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的结合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的结合【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通识教育 本土化
【摘 要】当今中国大学通识课程多注重效仿美国通识课程的外在分类方式上,很少认真考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缺乏对中国高等教育传统中的通识教育理念的挖掘,造成了通识教育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困境。本文指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本土化发展之路的关键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应该成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各种物质、精神、制度的事物的表征和总称,是指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涵盖了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民族特质、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从时间纬度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我国的古代文化,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①。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指针对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而产生,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和理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概念肇始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倡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19世纪后期,高等教育开始面临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唯科学主义及唯市场取向的挑战,高等教育体系内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校内系科、专业之间的壁垒也愈凸显。以自由学科为基础的自由教育思想在美国发扬光大,演变为“一般教育”理念,并逐渐影响到包括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在内的一些著名综合性大学的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对大学课程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困境
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至20世纪末,我国本科教育仍主要以专业教育为主,系科分类严格,专业壁垒明显,通识教育的概念尚未引入。1995年,为纠正以往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基础教育产生的弊端,原国家教委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始在高等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加强。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力图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综合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及人文科学素质。在这一趋势之下,我国许多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开始纷纷提出类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殊途同归,国内学者也多有共识。如李曼丽博士认为“中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通识教育” ②,是对传统的专业教育理念和模式进行的反思。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大学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仿效哈佛通识课程的外在分类方式上,很少认真考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美国大学通识课程是本科生前两年的“核心课程”,即国内的“必修课”,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严格的教学要求和学术训练要求,这些课程也成为这些大学的精华和风格所在。而中国的素质教育通选课是在地位上不属于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仅仅作为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目前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大多将有限的通选课切割成五
类六类或七类八类,追求门类齐全、无所不包,门类之间并行排列,不分主次。
从历史沿革来看,中国大学的课程体系是在本土建立起来的“西方模式”,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以阅读儒家经典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注重品德修养为中心的指向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大学近代化过程中消失殆尽。而美国大学课程的内在核心价值没有经历过“中国式”的“课程中断”。因此,一味在形式上模仿西方模式的通识教育,违背了通识教育“沟通现代与传统、人文与科技,保持大学之道,而不致使文明断裂 ③”的实质。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结合的必然性
中国的通识教育迫切地需要走一条本土化发展路径。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蕴含了培养全人的通识教育理念。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总纲领的《大学》开篇就予以明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以彰明个人完美的德性的“明明德”为起点,通过 “新民”,即通过教与学,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以需要毕生的精力去追求的“止于至善”为终极目标。做大学问者,其最终目的不是就学问而学问,而是全方位地求善,以磨练自我修养的和造福社会为目标。孔子本人编六经,通六艺,知行合一,是全面发展的践行者;以六艺而言,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之教涵盖了礼法节度、典籍文化、逻辑思维、音乐素养、体育运动等诸方面,本身就是通识教育的样本。《论语》中提到“君子不器”,《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问主张等,都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理念。因此,传统道德文化可以作为繁衍和发展通识教育的土壤,提供富含人文性、关怀性的文化资源和教育素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日趋强大,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和重新重视已经成为国人寻根之路上的严肃命题。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大学作为传承和创造优秀文化的主要场所,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阵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要引领者,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了解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并自觉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文化人。
因此,中国传统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既是在人才培养上对中国坚持文化自觉,以文化强国,建特色问文化这一时代主题的回应。同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资源开掘,汲取“人文通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精华,是从大学之道出发对中国通识教育困境的回应。
四、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实施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从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可以采取模块方式选编经典片章作为教材。用来选编经典作品的概念范畴,可以归纳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超自然,人与历史、思维方式等。为了教学方便,可在上述范围之下,再依照不同的时代,如先秦,两汉到宋明等时代有所不同的加以划分,一学期授课16或18个星期。也可以用永恒的命题,例如以真、善、美、正义、生命的意义等作为中心以编选经典教材。同时,也应当重视当
代文化语境,回应当代中国文化问题。任何问题的讨论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语境,所以,当代中国文化通识教育首先要重视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回应当代有关中国文化的真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应提倡师生对话,来代替文史知识的记忆填鸭教育法。以平等自由的师生对话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同时,中国文化通识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课后,应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需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状况,加强对他们的知识结构、思想旨趣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的调查和研究,从而因材施教。
注释:
①朱耀廷.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
②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③熊思东等.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M].北京:科学曲版社,2010:126~129
【参考文献】
[1]朱耀廷.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2]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3]熊思东等.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6-129.[4]四川大学2010年本科教学评估报告
[5]秦绍德.复旦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和实践[J].学习与探索,2007(6).[6]熊思东等.通识教育与大学: 中国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41-247.
