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对该区域企业文化的影响(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09:3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域文化对该区域企业文化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域文化对该区域企业文化的影响》。

第一篇:区域文化对该区域企业文化的影响

区域文化对该区域企业文化的影响摘要:企业文化资源是企也文化建设的渊源。区域文化资源作为企业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战略资源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导入区域文化资源,需要科学,合理的发掘和整合区域文化资源。

企业文化是现在企业借助文化力实现基业常青的有力武器。企业文化力的形成,有赖于企业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整合。区域文化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战略资源。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资源

企业文化资源是一个企业在其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中的一切思想文化资料来源。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属于微观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必然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企业文化与企业传统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行为、个人行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必然形成企业文化内涵的层次和形式的多样化的特点。所有这些影响企业文化的多重因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宝贵资源。

根据企业文化资源不同的来源,可以把企业文化资源氛围企业文化外部资源、企业文化内部资源、企业文化核心资源三大类。企业文化外部资源是指企业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文化要素,包括民族文化资

源、地域文化资源、行业文化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政治文化资源、经济文化资源、国际文化资源;企业文化内部资源是指生成企业文化的内在环境、内部因素,包括企业历史文化资源、企业体制文化资源、企业管理文化资源、企业经营文化资源、企业环境文化资源、企业网络文化资源;企业文化核心资源是指企业人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元素,包括企业家文化资源、管理着文化资源、普通员工文化资源。

企业文化资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和基石,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企业文化学说是在美、日管理的对比研究中提出的,但美、日企业文化因其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美国企业崇尚个人主义,契约主义,形成的是一种理性的企业文化模式;而日本企业则信奉集团主义,注意“和”、“仁”、“效忠”,形成的是一种感性的企业文化模式。离开了文化资源的企业文化建设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区域文化资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区域文化影响企业个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企业的个性。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地区人文特征,商业特征的缩影。首先,从企业文化资源来源看,区域文化资源是企业文化外部资源的组成部分,对不同区域的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外部资源中的民族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行业文化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政治文化资源、经济文化资源、国际文化资源都具有同一性,难以形成差异;而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因素的总和,对内具有共性,对外具有个性,容易形成具有不同个性的企业文化。其次,从管理上看,区域文化对区域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是千差万别的。再次,从企业内部看,区域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制度演进和内部资源配置优化。企业的产权安排,劳资关系,人事管理等方面,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最后,中华文化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征,也已经形成了不同特征的经济模式和企业文化。

第二,区域文化有利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消费者的文化渊源决定着企业文化的认同。首先,区域文化观念影响企业行为。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业塑造了人,没有与人无关的文化,也没有与文化无关的人,文化观念支配人的行动,人的行为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区域文化观念影响企业用人特点、管理形式、空间布局形式和产业选择。其次,区域文化造成了区域内群众的经济价值取向。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的人总是生活在特定区域文化环境中的,特定的区域文化环境形成特定区域内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这种文化规约必然会或深或浅诱导着人们的价值追求,构成人们的行为准则,调解人们的经济行为,制约人们的企业文化意识,进而影响到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最后,人无法摆脱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融合、发展从而沉淀下来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三,区域文化有助于企业规避企业风险。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重型或提升。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

员工队伍的多元文化背景都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企业文化风险,危及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企业文化风险的正确认识与系统分析是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化解企业文化风险,需要文化整合。整合需要共同的文化基因,区域文化为树立共同的文化观提供了基础。首先,区域文化有利于形成文化共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同一区域文化内的人具有文化上的同一性,企业总是某一区域内的企业,因此,区域文化能有效建立文化认同,消除文化差异。其次,建立在区域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能有效缓解文化冲突。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企业员工在语言文字、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习俗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这些差异会使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生文化冲突。区域文化是区域内人们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为区域内广大成员认同的精神资源,在区域范围内具有凝聚力,起着粘合剂的作用,能有效化解文化冲突。最后,区域文化有利于发展文化共感。区域文化是区域内长期文化实践的结果,也是在与外来文化长期的磨合中凝固成型的文化,这种既排斥又融合的矛盾运动使得区域文化在固守传统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与外来文化互相侵染、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文化交往中区域文化多元互补,综合创新的本质体现,有利于形成文化共感。

