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到位四突破”加快敦煌生态项目建设步伐
酒泉市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四到位四突破”加快敦煌生态项目建设步伐
敦煌生态保护项目建设规模宏大、资金数额巨大,是全省重大水利工程。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王三运书记的指示精神,酒泉市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在项目前期工作上,努力做到“四个到位”,实现“四个突破”,加快敦煌生态项目建设步伐。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力求在敦煌生态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上有新突破。当前,制约敦煌生态项目开展的瓶颈是各项报批、审批工作滞后,为此,要把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突破以往按部就班和受条条框框思想的束缚,超常规谋划,早计划安排。将敦煌生态项目逐一分解,单项工程全部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使项目前期工作抓到手上,集中力量,盯紧跟进。
二是领导责任到位,力求在建设管理、职责发挥上有新突破。敦煌生态项目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河道归束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及生态监测中心建设都已经全面开工,对在建项目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抓制,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工程建设管理上全面落实“四项”制度,为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
三是方法措施到位,力求在项目争取、工程进度上有新突破。作为敦煌生态项目的核心工程——“引哈济党”调水工程已于6月12日至6月17日,经水利部水规总院组织的专家组通过现场查勘、听取汇报、分组讨论,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审查,基本确定了引哈济党调水线路和调水规模。在此基础上,我局确定专人,驻兰州,跑北京,盯住落实项目报批工作,并组织力量编制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项报告,力争早日上报获批,开工建设。
四是工作流程到位,力求在项目标准、工作效能上有新突破。结合全省开展的效能风暴行动,在全局倡导高效快捷工作作风,制订项目报批日程安排表,明确责任人,按日盯进。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在工作效能上求得新突破。(
第二篇:切实抓好四方面工作加快建设新农村步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XXX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突出集体增收、群众增收两个重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方位倾斜。目前,全镇48个村较好地完成了以“治理五乱、搞好三清”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和社会保障
等项工作,正在深入推进“三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等实质性的工作。工作中,主要做到了“四个抓好”。一是抓好农民素质的提高。建设新农村,首要的是培育新型农民。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措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心任务。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只有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当前我镇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大多为初中、小学学历,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民更加匮乏。因此,我镇制定培训计划,将教育培训资源更多的向农民倾斜,计划经过三五年,争取每个村都有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新型农民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呢?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这是基础,青年农民起码要有初中文化,中年农民起码要有小学文化。这就要求农村不折不扣地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创建必要的载体,如“文化大院”等,在中年农民中扫除文盲。近期,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村人口文化大院这个阵地,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会员的骨干作用,在全镇开展了新农村知识培训竞赛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其次,应该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搞种植业、养殖业的要掌握先进实用的种植、养殖技术,搞加工业的要掌握应知应会的加工技术,搞运输业的要掌握熟练的驾驶技术……这就需要创建必要的载体,如农民技术学校等,使绝大部分农民懂技术、会经营。年初,镇党委、政府聘请泰安市党校教授进行了专题辅导。前段时间,又聘请山东农科院教授、章丘市、齐河县的乡土人才,到我镇就林菌间作、蘑菇种植等生产技术进行实地培训。再次,应该具备几种意识:从物质文明建设来说,应该具备市场意识;从政治文明建设来说,应该具备民主与法制意识;从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应该具备公德意识。
