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教材演讲稿七年级上册(标准稿)
说教材演讲稿
说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说教材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首先,说课标。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三个维度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知识与能力: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能独立阅读,阅读量在400万字以上、准确,工整,流利书写用汉字、认识3500个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过程与方法:能使用常用工具书,运用信息、使用多种阅读方法,吸收人类文化优秀的营养、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有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感情。
说学段目标,本册教材的课程标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体现了横向的整体性。(识字与写字)学写规范的行楷字书写、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阅读)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看法,探讨中解决疑难。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体验。(写作)写记叙文能感情真挚、有创意表达,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能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口语交际)与他人交流,做到耐心专注倾听、文明得体的交流。积极与他人交流,表达清楚,突出重点,提高应变能力。(综合性学习)能自主组织活动、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其次,说教材,说教材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说编写意图,说编写特点,说教材内容的解析与整合。这三方面是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从整体到局部的,具有整体的协调性。说编写意图: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在体现以下三点:(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它体现教材的人文性。
(2)遵循规律突出“亲切”。(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打好基础。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三个方面相互交叉、渗透、整合在整套教材中。说编写特点,依编写意图为纲,决定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有三点:(1)教材紧扣课标,体现时代特点,选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成长,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2)内容呈现上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读、写、感、悟。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3)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关注不同文体的编排,知识衔接紧密,注重情境化、生活化、综合化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整合。
说教材内容的解析与整合教材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为此分为三大板块设计单元主题,及“人与自我”板块:第1、2单元的主题依次为生命体验、理想信念;“人与自然”板块:第3、4单元的主题依次为自然美景、科学世界;“人与社会”板块:第5、6单元 的主题依次为家庭亲情、想象世界。(六个单元的内容解析略,接第20张)六个单元后面有六次相应主题的写作、综合性学习,依次为:《这就是我》多角度介绍自己、作文训练:以记叙文为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打造靓丽开头、作文训练:以“我和语文”为话题;《亲近自然》巧用修辞、以“亲近自然”为话题;《探索月球奥秘》展开想
象作文训练、以月亮为话题,自拟题目。《展示亲情》选材真实,独特、作文:以“亲情”为题材;《未来世界》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收集资料的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
教材整合: 本册教材围绕课程标准也设计了五部分:
(一)识字与写字:认识字1500字左右,1000会写、能写正楷字,做到规范工整、临摹书法,有审美价值。
(二)阅读:共六个单元,要做到背诵6+14篇、把握内容,领悟主旨、正确流利朗读,有方法、情感体验,获得启示、提升审美能力。
(三)口语交际: 学会倾听、得体交流、清楚表达。
(四)综合性学习:自主计划组织活动、合作搜集资料、成果交流。
(五)写作:共7次,做到多角度观察,表达有创意。能力整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第四学段(7—9学段)的阅读分为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大板块。纵观这一阶段的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七年级学写人叙事记叙文,八年级在写人叙事的基础上增加了说明文,在这个基础上九年级又学习议论文,再拓展有文学作品:小说、戏剧、影视、剧本。散文的学习始终贯穿七至九年级,而且学写三种文体的习作。可见,七年级是基础。
最后,说建议,说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说教学建议: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评价建议:做到多方法、多角度进行评价。识字、写字 :正确拼
写、认读、达到理解运用。阅读;加强诵读评价、速读的方法,了解古诗文大意。写作:做到行文前有分析提纲,行文后有互评落实。口语交际:有积极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端正。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合作评议。附录诗、名著导读 :以读促背、以背促读、以背促写。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利用:1.积极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如:课本、相应的主题阅读丛书。2.合理利用课外资源,如课外书籍、网络媒体。3.积极开发当地资源,如校本课程、各种活动。
理想中的课堂教学标准是: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二、趣味性强、启迪创造
三、以学生为本、体现沟通
四、媒体得当、讲求实效。
通过研读教材、绘制知识树,我的感受是课堂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知识需要充实,更需要完善。
(1)以文本资源为重点,发挥课本的引领,以一带多,加强课外阅读:名著阅读。(2)网络资源: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论坛
(3)多媒体资源:用好多媒体系统,设置情境。音像资料在调动孩子积极性方面的作用。(4)社会资源:当地自然特征、民风民俗.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日月星移,花开花落。在无数次的教材研读、反复的知识树的绘制中,我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驾驭教材的能力更加夯实。同时,让我深深的懂得,语文教育的根基不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知识的润养、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情感素养的内化。这样,才能自信而豪情的站在三尺讲台,让情在飘扬、爱在回荡!收获着幸福与快乐,荣耀绵长!这就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
2012年8月22日
闫星伟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说教材说课标演讲稿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研课标 说教材
莘县河店镇中心初级中学初一年级组 冯培印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研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册教材。我的研说流程是说课标:课程总目标、本册书的内容标准;说教材: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教材比较、知识整合;说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一)总目标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总目标如下:第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识记生字新词;通过阅读与欣赏积累优美的词语、领会深刻的语句。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感知能力。关注综合性学习,锻炼口语交际及习作水平。
第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培养科学精神、体验亲情等多种情感,培养艺术情操,为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七年级上册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一,识字与写字
1.能较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灵活运用多种检字方法。
2.学会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阅读
1.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材料,掌握朗读要领,通过朗读整体感受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达500字左右)。
3.学会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能逐步运用圈点勾画、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迅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提取关键信息。
第三,写作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学习记叙文写作,学会根据表达的中心来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中心明确;初步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3.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4.培养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在写作过程中学会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第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与人交流学会把握对方传递的主要信息(根据对方的语气、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会用语言感染他人。
