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感谢各位莅临我校进行指导,下面我把我校“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课题实践和研究的情况向各位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愿景
我们想通过课题的研究,旨在带动学校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语文教学之路,提升学校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读写能力;同时提高语文教师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新颖、业务精湛、质量过硬的语文教师队伍。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和过程
(一)加强培训和学习,努力提升课题组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课题研究的第一生产力,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组教师的培训和学习。
1、加强专业阅读。学校为语文教师订阅了《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国内顶尖的语文教学刊物,指导教师进行阅读,汲取鲜活的教学案例,灵活地拿来,巧妙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另外,课题组还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先后印制了《苏霍姆林斯基100教育案例评析》《给教师的建议》,要求每个教师首先进行个体解读、做好圈点批注、梳理好观点,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心得体会;然后在课题组内进行交流。我们开展专业阅读,注重书中的观点同学科相结合,同教学实践相互编制;强调开展带有钻研性质的知性阅读,反对消遣性质的感性阅读,真正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2、加强专家引领。课题组教师每年都走出参加省市各级各类业务活动;我们还不断把专家请进来为课题组教师洗脑。XX年年3月,我们邀请原山东教育社总编辑陶继新老师作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报告,课题组教师明确了“取法乎上” 开展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课题组全体教师还先后先后观摩了潍坊十中学习“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和 “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胜利四中”同课异构活动,树立了构建“自主课堂”的教学信心。
3、加强有效教研。课题组开展了每周“半日教研”活动。分教研组和备课组两个层面、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教研组长组织安排,主要开展主题教研、评课、理论学习等活动;第二时段,备课组长组织安排,主要开展导学案研制、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先听后上活动。另外课题组每学期还开展两次大型的“备说讲评 ”和课堂能力排名活动。这些活动,都着眼于课堂进行“田野式”研究,使课题组教师在专业共同体中得到了成长。
(二)探索“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课堂模式
课堂是开展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课题组积极响应市县教育局构建“和谐课堂”的精神,在学习江苏洋思中学、南京东庐学校、聊城杜郎口中学、潍坊十中等名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 下的“导学导练,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导学,就是以目标导学、以学案助学。导练,以学案达标题进行训练。自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学案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互动,包括小组内“一对一”的互助,小组内四人间的多维互助以及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和互动。基本流程包括四阶段:情境导入,唤醒智慧→自主学习,启迪智慧→交流探究,实践智慧→综合建构,内化智慧。
情境导入主要是通过复习旧知、放视频、讲故事、语言实践活动等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文本,出示学习的目标。
自主学习,主要是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自学对文本扫除文字障碍、整体感知,使学生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对文本圈点批注,理清个人能读懂了多少,做好笔记;并能对文本进行质疑,把不懂得问题梳理出来。
交流探究,主要是小组内对自学内容进行展示,对于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在小组内解决;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经过教师梳理、整合后再进行探究;探究后再进一步展示;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教师的点拨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疑难点、困惑点、发散点,尽量少而精,帮助学生从规律、方法、思想等方面归纳提升,真正能够启迪学生智慧,教会学生学习。
综合建构,主要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方法,进行归纳、梳理,或迁移、或联想,或比较,起到综合建构、拓展延伸的效用。
以上是我校“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下的基本模式,主要应用于新授课、讲读课;我校还探究了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作文课、课外阅读课的基本模式,限于时间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不论哪种课型,我们课题组提出了自己的课堂愿景,就是要求我们课堂既要有优质课、公开课的活力;又要有保证优异的教学成绩的常态课的效率,还能以人性的、人道的、科学的方式来实现。
(三)加强“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课程开发
我们积极围绕“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课题进行课程开发。开发的课程有《论语》课程,既教师指导学生每天背诵一则《论语》,能够理解文意,并能够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现代散文鉴赏》课程,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篇经典散文,并进行圈点批注,写出读后感;《唐诗宋词》吟诵课程,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经典诗词;《小说阅读》课程,除了新课标制定的阅读篇目,我们还先后引领学生穿越了《边城》《围城》《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名著;《名家导读》课程,我们利用寒暑假,指导学生阅读了周国平、毕淑敏、贾平凹、余秋雨等人的作品,聆听名家教诲,提高人文素养。
为了保证课程的实施,学校按课程标准要求配齐书籍,建立“阅览室”。图书以名著、时文为主,数量充足,每年订阅刊物不少于60种。各班采取捐献、购买相结合的形式筹书,建立“小图书馆”。指导学生建立“家庭图书角”,指导学生每学期购买1—2本名著,每年订1—2份刊物。
围绕这些课程我们开展了“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图书超市”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营建了书香校园。
(四)加强课内外练笔,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课内外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我们课题组保证学生每天课内外写作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且规定了合理的写作量。
1、每学期写日记不少于50篇。,初
一、初二每篇不少于300字,侧重于写人记事,写观察日记等;初三每篇不少于400字,侧重于写生活随笔、评论及文学性作品等。
2、每学期写读书笔记不少于50篇。初
一、初二每篇不少于300字,重仿写,简单的读书分析等;初三四每篇不少于400字,主要写好读后感、文章改写、读书分析等。
3、每学期写课内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主要是随兼周双课时的作文课完成。
