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水利改革经验

时间:2019-05-15 13:4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水利改革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水利改革经验》。

第一篇:×县水利改革经验

以水利改革为突破口 推动扶绥经济驶入快车道

一、更新观念,增强抓水利改革与发展工作的紧迫感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县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达33.1万。目前,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还比较低,2003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63元。我们要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精神,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切实解决好我县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水利这一“命脉”,以水利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把传统农业改造提升为现代农业。

建国以来,扶绥历届县委、县政府班子领导都十分重视水利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水利建设,使全县的水利基础设施日趋得到扩大和完善,全县共建成蓄水、引水、提水等各类水利工程1190处,设计灌溉面积达到36.08万亩。这些水利工程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县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中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水价不合理、水费征收难,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足、水利设施损害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这些问题,全县实际灌溉面积减少到了15.5万亩,比原设计灌溉面积减少了一半多,人均仅有保水田约0.5亩。如果能通过改革,解决好当前水利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全县农民人均拥有1亩保水田,我们农民的收入无疑将会成倍增长。因此,我县县委、县政府把水利改革作为一项提高执政能力,体现执政为民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作为全县农业及经济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增强了抓水利改革与发展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我县开展水利改革的具体做法

水利改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我们在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国务院、自治区和崇左市有关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的文件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做法:

一是靠政策启动。今年5月,我县采取党员旁听县委常委会的形式,专题讨论全县的水利改革与发展问题,随后,相继制定并颁发了扶绥县《关于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印发扶绥县水利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等8个有关水利改革的文件。全县11个乡镇也分别出台了相应文件。通过出台这些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做到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明了、实施方案明白、保障措施可靠。

二是靠政府发动。县、乡(镇)、村屯层层召开动员会,县里还召开了2次现场会,开展了1次水利改革暨冬修大会战,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大量的宣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

三是靠措施推动。一是落实领导抓点制度。我们按照工作部署,明确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及县人大、政协正职领导各负责一个水利改革试点工作,确保试点成功;同时要求各乡镇党政一把手也要每人负责抓一个点。二是抓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共成立了11个下乡指导组,编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材料,深入乡镇村屯进行指导;并召开了下乡指导组政策业务培训、水价测算培训、用水者协会主席副主席培训等5个培训会,狠抓改革的质量和实效。三是抓好督查和协调。县里成立了水利改革工作督查组,定期对全县水利改革工作进行了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县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确保水利改革工作的扎实开展。

四是靠利益驱动。我们落实了水利改革工作责任状。县委、县政府与乡镇签订工作责任状,各乡镇也与村、屯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级级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把水利改革工作任务和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不完成任务的年度考核要评为不合格;把水利改革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检查验收内容,并以此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落实奖惩机制,县委书记、县长、县四家班子分管领导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水利站长交纳了水利改革责任状风险抵押金,明确对任务完成好、改革质量达标的予以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则将全部抵押风险金上缴财政作为水利改革与发展资金;对水利体制改革任务完成好的乡镇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上级水利部门农水投资和地方财政投入资金给予重点支持,不完成任务的不给予农水投资;各用水者协会经验收合格后每个协会给3000元的奖励。县委、县政府还决定从2004年起全县每年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要达到2000万元以上,其中上级和本级政府投入占40%(含县财政每年预算内解决人饮困难配套资金200万元)。

