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只有被信仰才有价值
现在很多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无论是对外的宣传还是内部的培训、教育,都把自己的企业文化当作一个核心的部分,有关企业文化的书籍和文章也是漫山遍野的。但是真正深入这些企业去了解,却他们所说的企业文化仅仅是一条装饰的领带,对外宣传和对内教化的“教科书”或读本。为什么?因为文化只有被信仰才有价值,而且首先是建立企业文化的自己信仰、员工信仰然后逐步被社会认同和接受,成为有价值的文化。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文化一词,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而在英文中文化、文明都是同一个词“civilization”或 “culture”,区别在于前者有“开化”的意思,后者还有“教养”的意思。如果把中国人、西方人对文化的理解结合起来,在这儿可以这么理解:文化就是文明的信号,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但归根到底是精神对物质的体现和反映。如此说到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文明信号,是企业的生产力状况和价值观的精神体现,首先是企业全体组成员的精神体现,然后是社会对它的接受和认可。
文化必须被信仰,在普遍的接受和认同的基础上而逐步成为信仰,否则就象在一个关在屋子中的人,说“亲爱的”和“他妈的”是一样的效果。当然是还算善良的,如果说的“亲爱的”,做的是“他妈的”勾当,那这种文化一定是负面的、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现阶段中国的企业之所以一直没有形成很好的文化氛围,主要的原因大概也就在此,说的“亲爱的”,干的是“他妈的”。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1、以人为本
企业是一个人造组织,是由人和资本(机器、设备、厂房等)构成的组织,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组成的,资本仅仅是人的工具和手段,并最终都是为人提供产品和服务。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显然处理得比东方人,因在大家都是上帝的孩子,人与人之间首先有一种共同的或相通的宗教文化背景,人人平等的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西方人更容易合作和共事。这对东方人来说尤其是中国人就是挑战了,因为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一定要分出高低、上下、贵贱的,唯我是上、唯上是尊的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甚至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明显的就是在劳资关系上,不与员工签订合同、不买社保、没有福利、无度甚至无偿地加班加点、辞退员工往往就是扫地出门、想方设法规避法律等等。我说是情况尚且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的情况,其它地方也未必能比深圳做得更好。
在这种状况下,所谓的企业文化大都是空洞的口号和漂亮的词语堆积、罗列了。在中国企业文化首先观念问题,其次才是实践问题,首先要确立人人平等的观念,老板与员工平等,企业是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及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在此基础才会企业文化的实践。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必须高尚和自我认同,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值得信仰的文化。
2、有价值的文化
有价值的文化对外是企业能为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企业必须以科技为基础,以客户为导向,这是已经被普遍接受了的观念。
有价值的文化对内是有绩效的文化,也就是每一个人对企业的价值和报酬是以绩效来体现的,科学、公开、公平、公正是绩效考核的关键所在,这是以企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为前提的,目前中国企业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利益分配不公平,让员工感觉是在为老板打工,而不是在为自己工作,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效果是:让所有的员工都在为自己工作,而不是为老板打工。
有价值的文化还包括严格而充满人道的淘汰制度,一个组织如果不能保持新陈代谢,必然会走向腐朽。GE公司把人分为A、B、C的活力曲线进行考核评估,值得借鉴和学习。
3、有贡献的文化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文化如果不能满足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最终是不会有凝聚力的。
贡献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企业的贡献、对家庭的贡献,对自己的贡献,换一种说法也就是为社会、企业、家庭、自己创造了什么?
