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文艺院改革思路思考建议

时间:2019-05-13 09:5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直文艺院改革思路思考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直文艺院改革思路思考建议》。

第一篇:市直文艺院改革思路思考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化事业单位经过多次改革,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已有所变化。文化事业单位面向市场的自我发展活力有所提高,推动了我市的文化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其体制和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思想观念陈旧,管理体制僵化,运行机制不活,缺乏竞争力,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阻碍

了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民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文化生产率势在必行。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根据经营性和公益性对现有的市直文艺院团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实行分类改革;按照效率的原则,创新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深化内部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把政府的管理转到宏观管理上来;改变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支持方向和方式,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实行以项目支持为主的文化事业支出制度。

一、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原则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市直文艺院团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争取在2006年底以前,除保留少数社会公益性文艺院团外,大多数经营性文艺院团实行企业化转制;对于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文艺院团要实行合并重组;对文艺院团中的经营性部分,要进行资产分离重组。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二、改革方向

(一)正确分类文化单位

公益性文化单位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现代都市文化功能,具有文化基础性作用,或具有很强的文化导向功能,并无法通过市场来组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并无法从市场中获得经济回报的文化单位。

经营性的文化单位是指能够通过市场来组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遵循市场法则,并能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的文化单位。

(二)分类改革不同类型的市直文艺院团

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对现有的市直文艺院团进行分类改革:

1、经营性市直文艺院团实行企业化转制。

已经企业化运作,或已经实行文企联姻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办理事业单位注销手续;作为独立企业法人的要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尚未转制,亦未企业化运作,但具有面向市场、获得相应经济回报的事业单位,要通过转为企业、进入企业或文企联姻等方式向企业化转制,与原部门脱钩;按照有利于平稳转制,有利于转制后文化单位发展原则,大胆探索采取多种有效转制形式,如联合、控股、参股、兼并、承包、租售,具体操作可采取整体出售、分拆出售、先租后售、职工持股、股份制、解散等形式。实行转制范围、转制形式、出让对象全面放开。改组转制后的文化企业将以政府采购方式和市场经营模式完成市政府有关重要文艺演出和文化交流任务,承接社会文化任务,2、公益性市直文艺院团继续保留事业性质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文化舆论导向功能,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现有文化单位,通过调整结构、优化组合形成一支精干队伍。这些文化单位可以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后,由原部门(单位)继续按事业单位管理,政府继续给予支持。

对于即提供公共服务,又有经营性业务的混合性文化单位,要将公共服务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离,其中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也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其他文化单位要向中介服务方向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要和文化单位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配合进行,文化单位的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要根据文化单位体制改革需要进行,要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条件:对于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文化单位要实行合并重组;

对公益性文化单位中的经营性部分,要进行资产分离重组,然后企业化转制。

三、配套改革政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文化行政部门要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主要进行社会管理转变,从封闭式内向型管理向开放式外

向型管理转变。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的研究和制定上来,放在加强市场引导,促进产业发展上来,放在强化社会服务,维护群众利益上来,放在加强依法行政,抓好行业监管上来。

(二)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的文化单位,要深化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改革。要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按照新的机制和管理制度运行,承担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委托的任务,按有关规定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提高面向市场服务的能力;主管部门要转变管理方式,变直接领导为通过参加机构理事会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这类科研机构达到改革目标、经有关部门验收并重新核定编制后,国家对其增加人均事业费投入。

(三)做好社会保障的衔接工作。

转制为企业的文化单位的职工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纳入当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按当地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

转制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对有事业费的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当时的企业人均养老金标准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与原待遇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用事业费或自有资金支付;没有事业费的单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标准支付养老金。离退休人

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按企业的办法执行,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出。

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按照企业的办法执行。

转制后参加工作的人员,按照规定执行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四、财政配套政策

政府财政要根据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按“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在文化事业费总额不低于改革前,并按照国家法定的增长比例增加的前提下,改革政府文化经费投入方式,调整文化经费投入方向,建立新的文化经费投入机制,以提高财政文化支出的效益。

