带学生游览家乡最美的风景区———-雪山彩虹谷。参观了雪山彩虹谷之后,让学生做一回小导游,写一段导游词,介绍一下雪山彩虹谷的风光,并向游客讲家乡的历史故事。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完成了习作内容《我爱家乡的----》。这样,在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让他们用好奇的双眼去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农村景物,寻找可以作为材料的人与事、景与物,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的习惯,而且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此时写出的作文才能有内容,有真情,有实感。

(2)、阅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熏陶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感悟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有作文意识,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练笔。在每次学完课文之后,我们都会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有意安排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当堂即兴说上三五句,写上一两段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有了提高,而且习作兴趣也浓了。例如学完《童年的泥巴》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以聊天的形式讲讲自己的童年趣事,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谈话中,为本单元习作训练《童年的趣事》作好了铺垫。再如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在讲读接近尾声时,设计了一个话题: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向农夫那样拔苗助长的事呢?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显得格外兴奋。纷纷联系自身实际,谈了自己做的傻事,并总结了经验教训。在这个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有所感悟,放飞了心灵,并且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此外我们还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通过班级借书、专题阅读的方式有目的的指导学生阅读,加大阅读量,为积累拓宽路子。我们学校的孩子多为农民工子弟,他们的父母不太重视家庭教育环境建设和孩子的文学素质的培养,家中的课外书自然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就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在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借读之外,又佐以集体借阅、专题阅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大阅读量,为积累语言拓宽路子。班级借书都是由老师去筛选,把好质量关,这样便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择定适合本班学生的书籍。各个班级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有的班级开展“课前三分钟练说”口语交际活动,学生把每天发现的校内外的大事、好事、新鲜事进行交流,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帮助学生养成了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有的班级约定每个星期三下午,每个同学都带一本课外书来学校,在一节阅读课中,大家有序地读书、交换书,然后在下一节课中,大家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最后继续互相交换书。就这样,为学生提供读书,借书、交流感受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3)、活动中创造素材。玩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我们为他们创造一个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娱乐环境来引导他们习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完《影子》一课之后,我们组织学生作踩影子的游戏,让学生身临其境痛快地玩上一阵,在玩后谈谈感受。这样的学习,学生所体验到的绝不仅仅是课文内容,而是充满活力、充满情趣的生活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的同时积累了习作素材。

教材中有些要求学生写的作文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好下笔,如:二年级的写话训练《我们来合作》。因此,教师应结合习作的内容及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相关有趣的活动。活动前,我们提前进行观察指导,布置观察作业,指导学生进行记录。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可靠的素材。如组织学生玩玩“二人三足”“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后让学生说说合作的快乐,学生动笔时就有话可说了。实验证明,学生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我们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习作课题特色活动之外,我校还结合元 5 旦、三八、五一、六一、十一、中秋等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开展“古诗词大唱诵”、“读书汇报会”、“歌颂祖国征文大赛”、“经典诗词诵读”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有效地提高了全体参研老师的教研能力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习作能力素养。(4)、定期交流素材。学生积累素材,就是把自已听到的、看到的、经历过的可作为写作内容的有关材料搜集起来,并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以备作文时选择,运用。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虽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但积累的素材内容并不完全相同。这个同学听到的故事,那个同学不一定听到。而那个同学看到的事情,这个同学也不一定看到。通过定期召开素材积累交流会的形式,可以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在交流会上,学生把自己与他人不同素材念给大家,这样拓宽了听的途径,扩大了信息的来源,扩充了学生的素材内容。

(5)尝试利用电脑进行收集素材和习作的实验。

利用电脑习作,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习作素材,并能利用电脑的各项功能——下载、抄写、复制、增补、删除等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当学生掌握了电脑采集的基本方法,就能够用相关操作修改文章,会简单排版,将部分优秀作品在网站上发表,出版学生集体册。这样大大提高了作文的效率。不仅开阔了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知识、拓宽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目的。通过信息资源与作文教学整合,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因此,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应用有它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如李国全老师设计的采集卡,上课前将制作好的采集卡及事先选好的范文,“广播”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采集。