贡献的形式有基本形式就是参与,参与就是承诺,员工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了参与感也就有了基本的认同感、价值感和贡献感。参与包括决策、组织、实施、批评、建议等等。在此又不得不提到杰克.韦尔奇,他在GE公司所采用的“群策群力”计划和“无边界”管理法,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现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的方法。
4、有纪律的文化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的第六章讲到“训练有素的文化”,也许是翻译的原因,我的老师在讲授该书时,因为他是直接以英文原版书为蓝本的,他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有纪律的文化。该章核心的内容是通过塑造有纪律的文化打造出不需要纪律约束的企业团队,如果一个人需要纪律约束的时候,证明他已经不适合在这个团队中存在了。强调的企业中的每个人在特定框架中的自由和责任,这就包括组织、制度、绩效等等,框架的边缘就是高压线,一旦触及必然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也就是说要把鱼养在鱼缸中,而不是养在茶杯里。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但是作为文化又必须充满理想的。
三、企业文化是由一个个的故事构成的
通过以上的阐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作为企业文化必须首先是高尚的,充满人性和人道的,它是以创造物质财富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是一种制度文化。但是企业最大特点还不在于此,而在于企业文化是一个个的故事构成的。
历史总是由事件构成的,文化也有很多的载体,故事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作为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企业成长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心故事构成的。
企业的历史都很限,最长也就是百余年的历史,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要创造出灿烂的企业文化,只能是靠企业创造出来的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来完成。
现在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描绘得十全十美、天衣无缝的文章或格言,这当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故事作为依托,这样的文化显然是空洞而没有说服力的。为了表述上的方便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比如企业的一位员工突然家遭不
幸,比如家人生重病医治需要数十万元的医药费,该员工无力承担。
此时如果企业从以人为本出发,给员工以充满人性的关怀的角度考虑,主动承担全部的医疗费用,感人吗?肯定感人,但感动的仅仅是一个人或一家人,还不足以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如果要成为一种文化就必须重复很多次这样的故事才能达到感动自己、感动别人感动天下人的境地。
但是如果企业换一种方式,让所有的员工及其家人都参与进来进行募捐,通过一段时间的募捐不断地把活动一次次地推向高潮,通过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为该名员工筹得所需要医治的费用,在此基础上企业再拿出一部分钱设立援助基金,就由这位被援助的员工负责该项工作。这样感人的故事就不会自动自发地不断涌现,如此关爱员工、珍爱生命,就会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心理追求,并真诚地愿意以自己实际的行动和付出来实现之。
什么是企业文化,这就是企业文化。这种效果远比前一种效果要好的多,而且花同样的钱,做成了不同的事,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在企业成长的历程中,有很多的小事都可以演绎成感动人心的故事,关键在于创造,把全体员工的热情和爱心、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引导到真善美的天地中,这样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会层出不穷的。
四、一切行为只有达到了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才可能成其为文化
通过上述三部分的阐述,知道了文化就是文明的代名词,剖析了企业文化的内涵,解读了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必须以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的故事为载体,而且文化是可以创造的。
文化之所以可以创造是因文化本来就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化之所以是文化,它不仅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体现和反映,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人类对真善美无止境的追求。现实生活一切的行为和事件只有达到了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才可能成为文化现象。
现实生活一切的行为和事件只有达到了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才可能成为文化现象,只有这样的文化才可以被信仰,也才有价值。
这是本文的结论,也是本文的结束语。
作者:邱旭瑜律师(网名:天上的虫子)~年1月11日14时于深圳
第二篇:只有才有造句
用“只有„„才„„”造句
汪倩倩
甲:今天休息,天气很好,我们去打羽毛球吧!
乙:对不起,我的作业还没做完呢!
甲:噢,什么作业把你难住了,到现在还没做完呢?
乙:我正在练习用“只有„„才„„”造句呢。
甲:唉,这有什么难的,按照书上的例句,仿照一个不就完了!乙:这是一个好办法。但我要做到熟能生巧,张口就来,你行吗? 甲:我不行。嗯„„我们一起练习好吗?
乙:好呀!那我讲一个内容,你用“只有„„才„„”造句好吗? 甲:你讲吧!
乙:有人因成绩不好而着急,你造句吧!
甲:﹙摸了一下脑袋,想了一下﹚我讲不好,还是你先来吧!乙:我们只有认真刻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甲:我会了,我讲,我讲。我们只有现在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乙:你脑子真灵,我们接着练,有人讲作业太多,时间不够,你造句。
甲:只有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才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现在,我出题目,你造句。
乙:好吧!