5.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6.学会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兴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基本做到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7.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基本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第五,综合性学习
1.学会根据课本分单元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初步学会确定活动的项目、过程,并参与活动的开展,初步学会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学会从书籍资料或其他传媒中获取有用的相关信息,初步学会对材料进行一定的整理加工,丰富语文素养。
二、说教材
(一)编排特点1.教材紧扣课标,体现时代特点,选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成长,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2.内容呈现上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读、写、感、悟。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教材选文文质兼美、关注不同文体的编排,知识衔接紧密,注重情境化、生活化、综合化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整合。
(二)编排体例
本册书的编排体例是: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语,概述了这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能力。每个单元有 5 篇课文,每课包括课文导语、课文、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4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精选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文体多样,文化多元。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读一读,写一写,体现了对字词积累的重视。
(三)内容结构
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内容结构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教材还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
著导读、附录共五大部分。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略读课文(标*号)15课。每单元5课。另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引读》《硬笔书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
整篇写作计划8篇,注重速度和篇幅训练;片段或短文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与比较鲜明的课文写作特色(如:由一件小物引发的人生感悟)每单元安排一两次(限时限量完成);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有感而发并精雕细琢,每周一检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口语交际集中安排6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6次,内容涉及自我介绍、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谈上月球的奥秘等等。
(四)教材纵向整合通过整合让知识更加系统,便于在教学中前后联系,充分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特点和重点。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二)评价建议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书面考试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有以下评价建议:
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和学以致用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平日布置的创新性作业,看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心得体会、研究报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2、课堂及时评价和学业成果评价相结合。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阅读记录、习作、活动记录、学情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少批评,即时诊断,增强信心。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结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四点指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是最有活力的一门课程。为此,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第一、课外阅读。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语文知识,现在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已成为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素材库。第三、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第四、人力资源。学生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和奇异多彩的想法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也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我研说的内容就是这些,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莘县河店镇中心初级中学初一年级组 冯培印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说教材说课标演讲稿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研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册教材。我的研说流程是说课标:课程总目标、本册书的内容标准;说教材: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教材比较、知识整合;说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一)总目标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总目标如下:
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成长的快乐,寻找成长的足迹。
2、珍视亲情、友情、乡情,学会理解、尊重和关爱他人与自然。
3、走近英雄人物,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增强探究的热望,培养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5、扩大精神的视界,丰富对人生的理解。
6、领会古人的思想,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和探究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第二、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并学会准确运用。
2、提高朗读能力,要求吐字清楚,读音正确,停顿得当,读出语气和感情。
3、注意生活中得语文现象,在实践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自主探索。
4、学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借物喻人和对比的运用。
5、引导学生欣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6、学习、积累有关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7、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与收集整合资料的能力。
8、培养学生想象力,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和认识,应允许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争辩。
第三、过程与方法
1、深入品味,联系生活,品析重点语句,获得人生启迪。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提高情感表达技巧,揣摩情感挤掉,体会课文意味。
3、深入品味,联系生活,感受精美语言,理解富含哲理的语句和人生格言。
4、学习分层写景的方式,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5、注意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联系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
(二)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七年级上册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一,识字与写字
1.能较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灵活运用多种检字方法。2.学会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阅读
1.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材料,掌握朗读要领,通过朗读整体感受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达500字左右)。
3.学会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能逐步运用圈点勾画、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迅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提取关键信息。
4.背诵古诗文,吸收民族文化智慧。5.扩展阅读面,加大课外阅读量。第三,写作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学习记叙文写作,学会根据表达的中心来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中心明确;初步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3.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4.培养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在写作过程中学会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
