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云山: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刘云山: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 作者:
来源:《时代中国》2007年第07期
6月3日至4日,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云山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做出的重大部署。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刘云山强调,要立足中国国情、坚持重在建设,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巩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文化平台;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创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要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明确管理责任,突出管理重点,健全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化解消极影响,确保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第二篇:正确认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正确认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一、六中全会《决定》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新概括新发展
《决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明确了新时期推进文化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是一篇闪烁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重要文献。
一是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作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性质;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的视野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决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性质和地位的重要阐述,既立足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这一根本特征,抓住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资本主义文化建设及其它社会文化建设的根本区别,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和重要作用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二是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和任务。《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决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的阐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响亮回答了文化改革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这一根本问题,正确破解了“建设什么样的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发展目的和发展方向的理性把握,对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的庄严承诺。
三是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和途径。《决定》回顾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国道路”。《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决定》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和政策措施,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线图。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和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谋划,体现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瞻远瞩、路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晰宽广、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宏伟远大。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化发展实践中不断探索,从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一次次伟大实践中得到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思想在文化改革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决定》是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重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新定位新目标,积极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举措,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首先,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国家需要文化引领。先进思想指导伟大实践,先进文化引领伟大事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先进文化的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只有不懈地走在时代前沿,加强理论创新,推进文化创造,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方向、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聚力量,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伟大理想。现代化国家需要文化推动。古往今来,重大社会变革都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文化的力量在进步、文化的力量在传播、文化的力量在创新、文化的力量在改革,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用文化的力量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用文化的力量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文化的力量推动民主法制建设,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和谐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化国家需要文化支撑。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文化建设是撑起总体布局的重要支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先进文化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文化条件。另一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文化是重要增长点,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文化创造力、文化影响力、文化竞争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化国家才能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建成。
其二,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以人为本需要文化建设来保障。文化发展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离开了文化发展,人民群众享受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就得不到保证,以人为本就落不到实处,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得不到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建设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大力推动文化发展,既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具体体现,没有文化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发展,更不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文化建设来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发展的主线,转变发展方式为文化发展提供机会,文化发展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条件。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可持续的独特优势,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了文化发展这个新支点,才能转得有力、调得有效、发展到位。
其三,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的永恒主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始终是文化发展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我们积极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胜利完成了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不断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发展要突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这个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用文化来引导人、教育人、感化人,充分发挥文化的渗透力、感召力、影响力,激发全体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提供人才保证。
三、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贯彻好、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理性的思考、科学的谋划、大胆的实践、积极的作为,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不能孤立地推进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互为条件。绕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而孤立地推进文化建设,不仅会使文化建设陷入孤掌难鸣、事倍功半的窘境,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衷、达不到既定的战略目标。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要站在全局看文化、跳出文化抓文化,“四位一体”建文化,使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相融合、相促进、相协调,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方面达到更高境界。
