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建造居委会五个一”工程(即有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综合活动室、一个健身点、一个宣传阅报栏、一套电教设备)形成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社区居民受益,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
为辖区居民提供文化娱乐设施和文艺演出、培训、辅导、讲座、展览、电影、图书、文博等公益性文化服务。
街道设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由政府主办的,各社区设立文化站,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教育、科普、信息等服务的公益性、多功能设施。
一建设项目:
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社区居民集中活动的场所。应坚持以人为本,向社区居民提供书报阅读、展示展览、团队活动、党员服务、健身锻炼、科普教育、心理辅导、娱乐休闲、网络信息、慈善互助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尤其应注重设置适合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外来建设者等群体的服务项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基层宣传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2、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基层宣传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社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弘扬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二、要求
面积:300平方米设立图书阅览室、文艺表演室、宣传室、信息共享教育室、健身室布局按照功能分区域,动态文化活动、静态文化活动区域。
项目:多功能活动厅:报告讲座、小型集会、联谊活动、数码电影放映。配置内容座位在200席以上,配置灯光、音响、数码放映设备、大屏幕、投影机、活动桌椅等
项目:书法展示 展览厅:作品展示、形势宣传、科普展览、藏品陈列的展示陈列室 项目:图书室不少于80平方米。年入藏新书不少于1000种
项目:排练厅供文艺团队和培训专用活动室如音乐室、排练室、绘画室、工艺室等
第二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办法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本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依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以满足社区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它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平台,也是社区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使用、运行和管理。
第四条(运行管理原则)
社区文化中心的运行和管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运行有效、惠及居民。
第五条(管理部门)
**社区居委会是本社区文化中心的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本社区文化中心的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工作规范。
第六条(基本任务)
社区文化中心应当为社区群众提供书报阅读、团队活动、教育培训、娱乐健身、影视放映、展览展示、网络信息等各类健康有益的公益文化服务,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普法、思想道德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
第七条(基本功能配置)
社区文化中心内应当根据其基本功能用途和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设立社区学校、社区宣传栏、社区图书馆、健身活动室、娱乐活动室、团队活动室、展览陈列室,和具备放映数码电影、举办文艺表演、开展联谊活动等条件的多功能厅。
社区文化中心内的活动场所应当一室多用,根据功能特点可以悬挂多种标牌,发挥资源共建共享的最大效用。
第八条(设施使用规定)
社区文化中心应当开展与其功能、特点相适应的公益文化服务,不得企业化或变相企业化,不得以出租等形式改变其文化设施用途。
第九条(财政保障)
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经费应当纳入社区财政预算。
社区文化中心可以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和资助。
社区文化中心的运行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以及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采购等专项经费。
第十条(主办单位职责)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文化中心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社区文化中心的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运行方式)
社区文化中心的运行应当实行专业化管理。
第十二条(开放时间)
社区文化中心应当每天向社区居民开放。每周开放时间累计不少于56小时。
第十三条(收费规定)
社区文化中心运行单位应当提供免费的公益文化服务项目。
第十四条(服务项目公示)
社区文化中心应当公示其开放时间、服务项目,并在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项。
第十五条(法律责任)
社区文化中心运行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向上级主管部门举报,依法查处:
(一)未按照规定的最低时限对公众开放的;
(二)未公示其服务项目、开放时间等事项的;
(三)未在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或者注意事项的;
(四)开展与社区文化中心功能、特点不相适应的服务活动的;
(五)违反《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出租社区文化中心的。
第十六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暂行办法
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本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依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指由政府主办,以满足社区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设置在街道、镇(乡)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它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平台,也是社区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下简称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设、使用、运行和管理。
第四条(运行管理原则)
社区文化中心的运行和管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政府主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运行有效、惠及全民。