第二篇:区域文化对兵团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区域文化对兵团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因素。中小企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主体,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则成为其发展的重要障碍。文化产生于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它会通过不断地积累、沉淀而形成一种个性。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区域烙印,区域文化深刻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诸多学者在这方面展开研究:马克思.韦伯指出新教伦理是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因素,《Z理论》、《公司文化》等企业文化的经典著作从国别角度阐述了区域文化对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我国学者杨宗贵(1991)、李欣(2004)、孙文清(2007)、于晓宇(2001)、卢君(2012)等探讨了区域文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石冠峰(2003)、金今钤(2010)两位学者分别探讨了兵团体制和兵团精神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本文则从自然文化、社会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兵团区域文化对兵团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而探讨基于区域文化的兵团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措施。

一、区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机理分析

1、企业文化具有区域烙印

我国的商帮文化是最古老、最具中国特色的区域企业文化(卢君,我国商帮文化的比较研究,商业时代,2012(02): 142-143)。从事商业活动的个人及群体受到区域文化的熏陶,形成不同的理念和行为:旧商帮中,晋商诚信重义、徽商儒贾通官、宁波商敢为天下先。新商帮中,新儒鲁商,治国平天下;灵活粤商,通权达变;民本浙商,经世致用。

2、区域文化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土壤

区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累积和文化沉淀的过程,由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其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也不同,这种差异性经过长期的累积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价值体系,这种区域性的文化模式构成了企业文化发生的土壤。企业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吸收、转化区域文化中占主流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色。

区域文化的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内人际关系亲疏、企业中的个人价值倾向以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等方面实现的。

区域文化对于企业文化有着独特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区域文化影响了企业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必须要建立起与区域文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反过来这样的企业文化也会得到更为深刻和广泛的认同。比如说很多提倡“产业报国”的企业文化在集体主义占主流价值观的区域中就很容易引起员工和顾客的共鸣,而在跨文化管理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很多就是由于企业文化没有“入乡随俗”造成的。

第二,区域文化造就了企业文化的地域个性。这是因为,区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们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正是基于把“人”这样一个软要素进行着重考察基础之上,是企业管理之中的人本主义实践,这样,区域文化所特有的文化模式就会通过对个体人格的模铸作用而在企业文化中打上区域烙印。

区域文化通过影响企业中人的价值观和为企业发展提供微观文化环境而影响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它是企业价值观形成的土壤和基因。我们可以通过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的递进关系了解和把握区域文化对企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区域文化对企业家和员工个体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企业内集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的互动

二、兵团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因性文化障碍

农耕文化影响企业创新

—出发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甘肃的自然地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地域文化特殊的传统性和封闭性。

首先,甘肃处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接处,地理版图的中心位置,与戈壁荒漠

形成了一个半环状封闭态势,是一个被地理因素所间隔的内陆省份。地理封闭性 使甘肃地区错过了近代西方文化的洗礼,使得地域文化中的传统成分得以较多的 保留。这种地理上闭塞的总格局即使对于今天的甘肃而言,其结果是异地文化

进入量小,最终表现为一种文化上的惰性,交流与演进的速度缓慢,文化上的封 闭性占到绝对的统治地位。其次,甘肃也是汉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汉

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0.6%,他们的先民在远古就已经开创了大地湾文化,仰

韶文明也曾在这里留下遗迹。汉民族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这是以儒学为代表的 中国大陆文明无可争议的主流。因此滋生于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儒家文化仍然未 完全退出在甘肃地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另外,甘肃地域文化中主干儒家学说的 本身所具有的稳定性,导致了甘肃地区对自己文化习惯的坚守,这种意识反映到 经济活动上,表现为对外来经济技术的迟钝和对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维护。甘肃 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封闭性、传统性和超稳定性不仅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文化阻 滞力,而且弱化了人们对这种文化特质进行价值反思和价值批判的能力。这样,地域文化中的传统性、封闭性和超稳定性互为前提、相互强化,使甘肃的地域文 化似乎很难走出封闭、传统和超稳定的怪圈。

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扮演了中小企业萌芽和发展的最初原动力,它是最深层次的、内因性的精神动力因素。