甲:有人说,作文不会写。
乙: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只有读万卷书,才能写万字文;只有平时积累好词好句,才能写出生动活泼的作文;只有认真观察身边事物;才能写出意真情切的作文。只有„„
甲:好了,好了,你一口气讲那么多,难怪你作文写得好,我们换个话题吧!有人说别人不尊重自己,不同自已玩。
乙:只有你相信别人,尊重别人,真心同别人玩,才能让别人也相信你,尊重你,同你玩。
甲:你讲得好,你能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为内容造句吗?
乙:嗯„„﹙摸着脑袋想了一下﹚我们一起试试吧!
甲:好吧!
乙:我们只有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才会努力为祖国做奉献。
我们只有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オ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只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才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我们只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才能养成热爱劳动的美德。
甲:真不简单,你一口气讲了四句,下面让我来吧!
乙:那好吧!
甲:我们只有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才会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
我们只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才能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我们只有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才能一生平平安安。
我们只有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谣逸为耻,才能发扬艰苦朴素的好传统。
我们只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做个好少年。乙:我们这样造句,不知对不对?“
甲:那我们上学时,问老师吧!
乙:好吧,我们去打球吧!
甲:太棒了,我们只有认真做好作业,才能无事一身轻地出去玩。
甲、乙:哈!哈!﹙ 注:这是2006年5月2日编写的。﹚篇二:只有才造句
1.只有在科学的道路上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2.只有认真刻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3.只有现在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只有认真的去爱才能体会爱的真谛
只有砍柴人,才明白刀磨的太锋利会割破自己的手指。
只有摸过六株头的人,才知道辛苦,粮食确实来自不易。
只有五月,才能够闻到木兰花的芳香
只有你努力去做了,才能够梦想成真!34 | 评论
2012-3-14 19:14 热心网友
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成功
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进步。上理想的大学。只有我们平时打好基础,读书时才能得心应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有美好的明天!只有在科学的道路上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只有认真刻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只有现在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只有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才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
只有读万卷书,才能写万字文。
只有平时积累好词好句,才能写出生动活泼的作文
只有认真观察身边事物,才能写出意真情切的作文。
只有你相信别人,真诚待人,才能让别人也相信你,尊重你。
我们只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才能养成热爱劳动的美德。我们只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才能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们只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做个好少年。只有感受过风雨,才有挑战下一次风雨的经验和信心
只有感受过风雨,才能领略风雨的恢弘与气势 只有感受过风雨,才有雨过天晴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只有认真的去爱才能体会爱的真谛
