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亚市水上娱乐活动安全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三亚市水上娱乐活动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2006年11月21日 三府[2006]155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三亚市水上娱乐活动安全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三亚市水上娱乐活动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上娱乐活动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水上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水上娱乐者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国水上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水上娱乐活动,指本市境内以营利为目的,利用内海、内河、水库、水面、泳池、温泉从事潜水、水下漫步、滑水、冲浪、蹼泳、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游泳、快艇、拖伞、潜水观光、水陆两栖车等借助必要的器材引导娱乐者进行水上娱乐活动的项目。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水上娱乐经营者,指已依法取得内海、内河、水库、水面、泳池、温泉使用权和经营权的企业和个人。
第四条 水上娱乐安全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经营、谁管理、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市安监、文体、海洋、交通、质监、海事、公安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水上娱乐活动的安全管理行使监管职能。市规划、环保、卫生、工商等部门予以配合。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市境内从事水上娱乐活动必须按本规定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 对于从事水上娱乐活动安全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 从事水上娱乐活动,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经过批准、核准、许可、注册、检测检验等手续的,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第九条 非营利水上娱乐活动实行“谁主办、谁管理、谁负责安全”的原则,持有内海、内河、水库、水面、泳池、温泉使用权和经营权的企业和个人负责其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条 经营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三)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制定负责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
(五)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六)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一条 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知识和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
第十二条 经营单位应免费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十三条 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含船员、潜水员、救生员、卫生员、教练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或者有效驾照,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四条 经营单位必须按《劳动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购买工伤保险。
第十五条 经营单位要设置警示牌,每日公布海况预报、设立固定瞭望台并派专人值班,随时监测海况变化,监视游客安全状况,一旦发生生产事故,救生队应当立即施救。
第十六条 根据海面海浪状况,划分海上泳区、潜水区、沙滩摩托区、摩托艇区、香蕉船区、拖伞区等运动区,区界要有明显的浮标,引导游客按区域功能活动,避免机械设备伤害事故的发生。海上每个活动区要配置足够的救生员、药品、专用救生艇、救生圈或其他救生设备。
第十七条 两个以上的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活动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的,要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际界间隔不少于20米,并设立明显安全出入口及安全警示标志。
第十八条 工作人员必须通过游客能够听懂的语言或能够理解的其它方式使游客领会水上娱乐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九条 经营单位要严格限载定额乘坐摩托艇(船)的人数,不得超载,每艘艇(船)配置1部灭火器;工作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好救生衣;必须给乘坐拖伞、摩托艇(船)的游乐者穿戴好救生衣、扣紧安全带。
第二十条 浮船站台要牢固安全,根据浮船承受力和安全性能、水域和水文气象条件,按每3平方米的站台乘载1人为核定人数标准,不得超载,每座浮船必须安排专业急救人员值班。
第二十一条 持有四星级以上潜水员、星级教练员证的工作人员,在水肺潜水活动中每人每次准带1人,浮潜活动准带2人。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个小时。
第二十二条 对持证的潜水游客,可在条件安全的情况下,经本人书面申请并签订安全协议的可适当安排夜间潜水,否则不安排夜间潜水。
第二十三条 凡在以下气象和海浪情况下,不准进行水上娱乐活动:
(一)下雨打雷等天气恶劣的情况下;
