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大学生分年级分层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doc
对大学生分年级分层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工作的的有效性问题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一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开展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研究和掌握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近几年来,我们抓住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的各个年龄段、学业阶段所体现出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和推进对大学生开展分年级分层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开展分年级分层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
首先,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不按级下达任务,而是用同样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院的统一活动和工作,用同一个模式去塑造学生。由于工作中很少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和思想状况差异,特别是个体的差异,使工作难免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因此,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虽然表面上看很重视,轰轰烈烈,齐抓共管,特别是从事思想教育的老师更是千辛万苦,日夜操劳,但实际上往往许多学生对工作并不认可和接受,造成效果不理想,有时甚至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其次,从实际做法来看,现在的绝大部分做法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凭着经验工作,跟着感觉走。通常情况下,比较注重对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注重加强适应性、理想、道德及行为养成教育,其他年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随机性则很强。教育内容也较为单一,对于大学生的做人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观念教育等内容,即便是有也往往由于缺乏系统性而使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再者,在目前不少高校中,辅导员由于受干部政策、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岗位的流动性相对教师岗位来说还较为频繁的,由于思想教育工作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的实施内容和方案,往往造成由于人员发生变化而产生不连贯性,影响工作效果。因此,近年来我们着手开展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思想政治内容的探索和研究,制定科学的分年级、分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挖掘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优势潜能,调动各年级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分年级分层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1.确立不同年级、层次的工作重点但又有一定的横纵向联系的方案
在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分层次的目标要求,实施不同的、但又有侧重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需求。对于一年级学生,适应是 1
这一阶段学生的教育主题。因此,要重点开展好新生入学教育、养成教育和学业指导。二年级是学生专业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要以稳定专业思想为切入点,着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三年级的学生对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有比较明确的态度,这一阶段要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切入点,注重全面发展教育。对于四年级学生,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努力为他们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服务。同时,在按年级、分层次实施思想教育过程中,我们合理地进行排列组合,各年级既有侧重、有所区别,又有一定横向或纵向的联系,使每个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收到不同内容和水平的教育,毕业时最终达到预定的目标。比如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重要的教育内容,我们的实施方案中在整个四年都安排了教育内容,但各个年级又有所侧重和不同。在一年级工作的重点是心理素质基础教育,活动的形式主要包括心理问卷调查、系列讲座和专题报告会、利用报刊、网络等形式加以引导等;二年级工作的重点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搞好个体和团体的心理咨询、开展好“525”心里健康月相关活动等;三年级的重点是人格塑造教育活动,主要活动是开展人格系列塑造与职业辅导系列活动,继续开展好“525”心里健康月的相关活动等;四年级工作的重点则是职业心理的辅导与教育,主要包括讲座、报告会,职业心理指导、就业心理指导、人格塑造实践等。这样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安排使得各个年级的教育内容有所侧重但又有交叉,保证和工作的连续性和时效性。
2.坚持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想教育。无论是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还是其自身所反映出的特点,都是具有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是简单的、平面的,而应该从多角度、全方位去探讨和研究,从而进行多样化、层次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方案的制定中,除做好各年级的重点工作,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和形势要求,把新生入学教育、国防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大学生励志教育、安全教育、法制与纪律教育、学生党员教育活动、学校安排的政治学习等10多项活动,分层次、有计划地安排到各个阶段和年级,努力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3.坚持思想教育的渐进性原则
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是一个由不稳定向稳定,由不成熟向成熟,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这个教育工程中要分阶段、分步骤地逐步地组建循序渐进推进,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要坚持循序渐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层实施。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将思想教育的总目标依据学习阶段的不同进行分解,以便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逐步展开,使受教育者在体验教育的过程中有从易到难、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一步一个台阶,最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过低不行,学生会感到像是喝“温开水”,没有滋味;要求过高也不行,学生会发生理解障碍,或者干脆认为你是在唱高调,可望而不可及。因此,今天应完成的内容不能拖到明天,而明天才能接受的东西也不能拿到今天来强求。放任自流或操之过急,都违背思想政治教育的渐进性原则。各类教育内容在各年级、各个不同的学习阶段,都应有符合实际的具体要求。我们要注意其间的互相衔接,并且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进程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深化和加强,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以稳定提高。比如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是一项重点但又难点的工作,对于这项工作就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对于大一的学生,重点是开展律己求诚教育,包括文明礼貌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等;大二学生重点开展对他人守信教育,包括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教育、乐于助人教育等;大三重点开展对社会守信教育,重点是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教育;大四则主要开展诚信立人教育,重点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诚实守信、自觉履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义务等开展教育工作。同时在教育过程适当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这样一种渐进的、逐步推进的工作方式,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容易被接受,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四.开展分年级分层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与完善
近年来,学院着力在开展分年级分层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 面下功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班集体和先进个人。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所申报的项目还荣获了“----市2010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二等奖”。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抓好这项工作。
