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3 08:0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第一篇: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2012年8月)

武安市教研室现有教职工32人,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理论组,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研室建设,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了优先保障。今年,市教育局又确定为“教育质量科研提升年”,进一步确立了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大政方针,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我市教研工作在不断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三、三、四、三”的总体工作思路,即:建立健全“市教研室、市学科中心组、学区(学校)教研处室”三级教研网络;建设创新“盟校教研、专业引领、常规管理”三项教研制度;大力开展“常态教学研究、薄弱学科研究、小课题研究、观课议课研究”四项主题活动;全面实施“教学评估、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分析”三项评价机制。

一、建立健全“三级教研网络”

三级教研网络是指由市教研室、市学科中心组和学区(学校)教研处室构成的新型教研组织形式,使县域教研从最初的无序和零散走向了制度化和规范化,做到了典型带动、上下沟通、协调联动、辐射全市。在建立健全三级教研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六支教研队伍。一是普通教师队伍,二是教坛新秀队伍,三是学科带头人队伍,四是名师队伍,五是兼职教研员队伍,六是专职教研员队伍。

对教研队伍的管理,我们采用了“四、五、八”模式。

“四”是指我市教研队伍建设的四项措施。即“建”、“管”、“提”、“领”。“建”,就是自下而上层层评选,形成六支教研队伍,促进了我市教研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近年来,市教育局通过专业知识考核、课堂教学比赛、理论答辩等形式先后开展了两届“三名”评选,第一届评选124名,第二届评选208名,我们把名师队伍作为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学区(学校)设立教研处,配备了23名专职研训员和专(兼)职教研员,逐步建立了一支以名师、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教研队伍。“管”,即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选拔,定期聘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保持教研队伍的活力和动力。“提”,即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我们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典型示范与普遍促进相结合,倡导自主学习,依据校本研修,坚持县域培训,不断提升教研队伍的专业水平。“领”,即充分发挥三级教研网络的引领作用,结对帮扶,明确职责,本校引领,区片带动,辐射全市。

“五”是指我市教研队伍工作的五个责任。(本网网 www.xiexiebang.com)一是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标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新的学习方式、方法;二是组织编制学期教研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拟定教学进度;三是搜集、整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系统和管理体系;四是组织开展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研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引领课堂教学改革;五是检查、指导教研、教学工作,参与教学评估。

“八”是指我市教研队伍运作的八种方式。一是组织学习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了解课程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通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编制学科教学计划,拟定教学进度等。二是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多渠道搜集、整理优质课程资源;针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和当地文化传统和优势,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管理系统,拓宽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三是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共同参与制定课堂教学设计方案(通案)。各学科中心教研组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确定三维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方案,为全体教师提供教学案例。学科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实际,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个案),工作汇报《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四是各学科定期举办优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选拔优质课堂教学课例,通过制作光盘、公开展示、观摩会、研讨会、网络共享等形式,构建优质课堂教学传导网络,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是搜集整理教学问题,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各学科要深入一线,加强对教师教学,尤其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研究,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出教学建议,介绍学习经验,评价教师教学。学科中心组集中整理,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六是开展教学比赛,选拔、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各学科每学年组织一次全体教师参与的课堂教学大比武,通过比教学理论、比教学基本功、比教学方式方法、比课堂教学效率、比教育科研成果,定期选拔、更新学科中心组成员,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七是编制作业设计、单元检测和各类考试试题。各学科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个性化作业和富有针对性的检测试题,有层次、有弹性、有创新地设计检测内容,以实现减负增效;通过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教学进度,调整教学行为,充分发挥作业和检测的促进作用。八是扩大开放办学力度,实施多层次、多方位开放办学战略。通过考察学习、委托培训、信息沟通、师资交流、业务研讨等形式,加强和扩大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与全国名校间的交流合作,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广泛开展县域基础上乡际间、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相互促进;课堂教学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开放,虚心听取意见,改进教学管理工作。

二、建设“三项教研工作制度”

一是盟校教研工作制度。我们借力市教育局“组团支教”工作机制,以“强强联合,强弱结盟”为途径,以“资源共享、多元互动、捆绑考核、整体评价”为方式,以促进教育教学均衡发展为目的,建立了20多个盟校学科教研组,相互交流,优势互补,扬长补短,共同提高,有效破解了校际均衡发展的难题。经验在《中国教育报》教研专版首条刊登。