4、每学期课外自命题随笔每学期不少于20篇。自命题随笔要努力贴近学生生活,表达要富有文彩,要尝试写一写小小说、剧本、文学评论、放胆文等。
5、每学期办手抄报每学期不少于4次。初一以摘抄为主,初
二、初三以自创稿为主。可个人办,也可相互合作。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多彩。
6、每学期组织学生投稿不少于2次;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1次。例如山东省创新作文大赛、叶圣陶杯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等。
教师要对日记和读书笔记检查、批改,学校要课内外练笔作为常规语文作业进行检查;学校还以年级部为单位编辑学生作文集;学校编辑了《河畔》《心迹》《一校新教育》等学生刊物。
三、课题研究的收获和成效
(一)教师素质大大提高。在课题组十三人中,有市教学能手3人,县教学能手7人,县学科带头人2人,校首席教师2人;有省中语会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1人,县优秀教师2人;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5人;课题组有20多篇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教学参考》《现代教育科研》等报刊发表。
(二)教学成绩突出。课题组先后八次获县优秀学科奖,辅导的学生在《语文世界》《阅读与写作》《创新作文》等刊物发表作文70多篇。
第二篇: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阶段性经验交流材料
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阶段性经验交流材料 让阅读融入生活的血液 ——在细嚼慢咽中汲取名著的菁华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 杨富志 莱芜市教学研究室 于立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在‚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研究上,当全省绝大部分兄弟学校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在教材中一篇篇个性化的文章时,我们敏锐的意识到‚最具有个性化的阅读以及最具有文学教育价值‛的莫过于对一部部‚文学名著‛的课外阅读。于是,《‚读‛名著,‚议‛名著,‚演‛名著,‚写‛名著,把根留住》,一个颇别具匠心的子课题就应运而生了。下面就该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作简要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选‚料子‛:‚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实施‚阳光阅读系列套餐‛计划
我们通过学生对教材编排的18部名著的阅读状况的调查及分析,按照学生的‚喜欢度‛,把其分为三类:一是‚爱不释手‛类。共11部名著:《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西游记》、《海底两万里》、《水浒》、《傅雷家书》、《格列佛游记》、《简爱》。二是‚毁誉参半‛类。共5部名著:《繁星〃春水》、《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培根随笔》、《读读泰戈尔》。三是‚冷眼旁观‛类。共2部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
调查分析表明:令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名著,往往是那些‚明白晓畅、贴近生活,曲折离奇、个性鲜明,悬念迭起、耐人寻味,真情实感、微微而道,想象奇异、幻境美妙,激起共鸣,震撼人心……‛的名著,也就是说令孩子们‚爱不释手‛名著,一要能读得明白,二要有‚趣味性‛,三要能激起共鸣。令孩子们‚毁誉参半‛的名著,往往是那些‚意象不明无想象,平淡无奇无兴趣,思想深邃无感悟……‛的名著,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一类名著,尽管它有许多优点,但是以上三点哪怕仅仅出现一点‛就会导致微‚瑕‛掩‚玉‛的状况,阅读效果喜忧参半。令孩子们‚冷眼旁观‛的名著,往往是那些‚语言艰涩、‘认同’代沟……‛的名著,这样的名著连成人都望而却步,何况孩子。
总之,并非教育部推荐的所有的经典名著都适合孩子们阅读。给孩子们推荐阅读的名著最好切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接受心境,欣赏水平……‛,也就是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把那些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经典名著遴选出来给孩子们阅读。
基于这样的认识,又考虑到孩子们还应该读点‚经学‛,读点‚科学‛、读点‚哲学‛,读点‚史学‛,读点‚戏曲‛,读点‚武侠‛……因此,经过积极探索,大力整合,我们厘定出32本名著,创作性地推出了‚阳光阅读系列套餐‛:
六年级上册:《三字经》《草房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华上下五千年》;
六年级下册:《弟子规》《平凡的世界》《麦田的守望者》《达芬奇密码》;
七年级上册:《幼学琼林》《历史的天空》《苏菲的世界》《语文经典读本》(‚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实验用书);
七年级下册:《笠翁对韵》(上部)、《林肯传记》《仲夏夜之梦》《语文经典读本》(‚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实验用书);
八年级上册:《笠翁对韵》(下部)、《射雕英雄传》《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经典读本》(‚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实验用书);
八年级下册:《聊斋志异》《窦娥冤》《数理化通俗演义》《语文经典读本》(‚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实验用书);
九年级上册:《儒林外史》《阿Q正传》《欧几理德几何原本》《语文经典读本》(‚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实验用书);
九年级下册:《老残游记》《白鹿原》《白鲸》《语文经典读本》(‚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实验用书)。
该套餐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有‚经‛有‚史‛,有‚文‛有‚理‛,有‚骈‛有‚散‛;既有‚战争‛又有‚和平‛,既有‚益智‛又有‚励志‛,既有‚哲学‛又有‚科学‛,既有‚现实‛又有‚浪漫‛,既有‚诗歌与散文‛又有‚小说与戏剧‛。一言以蔽之:既有‚意思‛,又有‚意义‛,是一套名副其实的‚满汉全席‛。
这样,孩子们怀着‚阳光‛般的心情来阅读‚阳光‛般的书籍,必将有一个‚阳光‛般的未来——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目的。
二、教‚点子‛:‚授之以渔‛,创设‚五入五批‛的读书方法,让‚思考‛在‚议‛中开花结果
‚趣味是阅读的根本,习惯是阅读的保障。‛兴趣和习惯一旦养成,能让人终身受益。但从‚兴趣阅读‛到‚习惯阅读‛离不开‚自然的需要‛和‚绑紧的绳索‛,只不过,不管是‚自然的需要‛还是‚绑紧的绳索‛都需要有智慧的指导。为了提高阅读兴趣,我们指导学生,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条件下,积极采取诸如抄名言、写摘要、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等多样化的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比如通过摘抄法来读《爱的教育》,通过制卡片来读《朝花夕拾》,通过抄名言来读《繁星〃春水》……为了保障阅读能够形成习惯,我们在学生的阅读量上做了硬性规定,要求孩子们每天晚上至少拿出半小时的时间来阅读至少10页书籍。
随着名著阅读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步意识到没有思索的阅读只不过是‚水过地皮湿的阅读‛,这种阅读很难达到共鸣的效果。经过积极探索,反复思索,一种能够实现‚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的最好的阅读方法脱颖而出,那就是‚作批注‛这种过程化的‚议‛。为此,我们让孩子们把批注的重点放在精妙的‚字、词、句‛上,告诉孩子们批注时‚不求全面,但求精当‛,教给孩子们批注的方法——‚五入五批‛法:
批文入境:把自己读进去,把联系批出来(示例详见课件)批文入情:把自己读进去,把情感批出来(示例详见课件)批文入理:把自己读进去,把启迪批出来(示例详见课件)批文入法:把自己读进去,把写法批出来(示例详见课件)批文入疑:把自己读进去,把疑问批出来(示例详见课件)无论哪个层面的批注法,都强调‚把自己读进去‛,以充分体现‚个性化阅读‛的教育理念,‚思考‛在‚五入五批‛的过程中开花结果。孩子们原汁原味的批注浓缩了他们的感情、顿悟、思索,在他们自己的名著阅读史上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我们相信,这一笔将会描绘出一群前途不可估量的孩子的精彩人生!
