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作用
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作用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起源于欧洲,成形在美国。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方面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广博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各个学科的底蕴,又有深厚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本科阶段前两年课程几乎都是所谓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后两年和研究生阶段学的才是专业知识。在我国内地,通识教育近年来也因其独到的优势开始为人们所重视。2005年,复旦大学组建了包括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等六大模块在内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力求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通识教育的积极作用感受颇深,并认为,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普遍存在的单一学科倾向已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健康发展。而引入通识教育,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将他们培养成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受传统的“培养专业化人才”思维的影响,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多数院校在研究生阶段以前依然沿用传统的美术绘画教育方式,即图式中心论的单一知识结构、技法逐次升级的重复教学,以及侧重于表象资料收集的写生式实践环节。同时,由于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前就确立了“专业设计人才”的发展目标,从社会、学校到其自身都对此形成了一种定式,美术以外的文化课程从高考前的应试训练阶段便有意无意被轻视。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偏窄。显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与艺术设计自身的发展规律相背离,更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文理互渗融通。这对于拓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无疑有着极强的针对性。今天的艺术设计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畴,而是已经成为构建公共社会生活过程和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综合手段,艺术设计专业与各学科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关系也日益融会贯通、相互迁移,逐步体现出复杂的跨学科特质。如果学生们能通过通识教育,在充分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系统了解一些社会与人文、历史与哲学、工程与技术、环境与生态等学科的知识,将有助于他们解决多种知识需求之间潜在的矛盾,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设计艺术,更加准确地把握设计对象。
艺术设计的创造力往往在瞬间发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对于世界真谛的一种顿悟。这需要平时的深厚积淀,而独特的创意更来自于跨领域的广博知识。西方美术史上,我们耳熟能详的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人,既是伟大的艺术巨匠,同时也具有多个领域的深厚修养和造诣。从这个角度上讲,拥有优秀创造力的人往往是“通才”,仅掌握单一技能的人则多半创意贫乏。因此,要培养一名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决不能仅仅立足于本专业的土壤,艺术设计专业有必要与各学科充分结合起来,从更为广阔的领域中汲取养分。而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在自己的专业之外接触到更多新鲜有益的知识,令他们的视野和思路变得开阔,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并获得更多的创作题材和创意思想,这对于增强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艺术设计是一个尤其需要人文精神的学科。优秀的创作者们往往会对一些事关安身立命的终极性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层的思索,而优秀的设计作品则无不体现着人类思想的深度与力度。但在目前这种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和自我定位之中,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了解和思考越出专业知识层面的某些超越性的问题,加上浮躁而功利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可能连进行这种思索的愿望都没有。
艺术设计教育要为自己寻找出路,必须找回缺失的人文精神,而通识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手段。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从广阔的知识之海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养成独立思考和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习惯。通过深入研读先贤的经典,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领略作者思想的深邃,从而获得心智的训练和提升;通过了解历史的变迁,通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充分的反思;而通过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对客观对象进行更高境界的把握。可以想见,接受过这种通识教育训练的学生,已经因其所拥有的人文精神,在通往优秀艺术家的道路上比别人先行了一大步。
另外,通识教育也是帮助学生们确立科学的内在价值尺度,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创作人生同样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大学生正处于各种心理矛盾最普遍、最突出、最激烈、最难把握的时期,如果不能在此时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内在价值尺度,形成健全的人格,他们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便丧失了最重要的前提。而通识教育能有效地赋予学生们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将他们培养成健康、快乐、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将为他们在今后创作出积极健康的优秀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中国大学中的通识教育
中国大学中的通识教育
【摘要】
通识教育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扮演这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大部分学生和老师还缺乏对于通识教育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识。那么它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的通识教育还正处在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它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精神
【正文】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一词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各大高校给予通识教育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那么通识教育到底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我国的通识教育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困境又将何去何从?