二是专业引领工作制度。一是“通案引领”。我们坚持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力量,集中到教研室,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编写、修订、完善了所有学科的教学“通案”,确保通案的系统性,提高通案的实用性,发挥通案的指导性,迄今共计编写1.2万多节,形成纸质和网络两大通案体系。同时,我们每学期还对已有“通案”进行更新、补充、完善,保持“通案”的发展性和前瞻性,建立了优质教学设计资源库。二是“优课领先”。我们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的骨干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有计划开展视频课录制、“同上一节课”等工作。另外,我们加强名课研习工作,购买全国名师优质课光盘一万余张,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此项改革成果获“河北省第五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3、建立常规管理制度。一是建立课程管理制度。从课程、课目、课时、用书、作息时间、作业量、考试考查等方面建立科学精细的课程管理制度,优化三级课程管理,提高课程执行力,帮助学校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困难,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广成功经验。二是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我们制订了《武安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建立健全教学监察组织,建立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制度,定期不定期地抽查教师的备、教、辅、改、考、评、研情况。要求学校保证教学常规一月一检查,期中和期末集中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校,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体系。市教育局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直属学校、乡镇学校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并将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三是加强教育干部听评课管理。我市建立了校长听评课制度,要求乡(镇)教育办正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学校正校长不少于60节,副校长不少于80节。对校长听评课的检查,既看数量,更看质量。同时,把校长听评课纳入常规管理之中,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衡量校长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三、开展“四项主题教研活动”

一是关注常态教学研究,实现教研重心的“五大转移”。教育质量取决于常态课的教学质量,而不取决于少数几节公开、示范、优质课。为了解决常态课自由、放任、低效、无效、负效以及活动频繁,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我们组织专(兼)职教研员、名师、学科带头人深入开展每周“十个一”活动,即:教研员每周听一节常态课,组织一次随堂检测,查看一个相关班级的学生作业,查看一个授课教师的业务笔记,查看一个相关领导的教学活动情况,召开一次相关班级的学生座谈会,参加一次相应的教研活动,撰写一份相关的调查报告,发现一个教学实际问题,提出一条最有价值的教学建议;深入学校听“推门课”,观常态课,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高耗低效问题,努力实现教研工作重心的“五大转移”,即:“由关注全市性大型教研活动转移到关注区片、盟校、校本教研上来”,“由过多地重视模式的构建转移到关注学生学习和教学效果上来”,“由培养少数典型教师转移到提高大多数普通教师的素质上来”,“由总结教学经验转移到查找教学问题

更多内容请访问: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第二篇: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2012年8月)

武安市教研室现有教职工32人,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理论组。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研室建设,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了优先保障。今年,市教育局又确定为“教育质量科研提升年”,进一步确立了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大政方针,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我市教研工作在不断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三、三、四、三”的总体工作思路,即:建立健全“市教研室、市学科中心组、学区(学校)教研处室”三级教研网络;建设创新“盟校教研、专业引领、常规管理”三项教研制度;大力开展“常态教学研究、薄弱学科研究、小课题研究、观课议课研究”四项主题活动;全面实施“教学评估、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分析”三项评价机制。

一、建立健全“三级教研网络”

三级教研网络是指由市教研室、市学科中心组和学区(学校)教研处室构成的新型教研组织形式,使县域教研从最初的无序和零散走向了制度化和规范化,做到了典型带动、上下沟通、协调联动、辐射全市。在建立健全三级教研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六支教研队伍。一是普通教师队伍,二是教坛新秀队伍,三是学科带头人队伍,四是名师队伍,五是兼职教研员队伍,六是专职教研员队伍。