二是抓好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群众的迫切愿望,是提高党委、政府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的核心问题。必须把适应新的形势、选准致富路子、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党委、政府为发展经济服务的功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从而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选择发展路子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能够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要坚持一村一品,甚至多村一品,关键是产业要有规模,农民要有效益。路子选得好,农村经济发展的步子就迈得快,反之,发展就缓慢。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实际,突出本地特色,为农民办实事,让农民得实惠。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只有突出本地特色,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围绕“南菜北果中间塌陷地综合开发”的总体布局,我镇一直以优质、高效、有机为主攻方向,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起了有机菜、林果生产、果蔬大棚、桑蚕生产、奶牛养殖等产业,全镇粮经比例达到了4:6,农业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有机菜生产,曾经是我镇的空白,05年我们从无到有,当年发展刀豆、绿菜花、芦笋等有机菜3000多亩,实现了“零”的突破。今年1—3月份,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新发展2000多亩,总面积达到了5000亩,现在根据群众的要求,正在调整土地,计划再发展3000亩,使全镇的有机菜面积达到8000亩,力争突破10000亩。林业生产,我们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制定了“南部平原林网化、中部矿区塌陷地片林化、丘陵地带干果化、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化”的总体发展规划。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已在南部平原八纵二十二横的道路上建立起了绿色通道,里程达105公里,植树130万株,3万亩的平原也已全部实现高标准林网化;在中部矿区19个搬迁村,复垦开发2.5万亩塌陷地,发展丰产林1.5万亩,栽植107、108等树木110万株,预计到轮伐期时产值可达1.6亿元,人均增收3580元;在丘陵地带发展经济林1.4万亩,栽植核桃、冬枣、石榴等77万株,年产量可达210万公斤,产值400多万元;在北部1.2万亩山区,全部实施了封山育林工程,绿化面积达到85以上,不但彻底改变了湖屯这个矿区镇原先“
车后灰尘满天、白衬衣一天就黑”的生活环境,而且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鑫国密度板厂落户我镇,就是看中了全镇丰富的林木资源。果蔬大棚,是我镇的传统优势产业,已经发展到了600多个,并且种植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可观。涧北村一个村就有107个设施杏棚,每个棚可盈利近2万元,为农户带来了非常好的效益。桑蚕生产,全镇现有桑园
3000多亩,带动农户1000多户。奶牛养殖,现有专业村5个,规模养殖大户30多户,全镇奶牛存栏量超过了1500头。04年,我镇与亚奥特公司联合,在前兴隆村建奶牛站一处,现在这处奶牛站运营良好,已经辐射到了周边多个乡镇。
三是抓好城镇经济的辐射。农村现在的生产方式主体上以家庭为单位,农民拥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在这样的体制下,地方政府抓经济,除了建立和完善面向一家一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外,最重要的就是抓好小城镇建设,发展以周边农村主打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流通业,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一家一户发展生产,提高第一产业的附加值。XXX以争创“省级示范镇”为目标,突出抓了小城镇建设,这几年来,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了村村通柏油路工程及镇驻地“两纵三横”的道路建设,累计硬化路面1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28盏,建设公共绿地4.8万平方米,构筑起了小城镇发展大框架。2005年,借涧北、北王搬迁之机,全面启动了北部十几个压煤搬迁村向镇驻地集聚工程和中湖、东湖东两个“城中村”改造工程,实施了镇驻地南北、东西两条大街的拆迁改造,进一步拓展了镇区空间,目前,镇区面积已达到了2.8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4万人。今年,在05年全面关停97处地瓜淀粉加工企业的基础上,投资400多万元,铺开了大、小汇河治理,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这两条河治理完毕后,与康王河相衬,三股清水穿境而过,将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的面貌,丰富小城镇内涵。现已初步形成了以镇驻地为中心的商贸服务区、以市五中和镇中学为中心的文化教育区、以泰聊铁路为中心的工业园区、以搬迁新村为中心的居民商住区“四大功能区”,商贸、居住、休闲娱乐、就医就学等功能一应俱全,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同时,发展农村交通运输、通讯信息、建材建筑等行业,为改变农村面貌提供产业支撑。
