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利扶贫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保障
水利扶贫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保障
省水利厅
在“十二五”起步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将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新时期水利扶贫工作。
一、围绕脱贫致富,着力解决贫困地区民生水利问题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始终把水利扶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制定帮扶措施,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一是加大资金帮扶。累计安排贫困地区中、省水利投资190亿元,贫困地区民生水利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投入规模持续加大,水利设施逐步完善。二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对贫困地区的水利项目,从计划、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扶持,解决了949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年供水能力13亿方,新增灌溉面积211万亩,新增小水电装机30万千瓦,发展水产养殖面积9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1万平方公里,安置库区移民2241人,如期完成了全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确定的水利建设任务。三是注重人才科技帮扶。选派140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到贫困县驻点,深入一线开展水利定点扶贫工作。面向贫困地区举办水利水产和农林科技培训,累计培训人员3000人次。落实水利科技推广项目,联合有关院校开展扶贫教育,向贫困地区送科技,帮助输出劳务,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四是大力开展对口帮扶。厅机关和厅直单位,先后与淳化、商南、安塞、志丹等4个对口扶贫县,建立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帮助
制定了以产业开发、防洪保安、人饮解困及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的扶贫方案,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当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五是做好定点帮扶。为解决贫困地区突出的水利问题,加大定点帮扶工作力度,对安塞县四大类水利项目、白于山区农村饮水、定边县扬黄续建、延川县黄河引水项目等实行定点帮扶,坚持特事特办,突出重点薄弱环节,为老区群众幸福生活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
二、实施项目帮扶,全力推进贫困地区水利发展大跨越
未来十年是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转折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全省扶贫工作大局,把水利扶贫与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继续深入抓好贫困地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以兴水利促扶贫保民生,为农村扶贫开发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一是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全面解决群众饮水用电问题。坚定不移地加快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人饮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力争“十二五”末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以上,全面解决贫困地区711万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快农村水电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模,新建13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新建31座农村水电站,新增装机30万千瓦,进一步改善贫困乡村用电问题。二是以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为目标,加快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突出加快贫困地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完成279座病险水库和7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实施156条中小河流治理,建成94个县山洪灾害预警体系,完善贫困地区水文基础设施,加强防汛指挥系统和预警系统建设,着力提高防汛应急能力,在十年内基本消除贫困地区山
洪地质灾害安全隐患。三是以提高粮食产量为核心,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支持发展 “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97个县(区)退耕还林区基本口粮田建设,使贫困地区基本农田和小型水利设施明显改善,高标准基本农田达到“陕南人均1亩,关中人均1.5亩,陕北人均2-3亩”的总体要求。四是以水保生态建设和库区移民安置为重点,着力强化贫困地区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快陕北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陕南秦巴山区、秦岭北麓和渭北“旱腰带”等贫困区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和坡耕地综合治理步伐,“十二五”末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促进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合理安置新建水库移民2万人,解决移民群众贫困问题。
三、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水利扶贫工作新任务