只有砍柴人,才明白刀磨的太锋利会割破自己的手指。
只有摸过六株头的人,才知道辛苦,粮食确实来自不易。
只有五月,才能够闻到木兰花的芳香
只有你努力去做了,才能够梦想成真!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成功!篇三:关联词造句大全
关联词造句大全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便„„、要
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论„„都„„、管„„也„„、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无不即所
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
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2.不但„„而且、3.与其„„不如、4.宁可„„也不、5.宁可„„也、6.之所以„„是因为、7.如果„„就、8.只要„„就、9.既然„„就、10.即使„„也、11.无论„„都、12.不管„„都、13.不仅„„还、14.不仅„„而且、15.不但„„还、16.虽然„„但是、17.不是„„而是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
第三篇:只有创新才有光明
只有创新才有光明(发表日期:2003年10月31日)
创新的机制与文化,改变了乳业的现在,决定着光明的未来。Celine Wei 著
每个金曦初现的清晨,在家门口的送奶箱里取出一只小小的玻璃瓶-这大抵就是十年前,鲜奶给国人留下的印象。短短二十四小时的产品保质期,一直束缚着中国液态保鲜奶的消费空间,却在1995年打开了光明乳业(前身上海牛奶公司)生产“小房子”鲜奶的创新思路。采用屋形纸盒包装,并实行冷链操作,能够将巴氏消毒奶的保存期限延长近10倍,而保鲜奶也由此得以进入超级市场,面对更多消费者。
“小房子”的创新动因很朴素: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能够喝上鲜奶;做法也很简单:从国外借鉴和学习了一种受消费者欢迎的成熟产品。对于由国有企业演变而来的光明乳业来说,这次源于模仿的创新遇到的阻挠和抵触因为中国人的消
费习惯和国有企业的惰性思维却显得格外棘手。
在英、美、澳、加等西方国家消耗量都占液态奶80%以上的保鲜奶,被公认为在最
大程度上保留了牛奶的营养成分,而它在上海上市的第一天一共才卖出了18盒。“大
家都说这怎么做啊,每天连洗管道的水都不止这些钱。而且在超市里多放几天卖不出
去,这些奶就报废销毁了。”董事长王佳芬承认当时在公司里遇到很大的压力,反对的声音甚至认为中国人根本不需要保鲜奶。
而她坚持认为:“人们到超市去一次就能买足一个星期喝的鲜奶,这么方便的产品
怎么可能没有市场?”为了做好这个新产品,她组织起定点牧场、工厂、销售、物流、市场所有环节的精英力量,五位一体建立起专门的项目小组,亲自担任组长。同时带着公司总部所有人员到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地段去推销这种“最新鲜的牛奶”,让大家体验消费者到底需不需要。“那天我们卖了1万多盒,回来的感受就是,消费者的确是需要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引导他接受这样一个新的消费习惯,甚至是新的生活方式。”
美国的创新大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说过:把消费者曾经不以为意的产品或服务,变为他们今日生活之必需,这种创新是增加企业收入的关键。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业已成为光明核心产品的保鲜奶系列验证了这一观点。无人能够否认此次创新在改变国人乳制品消费态度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几十个衍生品种、日均200吨的销售量、每年20%的增长速度、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这些成绩也足以让当初的怀疑者们大跌眼镜。
回想起这次对中国乳业市场影响最为深远的产品创新,董事长王佳芬并未沾沾自喜于它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而是由此逐渐明确了“创新生活”的企业文化-不断地了解、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高科技创新必须贴近市场;给有争议的创新者提供成长的土壤……“我从中得到了太多的启发。”在她设计的光明前途里,创新成为这家乳制品龙头企业不断前行的发动机。
占得先机:从速度到深度
与欧美国家年人均乳品消费水平超过300公斤相比,中国不到10公斤的消费量让这个乳品市场的未来充满了诱惑。1,500多家大大小小的乳业企业拥挤在一起,都试图分得一杯羹。在这样的市场上,产品创新常有为他人作嫁的风险。据乳品行业资深研究员张小青分析,国内乳制品生产已经日趋成熟,在加工工艺上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因此要摆脱竞争对手对产品的模仿跟风,首先要在创新速度上保持领先。
王佳芬也深谙此理。在保鲜奶上市初期,超级市场作为零售业的新兴业态迅速发展。“超市的货架在等着厂家去填满,所以在1997年,我们提出了每周一品的创新速度。”这一年内光明开发出80多个品种的新产品,其中约三分之一在当年推上市场,为公司年销售总额贡献了超过30%。