5.初步学会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基本做到文从字顺。学会互评互改作文,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第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与人交流学会把握对方传递的主要信息(根据对方的语气、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会用语言感染他人。
5.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6.学会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兴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基本做到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7.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基本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第五,综合性学习
1.学会根据课本分单元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初步学会确定活动的项目、过程,并参与活动的开展,初步学会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学会从书籍资料或其他传媒中获取有用的相关信息,初步学会对材料进行一定的整理加工,丰富语文素养。
3.通过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5.通过活动初步学会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说教材
(一)编排特点
标准的精神,教材在选文、练习、活动等方面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二)编排体例
本册书的编排体例是: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语,概述了这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能力。每个单元有 5 篇课文,每课包括课文导语、课文、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4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精选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文体多样,文化多元。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读一读,写一写,体现了对字词积累的重视。
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概念,每个单元以内容的相同或者相近为依归,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既有诗歌(《理想》),又有散文(《短文两篇》、《我的信念》),还有古文(《〈论语〉十则》)。
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互关联,互为影响,这是一个亮点。新教材仍然传承过去那种“讲读(精读)、自读(略读)”的做法,将每个单元的自读(略读)课文用星号标出,本册有14篇略读课文。安排了五篇古诗文,相当于一个单元。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附在后边,还附有三篇名著导读文章,另附有《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
(三)内容结构 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内容结构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教材还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共五大部分。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略读课文(标*号)15课。每单元5课。另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引读》《硬笔书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
整篇写作计划8篇,注重速度和篇幅训练;片段或短文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与比较鲜明的课文写作特色(如:由一件小物引发的人生感悟)每单元安排一两次(限时限量完成);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有感而发并精雕细琢,每周一检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口语交际集中安排6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6次,内容涉及自我介绍、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谈上月球的奥秘等等。
(四)教材比较
七年级所使用的课本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形成的一本既继承传统又具有革命性的新教材。这本教材继承了以往教材的一些篇目,保留了一些传统的选文,继续重视字词义,古诗词的夯实;特别是传统重视的语文朗读能力,在新教材中仍然被提到重要的高度上来。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综合性知识及能力的培养:首先,朗读的基础是对字形,字音的正确识读,继而是停顿的准确,然后是动感情的朗读,这些都是基于对文章最基本的理解。
七年级教材最重要的特点应该是“语文学习的革命”。革命性在这本教材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单元设置上打破了体裁的局限,而是以主题为轴心统摄每一个单元,而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则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生活无处不语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这册书的讲授部分一共有六个单元,主题提分别为:①关爱生命②体味人生③感悟自然④探索科学⑤诠释亲情⑥想象世界。围绕这些主题,选用了各种体裁题材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古诗文,小说等来进行诠释。这些主题以及统摄下的文章不仅使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触动,并且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感到本册教材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充分。
第二,上面已经提到这本教材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这不仅表现在它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训练学生在生活中的各种语文能力,还表现在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主要表现在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中。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分别是:①这就是我②漫游语文世界③感受自然④探索月球奥秘⑤我爱我家⑥追寻人类起源。这些单元训练的设计,一方面与本单元所讲授的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孩子们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可以立即将在文章中学到的知识,方法用在综合性训练上,做到及时的学有致用,一方面它兼顾了语文训练的各种能力,比如第一个综合性练习《这就是我》。这个练习让学生在课下做了一定的准备,收集了各方对学生本人的评价,包括他自己的评价,形成一个演讲稿,主题就是“介绍你自己”,在介绍过程中能够,不仅锻炼了他们当众说话表现自我的能力,也为老师尽快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达到同学们之间迅速了解的目的,可谓“一箭三雕”。
当然,新教材绝对不会忘了对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这本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课本提醒学生借助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搜集语文信息,并且让学生互相交流信息,学会合作与分享。以文章《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为例,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就月球起源的三种说法中感兴趣的一种,课外搜集资料写成文章并且在班上交流。很多同学从网上搜索资料,并打印成文,系统地进行了解和学习。
这本教材的“革命性”还体现在对教师传统授课方式的颠覆和对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革新。老师不可以再是学生学习上的“带路人”了,而要成为“指路人”,路上哪有好风景老师会指给学生,但学生选择什么路径以及他对“风景”的如何领略则要靠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新方法。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则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另外需要提出的是:这册书后附录了名著导读并且介绍了阅读名著的自读方法,如: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多利用工具书等。它选择了《繁星》《春水》,《伊索寓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书中精选片断作为范例进行了指导,这种指导言简而意赅。
(五)知识整合
通过整合让知识更加系统,便于在教学中前后联系,充分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特点和重点。
以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都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的,但是侧重点有所区别,第一单元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正像居里夫人所说的,“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进入初中学段,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一个12岁少年,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孩子们共同的目标。在这个起点上,一个12岁的少年,也将面对种种困难。集中地阅读以人生为主题的课文,是初一新生非常需要的,从中可以得到非常有益的启示。同时可以发现,自己的人生,就是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领域,可想的,可说的,可写的太多了,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就打通了联系语文与生活的第一渠道。?