水利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下一步水利扶贫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一是以项目为载体推进水利扶贫工作。继续实施水利项目带动扶贫开发战略,优先解决好贫困地区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加快骨干水源、灌区改造、渭河汉江整治和黄河引水工程建设,以水利项目建设带动水利扶贫工作。二是继续扩大水利扶贫覆盖格局。保持水利扶贫工作的稳定性、政策的连续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强化“两联一包”工作考核,全力做好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深入开展水利扶贫试点,继续加强水利行业扶贫,不断完善水利扶贫工作格局,做到水利扶贫在贫困地区的全覆盖。
三是统筹扶贫开发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水利扶贫理念,统筹考虑扶贫开发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实施水资源高效利用,在水资源开发次序上,优先解决城乡居民的吃水困难,然后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
水利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创水利扶贫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富民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黔西:点对点扶贫 点燃群众脱贫致富希望
黔西:点对点扶贫 点燃群众脱贫致富希望
黔西县联社农村业务部经理 蒋星:经过我们对张连开家进行摸底,我感觉他第一个存在的问题是胆子不够大,总觉得怕自己承担不起信用社贷的这笔款债务,不敢发展,都是保持原来的这种小规模、小户既安的思想,通过我们多次和他了解、接触的话,今天又来实地调查了解,也做通他的工作了。准备把他家情况具体了解以后,先把贷款证发给他,像他这种情况,可以评个三五万块钱,通过贷款,逐步支持他,以后在他发展得更大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升到10万,甚至20万、50万这种额度。
黔西县太来乡院子村村民 张连开:原来他们信用社都来过我家,喊我贷点款把羊圈修好,支持我们。以前我不敢贷,现在经过他们来开会,搞精准扶贫工作,开动我们的思想,我还是有这个信心,给他们贷一笔款,把我这个羊圈修大点,准备把羊再发展多点。
黔西县太来乡院子村村民 宋元祥:现在我们年龄也大了,出门打工也去不了了,我现在想搞养殖,但现在缺乏本钱。
黔西县联社农村业务部经理 蒋星:第一是降低院子村的金融服务成本,采取的方式是大量发放信合卡,(在村里)安自助服务终端。第二就是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因为只有金融信贷资金的投入才能推动这个地方脱贫致富。第三个方面给予利率优惠,主要是针对评定的信用
农户,信用等级越高,享受的利率优惠幅度越大。
黔西县联社农村业务部经理 蒋星:比如说已经超过60岁的这种,按我们原则上是不予办理贷款的,但是针对那些发展意识好、身体状况比较好的这种,我们采取的方式是放宽年龄条件。放宽到65岁左右去给他发放。
第三篇: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蒲城县产业扶贫新模式调研
来源: 综合处 日期: 2017-12-20 作者: 秘书处
蒲城县作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有119个贫困村、1.5万户5.1万贫困群众需要脱贫,其中有产业发展意愿和能力的10318户37145人。脱贫攻坚启动以来,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建立了领导小组议事、信息台帐、专项督查等工作机制,形成了县镇干部“321”包联帮扶责任体系。按照“六个一批”要求,在统筹抓好教育、搬迁、兜底保障的基础上,蒲城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以园区建设为基础,一手抓产业帮扶,一手抓合作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出“产业联结”、“产业菜单”等产业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集体经济积累壮大的“双赢”路子。截止目前,全县选定参与企业和新型经济组织45个,建成或在建产业园区(基地)45个,帮带贫困群众3015户10913人,指导自主发展产业650户2379人,光伏扶贫614户2279人。
一、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产业扶贫的关键就是培育发展能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蒲城县坚持县委统一领导,镇党委统筹主抓,村支部全力攻坚,党员干部全面参与,一村一策、因村施治,一户一策、户户不同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级党支部在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苏坊、龙阳等地的产业扶贫中做了有益尝试,形成六种有效的产业扶贫模式。
一是以苏坊镇桥绒村为代表的“镇政府+产业园区+新型经济组织+贫困户”带动扶助模式。该模式成为农业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扶贫样板,充分发挥了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以10000余亩的苏坊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由镇政府负责建设产业园区,村集体负责管理园区公共事务,专业合作社分区域按照统一培训、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六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指导,由贫困户或产业能人进行生产劳作。
具体来说,园区由镇政府争取资金,建成主干路、生产路硬化、滴灌配套、绿化等基础设施,并跨村完成1780亩核心区建设。桥绒、党定、苏坊三个村“两委”具体负责园区管理,已建成温室大棚272座、无支架大棚553个,分别由田运果蔬、佳宏尚品、绒乐瓜菜、农乐原瓜菜四个专业合作社实行分区域管理,由产业能人租赁使用,贫困户以5万元贴息贷款、流转土地入股或以土地租金价入驻园区从事生产劳作。以现价计,贫困户每年每棚可收入3万元,并可获得入股分红收益4000元,当年即可实现脱贫。
该模式实现了财政扶贫资金的资本化运用,村集体可收取1600元/年的承包费,除去土地租金,三个村集体每年可获收益13万元。村集体收益由镇“三资办”统一监管,用于帮助贫困户脱贫和发展村级公益事业。例如,桥绒村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特别制定了扶持政策,对贫困户,每个无支架大棚补助5千元、日光温室补助2万元,第一年地租全免等,减少了贫困户的生产成本。目前,每个棚的收入至少在2万元以上,三年实现全村328户贫困户脱贫任务。
这种模式被尧山镇成功复制,并进化为“镇政府+裕康金银花合作社+贫困户+产业链”模式,由村集体争取县镇政府支持,扩大当地金银花产业规模,政府进行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投资,村委会与合作社具体进行产业规划,提供产业发展政策保障,形成产业链。具体方式有三种:
1、承包方式。由村集体与合作社流转土地400亩,提供金银花成品园,每户贫困户承包土地2亩,所得金银花再由合作社回收。前三年每亩毛利润可达3000元,预计年收益6000元。合作社用三年时间收回种地与金银花成本,承包的金银花归各户所有,成本仅为土地流转费用。
2、入股方式。由村委会负责规划金银花种植基地,各贫困户以扶贫贷款入股裕康金银花合作社,年底按入股金额的8%分红,确保每万元保底分红800元。
3、务工方式。贫困户在种植园和金银花茶厂务工,提供劳力。男工每天90元,女工每天70元。