1.继续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开展分年级分层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顺利的实施和取得预期的效果的关键。从几年的工作实际来看,辅导员队伍的状况如何是能否开展好分年级分层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搞好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高是开展好这项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将继续完善我院的辅导员集体学习制度,并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搞好业务学习和理论提高。要为他们考取高级职业指导、职业心理咨询师等创造条件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要开展不同年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活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增强不同年级辅
导员开展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2.对于不同学生个体开展分层次教育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按照我们的设想,大学生开展分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年级段开展分层次的思想教育,如上所述,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已经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方案,并开展了较多的实际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的工作则是分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因材施教,各有侧重,努力做到“对号入座”。开展这项工作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工作难度较大。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要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分层次的标准问题。也就是采用何种标准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把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目前,我们对于学生的分层次主要依据对学生的摸底结果甚至是学生的表面的言行表现,将学生简单地分为A、B、C三类,缺乏一套量化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因此,考查和分类的内容、难易程度、考察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这些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分层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要在进一步实践教育的环节和内容上下功夫
实践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和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实践教育对教育对象更具有说服力。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教育来使青年学生验证分层次教育的现实效果,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但是,目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经费、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使得实践教育活动存在着门槛高、走过程、效果差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等问题。因此,要认真探讨和努力实施好实践教育环节的内容,努力通过更多的、有效的实践活动来自觉增强大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我价值的正确理解,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以稳定提高。
第二篇:分层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分层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性和高度应用性的工程,它的工作对象是当代思想最活跃、感情最丰富、异向思维最多变的大学生,思想工作涉及面广、跳跃性强、复杂性高。高校只有致力于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要求多,很少顾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和不同特点,因而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 我们应该分析和探索大学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 按年级”、“ 分层次” 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按年级 分层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任,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性和高度应用性的工程, 它的工作对象是当代思想最活跃、感情最丰富、异向思维最多变的大学生,思想工作涉及面广、跳跃性强、复杂性高。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 将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分层次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的瞬息万变, 导致大学生的思维方法、行为标准、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处世态度等朝多元化方向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切实提高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必须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 从教育对象的不同个性和成长规律入手,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层次目标, 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去探讨和研究,从而进行多样化、层次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入学的不同时段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是一个由不稳定向稳定, 由不成熟向成熟, 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学生从入学到毕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生阅历逐渐丰富,身心逐步趋于成熟。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升入大学,其社会环境、社会地位、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他们在心理、思想及行动上,往往有诸多的不适应。比如, 他们自主意识增强,但自理能力较差。他们开始大都盲目乐观,而一旦在思想、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受到挫折, 又会产生自卑和焦虑。中学时代对大学的美好想像与亲身体会到的大学生活现实间的反差, 常常会引起上述复杂的心理矛盾,并在思想、道德、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反映出来。二年级学生由于对大学环境的熟悉、适应和对专业知识、社会知识的进一步深化理解, 普遍存在一种适应感和自豪感。一年级时那种对大学生活的神秘感、约束感和远离家乡、亲人的孤独感已经消失。随着阅历的丰富,对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了更加切合实际的思考。三年级学生通过前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对本专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专业思想稳定,有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要求, 对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有比较明确的态度。毕业年级的大学生处在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阶段,他们大都“ 思想活跃、跃跃欲试、外松内紧、心绪不定” ,他们既要考虑毕业生们所关心的共同问题,又在政治追求、职业选择、就业去向和适应社会等问题上表现得矛盾重重。总之, 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 其心理、生理和思想行
为的特征表现也各不相同, 这些不同,比较明显地体现在阶段进程中的有序性和层次性上。
三、分层次教育的具体实施
从青年成才的规律来看,大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定型的重要阶段, 高校应按年级、分层次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各类教育活动,满足各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开好头,指好路。
一年级是基础。
对一年级学生应注重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思想转变、生活转变、学习方法转变及适应管理制度的转变, 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称之为“ 领着干”。一是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二是通过实施新生入学教育, 精心开展“ 五个第一” 讲座,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成才目标,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和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可通过开展“ * * 新星新” 选拔赛、新生篮球赛、新生足球赛、新生辩论赛等,不仅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各方面才能的舞台, 同时也在活动中密切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举办新生学习交流会,组织优秀学生与一年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学生解疑答惑;开展榜样在身边活动, 从高年级中选拔优秀的学生, 担任新生班主任,把他们在大学中的心得体会传授给新生,使其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坚定学有所成的决心。