(二)近海风5级及5级以上;
(三)近海浪高2米及2米以上;
(四)水下能见度低于2米;
(五)无成年人或其他监护人陪同的未成年人;
(六)没有教练陪同的游客不得单独驾驶摩托艇、游船;
(七)在非开放时间无救生员值班之时;
(八)患有严重心脏病、中耳炎、耳膜穿孔、鼻窦炎、癫痫病、哮喘、高血压等疾病及孕妇不宜安排水上娱乐活动。
第二十四条 经营单位在水上娱乐项目中使用的设施、设备,必须是有相应资质的生产机构的产品,要与检验机构签订协议定期进行安全检验检测,淘汰更换不具备安全性能的设备。
第二十五条 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做好伤员的救治和其他善后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如实反映情况,接受事故调查处理。
第二十六条 经营单位发生一般事故必须在4个小时内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经验教训、处理情况报告市旅游局和市安监局。
第二十七条 经营单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在立即向市旅游局和市安监局报告的同时,要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扩大、避免更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事故调查和处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依法追究企业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
第二十八条 经营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从事水上娱乐活动,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由市有关部门按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规定依法处理。
第二十九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中介机构对涉及安全生产事项需要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检验检测、颁发证照、竣工验收等)的结果负责,有关部门或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
第三十条 交通、海事、海洋与渔业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获得批准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实施跟踪监督检查,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水上娱乐活动或已获得批准但不具备安全条件的,负责行政审批的有关部门或机构发生后,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十一条 本管理规定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暂行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水上安全管理约谈规定
水上安全管理约谈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水上安全管理约谈规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管理约谈,是指航运公司、从事水上水下活动的企业或与水上水下活动相关的企业、船员服务机构、引航机构(以下统称被约谈对象)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时,海事管理机构对被约谈对象主要负责人及分管安全的负责人进行的提醒和安全建议谈话。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视为被约谈对象的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一)船舶发生大事故及以上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二)船舶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的污染事故;
(三)日常监管中发现被约谈对象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四)其他影响或可能影响水上交通和水域环境安全的重要事项。
第三条
广东海事局辖区公司及其所属船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广东海事局负责实施安全管理约谈,相关分支海事局参加:
(一)发生一次死亡___人及以上___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___万元及以上___万元以下事故的;
(二)发生船舶溢油___吨及以上___吨以下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___万及以上___亿元以下船舶污染事故的;
(三)广东海事局认为有必要进行约谈的。
广东海事局辖区以外公司及其所属船舶,在本辖区有以上情形的,由广东海事局负责通报相应的直属海事局或省级地方海事局开展安全管理约谈,同时抄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事故发生地所在分支海事局负责实施,可邀请船籍港海事局参加:
(一)发生一次死亡___人及以上___人以下事故的;
(二)发生船舶溢油___吨及以上___吨以下船舶污染事故的;
(三)分支海事局认为有必要进行约谈的;
(四)不能明确管理分工的,由广东海事局指定解决。
第五条
涉及引航责任事故的,由广东海事局负责对引航机构进行约谈。
第六条
海事管理机构认为必要的,可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对被约谈对象进行约谈。
第七条
发生第二条规定情形的,相关海事管理机构应适时启动约谈程序,向被约谈对象发出“安全管理约谈通知书”。
第八条
被约谈对象收到“安全管理约谈通知书”后,应做好准备,按要求参加约谈。
第九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认真听取被约谈对象的陈述,针对被约谈对象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和要求。约谈结束后,海事管理机构应视情向被约谈对象发出“安全管理建议书”,并抄送船籍港海事局或其行政管理部门。涉及其他管理部门或当地政府的,可向相关单位提出安全管理建议。
