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典型材料
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典型材料
基层文化建设是××××区建设文化强区的重要内容,只有大力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才能打牢文化强区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区按照省、市文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中心城区建设文化中心的地位要求出发,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群众文
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具体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目标任务明确
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对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把文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为积极实施文化强区发展战略,去年下半年,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文化教育产业发展专责小组,抽调骨干力量,落实专门经费,不定期研究工作。还印发了《××××区文化教育产业发展专责小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做到认识、责任、人员、经费、措施、工作“六到位”,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近日,区委、区政府特别邀请了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王瑞璞作专题报告,进一步提高全区干部职工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业务水平。
(二)打造文化阵地,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我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文化建设从来没有放松过,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在载体上求创新,在环境建设上求档次。
1、加强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和改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条件。近年,区委、区政府投资近两千万元建成了端砚文化村展览馆,现高起点规划了端砚文化村系列配套建设,努力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旅游品牌。策划包装区文化活动广场项目进行招商,重点发展端砚文化、宋文化。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睦岗镇出头村等一批新村建成了一批有文化内涵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各镇村、街道、企业也高度重视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形成了较完善的文化网络。
2、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近年,我区已投入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达400多万元。今年初,区委、区政府把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纳入2006年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多方筹措资金800万元,着力解决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围绕创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目标,先后对全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文化活动室进行全面改造,其中面积最大的达480平方米,一批达150平方米以上。还建起了1个1700多平方米,设有舞台、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的羚山社区文化广场。结合“星光计划”,部分社区居委会修建了社区老年人文化健身中心,建起了读报宣传栏,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切实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同时,加强“文化共建”的意识。通过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使辖区内的一部分市直挂点共建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活动场所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经过努力,全区形成了“一社区一特色一品牌”格局,有多个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学习型社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读书活动先进街道”、“全省文明社区示范社区”、“××××省平安和谐社区”、“××××市文明社区”等称号,有力地推动了我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3、重视支持和加强图书馆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2005年成立了××××省流动图书馆××××分馆,为城区群众提供先进的文化资源。向中国科学院互联网信息中心成功申请了“××××市××××图书馆网站”域名,成为××××省数字图书馆的12个成员馆之一,图书馆网站平台咨询员回答网上咨询排在全省第6位,受到了省馆的表扬。新开辟了在省内极具代表性的“残疾人阅读区”;为方便社区基层广大读借阅图书馆的书刊文献,建起了25个“流动图书馆”。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创造特色文化,树立文化品牌