一.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通识教育由英文‘general education’译来,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位。从表面含以上来看,通识教育应该是对立与专业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即让学生了解除专业之外的知识。比方说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通识教育可以针对其相对薄弱的人文社科领域,人生哲学,社会历史等。
当然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别还不仅仅在于其所传授的内容上,从本质上来说,专业教育重在“教”而通识教育重在“育”。我认为,通识教育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给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影响,它可以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挖掘不同学生个体的潜质和精神气质。
教育从来就不是像生产流水线那样制造相同模式的人才,而通识教育的价值也体现在此,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
二.通识教育的意义
为什么西方国家普遍给予大学通识教育广泛的关注,我国的大学又为什么要开设通识教育,要解答这些困惑,我们就应该从通识教育的意义开始谈起。首先,着眼于国外的通识教育,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简要剖析:
1.哈佛委员会的通识教育观
1943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任命了一个由12位著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大学委员会,潜心研究“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两年之后,该委员会基于对美国民主和美国教育全景的理解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极大的推动了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在这本书中,哈佛委员会认为美国民主社会的特性不但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且极大程度地挖掘了公民的巨大潜能。但是,与此同时,浓厚的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也加强了“社会离心力”,所以民主社会的危机使美国教育急需一种可以通过自身文化凝聚国民力量的教育,即“在共同的人性和公民感上使人团结起来,通识教育由此应运而生。
2.施特劳斯和布鲁姆的自由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开启了大众化教育的新动向,但是布鲁姆认为,这对于最值得大学关注的少数人来说,即可以成为领导者,开拓者和革新者的少数人来说,却是一种灾难。因此少数人要向多数人看齐,意味着精英教育的遭到败坏。施特劳斯和布鲁姆从古典的角度审视现代教育,他们认为民主政治和大众化的现代教育只能
培养出丧失精神活力的平庸心灵,所以主张通过自由教育来恢复人作为崇高生物的存在,恢复文化的活力。
从西方社会中通识教育的由来我们可以发现通识教育的存在是有其特别的意义和价值的。而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通识教育又极为契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原因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现在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中国大学正在面临来自内部及国际化竞争的压力。产业化的道路容易使得大学忽略其作为引领社会的这样一个集体所应该拥有的使命,而被社会的现代性侵蚀,即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识教育可以呼唤大学的文化自觉性,提升大学存在的价值。
2.许多残酷的现实正在削弱社会中的人文精神。人性和兽性是同时存在一个个体之中的,人得兽性即是人们总存在一种欲望,要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兽性的发展往往带来社会的混乱,赖以人性才能得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通识教育通过提倡人文文化,人文教育,发扬人文精神,为社会和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我国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大陆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有许多令人可喜的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通识教育被赋予了较多政治经济功能,缺乏主体性和对大学精神的追求„„台湾大学教授黄俊杰曾经指出:中国大学在发展通识教育的征途上有两个拦路虎不得不正视,其一曰官僚主义,其一曰实用主义。我们应该看到教育从来不旨在“不是培养政客就是培养奴隶”,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的立体的人才。现在很多人对通识教育有着非常片面的理解,即认为其是为了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这样的理解曲解了通识教育的初衷,更加偏离大学精神。也是基于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现在大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大学为学生设置好了学习的规格,学生为了学分和绩点奋斗,为了在出国保研中占有更多的优势而学习,大学和学生之间变成了功利关系。
所以,要真正发展大学中的通识教育,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正确认识通识教育。这种认识不一定要建立在一个明确的定义上,但是一定要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划清界限。
其次,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进行通识教育。不仅仅要求同学们修多少学分的课程,看多少书,而是将这一理念渗透到校园日常生活中。
然后,通识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差异性。虽然在现在的状况下很难实现大学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但是大学要尽可能体现对每一个个体的充分尊重。
