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我国的气体消防工程规范及产品标准的发展与成果

时间:2019-05-15 13:3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年来我国的气体消防工程规范及产品标准的发展与成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年来我国的气体消防工程规范及产品标准的发展与成果》。

第一篇:20年来我国的气体消防工程规范及产品标准的发展与成果

20年来我国的气体消防工程规范及产品标准的发展与成果

上一篇 / 下一篇2008-04-14 12:04:48

查看(553)/ 评论(0)/ 评分(0 / 0)

一、气体消防学术技术及国家规范、标准发展回顾

1、初期开拓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至1964年,我国早期的气体消防应用的灭火剂,主要是卤代烷104(四氯化碳)和CO2(二氧化碳),而用于保护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和军用装备的气体灭火剂,主要有3.5*、7*等苏式卤代烷混料灭火剂。上述几种早期的卤代烷灭火剂,由于其在灭火时有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引起人员伤亡,因此其应用范围并不广泛。

在公安部消防局的主持之下,我国的气体灭火技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之后,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和比较普遍的应用。

自1965年起,我国成立了四个公安部直属消防研究所,由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分管、牵头,先后组织研制、负责鉴定(7项性能,近年来增加了二项环保性能,主要是ODP和GWP,7+2)成功了二种高效、低毒的卤代烷1301(三氟一溴甲烷)及1211(二氟一氯一溴甲烷)气体灭火剂。由于这两种灭火剂的灭火效率较高,而且不导电、挥发快、灭火后无残留物、安全洁净,因此,允许作为气体灭火剂,在海空军用装备和重要建筑场所推广使用。从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卤代烷1211、1301灭火器和灭火系统在舰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和军用装备上,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等要害场合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用以保护计算机房、通信机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重点文物/古建筑单位,以及工厂、电厂的控制室、变配电室、飞机座舱、货舱、发动机舱、船舶的轮机舱等要害场所。

1972~1978,唐祝华等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运十飞机发动机舱1301灭火系统组件研制和联动试验”的研究、试制项目,鉴定成功。1973-09,公安部沈阳民警干校,唐祝华为全国消防部队干部集训班讲解1211灭火剂、灭火器、灭火系统。

1979-10,北京北郊市场三机部四院,唐祝华为二机部二院、三机部四院、四机部十院、五机部五院和七机部某院讲解“卤代烷灭火剂及灭火系统浅说”。1983、1985,我国制订、颁布了气体灭火剂的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唐祝华高工等参与了标准审查与审定:

国家标准GB 4065-1983《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剂》(衢州,1981-12)

国家标准GB 6051-1985《三氟一溴甲烷灭火剂》(杭州,1984-10)

1984年我国制订、颁布了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的气体灭火器的产品质量国家标准。1985-09-11~16,唐祝华高工以国家消防装备检测中心技术管理科科长的身份,协助公安部消防局,组织和主持了GB 4397-1984、GB 4399-1984、GB 4351-1984等七项灭火器国家标准的全国宣贯会(镇江市,南徐饭店):

国家标准GB 4397-1984《卤代烷1211灭火器》

国家标准GB 4399-1984《二氧化碳灭火器》

1987-05-25~06-03,唐祝华高工以国家消防装备检测中心技术管理科科长的身份,代表我国参加了ISO/TC21/SC2(灭火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会议(日本东京,昭和纪念堂)。

气体消防的军用规范、标准的审查、审定会议如下:

军用规范《海军舰船建造防火规范》专家审查会(嘉定,1979-06)。

适航标准《民用航空器1301灭火系统最低性能要求》专家审查会(航空工业总公司第301研究所招待所,1994-12-22~27,北京)。

适航标准《飞机用1301灭火瓶技术标准》专家审查会(中国民航航空器审定中心,1991-05-14,西安)。

编写有关教材,为海军三大舰队机电业务长消防培训班讲课,东海舰队(海司军训处沙子口崂山招待所,1995-07-20~21,青岛)。

参加海军6502厂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产品鉴定会(九江,2000-06-07~09)。

主持海军舰艇多元多效灭火装置研制项目成果鉴定会(大连,2006-10)。

参编国家规范GB 50284-1998《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1995~1998。

1978~1979,唐祝华参加公安部和冶金部的联合调查组,负责召开湖北07工程1211灭火系统工程的验收及事故处理会(武汉市,璇宫饭店)。1986,唐祝华高工与张永胜高工等专家研讨,确定了卤代烷、全淹没系统等气体消防术语的名称与定义,并纳入国家消防术语标准:

国家标准GB 5907-1986《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

1988,群众出版社出版了《探火系统与灭火系统》,此书系由唐祝华和冯绍全(沈阳所)翻译马里兰大学布赖恩教授的教科书。

2、中期发展1987、1992、1993和1997年,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主编,我国先后制订、发布了《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和《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1998年局部修订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增加了有关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规定。关于与设计规范相匹配的施工及验收规范,鉴于上述三种气体灭火系统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同性,为力求简化起见和方便实践应用,唐祝华理事长等气体消防分会委员,建议将这三本气体灭火系统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合并为一本规范。此项建议得到主编单位的赞同和公安部消防局的批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等综合类消防规范关于气体灭火系统配置场所的规定也在不断修订与完善之中。