三、定‚模子‛:‚规矩方圆‛,个性化名著阅读呼唤‚个性化的名著阅读评价模式‛
‚个性化的人,个性化的文,个性化的名著阅读需要个性化的多元评价‛。只有实施有效的多元化的课内外阅读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名著阅读的评价既可以在‚考试‛中评价,在‚写作‛中评价;也可以在‚话题辩论‛中评价,在‚问题探究‛中评价;还可以在‚赏析交流‛中评价,在‚名著汇演‛中评价……但每一种评价都需要相对科学的评价模式。
‚如何构建名著阅读评价的课内外教学模式‛是目前名著阅读实践上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着重探索了在‚赏析交流‛中评价和在‚名著汇演‛中评价这两种课内外评价模式。
1.讲台评价模式:在‚赏析交流‛中评价。
孩子们读完一本名著后,给孩子们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孩子各抒己见,一吐为快,我们创设了‚六个板块‛的‚名著交流课‛和‚四个板块‛的‚名著评点课‛。(1)‚六个板块‛的‚名著交流课‛ 板块之一,‚七嘴八舌‛话作者 板块之二,‚娓娓而道‛述情节 板块之三,‚咂咂摸摸‛品语言 板块之四,‚说长道短‛评人物 板块之五,‚说说聊聊‛谈心得 板块之六,‚各抒己见‛侃手法(示例详见课件)
(2)‚四个板块‛的‚名著评点课‛。板块之一,‚指指点点‛,授之以渔 板块之二,‚读读批批‛,议中开花 板块之三,‚读读演演‛,一展风采 板块之四,‚读读想想‛,扪心自问(示例详见课件)
这两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孩子进一步‚有意味‛地阅读‚有意义‛的经典名著。
2.舞台评价模式:在‚名著汇演‛中评价。
名著阅读说到底是课外阅读,还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语文课外活动‛上,‚名著汇演‛无疑是最令学生心花怒放的‚语文课外活动‛。我们积极给孩子们搭建‚名著汇演‛的舞台,以‚演‛促‚写‛、以‚写‛促‚评‛、以‚评‛带‚读‛。在‚名著汇演‛的过程中,我们整合出‚六标准六环节‛的做法。‚六标准‛:
细节处理是否有创造性 表演是否全身心地投入 人物语言是否有感染力 人物表情是否生动传神 人物动作是否有板有眼 过程合作是否和谐默契 ‚六环节‛:
分:分工合作 选:精彩片段 编:编写剧本 排:排练剧本 演:演员展示 评:现场点评
这样孩子们根据‚六标准六环节‛有的放矢、合理分工、兴高采烈的有的创作剧本、有的准备道具、有的当导演、有的当主角,有的当配角……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快乐,人人都成功。3.习作评价模式:跟着名著学写作
读完《爱的教育》,我们让学生以‚爱‛为话题仿写一篇记叙文,体会‚爱‛的伟大;读完《伊索寓言》,我们让学生学写一事一议的读后感,体现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读完《童年》,我们让学生以‚童年‛为话题写一篇回忆性散文,重温儿时成长的岁月;读完《繁星〃春水》,我们让学生仿写小诗,体味诗人诗情诗意;读完《昆虫记》,我们让学生观察某种昆虫,仿写一篇说明文,探索奇趣自然的奥妙;读完《海底两万里》,我们让学生以‚跟随尼摩船长遨游东海‛为题仿写科幻小说,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读完《傅雷家书》,我们让学生以‚给……一封信‛为题学写书信,感恩他人和社会;读完《水浒》,我们让学生学写人物评论,感受伟人的壮举……
这样,我们就把‚生活‛、‚读书‛、‚写作‛结合起来了,把‚自主‛、‚合作‛、‚创新‛结合起来了,把‚仿写‛与‚创新‛,‚有法‛与‚无法‛,‚开放‛与‚引导‛有机统一起来了,为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生活实践的积累、情感品质的积累搭建了平台。实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创新的目标,实现了语文教师一直苦苦追求的的教学境界:‚教的轻松,学的愉悦,考的满意‛。
各位领导、老师们!‚读‛名著,‚议‛名著,‚演‛名著,‚写‛名著,使孩子们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了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突破口,我们应该坚守这块热土,矢志不移的将‚名著阅读‛之根向纵深拓展。
2007-10
第三篇:家庭个性化教育
家庭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简单概括就是根据孩子独有的个性因材施教。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健康和谐的家庭教育能够为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非常大的贡献。所以,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做好个性化教育,作为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一、家庭个性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要做好家庭个性化教育,首先家长要对家庭个性化教育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个人认为,做好家庭个性化教育,应该遵循下面的几个原则。
1.重视个性化教育,但更要重视共性化教育
相对于家庭个性化教育,学校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共性化教育,因为学校教育虽然也强调注重学生个性,但是在教育方式上,更多的是采用统一的方式,注重的是标准化规范化。
我觉得,在当今社会,家庭个性化教育只能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绝不能替代学校教育。因为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体意识,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也可以更好的保证孩子们按部就班接受系统化教育。也有些人把家庭个性化教育走到了极端,不让孩子上学,结果,孩子个人能力得到了发挥和开发,但是,却丧失了人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能力——社会能力。
所以,家庭个性化教育,只能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绝不可以替代学校教育。这就是家庭个性化教育的基本定位。
2.不能单纯的用分数高低来评价孩子好坏
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并不能完全反映孩子的能力。所以,绝对不用某次考试的分数来作为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孩子取得好成绩,我们和他一样高兴,孩子考得不好,我们会鼓励他,帮助他进行分析,看到自己的不足。也用其他方面的进步来鼓励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本身就很有上进心,那么,这时候,如果再横加指责,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永远不能是我们指责孩子的理由。