二是以龙阳镇东王村为代表的“党支部(村委会)+产业园区+新型经济组织+贫困户”模式。该模式同样是农业经济发达地区的模板,主要突显了村党支部在产业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东王村地处蒲城县城东南方,与苏坊镇桥绒村一样,土地平整,灌溉方便,发展现代农业条件良好。该村支部班子战斗力强,敢为人先,十多年前就带领群众发展大棚种植,形成现代化的产业园区。目前,全村建有标准日光温室268座、无立柱大棚1500亩、5至8米拱棚2500亩,户均11.2亩棚,栽培的主要作物有杏、桃、樱桃和蔬菜等十余个品种。20l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19万元,近80%的农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但因医疗、教育、住房等因素影响,全村仍有84户327人没有脱贫。
为解决贫困户的发展问题,东王村建立了党员示范扶贫产业园区,形成了“支部+产业园区+新型经济组织+贫困户”的增收模式,并引入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支部牵头搞培训、跑贷款,党员和贫困户结对子、一帮一,加上第一书记、回原籍干部和青年挂职干部的助力,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中的资金、技术和信息问题,更提振了他们脱贫的信心。脱贫问题解决后,东王村计划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生态、有机农业和大力培育土专家,提高大棚种植技术,巩固扶贫工作成效,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三是以苏坊镇党定村为代表的“党支部+产业大户+贫困户”模式。该模式在主导产业集约化条件下,充分发挥了产业大户的带动作用。在发展奶山羊养殖产业中,为解决散养卫生差、技术缺、销售难等问题,由村党支部主导,争取省市县项目资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养殖小区;产业大户投资建设大棚,购置奶山羊;贫困户由村上担保,提供贴息贷款,购买投入奶山羊,在大户的带动下共同发展。养殖小区实行“统一防疫、统一培训、统一青贮”,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养殖投资难、管理难的问题。在销售上,由村党支部牵头,与富平红星美羚乳业公司签订协议,在小区建立挤奶站,统一采集奶源,统一销售。
目前,已建成养殖棚8栋,饲养奶山羊1000余只,入驻贫困户21户。一只羊年收入2000元左右,养殖贫困户的年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另外,红星美羚乳业公司每公斤给村集体0.3元作为管理费用。这样,村集体每年有20万元左右的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的实力。
四是以椿林镇为代表的“多型产业+新型合作组织+贫困户参与分红”的脱贫合作模式。适用该模式的地区产业集约性相对较差,规模较小,并未形成产业基地,但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潜力。在发展方向上,该镇选定4家重点合作社和9家发展合作社,确定甜桃、牡丹、山羊、黑猪为主导扶贫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坚持市场导向、政策导向,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打破村村独立格局,跨村合作发展畜牧养殖、设施农业。
加强对涉农企业和新型合作组织的政策指导,促进各类组织发展壮大。镇政府招引陕西中资国业牡丹发展有限公司在4个行政村发展油用牡丹。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到公司中,其享有国家贴息的银行贷款资金约3至5万元投入公司参股使用。贫困户每年参与分红,有劳动能力的,每户可至少一人到园区务工,确保实现当年脱贫。
东府生态关中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参与合作的贫困户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贫困户使用扶贫贴息贷款向合作社入股,合作社负责担保、还款等事项,扶贫贷款资金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和使用。合作社对黑猪进行集中统一饲养管理和销售,承担在饲养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每年对贫困户进行分红。同时,带动周边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使黑猪养殖逐步成为区域主导产业。
秦汉甜桃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底建成冷棚43座,一期带动贫困户28户。合作社为每户贫困户建大棚1座,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贫困户以扶贫贴息贷款入股。采取“党员示范户+贫困户”和“六统一”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在园区务工,学习相关技术,帮助贫困户通过务工收入、产业收入脱贫。白家塬酥梨合作社、椿欣酥梨合作社依托现有示范园区,扩大种植规模品种,贫困户以土地或扶贫贷款入股,合作社提供务工条件,贫困户可得到务工收入和投资分红。
五是针对贫困户作务能力差的特点,推广“党支部+示范户+贫困户”的模式。该模式适用于经济欠发达、产业化程度不高的地区。由于种种原因,贫困户的果园大多疏于管理,收益较低,由党支部做媒介,引导贫困户将果园交由示范户托管,贫困户转换角色在自家果园为示范户打工,按照示范户要求进行施肥、打药等,实现果园增收,示范户从果园增收利润中付给贫困户相应的承包租金和务工费用,最终实现贫困户脱贫、示范户增收的“双赢”。
六是“其它企业+贫困户”模式。增加务工收入是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自然条件较差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模式。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原则,积极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外出或就近务工,增加现金性收入。椿林镇万兴村由村干部牵头,采取“村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全村46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到光伏产业,龙头企业出资入股,贫困户用扶贫贷款持股分红。尧山镇主动联系考察保罗兰制衣、金粟山蛋鸡、瑞康农业、同富兔业等成熟的企业15家,带动全镇发展生产,促进881户贫困户通过务工实现脱贫。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蒲城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讨论,将苏坊、龙阳等镇的产业扶贫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印发全县,引导贫困户走“产业联结模式”、“产业菜单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脱贫。