不能片面理解文化的功能。文化具有教育、激励、审美、沟通、娱乐和商品的功能,能够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要正确认识文化的功能,用全面的、辩证的、对立统一的方法观察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防止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文化功能。要发挥好文化育民功能,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提升人的素质,丰富精神内涵,滋养城乡群众。要发挥好文化乐民功能,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要发挥好文化惠民功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心下移,覆盖基层,让人民群众从文化发展中获得看得见、摸得着、受得到的实惠。要发挥好文化富民功能,不断完善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吸引更多人吃文化饭、挣文化钱、创文化业,结出富裕的文化硕果。
不能没有主心骨。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心骨”。缺少了这个“主心骨”,就会出现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坚定信念、没有正确方向、没有道德规范、没有行为准则、没有人生导航等现象。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大环境、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大趋势,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心骨”。要坚守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建立主平台,筑牢主根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良好道德风尚、正确人生方向。要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体系、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做到理论引领到位、凝心聚力到位、典型示范到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不能都推向市场。市场是文化发展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文化发展的唯一途径。总的说,文化的业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化事业,一类是文化产业。前者是公益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由政府投入,公民共享;后者是盈利性的,追求经济效益,谁投资谁获利,谁买单谁享有。即使是文化产业,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使自己的产品有利于人心向善、风俗纯美、社会和谐,这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它产品的特质所在。推进文化建设,一定要把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化业态分清楚,不要把文化全都建成产业,搞所谓“文化产业化”;不能将文化全都交给市场,搞所谓“文化市场化”。党委、政府要两手抓,一手抓文化事业的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平等享有丰富的健康的文化服务;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形成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不能照搬模仿、一哄而上。文化建设内容多、业态众、门类广,行业、区域之间差别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一些地方不顾条件和资源,立规划求大求全,上项目华而不实,定目标不合实际,导致缺少特色、无法持续、不见效益,这些都是不理性、不科学、不遵循规律的表现。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立足当地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彰显地域特色,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竞争力,让历史的精彩、文化的精髓,在发展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文化发展应有长远眼光,要从中长期角度谋划,善于抓住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项目,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求内涵、重品牌地建设。要兼容并蓄、创新发展。借鉴、消化、吸收外来的、优秀的、有益的文化成果,既保持民族性的形式和内容、保留民族文化基因和链接,又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世界现代文明相协调。努力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文化发展模式、文化发展体制机制,选准文化发展路径,构筑文化优势,创造文化辉煌。
不能把赚钱当作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赚钱不是文化发展的唯一目的。要处理好引导与迎合的关系。文化产业不仅要贡献GDP的增长,而且还应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气神。不能把恶搞当娱乐,把出格当个性,糟蹋传统文化、曲解历史文化、歪曲革命文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人们健康的精神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抚慰精神、提振信心、增添智慧、激励创造。要处理好“叫好”与“叫座”的关系。文化发展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既要“叫好”,思想性、艺术性高,又要“叫座”,观赏性、娱乐性强。要着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增强文化消费市场的活力,让群众在享受产品中提升审美情趣、提升精神境界,推进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关系。目前一些地方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普遍存在急功近利、过分商业化、现代化的现象,要防止文化产品没文化,文化基地变“商业圈地”。对传统文化资源,首先要保护好,在此前提下利用好、开发好。一些地方大搞“文化产业园区”,但大多徒有虚名,没有成效。要明白一个道理,文化要走向基层、走向群众、走向市
场才有生命力,离开了基层,离开了群众,离开了市场,在“文化产业园区”里关着、养着,是长不大的、强不起来的。
不能把文化当作文艺。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外延十分宽泛。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文化的全部。一些地方在对待文化上以偏概全,把文化这个“面”仅仅看做文艺这个“点”,在发展文化上只抓一点而不及其余,甚至抓了芝麻丢了西瓜,重视吹拉弹唱、影视动漫、书画工艺等文艺发展,而忽视或轻视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文化事业发展、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工作。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既需要文学、戏曲、艺术等文艺作品,又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既需要文化产业振兴、又需要文化事业壮大,既需要更好更多精神食粮的提供、又需要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巩固。党委、政府要统揽全局、统一谋划、统筹发展,推动文化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百花齐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委原书记)
第三篇: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行政区划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
----访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
本报记者谢松林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我国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指出:“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因此,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必须积极推进城市化,加快城市化进程,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为此,本报记者本月18日采访了对中国城市问题颇有研究并著有《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国市制》等专著的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就如何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等问题进行访谈。
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与过去的城市发展方针有何不同,如何去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
答:国家“十五”计划中对中国城市发展道路指导思想进行了调整,由过去的“控制发展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改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一思想在“十六”大报告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和完善,这是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一个大调整,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所谓“协调发展”,既要发展大中城市,也要发展小城市,包括小城镇相,从根本上讲这是中国国情的要求。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农化过程。一般而言。在城市化水平在30%以前为缓慢发展阶段,超过30%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5%以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迟早要达到70%左右的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全国总计大约要转移7到8个亿的农村人口进城,这就必须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一块来承接。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可以特色互补。我1997年在新华社的《瞭望》杂志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现在看来,不仅是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注意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如何协调发展?首先是坚持和完善市场机制,不能象过去那样完全依靠行政手段,而是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宜大则大,能大则大,宜小则小;其次,要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在尊重市场经济自然发展基础上,采用政策手段对大中小城市规模进行适度调控,一个地区应有大城市、中心骨干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对于骨干城市奇缺的西部地区,应有目的地通过一些倾斜政策,培育一些骨干城市。小城镇的发展是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没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小城镇很难发展得好。现在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小城镇星罗棋布,就是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否则,它们是发展不起来的。
同时,小城镇的发展也特别要强调规模效益。我国有2万多个小城镇,但规模都不大,效益不如大中城市,也不如设市小城市。小城市的发展成本要低于小城镇,效益要好于小城镇。
问: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是构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三根支柱,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步伐已成为里论界、学术界及实际工作部门的共识,请您谈谈如何加快我国的城市化步伐?
