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校本教研新局面,积极谱写课程改革新篇章

时间:2019-05-13 08:0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努力开创校本教研新局面,积极谱写课程改革新篇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努力开创校本教研新局面,积极谱写课程改革新篇章》。

第一篇:努力开创校本教研新局面,积极谱写课程改革新篇章

努力开创校本教研新局面,积极谱写课程改革新篇章

―――记兵团222团教研室主任杜云馨同志

杜云馨同志于1997年参加工作,曾在小学任教四年,由于在教学工作中善于钻研,勤奋好学,教学效果良好,于2001年调入中学教导处任教务员,先后担任中学地理、语文的教学,协助教导处主任做教研工作,并完成教导处的其他日常业务。2005年通过竞聘,担任学校教研室主任职务。几年来,杜云馨同志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出色的完成教导处的日常工作外,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短短几年里,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担任教研室主任后,锐意进取,努力拓展我校教研工作新局面,从搭建教研队伍到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使我校教研工作真正成为了学校的核心,极大的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

一、困难面前不低头,开拓教研工作新局面

杜云馨同志上任伊始,也是我校正式成立教研室之时,又恰逢我团新校舍建成,原有的两所小学、一所中学合并为一所学校。刚一上任就面临着学校搬迁、合校及秋收劳动几大任务,主要领导及大部分师生又都去参加秋收劳动。为保证秋收后能如期开学,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杜云馨同志主要负责开学前的筹备工作,她克服人员变动频繁、教务处人员不到位等困难,利用自己在教导处工作多年的经验,统筹规划,先后七次修改课表、调整任课教师,保证了秋收后如期开学。开学后,积极筹备教研室的搭建工作,向学校领导提出设立兼职教研员、成立学科教研组等建议。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通过杜云馨同志的努力工作,我校正式有了一支职责分明、结构合理的教研队伍,为今后教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团是直属团场,没有上一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也没有任何可借鉴经验,要使学校的教研工作从无到有稳步开展面临着很多困难,杜云馨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大胆摸索,首先是积极筹建教师业务档案,收集各种资料,为今后对教师的

1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接着又提出一系列教研工作的具体要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实行教研室抓教研组长、教研组长抓组内成员的层层落实。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在质量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实行教研组长例会制,每两周由教研室召集中小学各学科教研组长会议商讨教学工作,及时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分析和交流,并为校长进行教学调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条件。

06年3月,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外出岗位培训,原有领导班子又进行了调整,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及其他事务均压在教研室,杜云馨同志能一如既往的搞好本职工作,协助新任领导完成各项任务,主持完成了06年六年级体育测试工作和初三学生中考报名及综合素质考核评定工作。

06年6月在我团迎接国家“二期义教”工程及农村寄宿制项目检查验收中,她又承担了学校各种验收材料的整理汇总工作,凭着她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良好的工作态度及扎实的业务能力,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虽然在起步之初遇到种种困难和意外情况,杜云馨同志都能正确对待,积极开展工作,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锐意进取,夯实教研工作基础

如何使我校教研工作走出一条新路,使全体教师能真正认识到教研工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杜云馨同志经过认真学习,广泛征求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意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

针对我校非师范类年轻教师居多、又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现实,06年元月11日,教研室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组织中小学4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了为期七天的校本培训,此次培训没有采用专门的教材,而是事先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针对大家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归纳整理,聘请学校领导和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同时也让年轻教师自己谈体会,介绍经验,总结交流,避免了我上你听的传统上课模式,做到了互动学习,极大的调动了教师们的学习积极性。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教师都写出了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教学反思,并全部发至学校校园网上,供全校教师及其他学校的教师相互交流,为今后对教师教研过程评价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为尽快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从06年6月起我校先后引进

了十几名新教师。如何使这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安排杜云馨同志启动“青蓝工程”,旨在弘扬师德,提高师能。杜云馨同志认真研究学校实际,了解新教师的情况,安排了学校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引领这支新生队伍,让他们尽快融入二二二团学校的大家庭中,更希望他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断推动我校现代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我校的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06年9月,我校在教师节大会上举行了“青蓝工程”新教师的 “拜师”仪式,师徒双方都当场签署了协议。按照协议要求,师徒双方的教学帮扶工作由教研室负责监督考核,具体实施过程中,杜云馨同志严抓落实,定期检查帮扶情况,组织学科教研组长以及其他教师开展多次听课、评课指导活动,仅此项活动就听课评课37节次,使大部分新教师在工作上能很快上路。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之后,教研室还组织召开“青蓝工程”师徒对子座谈会,会后师徒双方均写出书面材料交至教研室归档,从而也及时了解了新教师的思想状态及工作表现。