1、强有力的领导和健全的机制是关键。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蒲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工作,先后六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精准识别、体制机制等问题,统筹推进脱贫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镇村明察暗访,研究动态,给予脱贫攻坚工作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制定下发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领导及部门联村包户脱贫攻坚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健全了领导小组议事、帮扶联系卡、信息台账等工作机制。各镇办、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进落实,做到了有班子、有机构,事有人管,业有人干,形成了层层传导、清晰有力的责任体系。
2、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抓镇促村、夯实基础,选优配强村级组织班子,壮大集体经济。以开展“城乡党组织共建、青年干部挂职、干部回原籍、选派第一书记”等党建活动为抓手,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夯实基层基础,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的“一线作战部”。在抓好党建的同时,实施项目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改革,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力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
3、积极探索推行产业帮联模式。对已经成熟的六种帮联模式,根据各镇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在产业基地,积极推广“镇政府+产业园区+新型经济组织+贫困户”模式,提出发展产业就是扶贫的口号。由镇政府跨区域建设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由专业合作社分区域管理指导生产,由产业能人或贫困户进行生产劳作,实行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在产业基础良好的乡村,推行“村党支部+产业大户+贫困户”模式,用组织力量加市场力量推动扶贫。由基层党组织牵头,利用项目资金单独建设或吸引产业大户、技术能人联合建设产业园区(建成后产权或股权归村集体所有),吸收贫困户托管入驻或由产业能手和贫困户租赁使用。在产业基础较好的镇村推广“产业+新型合作组织+贫困户参与分红”模式。强调百花齐放,鼓励支持贫困户加入各类新型合作组织,享受行业分红。针对产业基础较差的乡村,推行“党组织+党员示范户(产业大户)+贫困户”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户党员示范户结对帮扶2户以上贫困户,在生产、销售、技术、信息等方面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帮助。推行“政府+农村电商平台+贫困户”模式。依托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线上网店、线下实体店等,为贫困户网购商品、网销农特产品、提供物流配送岗位等,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推行“其它企业+贫困户”模式。依托本地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4、让贫困群众自主“点单”。结合《蒲城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蒲城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对全县现有特色优势主导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坚持产业带动、主体联结、长短结合、互惠互赢、自主选择、自愿认领的基础上,制定出全县扶贫“产业菜单”,选定29类产业,让不愿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自愿、自主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产业,在镇村和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自主发展。
5、下势解决贫困群众后顾之忧。资金问题是制约贫困群众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贫困群众缺资金问题,蒲城县制定出台了《金融扶贫实施意见》,县财政拿出2000万元作为风险担保金,撬动金融机构贷款2亿元,对有劳动能力和产业发展意愿且经镇村评级授信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的贴息贷款和3000元的产业直补资金。截止目前,已有473户群众获得1739.17万元的贴息贷款,3189户签订了意向协议。
三、几点启示
1、产业基地建设是脱贫攻坚的依托。调研发现,越是产业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越活跃,贫困户的相对贫困程度就越低。反之,在产业薄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贫困户的贫困程度也较高。所以,注重产业发展,融入市场经济环境,扶持一批具有市场活力和潜力的企业发展,打造产业基地,发挥基地的致富载体和带动作用,是各级政府推动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方向。
2、精准施策是脱贫攻坚的保证。在产业基地,实行大的产业政策辅之以一些精准政策,就能取得良好效果。而在产业发展较差的地区,必须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精确性,才能使脱贫工作取得成效。所以,在县、镇政府产业统筹的前提下,村党支部包抓包联,党员示范户、产业大户的引领作用更加重要。要做到没想法的给思路,没资金的给资金,没技术的给技术,没渠道的给通道,把零散贫困户同各类新型组织结合起来,让群众“点单”,促其脱贫致富。
3、党的组织引领是脱贫攻坚的明灯。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尤其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既不是越俎代庖,也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充分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发现问题、组织群众,尊重市场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促进产业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蒲城县人民政府研究室
成 员:田民孝 杜红格
杨 霖原县锋郑永平
第四篇: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是扶贫工作的鲜明标志
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是扶贫工作的鲜明标志