另外,我们也不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其他孩子的长处比。我们总是教育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他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对于别的同学,也鼓励他找出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
别的孩子的长处,永远不会成为我们指责自己孩子的理由。
3.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
我们一直认为,在人格上,不能区分大人和孩子,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对孩子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多年的父子成兄弟”。现在也确实如此,孩子的个头已经超过了父亲,孩子可以和父亲勾肩搭背了。
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尊严,才能让孩子学会自尊,学会尊重别人。只有成为朋友,才能让孩子感觉到平等,才会无拘无束,能够和父母自由的交流思想。
但是,这种尊重,决不是一切由着孩子。我一直向孩子灌输一种观念:非原则问题,可以讨价还价,但是,原则问题绝不能轻易让步。比如,在品德上、在金钱上,都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4.不仅仅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能力
系统化的知识学习,学校做得更好,因为学校已经根据孩子们的身心发育特点制定了科学的知识传授计划和传授方法。而且一般家长,并不真正了解学校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适当的知识传授,也许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所以,家庭个性化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
作为大学教师,作为新生班主任,我也发现并深有体会的就是,现在的学生,自理能力差,自制能力差。学生习惯于什么事情都由别人给安排好,没有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学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有别人的督促和监督,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做不好,自己就不会约束自己的欲望。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上大学之前在这方面的训练比较少。所以,在家庭个性化教育上,就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所以,自理能力、自制能力的培养,就应该从中学生开始。
二、家庭个性化教育的基本做法
1.加强沟通,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需要,也会使我们发现孩子身上那些我们未曾注意到的长处和进步。
而了解孩子,最重要的是交流,是一起相处。所以,在孩子放学之后,我们常常和孩子一起玩,或者一起做事,通过孩子的言谈举止了解孩子的想法。当然,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就必须真正平等的对待孩子。绝对不能动不动就拿出父亲的威严。因为对于中学生,父亲的威严,不是来自于父亲的身高,也不是来自于高声吼叫,而是来自于孩子对你的敬重和佩服。你平等对待孩子,孩子敬重你,他才会和你真心交流。
2.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
我们一直向孩子灌输一种观念,自己的事情,就是需要自己去做,要自己去完成。比如,从孩子上学到现在,我们从来没有帮孩子整理过书包,更没有帮孩子背过书包。记得在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早晨出门晚了,我送他去坐班车的时候,班车已经启动了,我们俩只好快跑,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没有帮他背书包。
在平时他自己的事情,我们会让他去做,为了防止忘记,让他自己写个计划贴在墙上。到了假期更是如此,自己制定作息时间,安排学习时间。当然,有的时候做得并不好,但是,至少给他一种意识,他自己的事情,就该他自己安排。
在平时学习中,让他自己安排做作业的时间。在作业方面,都是他在自己房间里独立完成,我们不陪在身边。如果他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找我,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引导他分析,教给他思考方法。
3.发现长处,及时鼓励
孩子需要家长的肯定,这样才会增强他的自信。比如,国庆节全家跟随旅行社到曲阜和泰山旅游,孩子的表现就很独立,不再和父母走在一起,而是自己走在前面,而且主动地帮助导游做一些事情,帮助导游组织游客。通过这件事情,我们由衷地感慨,孩子真的长大了。同样,我们也对他的做法大加鼓励。再比如,今天放学回家,他兴高采烈的说他今天受到表扬了,我就仔细问了表扬的原因,对他进行肯定和鼓励,他自己也很高兴,表示自己会做得更好。
4.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教育孩子
有句名言,“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我的理解就是,教育,不要拘于什么形式,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比如,去年和他妈妈到北京游玩,他妈妈就让孩子自己看地图,决定去什么地方,怎么坐车。在无形中,就培养了他出门旅行的能力,也让他很有成就感。我喜欢背古文,在高中的时候学的一些古文,也能背诵。前两年,我就把白居易的《琵琶行》背给儿子听,儿子对爸爸很佩服,而且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主动地跟着背诵,时间不长,也会背了。用这种方式,还学会了背诵其他几首长诗。儿子很得意,也成了自己的保留节目,在带他参加大学生联欢会的时候表演给大家。我也喜欢和孩子一起骑车,在前年的时候,我们两个就骑车去了胶南县城,更多的时候是在开发区内。在骑车的过程中,就告诉儿子交通规则,也应到儿子学会欣赏开发区的美,让孩子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
再比如,有一天他放学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没有现金,只有各种银行卡、身份证、名片。回家后他给了我,我就和他一起和失主联系,第二天一起交还给失主。通过这些过程的参与,让他学会对类似事情的处理,该考虑到什么问题,该怎么说话。
5.对待缺点,及时批评。