探索甘肃中小企业发展原生性的文化制约因素,企业家精神的贫乏是一个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基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之上的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心理诉求。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企业家是创制企业、成就企业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甚至是关键因素。缺少企业家精神,是因为缺少企业家精神,不仅是因为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有限,而且是因为整个甘肃的地域文化中缺少这种精神。企业家的成长取决于许多种因素,而一种社会的文化心理倾向则是必备的条件。企业家精神作为现代性的基本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甘肃地域文化内涵的社会诉求和心理品格相冲突的。甘肃的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职能图画的统计数字,从根本讲是一种心理状态。在探索甘肃中小企业滞后的根本原因就不能不研究地域文化中内涵的那种缺乏脱贫的精神动力、缺乏改变命运的精神气质。

虽然兵团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重视,但是与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1)企业文化的建设忽视了和兵团精神的融合。大部分中小企业忽视了兵团的特殊体制和特殊环境,生搬硬套一些国外的或国内其他地区的先进的企业文化。“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些先进企业文化运用到兵团中小企业上,难免会有点水土不服。

2)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企业文化不是搞几次文化活动就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提出企业文化模式、制定有关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形成文化共识,直到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与观念达到一致。兵团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未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没有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领导人对企业文化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企业文化培育重形式,轻核心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应是指导和支配企业经营行为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最常见的培育方式就是宣讲和培训,喊几句口号,挂几幅标语,谱一首企业歌曲和统一一套员工制服,或者举行几次卡拉OK比赛,开展几次书评、影评和郊游活动等。至于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等则根本无人问津。结果只是形式上热闹,内涵上空洞,根本达不到实际效果。

第一、战略定位不够明确。

创新文化不足,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

中小企业管理机制的规范化不足

我国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照抄照搬现象严重

形式化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功利化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静态’}生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被动性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l)企业文化建设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取得了经济成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己经成功地转变为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股份公司或有限公司。但是,相应的文化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来,仍然还是原有模式,如用人惟亲、家长制作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2)其它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其它问题也可能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如制度的缺乏、战略目标的不明确、可怕的就是自以为是,刚恒自用。

第一、企业的形象设计与企业文化建设被认为是同一的。

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在对待企业的形象设计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他们错误的认为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或者核心的内容就是企业的形象设计。这些企业把企业文化的全部精力和财力放在了企业的外在的形象设计上面,在企业的形象包装、口号、商标及广告等方面。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形象设计等同,简单的划了等号,过于注重企业的外在表象性的东西,而没有深挖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企业精神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同时,企业的形象设计是外在的东西,在企业内部并没有实质的工作。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无法深入到企业员工的思维之中,也必然无法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和行为。

第二、部分中小型企业将企业文化认为就是搞企业文体活动。

这种误区在一些中小型的国有企业中比较普遍,这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或全部的形式就是一些问题活动。工会在这些企业中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寄希望

通过工会组织组织一些体育比赛、节日联欢、文艺演出或者简单的组织一些旅游或者看看电影,就能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实际上,这些活动同样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表面形式,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并不能代替体现着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

第三、部分企业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替代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是不一样,必须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区别。由于受到过去长期的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文化建设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较深,尤其在部分国有中小企业中,企业文化往往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替代,企业只是在一门心思的专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替代了企业文化建设。他们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说教,是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的事情,这种观点在国有中小企业中尤其普遍。另外,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小,机构设置较少,经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认同一部门管理。必然导致由于许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刻,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这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不利。

第四、部分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被企业的规章制度替代。

中小企业具有简单的组织结构,为文化建设带来组织上的优势。

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领导优势就是对个体的依赖性和灵活的决策机制。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心理上的优势就是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上文化优势就是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容易形成自己的特点

1、三、兵团区域文化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贡献

四、兵团区域文化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限制

五、兵团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第三篇: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影响

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影响

一、区域活动中,合理投放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区域活动中,合理投放活动区材料,会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性。

1.根据幼儿兴趣投放材料。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2.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众所周知,每个幼儿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在不同领域的差异性,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如,我在生活角中创设了“小青蛙的成长过程”的内容。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幼儿生活在繁华的城市,没有亲眼见过青蛙是怎么长大的。因此,我们在班级养了几只蝌蚪,共同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3.巧用废旧物品。如老师或幼儿带来家中的洗发水瓶、化妆瓶子投放到“理发店”;方便面碗种上葱、蒜;小朋友把以前穿过的小衣服带来,变成了“娃娃的盛装”;家长积极地参与丰富了区域活动,他们的环保意识也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能积极动脑、大胆创作。他们借助于游戏这样一种类同于社会氛围来解决需要与现实矛盾,以达到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消除紧张,满足好奇心。