--沛县残联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的江苏沛县,属于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现有社会人口120万人,其中残疾人7.92万,78.4% 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贫困的农民需要扶贫,农民中的贫困残疾人更待扶贫。对农村残疾人的扶贫,是扶贫攻坚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残疾人的脱贫致富,更能产生和发挥引领、示范、催动、激动的社会效应,更能集中体现扶贫工作达标的成就。
沛县残联采取“创业合作社+残疾人+基地”的扶贫模式,创建了15个扶贫开发合作社,为残疾人创业提供产前种苗供应、产中技术指导、产后销售服务;创建了残疾人培训创业示范基地2个,集中就业扶贫基地6个。沛县残联创办的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占地512亩,建设温室蔬菜大棚286个,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多元化投入、多维度扶持、一体化经营的形式,重在技能培训、突出扶持创业,实现了“人均一亩棚,年收入超万元”的扶贫目标。两年来,共培训残疾人1182人次,直接安置192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2200户残疾人脱贫。沛县残疾人扶贫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成为本地区扶贫工作的亮点和名片。
一、坚持政府主导、残联组织、残疾人自建相结合,强力推动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建设
沛县按照农村扶贫工作的短板理论,切合残疾人脱贫致富的迫切需求,多渠道寻求解决脱贫支付的方法和途径,打破传统的输血扶贫方式,以预防性扶贫、救济性扶贫、教育性扶贫、开发性扶贫等政策措施相互配套,注重增强造血扶贫功能,走上了“输血—造血—就业—创业—脱贫”的良性发展轨道。县政府把残疾人扶贫工作列入扶贫攻守计划,出台了《沛县扶贫残疾人创业暂行办法》,把培育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建设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建立专项基金制度,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基地运行考核机制,对达到省、市标准的扶贫基地给予专项补贴。沛县残联充分发挥代表、管理、服务的职能,加大对上争取、对外协调、对下服务的力度,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各界力量,带领和组织农村残疾人创业自立、发展共享。在基地建设经营中,充分发挥残联人的主体作用,以残疾人自筹资金创办为主,采取有能力的残疾人参与劳动,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投资投劳,生产力叠加,实现了合作共赢。县残联协调扶贫、土地、民政、农业、金融等部门,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共建工程和服务平台,对基地建设给予有效指导和资金、物资、政策援助。突出对农村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的重点扶持,建成爱心大棚80个,扶贫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残疾人80户。县残联长期聘请8位农业专家组建技术顾问团,采取定期培训、分别指导、集中会诊、责任到户的方式,为基地和辐射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举办专长技术培训22次,受训残疾人达3000余人次,入户指导1000余人次,推广引进新品种43项(个)。
二、坚持残联引导与合作社运作相结合,大力提升残疾人创业基地经营管理水平 县残联深入市场调研,建立了全县贫困残疾人求职、创业、脱贫需求数据库;结合当地产业优势,选准项目,组织残疾人自主参与,共创建残疾人专业合作社15家,吸收社员2200户,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做到了品种、种植、植保、销售“四统一”,为残疾人搞好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健全管理机制,按照章程实行理事会负责制,变“单干”为“抱团干”,实现了由弱势变强势的效果。与企业联手,加强合作社、残疾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生产经营共赢体。如县残联创办的爱心互助蔬菜种植合作社与山东寿光天源农业公司合作,基地产品供应上海、北京、武汉市场。8家合作社被评为全县示范性合作社。
目前,沛县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模式,具有区域性的示范 性,其引领效应,逐步放大,不仅激发了广大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昂扬向上精神,也引领和带动了广大农村贫困健全人的强烈共鸣和踊跃跟进,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五篇: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2日 10:19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韩俊
一、全球进入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和高粮价时代,必须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的基本供给,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实现“七连增”,且从2007年以来连续四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这次粮食“七连增”是在国际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市场形势多变、通胀预期加重等严峻环境和挑战下取得的,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粮食实现“七连增”,不仅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管理通胀预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缓解贫困和饥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粮食供求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脆弱平衡强制平衡、紧张平衡。所谓脆弱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条件贫乏,表现为耕地数量日趋减少、水资源短缺加剧等,中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中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性比耕地问题更加突出。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所谓强制平衡,是种粮成本快速增长,农民种粮比较收益不高,保障粮食安全,需要政府强力主导,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机会成本高。所谓紧张平衡,是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表现在品种结构上: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而稻谷消费比重逐步提高,供求总量将长期偏紧;玉米由于饲料与工业加工需求逐年增加,供需关系也将日趋偏紧。
