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证明例题

时间:2019-05-13 09:2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归纳法证明例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归纳法证明例题》。

第一篇:数学归纳法证明例题

数学归纳法例题讲解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111n. 2n12n12n1133557

请读者分析下面的证法:

证明:①n=1时,左边1111,右边,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13321

3②假设n=k时,等式成立,即:

1111k. 2k12k12k1133557

那么当n=k+1时,有:

11111 2k12k12k12k3133557

11111111111 2335572k12k12k12k31112k2 122k322k3

k1k1 2k32k11

这就是说,当n=k+1时,等式亦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自然数n等式成立.

评述:上面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的方法是错误的,这是一种假证,假就假在没有利用归纳假设n=k这一步,当n=k+1时,而是用拆项法推出来的,这样归纳假设起到作用,不符合数学归纳法的要求.

正确方法是:当n=k+1时.

11111 2k12k12k12k3133557

k1 2k12k12k

32k1k1 2k23k12k12k32k12k3k1k1 2k32k1

1这就说明,当n=k+1时,等式亦成立,例2.是否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n},使得对任何自然数n,等式:

a1+2a2+3a3+…+nan=n(n+1)(n+2)

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先令n=1,2,3时找出来{an},然后再证明一般性.

解:将n=1,2,3分别代入等式得方程组.

a16,a12a22

4a2a3a60231

解得a1=6,a2=9,a3=12,则d=3.

故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n=3n+3,当n=1,2,3时,已知等式成立.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n=3n+3,对大于3的自然数,等式 a1+2a2+3a3+…+nan=n(n+1)(n+2)都成立.

因为起始值已证,可证第二步骤.

假设n=k时,等式成立,即

a1+2a2+3a3+…+kak=k(k+1)(k+2)

那么当n=k+1时,a1+2a2+3a3+…+kak +(k+1)ak+1

= k(k+1)(k+2)+(k+1)[3(k+1)+3]

=(k+1)(k2+2k+3k+6)

=(k+1)(k+2)(k+3)

=(k+1)[(k+1)+1][(k+1)+2]

这就是说,当n=k+1时,也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n=3n+3使a1+2a2+3a3+…+nan=n(n+1)(n+2)成立.

综合上述,可知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n=3n+3,对任何自然数n,等式a1+2a2+3a3+…

+nan=n(n+1)(n+2)都成立.

例3.证明不等式11

21

31

n2n(n∈N).

证明:①当n=1时,左边=1,右边=2.

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n=k时,不等式成立,即1

那么当n=k+1时,1211k2k.

11

21

1

k1

k1

2k1

k12kk11

k1

2k1

k1 kk11

k12k1

这就是说,当n=k+1时,不等式成立.

由①、②可知,原不等式对任意自然数n都成立.

说明:这里要注意,当n=k+1时,要证的目标是

1

121

11k1k12k1,当代入归纳假设后,就是要证明: 2kk12k1.

认识了这个目标,于是就可朝这个目标证下去,并进行有关的变形,达到这个目标. 例4.已知数列{an}满足a1=0,a2=1,当n∈N时,an+2=an+1+an.

求证:数列{an}的第4m+1项(m∈N)能被3整除.

分析:本题由an+1=an+1+an求出通项公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可考虑用数学归纳法. ①当m=1时,a4m+1=a5=a4+a3=(a3+a2)+(a2+a1)=a2+a1+a2+a2+a1=3,能被3整除. ②当m=k时,a4k+1能被3整除,那么当n=k+1时,a4(k+1)+1=a4k+5=a4k+4+a4k+

3=a4k+3+a4k+2+a4k+2+a4k+1

=a4k+2+a4k+1+a4k+2+a4k+2+a4k+1

=3a4k+2+2a4k+1

由假设a4k+1能被3整除,又3a4k+2能被3整除,故3a4k+2+2a4k+1能被3整除.

因此,当m=k+1时,a4(k+1)+1也能被3整除.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自然数m∈N,数列{an}中的第4m+1项都能被3整除.

例5.n个半圆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l上,这n个半圆每两个都相交,且都在直线l的同侧,问这些半圆被所有的交点最多分成多少段圆弧?

分析:设这些半圆最多互相分成f(n)段圆弧,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进行猜想和论证.