自1995年起,国家环保总局和公安部消防局着手组建中国哈龙银行。

1995-10,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银行(WB)和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邀请,经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所长、国家环保总局和公安部消防局批准,气体消防技术研究会唐祝华理事长一人赴美国首都华盛顿,代表中国出席了“国家级哈龙银行筹建者与管理者国际会议”。自1998-05起,担任中国哈龙银行建设(联合国/世界银行哈龙TA技术援助项目)总体管理项目组组长。该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筹划中国哈龙银行的总体布局、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以及哈龙必要场所国家级审查与核定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和审定程序等。1999-03赴加拿大和香港技术考察。经过几年的认真努力,并经联合国/世界银行专家组的多次阶段考核,以及国家审计,于2002年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和公安部联合委派的专家组的正式验收。该项研究成果于2003-10荣获公安部科学技术二等奖。

田如漪、唐祝华等气体消防分会委员参加了上海、杭州等地通信大楼气体灭火系统选型配置设计方案论证会:

1997-08,上海市三座邮电通信大楼气体灭火系统选型咨询报告论证会1999-01,杭州市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大楼气体灭火系统选型专家论证会暨浙江省消防工程技术专家论证组成立会(杭州市,武警消防干休所)

2002-03,杭州市上塘路电信大楼通信机房IG541气体灭火系统专家论证会

二、组织和参与国家规范、标准、规程的制修订工作

1、主编、参编国家规范、标准、规程

1985年起,气体消防技术研究会、分会唐祝华理事长先后、持续担任GBJ 140-199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首次制订)、GBJ 140-1997(局部修订)、GB 50140-2005(全面修订)国家规范编制管理组副组长。该规范于1993年获公安部消防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于1994年获公安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参与GB 50140-2005国家规范(全面修订)编制管理组工作的气体消防分会委员有:唐祝华、刘保平、张之立、郭秀艳、陈庆沅、张学魁、高晓斌等。1995~1998,气体消防技术研究会唐祝华理事长参编GB 50284-1998《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

1997,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和人类生态环境,唐祝华理事长等气体消防分会委员参加了国家规范GB 500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和GBJ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四本国家规范的同步局部修订审查会(北京,1997-06)。1995,张淼和唐祝华等主编、参编国家标准GB/T 16662-1996《建筑给水排水设备器材术语》。

2006-03起,气体消防分会唐祝华理事长担任国家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编制管理组副组长(2007-02通过法定专家审查会的审查)。参与国家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编制管理组工作的建筑给水排水两委会和气体消防分会的委员有:唐祝华、赵锂、冯旭东、张之立、俞颖飞、冯松、程欣、陈池等。

2、主编、参编行业、地方规范、标准、规程

近年来,随着气体消防技术的不断发展,气体消防分会委员们还分别参与了若干行业、省市级的地方消防规范《**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编制和审定工作。诸如:

刘连喜委员(气体消防分会副秘书长)主编GA400-2002《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田如漪委员(气体消防分会前任秘书长)、陶观楚委员(气体消防分会现任秘书长)等参编了上海市地方规范DG/TJ 08-306-2001《惰性气体IG-541灭火系统技术规程》(1999-05审查)和DG/TJ 08-307-200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技术规程》(2002-01审查),以及上海市推荐性地方规范DBJ/CT ***-200*《火安注氮控氧防火系统技术规程》(2006-11审查)。

廖平委员参编了江苏省地方规范《六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DGJ32/J56-2006,自2006-10-01起实施。

林健辉委员主编,唐祝华委员(气体消防分会理事长)主审了广东省地方规范DBJ15-47-2005《洁净气体IG100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2005-06审查,2005-09发布,2005-10施行)。

田如漪、唐祝华等委员参与审查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189-2005《注氮控氧防火系统技术规程》(2005-03,天津)。

李彦军委员(气体消防分会副秘书长)参编,唐祝华委员(气体消防分会理事长)副主审了山西省地方规范DBJ04-231-2005《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装置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2004-10,太原)。等等。

3、参与编写国家建筑标准气体消防设计图集

气体消防分会大力协助,积极组织、参与了国家建筑标准气体消防设计图集的编制与审定工作。根据建设部建质[2006] 71号文的要求,由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沪)承担了《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07S207)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的编制任务。时间定为2007年上半年完成。主编单位特邀了全国气体消防分会的部分委员和部分团体委员参加了此图集的编制工作,主编罗定元,参编人员有唐祝华、陶观楚、廖平、冯松等。编制组曾于

2005-12-

27、2006-04-18召开了两次编制工作会议,会议后开展了全国气体消防系统的生产、设计、安装和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于2007-01-25在上海完成了“送审图”的编制预审工作。

2007-03-30,在北京参加了《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07S207)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专家审查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质函(2007)129号文,关于批准《防火建筑构造

(一)》等十一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07S207)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已经批准、发布,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

4、气体消防分会组织、主编CECS规程

自2007-01起,气体消防分会将顷全力,积极组织、主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推荐性标准《洁净气体灭火系统选型配置设计规程》,参与规程编制组的有分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委员和中国气体消防网站的站长、副站长等共计40人:唐祝华、冯修远、陶观楚、谭增生、郭汝燕、郑智、周崇敏、赵锂、高晓斌、张小忠、曹伟、康伟、王永红、张恒、李向东、朱青、张之立、罗定元、景绒、张学魁、徐学军、孙卫东、何沛、彭晓航、陈庆沅、刘峰、林健辉、张兆宪、伍建许、冯松、邓红、赵邦戟、李茂仓、张肇强、路景志、汪映标、林奋强、廖平、黄玉森、江联等。