三、我县开展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我县开展水利改革主要采取组建用水者协会、承包、租赁、独资或合资投资、拍卖等6种形式,其中重点推广组建用水者协会的形式。7月1日我县召开了全县水利改革与发展动员会,到11月10日止,全县共注册成立了64个农业灌溉用水者协会及人饮用水者协会,还有20多个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完成了承包等其他形式的改制。各协会和其他改制形式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点制定了较完善的制度,还按3~5年达到渠道硬化60%以上、人均拥有1亩保水田的改革目标制定了3~5年的水利工程维护建设规划。今年冬修,这些工程点计划完成渠道清淤150公里,渠道防渗58.3公里,机电泵维修22座,预计共投资369万元,目前已动工的有10多处。8月初刚刚成立的龙头乡那塘屯用水者协会,在短短的时间里,即通过会员集资8万元,组织会员投工投劳进行水利冬修,使该屯硬化渠道在原有的7.8公里基础上增加了2公里,并形成该屯电灌工程2004~2006年的发展规划决定,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全县水利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一是强化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多渠道投入机制。用水者协会大大强化农民在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全县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要我办水利”的抵触情绪,使之变成“我要办水利”的主动意识,调动了政府、集体和个体多方面合力办水利的积极性,建立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资水利新机制,激发了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新活力。同时,盘活了水利设施沉淀资产,使水利设施充分发挥了效益,实现了滚动式发展,提高了水利工程再生产能力。渠黎镇岜桑村通过竞标的方式,由村支书李国勇以最高标中标承建岜桑村电灌站。县水电部门帮助李国勇个人筹资和贷款共20万元,硬化渠道3公里,恢复了灌溉面积700亩。该私营电灌站按50元/亩计征水费,业主除管理养护费外,年纯收入2万多元。

二是优化了水资源的配置,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通过改革,实行了水资源统一调度制,并实行核定灌溉面积、核定供水数量、核定供水时间、不交水费不供水、不清淤渠道不放水、无人接水不放水等制度,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节水效果,起到优化配置水资源作用。龙头乡那塘屯农业灌溉用水者协会的渠道硬化后,同样一台水泵每次抽水到灌区田地需要的时间减少了八成多,也大大节约了用水量,节省了用水户的水费开支。

第二篇:漫谈水利改革

漫谈水利改革

▲卢立强史秀明● 解学相

(▲莒县水利局青峰岭水库管理处●莒县水利局仕阳水库管理处山东莒县276500)提要: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水利改革的必要性、内容和举措,为当前社会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改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产业资源化;水权;水市场

一、水利改革

“改革”一词,大概是伟大导师列宁所赞扬的“11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北宋宰相王安石”首倡,他在嘉祐三年(即公元1058年)任度支判官时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即史称的《万言书》)中,针对当时的吏治、教育、军事、赋税、监司、升迁等诸多方面的长年积弊,提出了一整套的“改易更革”的政治主张,这就是“改革”。历史发展到今天,所谓“改革”,大概就是指“二改一革”,即“一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一改”不适时宜的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一革”也就是革除旧的思想观念、革除不合时代发展的陈规陋习。

改革是历史赋于我们的一大重任,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前列,顺应历史潮流,打破旧的思想观念,尽快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面貌,冲出“计划经济”的束缚,使我们的祖国早日成为世界强国,完成历史交于我们的这一历史重托。

水利改革,是当前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离不开其他方面的改革,而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人事的和体制的改革对它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水利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改革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综合改革,因此,水利改革必须先行一步。水利改革应同其它改革一道成为推进社会进步、发展壮大国民经济的强大动力。

二、目前水利管理体制

2.1管理体制形式

2.1.1水利单位分类。目前,水利管理单位从归属上大体包括三类:一 类是条条上的,如河道流域主管部门和少数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单位:一类是块块上的,如各级政府组成部门之一的水利水电厅局;最后一类是条块上的,如某些水文、水电单位,某些方面属于条条上、某些地域上又属于块块上,日照、威海两市水文在省市级上属块块,而在县级上又成为条条上的了。水电行业分属更多,有条条上的,有块块上的;有中央的,有地方的;有军队的,有电力的„„从性质上水利单位也可分为三类:A类是拥有行政执法权的水政执法部门,如各级政府的水利厅局、大型流域管理机构和部分特大型骨干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大约占总数的9%;B类是拥有水利行业管理职责的事业部门,如各级政府水政部门下设的或附属的行业质评单位、监督单位和工程设施单位,这类单位约占总数的84%;C类是拥有水利行业技术能力和机械设施的施工企业单位,如各级水政部门下设的施工安装公司或施工监理部门,这类单位约占总数的7%,全部各类单位共约8万余个。

