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旅游产业链
打造旅游产业链
——江油旅游产品开发
【摘要】:江油市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底蕴丰富,并依托这些优厚的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的 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江油市对于旅游资源宣传的力度不够,许多消费者对这一系列旅游资源了解不深。为此我们通过对江油市旅游资源和市场的考察研究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扩大消费市场,用以促进江油市的旅游资源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字】:江油市;旅游资源;效益;可持续发展
一、江油市旅游资源评述
(一)江油旅游资源概况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以平坝和丘陵的地貌为主,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江油市是四川省“扩权强县”直辖试点县级市,市府驻中坝镇。由绵阳市代管。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一座风景如画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位于成都经济圈北端的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旅游城市。
江油市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人文荟萃,山川奇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蜀中文化旅游胜地。太白祠、粉竹楼、陇西院,洗墨池、磨针溪、读书台等十多处李白遗迹令人神往;奇丽险峻的窦圌山、规模宏大的李白纪念馆、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风光如画的养马峡、涪江六峡以及神秘莫测的道教圣地乾元山等风景名胜,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素有“李白故里,九寨门户,蜀道咽喉,华夏诗城”之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江油亲笔题写了“李白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二)江油市旅游资源的概述
江油自古以来山川秀美,历史悠久,仙风道气弥漫,三国文化浓郁,“巴蜀从来多俊杰,江油自古润英才”。江油市以李白文化遗址和纪念体系为主线,以窦圌山--观雾山--涪江六峡--武都水库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区,佛爷洞--戴天山--百汇溪休闲探险旅游区,白龙宫--盘江漂流健身度假和乾元山封神文化旅游区,藏王寨--养马峡自然保护区等四大旅游区为支点的旅游产业格局。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1、自然景观 :自然山水绮丽而雄伟,峡谷幽幽,溶洞奇奥,充满着原始野味的神秘和瑰奇。
(1)水域风光:2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虎踞涪江之滨,龙盘江漳之原,涪江、盘江、潼江、青江滋润着江漳大地,给江油带来了灵气,并形成了雄奇壮美的高山峡谷---涪江六峡和盘江峡谷。
(2)地文景观:窦圌山、乾元山、大小匡山、观雾山、藏王寨老君山,或豪纵奔逸,或雄浑劲健,或柔美清秀,或深沉古朴,都充满着诗情画意。郁郁葱葱、飞瀑流泉、万壑争鸣,野鹿觅食于重林,白鹭飞舞于树梢的美景。
(3)卡斯特地貌:江油西部哪吒祖庭乾元山东南麓,有著名的大型喀斯特溶洞天音洞,洞中瑰丽迷人的景观恍如哪吒传说的雕塑,让游人流连忘返。天音洞属喀斯特地貌与石灰岩岩溶结构断裂形成的溶洞群景观。洞长5000余米,有100-800平方米的大小洞厅十余座。其中,最大的洞厅蓬莱仙境最高处有50多米,可容纳500多人。溶洞内有暗河流水,自然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常年恒温在16℃左右,洞内石蔓、石花、石笋、珊瑚、钟乳石、天然盆景等组成的景观高低错落,交错别致,石灵洞幽静,仙迹灿烂。
2、人文景观:江油人文资源厚重而广博,唐代诗人李白的故居,现保存有陇西院、太白祠、衣冠墓、磨针溪、粉竹楼、洗墨池等遗迹和留下珍贵文学遗篇,以及中国武林奇人海灯法师的四大绝技震惊中外。此区域还是火药的文物富集区,是目前发现的古代中国最大的硝洞遗址,也是古代最重要的火药原料基地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1)文学艺术:故乡绮丽的山水和厚重的文化积淀熏陶了李白,他仗剑去国,漫游各地,与各种文化交融碰撞、兼收并蓄、厚积博发,最终形成汪洋姿肆、奇谲瑰丽、气势奔放的浪漫主义诗风,使他在诗歌创作中取得空前的辉煌成就,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李白吸吮了中华多元文化的乳汁,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异彩。李白登上山峰如削、壁立千仞的窦圌山,留下了“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绝句,他“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登上了老君山和“怪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藤蛇。”的太华山,上过“峰峦环秀,紫气郁结”的紫云山,“孤峰秀拨”的小匡山,并留下众多诗文。总之家乡的山山水水无不体现出李白文化内核,李白诗歌风格和曲折人生在此也浑然天成。
(2)道风文化:江油在远古时期就道风盛行,乾元山金光洞关于哪吒学道太乙真人,后助周灭纣、得道封神的故事至今流传家乡。“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充满原始野性的神秘和瑰丽仙境的戴天山、窦圌山、乾元山、老君山。自古流传着许多诡异的神话故事,这些神奇浪漫的道教神仙故事为李白浪漫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 材。在天音洞的溶洞里还可以觅见哪吒转世、哪吒学艺、三清相会、蝙蝠迎宾、老君炼丹、东海怒涛、金盆洗手、无字天书、生命之门、蓬莱仙境、东海龙宫、涛声依旧等与哪吒传说或道教文化相关的岩溶景观近20处。
(3)神话传说:乾元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江油市西部,盘江东岸,江油市工业和文化旅游重镇——含增镇境内,是“封神演义”、“
哪吒传”等神话故事和川西北道教主要发祥地。被誉为‘太乙真人练丹圣地,哪吒太子成长摇篮,道家弟子朝圣仙山。天音洞风景名胜区西邻北川,北靠平武,对面为千年梨园“花果山”,背靠的就是传说中的唐僧西天取经途经的石马山。(4)民俗风情:老百姓会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翠屏山哪吒的庙会,会期三天,朝庙进香与物质百货交易同时进行,并特邀川剧团在庙会期间演出,往往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而观雾山极乐堂为地区宗教活动场所,由海灯
法师任主持并负责组成“佛协筹备组”,负责管理,维修寺庙并主持佛事活动.常住僧人十余人,有在俗居士及信众等万人以上。旧时逢寿诞,婚嫁,丧葬或建房,乔迁等,民间时兴设宴款待亲朋邻居。农村宴席称为“十大碗”,既四个凉菜,六个蒸菜,外加一道汤菜,官家豪绅则摆阔气,做“参肚席”之内,腌腊,粉蒸,红烧,清炖,凉拌,煎抄,外加鸡,鸭,鱼及海菜.解放后待客习俗虽大体存在,但不在拘泥于“十大碗”。江油土特产较多,并且历史悠久,“中坝口蘑江油”、“人参果”、“附子”等特产驰名中外。