三、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气体灭火系统规范/标准的审查或审定

1、国家规范专家审查会:

唐祝华理事长等气体消防分会委员曾经参与了下述气体灭火系统国家规范及相关规范的审查或审定:国家规范GBJ 110-1987《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预审会(西安市止元饭店,1986-06)国家规范GBJ 110-1987《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审查会(杭州市柳莺宾馆,1986-10)国家规范GB 50163-1992《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合肥,1990-09)

国家规范GB 50263-19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南京,1994-10)

国家规范GB 50229-1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无锡,1995-09)

国家规范GB 50284-1998《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合肥,1997-06)

国家规范GB 50193-1999《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西安,1999-06)

国家规范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长沙,2002-12)

国家规范GB 50229-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北京,2004-10)

国家规范GB50414-2007《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北京,2005-06)

第二篇:浅议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浅议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摘要]

简单来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它已经成为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发展程度的标志,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的研究已成为金融专家、发展经济学家和各国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与重点研究的突出课题。国际债务危机和许多欠发达国家经济的相对停滞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走上成长道路的经验突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大规模动用国内金融资源和建立一个运转高效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性。本文先回顾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再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融市场;发展;规范 ;改革

正文

一、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历程: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从改革初期几乎为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到2001年底,全部金融机构含证券、保险公司总资产已达21.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42倍。同期,我国经济增长也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势头,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国的金融发展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征。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发展历程

1949年—1978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实践证明,这种体制是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它以产品经济模式为特征,忽视了企业的商品生产者地位,忽视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出现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严重等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现象。在此期间,实体经济领域中,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国家都实行相当严格的计划管理体制。为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的金融发展沿袭了苏联大统一模式,金融体系高度集中,管理采用计划和行政的手段,金融处于经济发展中相对次要的地位,总量非常小,结构也很单调,主要表现为机构单

一、工具贫乏,活动缺乏活力,效率十分低下。

实体经济领域中,从经济成分变化来看,从建国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主要有三种经济成分,即国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的个体经济。在1949年,国营工业经济成分占34.7%,公私合营工业占2.0%,私营工业占63.3%。为了推行高度集中

统一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我国自50年代后期开始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合作化运动。到1978年,中国经济主要由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组成,其中全民所有制经济成分占80.8%,集体所有制经济成分占有19.2%。

从金融发展领域看,在体制和金融运行,金融结构方面,都采取了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形式。在金融管理体制方面,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所有的国内业务均高度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一家;在金融总量方面,由于实体经济领域无论生产还是流通领域,大部分是计划调拨,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小,主要体现为,国有经济占8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流动资金均由国家财政拨付,只有少量流动资金需要银行贷款予以支持,并且由于集体经济所占比重很小,所以资金需求量就更小,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业务量也就无法得到提升。1978年,中国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总额仅为187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也仅为113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10.6亿元,人均只有约20元;在金融结构方面,由于实体经济领域对金融总量需求较小,实体经济产、供、销基本依靠国家统一安排,企业基本没有经营风险,企业融资方式、资本金等也基本由国家财政解决,对金融服务形式,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工具选择等没有什么需求,这直接导致了金融结构的单一。此外,融资结构极度单一,几乎全部为银行贷款方式的间接融资。总体看来,在此期间,国家更重视财政的作用,忽视了金融的发展,金融基本上处于从属、次要的地位。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金融发展历程(1978年至今)

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金融规模占GDP比例呈上升的态势,但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该比例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将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金融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间,实际GDP保持了年均10.73%的增长速度,金融发展与之相适应,通货膨胀率较低,基本做到了适应并满足实体经济迅速发展所产生的对金融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该时期还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经济货币不断提高,使得金融规模扩张速度加快。在金融机构设置上,发展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有效地增加了金融供给总量,在银行业务范围方面,扩大了服务和业务范围。在金融市场建设方面,积极扩展直接融资范围,积极探索推出实体经济多层次、多角度的资金需求形式,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债、企业债券、金融机构债券等市场先后建立并得到长足发展,较大程度地促进了金融规模的增加。

第二阶段:1988年—1993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调整时期,是中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新旧体制矛盾冲突集中暴露的时期。该时期金融秩序比较混乱,如银行储蓄滑坡,资金体外循环,通货膨胀较严重,政府及时推出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强金融监管,打击金融犯罪,金融深化程度减缓,紧缩性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三阶段:1993年—2003年。这一时期是中国金融体制变革、金融总量和金融结构变化比较大的时期。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解决了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并指出改革的步子要再大一些之后,1993年召开了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实质性推动阶段,一系列重大措施纷纷出台。1993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揭开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序幕。

总而言之,中国的金融发展走过了艰难而曲折的道路,在飞速增长的经济车轮带领下,中国的金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这些重大金融体制变革的基础上,通过金融结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等的不断制度创新,推动了金融总量的快速增长,实体经济也实现了迅猛发展,促使金融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二、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一)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呈现出齐头并进、较为活跃的发展态势,对国内经济金融影响显著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也逐步凸显。在加快资金积聚,促进资金横向流通,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储蓄与投资结构,以及实现宏观金融调控转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且结束了国内传统以银行为中介的单一融资模式,形成了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兼容并举的格局。