对教研队伍的管理,我们采用了“四、五、八”模式。

“四”是指我市教研队伍建设的四项措施。即“建”、“管”、“提”、“领”。“建”,就是自下而上层层评选,形成六支教研队伍,促进了我市教研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近年来,市教育局通过专业知识考核、课堂教学比赛、理论答辩等形式先后开展了两届“三名”评选,第一届评选124名,第二届评选208名,我们把名师队伍作为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学区(学校)设立教研处,配备了23名专职研训员和专(兼)职教研员,逐步建立了一支以名师、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教研队伍。“管”,即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选拔,定期聘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保持教研队伍的活力和动力。“提”,即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我们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典型示范与普遍促进相结合,倡导自主学习,依据校本研修,坚持县域培训,不断提升教研队伍的专业水平。“领”,即充分发挥三级教研网络的引领作用,结对帮扶,明确职责,本校引领,区片带动,辐射全市。

“五”是指我市教研队伍工作的五个责任。(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一是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标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新的学习方式、方法;二是组织编制学期教研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拟定教学进度;三是搜集、整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系统和管理体系;四是组织开展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研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引领课堂教学改革;五是检查、指导教研、教学工作,参与教学评估。

“八”是指我市教研队伍运作的八种方式。一是组织学习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了解课程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通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编制学科教学计划,拟定教学进度等。二是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多渠道搜集、整理优质课程资源;针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和当地文化传统和优势,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管理系统,拓宽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三是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共同参与制定课堂教学设计方案(通案)。各学科中心教研组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确定三维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方案,为全体教师提供教学案例。学科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实际,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个案)。四是各学科定期举办优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选拔优质课堂教学课例,通过制作光盘、公开展示、观摩会、研讨会、网络共享等形式,构建优质课堂教学传导网络,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是搜集整理教学问题,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各学科要深入一线,加强对教师教学,尤其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研究,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出教学建议,介绍学习经验,评价教师教学。学科中心组集中整理,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六是开展教学比赛,选拔、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各学科每学年组织一次全体教师参与的课堂教学大比武,通过比教学理论、比教学基本功、比教学方式方法、比课堂教学效率、比教育科研成果,定期选拔、更新学科中心组成员,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七是编制作业设计、单元检测和各类考试试题。各学科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个性化作业和富有针对性的检测试题,有层次、有弹性、有创新地设计检测内容,以实现减负增效;通过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教学进度,调整教学行为,充分发挥作业和检测的促进作用。八是扩大开放办学力度,实施多层次、多方位开放办学战略。通过考察学习、委托培训、信息沟通、师资交流、业务研讨等形式,加强和扩大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与全国名校间的交流合作,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广泛开展县域基础上乡际间、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相互促进;课堂教学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开放,虚心听取意见,改进教学管理工作。

二、建设“三项教研工作制度”

一是盟校教研工作制度。我们借力市教育局“组团支教”工作机制,以“强强联合,强弱结盟”为途径,以“资源共享、多元互动、捆绑考核、整体评价”为方式,以促进教育教学均衡发展为目的,建立了20多个盟校学科教研组,相互交流,优势互补,扬长补短,共同提高,有效破解了校际均衡发展的难题。经验在《中国教育报》教研专版首条刊登。

二是专业引领工作制度。一是“通案引领”。我们坚持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力量,集中到教研室,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编写、修订、完善了所有学科的教学“通案”,确保通案的系统性,提高通案的实用性,发挥通案的指导性,迄今共计编写1.2万多节,形成纸质和网络两大通案体系。同时,我们每学期还对已有“通案”进行更新、补充、完善,保持“通案”的发展性和前瞻性,建立了优质教学设计资源库。二是“优课领先”。我们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的骨干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有计划开展视频课录制、“同上一节课”等工作。另外,我们加强名课研习工作,购买全国名师优质课光盘一万余张,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此项改革成果获“河北省第五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3、建立常规管理制度。一是建立课程管理制度。从课程、课目、课时、用书、作息时间、作业量、考试考查等方面建立科学精细的课程管理制度,优化三级课程管理,提高课程执行力,帮助学校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困难,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广成功经验。二是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我们制订了《武安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建立健全教学监察组织,建立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制度,定期不定期地抽查教师的备、教、辅、改、考、评、研情况。要求学校保证教学常规一月一检查,期中和期末集中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校,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体系。市教育局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直属学校、乡镇学校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并将结果作为考核的依据。三是加强教育干部听评课管理。我市建立了校长听评课制度,要求乡(镇)教育办正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学校正校长不少于60节,副校长不少于80节。对校长听评课的检查,既看数量,更看质量。同时,把校长听评课纳入常规管理之中,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衡量校长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三、开展“四项主题教研活动”