(三)江油市旅游线路简介
1、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
(1)李白故居和白玉村生态农业一日游:太白碑林——陇西院——太白祠——白玉村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李白纪念馆。这条线路游客除感受到浓郁的李白文化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探寻白玉村从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农业观光的历史演变。让游客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林荫间,在具有现代气息的民居小院和别墅楼群中,在硕果累累的田畴体验现代农业文明和党的富民政策的伟大。
(2)白龙宫盘江漂流探险一日游:李白纪念馆——白龙宫——盘江漂流——香水湖。这条线路游客不仅可以享受到盘江漂流的惊险刺激,解除你工作紧张、劳累带来的身心劳顿,同时还可以通过畅游盘江河谷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春风荡漾香水湖,你还可以泛舟香水湖,在青山如黛、满眼春色的美景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2、两日游精品精品旅游线路:
(1)李白遗址寻踪和纪念体系二日游:青莲太白碑林——陇西院——太白祠——粉楼——李白纪念馆——窦团山——佛爷洞——大匡山——读书台。这一条线路一是可以让游客 零距离探访少年李白寻仙访道、苦读奋发的历史踪迹,感受李白故里和李白遗址、遗迹的文化气息,是文化寻根的极好去处。二是可以领略故里人民为纪念李白、弘扬李白文化而修建的李白纪念馆和太白碑林的建筑艺术,体验李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时代精神。这些建筑为文化找到了一个极好的载体,同时也给旅游产业赋予了极为丰富的文化之魂,是文化旅游整合发展的最佳表现形式。
(2)自然生态和宗教文化二日游:佛爷洞——观雾山——窦团山——藏王寨——养马峡——白龙宫——乾元山金光洞。这条线路一是可以攀登全国独一无二的窦团奇峰,在全国滑翔基地体验惊险刺激,畅游“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神仙美景。二是寻访观雾山、乾元山金光洞的宗教文化。近年来,乾元山金光洞的封神和道教文化吸引了不少韩国、泰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游客前来寻仙访道、文化寻根。在这里,游客既能感受到封神和道教文化的神秘和神奇,又能体验到乾元山山岳峰峦、沟壑峡谷的雄伟奇特、险峻幽深和秀丽旷达。三是观赏白龙宫、佛爷洞的溶洞奇观,探寻藏王寨的火药发明、养马峡的幽谷深深。
二、江油市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一)江油市旅游开发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江油市以李白文化为主线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大部分地开发,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九环线的建成,来江油旅游的游客日将增多。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为江油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提高了江油市的知名度和文化形象。
(二)江油市旅游开发的问题:
1、政府偏向重点发展人文景观而忽视自然景观的旅游发展政策严重地制约了江油旅游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2、虽然江油市区位优势不错,但江油的旅游资源处于九寨沟、黄龙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形象隐蔽”之中。
3、江油市政府虽然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规划宣传,但是明显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层次。
4、旅游资源利用率水平较低,无法体现景观自身特色,而且许多质量高的自然景观被闲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造成旅游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江油市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一)充分贯彻四大旅游区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重点,利用人文和自然景观优势,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突出以李白文化遗址和纪念体系为主线的人文景观,协调以窦圌山--观雾 山--涪江六峡--武都水库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区,佛爷洞--戴天山--百汇溪休闲探险旅游区,白龙宫--盘江漂流健身度假和乾元山封神文化旅游区,藏王寨--养马峡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的发展规划。
(二)面对现实,在“形象隐蔽”中寻求市场缝隙。江油市为李白故里,其文化遗产具有唯一性、垄断性和排他性。但在整个九环线上,其配角地位是不可否置的。因此江油市要明确其地理定位,主动接受旅游目的地的辐射,并加强自身产品的特色建设,与目的地形成形象叠加,实现整条旅游线路的红火,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拓展客源市场。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为着力点,以远程目标客源市场为重点,以建设和拓宽营销渠道为途径,以健全整体宣传和市场营销联动机制为手段,进一步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努力开创旅游宣传促销新局面。
(四)发展特色旅游,加快和深化特色旅游的塑造。将江油市建设成为一个山水共舞、城市与环境相融、民俗文化与现代元素相得益彰的旅游特色城市。促进旅游资源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江油市正在致力把李白故里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合作开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李白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哪吒文化旅游、三国文化旅游、“中国火药之乡”等旅游精品;培养壮大旅游骨干企业,把旅游
与文化、历史、生态结合起来,突出特色和优势,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为争创中国最佳优秀旅游城市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梁辉.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0.(02).[2]韩新明.江油市李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发展策略初探[J].新西部.2008.(05).[3]张平.基于李白诗歌文化的江油市旅游市场营销组和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09.(23).