在大力推动群众文化的同时,我区积极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一是创造重大节庆活动艺术精品。为配合砚都申报和庆祝获得砚都称号,成功举办了2004××××·中国端砚文化节,国内外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众多客商嘉宾参加了端砚文化节;中央、省、市和港澳台新闻媒体报道盛况,凸显了端砚文化节精品效应。专门邀请了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栏目组拍摄《走进中国砚都——××××××××》电视专题片和举办大型文艺晚会,打造了以端砚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特色品牌,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每两年举行一次××××艺术节,各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机关党委组队参加,每届参加人数达2000多人,活跃了机关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检阅了基层文化的活动成果,是我区规格高、水平高、内容丰
富、参加人数多、影响大的艺术盛会。一系列水平高和影响大的文化节庆活动,创出了我区的文化特色,提高了群众文化生活质量。
二是多元化、多渠道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开展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扶持区青少年宫和一批民营艺术培训中心的健康发展,使其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区青少年宫、迪星艺术中心、海韵童声合唱团、××××合唱团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多次荣获金奖,其中××××迪星艺术中心参加德国汉诺威国际儿童舞蹈比赛获表演一等奖,××××海韵童声合唱团在第三届中国童声合唱节上荣获金奖。《编草席》等一批文艺作品荣获全国、省、市多项奖项。成立了××××区业余艺术团、××××区红叶艺术团、端城美术馆、××××区艺术摄影学会等一些艺术团体,开展送戏、送书画、送电影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让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去年底,在城区内举办了一场群众广泛参与的“非常歌秀”邦健杯2005××××歌唱大赛,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踊跃是历年之少有的。艺术培训团体的蓬勃发展,活跃了我区的群众文化事业,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如今,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镇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是激励创作,扶植文化新人。我区注重繁荣文学创作,开展地方特色文学创作活动。2003年,设立了××××区业余文艺创作奖励基金。打造了“五四”征文比赛和“迎春书画摄影展”两个活动知名品牌,至今已举办了26届,为扶植文学新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家、省、市举行的各类文化活动比赛中,我区多人多项获殊荣。
(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经济融合目前,我区抢抓××××城东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机遇,大力培育扶持壮大艺术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业、图书出版发行服务业等文化产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网络服务、动漫创意、网络游戏、文化中介等新兴文化产业。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全区文化产业税收收入占全区税收比重8%左右;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区从业人数的10%左右。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建设工作活力
1、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加快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步伐,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主要是对区青少年宫、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更好地发挥社会公益作用。对区电影公司、××××新华书店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现代文化企业制度改革,鼓励支持其进入市场。好范文版权所有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我区注重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鼓励有实力和潜力的企业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把企业的良好形象推介出去。如2004年举办的端砚文化节,全区近20家企业以东道主的身份,积极参与端砚文化节的广告宣传等工作,扩大了企业影响,提高了企业知名度。
二、存在问题
主要有:一是包括端砚文化在内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挖掘;二是基层文化设施还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需要;三是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不足,投融资机制还不科学、不完善。这些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发展方向
通过近年的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我区基层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要把这次全市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作为××××文化发展新的起点,树立中心城区“大文化”的理念,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中心城区文化中心的定位,合理规划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基层文化投入,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和推进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建设和谐安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凝心聚力创大业矢志建设新农村