2.1.2管理体制形式。目前,我国现行的水利行业管理模式是:“条块分割型”,即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分级分部门的行业地域管理模式,在同级政府领导下水利、环保、城建、卫生、地矿、农业、林业等诸多部门,根据分工不同,分别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计、防汛调度、资源保护等职责,即“多龙管水”。

2.2体制存在的弊端

2.2.1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由于条块分割、分级多部门负责,因此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汛调度、资源保护、规划设计等方面是“多龙管水”,相互推诿、分工不 1

清、职责不明。

2.2.2司法不一。治理污染归环保部门,节约用水归城建部门,地下水归地矿部门,卫生防疫监督归卫生部门,水电调度归电力部门,自然江湖河水归水利部门,对所有违法水事案件的执法部门不同,执法力度不同,造成“多龙管水”形式下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

2.2.3行政干预。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设计、防汛调度、施工管理、尤其是工程建设招投标诸多方面,无一不存在行政干预、决策不科学现象,下级单位违心地去立项、执法、设计施工、运行调度,使整个水利行业在领导权的监督下运行,没有按自然经济规律进入市场运作,如工农业、城市供水的水价问题,工程建设项目的承包发包、施工管理方面,存在比较多的行政干预现象。尤其现今少数“年轻”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漠,在“我”管辖区域上老子天下第一、“家长”独断作风盛行,更是部分违法水事案件的直接干预者。近几年工程建设招投标就是明显的例子,工程建设招标只是合法的形式而已!

2.2.4性质不纯。基层水管单位往往是行政、企业、事业三方面性质、职责共存。水库灌区作为一个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单位,属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虽然有编制但不拨事业费,汛期负责组织防汛抗洪,又具有部分行政职能,于是,政、企、事不分,对整个流域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就管而无权、说而无效,至多充当了一个“两面人”的角色。这84%的水管事业单位按说应该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企业经营型三种,可惜至今改革不到位!水电站也是如此,负责防汛抗洪弃水发电,和灌溉发电,因此具有双方面的作用功能,准公益性和经营性结合在一起。

2.2.5投资不足。在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方面,没有建立正常的投资渠道,维护经费缺口较大,政府未给水管单位拨发专项事业经费,导致经费不足、工程设施老化退化、技术落后、效益锐减。水管单位受社会影响和农民负担加重等因素制约,经营收入有限,职工工资不保,行业贫困,队伍不稳,人才流失,更加剧了水管单位的恶性运营。

2.2.6水管单位内部“大锅饭”。受现行体制约束,水管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人员结构很不合理,而分配不公、多劳不多得、思想不解放、没有竞争意识、吃“大锅饭”等弊病尤为突出。

三、水利改革的必要性

3.1行业归属

水利一直归农口,原因是前段历史上主要为农业服务,而今水利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服务,其生产出售也如同重工业商品,因此,理应实行“农转非”,水利行业复归重工业部门。清朝之前历代政府,水利部门一直归“工部”管理,属于工业建筑类行业,只是民国以来才改变成现状。

3.2水的商品属性

水利产品主要是“水”,是改变了其空间位置、时程分配、经过工程措施作用流回或阻止、延缓并改变了方向的产生了效益的非自然水,水利措施之后的水资源,具有了商品属性,是重工业商品之一。

3.3水资源的有限性

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和可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它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可再生性、重复利用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可污染性、不可替代性和稀有性。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占有水量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我省人均水量又是全国人均水量的约1/6,为352m3,况且,水资源总量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近年来又成下降趋势,水资源与其它矿产、物产资源一样是有限的。据统计:截至2001年