第十条
被约谈对象应当根据“安全管理建议书”提出的要求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向组织约谈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整改落实情况。
第十一条
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约谈或不能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的被约谈对象,作为辖区现场监督管理重点关注对象;公司属于本辖区的,作为广东海事局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关注对象。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广东海事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水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水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及特殊培训、无证人员严禁上岗。
2、水上作业船只及设备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作业。
3、做租用的交通艇必须证照齐全,按规定配足够救生器材。并表示成员定员标准及乘坐规定。
4、施工前,与当地航道部门联系,商定有关航运和施工的安全事项,发布通航公告。
5、施工使用的各种船只,按航政部门规定设置航运标志,并备有就生、消防及靠绑设备,并加以保管。
6、作业现场配备安全值班船,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救护措施。
7、定时与当地气象、水文站联系。当六级以上大风时,停止工作,并检查加固水面上的船只和锚缆等设施。如确有需要继续作业时,采取有效措施。
8、施工现场上游和下游必须按规定距离设置通航警示标志。
9、施工区域航道两侧应设置水上交通作业安全须知牌。
10、水上施工应设立明显的航标,以确定施工范围。
11、临水区域设置防护设施,树立有关安全警示标志。
12、作业人员戴好救生衣,不得穿有统胶鞋、高跟鞋、带钉易滑硬底鞋。
13、船上流动作业人员及乘坐十人以下非机动小船的人员,穿好救生衣。
14、每次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对所有的救生衣进行检查,确认其安全有效。
15、禁止单人独自作业。定位船锚后,派人昼夜值班。
16、夜间作业须有足够照明。
17、水上施工设专用救生船,;并派人值班。
18、船上在夜间应有照明设备,没有照明设备的船只,应备有防风灯及电池灯具。
19、船与船之间搬运物件作业,须将两船靠至最近距离并注意浪涌影响。
20、施工作业区域应设立垃圾收集箱(池),以收集施工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21、作业人员不得向施工水域抛弃施工生产废弃物、污油、污水和生活垃圾。
22、作业船只航行中认真了望。当来玩船只动态不明或声号不统一时,立即减速停船。必要时开倒船。
23、所打设栈桥、操作平台有防护栏杆及有防滑措施,对其承载力要有验算依据,并检查各受力部件的受力情况。
24、运料船在作业船附近作业时,防止锚缆挂住叶轮和船舵被打坏。
25、船头、船尾、船板上不得站立和骑坐,非驾驶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26、船按规定吨位卸载,不偏载。装载的料具符合安全规定。船到位后,靠稳拴好,搭好跳板后,方可卸料。
27、料船之间的空隙,铺脚手架,或挂安全网,防止人员落水。
28、有大风暴雨时,服从船长的指挥。
29、遇有雾天雷暴雨使视线不清时,作业船只只显示强烈灯光信号,并鸣锣、敲钟、喊话,引起过往船只的警惕。
30、上游失去控制的船只或巨大漂游物威胁作业船只安全时,立即派出机动船协助避让。
第四篇:水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水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2、3、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及特殊培训、无证人员严禁上岗。水上作业船只及设备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作业。做租用的交通艇必须证照齐全,按规定配足够救生器材。并表示成员定员标准及乘坐规定。
4、施工前,与当地航道部门联系,商定有关航运和施工的安全事项,发布通航公告。
5、施工使用的各种船只,按航政部门规定设置航运标志,并备有就生、消防及靠绑设备,并加以保管。
6、7、作业现场配备安全值班船,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救护措施。定时与当地气象、水文站联系。当六级以上大风时,停止工作,并检查加固水面上的船只和锚缆等设施。如确有需要继续作业时,采取有效措施。
8、9、施工现场上游和下游必须按规定距离设置通航警示标志。施工区域航道两侧应设置水上交通作业安全须知牌。
10、水上施工应设立明显的航标,以确定施工范围。
11、临水区域设置防护设施,树立有关安全警示标志。
12、作业人员戴好救生衣,不得穿有统胶鞋、高跟鞋、带钉易滑硬底鞋。
13、船上流动作业人员及乘坐十人以下非机动小船的人员,穿好救生衣。
14、每次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对所有的救生衣进行检查,确认其安全有效。
15、禁止单人独自作业。定位船锚后,派人昼夜值班。
16、夜间作业须有足够照明。
17、水上施工设专用救生船,;并派人值班。
18、船上在夜间应有照明设备,没有照明设备的船只,应备有防风灯及电池灯具。
19、船与船之间搬运物件作业,须将两船靠至最近距离并注意浪涌影响。
20、施工作业区域应设立垃圾收集箱(池),以收集施工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21、作业人员不得向施工水域抛弃施工生产废弃物、污油、污水和生活垃圾。
22、作业船只航行中认真了望。当来玩船只动态不明或声号不统一时,立即减速停船。必要时开倒船。
23、所打设栈桥、操作平台有防护栏杆及有防滑措施,对其承载力要有验算依据,并检查各受力部件的受力情况。
24、运料船在作业船附近作业时,防止锚缆挂住叶轮和船舵被打坏。
25、船头、船尾、船板上不得站立和骑坐,非驾驶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26、船按规定吨位卸载,不偏载。装载的料具符合安全规定。船到位后,靠稳拴好,搭好跳板后,方可卸料。
27、料船之间的空隙,铺脚手架,或挂安全网,防止人员落水。
28、有大风暴雨时,服从船长的指挥。
29、遇有雾天雷暴雨使视线不清时,作业船只只显示强烈灯光信号,并鸣锣、敲钟、喊话,引起过往船只的警惕。