虽然1997至1999年这一时期推出的新产品多以细节调整为主,而每周一品的创新战略也被一些市场人士质疑为“快而杂,影响了品牌的文化积淀”,但是光明无疑藉此稳固了乳业领头羊的地位,同时通过保持产品开发的延续性,促生了目前涵盖保鲜奶、酸奶、高温灭菌奶、奶粉等九大类近200个品种的产品结构。王佳芬相信“消费者对于你的引领作用,不是从管理创新、内部改革来认识的,他是从超级市场里的排面大小,从品牌的推新速度快慢来认识企业的活力。”
事实上,“一周一品”战略对于企业更重大的意义在于初步培育了创新文化。高频
率的创新活动带来了压力,也激发了光明全体员工重视创意、重视消费需求的潜力。
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亮点”,成为员工的一种乐趣:保鲜事业部总经理周振翔在日本吃抹茶冰淇淋,就自然联想到光明可以开发抹茶产品,于是抹茶酸奶就出现在超
市的货架上;看到玻璃瓶牛奶携带不便,瓶袋奶事业部的李柯就想到要设计恰盈一握的圆筒纸杯。星星点点的小创意让光明的成长逐渐有声有色,而领先业内之后,王佳
芬开始考虑如何将产品创新引向纵深:“下一步的关键是每年都要创造明星产品。”
光明对明星产品的定义,是希望它在一年内能够形成5,000万的销售额,并且毛利率要比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在刚刚结束的新品计划会上,每个事业部被要求在明年必须开发出两个年销售收入和年毛利额达到预期的新产品。王佳芬认为“这种要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以今年推出的玫瑰酸奶为例,要成为明星,意味着每天销售15吨以上,同时毛利率需达到42%。
尽管有难度,坚定打造明星产品的创新战略效果显著。2002财政,光明向市场推出的10余种新产品创造了大约10个亿的销售收入,平均毛利率也远高于主要竞争对手,连续五年保持了销售额第一、盈利能力第一、液态奶市场第一的龙头地位。
需求导向:从技术到细节
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新指出,受中国乳制品消费结构的限制,光明目前的消费目标群体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这部分消费者不但注重营养,而且喜欢追求新奇的感觉,尤其在光明的家乡上海,更是如此。
针对国内快速的消费需求更替,光明的创新活动在从速度到深度发展的同时,也逐渐走出了吸收模仿国外经验的阶段,开始从中国人的体质特点和营养结构出发,发展高科技的原创能力。随着在全国各地抢占奶源基地、收购加工工厂的一系列扩张,光明乳业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配套设立了四个研发中心,并与国内外的高校、研究所展开了多项目的合作,去年一年的研发投入即高达2,500万元。
为方便补钙而特别开发的高钙奶、有延缓衰老功能的芦荟酸奶、润肠通便并可以调节免疫力的健能益菌奶等等,都是近年来光明乳业自主研发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品。这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原创产品不易被对手拷贝,不仅有效树立起品牌的高科技形象,对它在未来的长期竞争中保持核心优势也无疑非常有利。
另一方面,光明提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都需要不同的牛奶”,并且据此提倡个性化服务的思路。王佳芬认为创新不仅在于内涵,更在于外延。“内涵是产品本身,外延则包括产品的包装,材料的改进,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等等。”她指出影响消费细分的因素非常复杂,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变化都可能带来出人意料的效益。在这一点上,瓶袋奶事业部今年推出的“三新鲜”原创系列让她感到非常的满意。
“他们把原来的产品做了整理,在技术上没有太多新的改变,但是包装上有很大的突破。”她介绍说,在李柯设计了新鲜纸杯的同时,该部门把原先竖直包装的袋装奶变为横向包装,并改进加工工艺将保质期由一天延长到了3天,推出新鲜包;把原先的玻璃瓶铝箔封改进为塑料套标,推出了新鲜瓶-由此创造出一整套的三新鲜系列。“以前的铝箔封我们一直觉得不理想:紧了,就难拉开;松了,细菌就易于繁殖。现在不但难题解决了,而且今年二月份推出以后,每个月都能完成超过3,000万的销售额。”
这个例子在公司内部被列为学习的典范,因为这个创新“完全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从消费者的思路去考虑”,满足了对于新鲜的需求。“创新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存在于点点滴滴之间,问题是你怎么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并把它变成商机。”王佳芬认为这种思路正是光明创新的原动力。不仅对产品的升级换代,而且对提升品牌形象都有非常好的影响。在已经预感到乳业发展将会过热的情况下,“只有靠不断的创新去留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面对失败:从反思到再造