底,全国668个城市中就有450多个供水不足,300余个城市严重缺水,114个城市特别严重缺水,30多座城市出现地面严重沉降、下陷、裂缝;其中4个城市地面沉降超2m。年均减产粮食100亿kg,直接工业损失144.7亿元,其它间接损失852.3亿元。一方面是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城市管网滴、渗 损失水是供水量的25%,工业企业管网渗漏率更高,有的则达50%,有些单位和个人又大量浪费和污染有限的水资源,使本就不足的宝贵之水缺上加紧;另外,由于农药、化肥、造纸、制革、冶金、化工、食品、卫生防治等各方面药物的使用,又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范围和趋势,这一切使水资源日趋紧张。更有甚者,今年五月份烟台市某单位出巨资从韩国进口40余吨废旧手机、电池等生活日用垃圾,来浪费我们宝贵的外汇储备、污染我们的环境,这在国内已不是首例,此类事常有报道。

3.4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历史发展到现在,各种经济形式并存互补,社会分工更细更专业,用水排污行业单位日趋增多,跨流域调水、多方向跨专业供水更是必然,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和分配权之间的水权矛盾愈趋明显。因此,水利行业作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就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改革,大胆探索。

四、水利改革的内容和举措

我国是一个水利古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开发水利事业并制定水利条约“无曲防”,公元1202年,金章宗颁布执行的《河防令》就是现存最早的防洪法规,先秦时秦国的《田律》就明确规定了开发水利的“利泽均衡”原则和“保护生态”等原则。当前,广义的水利范围包括:防洪、排水、灌溉、给水、水力、水运、污渠和港口等八种,因此,水利改革至少应含盖这八项内容。

4.1体制改革

水利改革,首先应该明确性质,确定行业归属,综合水利职责,理顺关系,整合行业。分别改属于公益性行政单位、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营性企业单位。

4.2人事改革

在干部制度上,废除终身制,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无功即过、连续考核、末位淘汰体制。用工制度上,应实行社会招工、全员竞聘、双向择选制度。分配制度上,应实施按岗设薪、绩效挂钩、工资浮动体制。

4.3科技改革

重视培训科技人才,提倡鼓励各种教育成才形式,启用高科技手段和高技术先进设备,进行技术装备和科技改革。

4.4引入竞争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及补偿机制

在行业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在资源利用上引入有偿使用机制,在治理保护上引入资源补偿机制。

4.5所有制改革

完善当前所有制形式,可实行全民所有制、股份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合作所有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允许民营企业个体或股份所有制形式进入大中型水管单位和水市场,从事水利事业的规划设计、开发利用、施工管理、运行调度等多项水利工作。

4.6明确水权与水市场

要明确各种水资源的所有权、分配权、经营权(含水价制定权)和使用权间的相互水权关系,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净化商品水市场主体,使生产者、消费者自由进入水市场;量化商品水客体,让商品水交易科学化、规范化;强化水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坚决不应买断;界定水市场永远为准市场,政府主管部门应对其宏观调控。

4.7实行产业资源化

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实行行业产业化、供水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用水商品化、运营规范化、规划一体化、开发资源化,收取各种功能的“水费”——即供水、水力、水产、水保、水运、环保、防洪、排水、治碱、湿地等方面的水的“使用费”和“治理保护费”,当然计入成本、利税、折旧等因素;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开源节流并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水利改革的典型标志——城乡水务一体化

水利管理体制必须改革,现行水管理体制涉及水利、环保、卫生、城建、地矿等诸多部门,分工不明,缺乏协调。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说:“解决这种局面的最好办法是推行泰晤士管理模式,即变多龙管水为一龙治水。实现流域化统一管理、赋予流域管理组织以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最高权限。”在改革过程中,根据形势发展和社会需要,将涉及水的有关职责进行综合,对涉及水管理的行业进行整合,将城建、地矿部门管辖的地下水、环保部门管理的污水、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表水,统一划归“水务”部门这面大旗下,变“多龙管水”为“一龙主水”,外加原水利部门本身自管的防洪、排涝、治碱、灌溉、供水、水电、水产、水保、和交通部门管理的部分航运、港口等分类职责统一划归水务部门,将城乡地表水、地下水、各种废水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等一切水资源交归水务部门统一管理、调度分配,形成上下左右全方位、前后时刻相连接、城市乡村一体化、水利环保生态化的综合管理格局。统筹兼顾各行业、综合管理水资源、全面管理水环境,把有关“水”的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等事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有关“水”的行业合理地整合揉成一体,形成全面、综合的“大水利”——水务业。扩大“水利” 管理的层面、加强“水利” 管理的职责、强化“水利” 管理的执法力度,重视“水利” 管理的时效性,强调“水利”管理的连续性,宣传“水利”管理的社会性,让“水务” 这面大旗成为发展地区国民经济的航标,让“水务”系统成为启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生力军。打造水市场,成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水务局,统一管理利用城乡水资源,已是大势所趋,上海首开此例,日前,全国部分省份已有地级水务局成立,我省县级水务局业已挂牌运营。因此,在城乡水务一体化的基础上,实行行业产业化、供水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用水商品化、运营规范化、处事法制化、规范一体化、开发资源化,从战略角度看待水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远虑变近忧的缺水问题,必将掀起水利发展的新高潮,再创历史新辉煌。