调整投入方向。改革后的文化事业费主要用于支持提高人民基本文化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具有文化导向性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领域。

改革政府文化事业费投入方式。建立国家文化计划项目招标制度,国家以支持项目为主,通过竞争择优方式支持扶持文化精品项目的生产,使文化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后的文化生产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建立新的文化事业费投入机制。财政文化支出项目的设计要符合有利于鼓励出文化精品,鼓励原始创新的原则。对于表演性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要以演出场次、文艺原创性作品、获奖作品及节目为项目进行补贴和奖励;对于采纳和未被采纳的作品,分不同标准给予补贴;对优秀文艺人才给予适当津贴补助。其他文化单位根据业务性质,由财政部门设计相应的支持项目。

财政对市直文艺院团经费供应的改革,实行过度期内逐步到位:对转制的市直文艺院团,原有正常事业费的,其转制前离退休人员的正常事业费和5年过渡期新增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继续拨付,主要用于解决转制前的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从改革完成当年起,对市直文艺院团的正常事业费根据不同类型分别按不同的比减拨:经营性型市直文艺院团的正常事业费,从改革完成当年起,除保留转制前离退休人员的正常事业费和适当补助5年过渡期新增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外,其余经费全部减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市直文艺院团的正常事业费、暂予以保留,但所拨经费改变使用方向,重点用于文艺项目。全市新增和减拨的文化事业费由财政和科技主管部门共同管理,集中使用,主要用于支持市直文艺院团优秀剧目、优秀作品生产,和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充分发挥投入资金队文艺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殡葬改革工作思考建议

我县从2009年3月1日起正式启动殡葬火化政策,经过县委、政府的大力宣传,殡改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基本上可以说城区社区的居民已经了解了相关的政策。从日常工作管理上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所在社区从3月1日起至发稿时间,累计死亡6人,根据6人的火化情况,发现在殡葬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死者生前有单位的,其死亡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报表是由其生前所在单位所处的社区填报还是由其生前所居住的社区填报。笔者所处社区出现了这种情况,气象局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后住在东城,笔者因社区事务关系到气象局办事,偶然听见其单位同事说其已死亡,单位同事都已去挽吊。笔者因分管社区殡改工作,马上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向县殡仪馆领导进行汇报,领导说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我社区填写死亡报表。笔者虽然按照要求填写了报表,但认为,“属地管理原则”应该理解为居住地社区,而不是单纯的单位所在地社区。因为死者居住地社区能够在第一时间内知道死者的情况,然后去做死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而单位所在地社区是不具备这种条件的,等到知道了去做工作,黄花菜都凉了。这需要主管单位做出界定。

二、现在有些农村社区为了搞好社区的殡改工作,出现死亡情况后,委曲求全,负担死者的火化费用,增加了社区自身的负担。解决方法:确系低保户、五保户的可以按照政策给予部分减免或全免;确系家庭困难的户,由社区出具证明给予部分减免。县民政局应该出台相应的减免政策来配合我县的殡改工作地开展,间接地减少社区的压力。

三、德源公司要加快自身的建设和机器的维修保养工作。笔者社区茶厂小区死者家属要求殡仪馆车辆早上8点来车运送遗体去火化,但是因为德源公司的火化传运带出现问题,需人工托运。其他社区的死者家属因此事阻拦德源公司的火化工作,双方产生矛盾。待解决问题时,我社区死者遗体在茶厂小区灵堂摆放已到9点多种,幸亏我社区及时介入,做了大量的工作,才稳定了死者家属的情绪,否则又会出现一起大的殡改工作纠纷问题。解决办法:德源公司应加快建设力度,启用第二台火化设备,同时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机器的日常维修。避免此事的再次发生。

四、加强宣传力度,尤其是在农村社区和城郊社区的城郊结合部,要加强殡改宣传力度,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五、尽快出台符合我县殡改工作关于弱势群体减免费用的政策,尤其是对失地、少地、无地的居民(村民)和家庭困难的下岗职工家庭做出相应的减免政策,以推动殡改工作地开展。