二、区域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区域活动的设置是自由的,开放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角进行活动,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求知、交往、合作的机会,使孩子的探索欲得到满足。在厨房这个区域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商讨和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满足,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没有任何约束和负担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由交往,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需求,他们一会儿做妈妈,为孩子做菜,一会儿带孩子去就医,高兴时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唱歌,孩子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尽情活动,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就越投入。

三、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家里说一不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如,在医院游戏中,有三个孩子都想当医生,可是医生只能有两个,怎么办呢?孩子们只好自己商量,或者改变角色,当来就诊的患者等;或者采用轮流的方法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协调。

四、区域活动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为孩子适应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孩子们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想象表现并体会不同的情感,在照顾孩子时,想象表现并体验父母对孩子的呵护;做医生时,细心照顾病人,做爸爸时,礼貌接待客人,学习做菜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区角活动中角色扮演无形中使孩子增强了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所以说,区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独立活动奠定了基础。通过观察、发现,区域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但是,在进行区域活动时经常会出现幼儿随意丢放材料,或带着玩具到处走动,或大声讲话,女孩子们则喜欢将多种玩具混在一起玩……因此,活动区也需要规则的限制,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培养幼儿自律行为和责任感。规则不仅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孩子们还不断地将规则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第四篇:区域文化发言稿

说到岭南文化,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是广东文化。广东文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去广东旅游的时候在机场和广东的很多街道上看到的岭南文化的宣传海报,特别是一下飞机看到的一张山水画上印着岭南文化四个大字。当时我心里就想要是广西也有这样的宣传海报那我肯定就很有归属感了。广西文化之前陆赟已经有过简单的介绍了,今天我发言的重点是向大家介绍广西的汉族文化,为什么说要重点介绍广西的汉族文化呢?首先我本身就不是少数民族,我也是迁徙来的汉族;其次虽然广西是壮族自治区,但是广西其实是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行政区域,60%以上是汉族,另外有壮、苗瑶、侗、回、京、毛南、么老等11个少数民族。广西古为百越人居住地,壮族及其先人是广西的土著。汉族是自秦汉以后由中原各地陆续大量迁入广西的。这股庞大的人流对岭南社会的冲击是空前的,其影响亦是深远的,它极大的改变了岭南地区的人口、经济与文化生态结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得岭南土著文化产生巨大的变化。”[47]岭南地区古代第一次大移民浪潮是春秋时代越(国)楚(国)争霸,越国战败解体,一部分“越王子孙避入”岭南,他们很快就融入了岭南社会,成为岭南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岭南地区古代第二次大移民浪潮是战国时代秦国兼并楚国,部分楚人避徙岭南。他们也很快为岭南社会融化,成为岭南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岭南地区古代第三次大移民浪潮是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派出50万大军“略南越地”,修灵渠,沟通湘漓水道。50万人马在当时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战事结束,有十数万人马戍边岭南。从地理上看,广西自从秦始皇统一岭南,在今广西境内设置桂林郡、象郡,标志着广西纳入了中央王朝的政区版图。但是从汉代到唐代中前期,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广西长期隶属于其他高层政区。直到唐后期设置岭南西道,广西才第一次以高层政区的面目出现在中国政区版图上,由此也开始了广西政治中心的选择过程。岭南西道的治所位于邕州(今南宁),但历时短暂。从北宋至清末的近一千年时间里,广西的政治中心长期位于桂林,而桂林偏居广西东北一隅,与西部、南部地区相隔遥远。李孝聪先生指出“:历史上,桂林长期作为广西地区的首府,南宁的兴起只是最近百年间的事情。如果以桂林为首府,位置偏北,有利于与北方内地的联系,适于进退,但是不

便于对桂南的经略。南宁位置居中,选作首府,更有利于对广西全境的管理。”[1] [1]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