2003年5月20日

作者简介:

卢立强(197711.08-),男,汉族,专科学历,助理工程师,莒县青峰岭水库管理处工作。

解学相(1965.12-),男,汉族,本科学历,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业余干部大学、莱阳农学院,农工专业,高级工程师,现在莒县水利局仕阳水库管理处工作。兼任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会员、中国管理学会会员,中国科技报研究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理事、研究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目前主攻方向:水资源调度与水环境保护。

联系地址:莒县桃园南区25#楼102房

邮编:276500联系人:解学相

联系电话: 0633-6906977(办2,8:00-11:30,14:30-18:00)

第三篇:改革经验

新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学校全体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始终坚持以现代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投入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行列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教师们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积极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构建多样化、现代化并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现将我校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课改中的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认真规划,措施到位

1.深入学习,提高认识。在新课改启动前,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反复学习《纲要》和《课程标准》,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增强课改实验的自觉性,把课改工作作为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

2.认真规划,制定方案。根据课改方案,我校结合校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改方案,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校本管理模式,建立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制订符合课改精神的师生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3.健全组织,措施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教导主任为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的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新课程实施方案、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考核制度等,以此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课改理念的行为化。

(二)加强培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1.先培训,方能上岗。为迎接课程改革的到来,必须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这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我校认真贯彻“先培训,后上岗”的精神,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学科培训,并进行考核。通过宣传发动,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课改的意义,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2.学同行,共同进步。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学校,向兄弟学校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深入挖掘本校教师的潜力,真正形成同行互学互助的局面。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新课程改革公开课、优质课、青年教师赛课的活动,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密切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中,老师

们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高。

3.广宣传,全员参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参与。我们广泛开展了“校长谈课改”、“教师说课改”、“家长看课改”活动,让社会、家长理解课改;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动员家长和全社会支持课改;邀请家长参与听课、评课,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课改。

(三)突出课堂,优化教学,全面发展

1.深入课堂,跟踪指导。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课堂教学,为了使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真正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学领导经常深入到课堂,检查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落实情况,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方面的具体做法与措施,师生对新教材实施的反映,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以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办法等问题,通过听课,对检查中出现的好做法收集积累、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对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注重学法,培养能力。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我校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3.驾驭教材,灵活使用。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们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地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教师们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习,学习也离不开生活。

4.转变角色,融洽关系。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情感交流,完成学习

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不断努力、改进,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悄然形成。

5.密切合作,加强交流。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这就要求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和不同的人合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实形成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相互沟通,协调一致、共同合作的局面,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整合资源,拓展课程,突出特色

1.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我们结合时代需要,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历史、地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都能自觉结合本地实际和特色,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学科教育。这将更好地推动校本课程的落实,形成体现我校学生实际及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2.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增加了对社会的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的能力,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及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

3.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我校在德育工作中,积极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德育管理特色。我校始终坚持德育工作为首,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采取定人、定时、定标的方法,面向全体,侧重后进生,对教育对象实行全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已见成效