二年级是关键。
对二年级学生应着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专业、培养团队精神、树立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称之为“ 指导干”。二年级学生对学校和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意识到自己将面临的困难和抉择,感到了竞争的压力。一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二是要通过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团队精神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使学生稳定专业思想, 树立远大志向, 提高理想抱负水平, 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各专业可在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科前沿讲座, 让学生通过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发展来激发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鼓励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情。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在竞赛中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所学专业,稳定专业思想。
三年级是骨干。
对三年级学生应注重全面发展,提高实践能力,称之为“ 亲自干”。一是要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任,辅导员的政治倾向、职业道德以及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辅导员一般应该选自经过思想政治教育, 或者经过必要培训而具有相当专业知识水平的高校优秀毕业生和在职的优秀教师、管理干部担任。而且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党建、日常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的一般咨询与辅导, 所以必须具有良好的哲学基础, 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他们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以教育和引导学生。他们必须具有唯物辩证思维方法, 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及思维方法。
2.2 辅导员必须具有较强的道德修养
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敏锐, 掌握的知识面较宽, 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求知欲较强,他们比较敬重那些修养好、学问深、能力强的人, 也愿意服从他们管理。这就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而高校辅导员在其中发挥的就是培养、教育、引导、榜样的作用。辅导员要想用自己完美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就必须做到在政治上,他们是旗帜;在学业上,他们是导师;在情感上,他们是朋友;在品行上,他们是典范。高校辅导员高尚的道德、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完善,将起着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为此, 高校辅导员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不断加强思想品德素质和自身形象修养, 通过自我陶冶、自我教育, 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2.3 辅导员必须树立“ 以学生为本” 的管理理念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的学生群体和个体。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因而,辅导员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关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在工作中, 只有坚持学生为主体,才能处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握住不同类型的同学个性中的基本差异, 了解他们的能力与弱点, 并且以个别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坚持学生主体性, 不仅仅是要关心爱护学生, 了解和信任学生,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给每个学生平等、公正的待遇,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2.4辅导员必须具有创新的工作态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们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趋频繁, 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碰撞更加激烈;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传媒在为我们提供新的工作手段和渠道的同时, 也使一些错误思潮和不良文化有了可乘之机。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 如果不从思路、内容、体制、手段和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思想工作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工作新思路。同时要认真学习和积极吸取现代科技成果, 更新观念,更新知识, 更新工作设备和手段, 提高工作水平, 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 精心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和载体,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增强工作实效。
总之, 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 琐碎枯燥,复杂艰苦,要做的完美无缺,的确很不容易。但是这一工作关系学生的未来,关系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因此辅导员应具有极高的责任心、广博的爱心、极强的耐心, 同时,还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刻苦钻研,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成绩,但总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发展,真正做到了“ 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 1] 谭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思考 《 雄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年 9月 23 页/ 25页
[ 2]姚九成.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及工作艺术 《 时代文学》2007年 04 期 195页/ 196 页
[ 3] 张体学.辅导员工作浅谈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6 年 12月 5 页/ 6页
[ 4] 董东, 陈爽.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 科技教育创新》2008年第 1期 180 页/ 182 页
第三篇: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李 春 霞 杨 树 国
(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摘 要: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并且个体差异很大,这给高等数学教学带了前所未有的难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一些院校开展了分层次教学改革的尝试,笔者根据多年来分层次教学改革的经验,深入探讨了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意义、具体实施方案等,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数学教学改革;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Explorations of and Practice in Layered Teaching of Higher Mathematics
LI Chun-xia, YANG Shu-guo(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higher mathematics is becoming ever more challenging with increased enrollments and students lower levels of preparation.Layered teaching has been adopted by a number of universities in an effort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Based on a summary of the authors-experience over the years, a discussion is presented on the need for layered teaching of higher mathematics and the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such layered teaching.