4宋代将广西的政治中心首次设置于桂林,开启了近一千年来桂林作为广西政治中心的历史。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1《地理门》中记载:“本朝皇祐中,置安抚经略使于桂州,西道帅府始于此。”广西安抚经略使属于边帅,其职责重大:“既内兼西南数十州之重,外镇夷蛮凡数百族,事权不得不重矣。广西诸郡,凡有边事,不申宪漕,唯申经略司,此昔日陕西制也。”[4]元代在广西西部广设土司,朝廷对广西非汉民族聚居区的控制策略也由羁縻制转变为土司制,但土司地方仍不是朝廷实际控制的有效区域。因此,至正二十三年(1363)设置广西等处行中书省后,治所仍选择在静江(今桂林)。明代继续对广西西部的非汉民族实行土司制,但从实际效果看并不好,有明一代广西各民族的反抗斗争旷日持久,而将省会继续设于桂林当在情理之中。降至清代,由于改土归流,极大地削弱了土司的势力,广西非汉民族对清政府的统治已经不构成什么威胁,但是清朝仍沿袭明代的做法,将广西的省会设于桂林。—地缘政治、区域经济开发和文化景观。

唐代以前,今广西境内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高层政区,而长期处于从属的地位。秦代在岭南地区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今广西东部属于桂林郡管辖,而西部则隶属于象郡。汉代今广西境内设置有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零陵郡,其中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隶属于交阯(东汉改为交州)刺史部,东北部的零陵郡则隶属于荆州刺史部。三国吴时期,今广西大部隶属于交州,东北部隶属于荆州。两晋南北朝时期,今广西大部隶属于广州,而东北部隶属于荆州(后改为湘州)。可见,从汉代到南北朝时期,广西大部长期隶属于岭南的高层政区交阯(交州)和广州,尚未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高层政区。唐代中前期,广西仍隶属于以番禺(今广州)为政治中心的岭南道。直到唐后期,广西才第一次成为高层政区,而其地缘政治背景,正是岭南道西部地区的民族问题。咸通二年(861),朝廷将岭南道一分为二,在今广西境内设置岭南西道。唐懿宗在《分岭南为东西道敕》中说:“邕州西接南蛮,深据黄洞,投两江之犷俗,居数道之游民。比以委人太轻,军威不振,境连内地,不并海南。宜分岭南为东、西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以广州为岭南东道,邕州为岭南西道,别择良吏,付以节旄。”[2]可见唐末岭南西道的设立是出于加强控驭广西西南部非汉民族的需要,而道治设于邕州(今南宁),正是因为邕州毗邻左、右两江蛮峒,设镇于此,有利于就近控制。严格地说,岭南西道所管辖的范围并未涵盖今广西全境,而且存在的时间短暂,但其政治意义重大,这是广西第一次以独立的高层政区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

+广西汉族的源流及族群分支+汉族整体文化。+汉族饮食文化习俗的发展+广西汉族的特殊节日+宗教信仰

广西之有书院之名起于南宋,南宋广西共建书院11所,其中最早的书院是在绍兴年间建于柳州的驾鹤书院和建于容县的勾漏书院。柳州驾鹤书院为广西第一所书院,宋赵师邈《三相亭碑记》中记载:“绍兴初,三丞相暂驻水南僧寺,因观岩石并立,上有空洞数处,遂建芳庭二所,曰:驾鹤书院,曰:三相亭。”驾鹤书院之名始见于此[24]。2003年,广西文物工作队和柳州市文物考古队在柳州驾鹤山南麓发现一批铺设整齐的青砖,经文物专家鉴定,初步推测为宋代著名的“驾鹤书院”的遗址[26]。确认了广西最早的书院驾鹤书院的存在。

在南宋建于广西的书院中,以全州的清湘书院和桂林的宣成书院最为著名。据《文献通考》载,南宋全国各地奏请理宗皇帝赐匾额的共有十九所,清湘书院、宣成书院均获御书赐额[25],这说明广西的书院在当时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书院的创建上,元代,广西仅有书院三所。除兴复宋代的宣成书院和清湘书院外,新建立的书院仅全州恩乡的璜溪书院1所。

明代历时277年,在广西建书院70所,占广西自南宋至民国所建书院305所的23%,是广西建书院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其中最有名的是王阳明在南宁办的敷文书院。有“诞敷文德”、“以远来人”的涵义。自其创设“敷文”后,邻县风从,影响甚大。嘉靖六年(1527年),王阳明以两广总督兼巡抚来到广西镇压思恩、田州苗民起义和黔江流域的大滕峡瑶民起义。起义镇压下去后,王阳明认为必须兴教育,用文德来感化,才能巩固对广西的统