一个大力提倡创新的企业,必然需要能够承受更多风险和失败的胸怀。光明乳业这些年推出的新品到底有多少种,估计没人可以说得清。其中又有多少是达到了预定盈利标准而可以称得上成功的呢?似乎也很难评价。王佳芬举出欧洲同行的新品失败率为55%,她含蓄地称“这已经算是很好了。”创新失败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把坏事变为好事,从失败中汲取养分可以让企业成长得更加踏实丰满。
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是具有保健作用的益生菌,用它加工制成的益菌奶能够清
润肠道,在国内属于首创。可是去年上市不久后,光明发现这种产品的销量越来越少,不得不撤回调查原因。结果发现,问题出在这种奶使用了500ml的包装盒,这么一大
盒消费者如果一次喝下去很快就会引起腹泻。针对问题根源,公司决定今年改换200ml的小包装重新推出,并用送奶上门的订购渠道取代了超市零售,到每家每户去散发订
货单页。“我们觉得这还是一个很好的产品,新的通路也可以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
进行选择。”王佳芬解释说。目前益菌奶每天拥有将近三万的稳定订户,大多数是女性
消费者,她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通过这个由失败到成功的例子,光明总结出创新要和个性化服务结合起来-先引导消费者认知,渐渐把需求固定下来。“容量设计上出现了一个小失误并不奇怪,新产品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她认为重要的是,当新品的目标消费群与当初预想发生矛盾时,要快速反应。“对每一次失败的新产品,都要经过反思、改进和消费者调查,我们不会轻易放弃。”
其实,与这类可以预见的小问题小毛病相比,王佳芬更担心的是创新流程不当而带来失败。在她执掌光明帅印的十多年里,创新流程一直在随着公司的发展变化、产品的成功失败而不断再造。她总觉得“过两年这个流程就不合适了”。她也担心在这个结构复杂、部门众多的大企业里,出现各自为政不按流程操作的混乱场面。所以她强调说:“创新,要
保证品牌的统一性、质量的统一性、综合管理的统一性不受到损害。只有建立起系统的流程,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失败。”
光明的创新流程,从最初的创意-技术-市场-生产-销售,曾变化为创意-市场-技术-生产-销售;现在已调整为分两路走:一是来年最重要的全国性原创新产品,由中央市场部负责调研计划;二是每个事业部市场、地区市场负责提出各自的主打新品。随后再综合市场的要求,技术的支持,共同来讨论确定第二年要正式开发哪些新产品,并按照预定的销售额和毛利额来安排具体的生产销售。
在整个流程的变化中,技术创新不能孤立存在,而要贴近市场、贴近生产的观念变得越来越明晰。为此,光明减少了一半研发经费的下拨,另外的50%要求由技术人员根据市场创新的需求完成项目,并向有关事业部收取相应费用;同时,原创产品的部分研发人员要走出实验室,直接进入重要工厂去工作。“比如黑龙江厂是做奶粉的,奶粉的项目组就要以它为主做研究;在光明最大的酸奶八厂里,要建立小试和中试的车间等等。”王佳芬解释说,让研发人员了解到市场究竟需要什么,并实地介入生产过程,才能让科技创新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着眼未来:从宽容到培育
虽然对当前的市场需求非常看重,光明也并非一切“泛市场化”。因为,满足固有市场的能力固然重要,而创造未来市场的能力则更加可贵-这才是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突破和飞跃的力量。对那些遭受质疑的创新,光明乳业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同时为它们提供了能够得到精心培育的土壤。
今年在光明内部引起最大争议的创新,要数免疫球蛋白牛奶。这种被称为具有生物活性、真正母乳化的配方牛奶,是光明研发中心的一项国际首创。技术人员非常希望能够在明年推出,但遭遇到市场部的反对。他们认为,光明是做牛奶的公司,而非做保健品的公司。如果益生菌、免疫球蛋白这类概念提得太多,会改变光明的性质。同时,也有人怀疑光明以食品企业的身份推出保健产品,很难获得市场认可。这些担心并非无源之水,因为早前就曾有某些市场人士建议说,光明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牛奶的口味调试上而非一味注重营养概念。
王佳芬也觉得,让现有的市场营销部门来推广这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产品,可能不会很理想,而且还会影响到目前主打产品的营销工作。她于是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开会讨论,“双方争论得非常激烈”。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光明将为营养保健类产品专门成立一个新的事业部门,以子公司的形式存在。这有点类似于王佳芬当年组织的保鲜奶项目小组。一方面公司生产“养家糊口”的常规产品,保证市场的占有率;另一方面让这个新生组织去完成创新,让它面对自己特有的目标消费群去做研发和营销,然后通过已有的牛奶通路把产品带给消费者。