Key words: layered teaching;reform of mathematics teaching;modify one’s teaching method to suit the student’s specific requirements
21世纪是我国高校教育转型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时期,它已从昔日的精英教育转为了大众化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膨胀、全面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高校都抢上规模、谋求发展、争创效益,不断增加招生人数,使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素质普遍下降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加之许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速度和质量不能很快跟上,导致课堂教学的难度不断增大、教学质量相对下降等等,这些都给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虽然我们面临着如此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是我们必须有一种共识,那就是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不能以教学质量的下降为代价!如何改变目前教学的这一状态,避免教学质量的滑坡是当前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为了确保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改变过去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快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内涵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中,作为一种崭新的、实用性很强的教学管理模式——分层次教学应运而生[1]。
作为高校主要公共课之一的高等数学,在当前形势下暴露的问题更多。如自然班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速度和进度不好控制,课堂教学容量大小难以掌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教和学的难度加大,普遍出现了“教师不会教,好学生吃不饱,次学生吃不了”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呈下滑趋势,重修率越来越高,因此实施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是指在现有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教学管理模式,打乱原有的自然班,将学生根据数学成绩、数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情况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教学按教学班进行,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等按照教学班来制定和实施,从而达到教育资源最大利用,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目前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尝试。事实证明,分层次教学能调动广大高等数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能充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和特长,使不同层次的人才在适合自己发展的轨道上更快更好地成长。但在分层次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二、开展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1.实施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是各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且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但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为从事所学专业工作和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高等数学学科特点要求分层次教学
由于高等数学本身存在着逻辑性、抽象性和系统性强等特点,加之内容枯燥,灵活性大,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都感觉到很吃力。在高等数学的一堂课中,既有系统的概念引入、推理论证,又有导出方法、分析范例等,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大大地超过了中学一堂数学课的内容。在短期内获得大密度的信息,致使刚入学的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到很不
习惯和很不适应,加之数学能力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自然造成学生学习层次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除了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状况,进行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2]。
(2)学生数学水平和学习兴趣的差异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大幅度增加,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不断加大。即使是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入学时的数学成绩、数学水平和能力也参差不齐,这是无法改变的一个现状。同样的教学模式必将导致“好学生吃不饱、中等学生吃不好、差学生吃不了”,再加之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喜好、兴趣不同,他们的智商和志向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使得大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起点、内在需求存在一个天然的分层,因此,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
(3)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
“因材施教”可以说是一个在理论上得到大家都认可的教学规律。从本质上讲,每个学生都有着可待挖掘的潜力,教学过程本来应该是引导学生朝着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然而,传统教育往往只注重求同思维的培养,忽视个性的差异,在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许多硬性的规定。如同一套教材,清一色的教学大纲,一成不变的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计划等等,这些都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特长。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对数学要求较低的部分专业的学生,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还影响到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教学又显得薄弱,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相比而言,分层次教学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符合因材施教的规律,所以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
(4)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要求的差异是分层次教学的最终原因
当今正处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社会对不同专业学生数学素质的需求呈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既需要能较快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同时也需要进行深入理论研究、高新技术开发的科学研究型人才。由于不同专业和学科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又是受其专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驱动的,这就使得数学的学习目标有了进一步的分化。目标不同,学习动力就不一样,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分层,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学也需要分层次来进行。
2.实施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意义(1)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一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进度而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也避免了一部分学生由于内容简单而感觉是在浪费时间,以致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各层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进步的喜悦,学习品质得以逐渐优化,学习兴趣不断加强。