一是关注常态教学研究,实现教研重心的“五大转移”。教育质量取决于常态课的教学质量,而不取决于少数几节公开、示范、优质课。为了解决常态课自由、放任、低效、无效、负效以及活动频繁,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我们组织专(兼)职教研员、名师、学科带头人深入开展每周“十个一”活动,即:教研员每周听一节常态课,组织一次随堂检测,查看一个相关班级的学生作业,查看一个授课教师的业务笔记,查看一个相关领导的教学活动情况,召开一次相关班级的学生座谈会,参加一次相应的教研活动,撰写一份相关的调查报告,发现一个教学实际问题,提出一条最有价值的教学建议;深入学校听“推门课”,观常态课,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高耗低效问题,努力实现教研工作重心的“五大转移”,即:“由关注全市性大型教研活动转移到关注区片、盟校、校本教研上来”,“由过多地重视模式的构建转移到关注学生学习和教学效果上来”,“由培养少数典型教师转移到提高大多数普通教师的素质上来”,“由总结教学经验转移到查找教学问题

上来”,“由指导少数精品课转移到关注常态课上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教研室的工作职责,着力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关注薄弱学科研究,实现学科教研均衡发展。针对不能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问题,在开展所有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加强了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以及一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学研究,每一次重大教研活动,都把这些学科列入其中。加强了薄弱学科的研究,促进了学科教研均衡发展。

三是关注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在做好各级规划课题的基础上,我们努力实现校本教研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转变,做实做细小课题研究,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学习方法指导不到位、基础知识和能力不牢固、教学方法简单、训练方式单

一、分组讨论流于形式、延长教学时间、作业负担过重等问题,认真分析、查找、梳理,开展有“短平快”的针对性的研究。

四是关注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针对教研活动存在的课前不研讨、听课没目的、评课形式化等问题,我们借鉴国内先进的教研理念,以课例研讨为主阵地,变听评课为观议课,完善了“课前研讨—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的教研流程,丰富了课堂观察的维度、视角和观察点,审视反思课堂教学,着力推进观课议课走向专业化。

四、实施“三项教学评价机制”

1、实施教学评估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县域教学评估的责任主体作用,构建“两延伸”、“两坚持”、“两纳入”的教学评估机制。“两延伸”即将教学评估由义务教育阶段延伸到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两坚持”,即学校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一次评估,并进行一次自评,市坚持每年对学校进行一次评估;“两纳入”即将教学评估结果纳入学校和校长有限目标考核和教育教学质量奖惩机制中,同时,重点加强对学校的过程性教学评估,注重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质量检测等常态教学的教学评估,建立常态教学评估通报制度,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水平,创新特色,实现了教学评估工作的长效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我市的教学质量评价坚持内容全面、方式灵活的评价原则。

内容全面是指评价内容全面科学。一是评价对象全覆盖。我市的教学质量评价,对象覆盖了高中、初中、小学、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六个系列,县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做到了精细化和“无缝隙”。二是评价学科全方位。为了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提高三级课程的执行力,我们加强了全方位的学科评价,特别是强化了薄弱学科的评价。从前年开始,我市在省统一“中考”科目的基础上,增考“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而且严格按照“中考”的程序进行考试,成绩纳入学生总分和学校评价体系,促使初中学校开全、开齐每一门课程。三是评价目标全涉及。我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立为质量评价的根本指导思想,学生评价由过去的单纯侧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转移到“强化知识与技能,重视过程与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评价上来,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反馈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方式灵活是指评价方式灵活多样。一是分层评价,分类指导。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将高中、初中、小学细分为不同的系列和层次,分层评价,分类指导,实现了评价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二是动态评价,跟踪指导。我市每年进行一次年终教育教学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纳入乡(镇)教育办、直属学校(幼儿园)有限目标考核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惩范畴,作为校长任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坚持对评估单位跟踪回访,对不合格、不达标的学校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帮助学校进步和发展。对教师的评价不仅关注考试结果,而且更关注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三是多元评价,特色指导。对学生的评价采取文化知识检测与综合素质检测相结合,期末检测与堂清、周测、月考相结合,笔试与口试、活动测试相结合,普测与抽测相结合,自主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等方式,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多元化评价,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化的发展。