三、充分利用现有电教资源,努力为多媒体教学提供服务。

“二期义教”教学设备到位后,学校建成了五个多媒体教室,两个多功能厅,一个学科教研活动中心,学校安排教研室具体负责。杜云馨同志能认真做好多媒体教室的调配,努力提高使用率,并做好详细的登记,保证设备完好。短短一学年,就有85位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占一线专任教师总数的92%,共上课1683节次,充分提高了电教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优化了课堂教学,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特别是在电教组的配合下,组建了电子备课室,建立了学校教研网,除及时发布最新教研动态外,还要求外出听课的教师把自己的听课心得在网上发布,供大家交流学习,截至目前,已发布心得体会及教学反思77篇。

四、借助外力,多途径开展教研活动

在努力提高教师授课水平上,杜云馨同志能主动和学校领导沟通,积极联系安排教师参加外出听课培训,全学年赴上海、乌市、石河子、阜康等地参加听课

培训的领导教师达168人。她还努力寻求多种培训方式和途径,除购买各种教学光盘供教师学习外,还经常组织教师学习课改理论和观摩课堂实录。为顺利实施课程改革,在更新观念落实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年教研投入经费约26700余元。

五、积极组织各类学科竞赛,并取得显著成绩。

教研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截至06年12月共有362名学生、教师分别获得全国、自治区、兵团一二三等奖。另外,杜云馨同志还要求在本校开展各种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减少了因参加校外竞赛而产生的费用,又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共举行了校级学科竞赛6次,参与人数达1934人。通过各类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都取到良好的作用。

杜云馨同志虽然是教研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所做的工作也是很平凡的,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既缺少垂直领导又没有可比照借鉴的学校,教研工作能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的开展起来,其困难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杜云馨同志凭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凭着自身的韧劲和钻劲,踏踏实实的从零开始,为我校的教研工作打开了一条通向新型教育方式的大门,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头,相信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二篇:把握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 努力开创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新局面

把握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

努力开创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刚才,远辉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很赞同。与改革前相比,新组建的医疗保障局,整合了原发改、人社、民政等部门与医保相关的职能职责,可以说职能更加集中,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今年也是新时代医疗保障工作全面启程的第一年,希望市医疗保障局以及各定点机构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地去迎接新挑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下面,我就医疗保障工作暨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医疗保障部门新使命

第一,要从贯彻机构改革要求出发,准确把握新使命。新一轮机构改革撤并了很多部门,却专门组建了医疗保障部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医疗保障事业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这对于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有着重大的意义。市医疗保障部门必须开好头、起好步,以崭新的面貌和精神状态,实现新作为,树立新形象。

第二,要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出发,准确把握新使命。医保是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后顾之忧、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的根本性制度安排,是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在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加大、转型升级困难增加、外部环境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市医疗保障部门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主动为市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困,发挥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作用。卫健部门要紧密配合协调一致,绝不允许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各定点医疗机构更是责无旁贷。

第三,要从深入推进医改出发,准确把握新使命。医疗保障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是深化医改的基本路径。医保一头连着“需方”,一头牵着“供方”,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要深刻认识医保在医改全局中的重要作用,聚焦“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医疗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引导有序就医、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等方面主动作为,加快医改向纵深推进。

二、聚焦重点,合力开创医疗保障工作新局面

第一,要确保基金安全,守住医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底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欺诈骗取维护基金安全专项行动,切实加强我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整顿规范医疗保障运行秩序,严厉打击医疗保障领域欺诈骗保行为,确保医疗保障基金安全、合理、有效运行。

此次专项行动以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及参保人员为主要检查对象,以住院和门诊服务、药店购药服务为主要检查内容。定点机构要杜绝通过违法违规和欺诈骗保等手段,骗取、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各乡镇要大力支持专项行动,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要善于调动社会资源为我所用,积极引入会计事务所、商业保险机构等第三方力量,加大监管力度。

这里我要强调一点,不要怕出问题、怕出事。暴露问题不是坏事,只要坚持“零容忍”“露头就打”的坚决态度,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绝不能成为谁都惦记,都想分而食之的“唐僧肉”。在这个问题上,无论对公立或私立医疗机构,一点情面都不能留。

第二,要夯实医保管理数据基础。全面标化与医保相关各类基础数据,建立医保监管规则库和知识库,为医保对医疗行为的合规性监管夯实基础,堵塞一切违规骗取医保基金的漏洞。建立医疗行为合理性判断模型库,基于临床经验,开发针对各种情形、以合理性为核心的逻辑模型,对医生的临床检查、用药和诊断合理性进行价值评价,并与医保总额预算激励机制相挂钩,尽量避免低效无效的医保基金支出。

第三,要深化改革,增强医疗保障发展动力。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医保基金统筹层次改革;二是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是要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要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平衡处理好医、保、患各方关系,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总体负担不增加。