(2)分层教学针对性强,有利于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首先,教师可以针对各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状况,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堂教学过程,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能够针对本层次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因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教学效率会大大提升。同时,因为同一层次的学生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状况比较容易把握,这为课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备课和辅导提供了保障,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3)分层次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往的课堂,学生参差不齐、良莠不分,这让教师上课时左右为难。若讲得稍微过深,“差生”就在“坐飞机”,根本听不懂;若讲得浅一点,“好生”又觉得太乏味,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也无从下手,好坏不能兼顾,导致教师精疲力尽,而教学效果却总是不好。如果实施了分层次教学,面对的是同一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很容易把握,备课和组织教学等就会事半功倍,教学质量和效果就会大大提升。(4)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好本层学生的教学,任课教师需及时调整和制订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计划,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研究针对本层次教学的方法,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经常进行教学研究以刺激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分层教学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自觉跨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案
1.分层次教学的分层方法
分层次教学的第一步是如何将学生分层。分层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数学基础,可参照学生的高考成绩、中学的数学竞赛成绩和分层考试成绩等;第二,个人志愿,要充分兼顾到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和本人的意愿;第三,专业方向,要立足于不同专业对数学基础的不同需求。在进行分层次时,应注重数学基础并同时三者兼顾,实行分层次教学要因人制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分层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由于各校的生源情况、教学要求及专业分布各不相同,故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分层模式,应当各有侧重,分层次的规模和比例也要适当。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优化分层教学。
一般院校的高等数学大体上都分为:工科类、经管类、农科类等,不同类之间由于专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教学计划,反映了不同专业对高数的不同需求,而相近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相近,故分层次应提倡在各大类内部进行。如对于工科类专业,我们可以把全校工科类的自然班打乱,统一放在一起进行分层。按照上述的因素将所有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或A、B、C三个层次,一般分为三个层次较为合理。再根据每一层次中学生的人数将其分成不同的教学班,然后为各层次的学生制订各自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等。
2.层次动态管理
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后,我们在管理上要灵活,比如在分班教学开始后的两周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接受情况提出转班的申请。一般情况下,只允许他们在不同层次之间流动,尤其是要尽量满足那些感觉到不适应高层次教学进度而要转向低层次的学生的要求。流动一旦完成后,班级和人数等要严格控制,为了保障教学秩序,一般不允许学生二次流动。
分层教学要实施动态管理,一般情况下,要在第一学期末和下学期开学前再次进行分层。首先,学生可以根据一学期以来自己对本层次的适应情况和自己的能力与爱好等来提出流动申请,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对其考核,决定是否允许他们流动;其次,教师也可以根据本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状态,动员学生上下流动,如建议本层次学习好的学生上升一层,或建议本层次学习较差的学生下降一层等等。这种动态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也体现了教学管理的人性化。此外,它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和公平竞争的机会,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将学习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3]。
3.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管理
虽然从组织形式上看,分层次教学只是教学组织和管理上的一种变革,它不是一个教学思想,更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如教学思想由原来的“齐步走”变为“快者迈大步,中者迈方步、慢者迈小步”,教学内容由同一教材、同一内容变为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也由原来的单一要求改为不同层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也由单一变为多样,教学目的也变成了按能力、兴趣和需要进行分类培养等。总之,分层次教学引发了各个教学环节的重大变革。
(1)教材分层次
即使面对的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但由于层次不同,也可以选用不同深度和广度的教材。一般来讲,越高的层次使用的教材难度越大,内容越多,教材的选用要呈现出阶梯性。如对于工科专业分层次教学来讲,A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同济大学编的“高等数学”第四版;B层次的学生可以使用“少学时”版的同济教材,但如使用这一教材要突出数学思想、淡化数学技巧等;C层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相应教材,同样对不同层次学生配之以不同的辅助教材。教材和辅导材料确定后,可根据各层次的学生情况,适当增删相应的教学内容,但要保证每一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应该基本相同。(2)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分层次
教学大纲是教学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不同的教学大纲,尤其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等,由于对各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不一样,故在教学大纲上要体现出层次性和差别性。教学基本要求可以单独编写,编写时,可组织同一层次的教师集体商议,要集中各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要写得比较明确和具体,最后要将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进行对照,避免内容雷同,层次不分,使之操作性更强。
(3)分层次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既然学生已经分了层次,那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是目前大学中的“教与听”的模式,还是“自学”模式都不是理想的教学模式。鉴于数学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讲授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可以根据层次的差别适当调整讲授的比重,如对高、低层次的学生的教学要多讲等。
在分层次教学中,同一层次的学生水平差异不大,教师讲课可以有的放矢,但同时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根据本层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讲课内容和方法。应将内容区分为教师精讲、泛讲和学生自学三部分。要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方法,注意将实际问题模型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改变单一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方式,引进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改变学生为应付各种考试、片面追求解题技巧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计算,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