我县的殡葬改革工作是一件涉及子孙后代的好事情,都说“万事开头难”,但是从我县殡葬改革工作的政策执行方面看,违反政策的事例也只是少数,多数群众还是能够理解和支持政府的这项政策,说明我们还是有群众基础的,起步也很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已经迈开了我县殡葬改革工作的第一步,就要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工作,执行殡葬改革的各项政策,带领群众来完成这项工作,达到我们殡改工作地最终目标。

有不当处,请同志们雅正。

异世球皇 伪娘 冷血的传奇之旅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示范区改革思路

着力推动三大转变

加快示范区建设步伐

■发布时间:2010-09-10

■ 信息来源: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经济研究院

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赋予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安徽促进加速崛起的现实途径。面对当前形势与发展要求,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需要大力引导与推动三个方面转变。

一、推动由承接企业转移向承接产业转移转变

示范区规划颁布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目前,产业承接集中区建设开始启动,开发园区扩区升级全面展开,大量省外投资项目入驻示范区,发展势头良好。为了实现示范区建设目标,促进由承接企业项目转移向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升级,政府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引导。

一是加强引进战略投资者,以行业龙头和新的增长点来集聚发展产业。大力推广合肥引进京东方和中建材、芜湖引进三安光电的经验,着力引入中央直属企业、世界500强和全球行业龙头以及国内著名企业,以入驻企业为牵动,做大一批产业。另外,可以把省直集中区作为重要载体,培育壮大节能环保、现代物流、新材料、物联网与直升飞机等战略性产业,争取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加强承接关联配套企业转移,壮大产业集群。依据皖江城市带优势产业,吸引汽车、机械设备、冶金、非金属材料、家电、化工、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高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进驻皖江。

三是加强承接长三角及沿海地区的园区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跨区移植。根据各开发园区明确的主导产业,以多种合作方式,着力承接相关特色与品牌园区的产业转移。

二、推动由争取支持政策向落实政策与开展先行先试并举转变 为支持示范区建设,国家与省里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当前需要在抓好落实的同时,充分利用先行先试权,突破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示范区建设创造环境、增添动力与活力。

一是推动示范区内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国家已经在浦东、滨海和北京等地先行启动,因此,在示范区内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具有可行性。同时,实施示范区规划,推进产业组团发展和集中区建设,突破现有行政区制约,也十分迫切。省里应尽快组织力量,研究示范区内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分级申请批准。

二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高效便利提供开发用地。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需要打造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有更多的农村将变为开发区,进而发展为新城区。满足这种需要并加以有序推进,必须有体制机制作保障。深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是当务之急。有必要在产业承接集中区以及皖北居民点占地较多地区,先行开展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和集体林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建立评估与交易市场,推动示范区内土地有序流转置换以及皖北地区与皖江城市带之间跨区域调剂。

三是促进农民转化为市民,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了妥善安置好征迁土地的农民,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安居乐业问题,同时,也给企业带来较好的发展环境,示范区应尽快实行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导农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住房,并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体系。在示范区内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培训机构,建立健全面向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四是创新合作开发模式,加快开发园区建设。先行先试,以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共建是加快示范区建设的有效途径。示范区每个省辖市先行设立一个或若干个合作园区,抓紧开展合作共建试点。根据不同情况,以股份合作、委托招商、“飞地经济”等多种方式,开展共作共建。创新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合作方共建共享。

五是试行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环保政策,扩大环境容量。抓紧落实转入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保证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环境容量的需求。

三、推动主要由政府招商引资向政府与企业合力招商引资转变 当前,各级政府与开发区需要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出台政策与举措,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促进企业招商,激励与支持以商招商。

一是充分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措施,支持鼓励省属国有企业利用经营活动与营销网络,收集招商引资信息,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开展招商引资。

二是出台对企业招商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省市财政对引来投资项目的企业,实行增税返税政策。对引来投资项目的企业,根据新引来的项目增加地方税收部分的一定比例,实行税收返还。

三是建议省市财政设立企业招商引资专项资金。根据企业招商引资业绩,省市财政按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奖励企业招商。