四是抓好公益事业的完善。建设新农村,应强化农村社会保障措施,这是事关农民家庭幸福、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首先,加快推进了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镇党委、政府站在切实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高度上,本着早抓早主动、早抓早受益的原则,于3月中旬就专题部署了这项工作,工作中,一方面采取领导干部包管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办法,广泛宣传发动,盯紧靠牢督促;另一方面,勤调度、严考核,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收缴任务。截至3月25日,全镇43787人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4。其次,重点抓了规范化卫生室建设。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投资近16万元,对镇卫生院进行了彻底改造,修缮了2000平方米的病房楼、门诊楼,配套完善了微机、心电图机等医疗设施,硬化、绿化、美化了院内院外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镇卫生院30多年来较差的医疗条件,为病人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同时,狠抓了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对管区、村全年的工作考核体系中,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考核促动。目前,曹庄、张店等10个村正在进行高标准的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还有,积极实施农民养老保险。XXX境内有5处煤矿,由于煤炭常年大量开采,致使采空区下沉,现在共有塌陷地3.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为了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做到“失地不失保”,近年来,我镇一直在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今年正式付诸实施。坚持集体适当扶持、个人缴纳为主的原则,凡因国家占地,有卖地或租地经营收入的村,村集体必须在其收入中给村民补助30以上的投保金,其他有条件的村也要给村民适当补助。截至5月底,共收到农民养老保险金100.69万元,受益人口2.1万人。这一举措是XXX2006年为老百姓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真正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高度重视和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加快敬老院等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更新农村养老观念,提高全社会养老能力和水平。
第三篇:加快高优生态茶园建设步伐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高优生态茶园建设调研报告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7-02 姓名:杨晓坤
2010年1月
-1-2009
整合资源 优化布局
加快高优生态茶园建设步伐
近年来,我县按照“绿色、生态、环保、安全”的茶叶消费时尚,切实加大生态茶园建设力度,不断开发绿色食品茶、有机茶,有效占领无公害茶叶市场,茶园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与目前国际、国内茶叶市场的总体需求相比较,我县茶叶在品质上、规模上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合理的整合改造现有低产茶园资源,突出重点优化茶园布局结构,打造高产、质优、园林化生态茶园基地是壮大我县茶叶产业发展必然之路。温泉是昌宁县的茶叶大乡,同时茶叶也是温泉乡主要的传统优势产业,根据我到温泉一个月的调查研究,结合近年茶叶市场供求情况,就我乡茶叶产业的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温泉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一)温泉茶叶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温泉乡境内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茶树生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是尼诺绿茶的主要产地。全乡现已建立完善的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和技术推广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茶叶种植、生产经验,已实现传统生产工艺向现代生产工艺转变,已创制出红茶、绿茶、普洱茶等多个茶叶品牌及系列产品,其中尼诺绿茶曾获“陆羽杯”奖、金钟奖、马来西亚国际工商展机构金奖和中国昆明科技成果暨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交易会金奖。目前,全乡共有茶园面积26433.5亩,投采面积达25388.5亩,有茶叶初制加工企业86个,精制茶厂4个,茶叶精制生产线4条,初精制生产能力170万公斤以上,初具茶叶产业化经营企业3个。
(二)茶叶是促进温泉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
温泉乡茶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茶叶遍及全乡168个村民小组的99%以上农户,茶叶生产、加工、流通从业人员近千人,占全乡总人口4%,全乡农业人口中近三分之二为茶农。茶叶发展集中在光山村、联席村、温泉村、下六甲村、尼诺村、松山村、鹿塘村,这些村村民的人均收入有近80%为茶叶收入。
(三)温泉乡茶叶产业发展已出现良好态势
全乡茶叶面积不断增加,茶农思想认识不断提高,茶叶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基本培植成功,并且实力逐渐增强。有机茶无性系良种无公害茶生产基地步伐加快,全乡已建立15000多亩无性系良种茶叶基地,2007年计
划发展3500亩高优生态茶园,5700亩低产老茶园改造正在进行当中。有2家茶叶企业取得了茶叶生产市场准入“QS”认证。普洱茶及以生产普洱茶为原料的晒青绿茶数量不断增加,温泉乡有普洱茶生产企业5家,产量近百吨。茶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借“千年茶乡”系列活动之机,大力宣扬了温泉茶品牌,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了温泉茶品牌对外的知名度,同时引进了新的普洱茶生产企业,提升了温泉茶文化底蕴。茶叶价格迅猛增长,茶农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户从事茶叶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二、温泉茶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十一五”以来,温泉乡茶叶产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发展中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茶叶作为产业发展的地位及作用认识不足,个别村与农户对茶叶作为产业长远发展重视程度不够