答:中国城市化水平目前是40%,比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50%)低,工业化水平也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原因,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是“逆城市化”发展。在1958年底前我国的城镇发展是合理的,58年后“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因此60年代进行了整顿,之后,城镇发展停滞不前,出现逆城镇化。数据显示,1960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为19.6%,而1977年底为17.9%,近20年时间里,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降了。另一方面原因,在20年中,虽然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工业化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步伐加快,相应的农村人口转移加快,但由于户籍管理的滞后等原因,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仍然慢于工业化的速度。
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城市是先进文化的载体,也是先进生产力的基地,加城市化进程不容置疑。首先要加快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创造更多的“饭碗”,加大城镇就业力度,开发人力资源。现在很多人对农民进城很犹豫,害怕夺城里人的饭碗。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这个问题,一方面,城市里富余劳动力存在,失业人口存在,但与此同时城里也有很多工作岗位,城里人不愿意干或干不好,所以农村劳动力来,能找到相应的岗位;另一方面人口增加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多了,衣食住行需求增加,相应的服务岗位需求也增加了。
其次,要调整、完善农民进城的政策。今年元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农民进城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对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很有利的。
第三,在行政体制上要进行改革。城市化发展要以市镇作为载体,设市设镇不等于城市化,但城市化发展必然要求增设新的城市,新的城市又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都大量地增设新的城市,如,英国十八世纪中叶初级城市化阶段只有几十个市,到二十世纪初期基本实现城市化时增加到300多个市;美国二十世纪初期市镇数量只有五千多个,到五十年代突破一万个,到九十年代达到一万九千多个;日本在明治维新刚建立市制时,全国只设9个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增加到二百多个,到八十年代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全国设市城市增加到600多个。中国目前只有656个城市,远远不够。
第四,要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城市化政策。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同一地区内部各省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更应注重“点”,而不是“面”,更要依托城市和小城镇进行发展。这样才能降低发展成本而提高
发展效益。就全国而言,各省区都要从本省区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区域性城镇发展战略。
问:目前对县改市和县改区有不同看法,你如何评价这个问题?
