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我省执行盗窃公私财物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我省执行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标准的意见
(苏高法发[1998]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法释[1998]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1997年ll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2会议通过后,已于1998年3月10日公布,决定自3月17日起施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的数额幅度,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的实际状况,确定我省执行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一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六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本标准自1998年4月1日起施行。
一九九八年四月一日
附:
一、全国盗窃罪数额标准: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二、铁路运输途中实施盗窃犯罪数额标准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元为起点;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一万元为起点;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六万元为起点。
三、上海盗窃罪数额标准: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价值人民币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价值人民币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第二篇:关于我省执行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标准的意见
关于我省执行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
别巨大”标准的意见
苏高法〔2011〕370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确定我省执行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六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六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四、诈骗数额接近“数额较大”的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捐助、社会保险、教育、征地、拆迁等专项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或者使用诈骗的款项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多次诈骗的;
(六)曾因诈骗受过刑事或行政处罚的;
(七)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八)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具有上述
(一)、(二)、(三)、(七)、(八)情形之一的,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五、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意见第一、二、三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上述
(一)、(二)、(三)、(七)、(八)情形之一的,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六、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电传
苏高法电【2013】205号签发人:杨晓蓉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第一庭关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有关费用标准(2012)的通知
各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现将2012我省相关赔偿费用标准所依据的统计数据通报如下: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77元
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825元
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02元
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655元
职工年平均工资和江苏省分细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表,待统计局数据公布后再做通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2013年3月8日
第四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督促实施暂行办法(试行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督促实施暂行办法(试行)fficeffice"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2010年第18次会议讨论通过
为进一步发挥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平台的延伸作用,创新执行工作机制,以开展执行督促实现执行工作窗口前移,形成以“督促促履行,保全促和解,监督促执行”的良性运行机制,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省法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 执行督促是指依据当事人申请或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隋况,对有可能自动履行、达成履行和解协议的案件,在执行立案前督促义务人及时主动履行义务,以及对已进入执行程序尚未执结的案件,查询执行进展情况、催促执行的工作机制。执行督促包括执行通知督促、执前保全督促、执行程序督促等。
第二条 人民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执行督促窗口,由执行督促工作组或者执行督促员开展执行通知督促、执前保全督促和执行程序督促,并落实与执行督促工作相关的协调、联络等事宜。
第三条 执行督促窗口的执行督促工作组或执行督促员原则上由执行部门派驻,相关部门协助。
执行督促窗口日常管理由诉讼服务中心负责。
第四条 执行督促要坚持当事人自愿的原则,申请人坚持要求直接立案的,应及时立案移送执行部门执行。
第五条 执行督促要坚持快捷、便利原则,整个督促期限应当在20日内完成,特殊情况经报请执行局长审查批准后可延长10日,但双方当事人同意延长期限的除外。
人民法院立案前进行执行督促的,自当事人申请之日起申请执行时效中断。
第六条 执行督促只适用于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且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
第七条 执行督促不适用于下列情形:
(一)需要委托外地法院执行的案件;
(二)情况紧急,须立即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案件;
(三)其他不宜适用执行督促的案件。
第八条 在执行通知督促履行期限内,可以同时进行执前保全督促;执前保全督促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执行通知督促。
二、执行通知督促
第九条 执行通知督促是指对义务人有可能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义务的,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向义务人发送相关通知,通过适时提醒、法律释明、说服教育及后果警示等多种形式,督促义务人主动履行义务的工作机制。
第十条 执行通知督促既包括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已经届满尚未立案的情形,也包括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并未届满而权利人申请法院督促义务人履行的情形。
第十一条 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届满的,权利人书面向人民法院申请督促义务人按法律文书规定的期限、标的履行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向义务人送达《履行法律义务提示函》,或直接电话通知,提示义务人依照法律文书规定主动履行义务,并且释明不主动履行的法律后果。
第十二条 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已经届满的,权利人书面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义务人有可能自动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审查阶段采用邮寄送达、直接送达或直接电话通知等方式,先行发出《执行督促履行通知书》,限令义务人在收到通知之日起7日内到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执行督促窗口履行义务。
人民法院在发出《执行督促履行通知书》的同时,可以向金融、工商、房产、国土、公安、车管等部门发送告知书,限制义务人贷款、投资、消费、出境等行为。