第四,要优化服务,改善群众就医报销体验。加快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优化医保服务流程。全市医疗保障部门及各定点的医疗机构要换位思考,想方设法把医保报销程序设计得更简单些,把医保服务搞得更人性化些,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三、加强建设,全面树立医疗保障队伍新形象

一是要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做好新时代医疗保障工作,关键在干部队伍。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业务能力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短板和弱项专题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专业过硬、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

二是要加快构建医保工作制度体系。

万事开头难,作为新组建机构,工作千头万绪,要特别注重整章建制,通过制度建设完善医保管理体系,提升医保管理能力。市医疗保障局要立足基本职能,把规矩立起来,把标准建起来,尽快组织构建全市医保工作制度体系,根据实践不断完善,建立起全市统一、上下对口、管理顺畅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

三是要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医疗保障部门权力集中,涉及到巨额资金和各方利益,廉政风险点比较多。医疗保障部门要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用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维护好全市医保基金安全,维护好全市医疗保障系统党员干部政治生命安全。要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抓行风、转作风、树新风。

同志们,医疗保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各位不忘初心和使命,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精神,以新时代的担当和作为去圆满完成医疗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第三篇:努力开创项城改革发展新局面

努力开创项城改革发展新局面

——项城市市委中心组2011年1-5月学习总结

项城市委宣传部

针对当前学习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项城市委中心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带头学习,带头实践,不仅有效地带动与促进了各单位中心组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而且在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推进项城科学发展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开创项城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一、基本情况

项城市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作为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坚持每月1次集中学习,参学率在95%以上。通过市委中心组集中系统学习、个人自学和集中研讨,中心组成员的综合素质、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分析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任务的完成。

二、主要做法

(一)抓辐射带动,拓展中心组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此,在工作中,我们多措并举,创新形式,以充分发挥市委常委中心组带动作用为切入点,狠抓中心组学习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一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市委中心组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坚持每月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会,周口市委常委、项城市委书记王宇燕同志都亲自确定主题、审定学习计划、主持集中学习,带头谈学习体会、作学习总结,并定期对中心组其他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成为理论学习的带头人。市委中心组其他成员在抓好自学的基础上,积极参加集中学习,踊跃发言畅谈体会。在市委中心组的带动下,全市各级党委(组)中心组学习自觉性明显增强,都把中心组学习作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履行领导职责的内在要求,作为统一领导班子思想和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形式,摆在重要位置上,作为紧要工作来抓,确立了“一把手”抓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形成了党委(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协助抓的领导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中心组其他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其中项城市财政局党组开展了“干部大讲堂”活动,要求每个同志都要讲一节课,为确保大讲堂活动扎实有效,并拟定了百题调研题目,鼓励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调研、学习和总结,节约了培训经费,起到了一定效果。

二创新形式,改进方法,不断提升理论学习的档次。今年,市委继续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作报告,每两月一期。主要

围绕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民生、新农村建设、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设置专题,参加范围扩大到市直、乡镇现职正、副科级领导干部。为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高层次、多视角、宽领域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平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场所。使参加学习的同志用较少的时间,获取了更多权威的、前沿的、准确的、有效的知识和信息,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维。同时也增加了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深度,提高了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质量,增强了影响力。

三面向基层,贴近群众,不断扩大理论学习的覆盖面。市委还紧扣“和平九论”这个重点,开展大讨论活动,鼓励撰写学习调研材料,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打破思维定势,放宽视野,拓展思路,求“真情”,务“实绩”。同时,我市还注重发挥基层党校、团校、业余讲师团、村活动室、村广播室等阵地的功能作用,整合理论宣讲力量,开展了送党课到基层活动,并拟定了10个主题,将课题内容、主讲教师、联系方式制成表格公布于众,让各单位点题授课,抓好了机关、乡镇(办事处)、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基层党员群众的理论普及工作,受到各界好评,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辐射带动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放大。

(二)抓学习保障,促进中心组学习的规范化、经常化有效的学习制度是规范领导干部学习、增强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保证。我们通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习计划、学习档案、学习预告、学习通报、学习交流和学习考核等一系列的学习制度,使市委中心组学习不断得到改进和加强,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严格学习管理。规范了学习请销假制度,中心组成员如因事不能参加集中学习交流,事先应先向学习组长请假并经批准同意。中心组建立了集体学习档案,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了个人学习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学习笔记、学习体会、调研文章。每次学习都要求中心组成员事先研读原文,做好笔记,同时撰写心得,不定期的组织交流和推荐投稿。