今年温泉乡春茶收鲜均价达15.29元/公斤,销售干茶均价达63.9元/公斤。仅春茶期间,全乡户均茶叶收入就达9446元,人均收入达2233元,人均茶叶收入比上年同期499元增1734元,增合347.4%,收入在2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农户有1539户,就目前温泉农村经济而言,茶叶产业是任何产业无法替代的。
(二)茶园基础设施差,管理粗放,单产低,效益差
在温泉26433.5亩茶园中,有11000多亩茶园因管理不善,产量、质量较差,茶园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加之茶农对鲜叶的采摘质量不高,导致部分茶园单产低,综合效益相对较低。
(三)投入不足,管理滞后,“温泉茶”品牌效应不高
外地茶叶流入我乡掺充温泉茶出售的情况突出,管理滞后,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措施不到位,有面积规模而没有规模效益,发展层次较低,制茶企业多而小,品牌多而杂,茶叶资源没有得到较好整合。
(四)观念落后,外资引进困难,牵动力不强
部分干部群众的观念落后,存在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农思想,投资环境还不够理想,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商对茶叶产业的投资开发。产品结构不合理,还有大量低档次的晒青毛茶,群众发展茶叶的效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三、加快温泉乡茶叶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抓好种植加工,提高茶叶产业化水平
为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全面提高茶叶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使茶叶进一步向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一是优化区域布局。按照“改造一批、淘汰一批、新植一批”的原则对茶叶继续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良种化种植。二是切实加大中低产茶园改造力度,要通过强化茶园水利基础设施,改植换种等手段,全面对中低产茶园实施改造提升,提高单产水平。三是全力抓好新植茶园建设,对新植的茶园按生态、无公害的技术要求进行发展。四是对现有茶叶初制加工企业实施整合改造。五是努力推进茶叶深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对基础好、规模大的加工企业实施重点支持,促进其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加工水平。六是调整产品结构,加快适销对路产品查发。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既要巩固传统产品生产,又要切实加快适销对路产品开发。
(二)弘扬茶文化,促进茶叶贸易
温泉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要充分挖掘我乡茶历史、文化遗存,向外推介我乡茶资源、茶产品、茶企业、茶贸易,提升温泉茶文化底蕴和茶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茶叶销售,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完善市场网络;二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三要继续发挥茶叶协会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全乡茶叶交易市场。
(三)建设高优园林化示范样板,带动温泉茶叶深入发展
2008年,争取项目,整合资金,在“云保线”习谦桥至大桥洼子段的公路两侧常耕地内(涉及温泉村湾塘、红土、里睦、山田、王家寨、中寨、五石美、徐家寨、赵家寨、陈家寨、杨家寨、街子、澡塘、大领岗、西山、何家寨等村民小组)建设1500以上的高优生态园林化样板茶园,在提高温泉茶叶对外知名度的同时,打造昌宁县南大门的优势,叫响名符其实的“茶乡温泉”,带动温泉茶叶产业深入发展。
(四)打造“温泉茶叶”品牌,扩大温泉茶叶市场影响力
一是整合温泉乡茶叶品牌。对温泉乡茶叶现有品牌进行认真筛选,继续打造具有温泉乡特色与代表性的茶叶品牌及系列产品。同时,规范茶叶市场,打击不正当竞争,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切实加大温泉乡茶叶品牌的保护工作。二是
强化茶叶市场营销,建立茶叶市场营销体系。通过发展专业化营销企业、建立茶叶专卖市场,举办各类茶营销活动,发展茶叶订单、促进温泉乡茶叶销售。通过开展温泉乡古茶树资源保护、温泉乡茶文化挖掘与温泉乡发展旅游业结合,宣传温泉乡茶叶,促进温泉乡茶业发展。
至2009年,全乡共有茶园面积26433.5亩,投采面积25388.5亩:其中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仅10000多亩,常规、低产茶园近20000亩。
第四篇:班组建设要做到“四到位”
班组建设要做到“四到位”
班组,是企业最小的组织细胞。班组与企业的关系如同细胞与机体,细胞靠机体提供营养,机体靠细胞创造血液。一个企业如果不把班组管理好,建设好,就如同机体失去了细胞和血液,失去了细胞和血液的机体难以生存,没有把班组管好的企业难以兴旺。
根据厂网分家体制改革后的新形势,班组建设应做到“四到位”。
一、“一把手”到位
班组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因此,各级组织的一把手对这一工作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领导重视”。一般意义上的领导重视,常常满足于发发文件,作作报告,搞搞检查,应付应付。这里讲的一把手到位,指的是各级一把手要深入到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班组,“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树立榜样,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班组是个或5、6人,或7、8人,或10多个人的小单位,但班组作为企业的基本细胞,处在企业生产、服务的最前沿,班组也和一般的建制单位一样,存在工作计划、工作实施、工作监督、工作协调等诸多管理问题。班组所处的位置、结构及其管理方式必须适应企业整体运作方式。
