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打造七星教育窗口
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打造七星教育窗口
——七星街镇中心小学现状分析与管理举措
■七星街镇中心小学校长廖建军
七星街镇中心小学是涟源市七星街镇中心学校下辖的一所重点学校,前身是国营洪源机械厂子弟学校,2006年进行体制改革,归属地方教育局管辖。多年来,七星街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制度健全,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教师队伍精干,工作作风优良,教育教学质量上乘,被上级主管部门多次嘉奖,2010年我校成功获得省级合格学校验收涟源市第一名。但近年来,我校因周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趋势,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作为一校之长,我觉得有必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管理举措,乃当务之急。
一、学校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的陈旧
七星街镇中心小学原属于国营洪源机械厂子校,之前的管理制度都是根据厂矿企业的内部机制,经时代的变迁已经与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出入了。尽管原来的管理制度具有很大的优点,如坐班制,评优评先职代会制度等等,但几十年的沿袭继承,与现代教育还是有不当之处,如激励机制不够,特别是对工作第一线的教师评估制度不是很健全,还有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等等都有待加强。
2、原有特色教育的淡化
洪源机械厂子校曾是一所非常有特色教育的学校。不仅教学质量上乘,多次名列全市前茅,而且在以普通话为龙头的语音教学、英语教学在本土范围内首屈一指,以及组织师生活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养成教育等方面都是本校的特色教育。然后近年来,一些老领导老教师的退休,或者部分优秀教师的岗位调离,加之新进来的生源鱼龙混杂,导致当前的教育形式很复杂,前后对比波动相对比较大,把原来的特色教育逐渐淡化了,这是我们学校面临的重大困境和教育课题。
3、生源严重的不足
随着国营洪源机械厂的两次破产,大批工人转战异地,有些连家都搬迁到了岳阳、娄底等地,因而学生也随之而锐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仍居住在洪源社区的工人尚不足200人,且其中大部分家属均在娄底新社区购置了房子,大量的原学校学生转学娄底就读,直接导致本校学生流失严重。另外,根据本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招生条例,学生以就近就读的原则,本校生源一年不比一年,难以把这个学校教育的蛋糕做大做强。
4、应试教育的困惑
七星街镇中心小学划归地方教育局管理以来,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好的评价机制来均衡发展教育,唯一的指挥棒便是统考,当教育管理仅仅以分数来决定一所学校、一名教师、一个班级的好坏时,所有的教育都会相应地走向了悲哀的发展——应试教育。本校也难以例外,这绝非一个校长所能左右的趋势,我认为这是一场学校与社会的拔河比赛——那么多家长的需求、那么多社会力量的逼迫,我们所孜孜以求的的素质教育在这场艰难的拔河比赛中,胜算几何呢?
5、教师的安于现状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科技高度发达,那么教育的执行者——教师也需要时时充电,才能与时俱进。但遗憾的是本校教师在这方面似乎遭遇了瓶颈:继续教育仅仅是形式上的任务,教育队伍建设也是形同虚设,已经难以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如多媒体等电化教学如同摆设,教研教改成为了一句口号。我认为,本校教师还是存在很多优点的,诸如素质高,综合业务能力强,关键在于如何下活一盘棋,如何通过创新评价机制来提升教师的动力。
6、职业道德的失落
教师职业道德的失落和沦丧,这可能是当前教育的普遍问题。有利可图的就做事,无利可图的就采取应付或者逃避态度,这恐怕是当前教师的通病了。教师的工资确实少,一千多元钱一个月的酬劳,干起事来确实有点松懈。家长给了好处就尽心尽力尽责,没有好处的活儿,哪怕是学校领导的行政命令也都充耳不闻不问,没有主人翁精神,职业没有幸福感。房价物价高涨,部分教师希望通过教学工作之余来谋取利益的现象也是形势所逼。这些职业道德的失落之状,在我校也是比较突出的。
二、具体的教育教学举措
针对前面所述的所有问题,我认为,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管理良好的导向和管理集团有力的指引。关键在于向管理要质量,人定胜天,需要管理阶层和教职员工上下协作,团结一心,以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举措,来发展学校,把我们七星街镇中心小学打造成一所本市一流的名校,成为七星街镇教育的窗口。
1、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管理
建立新的学校规章制度,是管理学校的重要措施。作为校长,我认为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管理,是首要任务。目前,我们学校已经建立了学校教职员工管理制度、教导处教育教学执行办法、少先队大队部管理制度、财务室制度、食堂管理制度、门卫门岗制度以及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仪器实验室、劳技室等功能室的管理制度,有效地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管理成为有章可循的规范之地。
2、凸显特色教育,注重常规管理
我校的特色教育是以普通话为龙头的语音教育教学。在此基础上,我们学校统一强调特色教育教学要求,凡是老师上课必须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学,包括各种会议,集会,开展教研活动都一律使用普通话,个别老教师尽量使用普通话,校长带头,各科室都要做出表率。
副科有专职老师上课,按国家统一课表开课。趁省级合格学校建设的同时,我校加强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切实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地实现了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
3、坚持创新教育,努力教研教改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一所学校的发展必须紧紧把握时代命脉,与时俱进,教育如科技,也是日新月异的。要想不被时代所摒弃,就必须走进教育改革的前列。我校通过引进电脑室、多媒体功能室,有力地加强了教学手段的促进作用,而且在高年级组和低年级组之间开展课题研究,有效地组织教师到外面取经学习的教学活动等等,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把教学摆在学校建设第一线,不惜重金,鼓励教师走出去,不断充电学习,力争创造第一。
4、搞好后勤改革,服务学校教师
没有良好的教育设施,所有的教学都无从说起。为了让老师和同学们安心工作和学习,我校在2010年开办了学校食堂,方便远道学生就餐,也让老师解决工作中的后顾之忧,还可以产生少许的效益,为老师们谋取福利。我们还准备承包学校商店,增办两个幼儿班,扩
大学校收入,为老师们办实事,谋福利,真正留住老师,就得努力去创造学校条件,也让老师们体味职业的幸福感。
总而言之,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自从担任七星街镇中心小学校长以来,我就一直在不断思索,怎样才能让我们学校提升教育教学品味,达到新的台阶。我们的教育管理目标是通过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统一布局静心建设努力把我校打造出七星街镇教育教学的窗口形象,要建设一所全市有名的一流小学来。
第二篇:因地制宜打造低碳生态智慧城区
新体系 新模式 新机制
因地制宜打造低碳生态智慧城区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缺乏、PM2.5指数持续高位、高浓度的雾霾天气笼罩,享受好阳光、呼吸好空气、喝无污染的水、交通不拥挤已然成了“奢侈品”。我国提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生态型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地级以上的城市约280多个,但至今公认的成功案例却不多。后世博地区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打造低碳生态智慧城区。