二是严格学习内容。为了便于学习,市委宣传部每月把月计划提前发到中心组每个成员手中,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及时提供最新的学习书籍和学习材料。在学习内容上主要结合项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干部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重点围绕中央、省、周口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理论问题,深入研究项城在实现赶超型、跨越式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严格学习形式。市委中心组在坚持系统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分组讨论相结合、请专家辅导与下基层宣讲相结合、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理论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基础上,采取专题学习、专题讲座、专题研究等形式,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分专题定期进行,推动中心组成员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三)抓学用结合,促使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思路、举措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加快发展的思路是理论学习的目的所在。市委中心组在理论学习中自觉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认真查找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思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正确分析和把握改革和发展形势以及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把理论学习贯穿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整个过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发展良策。各成员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按照统筹发展,深入基层和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认真研究和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和办法,形成调研论文,推进科学决策。成果运用坚持着眼于转变思想观念,不断解放思想;着眼于完善决策过程,实行科学决策;着眼于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干部素质;着眼于指导基层工作,发挥辐射作用。努力在发展中形成新思路,在改革中寻求新突破,在开放中开创新局面。

三、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虽然我市中心组理论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中央、省、周口市委的要求相比,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理论学习精度、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拓宽等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求新、求真、求深、求实上用心

使劲,进一步提升市委中心组学习的层面和实效,努力开创项城改革发展新局面!

第四篇: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精髓 开创课程改革新局面

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精髓 开创课程改革新局面

发布者:桑 哲 来源:语文周报社

——访当代著名语文教学家魏书生先生

桑哲(以下简称桑):您作为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经历了中国教育的很多变革,那么您认为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魏书生(以下简称魏):对中国教育,我感觉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中国教育了不起,中国教育有问题。

说中国教育了不起,是因为我们用1%的教育经费培养了占世界18%的学生,这些学生正在祖国各个省市、各条战线上创造着中华民族历史上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一个国家连续29年GDP年均增长超过9.7%,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过的。这奇迹是谁创造的?是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们创造的。我们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经济濒临崩溃、十年里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的情况下培养出了这些优秀的学生。所以我们的国家不是从平地而是从坑里发展起来的。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十年断层之后才开始恢复,到1998年招生才108万,而到今年能达到599万,成为拥有大学毕业生最多的国家。现在各个大学里的骨干、中坚、挑大梁的,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培养起来的人才。在当时环境那么恶劣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停滞十年后还能发展得如此迅速,不能不说中国教育了不起。所以我们必须看到总的发展方向,如果看不到这个方向,就容易往教育头上泼脏水,采取全盘否定的颠覆式做法。

当然,我国教育也的确存在着不少问题。从大的方面说,我认为主要是轻视德育和体育。可是哪个国家教育没有问题?美国教育同样有问题,美国生均教育经费是我们的100倍,但跟我们过硬的基础教育相比,它的双基相当薄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守住自己的长处,然后才能发展扩大自己的长处,才能把问题找得准一点,减少得少一点。

桑:您对以前的教学大纲很熟悉,对新课标也很了解。您认为原先的语文教学大纲,和国外的、文革以前的甚至解放前的大纲相比,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魏:我个人总是喜欢强调那些最根本的东西,就理论讲有恒星理论、行星理论,我们应更多关注恒星理论,把握住永恒的东西,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教育归根结底都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教,第二教什么,第三怎样教。凡是清醒的教育家,都是一为学生的发展,二为社会的发展,把两个发展结合起来而教。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以后也一样,必须把这个牢牢守住。咱们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教,为了发展学生人格而教。社会需要的也是有高尚人格和较强听说读写能力的人才,这也是一万年不变的事情。那么教什么呢?一个是人格,一个是能力。就怎样教而言,就是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就学而言,就要学以致用、循序渐进。把这些最根本的牢牢守住,任凭怎么变化我们都能从容面对。对学生我们要考虑怎样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得快乐,让后进生感到能学以致用,觉得学习比溜号强,比百无聊赖强,比精神流浪、灵魂漂泊、思想没有家园强。我扎扎实实学这点知识,学这几个字、这几个词,我高高兴兴读这篇文章,写这篇小短文,觉得很舒服,比不干强。这是个积累的过程,现在有用,将来也有用。现在练习,既是复习更是实习,把学过的字词句章运用于家庭、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去观察、分析,去读去写社会这本大书。接下来是循序渐进,不同的孩子要区别对待,不进行盲目攀比,能找到自己的起点,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就是了不起的孩子。千万别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弄得高不成低不就,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这种状态,包括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出在这里。学生如果都能够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话,每个孩子的发展空间都是很大的。

桑:现在的新课标教材争相出版,和过去人教社教材一统天下相比,有什么利弊呢?