执笔:胡再生

第四篇: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我国推行预算改革至今已走过八年艰苦历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预算管理体制框架,但仍存在很大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为此,笔者就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路及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一、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基本原则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形势要求下,当前部门预算改革应遵循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一)结构优化原则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财政的投入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投向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力度,向农村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沐公共财政的阳光。各级财政要集中有限的资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学生不致因家庭贫困而失学;重点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研究实施免费防止重大染病政策;重点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重点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支持涉农资金投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向弱势和困难群体倾斜;重点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推动政府节能降耗工作,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降耗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积极调整和优化各项事业投入的内部使用结构,调整财政投资结构和方向,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努力实现财政投资重点由城市向农村、由基础设施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由经济建设向促进科学发展的转变,减少行政成本开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公平公正原则

建立一个社会资源和社会负担得到合理配置的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始终是人类的发展目标和重要理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和体现。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府管理的公平和正义。预算管理改革,应按照建立公平和正义政府的要求,通过制度的变革、体制的创新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努力实现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科学理财,将公平和正义体现在预算管理的方方面面。规范的支出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则是促使公共财政资金分配公正、合理的一个重要要素。要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在认真总结分析现行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员定额与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定额标准体系,实现资源公平配置;继续扩大基本支出标准体系覆盖面,着重研究将新审批通过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逐步纳入定员定额范围,完善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定额。要研究建立项目支出标准体系,相对于基本支出标准体系来讲,项目支出标准体系的建立相对滞后。目前,各地财政部门均已制定出台了一些项目的支出标准,如会议费、差旅费、出国费等。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设计方案,更多的支出项目并没有明确的支出标准,直接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按照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要求,下一步要着力推进对项目支出标准体系的研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易后难,成熟一个制定一个,争取用几年时间,初步构建起以定员定额管理为核心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实现预算编制的公平公正。

(三)质量效率原则

政府部门高效运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实现公平公正的重要途径。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共财政体制的已基本形成,市场在宏观调控下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得到加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和实践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财政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后,财政向公众和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公共性也日益显现。随着效率观念的深入人心,公众也开始用效率的眼光来看待政府部门的收支活动,不仅关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数量,而且关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财政部门关注资金投入的同时,更多地将注意力转向关注公共资源使用的影响和效果,更多地关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绩效管理的理念强调结果导向,强调产出和效果,最早源于企业管理,上世纪50年代引入到政府预算管理领域,是国际上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国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按照这一要求,财政部致力于这一体系建设,在加强投入控制的同时,将视野由关注投入转向

关注产出效果,各地财政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统一指导绩效考评的管理办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项工作进一步开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表现在试点范围不够大,效果也不十分理想,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考评也是内部进行,试点结果也没有有效利用。大家知道,支出绩效考评最有发言权的是享受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人,这些享受公共服务的人的评价

是最直接的,而不是我们这些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如对农民的补贴资金,评价其安排得好不好,效果如何,不是财政部门,也不是农业部门,而是社会公众,这里面农民最有发言权,因为它是最直接的受益人。还有我们的义务教育,这也是公共产品,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一起提供,这个公共产品提供得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和学生家长。我们对这些涉及农民、教育、社会保障等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方面的公共产品,今后要进行考评,实现问责制,让老百姓和社保对象们作为评价的第一主体直接评价一下。今后,我们要切实高度重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制度体系,采取自我考评和社会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工作,加强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下一预算安排的依据,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让社会公众和广大纳税人满意。

(四)基础管理原则

基础管理工作和改革工作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没有真实准确的基础性资料,就难以出高水平的管理效率,预算改革也就会大打折扣。要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不断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实现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顺利对接。要研究建立部门人员数据库,努力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动态监管,为定员定额和实物费用定额测算打下基础。要高度重视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管理,将这项工作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对结余资金铁统筹使用力度,深入研究建立加强结余资金管理的激励机制,将部门结余资金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要继续推进“收支两条线”改革,清理整顿各项预算外资金,进一步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依法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逐步扩大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范围。要逐步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准确、动态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总量、构成、分布、变动等信息,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加强对资产配置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对各部门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的项目进行审批,切实解决预算管理中增量管理与存量管理的脱节问题,逐步规范国有资产收入管理,对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有偿使用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要是财政资金形成的,其日常运转维护也要依靠财政安排来实现。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和处置收入,又形成了财政资金的来源。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这种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关系,客观上要求切实推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资产水平。