总之,实施分层次教学后,教师的任务没有减轻,只是任务和目标有所转移,即由以前只是考虑学生的成绩,转移到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演绎和推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欲,让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领悟数学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上这些都是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四、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我校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程。从开始的小规模分层到现在的大规模分层,从静态分层到动态管理,从内容、要求、方法的单一到多层次,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目前我校每年招生约3000名,我们在开学之初根据专业将他们分成三类:工科类、经管类、生物类,每类分为A、B、C三层。分层时,主要参考了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成绩、入学分层考试成绩和学生的志愿等。分层后的两周内我们根据学生的申请进行了微调。然后在各个层次按照不同的教学大纲和要求,分层次实施教学;在教学管理上,我们采用了各层次教学分组管理的办法,使每一层教师在集体备课、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方法、单元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方面基本一致。期末考试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际意愿进行动态分层。
经过多年的分层次教学,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分层次教学管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去年05级工科类学生《高等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如下:A层次30个班,平均成绩为72.3,平均不及格率为6.3%;B层次23个班,平均成绩为63.7,平均不及格率为12.25%,C层次16个班,平均成绩为62.5,平均不及格率为15.6%,对比以往的数据,现在的教学效果确实很不错。由于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教师能因层次施教,使教学渐渐转变成为能力和素质教育,学生的学习潜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都有了明显提高。可以说,分层次教学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专业的划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发挥学习个体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因材施学。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如数学教师队伍严重缺编、年轻教师缺乏经验;受到考研指挥棒的影响,能力培养和应试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矛盾;大规模分层后的教学安排吃力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改革的实施及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随着分层次教学实践的深入,这些问题必将得到圆满的解决,使之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适合当今教育现状的教学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德钦,尹群.工科数学课程现代化的认识与实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2). [2]刘元骏.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意义与实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3,4. [3] Lynn Arthur Steen.面向新世纪的数学[J].数学译林,1990,9(2):159-165.
第四篇: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薛锐 许丽萍
摘 要: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当前被很多高校采用。从大学物理开展分层次教学的意义着眼,从教学班级层次的划分、教材选用、教学大纲设计、教学重点区分、课后作业分层次、教学考核多样化等方面,提出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案和步骤,并指出分层次教学在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11-02
大学物理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是全校所有理工专业的学生,学生学好大学物理,才能为其他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传统“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容易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效果差,不及格率偏高等普遍现象。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物理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是大学物理课程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物理开展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分层次教学”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类似之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能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1]。所以,根据不同学生能力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才会真正地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分层次教学是在承认学生身心发展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区别地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创立评估体系,促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最优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2]。美国的不少名校,如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学校的物理专业也都采取分层次教学,为国内大学物理教学提供很好的范例[3]。目前,分层次教学也被国内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尝试。
事实证明,分层次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大学物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且能充分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大学物理的畏难情绪
大学物理是一门系统性强、知识体系严密的课程。相比高中的物理课,大学物理基本原理多、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大学物理课本身就是非常难的一门课程。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那就体现的更明显。全校按照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些学生几堂课之后就跟不上、听不懂,甚至放弃学习。实行分层次教学,按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讲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把握知识,克服畏难情绪。
(二)有助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大学物理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可以避免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进度而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行为。同时,也可以避免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内容简单,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中多穿插一些科学历史人文背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增加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教学中多介绍一些物理理论在不同专业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比如扫描显微镜、纳米材料、半导体技术、激光的特性及其应用等等,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通过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层次教学,可以使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开阔视野,激发他们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如,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让其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做一些基本的工作。同时,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讲座,向学生多介绍一些物理研究的前沿动态。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参加一些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赛,如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挑战杯等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案