加强班组建设,就是以提高目标管理与生产现场管理为手段,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激发员工人本管理、自主管理的工作热情,达到不断推动生产及各项工作任务优质有序地开展的目的。
一把手蹲点调研有几种好处:
一是通过蹲点,解剖麻雀,在深入调研后,掌握了大量加强班组建设的第一手资料,为生产要素的配置、企业资本的占用、班组管理机制的确立与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保持高度一致提供了决策依据。企业必须科学合理的设置班组,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通过调整和再造生产流程来确保企业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
二是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加强班组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发展大局,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层管理机制。一把手直接参与蹲点和调研,直接掌握情况,可以避免在企业整体决策时少走弯路。
三是一把手能扬弃工作中的各种失误。很多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大抵都存在搞搞形式,走走过场,欺上瞒下等问题,但班组建设不一样,班组建设是硬指标,看得见,摸得着,搞好了企业因此就能得到健康的机体,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完善企业基层管理机制。
二、强将精兵到位
班组建设的关键是要选配好班长。常言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这方面要不吝惜,舍得下本钱。只有让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人来当这个“小将领”,才能把班组管理好。
优秀班组长一般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是要有大局意识。这里主要是指班组长要无条件地带头
服从上级的决定,带领班员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忘我工作,在全体班员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班组长的业务水平不仅要过硬,而且要求比较全面。只有这样,班组长才能比较权威地检查监督班员的工作质量和操作规范,才能发现问题和及时准确的处理问题。
三是要善于发现和了解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对班员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要多关心。要防止班员将生活中的不顺心情绪带到工作中来,要及时引导班员正确对待困难,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帮助职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四是要正确处理好与全体班员的关系。作为班组长,管理要讲科学,工作要做表率,作风要讲民主,批评要讲方法。要将班组建设成团结、温馨的职工小家。
班组是直接从事生产、服务工作的,班组的员工要用娴熟的技能,通过辛勤的劳动将生产资料转化成优质、经济的产品(服务)。因而,班组的每个员工都要成为优秀的技能人才。
除了选拔好班组长之外,作为组织还应该为班组长选派几个优秀的班员骨干。
一是必须夯实技能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平台。通过开展班组建设活动,引导广大一线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理论,提高他们适应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二是要不断完善技能人才的选拔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客观、公正评价工作实绩与潜能,确保各类技能人才在实
际工作中脱颖而出,担当重任。
三是要打破大学生只留机关不下班组的陈规,形成大学生必须在班组锻炼几年的新规矩。从而,为班组形成精兵强将开拓人力资源。
三、权力责任到位
权力和责任历来都是对等的。有多大的权力,就应该有多大的责任。
在有些班组中,班组长往往是只有责任,没有权力。比如,对干多干少的班员,班长没有权力给多干的班员多发一分钱,也没有权力给少干的班员少发一分钱。对出勤不出力的班员,班长一般只能听之任之,对他毫无办法,诸于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因此要加强班组建设,必须还权给兵头将尾,把权力和责任交给班组长。
四、关心关爱到位
班组建设要“以人为本”。企业的各级领导要真正把这一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各级领导要建立与班组长和班员定期沟通制度,多与他们交流和沟通,让一线职工真正认识到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把企业、领导的关心和关爱真正落实到班组这一个层面上。一是要千方百计改善班组的办公条件,配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让一线职工能拥有一张办公桌、办公椅,拥有一个简洁、舒适的办公环境,让班组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和领导对他们的重视和关爱,使其安居乐业。
二是要保证班组基本的硬件需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级领导要加大对班组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
为班组配备必要的工、器、机具和安全用具,这是保证一线职工工作质量和生命安全必备的条件,在这方面要不吝惜,多投入。
三是要适时开展送温暖活动。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或者是节假日,各级工会组织都要适时把党组织的关怀、行政领导的关心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送到职工心坎上。
在班组建设过程中,如果认真做好了这“四到位”,班组建设工作就能开展的顺利而扎实。只要我们严格按照班组建设考核标准认真抓落实,班组建设工作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和困难就能不断克服,班组建设工作就能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第五篇:加快林业发展步伐 力促生态示范县建设