3、实施教学质量分析机制。从1997年开始,我市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对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学科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各学科教研员每学期都要对全市所有学科教学情况进行及时分析,认真总结。每年都将质量分析会的各项报告汇编文集,装订成册。各单位也对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进行认真总结,客观评估教与学的现状,撰写分析报告,肯定成绩,直面问题,查找原因,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改进措施,以便有效地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多年来,武安市教研室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教研单位的指导帮助下,开展了大量富有实效的教科研实践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但是在创新性活动、教研实效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惑,真诚地希望各位专家和领导对我市的教研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第三篇:校本教研交流汇报材料

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总结汇报材料

以学校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这是适应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需要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作为河北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基地校,自课改之初,我校就十分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并努力做到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紧迫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创造能力和研修热情,以便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校本教研的研修氛围,从而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及在职培训融为一体,将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为此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我校根据自身实际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保驾护航

为了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基地校的建设,我校构建了以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研网络体系。

1、加强领导,发挥校长室在校本教研中的领导作用。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并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规定校长必须亲自主持和参与各项校本教研工作,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校本教研的领头雁。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和项目规划组,负责校本教研的组织、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并以此为圆心向各教研组、课题组辐射,形成有效的督导与管理机制。

2、健全制度,发挥教务处在校本教研中的中枢作用

教务处负责全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制定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并对校本教研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和研究总结。为保证把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校先后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校长室、教务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积极加以落实,做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我校的各项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均是从实际出发,关注教师的发展。我们认为,制定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体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才能把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

例如,开展校本教研之前,我校的教研活动形式较单一,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帮助不大。对此,我们在广泛调查和征询建议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校本教研活动制度》,规定了自修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多种活动形式,并提出了相应要求。从制度上保障了教研活动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在全校范围内迅速形成了开展教研活动的研修热情,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快速提高。

3、凸显骨干,推动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带动作用

我校选用思想觉悟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和“校级名师”担任教研组长,让他们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先锋队,组织各项常规系列活动:如理论学习、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交流、专题研讨等。同时以各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组成校本教研活动“示范者”队伍,带头学习、发言、上示范课,使教研活动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使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的基层团体。

二、三维培训,夯实理论基础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及时地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上的理论指导,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有效保证。对此,几年来我校从各个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证对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培训。

1、理论培训,更新观念

开展校本教研以来,我校集中精力进行了校本理论培训,以更新观念。根据学校实际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先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师德教育、新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及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培训等,使老师在观念上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2、专家引领,提升素养

在校本教研中,教师的困难之一是专业理论匮乏。为此,我们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以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市教科所杨葛莉所长和区进校的范冬松、张宝林、陈志同、董向红、韩英成等专家曾先后应邀做了《课例生成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素质教育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关于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谈师生关系》、《如何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等专题讲座,各位专家以其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使教师们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参观学习,拓宽视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使校本教研工作少走弯路,我们先后派出多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石家庄、南宁、北戴河等地接受培训及去青龙县祖山中学、北戴河实验小学等兄弟学校参观学习,相互交流,拓宽视野。

三、做实专题,激发教研热情

为了保证有效教研,我们在每学期初,都会根据市、区教研室工作会议精神适时地规划校本教研工作,提出专题,确立重点,统一基本要求。同时,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生成课例,确定教研专题。再以青年教师自荐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专题研讨课等形式做实专题,使校本教研活动成为有效教研而不流于形式。学校还定期召开教研工作会议,了解情况、反馈信息,教师们畅谈研究的点滴心得,形成经验成果,再把教研专题上升为科研课题。从而形成了多个教研课题组,在教育教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科学研究。

例如,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突破教育信息单一化的局限,利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课课程中去呢?对此,我校理化生教研组的老师在深入实践、积极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方向,申报了省级科研课题《综合理科专题学习网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并获立项。