八里沟村位于莱芜市西南部,距镇驻地4公里,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713户,2479口人,党员67名。耕地面积2014亩,人均0.8亩。八里沟村素有煤炭、建材之乡的美誉,村内驻地企业5家,集体企业2家,各类商店、餐饮服务等工商业户25家,拥有机动车辆300余台。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8.8万元,人均纯收入4835元。我们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以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群众最需要的事做起,以村庄改造,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按照规划,真抓实干,不到两年的时间,一举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喝水难、上学难和居住环境脏、乱、差问题,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八里沟村,房成排、街成行、树成荫、花成簇,老百姓高兴地说“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了有力的一步。现将主要做法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以村庄改造为突破口,打造现代化村庄,努力实现村容整洁要求。
我们八里沟村是一个古老的以产煤闻名的村庄。村南是山岭,村内地势也沟沟坎坎、七高八低。并且,村内乱搭、乱建情况严重,黄黏土的道路凹凸不平,一到下雨天,人、车进不来、出不去,自古就有的集贸市场也因路难走,人越来越少,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群众致富。我们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后,决心大搞新农村建设,彻底改变落后的面貌,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制定了具体方案,并以致全体村民一封信的形式向村民说明了村庄规划的设想和具体操作步骤,向全体村民征求意见,同时召开村民大会,让全体村民共同讨论,对于群众的疑问,村两委积极向村民做出解释,并让部分村民和两委干部到外地参观,通过不断探讨,全体村民统一了认识,形成了村庄改造的合力。
为打好村庄建设这一仗,八里沟村专门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其他两委干部为成员的村庄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把村庄规划建设列入村干部的的创业承诺目标。我们深知:群众是村庄建设的中坚力量,没有群众的支持,工作很难开展。为此,我们村两委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搞强制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通街工作中,有一部分民宅直接影响工程进展,需拆迁30多户,200余间房屋,我们村干部分组进行做工作,群众表现出了很高的姿态,自觉服从大局,仅仅5天,拆迁工作就全部完成。特别是主干路修通后,群众更是热情高涨,主动要求接着修5米宽的标准街。我们两委经过研究,决定趁热打铁,迅速拿出意见“干”,并制定了优惠措施来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去年以来,我们已累计投资400余万元,实施了五项工程。一是道路工程,投资178万元,搬运土石20万方,规划建设了三纵两横8公里的主干路;开通了宽20米、长552米的东西街和599米长的南北街;硬化5米宽的标准街75条,7000米;垒砌沿路边沟、水沟60多条,13000余米。全村规划道路硬化率达到95%。二是绿化工程,投资10余万元,栽植大叶女贞、百日红、国槐、刺柏、冬青、塔松等各种苗木2万多株。三是亮化工程,投资6万元,在主干道两旁安装路灯116盏。四是自来水工程,投资16万元,对原自来水管道进行了重新疏通安装,埋设管道6000米,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98%。五是村小学教学楼改造工程,投资135万元,在村南新建高标准四层教学楼一座,将投入使用。
二、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实施“四项”工程,着力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保持村容整洁,推进乡风文明、更依靠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譬如,虽然村庄改造提升了村里的硬件档次,但并不等于提升了村民的文明道德水平,如果村民仍然坚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乱扔垃圾、乱堆乱建,村庄的面貌回很快恢复到往日的杂乱。两委干部认识到,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引导农民,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为此,党支部、村委会主要实施了“四项”工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是“五个一”工程。以村庄规划改造和村容村貌的养护、美化为契机,结合全区正在开展的农村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建设,村里率先建起了容小康书屋,家政档案室、村史展室为一体的村文化大院,以及科技示范基地和文明街。并健全管理制度,赋予实实在在的内容,不但建好,重要的在于管好、用好。如对村中大路上的路灯,派专人管理,定时停灯、送电。并与村民签订了清洁卫生、管理好各户门前花卉合同,成立了护路清洁专业队,由村委统一支付工资。并通过宣传灯箱、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文明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营造了讲文明、爱文明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村民文明道德素质的提高;二是培训工程。结合先进性教育,利用远程教育、成人技术学校、小康书屋、科技示范基地,由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学政策,学法律、法规,学科技知识,不但使群众提高了思想觉悟,而且每名农民掌握1-2门专业技术,今年有19个原来游手好闲、爱闹事的青年,通过学习驾驶技术,新买了汽车、拖拉机等从事运输业,全村农民正朝着有理想、讲道德、懂政策、会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现代化农民转化;三是精神文明活动创建工程。