从课文内容上说,五篇课文从不同方面以不同题材回答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个总问题。《在山的那边》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讲了一个陷入艰险而后终于脱险的小故事,说的是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生命生命》从动物、植物、人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生命严肃的思考。《紫藤萝瀑布》描写一树盛开的藤萝花,又由藤萝的盛衰,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丛草、蚊虫、土砾、癞虾蟆,幻象迭出,有一种物外之趣。
五篇课文乃人生面面观,既涉及理想,又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又说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迪。
体裁、时代、国别上,也作了精巧的建构: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又有古代作品;以中国作品为主,又有外国作品。教材使用者不难发现编选的匠心。
从课文可读性上说,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难易适度,使学生感觉亲近。比如,《在山的那边》是从小时候的憧憬和向往说起的,极易引起共鸣。《走一步,再走一步》回忆的是童年生活,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童趣》回忆的是童稚时代的物外之趣,更容易激发兴趣。
单元编排顺序,常规是先精读后略读,本单元有所突破,一略一精,不但考虑到课文内容的逻辑联系,而且考虑到新学年开头的教学氛围。第一课安排略读《在山的那边》,第二课安排精读《走一步,再走一步》,内容上从粗线条到细线条,学习情绪趋向稳定之后再行精读,效果可能更好。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这就是我”,作自我介绍,既与阅读内容紧密结合,又跟学校生活密切联系。活动方式不很繁难,便于启动尝试,便于积累经验。
本单元在初中学段是起始阶段,教学要求也是起步性的,从阅读理解上,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着重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学注重过程性评价,全方位多角度掌控学生的语文学习。将作业、背诵默写、口语表达、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等纳入平时考核,使学生关注自己平时的作业、上课的表现,背诵默写的检查,让平时扎扎实实的落实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张显作用。
2.建议启动“阅读工程”。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年级内启动“阅读工程”。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定时检查学生阅读进度,组织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和体会,并进行评比展示。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关爱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七年级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活动,如书法比赛、听写比赛、诗文朗诵比赛等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4、七年级语文教师动态关注学生学习,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动机·培养兴趣·让学生“乐”学语文,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力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到每一个学生每一点很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能提高学习语文的激情。
5、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6、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
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7、.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二)评价建议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书面考试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有以下评价建议:
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和学以致用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平日布置的创新性作业,看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心得体会、研究报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2、课堂及时评价和学业成果评价相结合。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阅读记录、习作、活动记录、学情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少批评,即时诊断,增强信心。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结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四点指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是最有活力的一门课程。为此,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第一、课外阅读。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语文知识,现在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已成为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素材库。
第三、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第四、人力资源。学生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和奇异多彩的想法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也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我研说的内容就是这些,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学 校:昌乐外国语学校 姓 名:张 晨阳 日 期:2012年1月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上册说教材文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说教材文稿
东洪镇天良中学马丽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研读课标,把握教材,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相信我们每一次对教材的解读都注定是一次美丽的跨越。今天,我和大家就2013年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共同分享我的理解。本册教科书是在2011年定稿的新课标指导下所编选的一本既具传承性又具革命性的新教材。我将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来解读,即三说: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及理想课堂。
语文新课标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它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全面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
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
三、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建设开放有活力堂。