几年来,专题研究促进了老师的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又进一步深化了学校的教学实践,学校教师队伍也正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初步构建。同时,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上也累累硕果,2005年我校共有16项市级科研课题结题并通过验收,2006年我校毛立涧副校长主持的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教学观与新课程教学观对策略教学效果比较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另一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在目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已获验收并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我校教师张玲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也即将结题。同时,另有9个课题组申报了市级课题,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更好地进行校本教研的交流与研讨,我校创立了校本教研专刊《探索与交流》,刊发有关的教科研信息,教师的教学反思、随笔、校本培训体会、课例、案例等作品,给教师们提供一个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的平台。

四、多种举措,实施有效教研

为实施有效教研,我校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发展需要,采取了多种举措。现举例如下:

1、有效开展教研组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为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我校规定,在每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中,教研主题要专题化。即在开展教研活动前,首先要针对共性问题,确立研究主题,制定活动计划,然后根据研究主题、活动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并组织教师进行反思、交流。要求教研活

动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此外,我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了教学反思、随笔的评比、优质课大赛、优秀课例大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校本教研活动,有力地推动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

2、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每个学我校都要求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子活动,并作为一项教学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定期进行检查评比,进行表彰。活动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所长,又互帮互学,形成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教研风气。

3、确立与同行“对话”机制,促进共同发展。

教师与同行“对话”,即同伴互助,互相提高,实现备课、评课一体化,达到交流和共享,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校规定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要进行2-3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就新课标的三个维度、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积极发表见解,参与讨论,密切合作。几年来,通过这样备课,明显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而且每一次备课,也都成为教师吃透教材、深钻课标,转变观念,提高能力的好时机。与此同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校还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听两节同组教师的课,并及时进行评价。在评课中,要求教师要客观地点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出努力方向,以此形成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切磋,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此外,我校还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围绕教育对象、教学问题、教学行为、新课程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探讨交流,以解决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及实践操作上的盲目的问题,使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断提高,教育观点不断更新,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培养协作精神

“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新困惑或新问题,而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展校本教研,进行课例研究。为此,我校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要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深入开展课例研究,并至少推出一个完整课例参加校级评比。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研究课,撰写两篇教学后记,撰写一篇课例研究报告。对于好的课例研究经验,要通过校刊和校园网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并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推介。

5、建立专业成长记录袋,关注教师发展

我校为每位青年教师都建立了专业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个人简介、人生格言、教学反思、教学随笔、优秀教案、论文、证书、课件等,记录下他们专业上成长的点滴,以促进其更快发展。

五、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鼓舞了我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实践的热情,促使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在区域内加以推广,同时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例如我校的朱晓宏老师在秦皇岛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系列活动中,做了题为《让理性的课堂散发人性的光辉》的经验介绍,张建荣老师作了《图形与坐标》的示范课。在国家级的优质课比赛中,我校教师有两人获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在省级的比赛中,我校教师有两人获一等奖,同时有几十位教师分获市、区级奖励。

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我校创建了校本教研专刊《探索与交流》,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校本教研论坛专栏,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校本教研的交流平台,同时订了几十种教研资料供教师查阅,从而激发了教师们自觉研修的热情,纷纷利用校刊和网上论坛交流经验、发表见解。在此影响下,各项常规教研活动也以各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师逐渐成为把握教研方向和进程的主人,校长室、教务处只负责协调和辅助,进而在我校形成了一种校本教研的校园文化。我校开始由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走向了校本教研的文化建设。

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学习资源,老师们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听课、评课、做课等一系列锻炼,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虚心向学中学会了吸纳,在思考领悟中学会了调整,在互助合作中学会了成长。

由此可见,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而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积累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新课程改革和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终将形成于研究之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总之,当我们真正走进校本教研,就会发现,路其实就在脚下,只要去实践,相信第十五中学的明天会在以校为本的基地校建设中更加美好!