主要是以各种活动形式为载体,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里充分利用“民兵之家”、“青年之家”、“妇联活动室”、“老人活动中心”等组织村民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以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扶贫助弱、计划生育、移风易俗为内容,开展“五好家庭”、“双文明户”、“十佳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XX年,八里沟村共评出各类先进96户,227人,该村也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为进一步激发全村群众艰苦创业的干劲,投资18万元,新建2座“开拓创业坊”,并邀请河南豫剧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戏剧演出,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全村精神风貌的提高;四是道德评议工程。村里民主推选了12名德高望重、公道正派、善于说理、素质较高的村民组成“道德评议会”,解决一些“法律管不着、行政管不好”不孝敬老人、家庭纠纷等道德问题,对各类矛盾做到抓早、抓小,超前预防,减少了纠纷,排除了大量信访隐患,维护了全村稳定。通过实施以上四项工程,使全村形成了农民群众顺心,干部工作顺手,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以村干部的实际行动,凝聚全体村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
新农村建设是全体村民大家的事,需要全体村民齐参与,共努力,更需要两委干部带头人团结拼搏,勇于肩挑重担,发挥带头人作用。有人说,八里沟村在两年的时间里干了20年的工作。是什么催生了这样的奇迹?主要是村两委一班人一心为民谋利益,严格要求树形象,带头实干赢民心,带动起了全村老少爷们的建设积极性起了关键作用。
首先是严于律己树形象。新班子上任以前,班子涣散,工作难干,人心难拢,村民纠纷、上访不断,处于无政府状态,李清林顶着压力,临危授命,被党员推选为支部书记后,从班子自身建设入手,针对以前村里家族派系斗争和“窝里斗”等现实问题,集中精力,化解矛盾,完善制度,规范言行,认真坚持“四民主一公开”和村务管理制度。特别是严于律己,从小事着手,制定了日常工作管理制度,要求工作日内禁止饮酒,不得随便到村民家中吃饭,对群众敏感的财务问题做到严格把关,对每张票据必须由村主要领导、民主理财小组代表、党员议事会代表和村民代表签字才能入账,使村财务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正是村干部严格要求自己,素质不断提高,战斗力明显增强,在村民中树立起了新形象,赢得了全体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是带头实干,凝聚民心。八里沟村杂乱的村状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不但严重制约了全村经济的发展,也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由于工程大,投资大,牵扯的面广,工程难度可想而知。连村路建设和村内“三纵两横”大街,投资202.4万元,除上级补助96.8万元外,动用机械落土拿方,房屋拆迁,路基建设村需投资105.6万元,另外,500多户村民门前的75条胡同,共7000多米标准街和14000米的边沟垒砌,投资250万元,村级总投资需355.6万元。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村两委班子没有被困难吓倒,横下了一个心思:只要是为民谋利益的事,困难再大也得干,而且在干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群众,调动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
在村庄改造过程中,村两委干部既当指挥员,更当战斗员,天天靠在工地上,从早上五六点钟一直干到晚上八点。一次电路维修,为赶进度,两委成员接连奋战了4个通宵。有一次,刚刚浇筑完路面,下起了大雨,为保护好路面,两委成员在大雨中拼搏了三个小时。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广大村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村民代表“一事一议”,制定了各户门前胡同硬化方案,各户门前平均长16米,宽5米的标准街,地瓜石铺设,沙子、石子、人工和两边排水沟垒砌,由村民负责,村里统一标准,验收合格后,每户补助13袋水泥,统一硬化。村民自己定的方案,主动干,由原来看着村干部干到促着村干部干,有的自己人手不够,为赶在封冬之前硬化完,请亲戚帮忙,每条胡同施工期间,村民们自觉组织,争先恐后都怕干慢了,影响统一硬化施工。往往是一条十几户的“胡同”几十人在干活,仅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全村所有的标准街,即老百姓所讲的“胡同”75条,7000米及两边排水边沟全部硬化完成,每户物料和人工费用平均3000元左右,没有一户村民埋怨投资大的,也没有一户村民提意见的,相反,村民不但因自己的居住环境彻底改善上档次而高兴,而且看到周围邻村群众投来羡慕和赞许的目光而自豪。
一个干事创业的班子,不仅带领广大群众创造出了八里沟村村容村貌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唤回了广大村民依靠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XX年,村两委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绘就了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计划总投资300多万元,实施第二轮的村庄改造,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快新农村建设。计划新修防渗渠1.3万米;新修村西长55米,宽5米,高3米的大桥一座;在村后新建大型农贸市场一处;复垦村西砖厂80亩;拆迁房屋300间,新修公路3条,3公里;修建老年活动中心一处;村内修中心变压室一座,并完成新学校配套搬迁。目前,文化广场已基本完成,老年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拆迁房屋48家、288间,新安装路灯20盏,准备新上企业4家(粉末厂、炭化硅厂、砖厂、铸造厂),现正在洽谈中。
第三篇:解放思想带动区内基层文化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区树脂厂职工小区的向女士再也不用坐车来回一个多小时到远处健身了。现在,出门几分钟,她便到了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康桥健身房,每次锻炼至少一个多小时。4月15日晚8时许,刚从动感单车训练房出来的她一边擦着满头的汗,一边笑着幽默地解释了记者对她毅力的赞许:“没办法,单身要嫁人。”
其实,在**,由于活动场所的日益增多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像她这样出门便能感受到文体设施便利的人已是越来越多,走出家门参加各类文体活动的群体更是越来越庞大。是什么让本不富裕的区财政能迎合老百姓越来越高的文体娱乐需求?是什么又让习惯了打牌上网的市民也能“换一种活法”呢?