因为毕竟是孩子,缺点在所难免。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何况是个孩子呢。所以,孩子有缺点,我们能够给予充分的理解,但是,绝对不纵容。如果孩子什么事情做得不好,我们会给他指出来,督促他改正,甚至进行批评。在批评的时候,尽量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和语气。另外,批评一定要就事论事,他做错了什么,就批评什么,千万不能以偏概全,一棍子打死。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从来不说“你真笨”,“你怎么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6.鼓励与惩罚并重
对待孩子成绩,我们总是肯定,但是从来不提奖励。我们总是给孩子灌输一个观念:自己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好是应该的。比如学习,取得好成绩是应该的,不是给家长的,所以,家长没有必要奖励。在小学毕业的时候他考试成绩很好,他回家后对我说,“我们班有个同学对我说,他要是考得这么好,他父母会奖励给他五百元钱。”我对儿子说,我们不会奖励,因为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庆祝。所以,考试之后,我们安排和他一起出去玩,[~课件]和他一起出去吃饭。我们绝对不想让孩子把从父母这里得到奖励当成学习的动力。
另一方面,对做错的事情,也会严格处罚。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情,是要承担责任、要付出代价的。有一次,他在家里洗碗,把碗摞得过高,而且是小碗放在下面,结果,哗啦一下子全倒了。我们肯定了他做家务事,但是,也对他打碎碗作出了惩罚,罚掉了他一个星期的零花钱(我们要求收拾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袜子等,然后每个星期给他六元钱。)。通过这件事情,我们要让他明白。出了问题,就要受到惩罚,就要承担责任。也让他明白,即使是做好事,造成了坏结果,也要承担责任。
当然,庆祝的方式和惩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随时灵活运用。
7.培养孩子发自内心的快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可能外向,有的可能内向。我们希望孩子能有真正的快乐。
在我们看来,这种快乐,并不仅仅取决于孩子的内心,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视角。我们总是鼓励孩子,学会欣赏别人,学会欣赏周围的世界。,绝对不能让孩子怨天尤人。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学会幽默,学会欣赏幽默。幽默,不仅仅能带来给人快乐,也是一种智慧。
三、结语
对于家庭个性化教育,谈不上有什么体会,只是从孩子小时候就想着尊重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从目前来看,孩子还是很快乐的,每天上学、放学,都是高高兴兴。
我们也希望孩子能带着这种快乐心态,不断健康成长。
第四篇:大学体制与文学教育
大学体制与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的传统在中国渊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文学历来被作为“诗教”,服务于人格培育和道德修炼。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由于传统社会中文学尚未与其他社会活动分离,它属于广泛的社会行为的一部分。所以,文学
教育与其说是侧重文学,不如说更加关注通过文学来达到的文学之外的目的。
照韦伯的看法,现代性的过程乃是一个不断分化的历史进步。所谓分化,在韦伯的社会学意义上说,主要指“去魅化”和合理化,前者是指把宗教的东西与世俗的东西区分开来,后者是指强调人的行为、手段和目标都应符合理性原则。这就导致了两个最重要的分化:世俗的东西和宗教的东西的分化,文化的东西与社会的东西的分离。于是,文学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领域便应运而生。中国虽然是一个世俗的国家,没有强大的宗教传统和势力,但近代以降,文学的发展也依循相似的路线演变。文学从传统社会中的道德重负中摆脱出来,逐渐形成了自律的文化观念。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出现,大学堂和书局等现代体制的涌现,为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奠定了基础。讲授文学不但是一种职业,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关怀。新文化运动中许多作家、批评家和学者,他们既是文学家,又是教育家;他们既在大学讲台上讲授文学的一般知识和理论,同时也在通过文学来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关注中国的种种问题,从国民性到启蒙和救亡等。现代文学及其教育在摆脱道德说教的同时,又被附加上许多它有时难以完成的重任,诸如“小说界革命”,“文学救国”,“以美育代宗教”等等。文学在去掉一些功能的同时,又被赋予另一些技能。但从总体上说,不同于传统的文学教育,近代以来的文学及其教育在创作与社会实践、学术知识和社会关注等方面,似乎保持了较为合理的张力。
倘使我们以这样的格局来透视当代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大学作为一个制度的产物,作为一个话语生产和传播的场所,作为一种权力的运作,与文学自身内在的激情和灵性,与文学不可或缺的社会现实关怀,与文学作为一种质疑陈规旧习和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手段,似乎存在这相当紧张的关系。我以为,这种紧张至少表现以下几个突出的方面。
第一,大学的制度化正在或已经改变了文学教育的宗旨。从传统意义上说,文学作为道德教化和人格培养,自有其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忽略文学教育的此种功能,很容易导致文学和社会关联的断裂,进而否定一切文学对人格与精神的塑造有积极作用的观念。高度制度化的当代大学文学教育,相当程度上把重点放在一种可替代的知识的传授,而非思想与人生体验。它更加偏重于讲授“什么是文学?”,而非“如何作文进而如何作人并认识社会”。所以,文学教育正在把学生作为一个单纯的知识受体,而将教师简单地功能化为学术传授的载体。尽管在正规的大学文学教育中可以使学生知晓许多知识,从某个文学运动,到某种文学体裁,甚至某些作家作品,但是,文学教育与人格修炼完全脱节,与社会关注和人道使命及责任的培育无关。非文学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被当作有碍于文学教育的东西排除在外。文学的知识化丧失了它自身的社会有机性和社会实践性,这一方面是大学教育制度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和当前的文学有意淡化与社会关联的倾向有关。诚然,传统的文学教育亦有道德说教的弊端,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却不容忽视。文学的独立自足的确使文学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它也因此而失去了与社会的深刻广泛的关联。文学教育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矫往过正的功能呢?