1.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师生内心。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对教育工作者、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困惑、到接受、到自觉的过程。课改之初,大家对新课程不以为然,在实践中采取应付甚至抵触的态度。经过反复培训、深入实践,新课程的主要精神、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正在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广大教师能够自觉地用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初步改善了以往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方法。受惠于新课程的广大学生,改变了对学校的看法、对教师的看法、对书本的看法、对学习的态度。

2.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实现。由于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浓了,实验年级的学生厌学情绪明显减少。二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很多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课堂发言积极。三是动手实验能力明显提高,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学生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一改过去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局面。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发展、主动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问题学生明显减少。

3.教师的专业成长迈开了步伐。新课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是通过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丰富了理论知识。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对现代教育理念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和理解。二是教育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很多老师已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而是用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新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三是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多数教师不同程度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改变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由较单一的知识传授开始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四是教师的教研意识增强了。过去很多教师备课依靠现成的“教案”,现在不少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反思,探索出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新路子,很多研究成果在全县新课程实施中得到了应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教育教学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几年来,尽管教师们先后接受了多层次多方面的课程改革培训,并参与了新课改的实施,但是对于一些老

教师来说,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所形成的观念、态度和习惯等,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转变的。同时,新课程的一些理念本身也需要深入探索,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所有这些都影响到教师观念的更新。新课改中不仅要更新教师的观念,还要更新学生的观念、更新家长的观念。尤其是家长,他们受了多年被动教育,思想上也会有不少不合时宜的东西。只有当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步伐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课程改革双赢的结果。

2.如何处理好课改与中考的关系。中考虽然在不断革新,但笔试成绩仍然起决定性作用,广大的师生仍然淹没在题海战术中而不能自拔。可以说,现行的中考模式与新课改的理念仍存在较大的距离,难以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行全面考核。中考成绩对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现阶段是不可低估的,怎样处理好课改与中考的关系,始终是困扰课改实践者的一大难题。因此,真正体现能力,重视全面发展,承认个体差异,注重学习过程,较好地把握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是中考改革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同时,还要做到评价的公正、客观,并且容易操作。

当然,任何教育改革都会伴生许多的问题,但只要其方向和主流是正确的,我们都应该努力去追求。新课程实施以来,其所倡导的民主教育,鼓励人的个性化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对我校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白马中学

第四篇:水利改革发展自查报告

一、自查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对中央、省、市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全面贯彻落实,确保水利投入逐年稳定增长,确保水利建设的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和生产安全,为促进我街道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二、自查的主要内容

(一)落实责任。兰江街道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落实各项措施,成立街道水利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水利改革发展工作,落实防汛抗旱、饮用水保障、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水库安全管理等行政首长负责制,把水利改革发展成效作衡量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环节,纳入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活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发展水利的良好环境,形成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

(二)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力争十二五时期在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比2012年增加一倍以上,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明显提高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把农业发展基金50%用于水利建设,街道开展的河道水环境整治、山塘除险加固、农民饮用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除上级财政65%补助外,街道足额配套,确保水利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三)着力推进重点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山塘治理、水环境整治、泵站改造,提高农民饮用水保障能力是今后我街道水利建设的重点,结合今年水利重点项目会战攻坚会的强劲东风下,街道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田基浦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冯村农民饮用水(火盘畈水库)的扩容保障等工程,八月份已全部完成,进入正常运行,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本街道实际,已规划编制完成兰江街道河道整治规划、山塘治理规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配套资金落实,下步将进入实施阶段。

(四)严格水利资金管理使用。水利资金严格按规范使用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无虚报、假报水利项目骗取上级资金,挤占挪用水利专项资金的现象,凡是上级财政要求街道配套的项目资金足额配套,按时到位,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五)严格执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环境整治、山塘除险加固、农民饮用水安全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工程,从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合同履约、建设实施、资金使用、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层层把关,保证了工程公开、公正和有序实施,不论工程大小都实行工程投标制、管理合同制、质量监理制、竣工验收制,杜绝了领导干部违反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的行为,从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没有出现工程不招标、资金使用不规范、工程质量不合格的现象,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水利工程任务。