如何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助力城市发展。为延续“世博低碳生态科技论坛”品牌效应,持续关注地下空间持续开发浪潮。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计划将继续结合世博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项目,聚集世界各地优秀地下空间与城市规划案例和业内人士,于2014年9月18-19日在上海世博会展中心举办“2014(第二届)地下空间与城市综合体国际研讨会”,大会以“践行绿色理念 探索低碳未来”为主题,采用“主论坛 + 分论坛 + 产品展示 + 参观考察”的组织形式,将地下空间开发、能源管理、绿色建筑等多学科内容交叉,通过高端论坛、专业研讨、展示区等形式,探讨和展示中国地下空间、智慧城区行业趋势及最新市场动态,实现产、学、研、用结合,以此促使发达、发展中和新兴大都市及特大城市智慧城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研讨会同期,围绕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地下空间施工、绿色材料应用及能源管理,地下空间与智慧城市交通一体化三
个主题论坛;同期举办地下空间产品展示,包括地下空间成果展区;绿色建筑与能源管理展区;智慧城市管理与地下停车库展区;地下空间施工技术、材料、与设备展区。预计本届会展将有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名代表出席,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前来参展,届时将定向邀请2000名的专业观众前来洽谈贸易。
第三篇:四项举措打造便民服务窗口
四项举措打造便民服务窗口
优质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根据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紧紧围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工作目标,以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功能,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
一、加强领导,着力在强化组织网络上下功夫。
随着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镇党委、政府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以镇长为组长,人武部长为副组长,其它相关责任办公室负责人为组员。同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各行政村成立便民服务受理领导小组,以村书记为组长,村长、民政员为组员,大学生村官为受理员的组织网络体系。并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格局,确保便民服务中心正常运作。二是加强培训。组织网络健全后,为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我镇多次召开动员培训会议,广泛宣传,层层发动,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强化组织网络工作人员的政策法规和业务水平。
二、加强管理,着力在规范运行上下功夫。一是规范功能设置。为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完善便民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强化服务功能,建立集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加大投入,完善便民服务中心设施,提升功能设置,以满足村民生产和生活需求。二是规范运行制度。开展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必须加强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因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发文到各行政村、社区,确保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顺利进行。并在便民服务窗口电子大屏幕上流动播放,同时各项服务指南做成图版上墙公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每个服务窗口放置精美简明的便民服务手册,并将窗口服务指南、工作流程等统一制成图版上墙公布。三是强化考核。便民服务中心纳入镇、村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各窗口设立服务质量意见反馈薄,做到严格考核,赏罚分明,确保长效运行管理。
三、优化服务,着力在便民惠民上下功夫。
便民服务中心旨在“便民、惠民”,为村民提供便捷、多样、优质的服务。一是拓宽服务内容。为了方便辖区村民的生活,提高辖区村民的生活质量,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完善便民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功能。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有招投标、村级财务、大病医疗保险、办理老年证、社会救济、农村建房等16项服务内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有党员组织转接、企业申报批、户口申报、代办独生子妇、代办低保等53项服务内容。我们还根据村民需要,不断增加服务内容,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二是强化便民服务。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对与群众基本生活和保障密切相关的行政服务项目推行“一站式”办理和代理服务,村民需要什么便民服务中心就做什么,能现场办理的绝不拖拉,能代办的给予代办,节省了村民的办事时间,免除了村民奔波的劳苦,使便民服务中心能适应村民对综合性服务的需求。三是丰富文化生活。增强便民服务中心的组织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服务,扩大图书馆的使用面积,建立阅览室、增加报纸刊物的订购,丰富星级老年活动中心和残疾人活动中心设施,建立健身娱乐培训场所,进一步满足村民的学习、娱乐、休闲等需要,努力把便民服务中心作为村民休闲娱乐、健身、学习、社交的健康活动场所。
四、整合资源,着力在完善功能上下功夫。
一是整合人力资源。各便民服务中心窗口落实专门人员,同时发挥各村、各条线干部、村党员、六百工作联络员、联村干部等人员的作用,改变单一性、局限性服务为灵活性服务,为村民办理相关事项,提高办事效率,这样增强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又密切了干群关系。二是整合职能部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面很广,我镇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共建,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形成合力,完善功能,确保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有序运转。三是整合建设资金。建好便民服务中心,资金保障是关键。我们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有关补助资金、项目、优惠政策向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各方筹措,形成共同支援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工作合力。
2011-12-29
第四篇: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
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