第四篇:教研工作交流材料(定稿)

立足现在 放眼未来

------教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 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我就说说我们中心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平时工作的一些做法,希望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勉。我交流的题目是《立足现在 放眼未来》。

学校教研工作是教师合作从事教学研究的学习型组织,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全面完成各学科教学任务和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我校的教研工作以我为组长、骨干教师为龙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促进了学校教师的共同提高。

一、学校教师队伍分析:

我校有数学教师18人,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业务勤勉的团队。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校本教研的具体做法

1.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武器,也是提高教师研究能力的必备条件。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才能在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探索研究。我们数学教研组每学期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观看教学光盘和优秀课改案例、讨论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惑,等等通过学习,丰富了教师的数学知识,对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了解,提高了各位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从而也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并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2.促进校际联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达到和兄弟学校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数学教研组每学期组织一次去杨庄小学送教下乡活动,真正达到了送教下乡“送去一堂课,带动一个面”的目的。两校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共同提高着。

3.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教研组每学期举行四次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培训内容有电子白板的使用、教学经验交流、如何布置有效的家庭作业、德育工作等等。要求教师在培训学习中要做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

4.做好传帮带,互相促进 为了提高我校整体教学质量,需要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手把手的扶持,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更需要年轻教师自己主动学习和主动请教。所以,我们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师徒之间除了相互听课,共同提高。另外师徒之间还有书写方面的学习、们。

5.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开学第一周制定教研组计划并批阅教案三大块,以后每两周批阅一次教案;每个月的检查一次教案和作业,常规检查,都能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除此,一学期我们对老师们的作业和教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检查,检查后及时反馈优劣,对优秀的作业、教案给予表扬,对存在的问题毫不留情地提出建议和意见。

6.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认真积极地开展组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宗旨。每学期由省、市、县、校、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给大家上示范课、师徒研讨课、同课异构等形式多样,但是不管那种课都落实中心实验小学“四环节”教研模式,所谓“四环节”教研模式,实际就是指以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学法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研活动。它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1)备课。要提供公开课的老师,根据课题要求,在教学大纲的统领下,吃透教材和学生,和同年级的教师一起优化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案。

(2)上课。备好课后,由年级组长负责在年级组内进行磨课、研课。磨好后在教研组内上课,全体数学老师和校领导都去听课,由教研组负责对课堂教学过程全程记录,拍照。作为教研材料存档。

(3)说课。课讲完之后在教研组内进行说课,说什么呢?主要是上课的老师谈谈自己备课的指导思想,为实现课题要求采取了哪些手段,自己对本次活动研究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体会。然后课题组成员进行评议,主要评议是否达到了上课目的,是否实现了课题要求,采取了哪些措施?哪些做法符合课题要求、效果好?哪些做法不符合要求,应做何改进?说课内容除了如何实现学科目标外,重点突出课题所要求的实施情感教学的做法、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做法。

(4)评课,在每次评课中,每位都要发言,并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评学”上面;把评课的关注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方向上面,大家都能直言不讳地进行评价,提出困惑进行讨论。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大伙争个不停。这样教学研讨才时间短,效率高,认同深,参与多,发言积极。实现了高效。

7.给学生搭建竞赛平台,展示风采,提高学习兴趣

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每学期都要组织数学竞赛活动,精神形式也多样,有口算比赛;速算比赛、奥数比赛、还有限时间比赛等。

以上是我校数学教研组 的一点做法,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能与同行们交流并恳请同行提出宝贵意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问题会层出不穷,我们会加大教研教改的力度,不断改进做法,努力提高教研水平服务教学。

谢谢大家!

第五篇: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交流材料

提升服务水平,为教育科学和谐发展当好参谋

办公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综合协调机构,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重要地位,发挥着运转枢纽和参谋助手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县教育局办公室紧紧跟上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健全完善与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潜在的战斗力,创造出新的战斗力,使办公室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更好地为教育科学和谐发展服务。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要为教育决策服务,争创一流业绩,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实际情况,深刻地揭示客观规律,才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广泛地搜集信息,又要深入地进行研究;既要关注当前的实际情况,又要探究今后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此,我们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和调研制度,浓郁学习氛围,加强交流沟通。全体办公室工作人员都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等精神内涵,学习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及时了解、掌握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新经验,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经常性下基层开展调研,不断提高办公室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为教育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提 1 供坚强的保证。