(一)教学班级的层次划分
1.按照不同类别招生开展分层次教学。中北大学目前招收的本科生分:一本B、二本A、二本B、二本C。在分层次教学设计中,要制定专人负责每一个类别的分层次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2.按照不同专业来划分层次。中北大学为理工科院校,目前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就有50个专业。在教学中,需要对不同专业进行分层次教学。按中北大学情况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别:第一,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土木工程类专业;第二,信息通信、电气工程、计算机类专业;第三,化工,材料类专业。
3.班内开展分层次教学。即使同一类别的学生,由于地域差异,同一班级的学生入学时物理成绩差异也比较大。所以,班内教学也需要分层次开展。首先,教师要对所授内容非常熟悉,熟知每章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依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与其相适应的课堂思考问题。其次,教师可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增加一些扩展性的资料,引导在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在课后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再次,对于一些对物理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其选修一些研究性公共选修课,如“经典力学”、“量子物理”、“相对论”等,发掘其物理学习潜能,培养从事物理学的精英人才。
(二)教学内容分层次实施方案
1.教材的选用和学时分配。大学物理教师首先要根据不同招生类别选用不同的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深度分层次分专业配套使用。比如一本B和二本A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可以选用难度相对高、内容比较丰富的教材,同时教学学时可以长一些。中北大学分两个学期开设,每学期64学时。二本B和二本C的学生基础相对差一些,因此要选用比较浅显易懂的教材,学时数相应可以减少一些,还是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减为48学时。
2.教学大纲设计和教学重点区分。由于中北大学专业较多,且专业特点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相应增减和调整部分章节,设计不同教学大纲,合理设置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开展分层次教学。
教学重点区分。首先,考虑不同专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如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学重点为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内容;信息通信、电气工程、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重点为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内容;化工、材料类专业教学的重点则为力学、热学、原子物理学等内容。其次,考虑学生自身基础的不同。如,对一本B和二本A的学生,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把握基本理论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本原理来解决具体问题;对二本B和二本C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把握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即可。
3.课后作业练习分层次。课后作业除一些基本的练习题要求所有学生完成以外,可以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在讲到电磁学时可以给学生留一个小论文:题目为《电磁波的应用》,学生要完成论文就需要在课后查阅一些相关资料,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书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扩大知识面,使他们感受到物理学是非常有用的一门学科。
4.教学考核的层次划分。目前,多数情况下虽然教师使用的是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在教学考核环节,依然是要学生记住课本上的知识,反复做练习题、模拟题,最后“一张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考卷定终身”。分层次教学要求对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考核办法,才能真正检验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教学考核环节可以采取“课堂讨论+课外实践+考试”的方式进行。首先,课堂讨论,占总分30%。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思考题,让学生讨论和回答。同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并思考问题。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否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见解都可以作为课堂讨论考核的依据。其次,课外实践,占总分20%。根据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来对其大学物理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是否有独立研究论文;是否参与教师科研;是否参与课外物理相关竞赛等等。最后,期末考试,占总分50%。虽然分层次教学考核方式多种多样,但书面考试还是考核学生的基本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书面考试应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设计不同的考试题目,难易明显区分,突出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了解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
如何真正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是分层次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实际办法可以采取:首先,在大一进校整个年级进行物理大规模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的物理基础。其次,开设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随时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掌握各学生的学习程度。再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分层次教学容易使部分学生有自满情绪,同时部分学生也难免会出现自卑情绪。在分层次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讲清大学物理分层次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注意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分层次教学。
(三)把握不同的教学尺度
教师如何发挥主导性,把握不同教学尺度,是做好分层次教学工作的关键。大学物理教师需要在了解自己所教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并随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学生开心,教师舒心”。
总之,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中北大学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何更好地运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继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彭振生,徐小华,王桂英.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教学大纲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9,(6).[2]赵达,王乐新等.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8,(7).[3]张立彬,张功,杨祖念.美国大学物理学分层次教学研究[J].大学物理,2012,(6).