被执行人为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可以同时抄送其所在单位;被执行人或其法定代表人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可以同时抄送其所属人大或者政协组织。
义务人经执行通知督促主动履行债务的,或经强制执行完毕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之上述相关部门。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向义务人送达《履行法律义务提示函》或者《执行督促履行通知书》,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
在执行督促道程中达成的和解协议义务人未履行的,权利人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
第十四条 经执行通知督促主动履行完毕的案件,不收取执行费用,相关执行材料于执行督促完结后,单独立卷归档。
第十五条 《执行督促履行通知书》的效力等同于《执行通知书》,经执行督促未履行或未达成和解协议,或者义务人达成和解协议但未按和解协议履行的,在执行督促履行期限届满,或收到申请人要求签字执行的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立案移交执行部门进行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可以不再向被执行人另行送达《执行通知书》。
三、执前保全督促
第十六条 执前保全督促是指生效法律文书送达后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前(包括履行期限未届满的情形),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通过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督促义务人主动履行或到期及时履行义务的工作机制。
第十七条 执前保全督促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生效的执行依据;
(二)申请人提出书面保全申请;
(三)有明确具体的执行标的(物);
(四)履行期限未届满的案件,申请人需提供担保。
第十八条 执行督促窗口受理当事人执前保全督促申请后,应当在3日内审查并制作财产保全民事裁定书(执前保全裁定编「执保字×号」),并向义务人送达《履行法律义务提示函》或《执行督促履行通知书》的同时.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保全措施。情况紧急时,应当立即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采取执前保全措施后,应及时向申请人送达《执前财产保全情况告知书》,告知申请人已保全的财产内容(被保全的标的物、保全方式、保全地点、保全起止时间)及继续申请保全的注意事项等情况。
第二十条 执前保全费用按照有关规定减半收取,确有困难的可以缓交或者免交。
第二十一条 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经人民法院法律释明、说服教育及后果警示后,义务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主动履行,或未达成和解履行协议的,应当及时立案移送执行部门强制执行。
四、执行程序督促(查询)
第二十二条 执行程序督促(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对已进入执行程序尚未执结,当事人通过来信、来访等方式查询、催促案件执行,以及法院内部督促执行、查询执行进展情况的工作机制。
第二十三条 执行督促窗口应当对当事人通过书面来信、来访等方式查询、催促执行情况逐件登记备案,根据案件需要填写《执行督促(查询)流程表》。
第二十四条 执行督促窗口填表后于当天通知执行部门(人民法庭执行的3个工作日内通知),并且办理相关流程交接手续。
第二十五条 执行部门(包括人民法庭)应当在接到《执行督促(查询)流程表》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执行基本情况及意见反馈给执行督促窗口。执行督促窗口在1个工作日内,将反馈的执行情况告知来访人。
第二十六条 已经立案的执行监督案件,按照执行监督案件办案流程处理,执行部门应当及时将进展情况通报执行督促窗口。
五、执行督促考核
第二十七条 执行部门派驻执行督促窗口工作人员的年终考核由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部门进行双重考核。执行部门对于驻派人员在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业绩计人所在部门年终工作业绩和个人业绩。
第二十八条 下列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年终考核时应当按照一定的工作量予以考核奖励:
(一)对判决或调解结案的案件,承办人直接督促当事人在结案前全部自动履行完毕的;
(二)对判决或调解分期履行的案件,原承办人在判决或调解结案分期履行期限届满前,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完毕剩余的款项或达成和解协议的;
(三)对判决或调解结案分期履行的案件,原立案阶段或审理阶段已经采取诉前或诉讼保全的,原承办人在保全期限届满前,及时通知当事人或本院执行部门的。
六、附则
第二十九条 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开展执行督促的,参照本规定实行。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本院以前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第五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听证程序规则(试行)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听证程序规则(试行)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2005年10月10日第45次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为充分保护执行案件当事人、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增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规范性、公开性和公正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执行听证,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根据执行案件当事人、案外人对具体执行行为的合法性提出的异议和复议,或为了重大执行措施的决定实施,组织听证参加人进行公开举证、质证,以确定执行异议和复议是否成立、执行措施是否正确,并依法作出裁决的司法活动。
第三条 听证程序应当公开进行,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 听证参加人在听证程序中有平等的权利义务。
第五条 执行听证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若干规定》的规定,实行回避制度。
第六条 执行听证应当遵循公正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听证应在决定听证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提前5日书面提请执行机构负责人审批,延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天。
第七条 当事人申请听证应在结案前提出。
第二章 听证主体及其权利义务。
第八条 执行听证由负责案件执行或案件审查的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组织进行。
执行实施事项的听证由执行机构实施部门组织进行,执行裁决事项的听证由执行机构裁决部门组织进行。
对重大执行实施事项和属于执行裁决事项的听证,应当组成合议庭,审判长或执行长为听证主持人。案情简单的执
行实施事项的听证,可由执行法官独任主持。
第九条 听证参加人包括申请执行案件当事人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异议人、申请复议人。
第十条 听证参加人享有以下权利:
(一)委托代理权;
(二)申请回避权;
(三)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的权利;
(四)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案卷材料的权利;
(五)和解的权利;
(六)依法应当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十一条 听证参加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按时出庭参加听证的义务;
(二)遵守听证纪律的义务;
(三)依法履行举证责任的义务;
(四)履行听证裁决的义务;
(五)依法负有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听证适用范围
第十二条 执行程序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听证:
(一)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的;
(二)当事人对变更或者追加其为被执行主体不服的;
(三)被执行人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的;
(四)需依职权裁定中止、终结执行的;
(五)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
(六)重大疑难的执行监督案件;
(七)当事人对评估、鉴定结论有异议的;
(八)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举行听证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当事人因不服执行法院裁决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的,上一级法院应根据案情需要,决定是否听证。
第四章 听证前的准备
第十四条 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书或异议书、复议书及副本,并附有相应的证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