第五条(管理部门)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文广影视局)是本市社区文化中心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本市社区文化中心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运行规范,组织对社区文化中心进行资质认证和评估,对社区文化中心实施监管。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区县社区文化中心的日常监管工作。
第六条(基本任务)
社区文化中心应当为社区群众提供书报阅读、团队活动、教育培训、娱乐健身、影视放映、展览展示、网络信息等各类健康有益的公益文化服务,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普法、思想道德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
第七条(布局规划)
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设要根据区域特点合理布局。可以采取新建、改扩建和置换等多种途径,落实场地设施。设施选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一个街道、镇(乡)至少应当设置1个社区文化中心。行政区域人口超过10万的街道、镇(乡),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1个社区文化分中心。
街道、镇(乡)要在居委、村设置综合文化活动室作为社区文化中心的延伸点,开展延伸服务。
第八条(使用面积要求)
社区文化中心的建筑面积不低于4500平方米,使用面积不低于3500平方米。
社区人口相对较少、可建设用地不足的地区,社区文化中心的建筑面积不低于3500平方米,使用面积不低于2500平方米;或者通过设置一个分中心达到规定的面积要求。
第九条(基本功能配置)
社区文化中心内应当根据其基本功能用途和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设立社区学校、社区信息苑、社区图书馆、健身活动室、娱乐活动室、团队活动室、展览陈列室,和具备放映数码电影、举办文艺表演、开展联谊活动等条件的多功能厅。
社区文化中心内的活动场所应当一室多用,根据功能特点可以悬挂多种标牌,发挥资源共建共享的最大效用。
有条件的郊区街道、镇(乡)可增设用于电影放映和文艺演出的小型剧场。
第十条(设施使用规定)
社区文化中心运行单位应当开展与其功能、特点相适应的公益文化服务,不得企业化或变相企业化,不得以出租等形式改变其文化设施用途。
社区文化中心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所在街道、镇(乡)在作出决定前,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征得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坚持先建后拆或建拆同时进行的原则。重新建设的一般不能小于原有规模。
第十一条(公共财政保障)
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经费应当纳入区县和街道、镇(乡)财政预算。每年对社区文化中心运行经费的投入增幅应当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
社区文化中心可以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和资助。
社区文化中心的运行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以及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采购等专项经费。
第十二条(主办单位职责)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是社区文化中心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具体负责社区文化中心的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社区文化工作管理委员会或者社区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统筹社区文化中心的运行。
第十三条(运行方式)
社区文化中心的运行应当实行专业化管理。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委托具有专业管理资质的单位运行社区文化中心,也可自行组建管理队伍运行社区文化中心。
受委托的专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市社区文化中心管理规范和委托协议,运行社区文化中心,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与管理。
第十四条(开放时间)
社区文化中心应当每天向社区居民开放。每周开放时间累计不少于56小时。
第十五条(收费规定)
社区文化中心运行单位应当提供免费和低收费的公益文化服务项目。收费项目及其标准由市文广影视局会同市物价行政部门统一制定。
第十六条(经费使用)
社区文化中心的经费收入和支出应当独立核算。所有收入应当用于社区文化中心的维护、运行和事业发展,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七条(服务项目公示)
社区文化中心运行单位应当公示其开放时间、服务项目及收费项目的价格标准,并在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项。
第十八条(人员资质)
社区文化中心运行单位的负责人及文艺、体育、图书、信息等岗位的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专业机构的培训,取得相应的专业资质,符合岗位要求。岗位要求由市文广影视局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九条(文化资源提供)
本市建立市、区(县)两级社区文化资源配送系统,为社区文化中心提供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
第二十条(文艺指导提供)
本市建立社区文艺指导机构,为社区文化中心提供文艺指导服务。
第二十一条(业务辅导)
社区文化中心运行单位应当接受区(县)文化馆、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和组织的业务指导。
第二十二条(统计和评估)
社区文化中心运行单位应当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统计工作,定期向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每年向社区居民公布。
社区文化中心运行单位应当接受区(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评估。社区文化中心的评估办法和标准由市文广影视局制定。
第二十三条(法律责任)
社区文化中心运行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文化行政执法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依法查处:
(一)未按照规定的最低时限对公众开放的;
(二)未公示其服务项目、开放时间等事项的;
(三)未在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或者注意事项的;
(四)开展与社区文化中心功能、特点不相适应的服务活动的;
(五)违反《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出租社区文化中心的。
第二十四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体制的设想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体制的设想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体制的设想
高鸿翔
根据市政府批转的《关于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管理的意见》,为做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社会资源的优势,以降低政府成本,提高使用效率,服务社区群众,贴近居民百姓。现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设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活跃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设施的需求,为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二、主要原则:
1、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运作的原则。
2、坚持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原则。
3、确立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一切以群众需要、满意和方便为主的原则。
4、公益性、服务性、非营利性原则。
三、管理体制:
1、建立社区文化活动管理中心(下简称管理中心),在民政局登记成立为独立的法人单位,是实体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2、管理中心的业务主管单位为政府相关的业务部门,具体管理工作由街道、镇直接负责,政府相关的业务部门主要在业务上进行指导。
3、管理中心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董事会(或理事会)由街道机关代表、居民代表、社区企事业单位代表、群众活动团队代表和管理中心负责人等组成。
4、董事会(或理事会)主要职责是:
① 负责推荐决定管理中心法人;
② 讨论决定管理中心提出的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
③ 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和经费预算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④ 对群众活动团队代表街道社区出境、出国演出进行审议;⑤ 其他事项。
5、管理中心建立党组织。
四、工作机制:
1、内设机构:根据管理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体育、科普等公益性的服务及搞好设施管理的职责设置有关机构。
2、人员管理:管理中心的所有人员按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实行聘用合同制,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向社会招聘使用,其社会保险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关于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专职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通知》(沪民社综
【2002】8号)执行。除必要的固定人员外,一部分事务性工作可发
动群众团队的志愿者给予辅助完成。
3、物业管理:一般性的事务有管理中心内负责总务的部门承担,专业性的项目,如水、电、音响、绿化等可承包给专业公司,由管理中心与他们签订合同。
4、经费管理:管理中心的经费由街道负责核拨。每年由管理中心根据街道提出的主要工作、管理中心设施的维护成本及演出任务提出预算,经董事会(或理事会)讨论决定后报街道审批。街道同意后按照实际情况支付费用,如临时增加或减少项目,可按一事一议的方法进行沟通商量。
5、队伍指导:合理安排社区内各群众活动团队到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动时间、内容、对外演出任务,包括党建工作、涉外活动等,指导街头绿地、小区内的自发群众活动团队开展活动。
五、其他 :
1、管理中心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现先由街道垫资建立,由街道挑选合适的人选作为法人,在运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调整。管理中心所产生的利润可作为管理中心的财产予以支配使用。
2、由街道出资建造的文化活动中心是街道的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应与街道签订租借或使用合同,确保所有权和使用权属清楚明晰
2、街道同意管理中心的使用经费是按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下拨,而不是无偿提供使用。
3、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的活动主要由本社区各群众团队参加为主,免费为本社区的群众团队开放。也可按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参加对象和项目收取一定的费用,以弥补管理中心的经费不足。
4、管理中心按照《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本事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票据及税收管理问题的通知》(沪财预【2003】98号)的规定使用票据和享受有关免税政策。
5、管理中心使用统一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六、说明
为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在社会上开展活动,并且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可以建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文化活动管理中心,将街道原来就有的文化站、图书馆、有线电视工作站等合并在内,作为街道下属的一个实体单位,使街道从原来办文化、搞活动的具体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在街道领导下,根据社区创建文明单位的各项内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确保街道在建设精神文明的工作中符合要求,并取得实效。
建立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有利之处是,作为实体,它有自己的独立帐号、统计代码证书和税务登记证书,由它承担法律责任,并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和社会服务方式完成街道和居民群众对它提出的要求,满足社会公众和领导部门的需要,也解决了街道在文化活动中心上既要前期投入建造设施,后期投入管理人员和资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立实体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比较可行的方式。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公益事业的特点,其宗旨是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是为了营利。根据文化活动中心的服务内容、场地设施,在组织各项活动中,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并不排斥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根据其提供的社会服务收取合理的费用,这些费用是服务的成本价值,是继续维持并扩展社会服务的必不可少的资金。因此,我们感到可以建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其他,如由现在的群众活动团队组成联合体或协会,以群众团队自己管理的方式管理活动中心。或委托企事业单位管理。如凉城、曲阳打算找文广局或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人员来管理。或建立文化中心管理委员会等。这些做法也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从长远看,企业肯定要有利润,要讲效益;社团组织或管理委员会主要是召集、动员、安排活动,不能作为实体单位开展自己的经营业务活动。因此,还是建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比较妥当。
第五篇: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本情况介绍
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本情况介绍
一、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本情况介绍