1、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业务多样化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主要表现在国内外汇市场与境外市场,人民币衍生产品与境外衍生品市场的联动加强,国内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基本与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同步,价差不断缩小。同时,QDII和QFII规模与投资领域扩大,为国内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及我国投资者向国际市场投资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此外,金融业务呈多样化发展趋势,金融衍生品业务快速发展。银行间市场推出利率互换、外汇掉期业务等新产品,为市场主体利用衍生产品锁定和规避市场风险提供了有利环境。

2、风险监管力度和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市场主体的风险教育,增加其金融常识和风险意识。同时,重视并及时对各市场主体进行风险提示,督促相关机构不断提高市场风险管理能力,避免系统风险,防止跨市场、跨行业的风险传递。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主体也开始普遍重视并不断增强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完善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将市场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风险管理有机结合,使我国金融市场在配置资源和转移市场风险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金融市场总体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但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影响并制约着其进一步规范发展。

(一)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亟待规范

1、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尚未完成,由制度转型与市场调整带来的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与市场动荡,使金融市场功能减退,作用下降。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又使金融市场监管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形势。

2、信用基础薄弱。从直接融资领域看,不少上市公司信用低下,在股票上市过程中屡屡出现虚假包装等违规行为,造成股票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价格暴涨暴跌,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从间接融资领域看,部分银行内部管理混乱,风险责任制不健全,未进行严格的贷前审查和贷后检查,导致大量信贷资金被滥用。此外,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尚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制度,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十分普遍,间接为债务人逃废、悬空债务创造了机会。

3、金融机构违规操作。虽然自2001年国务院发令整顿金融秩序以来,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现象大有减少,但并未彻底根除。诸如账外经营,违反国家利率政策进行高息揽存等现象依然存在,证券市场中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价格等违法犯罪现象也屡禁不止,再加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活动难以杜绝,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

(二)主体结构失衡,政策性金融不完善

1、从股票市场看,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都以个人为主,机构投资者整体规模较小,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发展不平衡;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多,民营企业少,股票市场体制多元化、股权多元化的格局尚未形成。从货币市场看,银行类金融机构依然是绝对主体,虽然政府和各种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逐年上升,但对资金需求最大的工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目前难以成为资本市场的主体,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依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2、政策性金融机构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政策性银行可动用的资金远低于应拨付的数量。在资金来源和运用上,政策性的特点还未充分体现,有关财政政策和保障机制也未落实。此外,政策性银行在政策引导下自主经营的机制还未确定,项目决策的管理体制和决策程序未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

四、规范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金融监管,维护市场稳定

1、从完善信用法律制度着手,加大对违反信用制度者的惩处力度。同时,要建立起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统一和规范信用评级标准。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和个人信用征信制度,促进货币政策向消费领域延伸。

2、严格监管市场上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实现银行、保险、证券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弥补监管空白和漏洞,探索协调和改善监管的途径,但也要防止把对违规与否的监管变成对金融机构微观活动的行政干预。

3、强调金融稳定、市场效率与监管成本收益的有机结合,在加强对创新业务进行全过程监测的同时,尝试更多灵活的监管方式,既保持市场的创新活力,也提高市场的创新效率。

4、进一步强化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财务监督。加大对金融问题的审计力度,严格监管盈

亏真实性,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进一步降低不良资产比例,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

5、积极倡导建立健全金融行业自律机制,强化市场自身的约束机制。制止不正当竞争,依法严肃查处违规行为,打击违法犯罪,促进行业有序竞争,构建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同时,加强公众金融知识普及和消费者投资风险教育,增强全社会的金融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平衡发展

1、加速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一方面要解除其担负的政策性职能,使之能够真正按照市场商业准则机制进行运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国有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同时,政府部门应着力建立起促进产业发展、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体系,走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道路。

2、积极鼓励民营资本在金融市场的发展。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虽然已经建立了深市创业板股票市场,但能上市融资的中小企业还很少。要想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带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应加大力度鼓励民营资本参股金融业,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适当放宽政策,为民营中小企业进入金融市场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法律保障。

3、消除金融市场空间分布结构的不合理性。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中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分化,大部分金融机构都集中于城市,农村的经济、金融发展缺乏强有力支持,进展缓慢。这样的情况导致大量农民及乡镇中小私营企业的金融需求只能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来满足。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活动往往存在非法性,并带有利率高、风险大等特点。鉴于此,政府应大力发展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并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的监管力度,逐步消除金融市场的城乡差距。

(三)加强金融风险控制,合理调节资本流动

1、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各市场主体的风险教育,提升其风险意识。注重对各种金融风险的研究与预警,及时对各市场主体进行风险提示,督促其不断提高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2、各商业银行应全面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有计划、有目的的配置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减小宏观调控对银行经营的冲击;加强信贷组合管理,提升抗风险和抗市场波动能力;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内外金融形势的研究和预测,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自觉控制信贷投放总量,把握投放规模与时机。

3、放宽资本项目对外投资的直接管制,逐步取消各类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资本项目输出的外汇数量限制,降低高额外汇储备日益贬值的风险,促进外汇市场均衡。同时,在资本市场化的基础上适度从紧审批外资流入的规模,对资本流入有选择地征收税费和无息准备金,开放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和汇率浮动的范围,限制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防范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国内市场,减轻其对我国国内的通胀压力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直接冲击,以期达到合理调节并有效利用国际资本的流动的目的。

总结:当前,我国已深深地融入国际化进程,对世界市场依存度较高,从阶段的金融危机中,我们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到海外金融市场的监管与创新,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对外开放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我们应该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长期与短期、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着眼于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长远目标,整体大略的同时,还需要踏踏实实去解决眼前根本性的问题,这样,长久下去,中国金融与中国经济的未来才将会更美好!