2008年全球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粮食危机,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严重冲击,甚至出现社会动荡。2008年以后,世界粮食价格曾短暂回落,但很快又出现震荡后快速上涨。目前的粮价已经超过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最高水平。世界粮食价格除了受一般供求关系影响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从全球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角度看,供求偏紧的态势难以在近期、中期改变。相关资料表明,近10年来全球粮食消费年均增长1.1%,而产量年均仅增长0.5%。全球正在进入高粮价时代,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
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的需要,仅仅依靠现有的农业资源是不够的。在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布局必须立足于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在粮食问题上,我们需要有选择地利用世界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要鼓励与国际供应商签订长期贸易合同,建立稳定进口渠道。积极推进农业“走出去”,促进跨国农业投资,获得稳定的粮食供给能力。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1/5,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能力有限,如果粮食进口过多,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一旦出现严重的粮食供求缺口,谁也养活不了我们。保证中国人吃饱吃好,还得靠我们自己。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把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的基本供给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粮食自给率一直很高。2010年我国进口大豆达到前所未有的5480万t,玉米进口157万t,小麦进口120万t。按照粮食供给量计算,我国粮食自给率虽然低于95%,但是进口的主要是大豆而不是谷物,主要谷物品种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超过98%。大豆进口主要是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后对植物油的需求,大豆加工副产品豆粕可以作为饲料,满足部分肉类生产的需要,这些都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粮食需求,而是体现了更广泛的食物总需求。如果不包括大豆,我国“十二五”期间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是有把握的。
二、“十二五”开局之年稳定粮食生产意义重大,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夯实水利这个基础性支撑
从当前某些迹象看,在连续七年增产之后,2011年确保粮食继续保持增产势头面临很大压力。一是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大。二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仍很突出。根据以往经验,以及目前粮食生产、价格和效益情况,预计“十二五”期间,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有可能重新抬头,粮食播种面积可能下降,其他作物将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效益增减。最令人担心的是,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会再度出现耕地的变相占用,即以各种名目将现有耕
地转为非农用途。如果缺乏必要的措施确保粮食面积,粮食生产出现“拐点”是有可能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新的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是“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防止2011年粮食生产出现新的滑坡徘徊,关键是稳住面积,提高单产,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在今后乃至中长期内,我国增加粮食产量仍有很大资源和技术潜力。但制约粮食增产的因素也不少,主要是三大制约:一是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逆转;二是粮食比较效益低、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加快上升的约束不断强化;三是农业自然灭害多发重发,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大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下面,就此谈几点具体看法。
第一,统筹推进大中小水利工程建设。在2010年发生特大干旱的云南、贵州等山区农村,主要依靠小水窖、小塘坝、小水库等“五小”水利工程,水源补给单一,供水保证率较低,遇到大旱年份便会干涸。大旱暴露的突出问题是工程性缺水严重。在缺乏大中型骨干水源支撑的条件下,一旦遇到类似2010年的特大干旱,小型水利设施的作用将大打折扣。针对西南地区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雨洪资源利用率低、工程性缺水等突出问题,要以显著提高区域水资源的利用能力和调节控制能力为核心,建设大中小型水源调蓄工程,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抗御大旱、减轻灾害、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灌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作为水利的“毛细血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却严重滞后。近年,我国严重旱涝灾害频发,突显了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硬伤,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实践证明,再像过去那样主要靠农民自身投工投劳搞农田水利已不现实,需要明确农田水利的公益性质,需要强化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农民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在小农水项目建设上,应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体的直接建设方法,推行农户全过程参与的建设模式,通过民议民决、民建民管,形成“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建设机制。应充分利用财政奖补政策和其他补助专项,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原则上以投劳为主,引导农民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多