第二篇:中国大学中的通识教育
中国大学中的通识教育
【摘要】
通识教育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扮演这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大部分学生和老师还缺乏对于通识教育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识。那么它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的通识教育还正处在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它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精神
【正文】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一词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各大高校给予通识教育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那么通识教育到底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我国的通识教育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困境又将何去何从?
一.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通识教育由英文‘general education’译来,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位。从表面含以上来看,通识教育应该是对立与专业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即让学生了解除专业之外的知识。比方说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通识教育可以针对其相对薄弱的人文社科领域,人生哲学,社会历史等。
当然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别还不仅仅在于其所传授的内容上,从本质上来说,专业教育重在“教”而通识教育重在“育”。我认为,通识教育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给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影响,它可以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挖掘不同学生个体的潜质和精神气质。
教育从来就不是像生产流水线那样制造相同模式的人才,而通识教育的价值也体现在此,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
二.通识教育的意义
为什么西方国家普遍给予大学通识教育广泛的关注,我国的大学又为什么要开设通识教育,要解答这些困惑,我们就应该从通识教育的意义开始谈起。首先,着眼于国外的通识教育,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简要剖析:
1.哈佛委员会的通识教育观
1943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任命了一个由12位著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大学委员会,潜心研究“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两年之后,该委员会基于对美国民主和美国教育全景的理解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极大的推动了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在这本书中,哈佛委员会认为美国民主社会的特性不但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且极大程度地挖掘了公民的巨大潜能。但是,与此同时,浓厚的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也加强了“社会离心力”,所以民主社会的危机使美国教育急需一种可以通过自身文化凝聚国民力量的教育,即“在共同的人性和公民感上使人团结起来,通识教育由此应运而生。
2.施特劳斯和布鲁姆的自由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开启了大众化教育的新动向,但是布鲁姆认为,这对于最值得大学关注的少数人来说,即可以成为领导者,开拓者和革新者的少数人来说,却是一种灾难。因此少数人要向多数人看齐,意味着精英教育的遭到败坏。施特劳斯和布鲁姆从古典的角度审视现代教育,他们认为民主政治和大众化的现代教育只能
培养出丧失精神活力的平庸心灵,所以主张通过自由教育来恢复人作为崇高生物的存在,恢复文化的活力。
从西方社会中通识教育的由来我们可以发现通识教育的存在是有其特别的意义和价值的。而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通识教育又极为契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原因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现在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中国大学正在面临来自内部及国际化竞争的压力。产业化的道路容易使得大学忽略其作为引领社会的这样一个集体所应该拥有的使命,而被社会的现代性侵蚀,即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识教育可以呼唤大学的文化自觉性,提升大学存在的价值。
2.许多残酷的现实正在削弱社会中的人文精神。人性和兽性是同时存在一个个体之中的,人得兽性即是人们总存在一种欲望,要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兽性的发展往往带来社会的混乱,赖以人性才能得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通识教育通过提倡人文文化,人文教育,发扬人文精神,为社会和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我国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大陆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有许多令人可喜的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通识教育被赋予了较多政治经济功能,缺乏主体性和对大学精神的追求„„台湾大学教授黄俊杰曾经指出:中国大学在发展通识教育的征途上有两个拦路虎不得不正视,其一曰官僚主义,其一曰实用主义。我们应该看到教育从来不旨在“不是培养政客就是培养奴隶”,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的立体的人才。现在很多人对通识教育有着非常片面的理解,即认为其是为了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这样的理解曲解了通识教育的初衷,更加偏离大学精神。也是基于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现在大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大学为学生设置好了学习的规格,学生为了学分和绩点奋斗,为了在出国保研中占有更多的优势而学习,大学和学生之间变成了功利关系。
所以,要真正发展大学中的通识教育,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正确认识通识教育。这种认识不一定要建立在一个明确的定义上,但是一定要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划清界限。
其次,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进行通识教育。不仅仅要求同学们修多少学分的课程,看多少书,而是将这一理念渗透到校园日常生活中。
然后,通识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差异性。虽然在现在的状况下很难实现大学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但是大学要尽可能体现对每一个个体的充分尊重。
最后,应同时加快转变中小学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发展通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目前摆在中国高等教育面前的压力和责任也十分重大。发展通识教育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命题,这关乎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大学使命的履行。
第三篇:湘潭大学通识教育封面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
湘潭大学通识教育自修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班级名称____________
学院名称____________
交阅时间____________
湘潭大学教务处制
第四篇:大学教育通识研读必备课本
什么是通识教育
大学基础阶段应是“通识教育”模式,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知识全面的复合型现代公民。
通识教育:主修和辅修专业教育之外服务于学生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数学等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应用、外语、多元文化等的教育。要求每人修读一定数量的人文与自然学科课程及技能课,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哈佛、耶鲁等院校规定,大学低年级学生必须修满(1)文学与艺术、(2)历史、(3)自然科学、(4)社会分析与道德观、(5)外国文化等五大“核心课程”。