当n=2时,由图(1).两个半圆交于一点,则分成4段圆弧,故f(2)=4=22.

当n=3时,由图(2).三个半径交于三点,则分成9段圆弧,故f(3)=9=32.

由n=4时,由图(3).三个半圆交于6点,则分成16段圆弧,故f(4)=16=42.

由此猜想满足条件的n个半圆互相分成圆弧段有f(n)=n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①当n=2时,上面已证.

②设n=k时,f(k)=k2,那么当n=k+1时,第k+1个半圆与原k个半圆均相交,为获得最多圆弧,任意三个半圆不能交于一点,所以第k+1个半圆把原k个半圆中的每一个半圆中的一段弧分成两段弧,这样就多出k条圆弧;另外原k个半圆把第k+1个半圆分成k+1段,这样又多出了k+1段圆弧.

∴ f(k+1)=k2+k+(k+1)

=k2+2k+1=(k+1)

2∴ 满足条件的k+1个半圆被所有的交点最多分成(k+1)2段圆弧.

由①、②可知,满足条件的n个半圆被所有的交点最多分成n2段圆弧.

说明:这里要注意;增加一个半圆时,圆弧段增加了多少条?可以从f(2)=4,f(3)=f

(2)+2+3,f(4)=f(3)+3+4中发现规律:f(k+1)=f(k)+k+(k+1).

N的4K+1次方-N为何是10的倍数? 先证明n^5-n一定是10 的倍数

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4k+1)-n也是10的倍数

n^5-n=n(n-1)(n+1)(n^2+1)

显然n,n-1中必有一个数是偶数 所以n^5-1是2的倍数

下面分情况讨论

n=5t 5t+1 5t+2 5t+3 5t+4 都能得到n^5-n 是5的倍数

而(2,5)互质 所以n^5-n是10 的倍数

所以当k=1时成立

假设当k=r时成立 即n^(4r+1)-n=10s

则当k=r+1 时 n^(4r+4+1)-n=(n^4r+1-n)*n^4+(n^5-n)

=n^4*10s+n^5-n

由于n^5-n是10的倍数

所以当k=r+1时也成立

证明:2的n次方大于2n+1,n是大于3的整数

n=3时,2^3=8>2*3+1,2的n次方大于2n+1成立

设n≤k,k>3时成立

则:

2^(k+1)=2*2^k>2*(2k+1)=4k+2>2k+8>2(k+1)+

1n=k+1时成立

所以,2的n次方大于2n+1,n是大于2的整数

证明:当且仅当指数n不能被4整除时,1n+2n+3n+4n能被5整除

证明设A=1^n+2^n+3^n+4^n,当n=4k(k为整数)时,1^n、3^n的个位数均为1,2^n、4^n的个位均为6,1+1+6+6=14,A的个位为4,显然A不能被5整除

当n≠4k时,⑴若n=4k+1,易知A的个位=(1+2+3+4)的个位=0,∴A能被5整除 ⑵当n=4k+2时,A的个位=(1+4+9+16)的个位=0,∴A能被5整除

⑶当n=4k+3时,A的个位=(1+8+27+64)的个位=0,∴A能被5整除

综上所述,当且仅当指数n不能被4整除时,A能被5整除,也即当且仅当指数n不能被4整除时,1^n+2^n+3^n+4^n能被5整除

第二篇:高数考试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分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10分)

11xsinysin1、函数f(x,y)yx0

(A)不存在(C)等于零

2xy0xy0,则极限limf(x,y)=。x0y0(B)等于1(D)等于22y答()

2、微分方程yyye

(A)满足条件y(0)0,y(0)1的解是(B)12x1ey2

212x1ey 22(C)e2y12x(D)e2y2x

1答()

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本大题分3小题, 每小题5分, 共15分)

1、设ux

x2y2,则在极坐标下,u= ———。

2、设

则I=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的值,讨论级数(n

n1n1)

(1)当时,级数收敛

(2)当时,级数发散

三、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23分)

1、(本小题7分)

自点P0(2,3,5)分别向各坐标面作垂线,求过三个垂足的平面方程。

2、(本小题8分)

计算曲线积分

式中L是直线3x+2y=5从点(1,1)到(3,2)的一段。

3、(本小题8分)