最后,应同时加快转变中小学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发展通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目前摆在中国高等教育面前的压力和责任也十分重大。发展通识教育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命题,这关乎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大学使命的履行。
第三篇: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调整
中国信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调整
本网讯(记者 宛豪)基础教育系教师田洁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近一年研究,并多次在会议上交流。日前,优化调整后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方案已初步形成。2014年7月22日,田洁就该方案进一步征求领导和教师们的建议。方案在最后修改确定后,将于2014-2015学年开始实施。会上,董事长张亚林特别提出,要充分发挥选课制的优势,不能让“专业”成为学习的阻碍。
我校学生毕业要求修满的基本学分数为200学分,通识教有70学分,分为三大门类——技能类型,知识类型和文体类型。
门类
课程分类
课程名称
技能类型
48学分
信息化技术
18学分
Wndows操作系统及互联网应用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
智能终端应用
信息检索
数据存储技术
网络信息安全
英语
18学分
英语听说
表达
12学分
写作基础
演讲与口才
硬笔书法
社交礼仪
知识类型
16学分
伦理与道德
4学分
法律基础
社会科学
6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史
经济
4学分
经济学基础
哲学与思维
2学分
逻辑学基础
文体类型
6学分
文艺体育
6学分
选开三门课程(足球、篮球、高尔夫、网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健美操)
通识教育课程分类表
田洁对课程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教学要求。通识教育关注企业对求职人员的非专业技能类素质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如良好的身体素质、沟通表达能力、英语听说水平、对办公软件的运用等。该方案中还增加了关于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必备知识,如Wifi的配置,云存储等内容。具备这些知识能力对学生的学业和就业都有不可小视的作用。
通识教育课程集中在大一基础教育系教授,大二开设小部分课程。学分平衡表如下: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平衡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总计
大一
54大二
总计
270
学分平衡表
计算机基础教师康妍认为这一方案非常细致,加入了关于移动网络、通信工具等教学内容,符合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具有创新性。她在授课中体会到多媒体类课程,如制作Flash、图片设计等实用性强,非常受到学生的喜爱,建议保留。副校长张子刈解答到,多媒体基础并没有取消,由于该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如Photoshop等)贴近于设计专业,因此由文化创意系开设更为恰当,可供全校学生选修。
数据中心教师张皓提出移动终端的应用如微信、手机淘宝、手机银行等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建议适当加入硬件知识,软硬结合,让学生可以自行处理遇到的问题。网络工程专业教师宁
国辉认为大一开设网络信息安全过于深奥、偏理论化,建议开设重实践少理论的课程,先让学生产生兴趣,为日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学术交流会 田洁
田洁介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英语听说教师董甫对于英语教学统一使用教学软件《英语口语8000句》这一举措提出异议,认为应适当保留纸质版教材。
校董事李可认为选修本身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提出留给学生自主选课的机会。针对此问题,张亚林谈到:通识课的必修学分要限制在最低,加大选修的份量。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选择通识选修课,也可以根据喜好和未来职业要求选择不同专业的选修课。不应该让专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要让选修充分地发挥作用。
教学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优化,从而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与社会需求接轨。因此我校教师一直致力于教学研究,不曾松懈。基础教育系针对2014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在授课中加入了新的时代因素,考虑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宗旨和理念。
编辑:王洋
第四篇: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几点想法
作者:童世骏 华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博采各国高教传统之众长
在现代世界,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构成通常包括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实用型大学三种类型。如果我们把研究型大学当作典型的现代大学,其通常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研究生院、本科学院和专业学院。高等教育的三类学府以及其中的研究型大学的三个部分,大致分别对应于德式、英式和美式的三种大学理念。
相对来说,强调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德国式大学理念会强调通识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是培养敬畏学术、献身学术的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是要通过高质量的专业教育实现的。即使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也是关于世界、文化和人生的一般知识的传授。大学教育之所以区别于公民教育,也在于它是具有相当程度的研究性的一这不仅仅是指这些课程应该由对课程内容有研究的教授来上,而且是指选这些课程的学生应该以研究者的姿态参与到课程中去。