[注释]

(1)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2)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英文首个字母缩写。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有控制地,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

(3)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简称,QFII机制是指外国专业投资机构到境内投资的资格认定制度。

[参考文献]

[1]蔡则祥.金融结构优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陈燕.完善我国转型期金融市场的可行路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

[3]龚璨.浅谈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08

[4]《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13期

[5]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第三篇:我国20年来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八大趋势

我国20年来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八大趋势

2006-12-

4回顾20年来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展望21世纪中国财政的走向,我们认为有以下八大发展趋势:

(一)财政规模高速增长

建国近50年来,应分两个时期观察,第一个时期约30年,从1952-1980年经济增长

7.67倍,财政规模增长5.91倍,人均GDP从 102元增长为458元,人均财政收入从32元增长为110元,人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31%降为24%.第二个时期约20年,从1980-1998年经济增长17.87倍,财政规模增长9.35倍,人均GDP从458元增长为6392元,人均财政收入从110元增长为831元,人均财政收入 占GDP的比重从24%降为13%.根据党的十五大的要求和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关系,预测2010年经济与财政规模将比 2000年翻一番,届时,我国GDP约为20多万亿元,人均约为1.4万元,财政收入约为4万亿左右,人均约为0.3万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约为 20%左右。以上统计表明:虽然我国财政规模增长不及经济增长快,迫使财政总负担率逐年下降,但是我国经济与财政这种高速增长的大趋势,不仅是我国历史上 未曾有过的,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因此,我们要紧紧把握住历史给予的机遇和挑战。

(二)财政收入结构中债务收入增大和税收收入中直接税增大

我国在财政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财政、税收收入结构也随着经济结构的演变和社会发展的演变而变化。

首先,财政收入结构中主要几项收入各占的比重如下:一是企业收入。1952年占31%,1960-1970年上升到60%左右,到1980年下 降为40%左右,1985-1990年仅有2%左右,1994年则变为无;二是税收收入。1952年占50%以上,1960-1970年占30-40%左 右,1986年又回升为50%以上,1990年后一直占到90%以上;三是债务收入。1952年占5%左右,1960-1970年因受“一无内债,二无外 债”思想的影响,债务收入均占不到1%,改革开放以后的1980年开始举借国债,当年也只占4%,1990年达到12%,1996-1998年上升到26-36%以上。为了适应国债增大这个大趋势,财政部新设立了国债金融司。

其次,国家税收收入结构中由间接税为主逐步向直接税为主转变的大趋势,我国过去和现在的税收结构是以间接税(产、增、营)为主体税种,或者以直 接税与间接税并行的双主体税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逐步增多以及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拉大的情势,为推行直接税创造了客观条件,我国1981年的个 人所得税仅为0.05亿元,占税收总额的0.008%,1996年个人所得税为193.06亿元,占税收总额的2.79%.企业所得税1985年为 696.06亿元,占税收总额的34.11%,1996年为968.48亿元,占税收总额的14.02%.从国际上观察,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占财政收入的 比重一般为30-50%左右,发展中国家一般也占到10-30%左右。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财政部新设立了税制税则和条法两司。

(三)财政支出结构中社、科、文、卫、教等的比重增长较快

我国在财政支出结构方面,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国防费、行政管理费等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如下:一是经济建设方面。1952年为 42%,1960年上升为70%,1970-1980年保持在60%左右,到1990年以后下降为40%左右。二是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1952-1960年只占12%左右,1970年下降为8%,1980年由于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人才、科教兴国和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等,上升为16%,1990-1995年又上升为26%以上。三是国防费方面。1952年占32%,1960年只占9%,1970年回升到22%,1980年又下降为 16%,到了1990-1995年由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的主流是多极并存的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据此,我国国防费支出90年代一直占财政 总支出的10%以内。四是行政管理支出方面。1952年为8%,1960-1980年30年保持在5%左右,1990-1995年由于机构重叠,编制膨 胀,加上管理不严,损失浪费增多,猛升为15%,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机构改革、转岗分流、政企分开和加强节约等措施,行政管理费占的比重一定能降下来。