治,于是他创办了敷文书院。他在《敷文书院记》中说:“宋仁谒往事师,勿以兵歼,其以德绥,逌班师撤,散其党翼,宣扬至仁,诞敷文德,凡乱之起,由学不明,人失其心,肆恶纵情,遂相侵暴,荐成叛逆,中土且然,而况夷狄。”[26]王阳明不仅过问敷文书院的经费、山长、课程讲授外,还亲自多次上讲堂宣扬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清代广西书院的创建达到了全盛的时期,清代,在广西建立书院221所,差不多平均每年建1所,占南宋至民国广西建书院305所的72.4%,其中桂林的宣成书院和新建立的秀峰书院还得到了雍正帝的赐银。

在历时近800年,广西各城乡建的300多所书院中,以清湘书院、宣成书院、敷文书院、秀峰书院、榕湖书院、桂山书院这六所书院最为有名,其中宣成书院、秀峰书院、榕湖书院、桂山书院还被称为“桂林四大书院”

书院资料:

清湘书院:宋嘉定八年(1215年),郡守林岊创建于全州城北柳山,原为全州刺史柳开读书讲学的故址,故又名“柳山书院”。林岊常到书院“日偕诸生讲明道学,勉敦实行”。[27]宝庆元年(1225年),因书院办学成绩显著,经郡守程榆奏请,理宗皇帝赐“清湘书院”匾额[28]。宝庆三年(1227年),郡守赵必愿扩建书院,于柳候祠北建“率性堂”、“燕居楼”。著名理学家魏了翁作《率性堂记》,记述赵守“尊经崇儒,表彰性命之学”的用意。清湘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四代。宋德佑二年(1276年),由于战火,除七先生(柳开、周敦颐、10程颢、程颐、张载、张栻、朱熹)画像外,房屋尽毁。元初书院田产并入路学,书院废。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诏谕恢复各处书院,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聘孔子五十四世孙孔思坦为山长,清湘书院恢复讲学活动。元贞二年(1296年),总管耿大节奉命于旧址重新修建,后毁。元统元年(1333年),州守柳宗监修复,书院规模有所扩大,计房屋158间,建有应门、重廊、燕居堂、明伦堂、率性堂,有斋有舍。明初,书院学田资产尽付地方官员,清湘书院名存实亡。永乐九年(1411年)、宣德八年(1433年)、天顺八年(1464年)先后修复燕居堂、明伦堂、率性堂以及亭台斋舍,恢复书院教学活动。成化年间,州守汪庸重修。正德九年(1514年),知州顾璘增建斋舍亭懈,规模宏大,注意依山水林泉之胜布局建筑,环境清幽秀美,时人有诗赞:“谁谓江南无好景,清湘仿佛小蓬莱。”[29]顾璘为此作《柳山清湘书院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知州崔廷瑜就故址重修,改名“柳山书院”。乾隆初,书院又荒废,直到乾隆五十年(1875年),知州陈肇铬迁建书院于城北隅,复“清湘书院”名,有讲堂、学舍、门庑、厨房等共750间,置学田200余亩,并立书院条规。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邑人赵炳麟、唐三景等捐资将书院迁于宾兴局(今全州政府大院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州立两等小学堂。旧址在今全州县内燃机配件厂后半山腰。

宣成书院: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知府兼经略使朱祀孙为纪念张栻、吕祖谦两大理学家并以张、吕谥号“宣”、“成”为名创设书院。初建于桂林府治北,有张、吕二先生祠、藏奎阁、明新堂、斋舍等建筑物,后加建有戟门、东西明道、止善二斋和栖凤亭。设祭器、学粮,经费具备,规制完备。理宗赐“宣成书院”匾额[30],是南宋有名的书院之一。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书院毁于战火。元贞二年(1296年)、至正三年(1343年)重修。明初,废宣成书院,改为临桂县学。正统五年(1440年),复建宣成书院于县学西。弘治十七年(1504年),书院移建于府学、县学之间(今桂林中学西侧)。正德年间(1506-1521)重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书院又移建于府治南谯楼右线伯花园旧址(今榕湖小学后面),改名为华掌书院。雍正二年(1724年),复名宣成书院。以后递有修葺。同治十年(1871年)广西巡抚布政司使臣康国器奏请谕书“道德陶钧”匾[31]。书院专招童生,设正课生25名,外课生8名,附课生20名。正课生和额外正课生发给膏火费。书院山长总理院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裁撤宣成书院。三十一年,改建为临桂两等小学堂,民国间沿办小学。旧址今为市公安局。