**区委书记蔡建国说:“探讨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体制改革,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活动需求,我们正在试着摸索一条自己的路。”
“据统计,短短几年时间里,我们区增加了20多个各类较具规模的群众文体活动场所,面积累计达2万多平方米。而在这些场所投资中,区政府占不到十分之一。”**区长张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政府财力有限,而社会力量无穷。**区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破解的首先是思想解放。本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思路,政府财政投入不求过多,但求能带。所谓带,就是能带动市民的参与热情,带动社会资本的注入。
这几年,**区充分整合区域内学校、市区属部门企业、省直部门等单位活动场所资源,以引导式的投入或政策,使这些本有围墙封闭的小空间,变成了市民活动的大舞台。区政府投资将原宜棉俱乐部装修,购进各类器材,一个有较大规模的市民活动中心形成了;十中、十一中等学校的训练室,成了没有围墙的体校;街办、社区腾出几间房,改造后成了社区活动室……这些场所,姓不姓“伍”没关系,正所谓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只要能为**区老百姓服务就行。政府里没有专业的健身教练和能吸引人气的体育健将怎么办?对人才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牛勇,健身经验“牛”,康桥健身中心租给你;胡磊,全国羽毛球比赛前三名的健将级运动员,请进来,排练厅租给你;陈佰顺,宜棉退休职工,书画底子硬,请您常驻家门口的沈家店老年人活动中心,为有兴趣的老伙计们指导指导……
收费的门槛不高,免费的活动不少。于是,各类舞蹈班、球类班、健身班、跆拳道班、排练厅、社区活动中心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市民参加文体活动热情高了,这个团、那个队就多起来了。京剧票友团、战友艺术团、大鼓队、功夫扇队、太极拳队、龙之队、狮之队……整个**区,在文体局登记的这类组织就有168支。全市羽毛球冠军、省运会群众类健身球金奖、宜昌第一龙、宜昌第一狮……一个个荣誉纷至沓来;圣火传递、旅游节、企业开业,一个个光荣的使命,找到了**昔日逛市场带儿孙的老头老太太们。“伍家民间艺术团”获得了中宣部、文化部表彰;“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桂冠,戴在了**人民的头上。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活跃了“老工业区”、“下岗人员集中区”的**人的心。
昔日小打小闹的文化事业正在成为**区又一个新兴的大产业,舞厅、歌厅、健身俱乐部、奇石市场、球类馆、图书室、培训中心等纷纷兴起。民营的沈家店星光老年之家,依托社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托老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民营的康桥俱乐部,被闲不住的姑娘小伙挤爆了;民营的各类培训机构,尽晃动着昔日只知道钻小网吧或干脆被爸妈关在家里的小家伙们的身影。奇石一条街进了**、三峡画廊进了**……
打破政府办社会的格局,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交给社会办。**区此举解决了社会矛盾、解决了区内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解决了部分再就业,更主要的是施惠于民。基层文化建设,**区四两力,拨亮了一个大主题。
法尊 逍遥农民 飞越主神殿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十五”期间,要以社区和乡镇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转发这一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党的十五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工作,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也要看到,目前基层文化建设仍比较薄弱。在部分农村,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一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抬头,腐朽思想蔓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滓泛起;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阵地,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
(一)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搞好基层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二)基层文化建设总体要求是: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摒弃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十五”期间,以社区和乡镇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三)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城市要在搞好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要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中开辟老年、少儿和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学校)、青少年校外文化活
动设施和场所。要努力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可分设文化馆、图书馆;经济欠发达、人口规模较小的县可将文化馆、图书馆合二为一建设。农村要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地广人稀、人口分散的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边远山区和农牧区要积极发展流动文化车、汽车图书馆和流动剧场等。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要落实文化设施建设任务。民政部门实施的“星光计划”,要将资金落实到社区老年活动设施建设上,促进社区老年活动的开展。
(四)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把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会同文化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和有关要求,在城镇建设中,统筹规划城镇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新建居民小区和经济开发区必须规划和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新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经营性文化设施所需用地,可以划拨供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划拨;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应在地价上适当给予优惠。城镇建设确需征用文化设施用地,必须做到先建后拆,或建拆同时进行,要保证重建的文化设施规模不低于原有的规模。
(五)切实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完善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必要的设备和装备,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通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要防止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要坚决收回被挤占、挪用的文化设施。机关、学校、部队、企业的内部文化设施,凡有条件对社会开放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开放内部文化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方便。要加强对城镇大型露天文化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各级文化部门要搞好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三、努力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文化队伍