第二,大学的文学教育在制度化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趋向于专门化和职业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中国的大学文学教育,完全是职业化的细密分工的产物。职业化和专门化的结果之一,是学术或知识的分化,文学教育作为一个总体范畴,实际上并不存在,实际存在的是文学史、语言学、文艺学等专门领域,甚至更加具体专门,文学史领域的实际领域乃是古代文学,更有甚者是断代文学史,甚至更加专门的某一时期某一作家或文类的研究。随着学历教育层次的提升,专业便越发具体、细致和局限。一个文学博士很可能只是研究一个比较具体特定领域里的专门问题,博士最好称之为专门家,因为他的学识并不广博。细密琐碎的专业分化使得文学成为“拆碎七宝楼台”。诚然,具体的专业分化使得文学教育的深度和专门性大大加强了,但在有所得的同时亦有所失。教授在专门研究可以达到相当精深的地步,却有可能失去对文学现象的生动活泼的体悟;学生也许会在某些艰深难题上有所突破,却有可能被训练成工具性的存在,丧失具有新鲜活泼的对文学的灵性和敏感。于是,文学教育中充满了后现代式的“微小叙事”。越深专门精深的知识,听众和知音便越是稀少。专门的话语和概念不经严格训练无从领会。更严峻的问题在于,既使在文学教育领域内,不同专业的人之间操不同的术语,谈论不同的
第五篇: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
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
——以青年作家、学者陈进为例
杨永久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246000)
2007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阶段成果
摘要:文章从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的关系切入,以青年作家、学者陈进为例,分析通识教育理念中非理性与理性的融合、校园文化环境里的内在自由与创新动力、地域文化资源的学科视野与本土情怀,论证出它们对大学生文化创新的促进作用,从而洞悉高等教育在时代创新中应有何作为,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应从何处着手。
关键词:文学创新陈进通识教育校园文化地域文化
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大学教育是密切相关的。结合现代文学史考察后,我们可以这样认定:没有北京大学的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很难取得实绩;没有北平的学院文化氛围,京派文学也难有立身之处;没有西南联大的存在,九叶诗派便无从谈起。这一切,都喻示着大学的教育对文学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创新精神不断被时代召唤,人文素养不断被加以重视的今天,我们不妨从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的角度切入,从而洞悉高等教育在时代创新中应有何作为,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应从何处着手。本文便试以青年作家、学者陈进为例,探讨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的内在联系。
陈进曾就读于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安徽大学中文系09级硕士研究生。他在读大学期间,就出版有两部长篇小说《固都》与《青春那么八卦》,成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庆市作家协会理事,因其作品中展现出的渊博学识和睿智设譬,而被美誉为“少年钱锺书”。在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中国青年文学最高奖)的评选中,他一举成为安庆市的唯一推选人。《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3日发表评论文章,评价其是超越韩寒、郭敬明的青年作家。
在文学创作成果丰硕的同时,他在学术研究上也同样有不凡之处。他的本科毕业论文《言文互动——中国百年新诗流变》深受学界专家好评,并发表于中国社科百强学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上,成为该学报历史上发表的第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他撰写的大量学术性评论发表于《文汇读书周报》、《山西日报》、《新安晚报》等全国各级报刊上,并被收入《石楠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国际国内中学生获奖作品精品集》(人民日报出版社)等重要选本,还曾为一些青年作家的著作作序。他先后出席过安徽省第二届签约作家评论会议、安徽省农村题材作品创作座谈会等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目前,他正在主持编纂《1919—2009:安庆新文学史》这一浩瀚的学术工程,并应出版社之约,独自撰写《诸葛亮评传》、《钱锺书评传》等著作。
在对陈进的成长经历进行研究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他的文学创新上,高校的通识教育理念、校园文化环境、地域文化影响这三重因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识教育理念:非理性与理性的融合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310同样,仅仅接受专业教育,也无法进行文
学创新。在陈进的文学创新上,可以很明显地考察出通识教育的作用。
陈进的长篇小说《固都》素来以睿智幽默和旁征博引著称,知识涵盖十分广博复杂,很多评论者认为其有钱锺书《围城》之风,但是很少有评论者对其中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在《固都》的征引中,除了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典故外,还包涵了很多理科知识与流行文化。而在他的短篇小说《上帝之手》中,那种引经据典的风格更是发展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不到两万字的小说先后引经据典一百多处,而且包罗万象:先秦哲学、唐宋诗词传奇、明清小说、亚非欧美文学、西方哲学、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等等,无一不纳入小说之中,且很巧妙地和叙事融合在一起。这种学院派风格的小说在今天的文学界是非常罕见的,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社会作家难以表现出如此从容的学者风范,一般只接受专业教育的作家也无法进行如此炫智炫博的写作。考诸文学史,会发现能有如此腹笥的作者基本都是如钱锺书、林语堂这样的学贯中西之士。可以如此断定,假如陈进不接受通识教育,便不可能进行此项文学创新。
然而在高校推行通识教育又谈何容易?在今天这个功利至上的社会,很多人将接受大学教育视为习得一技之长,并藉此而谋得稻粱的途径。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与塑造下,很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仅仅由自己的专业知识组成,专业之外的东西一概不闻。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很难具备创新的能力。但是,另外一个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是,高校学生在毕业时将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与竞争,这又不得不使他们埋首专业技能的学习上。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确实应该为日后的就业而进行专业的训练;而从非理性(而非反理性)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则要广收博采,接受通识教育,“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2]5,毋庸置疑,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因此,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将是大学生能否进行文学创新的关键,也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从这一角度考察,会发现陈进在通识教育理念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非理性与理性的融合。