(四)、博览群书,挖掘素材,丰富语言积累。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积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生活积累就没写作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将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没有语言积累,学生作文将是“茶壶里面装饺子——有货倒不出来”,内心不能表达,内心有情有感不能抒发。所以我们在学生作文指导中注重学的生活积累。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1、指导阅读,积累语言。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阅读要求中规定:“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求学生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必须熟读成诵。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报目录,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指导,告诉大家不能一味只读《作文指导》《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名家名著,比如《小王子》《爱的教育》等,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接合,同时还要做好笔记。我们规定实验班的学生每周写读书笔记一篇,摘录好词好句至少两页。

2、单项训练,积累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还指出小学生作文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与人交流,这就要求作者有读者意识。语言必须流畅,言之有序,有感染力。因此必须在各种单项作文训练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表达技巧。所谓积累技巧就是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各种作文单项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思想的方法,它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篇章结构的技巧,选材立意的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片断训练,如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的语序结构训练;进行仿写拟 6 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语言感染力训练;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训练;还可以对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可以练习各种形式的开头结尾,可以结合相关课文练习写景、状物的写作顺序,可以联系课文的题目分析作者的选材,立意的目的。在进行片断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技巧的训练,鼓励学生写童话式、畅想式、科幻式作文,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

3、坚持日记,积累写法。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不改学生作文,但他的学生作文却写的很好,据说其中的奥秘之一是他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观察农村的各种人文景观,写好心情日记、生活日记、观察日记和感想日记四种日记形式,以此训练学生创作思维和文字驾驭能力。如有一位学生因为做了错事受到班主任的批评,他这样形容当时的感受:“内疚、惭愧、悔恨交织的情感像一匹狂怒的野马在我心胸冲撞、奔跑。”在班主任纠正了他的错误看法时,他又这样写到:“我的心如同擦拭干净的一面蒙尘的镜子,好舒畅、好亮堂。”通过运用比喻手法,把无形的心理感受用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许多优美的句子如同闪闪发光的珠子镶嵌在学生的日记当中。一位学生写自己家庭生活中的新面貌便以“爷爷穿上了西装”、“爸爸下厨房”和“我承包了浇花”作为小标题,将自己的农家生活写得温馨而充满情趣。在日记中,我们发现学生逐步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而且写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日记教学打开了我们农村作文教学的一个新视窗。

(五)、体验生活,挖掘资源,创建开放课堂。教育与生活,生活与作文密切相关,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论断。《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拥抱生活,体验生活。

1、开发农村作文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是一个大舞台,它演绎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果能细心观察、细心体会、真心感受,定能从中挖掘出丰富的资源。农村更有着与城市不同的风土人情,只要善于观察,农村小学生也不缺乏作文的素材。

(1)、看农村新貌,激发梦想。农村田野中水稻、油菜、果树、茶树等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农家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楼房、别墅、庭院,是现代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绚丽多彩的农村生活是孩子们的梦想之源,让学生作文中有花蕾绽放,有蝶儿起舞,有鱼儿戏水,有月儿弯弯„„在缤纷的世界里,学生会怀有许多美好的期待,用美妙的生活织成七彩的梦想。

(2)、问村史家史,丰富情感。在农村,几乎千家万户都曾经历过辛酸的往日,了解并记录祖辈的过去,让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农村开河、修路、平地、造桥,都留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通过走村串户,收集整理资料,作文材料的收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学农艺农技,交流思想。当代农民的后代,不少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我们有计划地让农村小学生拜师学艺,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丰富学生生活。在师徒结对过程中,学生进行如种植花草树木、参与家务劳动、炒作茶叶,调查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等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生得到了真切的体验,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

(4)、寻农家之乐,陶冶个性。农村婚俗寿礼,买车造屋,庆贺,开业开路的规矩无不体现了农村特有的情趣。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农民用的是不同的庆贺方法。农村小学生采集下如此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写作素材,哪愁写不出具有特色的文章?