(六)积极开展创新水利科学管理。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生命,依法对水环境和饮用水原地的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环境的综合治理、防洪排涝等涉水事务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民节约和有效保护。

(七)加强水利工程领域的廉政建设。为了加强和预防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防止干部插手干预,所有水利建设工程街道规定都要进入工程招投标,严格照章办事,凡招标后的工程都签订廉政协议,从源头控制腐败,到目前止未出现工作失职、监管不力,不作为行为,严格按照上级建立廉政风险控制机制,做到工程优良、人员优秀的目标。

第五篇:农村税费改革经验

农村税费改革经验

一、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确保基层政权有效运转

为适应全部免征农业税改革的新形势,我省确定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减轻财政负担,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基层政权的行政能力。

(一)明确政府职能定位。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将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概

括为“四句话”。即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职能转变后,乡镇干部工作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由过去单纯管理农民向服务农民转变,基本上解决了乡镇政府职能“缺位、错位、越位”问题,农民的心气顺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二)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和岗位。对规模较小的乡镇以及市区所属、县政府所在地乡镇进行了适当撤并,乡镇总数减少了301个(含第一步农村税费改革撤并数,下同),撤并幅度为25%。乡镇党政机构设置实行两个综合性办事机构和综合性岗位相结合的模式,一人多职,交叉任职。具体设置模式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多数乡镇由过去的“三办五中心”改为“两办三中心”,即设置党委、行政两个综合性办公室以及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三个事业性服务中心;部分乡镇设置了“综合岗位加三个中心”;少数乡镇在整合行政事业资源的基础上,设置了平安办、经济办、服务办“三个综合办公室”。改革后,乡镇党政机构精简了49.7%,乡镇事业单位精简了43%。同时,全省共撤并5400个行政村,占原行政村总数的37.5%。

(三)精简压缩人员编制。全省乡镇行政编制精简46%,精简后大的乡镇行政编制控制在30名左右,小的乡镇控制在20名左右;乡镇机关工勤人员编制按精简后行政编制的12%重新核定,只定岗位,人员实行聘任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和工勤编制共精简48%。财政部门按实际核定的行政、事业编制数和标准核拨经费。乡镇行政和事业编制由省里实行总量控制,5年内不得突破。乡镇党政领导职数按5职配备,实行兼职和党政交叉任职,人大主席、副主席、纪检书记、武装部长由党政领导兼任。[请支持原创网站wenmi114.com全省乡镇干部大专以上学历提高到80%。从保持稳定出发,省里统一制定了人员分流政策,2004年通过退休、提前退休、退养、自谋职业、下派挂职、领办创办企业以及其它渠道分流1万多人。在分流过程中,坚持个人自愿和公平竞争上岗的原则,通过考试、公开竞聘、民主测评、组织考核、公示等程序,“一把尺子”量到底,透明操作,使分流人员心平气顺,干部群众满意,至今无人上访,实现了确保稳定的目标。同时,全省村(组)干部精简3.8万多人,精简幅度为42%。

(四)减少财政支出。通过撤并乡镇和精简行政、事业人员,全省每年共减少公用经费开支5000多万元。撤并行政村、精简村(组)干部和下派乡镇公职人员到村任职,每年共减少村十部补贴和村办公经费支出1.6亿多元。基本达到了“减事、减人、减支”的目的,为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打下了基础。

二、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确保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我省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费管理办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师队伍,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请支持原创网站wenmi114.com

(一)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按照国务院关于“政府办学,以县为主”的要求,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由县级政府举办,乡村不再承担义务教育办学支出责任;撤消乡镇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其职能由乡镇中心学校承担,实行中心校长负责制。

(二)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含取暖费和杂费)基本定额标准分别按354元/年和305元/年核定;教育经费实行部门预算管理,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由县级财政部门统一核发,公用经费直接拨付到各中小学校,初步构建起经费保障新机制,较好地维护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三)精简优化中小学教师结构。实行校长聘任、教师全员聘用和资格准入制度,形成了新的用人机制。已完成了教职工定编、定岗和分流工作,全省共精简分流超编教师4.6万人。