答:这两个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行政区划体制改革调整的两个主要问题,县改市好不好实质是设市模式问题,县改区利弊如何关键取决于改得是否合理。
传统的设市模式是切块设市,国外是这种模式,我国改革开放前也主要是这种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变成整县改市模式。两种设市模式各有利弊,切块设市模式的城市化程度高,更能体现市的本质特征。但切块设市一般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增加一套县级建制,如果过去二十年我国都是切块设市,那就要多出400多个县级建制,多出一大笔财政支出;二是市县矛盾很大,块切大了,县里发展困难,块切小了市里没有发展的空间。而整个县改市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既不增加机构,又没有市县矛盾,而且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所以两种设市模式有利有弊,利弊比较,整县改市利大于弊。当然,中国国情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无论是单一的切块设市还是单一的整县改市模式都不能适应需要,而应因地制宜、多模式并存。
至于大中城市郊县改区,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确实应该改,也有的确实是可改可不改。县改区从根上说是切块设市模式造成的,特别是那些市县同城、县包围市的地方,县改区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些地方市县矛盾非常突出,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问题日益突出,不改不利于发展。一些大中城市的主要领导同志,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领导同志之所以赞成大中城市郊县改区,因为他们在一线工作,对市县矛盾体会最深。
对县改市和县改区的认识和评价关键是要把概念问题和体制问题区别开来,体制变革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远远大于概念误差造成的负面影响。当然,无论县改市还是县改区,都有个“度”的问题,根本要求是科学合理。
问: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拒城市化”、“反城市化”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据我了解,所谓“拒城市化”是指城市近郊农民不愿“农转非”。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城乡政策不平衡;其次,土地政策规定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民可以出租,经营可获收益,而城市土地是国有的,因此有的村委会不愿变为居委会,就是由于转制之后,土地国有;再次,农民对进城有后顾之忧,城里人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民进城失去土地后,一旦失业的话则无生活来源,所以很多人采取“候鸟式”的奔袭,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进城打工;还有客观上原因,中国人口过多,吸呐有一个过程。问:在印度特大城市孟买,有300万贫民,住在塑料棚里,没有起码的卫生设施,强烈的贫富差距,成为城市犯罪的根源,如何避免“孟买”现象?
答: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比,投资回报率,就业机会多,生活质量高,故农村人口首选目标为大城市、特大城市,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盲目性,进一步加剧大中城市失业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这个问题非常严重,而我国目前还不很突出,这主要得益于一些相关的调控政策,有的政策虽然是不尽合理的,但有利于避免农民和小城镇人口向特大城市、大城市拥挤;其次,政府采取了疏导政策,劳动部门在春节过后公布各地的劳务需求情况,进行引导,各地有组织的进行了劳务输出;再次,我国有较好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原为收容遣送,现为自愿救助,城市生活有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基层的社区组织,是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基层组织,在非典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社区组织既管理,又提供服务。所以我国即使加大城市化步伐,也不会出现贫民窟等现象。问:城镇化与城市化两个概念有没有本质区别?
答:理论界这两种说法都有,我认为,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就我个人而言更倾向于用城市化,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际上,我国有关法律早已明文规定,我国“城市”包括“市”和“镇”。
问:您对“农民工”这个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答:“农民工”概念出来是为了区别以前城市里的工人,因其生产资料、土地没有改变,这一概念还会使用一段时间,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概念将来有可能不再使用。一般来说,城市化要经历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前是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30%—70%是快速发展阶段,70%以上是平稳发展阶段。(本文公开发表在2003年9月25日中国贸易报《小康中国周刊》)
第四篇:积极推进网络商品交易监管
积极推进网络商品交易监管