2、构建开放作文课堂,创设新型的教学模式。

对于农村学生来讲,教师的指导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作文指导,才可能培养农村学生写作的兴趣,最终形成写作能力。

(1)、变“课堂作文”为“生活作文”。在作文的指导思想上贯穿“开放”二字,不再局限于几节作文课上,而是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从“封闭式”作文教学误区中走出来,走到“开放写作内容、灵活写作渠道、放宽文体要求”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正道上来。

例如,在一次写景的作文训练中,学生觉得无从下笔。一位老师带学生来到沂水著名的地下打画廊,让学生找个地方坐下来,静观四围地形景色,然后各自写下来。接着再让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要求每个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什么地方忽略了,什么地方遗忘了,什么地方轻重倒置了,什么地方先后不当了„„当场要求学生讨论,根据眼前的实景互相对照,进行修改。这样生动有趣,又真实有效。学生感到其乐无穷,下笔也就言之有物了。

(2)、变“形式指导”为“激活心灵”。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让学生的作文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这就需要老师们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打开他们心灵的宝库,激活潜在的知识储备。

魏老师曾布置学生写过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当他把话题写出来的时候,教室里一篇唏嘘之声,学生的表情是迷惘的,心态是麻木的,心理上是反感的。魏老师想起当今学生感情贫乏、话语苍白,于是她满怀深情地念着: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然后他读了自己的一日记,感谢父亲的,学生听了之后受到感染,打开了记忆的门,激发了写作的心灵,写下了一篇篇洋洋洒洒的文章。

(六)、多元评价,分层展示,体验成功快感。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写文章是一件苦差事,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学习写作有一个过程,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艰苦练习之后,如果看不到什么成绩,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就会逐渐丧失信心,变得把作文练习当成一种沉重的包袱。为了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励他们,让学生感受成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多元评价,激发习作热情。

多元评价,指评价者的多元参与。其中有学生自评,让学生再次读自己的作文,重新感受一下写作的过程,说说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有学生互评,学生看同伴的作文,自有一种亲切感,也能够促使他们与同学比,知道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还有老师的评价,既评学生作文,又评学生“点评”,还可请家长评价,使家长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并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沟通。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这对我们作文评价的启发特别大。采用赏识评价,能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在作文评价时,作文不仅与同学比,更注重与本人以往的习作比。只要学生在原有起点上有进步,就应在评语里充分肯定,哪怕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激励评价上,采用作文评语的方式,将表扬肯定的话写在作文后面,对于不足的地方,口头指出,学生认可了,就自己记录下来。这样,8 在他们的本子上,留下的都是老师肯定的评价。每翻阅一次,学生就增添一份自信,多了一些成就感。

2、展示作文,体验成功乐趣。设置多种多样的作文展示台,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而且还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1)、在教室里布置墙报,选择学生日记中较好的请他们在班上朗读后在墙报上展览,每周定时更换。日记内容不限,有独到见解的,文字优美的,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可以入选。这样,学生乐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兴趣的题材作为日记材料写出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日记上了墙报,特别有成就感,下一篇就更认真地去写了。

(2)设立作文成果记录袋: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只记录袋,由学生自行设计封面,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作文起步”、“水晶之心”、“小苗圃”、“进步天使”等。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把在报刊上发表的和自己满意的习作放入袋内。这样,一打开这个成果袋,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品尝到成功的乐趣。乐趣是成功的金钥匙。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实施《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1、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通过研究与实验,我校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不断学习,勤于探索,勤看书籍,勤写文章,特别是下水作文,自身素质提高很快,在近两年来,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20多篇,有的还加入了作家协会。课题组成员积极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新成果,撰写的10余篇作文教学方面论文,先后发表在《语文教学月考》、《教育管理与科研》等报刊上。武纯军老师2011年和2012年两次在沂水县作文研讨会上分别做了《放飞童心,快乐作文》《挖掘农村作文资源,拓展学生习作空间》经验介绍。他还在2012年10月临沂市第14届年会上做了《基于学情 有效指导 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的经验介绍,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评价。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以及师生的作文水平。我校语文教师在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和教案,教学科研能力有了整体的提高。