敷文书院:明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率兵镇压桂西少数民族起义,于南宁城北门口县学旧址建。王守仁撰《敷文书院记》,并手书匾额“以宣扬至仁,诞敷文德”,故名敷文。日与诸生讲学,宣扬“致良知”学说,以期达到破“心中贼”的目的。命其徒季本为山长,季本撰《修敷文书院修德息兵序》,请福建莆田儒学生员陈大章为书院生徒讲《仪礼》。后人对他的文德武功甚为赞赏,历代名人多有评述诗咏。如“南极文星耀,西荒武库雄,百年留古院,九郡息兵戎”[32];“岭外有文能止武,堂上习礼致精禋”[33];“奕世一儒宗,功名着鼎钟,文成垂令范,新建懋勋庸,异地犹观感,谁人不景从,后来同志者,11莫使若云封”[34]。万历七年(1579年),诏毁天下书院,敷文书院改为别署。万历十一年(1583年)左江道陈希美、知府陈纪等修复,规模宏伟,规制完备。前为大门,中为仪门,又中为大堂,两廊各有精舍18间,后为后堂,立王守仁石像,以资纪念(现石像仍存于人民公园古炮台处)。明末毁于兵。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此后几经修葺,民国初年还存在。敷文书院为明代广西著名书院,这不仅因为是王守仁所建,曾在此“敷文降虏”,而且是广西宣扬王守仁“知行合一”、“知良知”学说的基地。此后广西各地有数所以“敷文”、“阳明”命名的书院相继建立,还有不少书院讲授王守仁的“心学”,对广西书院的创建与理学的传播有着较大的影响。旧址今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物资管理局,即今南宁市北宁街42-1号。

秀峰书院: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令在桂林城东建秀峰书院,赐银1000两作开办费。“傅叠彩、面秀峰”而得名。秀峰书院规模宏伟,前讲堂5间,中书厅5间,东西厢学舍各15间。雍正十三年起拨道库余银每年1692两,米77石,与宣成书院共用。嘉庆四年(1799年),御赐书千卷。嘉庆五年巡抚谢启昆扩建书院,加修寝室5间,东西厢房各3间,立汉经师司空南阁祭酒陈元木主于书厅之中,旨在“通经致用”,以为生徒效法。七年、二十五年重修。道光四年(1824年)增建学舍。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广西巡抚布政司使臣康国器奏请钦颁“书岩津逮”匾额[35]。书院面向全省招收生员,设正课生员50名,额外正课生员15名,附课生员无定额,以应乡试。光绪十六年(1890年),巡抚马丕瑶于书院西斋设桂垣书局,中有藏书楼、读书堂,可供书院生徒读书其中。光绪十九年巡抚张联桂于书院内增设“逊业堂课”,招收生徒60人,治经史,分内外课,以经世致用为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裁书院,改为育才馆。光绪三十一年改办广西政法讲习所。后并入广西大学堂,现为广西师大的一部分。