进一步推进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按照“以网管网”的思路,建立健全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监管方式,不断提高网监工作现代化、科学化水平,维护网络市场秩序。一是升级完善网监系统“一网一平台”。不断优化系统设计,完善经济户口数据导入模块,充实修正系统数据,确保系统功能全面、业务流程科学、统计汇总准确、信息传递畅通,打造更加科学、实用、简便、高效的监管系统。二是深化“一网一平台”的推广应用。继续抓好网络经营主体搜索建档、网络巡查、营业执照信息公示、自然人经营者真实合法身份标识等工作,不断提高网监工作效能,确保各项监管措施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规范》,促进网监工作规范开展。三是加大网络商品交易执法办案力度。开展网监办案业务专题培训,提高全系统涉网执法办案能力。根据总局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加大涉网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网络经营环境和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四是加强电子证据取证分析系统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工商机关电子证据取证分析实验室建设,制定管理制度,规范取证工作流程,组织开展电子取证业务培训,为各地查办涉网案件工作提供取证技术支撑,提高问题发现、证据固定、查处取缔的工作效能。五是认真做好全国网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按照总局部署做好全国网监平台与省局平台对接试点工作,及时汇总上传网络经济户口数据,处理反馈总局网监平台搜索结果数据等,完善全省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网监工作机制。六是加强网络商品交易监督检查。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监督、指导网络经营者特别是大型购物网站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对交易平台内网店的监管,规范网络市场经营行为,强化行业自律。认真总结推广基层经验做法,不断提升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水平。七是加大对网络市场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探索制定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指导帮扶,加快培育本省电子商务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网上经营提供有效支撑,不断发展壮大网络经营主体的规模和实力,促进网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八是加强对各地网监工作的培训指导和督察考核,推动全省网监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第五篇:积极推进销售网络建设
积极推进销售网络建设
有关销售网络的问题,一直是当前营销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些专家用“网络重组”“网、络革命”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当前企业界正在经历着的网络变迁。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销 售网络建设似乎并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一些企业坚信自销的价值,一些企业更为强调经销的 作用,理论界一些专家则呼吁建设超级网络组织。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不仅有助于 我们弄清楚销售网络问题的实质,也必将有助于加快我国企业界销售网络优化的进程。
销售网络: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
几年前,我们在一家民营公司兼职从事销售策划的时候,正逢四通集团的一位副总裁田 志强先生到公司参观考察。当时公司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希望在引进外资和技 术有所突破,但这需工作的进展不快,难度较大。而当时四通集团在方面的进展非常突出,先后与世界上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进行了高水平的合资合作。在座谈会上,当人们问及四通集 团何以能在合资合作方面取得巨大突破时,田志强先生平静地说: “国际知名企业选中四通 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并不是因为四通的产品优势,也不是因为技术优势,因为与国际知名企 业相比,四通的产品与技术优势算不了什么,国际企业看中的,是四通集团所拥有的全国性 销售网络,是四通集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产品推向全国各个地区的能力。这就是四通集 团的优势,也是任何国际企业难以达到的。”时隔几年,我们对这段话的印象依然十分深刻,因为这段话非常恰当地表达了销售网络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一些成功企业的研究表明,注重销售网络的创新和发展,是这些企业走向成功的可靠 保证和共同法定。江苏春兰集团 在十多年发展中所创造的: “春兰销售模式”,就是一个典 型的代表。最初的春兰,采用的也是直销模式,通过“提篮小卖”叩开了市场的大门。但伴 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直销模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80年代后期,春兰集团在销售 上完成了第一次网络重组,将直销制改为代理制,通过大幅度让利,将商业伙伴拉上企业的 “战车”,工商联手,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在具备了一定条件后,他们又改造了企业的销 售部门,将销售体系与企业分离,单独组建销售公司,并在全国大中城市组建分公司和办事 处,为上万个商业销售网点服务。进入90年代,当代理制广泛被同行采用时,春兰集团又酝酿了第二次网络重组,及时 推出了“受控代理制”。在每年年末,企业与大量的经销代理商签订代理合同,经销代理商 逐月按时