五、民主透明原则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预算编制制度是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紧密联系的。预算进一步透明公开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的根本要求,更是推行政务公开、实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环节和重要任务。要逐步实现预算决算决策的民主透明。财政部门应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政府施政目标,合理确定财政功能结构和财政支出规模,建立预算资金分配与国家宏观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政府施政目标紧密结合的决策机制。预算决策内容要科学、规范;预算决策方式要民主,要充分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综合平衡,突出重点。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增加预算透明度提供技术支持。与旧的科目体系相比,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政府收支活动的透明度,但与社会公众对财政的要求和宏观管理需要还有一定距离,这个问题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的提案和建议以及网上的评论都是有力的说明。下一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应突出为宏观决策服务,为管理服务,为预算改革服务,要着重研究探索新科目体系设置如何适应预算管理和改革要求问题,如何保证重大国计民生问题的公开透明,如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普遍关注的“三农”问题,以及社会公众和人大代表关注的教育、科学、社会保障、基建投资等投入问题。

二、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政策建议

(一)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实现实物定额与定员定额的有效衔接。

目前各地实行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标准体系,从近几年实践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目前定员定额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到单位履行职能的客观需要,也没有同单位占有的公共资源结合起来,而只是根据部门支出的历史数据制定的,只能说是属于预算拨款定额的范畴。定额标准不尽合理,部门类别划分不规范,同类部门定额标准苦乐不均现象仍然存在;还有些部门没有严格执行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规定,擅自将公用经费调整用于补充人员经费;事业单位试点范围也有待于进一步扩大。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完善部门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在保持目前定员定额标准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认真分析现行标准定额体系存在的不足,尤其要结合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查找原因,并根据各部门履行职能情况、有关政策调整等因素,研究完善现行定员定额标准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是深入总结近年来实物费用定额试点经验,进一步推进实物费用定额试点工作。财政部门要结合国有资产管理、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实物配置标准,不断完善实物费用定额标准,继续扩大试点部门,争取加快实现实物定额由“虚转”向“实转”的转变,建立定员定额与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定额标准体系。

三是研究事业单位经费保障方式。按照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总体部署,积极研究探索事业单位经费供给范围和供给方式,将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逐步纳人定员定额试点范围。事业单位的类型多样,情况复杂,研究事业单位经费保障要考虑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走向,不能违背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方向。

(二)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

1.规范和强化政府资产管理。政府资产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证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物质基础。政府资产管理改革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包括资产的购置、运行、维护、处置、转让、更新等多个方面。规范政府资产管理,掌握政府资产底数,是准确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基础。相对于预算管理来说,当前对部门的政府资产管理相对较弱,也直接制约了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化。因此,当前重点要在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制定资产配置标准,建立对资产的动态监管机制,强化对存量资产的管理,促进存量资产与增量预算的有机结合。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活动和有偿使用活动及其收入和管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有偿使用收入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理收入,要按非税收入的管理要求,实行收支两条线,并建立激励与约束的机制。

(三)严格控制项目支出申报规模,加强项目支出管理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预算单位漫天要价,项目预算普遍存在报“天书”的现象,大大超过了财力可能,影响到各部门对急需项目的安排,还增加了工作量,没有充分的时间详细审核,导致预算编制工作弱化。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建议一是建立项目滚动预算。在批复部门预算后,财政部门要对已批复项目进行清理,清理后的延续项目滚动列入下一部门预算,为项目的滚动管理和预算编制打基础。二是实行限额控制,为了保证项目申报质量,对部门项目预算申报总额进行控制,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应控制在本部门上财政部己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总额的120%之内。通过上述两个办法,实现延续项目滚动管理,有效控制部门“一上”项目预算报“天书”的现象,实现财政部门和各部门的双赢。