30、上游失去控制的船只或巨大漂游物威胁作业船只安全时,立即派出机动船协助避让。
第五篇:水上安全管理约谈规定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文件
海安全[2011]433号
关于印发《水上安全管理约谈规定》的通知
各直属海事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海事局:
为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制定了《水上安全管理约谈规定》,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主题词:安全 约谈 规定 通知
抄送:徐祖远副部长,部安监司,水运局,局有关处、室。
水上安全管理约谈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安全管理约谈,是指航运公司、从事水上水下活动的企业或与水上水下活动相关的企业、船员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公司)安全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时,海事管理机构对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及其母公司分管安全的负责人进行的提醒和安全建议谈话。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视为公司安全管理存在重大问题:
(一)船舶发生重大及以上水上交通事故,或者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水上交通事故;
(二)船舶发生较大及以上污染事故;
(三)日常监管中发现公司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四)其他影响或可能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事项。外国航运公司所有、经营或管理的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发生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认为必要时,可对外国航运公司进行约谈。
第三条 安全管理约谈由直属海事局或省级地方海事局负责实施。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负责实施,相关直属海事局或省级地方海事局参加:
(一)发生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的事故的;
(二)发生船舶溢油500吨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船舶污染事故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认为应由其负责约谈的。第四条 直属海事局或省级地方海事局约谈按以下原则分工:
(一)已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公司和船舶,由负责公司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约谈;
(二)未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公司和船舶,以船舶登记为准。船舶在直属海事局及其所属海事管理机构登记的,由直属海事局负责约谈。在地方海事管理机构登记的,由省级地方海事局负责约谈;
(三)日常监管中发现公司安全管理存在重大问题的,由负责监管工作的海事管理机构进行约谈;
(四)不能明确管理分工的,相关直属海事局和省级地方海事局协商解决。
海事管理机构认为必要的,可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对公司进行约谈。
第五条 同一事由引起的对多个公司的约谈,可以个别约 谈,也可以集中约谈。
不同事由引起的对多个公司的约谈也可以集中进行。第六条 发生第二条规定情形的,相关海事管理机构应适时启动约谈程序,向被约谈公司下发“安全管理约谈通知书”。
第七条 被约谈公司收到“安全管理约谈通知书”后,应做好准备,按要求参加约谈。
第八条 约谈时,公司应当陈述以下内容:
(一)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或污染事故的公司,以及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公司,应陈述其对事故现场应急处理、事故善后处理情况,以及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整改措施;
(二)日常监管中发现有重大问题的公司,应分析本公司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和下一步整改措施;
(三)船员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其船员服务机构应陈述相关船员管理和服务情况及下一步整改措施;
(四)对有关责任人公司内部处理的情况,公司开展相关安全教育的情况;
(五)其他相关情况。
第九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认真听取被约谈公司的陈述,针对被约谈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和要求。
第十条 约谈结束,组织约谈的海事管理机构视情向被约谈公司下发“安全管理建议书”。涉及其他管理部门或当地政府的,可向相关单位提出安全管理建议。被约谈公司应当根据“安全管理建议书”提出的要求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向组织约谈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整改落实情况。
第十一条 组织约谈的海事管理机构负责跟踪被约谈公司的整改落实情况。
第十二条 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约谈或不能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的公司,作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重点关注对象,公司所属船舶、水上水下活动、装卸活动等作为现场监督管理重点关注对象。
第十三条 约谈资料须进行归档。档案内容应包括:
(一)安全管理约谈通知书;
(二)参加约谈人员签到表;
(三)安全管理约谈记录;
(四)安全管理建议书及安全管理建议(如有);
(五)公司整改落实情况。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