陈进最初并非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中学时他学习的是理科,2001年高考之后,被录取为安徽工程大学应用数理系数理金融和应用软件专业的本科生,这是一个复合型的新兴专业,并非只有数学。陈进先后学习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大学物理、初等会计学、C语言编程、微观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在2003年9月退学之前的两年时光中,陈进所学习的知识可以说横贯了数学、物理、经济学、计算机、会计学等各种学科,理科方面的知识面不可不谓之全面。相对于一般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的了解只是阅读科普读物,他的理科知识却来源于专业著作,除了定性的了解之外,还可以进行定量的计算。所以,当我们看到《固都》中出现的广博的理科知识,《青春那么八卦》里灵动跳跃的思维时,也就不以为奇了。
在应用数理系学习的过程中,陈进迷恋上了文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史哲书籍,并且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这也为他日后在中文系能驾轻就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对文学的兴趣越来越炽烈,2003年6月,当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固都》确定可以由广东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公费出版时,他毅然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感到吃惊的决定——从安徽工程大学应用数理系退学,重新参加高考,由理转文,报考中文系。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他的这一行为会浪费金钱,推迟毕业,延缓就业,是极其得不偿失的;从非理性的角度来说,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既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需要,日后也甚至有可能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通才。陈进的这一决定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此时,我们还不能说他融合了非理性与理性,而是青春年少的他以非理性压倒了理性。
2005年9月,陈进考入了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刚进校时,他就立志要博览群书,横扫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藏书177.3万册,横扫岂是人力可为?但大学四年里,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的图书馆度过,阅读面极其广泛驳
杂,虽然远远没有做到横扫,但也确实成长为一位博学的青年。
在钻研学术的同时,他也着力提高综合素质。因为综合素质高,他成为安庆师范学院第二届十佳青年学生,并在安徽省十佳青年学生评选中进入前30名,获得省优秀青年学生荣誉称号。
毕业之前,因为综合素质高,他受到了多家用人单位的青睐,包括一些垄断性的能源国企、公办中学、报社都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陈进最终因为考取研究生,而谢绝了这些用人单位的邀请。毕业时,陈进既拥有大量的文学创新成果,同时也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就业问题。可以说,在安庆师范学院学习的四年,陈进自觉地融合了非理性与理性,他并非没有考虑到将来的就业的目的,而是“实现这些目的是靠着一种特殊精神的努力,这种精神一开始的时候是超越这些实际目的的,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以更大的清晰度、更冷静的态度返回到
[3]20这些目的中。”
这至少给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两个启示:
一、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在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于坚持通识教育理念,而非从大一就开始进行专业训练。注重就业和培养创新人才并非不可兼得。
校园文化环境:内在自由与创新动力
每一所大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沉淀下它的文化底蕴,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在校大学生“不仅接受学校里传授的各种专门知识,还把学校传播知识的宗旨、目标、手段、途径,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来加以反省,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或拒斥”,“将‘大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一种社会组织、一种文化精神,仔细地阅读、欣赏、品味、质疑。”[4]101所以说,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对于课本知识的灌输,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塑造更加自由,是一种激发学生内在自由的教育方式。“自由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因素”[3]83,这种自由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自身,而教师本人则退居暗示的地位。”
[5]8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内在的自由,而不是服从外在的压制,如此便可以转化为创新的动力,释放创新的空间。
陈进本科时所就读的安庆师范学院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文学创新在校园里具有浓厚的风气与土壤。
首先,安庆师范学院的一些制度性措施,如建立创新奖学金,对发表文章实施奖励,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学生科研立项鼓励办法,等等,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创新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与促进。陈进的评论《暗夜所言 烛照人世》便曾获得优秀读书笔记评选的全校一等奖,并被《安庆晚报》择优发表,然后迅速被《山西日报》、《北海日报》、《马钢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转载。
在文学院的学生工作中,这些制度便更加具有针对性。文学院以院刊《季节风》与《敬敷文学》为平台,大力弘扬文学创作的风气,并且逐渐形成传统,届届相传。几乎每届学生中都会涌现出一些文学创新人才,如李进、胡源、葛启文、谷卿、游庆文、王光龙等。
其次,安庆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具有青春理想的诗性光辉。从菱湖之滨波光潋滟的老校区,到龙山脚下山清水秀的新校区,安庆师范学院美丽的自然风光为青年学子的吟咏创作提供了曼妙的素材。而热爱文学的激情一旦与之合拍,校园文化中便会荡漾起青春理想的诗性色彩。在陈进的文学作品中,那些充满诗意的描写俯拾即是。小说《江南》不以情节取胜,而是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和意识流技巧展现出现代人的心灵孤独感,从容的笔致将初冬水乡的风景融入到少年维特式的悠悠情怀中,读之余味无穷。《青春那么八卦》虽是一部长篇小说,但却显示出陈进跨文体写作的能力,很多地方竟仿佛“独语体”的散文诗,语言充满了
奇峻的变异,在古典与现代的张力中,传达出诗性的魅力。