1.基本概况。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位于芝罘区青年南路842号,现有健身中心、乒乓球室、台球房、书画室、图书阅览室、舞蹈排练室、棋牌室、多功能会议室、老年人休息室、日间照料中心餐厅等各类功能室15间,总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是一座集文化娱乐、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作品展览、体育健身、图书阅览、团队活动、老年人日间照料为一体,覆盖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服务所需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和建设坚持“服务社区群众”的理念,以体现公益性、便捷性、服务性为原则,针对居民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2.建设投资情况。2011年4月,由烟台XX公司投资300余万元,在机场路27号改建了建筑面积2000㎡的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随着下曲家旧村改造的推进,2014年11月,由XX出资投入500余万元的新的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社区最大的居民小区馨逸家园内投入使用。
3.人员结构。目前,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专职工作人员4人。
4.团队管理。XX社区目前共有文艺团队两支,一是金夕阳文艺队,有健身舞蹈队、秧歌队、腰鼓队、吕剧队、合
唱队等组成,二是威风锣鼓队。团队开展活动的主要服装道具由XX公司出资购买,并提供活动所需场地等。
二、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动情况
社区文化建设是提升社区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街道、社区和XX的大力支持下,文化活动中心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步形成了XX社区特有的文化氛围,为营造温馨和谐的文明社区做出了贡献。
1.社区秧歌队的“跑旱船”,舞蹈队的“开门红”,健身腰鼓和威风锣鼓表演等,都形成了鲜明的社区文化特色,进一步丰富了社区的文化舞台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这些团队常年活跃在社区的文艺舞台上,有效带动了群众性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近一年来,文化中心组织和承办各类演出活动8场,参加演出的人数约500人次,观众人数达到5000余人次。
2.社区教育是XX文化活动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活动中心主要以社区学校为抓手,开展各项社区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需求,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开设了各类讲座和学习课程。2014年至今,居民各类专题讲座7次,参加人数超过600人次。2014年,依据街道各部门对教育、宣传、培训等工作的安排,利用辖区内资源,开展各类主题教育8次,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次。
3.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设有一间100余平方的图书阅览室,拥有各类书籍、杂志4000余册。社区阅览室根据功能和内容的不同氛围电子阅览区、儿童阅览区、外借区和阅览区四部分,向辖区居民提供文史、法律、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图书,为居民提供阅读学习的场所,通过优秀的读物,普及最新的科学知识,提高居民科学文化水平。
二、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开展活动的经验
1.制定制度方案,健全组织机构。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由曲兴海担任负责人,孙秀芝、曹晓莉负责具体负责中心的运行。中心工作人员有专职工作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组成,其中专职人员5人,主要负责中心的卫生保洁和餐厅工作;兼职人员有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负责中心活动的组织和执行;志愿者由辖区内热爱公益的活动的居民组成。
2.完善活动场地,奠定活动基础。2014年新建成的文化活动中心,各类文体活动场地配臵齐全。舞蹈室、棋牌室、书画室等文化活动场地,建筑面积约480㎡,健身室、台球室等体育活动场地,建筑面积约240㎡,各个活动室内设施器材配备齐全,健身室内还配有跑步机、骑行机、拉力器等10余种器材。完善的活动场地和设施器材,为社区居民开展各项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场地基础。
3.强化功能布局,合理开展活动。为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社区在原有基础上配备了各类活动器材和设备,力求让
居民们能充分感受到文化活动的魅力。多功能会议室内配有音响、投影仪、点唱机等设备,居民可以在此开展多种活动;100㎡的舞蹈室内可进行舞蹈、腰鼓等培训和排练,600㎡的小广场可进行威风锣鼓训练和户外演出。活动中心力求利用好每一块活动场地,合理开展各类活动。
4.组建艺术团队,定期开展活动。为顺利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社区组建了两支文艺团队,一直是金夕阳文艺队,一支是XX威风锣鼓队。金夕阳文艺队成立于2011年,现有成员60余人,团队中各支表演队伍积极参加社区内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如庆元旦联欢会、妇女节演出、庆“国庆”演出、庆“重阳”演出、社区消夏晚会等,为广大居民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XX威风锣鼓队,成立于2014年,现有成员30余人,锣鼓队成立至今多次参加社区节日庆祝活动及居民的婚庆活动,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为了提升演出水平,各文艺团队均制定了排练制度,周一到周六,严格按照排练时间表进行排练,每年都新推出二到三个新节目,团队的演出水平也明显提到,得到了上级和居民的称赞。
5.丰富活动内容,追求服务质量。文化活动中心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居民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各种演出活动也成为各类艺团体展示的舞台。中心还设有休息室和餐厅,为周围独居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解决了辖
区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6.加强培训学习,提升文化素质。为提升社区整体文化水平,社区活动中心通过多种途径,为社区工作人员和文艺团队成员创造学习机会。一是鼓励各文艺团队的骨干成员参加市区和街道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二是引进优秀文艺团体(艺舟书画院),带动社区居民和书画爱好者的学习热情。三是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同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吸收兄弟单位的管理经验,是中心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今后,XX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根据居民的需求,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广场,经常性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文艺演出、社区电影、展览和其他群众自娱自乐性的文化活动,创立XX自己的社区文化品牌,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最终打造以社区为基础,吸引辖区内外更多单位和个人参与的,属于老百姓的社区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