魏:文革时期也出现过各个省编写教材的情况,当然现在跟那时不一样。好处就是活跃了思想,使竞争更加激烈,也给各个学校带来更大的教材选择空间。当然这样做也有不利的地方。文革时期各个省都在编教材,后来突然不让编了,有些省的教材编写者们就散了,如果当时不拆散,现在编起教材来肯定容易得多。编写教材要靠磨,甚至要磨几十年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比如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语文课学习文言文是否有用,容易学还是难学?回答起来都非常复杂。至于哪些知识点是有用的,哪个章节该保留还是去掉,这更是非常严肃的问题,所以只有经过长期积累或深入实践进行大量调查研究才行。教材应该是经典中的经典,越磨合就越符合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所以我一直强调用人教社的教材,就是因为它编辑队伍阵容强大,磨合时间长。

桑:现在进行新课标改革,很多人提到淡化双基的问题,您对此如何看呢?

魏:双基肯定不能淡化,当然这得看我们对双基把握的度是怎样的。没有谁认真总结前七次课程改革后双基是搞得不够还是过头,既然没有总结,就不知道昨天是对还是错,那么提出什么样的口号都是可以的。对于双基搞得过重的学校,提出淡化是完全正确的,而对于广大农村中学来说,相当多的学校双基根本没有到位,加强唯恐不及,更谈不上淡化了。

其实过去大部分学校双基搞得不是过分而是不足,这就不能淡化而应有所加强,但也要在对过去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之后,才谈得上在什么基础上加强。对于广大农村中学以及后进学生来说要加强,但对于一些基础已经不错的孩子就不用再加强,而应下大力气发展他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没有对过去的双基做出准确的评价,不明白双基搞得究竟是强还是弱,是不足还是过度的情况下,我们的口号就是空中作战,没有敌人。

第八次课程改革,其实就是前七次改革的小小的继续,是以后课程改革的一个很小的环节。这样去讲谁都明白,就是把过去前七次改革做得成功的东西守住,守住,再守住!守中出新,然后稍微向前再发展一点,没有什么更新的东西。我们经济上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绝不动摇。教育也应该咬定一些基本的东西,绝不动摇,然后一点点地发展。

第八次课程改革提出的六个问题分别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这都是建国50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进行的东西。第一个问题,课程目标提出一个三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先说知识与能力,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提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再说过程与方法,大家都知道为了实现目标采用适合自己的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一直在提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至于价值观,我们也一直在提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建国头17年,我们培养出了许许多多人生观世界观正确的人才,30年来培养出很多民族的脊梁。第二个问题是课程结构缺少整合。其实5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整合。要减少科目,建国以来我们没有说过要增加科目,都想减少。空中作战制造理论,弄个3吨5吨甚至10吨8吨的理论都没问题,到地面解决问题的时候,才发现谁都减不了。语文、数学、道德、自然四科都不能减,体育也不能减,要全民健身,音乐也不能减,因为京剧都要进课堂了,美术同样也不能减,七科都不能减。有同志提出,国家要发展,英语很重要,干脆加一科。所以现在要求发达地区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英语。

桑:现在的家长要求孩子读很多书,很多孩子读的书比家长一辈子读的都多。今天这本,明天那本,比平时上课还忙。

魏:所以说第八次课改应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对前七次课改采取起码的尊重态度。新课改第三个问题是对课程内容要学以致用,去掉繁难偏旧的内容。前七次课改每次都谈学以致用,每次都要去掉繁难偏旧的内容。古往今来,任何一个编教材的专家没有一个说过这样的话:本人弄了些没用的东西让大家学。凡是编进教材的都有用。所以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没用,什么是繁难偏旧?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要认真地守住一些有用的东西,然后才能一点一点地去掉没用的,翻跟头式地搞只会越弄越乱。第四个问题是课程实施,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建国以来教育部发的所有文件谈到课程实施,说的全是这句话,没有一次说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从孔夫子的启发式到苏格拉底的阐述式,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老师和教育家以及建国以来千千万万的优秀老师,全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是常识。至于指导学生预习,教会学生自学,这都是建国以来一直提倡并且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就是要把这些做得好的守住。有的地方没做好,就要研究没做好的原因是什么,阻力在哪里。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而不是过去的根本提法有问题。

桑:刚才您提到京剧进课堂,在课题会议上很多教育专家都有意见。京剧进课堂,不是说国粹不国粹的问题,顶多是用作校本教材,比如北京让京剧进课堂,河南应该让豫剧进课堂。

魏:对,后来教育部把握得很好,把它当作校本教材、选修课程,有的学校可以选一两出京剧,大家可以唱一唱,像当年唱样板戏一样。这个问题上就是要把握一个度,而不是全方位大范围,同时开齐步走,现在有40多件事要从娃娃抓起,如果都齐步走。

桑:您认为中学语文是否该淡化语法教学?语法教学应该占多大比重才合适?