——江西省浮梁县工商局企业注册局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浮梁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局积极创新举措,比服务态度、比服务质量、比服务效率,努力保持“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党员示范窗口”称号,争创“党员先锋岗”。
为了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企业注册工商局建立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制度,主动开展事前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专人服务,全部实行“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党员干部带着问题走进企业、走进群众家庭,深入了解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找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结合点,明确进一步改善服务的努力方向,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帮助和服务,解决好基层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民生问题,走访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20户,走访社员260人,走访与合作社有联系的农民320人,通过走访、上门宣传党和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特别是宣传工商部门开展“创业服务年”中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和优惠政策,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品牌建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商标战略,大力开展“一社一标”活动,了解合作社经营情况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原因以及对工商部门的意见、建议和需求,1
通过走访调研,进一步加强了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沟通联系,提高了创建先进基层党支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水平。
该局去年以来开展“提能增效”活动,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好首问责任制等各项制度;二是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创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2010年以来,发展个体工商户户、注册资金万元、从业人员人,发展私营企业户、从业人员人、注册资金万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户、资金万元、社员人,名称预先核准1200户,办理企业年检户。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指导企业运用股权质押登记激活企业静态资产,帮助企业破解制约发展瓶颈,走出困境。景德镇万平三阳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办理股权出质登记,实现融资450万元,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
同时该局还开展了“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学习提高,带头创造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求真务实,带头文明守法,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做奉献,争当勤学模范、敬业模范、为民模范、实干模范、自律模范,在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服务创业做表率、树形象,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先进性,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群众上出实招、做
实事,在服务过程中打造创先争优的先进集体。景德镇市恒通物流有限公司由景德镇市区迁入浮梁镇,工商窗口仅三天时间就办妥企业迁移手续;江西泰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县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因冠省级企业名称须报省工商局核准,客商急需在24小时内予以办结,工商窗口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重点项目跟踪办,及时与省局联系,反映实际情况,取得省局大力支持,仅2个小时就办好该企业省级名称的报批与核准工作,深受企业一致好评。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企业注册局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1560件,现场办结率达98%,承诺时限办结率达100%,2010,浮梁县工商局行政服务工作受县政府表彰,县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被县政府授予“行政服务示范窗口”,窗口2名党员分别获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和行政服务先进个人。
第五篇:国土局:打造精品窗口提升服务水平
国土局:打造精品窗口提升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不断改进、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品牌,**市国土资源局以“文明创建”活动为依托,从基础服务抓起,从细节服务入手,致力打造求新求实、精品精湛的行政服务大厅窗口文化。
一是制定完善工作制度。为保证服务大厅正常有序运行,规范窗口人员服务工作,宿豫国土分局先后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突出加强服务大厅的建设和管理,推行“一个大厅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的服务模式,使制度办法成为基层建设的主要支柱,使规范服务成为窗口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同时,通过制度约束,明确服务大厅窗口岗位人员职责定位,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明确业务流程、严把要素审核,加快办事速度,促进有效监管,为用地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是优化美化工作环境。将文化建设渗透到工作环境中,增强环境的舒适氛围,行政服务大厅窗明几净、宽敞明亮,配置崭新的办公桌椅,更新电子设备,摆放新鲜花草,制定了一周卫生清洁制度,保证各柜内卫生整洁,办公设备摆放有序,绿色植物清新干净,使人赏心悦目,使工作环境优雅美观,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三是简化优化办事程序。坚持“集中、透明、便民、高效”的原则,秉承“稳、简、快”的服务理念,重新梳理调整业务办理流程,公开办事依据,透明办事程序,在规章制度范围内,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简化工作手续,减少办事环节,使用地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四是不断提升服务形象。加强职工的思想行为,凝聚工作力量,坚持业务学习制度,以规章制度、业务操作为基点,结合发展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分层次、针对性培训,强抓技能大练兵,确保技能娴熟,促进工作效率有效提升。以“五项服务”为载体,落实“四严格”措施,全面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提升国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