(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本着“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结合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条件的县乡实现了规模办学。2001年至2005年各级财政共投入14.73亿元,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151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撤并了4700多所,撤并幅度为27.6%。在布局调整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解决了学生住宿和通勤问题,有效缓解了学生的就学困难。

(五)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对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学生以及其他县的贫困生提前两年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年免杂

费5900万元、教科书费2700万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0万元;将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收取标准降低到中学生均每年90元、小学60元,普遍降低10元,每年减轻农民教育负担7000多万元,减收部分由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补助。

三、推进乡村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体系

我省将乡村财政管理

体制改革任务确定为转变乡镇财政机构职能,建立“乡财乡用县监管”和“村财民理乡代管”的财政财务管理模式,确保乡镇政权和基层组织有效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正常支出需要、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乡村财政财务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财政财务管理水平,保证有限财力的合理使用。请支持原创网站wenmi114.com

(一)进一步完善县对乡财政管理体制。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是在坚持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机构上划、预算代理、资金统调、集中收付”的管理方式。即将乡镇财政所与农业税征管所合并,设立新的乡镇财政所,由县级财政部门垂直管理,在乡镇政府权益不变和事权、财权相统一的前提下,代理乡镇政府的预算管理工作,并按财政预算管理的法律法规,监督预算执行。同时,将乡镇新增财政收入全部留给乡镇,凡属县级政府承担的财政支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嫁给乡镇;属于乡级应得的财力,县级不得以任何借口截留。通过改革,乡镇政府支出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有效遏制了乱拉资金、随意举债、搞“政绩工程”等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了财政风险。

(二)进一步完善乡对村财务管理体制。全面实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除村干部补贴和五保户供养资金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发放到个人账户外,村级其它资金在权属不变、使用权及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统一纳入乡镇财政专户,拨付到乡镇农业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代理财务核算,村级支出实行报账制。同时,接受村民、村民理财小组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农民真正实现了当家理财,村里的钱花得更加透明、更加公开、农民更加放心。通过实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推进了村级政务及财务公开,确保了村级组织运转和五保户供养等资金的有效使用。

(三)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制定了科学合理、透明严密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监督办法。全省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约40亿元,其中:村级补助5.2亿元,平均每村5.7万元,补助最少的村也达到4万元。同时,省加大了对县乡转移支付的力度,去年安排一般转移支付资金达25亿元,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团难,为各项经费按标准支出提供了保障。

下载×县水利改革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水利改革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水利改革发展自查报告

    最新水利改革发展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执行某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自我检查方式的报告文体。以下是由 一、自查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温州敬老院改革经验

    温州“退二进三”兴办养老院 字体:[ 大 中 小 ] 日期:2015/3/9 15:41:04 浏览次数:1589 来源:温州市民政局 浙江老年报 本报记者余晓叶 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在养老......

    课程改革经验材料

    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油坊街小学课程改革经验材料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颖的民主型的学习方式,摒弃以“教师传授为主”的陈旧的教学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

    农村课堂教与学的探索与突破——九运街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自2007年召开了阜康市课改经验交流会至今,九运街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走过了四年。在课程改革的道......

    殡葬改革经验材料

    政府主导政策引导 努力推动殡葬事业和谐发展 ——在全省殡葬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政府 2014年10月24日 望城是雷锋同志的故乡,总面积969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

    课程改革经验介绍

    课程改革经验介绍在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教师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以下只是我个人在课改过程中的看法,也算不上心得或经验。下面我就介绍一下:一 、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观念是行动......

    以水利改革为突破口 推动扶绥经济驶入快车道(×县水利改革经验)

    一、更新观念,增强抓水利改革与发展工作的紧迫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县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达33.1万。目前,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还比较低,2003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63元。......

    水利三类人员考试经验分享

    水利三类人员考试经验分享 最近这一两年里,小编所在的集团公司要升级水利水电资质,因此组织了我们去参加水利三类人员的考试,经过这两年的时间,小编也顺利地拿到了水利B证、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