(四)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制定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国家政治经济的基本路线和总方针有 如参天大树,财政工作是其枝叶,大树与枝叶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后者服务于前者,前者支撑着后者。在国家整体上实行市场经济的总形势下,财政作为政府的 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给以无条件的配合和保证。因而,我国过去20年的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轨迹以及未来21世纪的远景,必然是走向市场经济的大趋势。比如:一 是推行分级分税制度。财政管理体制现在坚持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的管理规则,由过去的统收统支转变为包干制——分灶吃饭制——分税制和转移支付 制;二是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财政支出管理由过去的按计划拨款,自行支出,转变为通过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竞争,有选择的政府采购制度;三是实 行复式预算制度。政府财政预算制度由过去的单一预算制度转变为复式预算制度,从而,将国家财政预算划分为经济性预算与建设性(或经营性、资本性)预算两大 块,相互独立核算。

(五)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

我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改变了过去关门搞建设的模式,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 代化,各项工作都向国际惯例接轨。对外加强往来交流,加强学习借鉴。全国设立了深圳、广东、上海等许多经济特区、试验区、开发区、科学技术园区等,还向国 外派出许多考察团和学子,并且广泛深入参与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各种活动。我国财政工作在这个进程中,也做出了很多突破性的成就。例如:一是采取 借贷记账法。为了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率先改革我国会计记账方法,由过去的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转变为国际通用的借贷记账法,从而使中外企业人员在账目 上有了共同语言。二是国债发行扩大到国外和境外。在国债发行范围个,由过去的只在国内发行转变为也向国外发行。党的十五大要求,以资本为纽带调整优化企业 结构,有条件的组织股份制公司或集团,国家在上海、深圳、郑州等地组织了股市、汇市和证券市场。并且在香港发行了H股,在纽约发行了N股,在境内发行了A 股以及B股。三是组织保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财政部在机构改革中新设立了国际、涉外两司,占司局总数的1/10.(六)财政管理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

我国财政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在改革开放以前,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对企业的管理是无微不至,反映在财政上是统收统支管理体制,国家提供资金,企业利 润上缴,企业亏损由财政弥补,财政日常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微观的直接的监督管理,企业、事业大小问题都须请示报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逐步走向 政企分开、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纳税的现代企业制度,财政补贴逐年减少,国家在管理上把微观的直接的管理逐步转变为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这种宏观调控 和间接管理有三层意思,一是法律约束。国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条例以及各种规则,要求企业、事业等单位和个人遵守,达到以法理财、以法治税的目的。二是 政策引导。政府制定并颁布产业政策、产品政策、行业政策,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近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以及提倡和奖励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三是 经济杠杆调节。政府运用利率、汇率、税率、价格等经济杠杆进行间接调节,诱导企业向国家规划的总方向和总目标靠近与配套。1998年把每一的财务税收 物价大检查取消,并不等于放弃财政监督和检查工作,只是做法有了较大的转化,它是深化改革强化间接管理的体现。为了适应这个大趋势,财政部新设立了经贸 司、监察局。

(七)财政管理对象由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扩大到面向全社会成员

我国财政过去以国家分配为主,当时,只管理计划内的单位,只管理编制内的人员,只管理国家机关和国有的企业事业单位(包括政府、党派、工会、团 体、军队、学校和医院的人员等),而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集体、私营、个体和广大的农村居民等,在财政分配上是较少安排的,但是,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以后,在国家财政支出上必须从全社会的全体居民的大角度考虑,在一定范围内必须采取公共财政的做法,如社会保障体系、环境保护体系的建立,社会养老保险 体系的建立,社会失业和就业培训,社会扶贫、脱贫致富,社会抗灾和残疾救助,社会卫生防疫,计划生育等等方面,无不关联着财政的收收支支,为了适应这个大 趋势,财政部新设立了公共支出司、社会保障司。

(八)财政走向依法理财、依法治税、强化监督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法制管理,这是各国经验所一再证明的,不论何种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都是以国家法律 和社会监督为基础做保证的,行业之间、产业之间的企业都有几条大家共同的公认的活动规则、公约、协议等,以利于展开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我国财政 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要求,从以人理财、以人治税向依法理财、依法治税的新阶段转变。所以,我国财政在1994年前后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立法建设,例 如:我国制定了预算法、会计法、会计准则、收费项目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以及各种各样的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条例等等。为了严格执行法律规范,国家又设立了特 别监察监督体系,要求会计实行委派制,各个中央机关还颁布了举报电话,并设专人值班。特别设置了稽查员制度。为了适应这个大趋势,财政部新设立了监察局、条法司等,专门从事财政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

第四篇:“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最终成果简介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最终成果简介

熊澄宇2011年05月09日15:2

2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04&ZD013),成果有多篇研究报告及学术论文。

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在世界战略格局向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中起步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民族文化、市场经济、科技发展、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因素。近年来,虽然我国文化产业有初步的进展,但总体落后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人民群众对社会文化的需求,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也有明显的距离。由于文化产业具有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并存的特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传媒、管理、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因此,在我国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国家社科基金设立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大课题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课题组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与校内外科研机构、政府部门、试点单位广泛合作,在为中央和地方决策提供咨询、文化产业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包括:

1、依托课题建立的跨院系研究机构已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平台。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根据总书记关于“要利用清华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就文化产业的相关问题,作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综合研究,为中央决策提供依据”的指示精神,决定依托国家重大项目成立跨院系校级科研机构,推动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相关学科的建设。2004年7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目开题论证会和清华大学文化产业中心成立大会同时进行,首席专家熊澄宇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时任中宣部副秘书长邬书林到会揭牌并发表讲话,文化部、教育部、国新办、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领导参会并发表意见。中心成立三年来,多次组织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国际学术论坛,通过走访和合作研究,与美、英、法、澳、日、韩、新等十几个国家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近二十册,完成各类研究和调查报告十余部。研究中心2004年底被教育部评为本学科唯一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6年底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2、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建立“研学产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在科研体制和机制改革与创新方面,整合学校内外和国内外相关资源,建立了“研学产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学术队伍以清华大学为主,邀请全国其他高校和重点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兼职、合作或承担子课题等不同方式加入,使学术研究始终以一种开门、开放和动态的方式进行,便于研究人员打破体制约束,为国家项目服务。研究工作以学术队伍为主,邀请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文化部等国家行业有关主管人员和主要试点地区和相关文化产业试点单位人员参加,使得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家和部门决策服务,也能为试点工作服务,并及时总结试点成果进入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三年来,持续为新华社《动态清样》提供观点和内容,发布《传媒产业报告》三期和二十多期的《文化产业研究》双月内刊,并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瞭望》周刊等重要媒体发表专题文章,使得研究成果来自实践,用之实践,并为实践所检验,所完善;这种“主管部门-研究教学机构-产业单位”紧密联系的运作链条的建立,不仅是高校科研体制的创新,也是国家科研体制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

3、为中央决策服务,为地方实践服务。

从2004年到2007年,课题组多次接受和参与中央及有关部委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题咨询、规划论证和政策研讨,直接参与了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起草和论证。在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上,向刘云山同志汇报关于概念的辨析和构成文化产业四个核心要素的思考。在广东,就

文化经济和文化生产力等相关理论问题,根据张德江同志的指示,向广东省委中心组作了汇报和解读。在北京,根据刘淇同志的指示,在北京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就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三年来,根据领导指示和有关部门安排,与13个省市党委中心组就区域文化产业和社会发展问题作了讲座和交流。

课题组调研了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南、山西、山东、吉林、黑龙江、四川等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思路。以北京市、广东省、云南省三个中央试点地区为对象,直接参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思路研究;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研究我国文化产业在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发展的差异。在为地方实践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得到了第一手的数据和案例,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一方面能发现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使决策建议更切合实际。

4、理论创新

(1)文化产业基本概念与理论观点

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版权产业、内容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概念进行理论阐释和辨析,对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基本概念混淆而产生的困惑进行了解答。提出“概念就是话语权,概念就是议程设置,概念的提出要慎重,概念提出后要保持相对稳定,概念背后体现的是国家战略”等思路,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

提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将产生新的变化,并论证了文化是生产力,而且在一定情况下还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观点。在经济建设中心时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社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时,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就凸现,将逐步发展成为了第一生产力。提出文化产业由内容、科技、资本、服务四个核心要素构成,其中内容决定社会需求,科技决定产业形态,资本决定市场规模,服务决定事业成败。

(2)文化产业的资本形态与其发展的五个阶段

通过对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概念的梳理与辨析,提出文化产业的资本形态区别于文化资本概念,应分为科技资本、人力资本、虚拟资本、产业资本和战略资本;第一种资本形态,科技资本,是作为知识符号的文化资本;第二种资本形态,人力资本,是作为身体符号的文化资本;第三种资本形态,象征资本,是作为规则符号的文化资本;第四种资本形态,产业资本,是作为产业符号的文化资本;第五种资本形态,战略资本,是作为信息符号的文化资本。由此在资本形态深入文化产业的进程中,文化与资本的矛盾得以解决,而且资本赋予文化以新的信息资源与产业实力,文化借助资本得以增值、交易与扩张。同时,与这五种资本对应提出了文化产业资本发展的五个阶段。

(3)媒介集团竞争力方面的理论贡献

提出了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根植于传媒本身综合能力;是传媒机构拥有的累积性的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有机整合,三种知识资本的整合让媒体能比其他媒体更有效地为其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并最终决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其中组织资本包括治理机制、管理结构、战略模式等重要要素。社会资本包含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结构型社会资本两类,前者的集中化、商业化表现就是传媒品牌;后者主要是指社会网络。

(4)广告产业结构方面的理论贡献

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广告产业结构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界定了影响广告产业发展变化的六类因素,指出中国广告产业具有支持宏观经济-社会结构动态均衡运行的作用,同时发现广告产业结构中的基本构成因素之间存有结构性关系紧张,并进一步提出了这些因素在广告产业结构未来变化中可能发生的作用。指出新的因素的出现可能从结构外部,或结构内部的某一部分开始,继而影响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造成结构间关系或结构组成部分间关系的调整,乃至发生重要变化。通过综合审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作用与广告产业现状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产业结构与外部经济-社会结构关系的影响,从而对广告产业结构变迁的方向与路径做出评价。其评价标准具有双重特点,既考虑到保持广告产业的持续性发展,也充分关注广告产业与宏观经济-社会结构之间的健康互动关系。

(5)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方面的理论贡献

指出世界文化产业的竞争以“文化贴现”博弈为轴心,以获取“外部利益”为隐含诉求,并对中国文化产业的三大国际竞争战略进行了理论探讨。

从文化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文化“侵略”与文化消费的关系,指出“文化侵略”是一种有目的地将本土文化投放于非本土文化的国家与区域,使他国的文化削弱,甚至消亡。而文化消费是生产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与文化侵略是有差别的。