1、《中国史纲》张荫麟
张荫麟先生为民国时期极具才华和思想的学者,曾受到其师辈们如梁启超、陈寅恪、钱穆等诸多大师的器重和期许,惜英年早逝,住世仅37年。本书是他短暂的一生留下的唯一著作,但已足见作者深邃敏锐的识见和渊博厚实的学养,通透又睿永的思想。本书的撰写,在当时是作为历史教材的一种读本(《中国史纲》第一部),所以在形式上就更为生动活泼,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但同时又富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且作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饱含情感与敬意,故全书无任何浅薄、空疏、浮夸,书中的不少观点和思想在今人看来仍极有价值和参考意义。
2、《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本书1970、1971年在美国出版后,一直享有盛誉,今天仍被西方人认为是写得最好的世界通史。本书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全球历史观”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谓全球历史观就是要打破西方中心论,从全球的观点看世界史。拿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o”(见该书上册第54页)当然,该书离真正打破欧洲中心论仍有很大距离,但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
3、《剑桥中国晚清史、民国史、共和国史》费正清
《剑桥中国史》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中国历史,沿袭西方汉学研究一贯坚持的严谨作风,广泛引用文献材料,注重文献的辨伪和考订。由于东西历史文化的差异,该书在许多历史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质疑,也许有的问题,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而从没有考虑过的。所有这些来自于另外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东西,必将极大地丰富我们。
此套丛书计划出版16卷。丛书各卷皆由国外知名学者担当主编,卷内各章节亦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并注意吸收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4、《历史研究》汤因比
汤因比在这部著作中,以文明为研究单位,从一个宏大的视角出发,将人类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对已知的至少三十一种文明,汤因比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对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解体加以描述;同时,大一统国家和大一统教会的建立也进入作者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汤因比还广泛地考察了历史长河中各个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碰撞、接触和融合。
汤因比闻名遐迩的挑战-应战模式贯穿全书并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阅读《历史研究》,在钦佩汤因比渊博的学识和精彩的分析之余,我们可以徜徉在令人着迷的历史海洋之中,不仅吸取知识,丰富思想,而且能充分获得思考带来的快乐。
5、《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
五十多年来,该书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论者认为,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兴丰厚的议论经典。
6、《西方哲学史》(英)罗素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讨论西方哲学史的著作。其叙述年代从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到现代的逻辑分析哲学。罗素这部西方哲学史的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该书的写作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故在这部哲学史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辟专章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在该书中,罗素特别强调了哲学家们是由其特定的时代所造成的这一基本观点,并特别注意各种思想之间的历史的关联。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对西方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还可以了解西方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发展阶段及其与特定的哲学之间的关联。
7、《历史理性批判》康德
本书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
阅读康德之后,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历史理性批判》是康德的晚年所作,此时康德的智慧臻于成熟,此书值得认真研读。
8、《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
该书是亨廷顿第一本引起巨大反响的著作。他41岁完成这样一部政治学的杰作,足以证明他是个天才。
看《秩序》一书,最大感慨,是亨廷顿在40年前就把我们今天可能遇到的事情都料到了,他对“变化社会”(其实就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秩序演变规律的总结,几乎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在中国政治话语中,已经高度意识形态化,但在“外人”看来,不过是后发社会的现代化而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预言和警示。比如随便摘一段:“经济发展使经济上的不平等愈发严重,与此同时,社会动员又在削弱这种不平等的合法性。现代化的这两个方面合起来便产生了政治**。” 这样的总结,处处可见。
9、《社会契约论》卢梭著
本书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让.雅克.卢梭(1712—1778)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世界思想史上重要的古典文献。约写于1754年,1762年在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本书中心思想是: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等于剥夺了自由人民的革命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最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国。在法国大革命中,这本书成为雅各宾派的理论基础,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民主思潮和共和派的政治理想。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都受到它的深刻影响。
10、《动物农场》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人道主义、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作家。《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11、《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
该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本书为他赢得广泛的注意,他的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为了反对这种计划经济,哈耶克有力地重申了他一贯坚持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同时,也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
12、《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
官僚主义是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其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可谓深重且深远。官僚主义的根源何在?如何治理?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中国官僚政治研究》都给出了自己的深刻的回答。该书初版于1948年,作者是《资本论》在中国的最早译者,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王亚南。这是一部官僚主义研究的力作,也是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公民都应一读的好书。
13、《潜规则》、《血酬定律》吴思
14、《社会研究方法》 艾尔巴比