通识教育所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智慧,因而它不仅仅诉诸理智,也诉诸情感和信念,它的载体不仅仅是文字,甚至也不仅仅是图像和声音。大学通识教育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美丽的校园环境、活泼的文化生活,都是因为这个缘故。这种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与以约翰•纽曼为代表的英式”大学理念比较接近。
美国赠地学院传统以及很大程度上由这种传统所构成的教育革命使为大学理念的重要成分,使得大学承担起 满足社会的工业化、民主化对于实用知识和公民能力的需要的责任。根据这种大学理念,实用知识和公民能力(以及公民德性)应该成为通识教 育的重要内容,“务实”和“平等”应该成为通识教育所要培植的重要价值。面向大众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因而得以区别于面向精英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
我觉得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我校首任校长孟宪承在1934年概括现代大学理想的时候,自觉地把“品性的陶熔”和 “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理念与《礼记•学记》里表达中国教育传统和现代 中国大学师生参与社会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蔡元培先生虽然在阐述北 京大学的研究型大学理念时强调这个理念的西方来源(尤其是上面所说 的德国大学理念),但当他在1922年高度评价毛泽东起草的《湖南自修大 学组织大纲》时,说它“以学者自力研究为本旨,学术以外无他鹄的合吾国书院与西洋研究所之长而活用之”,则实际上把中国古代的书院传统与孟宪承所说的“智慧的创获”这个大学理念也密切关联起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在中国推进通识教育可以很自然地把中西教育的最佳传统结合起来。
在中国做通识教育还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高校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高校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包括通识教育的整个大学教育都 是以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而通识教育尤其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此外,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因此通识教育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而且本身就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其组成部分。
二、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应该超越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之间 的简单二分
前面提到面向大众的“通识教育”与面向精英的博雅教育”之间的区别。我想套用哲学界熟知的一个说法,从平民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理念差别来谈论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否定精英价值的通识教育是空洞的,而否定平民价值的通识教育是盲目的。不同学校的通识教育当然会有不同特点,也有不同重点,但真正适合现代社会的大学通识教育,尤其是真正满足当代中国社会进步需要的大学通识教育应该是超越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之间的简单二分的。
在这点上,我想华东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是有一点特殊优势的。华东师范大学虽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但我还是喜欢我们“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因为高等教育,特别是像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高校教育,确实是要培养能在社会公众面前发挥广义的“为人师表”作用的人。但正像毛泽东在给他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的题词所说的那样,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自以为精英、鄙视普通人民、不 愿意向人民群众学习,就不配做人民的先生一不仅是道德上不配,而且也可能是能力上不配。我的老师冯契先生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概念——平民化的理想人格”,这是他对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圣凡之辩”或“尊卑之辩”的精辟回答。要实现平民化理想人格”的育人理想,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缺一不可,而跨越不同专业、超越特定功利目的的通识教育尤其重要。
从师范大学的育人使命出发有助于我们对这种超越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之简单二分的通识教育有一种简洁明了的理解。我觉得,无论是大学教育本身,还是我们作为特色和优势的教师教育研究,都要求我们特别重视在学校里形成一种好的师生关系,并且争取把这种好的师生关系向社会公众辐射开去。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师范大学进行通识教育,尤 其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它的意义。
好的师生关系,在我看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讲道理”。师生关系的形成不是靠亲情、利益和权势,而是靠知识和道理。第二是”求进步”。很少有一种人际关系,像师生关系那样把求进步”作为其内在原 则。毛泽东给小学生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实也是适用于大学的。第三是”有尊卑”。中华民族讲究师道尊严”、主张尊师重教”是以承认师生之间这种尊卑关系为前提的。当然,在现代社会,承认这种意义上的尊卑,实际上也意味着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那种基于理性和德性的尊严和高贵,承认我们在理性和德性面前根本上是人人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只有作为学习过程的结果才是现实的,在学习过程的起点上或过程中,这种平等还只是潜在的。也就是说,要把尊严和高贵从潜在的变成实际的,是要通过修养、学习、努力才能得到的。第四是“重学习”。中华民族历来特别重视学习,这是师生关系在中国之所以那么重要的最重要的理由。而且,正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也就是说,人身上很多优点,如果离开了“好学”的话,是会变成缺点的。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应培养“好人 ,而是要培养成人”,而这一点必须靠学习来实现。套用一个很著名的说法,只有讲学习”,才能懂得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处理好可能会发生矛盾的“讲正气”与”讲政治”之间的关系。