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本册教材的目标要求是三维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能力包括识记生字新词;通过阅读与欣赏积累优美的词语、领会深刻的语句。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感知能力。关注综合性学习,锻炼口语交际及习作水平。过程和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体验亲情、尊敬老师、热爱学习、感悟自然、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培养科学精神等多种情感,培养艺术情操,为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内容标准;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七年级上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规范书写 提高速度;正确、流利的朗读 默读,有一定速度 理清思路,品味语言;正确使用标点,真情实感、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对学过的课文能做到缩写、扩写 续写、改写;用语文明得体、.理解对方的说话的观点和意图;合作探究,搜集资料,自我展示。
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意图及特点教材编写体例、内容结构。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遵循规律,突出“亲切;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内容结构:七年级上册的体例安排有写在前面,单元要点分析、单元课文、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单元课文里有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阅读又包括阅读提示、文本、研讨与练习、读一读 写一写。编者如此安排体例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是为了积累语言,掌握方法,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写作、综合性学习是为了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前者的我后者大基础,后者是让前者能够学以致用。课外古诗词背诵是为了积累优秀诗文提高语文素养;名著导读是为了培养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视野;附录是为了写好硬笔行楷字,使学生写出来的字不仅规范而且美观,提高书写速度。
2013年新改版的教材注重了写作,淡化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原来的六次删减了三次,剩下的穿插在二、四、六单元中进行。原来是根据生活范围,内容主题来安排说写训练活动,而新教材更加注重以作文为统领,从作文方法技巧层面形成系列,体现 在各单元的安排中: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原来的说写结合、活动结合其结果是冲淡了作文的学习指导,新教材专门从写作的角度,从方法技巧的角度,从作文规律的角度,找出切分点,找出层进提升的系列组合;更加注重作文从生活中来,要说真话、抒真情。我觉得新教材有关作文单元训练的安排调整是一次理性地回归,毕竟,无论如何改革,我们不能把一些优秀的传统研究成果,活着已成定论的东西全盘否定掉。
阅读的编排顺序是以主题为单位进行组元,具有循序渐进,紧密相连的特点。第一单元
是家庭亲情、第二单元是学习生活、第三单元是自然美景、第四单元是人生感悟、第五单元是科学世界、第六单元是想象世界。这样按品牌符合人的成长进程和认知规律。教学要求分别是:
一、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正确流畅,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浓浓的亲情,关爱家人。
二、采用默读的方式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以保证一定感知的完整以及一定的阅读速度;体验学习生活,珍惜师生深情;
三、反复朗读,体会诗文美感,揣摩品味优美语言,学习修辞方法,感悟表达效果;
四、继续练习默读,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标注关键语句把握线索,概括完整中心;思考人生,珍爱生命;
五、边默读边摘录,了解科学知识,掌握速读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六、快速阅读,以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激活想象力,发挥想象,表达创见。
教材每一单元所编选的课文涉及古今中外,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它体现了编者一主题 为核心进行组元的思想。
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我的教学策略是:
一、教学时要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内涵,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并从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接受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
二、阅读教学能抓住主要信息,积累好词佳句,捕捉作品亮点,吸纳思想精髓;比较各类文体的不同,掌握基本的文体知识;
三、在写作与综合性学习中,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指导写作与批改;逐步养成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研究问题的习惯。
评价建议:从多角度,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识字、写字,能否正确地拼写认读理解运用 ;阅读,诵读的技巧,速读的方法,内容的理解;写作,行文前的分析提纲,行文后的互评落实;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合作评议 ;附录、诗名著导读,能否达到以读促背,以背促读,以背促写。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包括课本,主题阅读丛书;合理利用课外资源,包括课外书籍、网络媒体;积极开发当地资源,如校本课程,各种活动等。
课堂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知识需要充实,更需要完善。我理想中的课堂标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趣味性强,启迪创造;以生为本,体现创造;媒体得当,讲求实效。另外,2013 年新教材是瑕瑜共存的,不知是哪方的疏忽大意,在书中出现了低级错误:沐——沭,佳——嘉,冽——洌等。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说教材
研标说材磋教艺 争高创效露端倪
沙市区锣场学校 孙金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沙市区锣场学校的孙金平,我今天说教材的题目是研标说材磋教艺 争高创效露端倪。记得王敏勤教授曾经说过: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运用知识树“说课标、说教材”是一种原创性的教研活动,是一种校本教研的新形式,是深入把握课标和教材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我们教师专业成长、内涵提升的必经之路。今天,站在这个全新的舞台,我想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材处理和教学建议几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对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理解。
首先,我们一起来解读课程标准。
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新课标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五个方面对第四学段的教材做了具体的要求。其中对于识字写字方面,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阅读方面,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