(六)建立健全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机构的工作岗位规范,逐步实行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充分发挥中央文化单位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市)文化机构的积极性,尽快建立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要改善队伍结构,以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文化工作的需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关心和帮助基层文化工作者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证工资的按时发放,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七)积极推进基层文化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科学管理,吸引人才)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在市县乡机构改革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中办发〔2000〕30号)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乡镇设置集文化、宣传、广电、体育、科技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宣传文化机构。同时,要积极解决农村电影放映队伍的编制问题。
(八)大力培养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鼓励社会文化团体、民办文化类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发挥民间一人的作用。)
积极鼓励民办社会文化团体、民办文化类非企业单位和文化经营户的发展,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引导他们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注意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基
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指导员制度,鼓励社区有文艺专长和组织才能的居民担任社区文化指导员,辅导和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建立和完善民间文艺团体注册登记和监督检查制度。在各类文化比赛和交流方面,民间文艺团体和民间艺人享有与公办文化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同等权利。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九)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先进文化传播。(建立完善文化体系,加快网络建设,提高农民阅读水平。)
要建立和完善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加快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提高资源共享水平。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整合和开发现有图书、音像、信息等文化资源,以发展数字文化网络为突破口,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丰富的经济信息和文化服务。特别要从提高农民的阅读水平和质量入手,发展网络终端,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帮助农民脱贫治愚,使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积极繁荣社区文化。(利用街道、社区的文化设施,引导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文化广场等现有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发挥社区内的各种专栏、板报的宣传教育作用。因地制宜地搞好群众性歌咏活动。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社会举办和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
(十一)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发展民间艺术)
继续发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和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特色艺术。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努力搞好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力争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鼓励发展庭院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等要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发挥作用,深入基层为群众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要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下乡新方法和新形式。
(十二)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建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文化市场,整顿文化市场秩序,制止传播色情、暴力等违法活动)
各地区要根据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制定文化市场建设、发展和管理规划,逐步建立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内容丰富、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积极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加强对娱乐、音像、演出等文化市场的管理,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坚决制止传播各种色情、暴力、愚昧迷信等内容的违法活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机构和稽查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日常工作所需经费,采取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五、切实加强领导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十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在县(市)、区级人民政府。要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市)活动,实施少儿文艺“蒲公英计划”和知识工程,落实《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2001年至2010年建设规划》。
(十四)切实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经费投入、文化申遗)
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备及其维修、流动文化车购置、文化信息网络建设、文化队伍教育培训、老年教育等经费的投入,特别要对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予以重点扶持。要适当增加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专项补助经费,加强对具体项目的论证和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扶持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艺术活动、艺术项目,资助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及其资料的抢救和整理等。保证每年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乡镇文化机构集中配送一定数量的图书。
(十五)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精神,切实搞好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制度;鼓励对社会公益性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赠。有关部门要对现行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新闻媒体要加强对现行文化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要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文化建设投入格局。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抓紧制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