渠道培养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和管护技术人才。许多地区的水利中专学校已经取消,职业学校大都不开设水利专业,农田水利建设人才匮乏。根据我们对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调查,近20年水利系统都没有引进一名大学本科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既有的水利技术人员也无法充实到基层。其次,要健全基层水利公共服务机构。近年,在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很多县市都把乡镇水利站并入其他站所,已经无法发挥服务农田水利的作用。乡镇水管站是在小型农田水利规划、施工、管护、使用等方面发挥着一般社会化服务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应科学定位乡镇水管站所的服务职能,落实定编、定岗、定职、定责,由财政保障运行经费。
第三,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增辟水源,兴修水利工程,是全面提升农业抗旱减灾综合能力的基础。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是提高农业抗旱减灾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缺水与浪费现象并存,节水农业发展滞后,不能适应日趋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要求。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2%,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推动农业节水利用,要把重点转到田间,以综合手段整体推进节水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开始以后,各地的义务工和积累工相继取消,形成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庞大历史欠账。从全国情况来看,“两工”取消造成每年农田水利投入减少约80亿个工日,每个工日按均价折算为25元,这方面的缺口为每年2000亿元。自2003年至2010年,7年间累计缺口1.4万亿元。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体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渠道单一,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按照目前国家水利投资政策,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行中央财政补助,补助比例一般为1/
3、50%和60%,个别类项目为80%。中西部相当一部分县市本级的财政收入保工资和运转还不够,根本没有富余的资金用于水利建设配套。有的基层领导形象地把贫困地区的资金配套任务称为“逼着公鸡下蛋”。在水利项目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一定比例建设资金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拿到项目,只能向水利建设主管部门打“空头支票”承诺拨付配套资金。
一是要大幅度增加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中央财政要把农田水利作为投资重点,继续加大投入,使其与国家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的增长速度一致。2010年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大盘子是3 926亿元,其中安排用于农业
和农村建设的资金数量为1600亿元,用于水利的(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就达600多亿元。如果仅仅把目光盯在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上,不可能弥补水利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必须拓宽投入渠道。土地出让纯收益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支出用于城市建设支出的占25%,而用于耕地开发、土地整理、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的支出不足4%,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比重更小。在土地财政日益强化的背景下,不仅要保障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向水利倾斜,而且要保障各级政府土地出让收益部分优先用于水利建设,要加快落实中央提出的“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规定。
二是减免地方农田水利配套资金比例。农田水利建设任务较重的县,往往是农业大县或产粮大县,财政收入十分有限。水利建设资金配套对地方财政构成较重压力。“空配”和“钓鱼”情况时常发生,水利项目建设资金经常无法足额到位。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投入上,中央投入50%,地方配套50%,对于贫困地区来讲,中央补助偏低。在资金配套的门槛约束下,一些水利工程无法开工建设,更多的则是工程质量堪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难达标,新建水利设施质量无保证。应参照病险水库加固和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标准,把小农水作为一项民生水利工程,由中央承担80%的小农水建设资金,20%由省财政完成配套,全部免除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产粮大市、县两级水利建设配套资金。
三是推动水利投融资机制创新。在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使其成为水利建设的重要融资渠道。例如,农业开发银行自2007年开办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以来,到2010年8月末已累计发放农村基础设施贷款2793亿元,支持项目涉及农村道路、小农水、饮水安全、电网改造、污染治理、文教卫生设施建设等领域。应积极探索通过政策性金融获得资金支持,建设农田水利项目的新路子。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