魏:我觉得课改以前的初高中的语法就比较适度。大部分学生应该掌握到那个度。语法这个东西,就像文言文,文言文该学不该学,有没有用,在很多会议上都没有定论。文言文容易学还是难学,在不同的会议上结论也截然不同。有的校长会议上意见一半对一半,一半认为难学,一半认为容易学。实际上文言文学通了以后,真的容易学。学习语文有了文言文的根基,现代文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就语法该学不该学的问题,一般有不同的看法。我感觉语法学习应该加强一些,现在的状况是稍显微弱。

桑:刚才您谈到文言文的问题,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讨论新课标教材文言文淡化的现象,您认为淡化文言文有没有必要呢?

魏:从总体上来说,我感觉稍微淡一点还是有必要的。文言文随着历史的发展,肯定会朝着淡的方向演变,但在教学中淡化的速度不能过快,最好能跟历史的发展同步,太快了容易伤了根。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文言文总体会淡化,各个国家的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都有差异,语言越发展就越明快平易,也就越有时代感。

桑:2002年,一考生以一篇《赤兔之死》在高考作文中首次以文言文写作。您认为高考作文可不可以用文言文来写?

魏:我觉得完全可以。有的孩子很喜欢文言文。就像人们喜欢书法,有的偏爱篆书,作为一种艺术爱好完全可以,但大规模推广是不合适的,篆、楷、隶、草都要有自己的市场。

桑:2002年以来很多省市开始单独命题,您认为各省市单独命题与全国统一命题相比,有哪些利弊呢?

魏:我觉得这个利弊差不了多少,因为就命题而言,总体思路、结构、分数、比例、知识点,基本上大同小异,谁也不敢有太大的偏差。怎么出题,出什么样的题,都要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就算哪个省哪年命题偏了些,规律本身就会让它自己纠偏,这样可以分担国家统一命题的风险。

桑:前几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目“文体不限”后面曾加上“诗歌除外”,引起广泛评论。您认为高考作文文体诗歌该不该除外?

魏:诗歌除外,对于评价一个人的作文水平来说,好处多于坏处。与文章的评价标准相比,诗歌评价差异性更难以把握,客观标准不像文章那样明晰。同样一首诗,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阅历、不同思想情感的读者,也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所以诗歌除外更利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桑:您认为外语教学对我们的母语教学有没有冲击?

魏:对优秀的学生来说,外语学得好,母语也会学得好。但对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肯定有冲击。不是所有人都能学英国人说话的。但我们执行的是所有人都学的计划,所以才出现了相当多厌学的学生,他们因厌英语而厌其他学科。所以很多学生厌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过大过重的学习要求导致的。

桑:如今,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您认为多媒体教学运用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

魏:多媒体教学好处主要是可以代替板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把音像加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再使用得好,更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引发学生的注意,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所以多媒体的好处总体上看是很明显的。当然,就像糖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一样,多媒体使用过度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如果总是把文字变成现成的图像,就可能限制学生自己把文字变成图像的想象力的发展。

桑:您从教多年,使用多媒体的频率有多高呢?

魏:我从没有用过,但我要求盘锦的老师每节课都要用都要用,特别是青年教师,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我要求盘锦的老师要有自己的博客,我自己没有博客,我还是用笔记教学日记,因为我愿意写字。但对青年教师来说,建立博客是有好处的。我向教师展示的是用最低的成本去取得应有的效益,但大家都不要学我。我从1994年开始不给学生讲一篇整篇的课文,我不讲学生就能学起来,就是教会学生自学。但对青年教师来讲,我从来都要求他们讲课,等到站稳脚跟,学生跟青年教师融为一体了,不讲成绩也能上去,就可以不讲了。

桑:前些年有的人公开批判了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思想,您认为对三老的思想,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对批判三老的思想应如何辩证地对待呢?

魏:首先还是我对课改的看法,把课改当日子过,这样就能守住中华民族优秀的根。把50多年以来我们的经验守住并深深扎根,就能汲取国外有益营养。扎根以后才发现,凯洛夫有用,赞可夫有用,巴班斯基有用,苏霍姆林斯基有用,布鲁纳课程结构、布鲁姆的目标教学也有用,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也有道理,才会把他们各自放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拿过来变成我们的营养,使我们的根扎得更深。三老的问题也是这样,当你扎根于民族的土壤,守住古代揭示出的这些教育真理后,你才会感到三老的伟大。还是那句话,就教而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就学而言,学而时习,学以致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三老讲的全是这些,是符合规律。

桑:在谈话中,您一直把孔子的教育言论穿插其中,您认为到目前为止,孔子的教育理论对我们有怎样的启迪呢?