国办转发文化部等三部委有关意见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由以上3部委1月下旬上报国务院,并已经国务院同意。意见指出,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十五”期间,要以社区和乡镇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意见认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城市要在搞好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要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中开辟老年、少儿和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学校、青少年校外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要努力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可分设文化馆、图书馆;经济欠发达、人口规模较小的县可将文化馆、图书馆合二为一建设。农村要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地广人稀、人口分散的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边远山区和农牧区要积极发展流动文化车、汽车图书馆和流动剧场等。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要落实文化设施建设任务。民政部门实施的“星光计划”,要将资金落实到社区老年活动设施建设上,促进社区老年活动的开展。
同时,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把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会同文化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和有关要求,在城镇建设中,统筹规划城镇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新建居民小区和经济开发区必须规划和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新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经营性文化设施所需用地,可以划拨供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划拨;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应在地价上适当给予优惠。城镇建设确需征用文化设施用地,必须做到先建后拆,或建拆同时进行,要保证重建的文化设施规模不低于原有的规模。要切实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完善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必要的设备和装备,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要防止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要坚决收回被挤占、挪用的文化设施。
意见还强调,要努力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文化队伍。为此,要建立健全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机构的工作岗位规范,逐步实行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关心和帮助基层文化工作者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证工资的按时发放,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积极推进基层文化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在市县乡机构改革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中办发〔2000〕30号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乡镇设置集文化、宣传、广电、体育、科技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宣传文化机构,同时积极解决农村电影放映队伍的编制问题;要大力培养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
意见指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就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先进文化传播、积极繁荣社区文化、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和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
意见还就切实加强领导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在县(市)、区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备及其维修、流动文化车购置、文化信息网络建设、文化队伍教育培训、老年教育等经费的投入,特别要对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予以重点扶持。
意见最后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精神,切实搞好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制度;鼓励对社会公益性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赠。有关部门要对现行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抓紧制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
我们倡导: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
我们希望: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寻求经济发展新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快节能环保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
我们期待:开展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国际合作。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进而推动企业合作,有序推进低碳生态产业转移,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发展。积极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探索清洁发展机制,推动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形成,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碳定价权。
我们努力:推广发展低碳绿色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投融资途径,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将减排降碳纳入金融体系的服务范畴,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利用碳金融体系的支撑使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融资,从碳减排权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努力争取全球低碳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第五篇: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典型材料
xxx乡妇女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以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发展为重点,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各界妇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深入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的实施。几年来,xxx乡妇联在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xxx乡的经济振兴、促进和巩固全乡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建设
乡妇联重视政治思想建设工作,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工