(四)规范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稳步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工作

为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在绩效考评方面,这两年各地已经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工作,制定了有关行业绩效考评工作的管理办法,并选择了一些重点项目进行考评试点,有的还选择整个部门进行绩效考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下一步推进绩效考评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总的看,现在进行的绩效考评试点还是初步的,有的试点出现了走偏的苗头,变成了项目竣工验收或是项目执行情况反映。

中国实行绩效预算,从长远看是预算改革的方向,但目前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还不具备推行绩效预算的条件。主要是现在还没有做到把政府的全部资源特别是公共资产方面的资源都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也未能准确地把握完成绩效目标需耗费的成本;还不具备科学地确定由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履行一些公共服务的条件;没有引入社会对部门活动的全面监督;没有完善的国库管理系统以及相配套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因此,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加强投入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强化预算约束;同时,以绩效考评为突破口,探索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考评体系,为将来推进绩效预算改革夯实基础。

第五篇:融资建议及思路

融资建议及思路

融资严格来讲可分为资金筹措,资金运用,资金归集等内容,事关公司的资金安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因此该工作在企业发展当中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市场的融资工具

1)传统银行贷款:流贷、经营性贷款、项目贷等; 2)信托、理财;

3)增发、债券、基金或产业基金等; 4)引进战略投资者;

这些融资工具,经过市场的教育,目前这些工具发展非常成熟,企业应该是对此有了深刻认识,产品结构并没有神秘可言,并不是懂得或实操过即可,每个行业和企业都有其的发展特点,其融资工作如何开展呢?应具备以下步骤即可:

1)公司的资金安排包括:日常经营、项目拓展,公司战略布局等,资金回笼和回报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融资工作就需要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而配备相对应的资金,短中长期结合;

2)融资安排应该先梳理目前企业已发生的贷款品种和期限,结合企业经营现金流预测分析,做好未来两年的融资计划和融资工具搭配使用(这个非常关键);

3)融资人员对企业以及整个行业应具备相当高的认识,关注企业和市场变化,才能完整准确清晰的向资金市场表达; 4)作为新三板上市企业,未来要加大与券商、投资机构等创新金融机构合作,包括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尝试;

5)对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有个预判,把握金融机构的投融资策略,减少时间成本耗费,提升工作效率;

6)融资工作不神秘,关键是执行力,确定的融资计划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没任何借口;

以上是一些建议,简单概括基础工作扎实、对产品融会贯通、强大的执行力。融资工作者离开这些都是空谈。

下载市直文艺院改革思路思考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直文艺院改革思路思考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采购建议思路

    采购建议思路 一、 由于每次交易之前,采购都会进行相关市场、产品规格、历史交易状况等信息准备,并留有备份。如果大家需要诸如市场、规格、价格等方面的信息,欢迎大家前来咨询......

    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建议与思考2013年07月05日08:54杜晓山来源:金融时报【字号:】农信社的改革发展经过最近10年的努力,取得了十分显著的重大成就。目前,改革发展在继续深化,而发展“......

    加快建筑业改革发展思考建议5则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伴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快速发展,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日益增强,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支持作用进—步......

    强化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思考建议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

    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与建议

    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与建议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历史性转折新阶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内蒙古应正......

    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

    此次会议的主题“民营经济和中国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讨论意义的题目之一,从我国金融界来看,目前绝大多数银行是国有的,虽然有一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但股份多元化是......

    街道改革配套措施及建议

    街道社区改革实施方案配套措施及建议 一、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坚定决心,是街道社区改革的关键,科学、合理、规范、严格的顶层设计是街道社区改革的保障 街道社区管理体制的......

    “新闻”改革建议

    “新闻”改革建议 目前我国的新闻政策是:新闻审查制度。 新闻审查制度,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作为我国还必须实施新闻审查制度。原因在于1)实施新闻审查制度有利于加强舆论导向;2)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