这是能够获得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以前的果汁、黄油、奶酪等产品也曾采用过这种模式。总经理在公司内外实行公开招聘,应聘者提交各自的五年商业计划,竞聘上岗并可以获得期权。2003年7月就任的果汁经理和黄油经理都是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正处在最有创造力的年华。“这些产品都很小,如果放在这么大的主流事业部里面,会被淹没。所以通过提供这样一个新的土壤,让它们自己去创新,去培育光明未来的明星产品。”王佳芬对这些子公司及其创业者们寄予了厚望。
创新文化:从爆发到持久
现在走进光明乳业,四处都可以体验到员工们对创新的重视和参与。在员工餐厅,常有各个事业部来做新品的口味调试,大家认真地为口感、浓度各项指标一一打分;在内部网络上,围绕竞争对手的某项创新展开的热烈讨论,引发了从质量标准到服务意识的比较和反思;评选创新精英时,从基层到领导的全体员工,会逐一梳理新品的创意思路、经济效益以及品牌影响。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创新思想已经影响到了光明乳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为了把它作为企业文化加以明确,2000年光明总结出“创新生活、共享健康”的公司使命,希望把每一个新老光明人凝聚于其中。同时管理层提出要求,每种产品的业绩盈利模式每年都要有所创新,“由小变到大变,不能三年不变”。在这个过程中,跟得上消费需求变化速度的就继续发展,跟不上则会被淘汰。
在这种氛围中,光明乳业每年实现收入增长近30%,2002年达到50亿的空前销售规模。王佳芬对企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引领中国乳业发展趋势的能力感到满意。但素有行事果断、目光长远之称的她,也开始忧虑光明未来如何在成功与优势中克服惰性,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
现在的光明乳业不是没有压力的。行业专家认为,从中国乳制品消费趋势来看,在营养程度上处于劣势但能够保存更长时间的高温灭菌奶,将比光明目前的强项保鲜奶走得更远,同时因较低廉的价格也更易于被广大的乡村人口接受。而这类产品正是光明的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虽然光明已经开始加大对这类产品的创新力度,并且在酸奶产销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是下一步的持续创新,将决定未来行业龙头之争的成败。
“持久是最难的。”王佳芬这样评价,并着手建立目标引导、流程支持、业绩奖惩的创新管理机制。作为光明的标志性人物,王佳芬一向能够在创新变革中稳定企业的信心。但是接下来她将如何带领光明乳业继续完善持续创新的机制,走好这最为艰难的一步?人们在拭目以待。
结束语:如对本文有任何观点和看法,请发电子邮件:ceceditorial@globalsources.com
第四篇: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有一分汗水,就有一分收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这学期期中测试后,公布语文成绩时我领会到的。
记得那一天,王老师拿着测试卷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下面公布测试成绩。林舒韵97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林舒韵。她坐在位子上显得很平静,脸上露出了一微笑。林舒韵在我们班里算得上是个优秀的学生了,无论上课时,还是平时,都是非常认真,得97分也是理所当然的,毫不为奇。
“林嘉敏,84分。”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小声议论开了。谁都知道林嘉敏平时的表现。一下课就往操场上跑,上课总是低着头,生怕老师叫到她,做作业拖拖拉拉,总要小组长催了又催,是个一提起来就让人头疼的人。可是最近不知怎么了,就象变了个人似的。上课时经常看到她把手举得高高的,回答问题声音是那么响亮,即使回答错了也只是脸微微红一下,没过多久,又听到她那清脆的声音。做作业也很自觉,都好久没听到她的小组长大呼小叫了。特别是放学后,以前总是来缠着我非要去跳皮筋不可,可是有几次竟然连我去叫她都不搭理我,真让人纳闷。原来„„我真为她的进步感到高兴。“啪„„”我正想着,耳边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老师正笑眯眯地看着林嘉敏,同学们的目光正集中在她的身上,林嘉敏的小脸涨得通红通红的。我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黄展涛,83分。”同学们一听,都纷纷用惊疑的目光望着他。黄展滔在班里也算是数一数二了,这次成绩大大下降,连老师都对他大失所望。原因,我们是很清楚的,他自己更清楚吧。最近的黄展滔,学习总不踏实,马马虎虎总做错题;他不虚心,老是以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姿态高高在上,对谁都不放在眼里;下课了,你只要去乒乓球桌边,准能看见他那神气活现的身影;铃声一响,跑进教室最后一个的肯定是汗泠泠的他;由于他的作业不及时完成、字写得潦草,老师也多次语重心长地找他谈话,可他却把这当成“耳边风”。此时,再看黄展滔,头已经深深地低了下去,脸也涨得通红通红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吧?