加快林业发展步伐 力促生态示范县建设为确保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任务目标的顺利实施,入春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林业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产业来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结合我县实际,以绿色通道、农田林网、苗木花卉、经济林、丰产林、村镇绿化林业六大工程建设为总抓手,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责任,广泛宣传,强化措施,集中精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林业生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目前,绿色通道省道枣曹线25.6 公里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经济林基地完成3800亩;速生丰产林完成用材林7400亩;纸浆林4000亩;种苗花卉基地落实面积3700亩;农田林网新建4万亩,完善6万亩;林权制度改革有了较大进展,已发放林权证8000余份。总结前段时间的活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行政推动力度大。春季过后,县委、县政府就把林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县成立了春季林业生产指挥部,主要领导任指挥,县各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指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了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各乡镇也相继成立了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制订了林业生产规划,把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到路段、地块,责任落实到机关干部、村干部,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的局面。全县上下全党动员、全民参战,掀起了植树造林的新高潮。
(二)活化机制,推动了工程项目的落实。在工程项目建设上,我们坚持“政府得绿,群众得利,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全面落实林权制度改革,对全县已绿化和未绿化的林地、沟路渠、河堤和规划造林地段落实承包,签订了承包合同,发放了林权证书,给群众吃下了定心丸。兴隆乡对新铺的4条共16公里的乡村公路,以100米为一个单位落实承包,签订合同,发放林权证,调动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促进了全乡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目前,乡村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已完成38公里。
(三)宣传发动广泛,舆论氛围浓厚。入春以来,县委、县政府利用过路横幅、墙体标语、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和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宣传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县电视台把林业生产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采取林业新闻、专题报导、林业技术讲座等形式,宣传林业进度和林业先进典型,对全县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县妇联组织全县妇女在肖云镇东鱼河堤开展了“三八绿色工程”;团县委、县教委、县林业局联合在鸡黍镇开展了“青春、绿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提高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意识,带动了全县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四)各项工程建设进度快,质量好。肖云镇在丰产林建设上大力推广了林药间作,在速生杨下种植白芍,以短养长,提高了亩产效益。司马镇以高标准建设万亩农田林网为总抓手,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了30多人的专业队,吃住在工地,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的标准进行挖沟铺路,打点定线,所植苗木均选用二年生4米以上大苗,确保了造林质量。在造林过程中,县林业部门抽调技术骨干,深入村庄、道路、河堤、地块,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坚持做到“四统一”:即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要求,统一组织施工,统一检查评比。坚持“三大一实”的造林方法,严把栽植技术关,较好地保证了栽植质量。
(五)强化管理,确保了造林质量。建立健全了管护队伍,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管护人员1300余人,并明确责任,落实奖惩措施。继续实行了属地化管理,各乡镇派出所负责查处本乡镇的毁林案件,并与农户签订了管护合同,对毁林者严厉进行处罚。3月17日,我县林业公安科与化雨乡派出所联合查破了化雨乡耿楼村村民耿登山故意毁坏河堤树木案,对其做出了治安拘留13日的处罚,并及时在电视上公开曝光,有力地震慑了毁坏树木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了植树造林的成果。我县林业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其他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措施,全力打好农田林网攻坚战,加快苗木花卉基地、经济林基地和丰产林基地建设步伐,努力完成各项林业生产任务,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