按量向企业预交购货款,同时,按照合同规定按时按量从企业进货,企业则除在批 发价上让利给经销代理商之外,每年在合同保质保量完成后,企业向经销商集中返还利润,其幅度甚至超过工厂所得利润。显然,这种代理制度增加了企业对销售网络的控制程度,有 助于与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90年代后期,当春兰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的时候,他们又进行了第三次网络 重组,创造了“卖方信贷”的新型营销方式。春兰集团在银行设立总金额达13亿元的专项 资金,让经销商用“春兰”的贷款购进春兰产品,从而借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将金融拉入工 商经济利益共同体。这样,原来由工商企业共同担当的风险变成了由企业、商业、金融三家 共担,企业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既回忆了资金的周转和利用,又
杜绝了“三角债”的形成。春兰集团的实践进一步告诉我们,企业的销售网络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付出智慧、不 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企业的每一次努力,每一次科学的变革,都有将为企业的销售实现做 出贡献,都会不断增强企业的销售实力。显然,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多方面的,有专利、商标、企业形象、管理软件等,而拥有健全、有力的销售网络,正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企业在销售网络建设上所做出的努力,是企业十分重要的投资行为。而缺乏这种投资热情的企业,必将丧失对市场的主动权。
现代企业销售网络模式评价
现代企业的销售网络模式,依据网络主体的构成情况,大体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纯粹自销模式。即企业通过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和独立的销售部门,而将产品直接 送达至用户或消费者。目前运用纯粹自销网络的企业,以工业品和特殊用品行业为最多。这 些行业的客户性质比较单一,数量也有限,企业有条件通过直销的方式予以满足。此外,一 些刚刚建立的日用品企业,由于规模偏小,产量有限,品牌知名度不高,在刚刚创业时也往 往采用自销网络模式。企业采用自销网络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气见的,不但可以完全控制企 业的销售渠道,而且有利于掌握第一手的市场信息,随时改变销售策略,在与竞争者较量时,不会被动挨打。特别是一旦顾客进行投诉时,可以迅速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把问题点降到 最低,对由此产生的后遗症,做好最佳的防范措施。但企业采用自销网络模式,也不是不存 在问题,如管理人才难觅,销售成本加大;更重要的是,如果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事销售 活动,很可能会导致企业
的市场覆盖面不大,市场开拓缓慢,从而有可能使企业丧失先机,被竞争对手所击败。二是纯粹销模式。即企业相对弱化自销功能,而运用总经销、总代理的方式,通过现代 商业销售体系,将产品销售给用户或消费者。目前运用纯粹他销网络的企业,通常是一些名 牌消费品企业。一些工业品企业在自销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也采用这种方式。企业运用纯粹 他销模式,可以减少企业的直接投入,降低销售管理的风险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借用 市场上现有的销售网络,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覆盖面。然而,采用纯粹他销 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销售网络的控制权不在自己手里,一旦经销商或代理商发生人事 变动,往往会影响到双方的合作。另外,由于企业没有与销售终端建立有效的联络,因而一 旦市场行情及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发生变化时,企业往往由于经销商或代理反应迟钝而不能 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从而危及企业的长远利益。特别是在价格体系完全由经销商或代理商 全面掌握的情况下,在价格策略的调整上,难免会产生许多头疼脑热的问题,有时会影响经 销商或代理商的积极性。事实上,在现代市场条件下,纯粹的自销模式和纯粹的他销模式都不是企业销售网络的 主要形式。在企业的销售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是第三种形式,即“自销声匿迹+他销”的网 络模式。这一方面是因为许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迫切感到需要加强对销售网络的控制,从而 强化了自销机构的建设和自销队伍的培养;另一方面,一些商业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也需 要生产企业在促销、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根据企业对销售网络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将 “自 销+他销”的销售网络模式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自销主导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自销机构,如在企业总部 成立销售部或销售公司,而在各区域市场上成立办事处或分公司,但企业的销售机构并 不与最终客户或消费者接触,而是通过大量的零售商来组织具体的销售工作。企业采用 这种模式,减少了大量的销售中间环节,对市场的把握明显增强,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采
取较少灵活和积极的销售策略,而不必对单个中间商过分依赖。这种模式是许多企业期 望建立的理想形式,然而,要建立这种模式并非易事。首先,企业需要拥有一大批能征 服善战的销售管理人才,以担负起企业各分支机构的稳定性;再次,最关键的,是要得 到中间商的合作,这不只取决于销售力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营销支持,如产品 的差异性、品牌形象以及促销力