该书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本书初版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现已出至第10版。本书讨论范围广泛,论述严密,从社会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本书包含大量图表和鲜活案例,同时吸纳社会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并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和丰富的网络链接,为师生教学和学者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
15、《唐诗宋词元曲300首》
没有一个古代文明,象中国的古代文明那样,有着如此丰富灿烂的诗歌文化。而唐诗宋词元曲则代表了中国诗歌文化的顶峰造极。其价值是不朽的。不可不常读常翻。
16、《红楼梦》曹雪芹
中国古代史少数最了不起的思想文化作品之一。写出了爱情的奥秘,写出了人生的无奈,写出了生活的丰富。情节巧妙,语言优美,令人百读不厌。
17、《宽容》房龙
民族与民族有差别,宗教与宗教有差别,这一个人的个性与另一个人的个性有差别,这一学派与另一学派的观点有差别。怎么办?极端狭隘、反动的人,总是夸大这种差别,煽动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使不同人类两败俱伤;而真正明智的办法却只能是——相互宽容。房龙的《宽容》,揭示以往文明史的宝贵启示,值得一读。
18、《九三年》雨果
任何理论,反对人道主义,或者以革命的名义肢解人道主义,都是邪恶。雨果《九三年》,是一部人道主义的精神颂歌。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应好好阅读此书,使自己的心灵接受一次人道主义的洗礼。
19、《国富论》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的学术巨著。近现代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学术著作。理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
20、《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
本书可以说是为满足各中需要而精心加以编排的。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这样既可以满足那些求知欲特别强的学生,也可以满足那些主修该课程要求彻底探讨经济学的学生。该书还附加了供讨论用的高难问题,以试探那些学习上特别投入的学生们的勇气。时间特别紧促的学生,可以跳过较难的部分,但这并不会影响你对经济学核心内容的把握,也不会偏离经济推理的主线。
21、《大学精神》杨东平
22、《美学散步 》宗白华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本书是已故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美学著作,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其词句典雅优美、充满诗意,是中国美学经典之作和必读之书。阅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人们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就会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23、《人生的艺术》梁漱溟
梁漱溟是一个学者、哲学家、思想家、活动家、政治家。在此书中总结了梁漱溟对人生对世道的论述,借以管窥其思想精华所在。
所谓人生的艺术,就是会让生命和谐,会作人,作得痛快漂亮。——梁漱溟
24、《心灵简史:探寻人的奥秘与人生的意义》 弗洛伊德
世界心理学经典思想随笔精读文本,伟大心理学家的思想精典与智慧精粹!本书遴选了心理学史上一些经典性的思想论述,所选文章大多都避开了专业性著作,是一部心理学大师通俗论述自己思想的精典文萃。
根据论述的内容,编者将所选文章分成三辑:第一辑为论述人生问题的精典文章,主要探讨“人生有何意义”;第二辑为论述自我问题的精典文章,主要探讨“什么是自我”;第三辑为论述心灵问题的精典文章。主要探讨人是什么。纵观这些精妙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对人生意义的答案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人生就是及时行乐;第二种认为人生没有什么意义;第三种认为人生确实具有某种意义,这关键在于个人的选择。阅读这些心理学大师的经典论述,可以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理性思考,并启迪我们潜藏的人生智慧。
25、《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陈志武
26、《中国公民读本》丛日云
《中国公民读本》是中国大陆半个多世纪以来公开出版的第一本全面介绍公民常识的图书。通俗地阐释现代公民所应具有的政治观念,也就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把人们从臣民意识中解放出来。
该书基本思路是围绕现代公民所面临的各种社会关系,阐述一种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该书共分九章,章名分别是“我是公民”、“我是中国公民”、“我与国家”、“我与法律”、“我与政府”、“我与公民社会”、“我与社区”、“我与公民同伴”、“我是世界公民”等。
本书由天津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浅析理工科大学的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
浅析理工科大学的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
赵宇昕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国内许多大学都在践积极行通识教育课理念。与此同时,外语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热议英语教学中的通识教育问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单一式的语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如何提高英语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目标。本文拟就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科学生的特殊性,探讨在理工科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通识教育;英语教学;理工科大学 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片面追求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应试性、工具性和功利性,而忽视了其内在的特点,背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和目的。有鉴于此,如何改变英语教学的单一模式,引入多学科知识和文化的教学,即开展通识教育,使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国内外教育界对于通识教育素有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通识教育研究。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liberal education)。19世纪初美国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教授(A.S.Parkard)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提出“general education”,中文译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一般教育”、“普通教育”等,直到现在的“通识教育”。尽管译法不同,其含义都是大同小异[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相对。目前,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并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可。
事实上,通识教育并非西方独有的一个理念,我国的古代先哲们对此早有论述。我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中庸》中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学生要广泛的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朱子全书》中也讲到“融会贯通”,意思是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并展开了对通识教育的新探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重新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出了解释: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