设fx是以2为周期的连续函数,其Fourier系数为a0,试用a0,an,bn,n1,2,3,。an,bn表示函数Fxfxcosx 的Fourier 系数

A0,An,Bn,n1,2,3,。

四、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16分)

1、(本小题8分)

设函数f(x,y)和g(x,y)在D上连续,且f(x,y)≤g(x,y),(x,y)D,利用二重积分定义证明:

2、(本小题8分)

设空间闭区域Ω由曲面z=a2-x2-y2平面z=0所围成,∑为Ω的表面外侧,V是Ω 的体积,a为正数。试证明:

五、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21分)

1、(本小题9分)

求曲线racos3

3上相应于0

2的一段弧的长度.2、(本小题12分)

已知一刚体以常角速度ω绕定轴l0={cosα,cosβ,cosγ}旋转,求某时刻刚体上点P(x,y,z)处速度矢量V的旋度。

六、解答下列各题

(本 大 题8分)

cosn

2nx的收敛域。试确定幂级数nnn1

七、解答下列各题

(本 大 题7分)

讨论函数zxyxyy4y2的极值。

223

第三篇:数学证明法例题

例1 已知,p,q∈R’且p+q=2,求证:p+q≤

2证明用反证法

p+q>

2,则q>2-p,∴q>8-12p+6p-p

p+q>8-12p+6p=2+6(p-1)≥2

与题p+q=2,矛盾。

所以p+q>2不成立,只能是p+q≤2。

说明当用直接证法证明比较困难时可以用反证法。反证法的步骤首先是否定结论,要找准结论的反面,然后根据题设或定理公理推出矛盾,即结论的反面不成立。

例2 已知x+y=1,x,y∈R 223333223233

3证明∵x+y=1 22

由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可得

换元法中应用三角函数,将代数式化成了三角式再结合三角公式以及三角函数中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可以使证明简练。例2的证法四

例3 已知a,b,m∈R,且a<b,+

分析本题可以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来证明,而且都比较容易,这里再介绍几种构造法证题。

证法一利用函数的性质来说明

证法二设点A(b,a),点B(-m,-m),其中m>0∵0<a<b,则(如图5-2)直线OA

∵B在第三象限角的平分线上,所以AB必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

第四篇:面面垂直证明例题

数学面面垂直例题

例4答案:

例8答案:取AC的中点为O,连接OP、OB。AO=OC,PA=PC,故PO垂直

AC

第五篇: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经典例题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证明方法多种多样,近几年高考出现较为形式较为活跃,证明中经常需与函数、数列的知识综合应用,灵活的掌握运用各种方法是学好这部分知识的一个前提,下面我们将证明中常见的几种方法作一列举。

a2b2ab注意ab2ab的变式应用。常用(其中a,bR)来解决有2222关根式不等式的问题。

一、比较法

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最基本的方法,有做差比较和作商比较两种基本途径。

1、已知a,b,c均为正数,求证:

111111 2a2b2cabbcca

二、综合法

综合法是依据题设条件与基本不等式的性质等,运用不等式的变换,从已知条件推出所要证明的结论。

2、a、b、c(0,),abc1,求证:

4a2b2c24413

3、设a、b、c是互不相等的正数,求证:abcabc(abc)

4、知a,b,cR,求证:

a2b2b2c2c2a2(abc)

211(1)(1)9xy5、x、y(0,)且xy1,证:。

6、已知a,bR,ab1求证:11111.ab9

三、分析法

分析法的思路是“执果索因”: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探索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已成立的不等式。

7、已知a、b、c为正数,求证:

2(ababc3ab)3(abc)23

8、a、b、c(0,)且abc1,求证abc3。

四、换元法

换元法实质上就是变量代换法,即对所证不等式的题设和结论中的字母作适当的变换,以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9、b1,求证:ab(1a2)(1b2)1。

22xy1,求证:2xy210、114.abbcac1222212、已知1≤x+y≤2,求证:≤x-xy+y≤3.

211、已知a>b>c,求证:

13、已知x-2xy+y≤2,求证:| x+y |≤10.

14、解不等式5x221x1>

2215、-1≤1x-x≤2.