2、促进了作文教学的优化.。

教师吸取了过去单一的只重知识传授,批改包办代替而收效甚微的教训,挖掘学生自己动手的潜能,注意将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系统地提出了“重视真实体验和情感的表达”,训练学生相信自己的作文一定能写好的心理素质,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综合体现各个阶段各个板块的教学之中,从而确定了“学生是写作的主体”这一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强调写真情实感

3、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作文兴趣培养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规范了训练过程,使每次的作文写有目标,评有依据,改有方向。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文、改作文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由害怕写作文到乐于写作文;由“空洞无物”到“灵性四射”;作文题材俯首可拾,佳作妙语信手拈来。

4、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记笔记、写日记、办手抄报、作文园地、社会活动等,知识容量大大增加,写作兴趣逐步增长,写作能力日渐提高,并养成了随手记笔记,随时写日记的好习惯,为更好地进行兴趣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利于阅读教学。

5、发展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作文兴趣培养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首先,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修改作文的能力。其次,大量的阅读、记读书笔记、写日记、看画册等,发展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想 9 象能力。通过办手抄报,给习作配插图,习作内容表演,开发了学生大脑的潜能,闪现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可喜的创造力。

6、学生整体作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经过本课题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以及强烈的表达欲望,使他们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浓厚,学生对目前作文课的满意程度提高,学生们不再怕写作文了,而是把写作文当成是一种乐趣。学生们不但作文写得多,而且文笔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多。近两年来,实验班先后有有105多篇学生作文在《语文学习报》《小学生阅读世界》《中国小作家》《课堂内外》、《少年天地》等全国各地报刊上公开发表,在各级作文大赛中共有47人获奖。我校的《扬帆》文学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文学社。

十、课题实验研究的思考和设想

虽然我们的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研究的实施过程中,也有困惑和无奈。

(一)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是兴趣作文的途径。生活是作文的广阔天地,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先丰富其生活。如果学生没有生活经历、感受,教给他们再多的写作技巧,那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经验是:要想让学生喜爱上作文课,就必须使他们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感知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具体来讲,一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让学生明白写事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的大事,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一样能触发“独特感受”。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生活,挖掘生活的真谛。三是感悟生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作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真实记录上,只有创新的东西,有新意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个性化的东西。因此,我们认为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深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是夯实想象力的基础,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所感悟,创造出新的形象。

(二)彰显个性是作文兴趣培养的方法之一。

1、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既熟悉又有感情,内容自然就与众不同了,往往能彰显独特的个性,让学生写自己的东西,兴趣自然就来了。

2、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情感真挚是个性化作文的内涵。作文要写出个性,首先就是要敢于说真话,真实地写人记事,真实地描写社会现实和生活,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真实想法。抒写真切的生命体验、感受、感悟。抒写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唯其如此,才能使文章增加厚度,展现出亮丽的个性光彩。

3、立意新奇在于思维。因此,在作文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们存同求异,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思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一篇篇富具想象力的作文来。

(三)体现生活,洋溢趣味是我们的作文评价方式。

以赏析为主,体验成功乐趣。①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评价。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总是给与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充满兴趣地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一词一句地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在班级中、在“习作园地”中进行自我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多得到些认同,少感受些失落。②多给学生一些赏识评价。我们要在引导学生相互评改时,要以赏识肯定为主,寻找作文中的优点。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生活的真实与文章的价值取向问题。在研究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习作源于生活,真实得没有丝毫水分,但确实没有多大价值,该如何解决?

2、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融合问题。儿童富于想象,小学生喜欢童话、寓言等文章样式。那么,这一类的写作是不是脱离生活,是不是不真实?我们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3、重视深化实验。开发富有农村特色的作文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构建开放的作文活动场,创设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开放的作文评价模式。

勿庸置疑,我们的《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的课题已与新课程一同上路了。我们会继续整合、提高,使孩子们的作文更富有童真、童趣,使千万朵花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更加怒放!