二是立足大局,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我们坚持将各项工作置于教育系统的大背景下去研究分析,并根据教育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对苗头性、方向性问题自觉和超前地研究思考,为领导决策和事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为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和师资配备高效化,县教育局办公室在缜密调研,反复论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于2003年制订了《岱山县2003—2010年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提出了打通乡镇、岛际、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壁垒,实行跨乡镇联合办学,进一步盘活、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规模办学效益的新的布局调整思路,从而掀起了第二轮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的高潮。同时,随着‚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和全县经济战略的调整,县教育局办公室又审时度势,从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化、争创省教育强县和全面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高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调整方案,逐步改变了我县中小学校布点较散、规模较小、效益较低等现状,走出了一条‚布局合理、规模适当、齐头并进‛的具有海岛特色的学校布局调整之路。目前,县城学校容纳的学生已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的50%以上。2007年底,全县标准化学校比例已达到88.89%,成为舟山市率先通过省定85%标准的县区。

2007年,为配合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县教育局办公室牵头拟订了《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合力构建和谐教育的若干意见》、《岱山县加快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岱山县大力推进职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岱山县人 2 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教育职责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稿),为推进我县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县教育局办公室先后完成了‚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闲置校产的处理意见‛、‚衢山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爱与责任’主题教育方案‛、‚打造优秀教育团队方案‛、‚关于组织开展电焊工培训的方案‛等相关文件或调研文章,细化了‚有效教学优化工程‛、‚团队文化提升工程‛、‚书香校园打造工程‛、‚优质幼教扩面工程‛、‚数码社区创建工程‛、‚校企合作深化工程‛等‚六大工程‛实施办法,提出了以‚建设平安校园、创建文明校园、营造生态校园、打造快乐校园、构建德馨校园‛为核心的 ‚和谐校园‛建设方案,进一步推进了全县教育的内涵发展、协调发展和规范发展。

三、强化宣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教育宣传是办公室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领导决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之一,为此,我们不断增强教育宣传意识,加大信息报送力度。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中心工作,结合全系统、全局重点工作,确定报送信息的重点和内容。近年来,对省教育强县创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一校一品‛艺术特色学校打造、‚教育协作体‛和‚教育共同体‛建设、教师轮岗支教推进、外来民工子弟教育、失海失地渔农民转产转业培训等进行重点报送,并先后被市教育网、省教育厅‚浙江教育网‛或‚厅内采用‛等媒体刊物刊用。值得肯定的是,我县教育系统的宣传工作成绩是喜人的:在全县政务信息和省、市教育信息的报送工作中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县教育局信息工作已经连续多年获得县政府先 3 进集体,并3次获得省先进集体。目前,全县教育系统已基本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的教育宣传工作制度和有效的工作机制。不但能及时、真实、全面地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向、成绩及问题,便于领导宏观调控教育全局,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岱山教育的影响力,营造了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今后的工作中,县教育局办公室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信息反馈、督促检查、协调综治‛职能作用,强化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加快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建设,努力把教育系统办公室建设成为认真负责、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工作群体,为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岱山县教育局办公室

下载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局教研工作交流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科室教研工作交流材料

    教科室教研工作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嘉黎县中学教科室负责人,很高兴能有一个与大家共同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全面主持我校教研工作时的一......

    校本教研工作交流材料

    校本教研工作交流材料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我校从2003年起,本着“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实际校情出发,积......

    2012年度学科教研工作交流材料

    2012年度学科教研工作交流材料---兰陵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镇语文教研工作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研教改工作,努......

    教育局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教育局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教育局李局长、孟局长好!学区各位领导好! 非常感谢局领导亲临我校指导工作!我谨就四年工作回顾、我的个人工作、三年工作目标和工作中的难处和困惑四个......

    山前小学校本教研工作交流汇报[五篇材料]

    山前小学校本教研工作交流汇报这学期来我校在总课题负责人晋江市进修学校姚永宁副校长及东石教委办蔡思展主任和教委办教研员的指导下,积极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问题即课......

    城区小学联片教研交流汇报材料

    创设分类竞争促进共同进步 ----县城小学联片教研会上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由****主办的城区小学联片教研活动,诚心期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指导我们的......

    大水坑二小教研交流汇报材料修改版

    借农村教研“基地”春风,办家乡人民满意学校 -----大水坑二小教研工作汇报交流材料 为了加强农村学校教研工作,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自治区教......

    政教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政教工作交流汇报材料我们学校是城区的一所薄弱学校,但在李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各项工作日趋走向规范,现就政教工作我向各位领导、同仁汇报。xx三中的政教工作具体是这样做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