度的大小等。显然,这涉及到企业的一种整体性营销安 排,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市场动作能力,从而确立起企业的明显优势,如此方能站稳脚 跟,真正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2、他销主导模式。他销主导模式的特点是企业虽然拥有自己的自销机构和人员,但销售的主动权或控制权往往不在自己手里,而是通过总经销、总代理的方式来完成销 售工作。不过,由于拥有自己的自销机构和人员,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经销商或代理商 的接触,或提供更为独特的服务,而赢得中间商的信任和合作,从而有可能使企业的产 品在各个市场比较理想,则他销主导模式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企业采用他销主导 模式,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淡化对市场的管理工作。有所作为的企业,除了加强对总经 销商或总代理商的服务以外,还把管理活动延伸至销售的各个环节,主要是帮助总经销 商或总代理商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想一想,如果本该由经销商或代理商所做的促 销工作,如对于各级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促销工作,而由生产企业帮助完成,并且没有提 出利益方面的要求,这对中间商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间商没有理由不在企业的产 品销售上给予全力配合。在销售实践中,一些企业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将自销力量融入 到经销或代理体系中,巧妙地利用经销商或代理商的地域优势及关系优势,从而使自己 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种新型的销售联合体。3、自销与他销平衡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并非是基于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在实践 上自销力量各他销力量的势均力敌,或者各有优势,会使两种网络之间合作的压力,以 实现双赢的目标; 然而消极的平衡又可能导致双方之间相互分离,从而使企业的销售工 作面临危机,企业必须及早采取措施,以改变这种局面。此外,还有一种平衡的局面是 基于市场或产品的差异而设立的,它可以看作是企业的一种有意的销售安排,例如企业 在一些市场或产品中建立纯粹的自销网络,或自销主导的网络体系,而在另外一些市场 或产品中建立纯粹的他销网络,或他销为主的网络。企业采用这样的安排,可能是企业 的权宜之计,但如果这种网络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实现,而企业又拥 有实施这种网络的合适资源时,未尝不是一种现实的安排。企业销售网络建设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企业的销售网络建设,对许多企业来说,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不少企业对此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甚至不顾企业内外客观条件,对建网工 作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
求。例如一些企业为了配合新产品的销售工作,提出要在半年时 间内建立全国大、中城市网络,在一年时间内建立全国县、乡网络;一些企业则庄稼活 推行“买断制”,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以最快的速度扩大经营网点。这些任务的提出,往往与企业存在的某种“浮躁”情绪有关,因而潜藏着巨大的经营风 险。我们认为,销售管理地一六科学,非理性的销售行为虽然可以暂使用权企业赢得空 前的辉煌,但难以保证企业长久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企业能够确立“稳健经 营”的观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销售工作,而不是一味地急 于求成。显然,企业采取何种网络模式,是企业综合平衡内外各方面因素的结果。尤其紧下 一些因素,企业必须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进行认真的研究:
1、
2、
3、
4、
5、
6、
企业现状。企业现状主要是指企业的规模大小、资金实力,以及企业的历 史经验、文化习惯以及管理能力。显而易见,企业的规模较大、实力雄厚,通常愿意建立较为独立的销售网络,甚至购轩运输工具,建立仓储设施,发展物流配送等。企业在网络模式选择上,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建 立自销为主的网络类型,也可以采取他销为主的形式。当企业做出自己的 选择时,还必须考虑企业的历史条件和管理能力。对于长期依赖中间商销 售商品的企业,如果改为发展自销网络,就必须认真评估自己的经验和管 理能力,否则,将会使企业的销售工作面临极大的经营风险。产品特点。产品特点主要是指产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大小、技术特点、创 新程度以及物理性质等。显然,一些技术复杂的商品,时新商品,单位价 值较市制商品,体积大、比较笨重的商品,易腐料变质的商品,以及附加 服务多或具有特殊用途的商品,多采用自销为主的渠道;而一引起便得商 品,技术简单的商品,耐久耐磨的商品,单坐较低的商品,累加便函易带 或附加服务较少的商品,多采用他销为主的形式。消费者因素。企业直接服务的消费对象,也会影响到销售网络模式的选择。专家们根据消费者对购买活动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将消费者 购买行为分为习惯性购买、多样性购买、直辖市性购买、复杂性购买等。不同的消费者行为类型对销售网络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对于习惯性 购买行为,企业在注重建设自销网络的同时,必须努力实现销售网点的便 利性和稳定性,即发挥各种类型零售网点的作用;而对于复杂性的购买行 为,则相对要求建立企业控制性较加紧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