“林梦婷,99分。”哦,我轻轻地嘘了一口气,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这段日子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收获。我抬头看了看老师,老师也正微笑地看着我呢。
“岑思惠,90。”“蒋翠,73。”„„
第五篇:只有勤奋才有成功
只有勤奋,才会成功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成功就是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中所追求的。然而,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必须永远勤奋。
“德隳于惰,名立于劳。”众所周知,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着称于世,人称“草圣”。试想,如果他幼年不每日勤奋刻苦练字,怎么能练就有“骤雨狂风”之势的草书?同样,我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清晨三点起床学外语,每天去图书馆,沉浸在数学符号的海洋中,有几次竟因专注而被反锁在图书馆中,但他毫不介意,仍不倦地回到书堆中。由此可见,陈景润日后的成就与他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正如茅以升所说:“对于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难道不是吗?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勤奋,再勤奋。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工作和学习,为了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坚持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风雨无阻,寒暑不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四十年后他终于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巨着——《资本论》。从马克思的事迹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勤奋。
纵观古往今来,无数满誉全球的伟人,无不是通过付出辛苦的汗水,勤苦奋斗之后才获得成功。勤奋就像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只有拥有勤奋,才会获得成功,尝到成功清纯的甘霖!
只有勤奋,才会成功[议论文]
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走向辉煌,但是,这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必须勤奋努力。俗话说:“天才出于勤奋。”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童第周,他出生于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小村里,家庭生活十分贫困,没有钱进学校读书,直到17岁,才在二哥的帮助下,进了宁波师范学校。可是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平均分没有及格,学校让他退学或降级,经过童第周的再三请求,学校勉强答应让他试读半年。童第周发誓,一定要把成绩赶上去。童第周坚持顽强地学习,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在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以后,他更加勤奋学习,临近毕业时,他已经成为生物系的高材生了。童第周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勤奋换来的,要攀登生物学的高峰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有的人即使有天分,如果他不勤奋努力,也会变成无所作为的庸才。方仲永5岁能作诗,他的父亲感到有利可图,就让他放弃了学习,整天带着他到处吃喝玩乐,结果作诗的才能就此枯竭。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想要成才,必须勤奋努力,必须拥有永无止境的知识。我们学过的古今贤文里这样写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也就是告诉我们,大脑这部机器,如果不经常运转,就会成为一团废铁。无数的事实向我们证实,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都是离不开勤奋的。同学们,为了我们未来的成功,勤奋努力吧!
努力拼搏才能成功
有一种很站得住脚的观点:只等待机遇就可以成功了!这种说法似乎也合情合理。回顾历史,清朝大贪官和申(和珅)家里的钱财比国库的还要多!可谁又知道他是怎样取得这么多的钱财呢?
有一天和申(和珅)被叫到了学堂,因为皇上亲自到了那里,要选一些有才的人到宫里去。因为学堂的景色很好,皇上说出了一段赞美景色的对联,可缺少下联,随行的文武百官没有一个能对上来。这时候,和申(和珅)说出了那幅对联的下联,皇上连声称赞,就这样,和申(和珅)升官发财了!
科学史上许多跨世纪的,巨大的发现,都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才生的!比如万有引力,射电脉冲星,环孢素等的发现。
说到这里,那个论点似乎是非常正确了。但请不要忘记,和申(和珅)平时不学习,不积累,怎么会对得上连随行官员都对不上的对联呢?牛顿不思考,不爱学习,平时不积累,怎么取得那么多的成就呢?科学家们掌握得知识不牢的话,也不会有所成就的!
可平时努力学习,不注重机遇就一定能成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前几个例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了!
只有平时努力,奋发向上,并会抓住机遇的人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未有不越第一境第二境而能邃跻第三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