作首位,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法律法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wto知识,学习历届妇联会议精神,坚持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妇联干部头脑,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为把妇联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乡妇联狠抓了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并把学习十六大精神与贯彻“两纲”、“两法”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与开展“巾帼系列行动”与“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同时不与“六农”、“六送”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紧密联系,编制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要求干部职工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XX年,xxx乡妇联在全乡妇女中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新时期农民素质活动,对3名先进个人和“五好文明家庭”进行了表彰。在全乡广大妇女中初步形成计文明、懂礼貌、尊老爱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乡妇联认真传达上级妇联组织的各次会议精神,团结动员和带领全乡广大妇女在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全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在妇女干部和群众中掀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潮。特别是在XX年,全国发生非典型肺炎传染病疫情,乡妇联号召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抗击“非典”活动,使“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乡未发现一例“非典”病例。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妇联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开展妇女工作发展妇女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妇联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
乡妇联始终坚持把加强妇联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
抓,以增强妇联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加强村妇代会建设。村妇代会是妇联工作的基础。现全乡7个村全部建有村妇代会,配齐配强了村妇代会主任,进入村支部和村委会的人员逐年增加。村妇代会做到了制度健全,并能够积极参与“村为主”开展工作。二是认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典型示范村”活动。为进一步增强村妇代会组织活力,按照上级妇联组织的要求,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争创先进妇联组织组织活动。被列为“典型示范村”的有2个。三是实施妇女工程项目。以项目抓机遇谋发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改善生活环境。乡妇联积极争取一些扶贫项目,组织实施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260口,争取到省妇联10万元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用于妇女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实效。
三、深入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三项主体活动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
乡妇联把“巾帼扶贫”、“巾帼扫盲”、“巾帼成才”纳入竞赛活动内容。全乡有2524名农村妇女参加“双学双比”活动,占农村干部妇女劳动力总数的90.6。在“巾帼扫盲”方面,乡妇联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抓好妇女文化科技培训,特别是XX年7月,组织各村妇女120名参加“绿证”培训班,讲授有关农业适用技术。乡妇联还配合有关单位办扫盲班20个,组织468名文盲妇女参加扫盲班学习,脱肓380人;配合乡农技站、林业站办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班20期,培训妇女400人次,通过培训,掌握1-2门农业适用技术的妇女占参训人员的96,掌握三门以上适用技术的妇女占参训人员的80,25名妇女获得了绿色证书。在“巾帼扶贫”行动方面,乡妇联、各村妇代会主任、女科技示范户、女党员分别与贫困妇女结对子帮扶,共帮扶180户贫困妇女,现已脱贫。在帮扶过程中,乡妇联还将计生“三结合”
纳入“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在扶贫注重对计生“三结合”户给予优先照顾。
大力开展“巾帼建功”活动。
以“巾帼文明”、“巾帼创业”、“巾帼成才”作为出发点,以此激发全乡广大妇女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意识,增强道德建设,收到明显效果,有力推动全乡“三个文明”建设。
开展创建“五好文明
家庭”活动。
为增强“家庭文明”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弘扬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大力宣传六盘水市公民公民首先行为规范,走村串寨,调查了解妇女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调解一些民间纠纷,让她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和睦相处。配合有关部门搞好“三下乡”活动,使广大农村妇女在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差的情况下,义务就诊,检查身体。
为增加妇女群众的知识,乡妇联还邀请了市妇联有关领导为全乡农村妇女讲解有关妇女“五期”保健知识,时时关心妇女同志的身体健康。同时,乡妇联节假日还走访一些生活上比较困难的老年人,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在每年“三八”、“六一”期间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精神文明建设,为维护全乡的政治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宣传贯彻“两纲”、“两法”,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搞好维权工作,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乡妇联把依法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作为妇联的基本职责,利用各种形式加强“两法”、“两纲”的宣传,增强妇女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共开展法律知识宣传25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册,受益人达3000余人次,妇联还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五”普法、平安工程等工作。在禁毒、“非典”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妇女组织的作用,宣传动员广大妇女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禁毒、抗击“非典”大行动。
乡妇联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对来信来访群众做到热情接待、耐心听讲、细心解答,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对来信来访反映妇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和伤害的案件,配合公安、司法部门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不良行为,进一步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积极推进“两纲”的贯彻实施。
几年来,乡妇联一直致力于“两纲”的实施,乡妇联协助政府积极推动“两纲”目标任务的完成。按照上级教委、卫生、爱卫办等部门实施的《“两纲”分实施计划》和《妇女儿童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按纲要的目标要求,制定了妇幼保健、普及教育、改水改厕等有关计划。进一步落实农村医疗保障和农村妇幼保健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破伤风。
为解决贫困女童的入学难问题,乡妇联在上级妇联的支持下,争取华夏银行、香港慈恩公司、特区移动通讯公司等单位的贫困儿童助学款,解决贫困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配合教育部门动员适龄儿童入学,使全乡儿童入学率达到现在的98.6,其中女童入学率达到96.4。
几年来,xxx乡妇女儿童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乡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