体验,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能背诵优秀诗文80篇。自学浅易文言文。对于写作,要求学生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简单明白;写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能在45分钟内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并且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对于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组织活动,制定计划,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于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能耐心倾听,准确表达,学会沟通和交流。
那么,这些目标又是如何在教材中具体实施的呢?接着我就想说说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教材的编写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遵循民族语文的特点,凸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加强整合优化,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在自我构建中获得能力;尽量压缩课本,扩大容量,开拓学习资源,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的每个单元由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组成,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读,阅读篇目分为精读篇目、略读篇目和文言文,每篇课文前面都有课文导读,课后设有研讨练习和读一读、写一写。综合性学习贯穿其中,包含着口语交际和作文训练,教材还附有古诗词背诵、专题名著及附录。
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让学生回归生活,在与生活的互动中学习语文,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让学生在三大关系中学习语文,发展个性。每个
单元由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组成。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这样编排,既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又便于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和交际能力。
本教材共安排了六个单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又脉络分明,条理清晰。第一单元感悟人生——这就是我,第二单元理想信念——漫游语文世界,第三单元自然景物——感受自然,第四单元科学世界——探索月球奥秘,第五单元人间亲情——我爱我家,第六单元想象世界——追寻人类起源。
第一单元以感悟人生为主题,安排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短文两篇》、《紫藤萝瀑布》、《童趣》五篇课文,旨在让学生关爱生命,体味人生,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第二单元以理想信念为主题,安排了《理想》、《短文两篇》、《人生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五篇课文,旨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树立理想、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沉的意味。第三单元以自然景物为主题,安排了《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古代诗歌四首》五篇课文,这些篇目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秀篇章,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旨在让学生感受意境,体味情感。第四单元以科学世界为主题,安排了《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五篇课文,这些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可谓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写法各异。旨在让学生丰富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精神。第五单元以人间亲情为主题,安排了《风筝》、《羚羊木雕》、《散步》、《散文诗两首》、《世说新语》两则五篇课文,浓浓亲情,血浓于水,文章有的展现亲情,有的展现家庭,有的展现父母之爱,有的展现家庭教育,旨在让学生品读经典,感悟亲情。第六单元以想象世界为主题,安排了《皇帝的新装》、《郭沫若诗两首》、《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寓言四则》五篇课文,课文以种种奇幻异想,描绘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遐思,旨在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六个单元都以生活为主线,以生活为起点,以成长为终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对于教材的处理,教学中我以学会读书为终极目标,在教学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注重听说读写与综合性学习探究;注重情感思想的熏陶。对于阅读的教学,我主张从人物、情节、写法和主题上进行探究。对于人物,会用一词评价,对于情节,会用一语概括。对于写法,会模仿写作;对于主题,会探讨研究,追寻主题的多元化。
最后,我想说说我的教学及评价建议。
综观当前的语文教学,我们教师总是在激情昂扬的付出中收获如约而至的失落。李老师的博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走近语文,就走近了痛苦;远离语文,也就远离了幸福,个中滋味,无以言表。“上辈子做了恶人,这辈子教语文”说出了语文人的无奈。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道出了语文人的心声。为什么语文难教?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之共性:一是学生上课没兴趣,不喜欢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个性化的教
案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二是学生上课不开口,不喜欢思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转变观念,教学由实施预案转变为随时准备回答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要变教师讲为学生讲。三是学生学习不扎实,喜欢遗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默读和速读、圈点批注、写读书笔记、质疑和发问、使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课前三分钟演讲、修改文章、集体讨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我们教师应当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学进程的引领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创新的点拨者,资源的开发者,评价的组织者。帮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感受学习过程,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重组。要真正成为一名集导学、导读、导看、导思、导行于一身的引导型教师。同时,还要将学生的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者、参与者,学习活动的实践者、创新者,学习问题的发现者、探究者,知识的建构者、发展者,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反思者,学习结果的受用者、分享者。要真正成为一名集自学、自读、自说、自练、自做于一身的探究型学生。
各位老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乘着说教材的浩荡东风,我们提升了理解课标的能力,我们提高了驾驭教材的水平。憧憬未来,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加高效,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更加精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