总之,改革作文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有许许多多方面要重新认真研究,有许许多多事情要过细地去做,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2012年11月

第五篇:用好“远教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

用好“远教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就是要让“远教资源”走进课堂,让广大农村学生能和城市的学生一样,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远教资源”的应用对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远教资源”的内容:

“远教资源”内容包括时事动态、课程资源、学习指导、专题教育、教师发展、少年文化和为农服务等七大模块组成,各模块又分成许多小模块。内容丰富,每周更新一次。

1、时事动态:及时发布教育新闻和教育信息。

2、“课程资源”:⑴每一节课的资源均由:课程资源、媒体资源、探究活动、习题精选和扩展资料组成。⑵教案示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和教学过程组成,图文并茂。⑶媒体资源:提供多种媒体课件供教师选择使用。⑷探究活动、习题精选和扩展资料:体现课改精神,提高教师上课的灵活性,丰富课堂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备课过程中,可把这些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进行制作或复制到Powerpoint进行制作。

3、“学习指导”:⑴(中学)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作文、实验、语音室组成,(小学)由语文、数学、英语、作文组成;每部分内容包含各年级的课程辅导和课后提高。⑵课程辅导:以特级教师讲座的形式进行教材辅导,通过“双击”(蓝色目录内容),可及时观看视频,点击“下载”,可下载视频内容 ⑶课后提高:以学期各章节的形式,点击各章节,可完成各单元知识点的学习。⑷实验:播放理、化、生、地的实验视频。⑸语音室:模拟语言环境,提高听力水平。

4、“专题教育”:⑴由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预防艾滋病、预防青少年犯罪、校园武术、心理健康、成材之路组成。⑵它们都以视频的形式播放,通过“双击”(蓝色目录内容),可及时观看视频,点击“下载”,可下载视频内容。

5、教师发展:⑴由专题报告、培训教程、教学案例组成。⑵专题报告由出版社邀请相应学科的专家进行教材分析,以视频的形式播放,通过“双击”(蓝色目录内容),可及时观看视频,点击“下载”,可下载视频内容。⑶培训教程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教材、教法的培训。⑷教学案例:优秀教学实况录相,课后有点评,点击“下载”,可下载视频内容。

6、少年文化:⑴由文史大观、人物星空、科普之窗、军事迷彩组成。⑵通过图、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二、教师在“远教资源”的应用: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和教学内容,利用“远教资源”浏览、下载信息,学习外地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每周至少观看一次远程教育提供的全国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同步课堂等节目,注重教学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模式的学习;开展模仿教学、创新教学。

通过举办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或说课、讲课、评课活动,将优秀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2、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⑴教学资源进课堂,使课堂呈现动静交错、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⑵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直接把优秀教师讲授的同步教学视频引入课堂,让名师直接给学生授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变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⑶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少年文化提供了大量课外知识,比如科普知识、军事知识、文史知识。专题教育提供了健身、体育、舞蹈等视频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安全教育记录片(如《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交通安全警示教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交通、饮食、防溺水等方面的自我防护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各科齐头并进:许多小学没有配备专职的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师,导致这些学科的教学举步维艰。利用“远教资源”小学英语空中课堂所提供的基于情景模式下的多媒体课件,不仅画面清晰,颜色鲜艳,音乐优美,而且还让学生在动画所创设的故事情景中去听、去说、去唱、去演,这就较好的解决了英语教学中学生听力水平低、发音不准的问题,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美术课教师把孩子们带到远程教育教室里跟着电视里的老师学画画,不仅使学生学到一些绘画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绘画技能明显提高。在同步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一边模仿,一边手舞足蹈,得到美的熏陶,乐的享受。

可见,“远教资源”可以较好的克服学校教师学科不配套、结构不合理的不足,使这些学科也能开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精心筛选资源,提高备课质量。在应用“远教资源”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建议:

⑴“拿来主义”。远程教育资源里的教学实录,是许多优秀教师给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做的“样板课”,有许多闪光点。事实上,我们多数时候派教师外出“取经”,也就是取的这些东西,其成本是相当高的,现在这些优秀的实录能即点即来,源源不断,不仅“廉价”,而且迅速、保存持久。老师们时常拿来研讨研讨,“照葫芦画瓢”,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又何乐而不为呢?再者,由于教师工作量大,没有过多时间去制作课件,再加上课件制作水平不高,要让每位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是不现实的。

因此,我们建议(初级应用者)将接收资源和配套软件中的素材整合到自己的课件中直接应用于教学。

⑵“去粗取精”(中级应用者)虽然远程教育资源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但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现有资源的要求不尽相同。深入研究、恰当选择、合理改选、适时整合现有的资源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农村远程教育深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⑶形成“本土资源”(高级应用者)学校经常开展基于远程教育资源的校本教研活动,广泛运用示范课例和优秀教案等远程教育资源,采取观摩、研讨、说课、专题讲座、课例分析、教学评比、教学反思等形式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融入学校日常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引导教师运用教学设计及相关教学理论,对接收到的远程教育课程资源进行选择、整合、编排和再加工,鼓励教师自行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资源,发挥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在构建有效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校领导的责任

1、抓好远教资源库建设。有资源可用是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应用的关键。学校应重视资源库的建设,指定学科教师进行下载,确保资源完整性、可用性,并及时公布资源目录,确保资源时效性。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多彩,这些资源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促进远教资源的应用。让全体教师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资源的应用才是远教工程实施的最终目的。

3、重在提高应用水平。不断增强广大教师应用远程教育开展教学的能力,要求所有教师会进行计算机的简单操作,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备课和上课,大部分教师会制作电子教案、会组织和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会修改或开发简单教学课件。逐步达到人人能用、会用、爱用和用好远程教育设备,形成“班班通、堂堂用”的格局。

4、重在提高教研水平。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远教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校本资源,并向全体教师推荐使用。实施“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依托,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现代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为根本,以师生互动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策略,通过营造“问题式课堂”、“开放式课堂”、“方法式课堂”、“探究式课堂”,开展系列师生“互动”教学活动,实现了师生主体自我发展,实现“学有所乐”,最终达到“学有所获”。

总之,“远程教育资源”中有着许多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育教学资料,作为教师,只要时刻做一个“有心人”,不断地挖掘其中的精华,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必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载“运用农远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整理提高阶段工作计划(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用农远资源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整理提高阶段工作计划(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研究》工作报告

    一、本课题主要的研究过程与活动1、组建课题组我们从本课题研究的性质出发组成了课题组。课题组组成人员和分工见下表。2、主要的研究过程与活动准备阶段(XX.1—7):成立实验......

    农远教育资源应用计划

    五站中学远程教育应用计划为充分发挥我校信息化资源建设优势,规范远程教育使用管理,确保远程教育资源为教育教学充分服务,为师生的不断发展营造现代化的教育环境,结合本校实际情......

    善用信息技术 提高信息素养

    善用信息技术 提高信息素养---磐石办中心学校开展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为了帮助我办事处小学教师在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能熟练地操作、运用教辅工具,切实提高......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推荐五篇]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和电脑网络已经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课程整合必将发挥最大的潜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做到信息与......

    小学教师个人提高计划

    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三校李晓艳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而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不断的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步伐,让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闪耀着灿烂的光辉。特制定......

    小学教师自我提高计划

    教师自我提高计划 一、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本人自2012年至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认真学习其他教师之长处,随着课改大潮的逐步深入,随着新教育实验的推进,我发现,我的课堂不足之处......

    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及提高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及提高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G07083) 课题负责人:程超、张树志(语文科)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依据 《中......

    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语文素养1

    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小学语 文教学整合的研究摘 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方法,把握整合优化标准,确立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