我希望,通识教育在华东师范大学除了要实现在其他高校同样的有关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尤其是价值培育的功能之外,还应该着力在校园形成以讲道理、求上进、有尊卑、重学习为特点的人际关系,并且努力让这样的人际关系向校园之外辐射,从而使得从华东师范大学校门走出的人们,在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九大报告中所要求的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工作当中也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三、通识教育当中的经典阅读应该体现高校育人目标之下特有的问题意识
通识教育不局限于经典阅读,但经典阅读确实是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因为阅读经典就是阅读者对自己所属共同体的最优秀成员的倾听;经受以阅读经典为核心内容的通识教育,就是让年轻的心灵经过倾听 而不仅仅是言说、分享而不仅仅是创造,通过充实和反省、思考和行动,得以健康成长和成熟。
经典阅读是重要的,经典内容的多样性、互补性、启发性和开放性,也是重要的。抽象地说,古与今的经典是缺一不可的,中与外的经典也是缺一不可的。衡量缺”不缺”的标准是当代中国高校培养目标下凸显出来的问题意识。
整个中国教育体系的育人目标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等学校的育人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上述品质和能力的充满年轻活力的成熟人格。为帮助大学生实现从比较不成熟到 比较成熟的转化,通识教育中的经典阅读要针对年轻学子们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实际的精神需要,针对他们实际的思想问题。青年学生日新月异地成长着,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个自我之认同”的问题;青年学生走出家庭、来到校园并准备走向社会,势必会有一个社会之“规范”的问题;青年学生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乡村和城市,对自己从书本上了解的故土和异乡都充满着好奇和疑惑,因此会有一个世界之“意义”的问题。经典阅读要履行世俗意义上的精神教育的职能,就必须帮助青年学生顺利地形成认同、内化规范、理解意义,使他们今后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在一个团结和谐的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在大千世界中体会到意义和美妙。满足这种意义上的精神需求,既是满足青年学生在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特定年龄阶段的现实需求,也是满足他们作为成长中的人类个体所拥有的共同的永恒的需求。
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经历数千年检验、得到几十代肯定的文学作品、史学典籍和哲学论著,是青年学生最好的精神养料。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要使历代经典在当代校园发挥这样的作用,千万不能忘记把这些典 籍扎扎实实地放在读者们所生活于其中的当代语境当中。毕竟,对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来说,“我是谁”的问题、“我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这世界对我意味着什么”的问题都是发生在我们这个经济全球化、交往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和各国人民未来命运一体化的当代世界之中的。
再具体一点说,我尤其想强调经典著作的多样性对于满足不同处境的人们和不同阶段的人生的不同需要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满足同一个人 或同一个群体的不同方面的需要的重要性。李大钊曾经于1923年4月在复旦大学做讲演,其中的一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的通识教育也很有启发。李大钊说:人们要过优美的、高尚的生活,必须要有内心的修养。史学、哲学和文学都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并且都有他们的好处,从不同的研究,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与我们以不同的修养。”李大钊认为,文学教我们“发扬蹈厉”,史学教我们“踏实审慎”,哲学教我们“扼要达观”,而这三者交相为用,可以使我们精神上得一种平均的调和的训练与修养”。我曾在给学生的讲课中引用了我自己的老师冯契先生在63岁、76岁和 80岁时给友人的信中的三段话,对其中“价值”“理想”和“责任”三个概念做了一点发挥。这三个概念的丰富含义对于年轻学子来说,如果不通过大量经典阅读而只通过听讲座、谈体会是无法真正理解的。
我还想借助于冯契对古今中西的一些比较,来对通识教育中阅读选自不同学科、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和不同思想传统的伟大经典的重要性做一点说明。冯契视中国哲学为辩证思维遗产,但认为它只有与西方已经相当发达的实证科学和形式逻辑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方法,并且避免蜕变成空话和诡辩;冯契重视西方哲学所强调的“自愿原则”,但不仅强调自愿的意志选择要获得自觉的理性指导,而且认为意志的专一性或坚定性品格与意志的自愿性品格缺一不可;冯契认同中国文化的理性传统,但提出不但要防止“以理杀人”的独断主义,而且要防止因为克服独断主义而走向虚无主义,尤其要防止独断主义的唯我独尊与虚无主义的没有操守的独特结合:拿独断主义吓唬别人,拿虚无主义纵容自己。冯契先生的这些观点,是他自己研读古今中外大量典籍、思考其中包含的大量问题的结果。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自己所处的特定语境中跟随前辈和老师进行阅读和思考,从所读所思当中逐渐获得他们自己的经得起批判推敲的意见、观点和立场。
本文由澎湃新闻记者丁雄飞根据2017年“文学阅读与通识教育”研讨会会前对童世骏教授的采访整理而成,修订后收录于《通识教育评论》第六期。
第五篇:湘潭大学通识教育封面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
湘潭大学通识教育自修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班级名称____________
学院名称____________
交阅时间____________
湘潭大学教务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