第五篇:思想政治实践与探索
在中宣部、教育部下达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为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精神,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切实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中应增强该课程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就如何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提高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一)对实践教学的正确认识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实施的一种教学构成。社会实践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也应多种多样,至少可分为参与社会物质生产和进行科研实践两大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则是引导学生深入实际以更好地感悟、消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并且运用这些理论成果来分析理解、解决现实问题的特殊教学课堂。它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而且应当多样化。
(二)实践教学是增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理论教学,把基本的道理讲透,又必须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贴近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努力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在推进教学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由于课时不够,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灌输;且大多数采取合班上课,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大多数教师上课采取满堂灌,学生不爱听,造成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使许多学生对本课程学习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的基本要求和方向就应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
二、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了学校两个小课堂(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1.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在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和思考,学会客观、全面地解析问题,这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结合社会大课堂的实践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把一些看起来浅显、说起来空洞、讲起来片面的内容通过讨论、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的氛围,使他们在轻松中去碰撞不同的思想、观点,然后再由老师加以引导,得出一个为多数人认同的结论。如改革中出现的下岗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大学生择业、就业问题等,这些是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让每位学生就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稿。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推选学生担任主持人、记录人,由学生自由发言,观众席的同学应踊跃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力争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讨论结束,由任课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交流讨论,增添了学生的胆识,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一些辩论和反驳,能引发一次又一次的小高潮。既可在辩论中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纠正错误,增长知识,又可使学生受到教育,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2.才艺展示
可以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全班课堂教学为活动平台,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以及“毛泽东人格魅力”情景表演比赛。比赛内容均包括诗词(情景)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介绍、表演活动以及诗词(或情景)内涵的阐述等。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评委,与任课教师一起对比赛进行评分,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分别给予奖状和奖品。整个活动,由任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包括活动的组织、准备、选题、表演、评分标准、主持等全都由学生负责,学生要全员参与。
(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1.电影活动周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进度,在每学期组织一个电影活动周。在电影活动周期间,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有时代性、经典性的影片如《东京审判》《张思德》《首席执行官》《生死牛玉儒》等,组织学生观看,并要求学生必须写一篇观后感。通过观看影片,使书本上的抽象理论与中国鲜活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生动性、感染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专家讲座
为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信息量,由部门领导牵头,联系聘请区内外、校内外专家进行讲座。这些专家可以是社会上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或在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名人名家、成功人士或校内有研究专长的领导或教师。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学习,邀请专家介绍当地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现状、发展前景,让师生进一步看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从而使师生增强对家乡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也可以是针对重大理论问题、国内国际突出的重大事件、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聘请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
(三)社会大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1.参观访问
在参观访问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结合本地的实际,组织学生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或龙州起义纪念馆、平果铝业公司、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等实践教学基地。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班级为单位,每班选出4~5个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我们利用周末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活动。通过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学生加深了对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和丰功伟绩的认识,了解了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人民为争取革命胜利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参观平果铝业公司,学生感受到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广西经济的腾飞、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充满希望。在百色扶贫示范村——田阳县那坡镇永常村,学生了解了永常村的过去和现状,使大家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参观结束后,学生代表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撰写心得体会,在全班进行汇报,让全体学生接受一次教育。通过现身说法的教育形式,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良革命传统、理论创新精神。
2.社会调查
这种调查的选题方式可根据学科特点、内容和党与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及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等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拟定10个调研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或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形成调查小组,可以本班、本专业、跨班级、跨专业进行组队,也可以以个人的形式参加调查;每个小组指定1~2位负责人,每组人数8—10人(包括组长和组员)。调查地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自行选择,原则上在自己的家乡进行调查。让学生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参观,结合问题去询问、记录、采集一些有用的信息和资料,这就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动口和动手能力。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调查活动后,学生或调查小组必须交一篇1500—2000字的调查报告。任课教师把任课班级的调查报告收回,在两周内进行初步评阅,挑选总数的10%进行复审,分出等级进行奖励。推荐优秀的调查报告到院报发表;也可以由部门领导牵头,出一期成果展。社会调查作为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有利于深居学堂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实地考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困难,以及党和政府为深化改革所作的努力,以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更深人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把课本中的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真正深化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三、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中必须着重解决的四个问题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创新,而且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对提高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要开展好这一实践教学,应着重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领导与管理体制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实践教学运行和落实,涉及教学安排、经费保障、基地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这都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来实现。只有学校领导重视,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有关职能部门才能真正重视,形成良好的运行体制,才能把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经费划拨、教师酬金计算和发放等工作落到实处;及时研究和解决实践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保证实践教学持续、健康、有效地进行。
(二)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学生社会实践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学院应积极主动取得社会的支持和理解,适当投人,加强建设,本着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一系列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就可以轮流到各基地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
(三)需要设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
经费保障是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障。在实践中,这些经费支出包括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参观访问、学生实地调研资助、宣传报道、成果交流和展示、成果汇编和出版、优秀调研成果的奖励等。学院划拨的原有经费往往不够,学校应将实践教学经费列入经常性教学经费预算,成立专项经费,保证正常划拨。
(四)提高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综合素质能力
实践教学任课教师往往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有的教师综合素质较弱,在组织协调能力方面较弱,这就难以独立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因此,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综合素质能力需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社会,研究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锻炼和培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水平,加强独立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