魏:实际上西方后期有作为的教育家和孔子的理论是相通的。孔夫子的理论就教育而言有两点,他的思想核心一个是仁,一个是礼。仁者爱人,礼是规矩、制度和规律,那么用今天的话来说一个是民主一个是科学。发达国家和我们国家现在要走的也是民主政治科学发展之路。这些东西,讲了多少年也不落后,要牢牢把它守住。那么教学归根结底就是教学生一个爱心,平等之心。接下来如何教,就是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制定规矩、制定制度、培养习惯,三老讲来讲去,研究来研究去,也都是这样的。都是遵循语文的规律,认认真真写字,高高兴兴读书,快快乐乐作文,然后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三老讲来讲去,语重心长,都是这些基本规律性的东西。但反过来,你抓住一句话扩而大之,把真理推出它原有所适用的范围,所有的真理就全是谬误,真理多走一小步就是谬误。

桑:魏老师,我建议您不忙的时候,可以写一本关于儒学教育思想的书,把您的教育思想和儒家的教育思想以及现在的教育现状结合一下,因为您始终走在前沿,各个方面的动态关注得比较多,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思考分析得也多,解放前的就不用说了,从民国到解放后这一段语文教育的历史,您研究得比较深,写这样一本书比较有说服力。

魏:我这些东西都是老祖宗的东西,而老祖宗这些东西,仁和礼这两个字,只要人类不灭亡,永远不落后,就是如何把它守住的问题。一旦和民主、仁爱、平等作战的话,你就是人民公敌,也不能和规律制度作战,一旦违背了规律制度,那你又是历史的公敌,这都是常识,要永远守住常识。还是我那句话,恒星是在地球爆炸以后都不会变的,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反过来你要是关注流星,那样就会晕头转向、心浮气躁,所以尽管流星确实很绚烂,但不要太关注流星。

第五篇: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努力开创医疗管理工作新局面

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 努力开创医疗管理工作新局面

------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立勋在2011年全省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的主要任务: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医疗管理工作;交流医疗管理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在认真分析当前医疗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以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为重点,全面部署2011年医疗管理工作任务。

一、“十一五”医疗事业发展和2010年工作回顾

(一)“十一五”医疗事业发展成就

1、医疗资源迅速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到2010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新增业务用房面积140.23万平米,增长18.85%;新增病床35666张,增长33.42%;每千人口床位数由2.8张增加到3.7张。

2010年全省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9674.28万,总出院人次达到365.87万,分别增长了81.41%和101.95%。

2、医院管理逐步规范

截至2010年,全省共有17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通过等级评审,其中三级医院36家,二级医院142家,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管理轨道。

3、医疗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2010年,医疗纠纷投诉率比2009年同期下降了48%。

4、医疗护理服务进一步优化

积极探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推行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推进优质护理服务、院务公开和惠民病房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广便民利民措施,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为患者提供细致、周到的诊疗服务。

5、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举办各类管理培训班150多期,培训各级管理人员2万多人次;全省共新增卫生从业人员52291人,增长31.66%,每千人口卫生 技术人员数由3.69人增加到4.61人;据不完全共计,近年来,累计培训各级医护人员达15万人次,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均纳入医师定期考核范畴,医护人员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由41.8%增加到58.2%。

6、应对突发卫生事的能力显著增强

据不完全共计,两次特大地震中,我省共出动医务人员4000余人次,接收灾区来陕伤员335人次,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实现了转运接收伤员无伤亡的目标。

(二)2010年医疗管理工作回顾

1、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宝鸡市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子长、神木、阎良、镇安、洛川等不同改革模式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2、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一是认真开展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对92所医院进行了督导检查; 二是开展医疗机构现场校验,严格诊疗科目准入;

三是制定下发了《陕西省首批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启动了第二类医疗技术规范管理工作;

四是全省18家医院、60个专科推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

五是投资6400万元对全省17家三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进行了重点建设;

3、“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取得新进展

2010年全省36家三级医院和22家二级医院作为省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目前全省示范病区达到178个,直接参与的护理人员达15000余人。

4、便民惠民举措得到进一步落实

5、血液管理迈上新台阶

2010年,全省共采集血液158.54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9%,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

二、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要把握好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四大机遇: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公立医院改革 客观地讲,现阶段各级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各级财政的经费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也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我们赶上了建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

(二)医保、合疗制度的建立为公立医院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实施极大地刺激和释放了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培育了稳定的医疗服务市场。本轮医改的特点之一就是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方式以补需方为主,兼顾供方,这种补偿方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政府投入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方式。而且医疗需求是刚性需求,医保是制度性建立,是一种社会福利措施,一旦建立,只能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而不是降低水平。因此,可以预期医保制度的建立将使医院发展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

(三)国家重点发展县级医院的策略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四)医疗管理者组织协调能力明显增强,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尽管我们身处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拥有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很多困难。总的来看,服务能力提高的程度和速度跟不上百姓就医需求的释放速度。老百姓看病就医难只能说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距离我们的改革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一是优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配臵不合理的矛盾进一步显现,人才匮乏问题进一步凸显,需要长期面对;

二是城市大医院长期超负荷运转,在现有体制机制条件下对服务效率的挖潜几近极限,极易给医疗安全带来隐患;