五、增量代换法

在对称式(任意互换两个字母,代数式不变)和给定字母顺序(如a>b>c)的不等式,常用增量进行代换,代换的目的是减少变量的个数,使要证的结论更清晰,思路更直观,这样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16、已知a,bR,且a+b = 1,求证:(a+2)+(b+2)≥

六、利用“1”的代换型

2225. 2111已知a,b,cR,且 abc1,求证: 9.abc17、七、反证法

反证法的思路是“假设矛盾肯定”,采用反证法时,应从与结论相反的假设出发,推出矛盾的过程中,每一步推理必须是正确的。

18、若p>0,q>0,p+q= 2,求证:p+q≤2.证明:反证法 33119、已知a、b、c(0,1),求证:(1a)b,(1b)c,(1c)a,不能均大于4。

20、已知a,b,c∈(0,1),求证:(1-a)b,(1-b)c,(1-c)a 不能同时大于

1。

421、a、b、cR,abc0,abbcca0,abc0,求证:a、b、c均为正数。

八、放缩法

放缩时常用的方法有:1去或加上一些项2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3用函数单调性放缩4用已知不等式放缩

22、已知a、b、c、d都是正数,求证:1<<2.

bdac+++

abcbcdcdadab23、nN,求证:*2(n11)112131n2n1。

24、A、B、C为ABC的内角,x、y、z为任意实数,求证:x2y2z22yzcosA2xzcosB2xycosC。

九、构造函数法

构造函数法证明不等式24 设0≤a、b、c≤2,求证:4a+b+c+abc≥2ab+2bc+2ca.

25、设a、b∈R,且a+b =1,求证:(a+2)+(b+2)≥222225. 226、设a>0,b>0,a+b = 1,求证:2a1+2b1≤22. 1.实数绝对值的定义:

|a|=

这是去掉绝对值符号的依据,是解含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基础。

2.最简单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解。

若a>0时,则

|x|

|x|>a x<-a或x>a。

注:这里利用实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很容易理解上式的,即|x|可看作是数轴上的动点P(x)到原点的距离。

3.常用的同解变形

|f(x)|

|f(x)|>g(x)f(x)<-g(x)或f(x)>g(x);

|f(x)|<|g(x)| f2(x)

4.三角形不等式:

||a|-|b||≤|a±b|≤|a|+|b|。

下载数学归纳法证明例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归纳法证明例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数学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经典例题

    关于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比较法证不等式有作差(商)、变形、判断三个步骤,变形的主要方向是因式分解、配方,判断过程必须详细叙述如果作差以后的式子可以整理为关于某一个......

    不等式的证明典型例题分析

    不等式的证明典型例题分析例1 已知,求证:.证明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点评 在利用差值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时,常采用配方的恒等变形,以利用实数的性质例2 已知均为正数,求证. .分析......

    不等式的证明·典型例题2

    不等式的证明·典型例题 【例1】 已知a,b,c∈R+,求证:a3+b3+c3≥3abc. 【分析】 用求差比较法证明. 证明:a3+b3+c3-3abc=[(a+b)3+c3]-3a2b-3ab2-3abc =(a+b+c)[(a+b)2-(a+b)c+c2]-3......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经典例题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主要放缩技能: 1.11111112 nn1n(n1)nn(n1)n1n1144112()22n4n1(2n1)(2n1)2n12n1n242.  2)  4.2n2n2n1115. n (21)2(2n1)(2n2)(2n1)(2n11)2n112n16.n22(n1......

    三年级奥数3-0年龄问题.例题及答案

    三年级奥数3-0年龄问题.例题及答案Page 1 of 17 三年级奥数 -- 年龄问题 教学目标 1. 掌握用线段图法来分析题中的年龄关系. 2. 利用已经学习的和差、和倍、差倍的方法求解......

    例题

    例1.已知回归模型EN,式中E为某类公司一名新员工的起始薪金(元),N为所受教育水平(年)。随机扰动项的分布未知,其他所有假设都满足。 (1)从直观及经济角度解释和。 ˆ和满足线性性、无偏......

    例题--例题

    序号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大作业课程名称: 组织行为学任课老师: 刘尚明作业题目: 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探索姓名: 学号:专业:行政管理教学中心:华南理工深圳宝安教学中心联系电话:评......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经典例题透析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1、用作差比较法证明下列不等式: ; (a,b均为正数,且a≠b) (1)(2)思路点拨:(1)中不等号两边是关于a,b,c的多项式,作差后因式分解的前途不大光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