第三,安庆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具有探索学术的求真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考与研究的治学意识。大一时,陈进对研究金庸小说产生了兴趣,便经常带着大量的问题在图书馆中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四年下来,他的研究成果终于汇集成了一篇数万字的《杨过的原型是谁》的讲稿,并且登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周末讲坛,进行专场学术报告,其思路新颖别致,征引磅礴有序,给广大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好评。
探索学术的求真精神不仅只针对学术研究,也可以用理论来指导写作,促使创作精英化,研读过大量西方现代主义著作的陈进,在《青春那么八卦》中“以先锋的写作姿态„„及西方现代派的表达方式,表明青春文学正式走入了纯文学的殿堂”[6]3。
以学养人,沉浸于学术也可以养成节制情感、敦厚平和、勇于批判的学院派性格。《固都》曾被如此评价:“没有郭敬明拖拖拉拉、莫名其妙的长篇感怀,也没有韩寒一大筐道不尽的尖酸刻薄,陈进以温和幽默的语句,表达了对现实最强烈的批判”[7]6,这显然和陈进养成的学院派性格密切相关。
“所学课程或许相同,但效果就是不一样。因为,我们都被所在的大学氛围所浸润。这些各具特色的‘校园空气’,无法在互联网上传递,这也是大学永远存在而不可能被‘虚拟课堂’或‘标准教授’一统天下的原因。”[4]101所以,在推动大学生文化创新上,我们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并且努力形成与维护每所大学所特有的校园文化。
地域文化资源:学科视野与本土情怀
地域文化往往可以为大学教育提供丰富的本土资源。这种资源是双向度的,一方面,它作为教育资源对青年学生进行濡染和熏陶;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其历史文化特征成为青年学生的研究对象与创作素材。
从前者来看,陈进父亲一脉的祖籍是安庆怀宁石牌,这里是皖江文化的发源地和黄梅戏之乡;母亲一脉的祖籍是徽州黟县,是徽文化的中心和程朱理学的兴盛之处。虽然陈进的成长过程并没有与这些地域产生直接联系,但是先民的文化积累在血液中代代流传,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一个舞蹈并不是舞蹈演员本人情感的征兆,而是它的创造者对各种人类情感的认识的一种表现。”[8]8在对陈进作品的文化批评与原型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固都》里的叛逆少年陆帆影和80后作家春树、孙睿笔下的边缘青年群体有着显著的不同,他并非那种“叛逆得要命或是狂妄得要死的类型”[7]6,也没有对主流文化采取决绝的姿态,而是始终在传统教育的束缚中追求价值认同,又竭力保持自我的独立;在精神世界里寻找柏拉图式的早恋,又在插科打诨中渲染市井俚俗,这双重矛盾可以看出皖江文化的精英意识和黄梅戏剧的通俗特征在文本中无意识的流露。而《固都》里的初恋少女林郁嘉既心仪于陆帆影,又拘于礼法,耽于前程而不得不若即若离,这又依稀可见程朱理学和世俗爱情的抗争。
陈进从小成长在安庆市,这里曾是安徽的首府,文风昌盛,人民群众普遍视读书为崇高之事,有“穷不丢书”之说。这种民风对孕育文学创新人才是大有裨益的。陈进的外公程崇宗曾是徽州儒商,是我国最后一批接受传统私塾教育的士人。在他的指导下,陈进幼年就接受了国学启蒙,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小学时即熟读四大名著,以及《封神演义》、《七侠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等古典小说的原著,极大地超越了同龄人的阅读层次,并且开始实践文学创作,9岁时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13岁时便在《新民晚报》上发表楹联。由于经常濡染陈独秀、朱光潜、张恨水等家乡先贤的事迹,幼年的他便萌生出将来要成为大作家、大学者的理想。文学功底的积累,远大理想的树立,由
此看来,当他17岁时用《围城》笔法创作21万字的长篇小说《固都》其实只是水到渠成。
进入安庆师范学院后,陈进则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安庆师范学院的大学教育尤其重视本土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不但成立了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专事本土地域文化的研究,还编写了《安庆师范学院与皖江文化》、《皖江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研究》等校本教材以熏陶广大青年学子。
当然,仅仅施以地域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专业教育以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离开整体性的学科视野,地域文化显然会陷入狭隘的境地。如果没有清代文学的视野,对桐城派的理解便缺乏宏观背景;如果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视野,对陈独秀的认识只能浮于表面;如果没有文学理论的指引,那么所有地域文化知识只能变成材料的堆砌„„为此,拥有多个省级精品课程文学院先后制定完善了多个版本的学生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文字学、外国文学、文献学,等等,几乎每个专业都拥有较强的师资条件,这对学生的学科视野的奠定与拓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可以这样说,专业教材建构了陈进的学科视野,而校本教材则培养了他的本土情怀。陈进开始在他的学科视野里对皖江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大一时,他从姚斯的接受美学和读者批评入手,别开生面地研究了安庆著名作家石楠的成名作《画魂》,写成评论《迟到的第三只眼睛——谈评论〈画魂〉的新视角》,发表后不但引起很大影响,还和苏雪林、公刘等大家的评论一起被收入《石楠文集》第十四卷;大三时,由他创意并撰写剧本的DV《走进安庆,走近皖江文化》获得安徽省首届大学生电影节二等奖;大四时,他结合中西文论,研究陈独秀诗歌中的器识胸襟;现在,他又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视野下研究安庆文学的现代性,着手主持编纂《1919—2009:安庆新文学史》。
地域文化以其独特性,可以为大学生的文学创新提供特有的资源,这也是一条便捷的途径,但是必须做到专业教育与地域文化教育双管齐下,如果偏于后者,那么缺乏学科基础,地域文化的优势便无法发挥,更谈不上创新,这是大学教育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文学创新的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它的内在特点决定它无法批量生产,不可能模式化,也无迹可循,而是出现在创新主体灵光突现的瞬间。但是,文学创新的环境却可以建立。大学教育正是要为这种创新建立良好的环境,提供合适的土壤。通过陈进的案例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理念、校园文化环境、地域文化资源都是大学教育中值得重视的因素——通识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权衡理性与非理性,极大可能地使学生以超功利的心态去读书治学;在校园文化环境上,我们必须给予学生以内在的自由空间,使他们产生创新的动力;而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上,也必须绳之于专业的学科背景之中。我想,对于大学生的文学创新应当如此,那么,大学生在其他专业上的创新也同样应遵循这一规律。
参考文献:
[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 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陈平原.弄花香满衣——阅读大学的六种方式[J] .河北:社会科学论坛.2009.4(上).
[5] 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6] 本报讯.青春文学进入第四阶段 少年作家陈进将成旗手[N].海南经济报.2006.7.14
[7] 刘雯.迷糊的青春还能重来一次吗?[N].中国教育报.2005.2.3
[8]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