对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全球市场的“瓶颈”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汉语语言特点、传播者与受众的文化价值差异、文化产品中的意识形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5、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联席会议主席单位,中心于2006年5月、2007 年5月召开了两次全国会议,召集全国40余所设有文化产业专业的相关高等学校,研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向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提出了学科建设建议书,争取文化产业成为高等学校学科体系中的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带动相关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经过努力,目前在清华大学校内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中增设了文化产业与传媒经济博士研究方向,并已开始招生。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培养了五名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研究人员,有三人出站被评为优秀,相关媒体还

发了专题报道。韩国文化振兴院、澳大利亚昆士南理工大学国家创意产业中心、英国伦敦大学艺术学院均向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项目课题组提出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国际高端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的建议。

6、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文化产业是一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兴研究领域,同时是一门与实践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本课题在“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架下,对理论研究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迫切需求。

在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开放式研究之后,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在跨学科的深入交叉与理论提升方面还有很多理论空间需要探索;我国文化产业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有许多成功的经验需要总结和提炼;在具体运作方面也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突破中小文化企业的投融资困境问题,找到文化园区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文化产品的产权认定、估价和交易机制,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战略与国际大企业中国战略的结合问题等等。建议将《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继续滚动进行,下一步将以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总体目标,同时继续坚持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总结提炼我们文化产业实践的经验和模式,提出重大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建议,增加文化产业研究与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与指导能力。

第五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宝贵经验有哪些

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宝贵经验有哪些?

答:第一,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只有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二,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方面的目标基本上达到了,但是教育改革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面对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面对西方国家长期占据经济科技优势的挑战,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三个“亟待”,特别讲明了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性。

第三,必须坚持教育科学发展。正确处理教育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以促进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关键是要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按教育规律办事。只有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为本,统筹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才能实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必须坚持依靠教师办学。抓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核心问题,中国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全心全意建设教师队伍,始终不渝地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执着的努力、更加开放的姿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的经验,扫除一切妨碍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育开放水平,才能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第六,必须坚持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名,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坚持教育公益性,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一个孩子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赢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

(一)发展低碳经济符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顺应国际社会低碳发展的潮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探索低碳发展之路符合世界能源、经济“低碳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研究、经济社会及政治外交领域,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减排温室气体和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共同努力,其中发达国家因其历史责任和当前能力应当率先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有助于承担必须的国际责任,又能够顺应世界大势、融入国际潮流,充分展现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因为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有利于顺应世界技术变革的潮流,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并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当然也有利于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以低碳能源发展为代表的低碳产业,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的振兴提供支撑,且其自身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发展机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影响世界发展格局和竞争格局。(三)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将刚性增长。一方面,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能源消费将会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能源结构的转变又异常艰难。发展低碳经济根本上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为抓手,大力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这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四)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低碳技术资源,助力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和关键是低碳技术。先进的低碳技术大多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公约》和《约定书》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进行技术支持进行了专门规定,并在某种程度上将之视为发达国家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国际约定对发达国家的要求、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望和适度的利益机制,都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低碳技术资源,突破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和限制,展开充分的技术合作,使得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不断涌现并广泛采用。并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渐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最终达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挑战:

(一)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发展低碳经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的能源利用率低,并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水平低,尤其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呈现“富煤、少气、缺油”的特征。现有的能源结构以污染型为主,并且介于中国现在的情况,开发和利用清洁型能源成本高。

(二)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限制。首先,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摆脱贫困,要先用有限资金改善生活。其次,中国还要继续完成发达国家已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最后,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出口,而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能源含量高,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产品,加上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总体较为落后,这都会产生大量能耗徐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三)中国关于低碳经济方面的立法只是一个空白。并且不同法律之间相互抵触,各成体系又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严重削弱了法律制度的综合效率。

鉴于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正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国际气候体制框架下,秉持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原则,立足于国内发展为基础,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把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驱动作用结合起来;把能源高效利用和改善能源供给体系结合起来;要加快构建低碳产业;积极推动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

3.为什么说随着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中国成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和国际体系变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答:第一,中国力量明显上升。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采取了果断有效的措施,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保八”成功。中国进出口和外汇储备继续上升,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并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二,中国声音明显响亮。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公开发文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超主权货币储备。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毫不客气地批评发达国家在大气减排上的虚伪和不道德行为,并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动提出到2020年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4 0%~45%的行动目标,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发挥了负责任的作用。胡锦涛主席在去年9月份出席联合国核裁军峰会、联合国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20国集团金融峰会等四大峰会时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上述四个领域的改革主张和立场。

第三,中国话语权显著提高。西方发达国家被迫同意提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I M F和世界银行的投票份额, 同意以G20取代G8,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与发达国家合作共治的平台。中国在世行投票权比例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第四,中国模式吸引力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美欧发展模式“麻烦缠身”的背景下,中国模式显现强大生命力,全球瞩目。西方国家对之心态复杂,以往是怀疑、诋毁,现在开始重视,但忧心忡忡,有些人甚至开始“捧杀”中国。许多发展中国家则纷纷到中国来“取经”,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

下载20年来我国的气体消防工程规范及产品标准的发展与成果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年来我国的气体消防工程规范及产品标准的发展与成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