榕湖书院: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广西巡抚布政使郑祖琛于桂林丽泽门内孔庙东侧(今桂林中学校内)创建榕湖书院,又名经古书院、榕湖精舍。因书院专课“经古文辞”,地址接近桂林名胜榕湖,因而以“榕湖”和“经古”来命名。精舍建有讲堂3间,宿舍17间,其西3间,其南14间,又按类别分为28舍,以聚众生。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广西巡抚布政司使臣康国器奏请谕书“经明行修”匾额悬院内[36]。十一年(1872年),迁到桂山书院内一起办学。榕湖精舍以培植生员为主,兼教童生。光绪末年唐景崧任院长时,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增设算术和时务两科。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停办。清末改为桂林工学。1927年修建为广西省立第三中学,后为桂林中学。桂山书院:同治十一年(1872年),广西巡抚刘长佑于桂林城定粤寺东桂山(即叠彩山)脚下建桂山书院。桂山书院专课举人,设孝廉课,故又名孝廉书院。书院面向全省招 生,是广西省最高级的书院。孝廉课始于道光间巡抚郑祖琛创设,后因战乱停止,此时创建桂山书院恢复孝廉课。桂山书院建筑为五间四进式,建有头门5间,二门5间,讲堂5间,东西学舍各10余间,圣人堂5间,东西二院上下各3间,另建有东西厢房多间。光绪七年,巡抚杨重雅添设“字课”,侧重书法。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书院停办。三十12年,改为工艺厂。辛亥革命后,相继为广西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广西振坤法政女子学校、桂山中学校。后改设为广西省立医院,今为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工人医院)。

第五篇:枣庄区域文化概论

1、枣庄区域文化的历史特点与历史贡献有哪些? 第一,孕育了中国早期农耕文明。北辛文化对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农业、手工业及渔猎生产提供了丰

富的实物资料。揭示了七千年前先民在薛河流域定居、繁衍的状况,为黄河下游的东方文明找到了渊源。

第二,开创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枣庄地区出现了三位著名的科技倡导者和践行者:造车鼻祖奚仲、科圣墨子、巧匠鲁班。

第三,丰富和繁荣了城邑文化。夏商周时期,大量城邑出现,标志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枣庄境内

城邑文化体现了土著文化特点,还受到商、周文化影响。

第四,发展了两汉经学,创造了汉画像石艺术。汉代,儒学成为官方哲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上升为显学,儒家典籍成为士子必读书目。枣庄是汉画像石艺术的起源地、主要产地和命名地。汉画像石对后世的雕塑、绘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五,发展了南北交融的运河文化。台儿庄泇运河,从嘉靖年间提议,到全线通航,经历30多年,至今枣庄段运河仍能通航至杭州。台儿庄因泇运而兴,众多纤夫聚居一处,形成了纤夫村文化,复杂的人流、物流环境,迫使当地老百姓学习武术,保护自身安全,形成尚勇文化。第六,开拓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瓷器和土陶文化。中陈郝瓷窑址享有“中国江北第一民窑”的美誉。始

于北朝,终于明清,延续将近1400年,是山东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最古老的瓷窑遗址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以煤为燃料的瓷窑。

第七,发展了辉煌的中国近代工业文化。19世纪末创办于枣庄的中兴煤矿公司,是清末最大的一家

公司和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中兴公司率先实施机器采煤,自备发电厂,自建铁路运输。还投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参与了多所大学的创办,是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股东。第八,丰富大战文化。台儿庄大战,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抵御外辱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全

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首场胜利,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首场败仗。台儿庄大战恢复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台儿庄遗留53处战争遗迹,是二战遗存最多的城市。

第九,创造了丰富灿烂的红色文化。铁道游击队和运河支队,抗战时期是枣庄本地的抗日武装,为

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鲁南战役开创了华东战场人民解放军一次歼灭国民党军2个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的纪录。

下载区域文化对该区域企业文化的影响(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域文化对该区域企业文化的影响(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域文化的心得

    在新石器时代,根据所发现的考古遗址,大体可以划分为黄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珠江流域文化区和北方(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文化区。在那时,已经奠定了后来农耕文化......

    区域格式

    区域格式: 页面布局:上、下、左、右1.5。 文字格式:仙游县鲤中 幼儿园班第周区域活动计划(月日—月日)教师:用三号加粗表格内内容:小四+宋体 行距:小班——1.5倍中、大班——1倍 内......

    港口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

    港口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摘 要】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文章具体分析了港口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关......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反思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同学知道:1、通过比较两个级别相当的自然区或经济区,理解由于不用区域的环境、资源、社会经济、人地关系的差异,造成......

    技术区域创新网络初探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技术区域创新网络初探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在区域结构中,区域创新网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区域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农村工业化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调研报告

    农村工业化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调研报告摘要:自1978年以来,我国在农村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到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组织形式、产权等方面不断向着市场化发展的乡镇工......

    浅析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才开发是企业绩效提高的根本,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重......

    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航空运输是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而航空业的发展及其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正是航空运输业,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