三是群众在自付比例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更愿意去大医院、找大专家看病,就医行为需要理性引导;

四是在基本医疗需求尚未充分满足的情况下,随着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对康复、护理、养老等医疗延伸服务的需求将很快提上日程,两种矛盾、两种需求可能交织在一起,加上民营资本的逐步进入,将呈现需求差异化、服 务多样化、市场多元化的特点,需要我们早作准备。

在基层调研,和有关工作人员交流过程中,发现有两种思想倾向,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是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外部政策环境不够好,片面强调体制、机制对改革的制约,认为医院在现有条件下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搞好改革。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回避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但是片面强调外部因素,而不从自身加强管理想办法,等待观望、被动应付,这种思想观念是要不得的。

第二是片面强调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补偿不到位。认为只要给医院更多的经费、更大的投入,改革就不必努力,也会自然而然的成功。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持续、稳定、运转良好的投入机制,把握好投入的方式和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今天,我们必须看到,提高质量、规范行为、控制费用、加强内部管理也是医疗机构实现自身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扎实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

2011年医疗管理工作要以公立医院改革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为重点,具体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按照“点面结合、远近结合、边试边推、分阶段、有重点、依条件推进”的策略和“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好四方面工作:

1、加大对宝鸡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力度。

除按照卫生部要求做好各项改革外,今年要重点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力争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创造经验。

2、积极推进5个省级试点县(区)、46个市级试点县改革工作。今年,各市、县要按照省政府文件的时限要求,按时完成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包括财政投入、医疗服务、药事服务 价格调整、医院管理、院长任用、用人机制、分配制度等方案的制定、上报工作;全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收费管理试点,每所医院不少于25个病种。

3、积极开展市级以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今年我们将支持、引导市级以上公立医院积极参与改革、提倡公立医院进行综合或单项改革试点,逐步形成点面结合的公立医院改革格局:

一是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目标、质量和效率相统一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公立医院履行功能定位、发展建设、投融资行为的监管,强化预算、收支、成本核算与控制等财务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的监管

二是改进医疗服务方式。完善以电子病历建设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网络,逐步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探索建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集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改进看病就医服务,在三级医院普遍开展预约诊疗、便民门诊服务,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实施成本核算与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医药费用增长速度过快的疾病诊疗科目和费用的规范和监管;推进实施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改革,逐步实现医疗服务收费从按项目收费到按病种收费的转变;逐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降低药品、耗材、大型检查费用,合理提高医务人员劳务价格,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基础上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结构。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根据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等因素,合理确定医务人员编制,研究解决医护人员编制紧张问题,落实相应的待遇。

4、努力落实惠民便民措施

首先所有的三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要普遍开展多种方式的预约诊疗服务。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

第三,要实施错峰服务、分时段诊疗,简化就医手续,完善门诊信息管理平台,公开医疗服务信息,提供预约挂号、叫号、报告单打印等服务,缩短群众等候时间。

第四,要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

5、全力保证两项重点医改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是要深入开展卫生支农工作。二是要继续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二)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继续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一是继续扩大试点医院范围。按照卫生部的要求,今年50%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

二是扩大试点专业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少于10个病种,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不少于5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三是各试点医院对试点病种中符合路径标准的患者入径率不低于50%

2、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院要高度重视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一是要对本地、本单位的专科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出发展规划,选择基础条件好、整体实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专科进行重点培育和建设;

二是要加大投入,下大力气提高重点专科装备和技术水平,抓好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可能多的专科通过国家评估;

三是启动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工作,通过评估打造一批省内优势临床专科,促进学科发展,提高技术水平,满足高技术层面的医疗需求。

3、继续抓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各医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过程中,一要坚定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二要切实履行护理职责。三要进一步稳定和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四要加大对临床一线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

4、以十项基础质量达标评价总结为重点,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各医院要采取措施,巩固和提高基础质量达标成果,研究保障医疗质量的长效机制,防止基础质量管理出现滑坡,确保医院基础质量持续改进。

(三)着力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

1、强化医疗机构监管 今年要着力做好两件事:

一是狠抓区域卫生规划的落实。二是加大医疗机构监管力度。

2、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今年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要抓好五件事:

一是继续深入落实陕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医疗安全的十条意见》,从规范管理入手,从制度建设入手,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全面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二是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三是严格执行医疗技术项目分类管理。

四是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组织开展平安医院考评工作。五是推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

3、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治理行动

针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问题,结合2011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卫生部将在全国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省卫生厅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统一标准,组织开展全省范围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采取突击检查、现场点评等多种形式,在全面梳理整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环节,针对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滥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最为严重的问题进行集中打击。

4、继续做好血液管理工作

下载努力开创校本教研新局面,积极谱写课程改革新篇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努力开创校本教研新局面,积极谱写课程改革新篇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