一言以蔽之,通识教育的宗旨是给予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二、在理工科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一)、理工科大学的特点 当前,通识教育已经开始融入到我国各类大学以及大学各个学科的建设中。然而,与各综合性大学和文科院校相比,理工科大学的学生更加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原因在于,理工科大学的专业设置主要偏向于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体系容易被割裂,这就导致学生可能对于非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缺乏了解,尤其是人文科学知识匮乏,造成了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性缺失。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理工科大学对于学生的培养模式正在经历着新的转变。现如今的理工科大学日益强调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并重,注重理工结合、文理渗透,重视人的协调发展和综合能力,旨在培养知识面较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夯实基础。
(二)、在英语教学中开展通识教育的优势
在语言教学中开展通识教育,有其先天的优势。一切的科学、技术、宗教、历史、地理和文化等作为知识形态的直接表现形式,都是语言;作为认识活动,也表现为语言现象。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而且还要使他们知晓以该语言为母语的国家的人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准则,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据此,美国外语教学理事会、法语教师协会、德语教师协会、西班牙语和德语教师协会等部门就联合制定出美国21世纪 5 C's的外语学习标准,内容涵盖Communication(语言交流),Cultures(文化沟通),Connections(相关知识),Comparisons(比较能力)和Communities(社团活动)。该标准特别强调了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外语学习应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以获得相关信息和知识。
近年来,中国外语界的有识之士也正在积极探讨外语教学的走向。吴鼎民教授就曾经结合大学英语学科的特点,明确提出了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三套车”的教育理念,把大学英语课程改造成英语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3]。之所以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综合教育型的(English for integrative purposes),而非特殊目的型(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在理工科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走向具有普遍性的研究意义,也体现了理工科院校英语教学及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之特殊性,责任之大,任重而道远。
三、在理工科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点
围绕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建构通识课程体系,顺时亦顺势。然而,当前通识教育的实施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理解“通识教育”的合格的教师,这对一些单一科类学校,特别是科技、理工类学校,尤为严重[4]。因此,在理工科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尊重和鼓励教师讲课的个性化,不搞一刀切。
其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改变认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号召学生广泛阅读英文的期刊、杂志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既包括自然科学的也包括社会科学的。同时,互联网上有大量丰富的英语资源,可供学生选择利用。
再次,教学内容是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通识教育的理念若想在理工科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得以顺利实施,必须考虑到理工科大学的特殊性,这一点上文已经论及。所以,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应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思性,并富有文化性、社会性等人文内涵,与时代相融合,注重科普性和文学文化性的统一。教学内容要不仅能传递出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还是英语国家人们鲜活的日常生活的写照,因此教材选择尤为重要。
最后,丰富的课型设置是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保障。除开设“大学英语”这门常规英语课以外,理工科大学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例如英语基础、英语写作、四级强化、六级阅读、科技翻译、高级听力、英语视听、口语实践、英文电影赏析和英美文化基础等。这些选修课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出发,有的课型侧重英语基础知识、实用技巧和应试性;有的课型以视听的方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听辨理解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和培养,提高其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有的课型旨在通过阐述英美国家概况、文化传统、宗教和核心价值观念,增进学生对英美国家的了解及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洞悉和辨别能力。
结语
目前,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新型的大学办学理念,又是一个正在健全中的课程体系。在理工科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符合理工科大学和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既具备丰富的英语知识、又兼具较高的能力和修养等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第3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6.[2]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3]吴鼎民.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构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5,(4).[4]王义遒.推进通识教育,催生一种新的教师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On English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General Education
Zhao Yuxin(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Harbin, 150080)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eneral education, many domestic universities are practicing the idea of general education positively.Meanwhile,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begun to discuss the issue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since traditional ways of English teaching have been outdated.Nowadays, how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English learners has been stressed.Focusing on the nature of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the necessities and feasibilities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English teaching of these universities.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English teaching;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作者简介:赵宇昕(1982—),女,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研究。
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政编码:150080 电
话:*** E-mail:
zhaoyuxin1126@hrbust.edu.cn 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研究课题“理工科大学英语教育与通识教育研究”; 项目编号: P2010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