第二篇:长沙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链 推进旅游强市建设
据悉,长沙市正在制定政策措施,按照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的要求,在长沙市域范围内整合和配置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链,推进旅游强市建设。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长沙市副市长陈献春。2012年2月21日
打造七大特色旅游产业链
陈献春认为,在产业融合成为当今世界潮流的大背景下,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链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陈献春的解释,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链就是把旅游业作为老百姓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来规划设计,按照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的要求,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在长沙市域范围内整合和配置一切可以满足老百姓休闲生活方式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业创造的消费需求联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产业按照功能区布局,引导旅游产业要素向产业园区和综合体集聚,按产业链配套,培育旅游新业态,拓展旅游深度消费,不断增强旅游业的综合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陈献春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沙市将重点打造七大特色旅游产业链:
1、延伸吧文化旅游产业链。发挥长沙演艺娱乐品牌资源优势,以解放西路、化龙池为重点,整合酒吧街区、演艺吧、茶吧、音乐吧、咖啡吧、电视娱乐等文化娱乐资源,带动吧文化消费、电视消费、娱乐消费,推动音乐、影视、绘画、艺术等领域的文化旅游发展。筹办国际狂欢节,建设全国娱乐中心和世界娱乐名城,进一步扩大“快乐之都”的影响力。
2、培育自行车旅游产业链。扩大环湘江自行车赛影响,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自行车俱乐部,规范发展自行车旅游协会,规划、建设自行车游道、驿站及宿营地,完善配套设施,强化专业服务,做大做强集自行车生产销售、运动赛事、骑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自行车旅游产业链,建设全国自行车旅游中心,带动游艇、漂流、高尔夫、滑雪、登山等其他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广告业、旅游装备制造和户外用品产业的发展。
3、提升烟花旅游产业链。发挥浏阳烟花品牌优势,依托国际花炮节和橘子洲音乐焰火燃放活动,将烟花旅游链条延伸至开发、生产、物流、营销等环节,形成参与烟花设计、体验烟花生产、观赏烟花燃放、购买烟花产品、燃放烟花广告的烟花旅游产业链,做强烟花生产经营和广告企业,建设“世界烟花之都”,打响烟花观赏游品牌。
4、做强湘绣旅游产业链。发挥湘绣品牌优势,依托沙坪湘绣城、省湘绣博物馆等载体,办好中国沙坪湘绣文化节,推进湘绣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绣品展览、绣艺体验、绣技培训、绣品销售于一体的湘绣旅游产业链。针对婚庆旅游市场,开发适合年轻人的湘绣婚庆用品,把湘绣旅游产业链延伸到举办婚礼、婚庆影视、结婚度假等环节。
5、做大会展旅游产业链。发挥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中国长沙国际广告节、中国湖南农业博览会、中国湖南汽车博览会等会展品牌优势,依托省会会展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品牌会展,筹划举办大型会展旅游活动,推动会展策划、住宿服务、旅游度假等产业发展,拉动会展旅游消费。
6、打造康体旅游产业链。发挥浏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马王堆养生、灰汤温泉疗养和浴足休闲等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融合与区域协作,促进中药医疗、健康饮食、温泉疗养、保健按摩、足浴休闲、美容美体等养生旅游产业链发展,建设全国康体养生旅游中心,规范发展康体养生基地,开发系列康体养生产品。
7、拓展购物旅游产业链。依托湘绣、湘烟、湘酒、湘茶、湘瓷、湘菜和百年老字号等品牌资源,研发具有长沙特色的旅游商品,重点推进五一商圈商贸旅游街、天园地芳旅游购物街等建设,积极引导旅游产
业要素向芙蓉CBD、省府新城CBD和河西新城CBD集聚,促进中部购物天堂和区域消费中心建设,拓展购物旅游产业链。
第三篇:撬动产业链 打造金融链
撬动产业链 打造金融链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过程中,经常借助政府和企业的力量,进行银政、银企合作。
农村金融机构跟政府合作,可以政府的信用或资金作担保,缓解“三农”融资难并为贷款加上安全锁。在以往的实践中,有过地方政府为“三农”贷款提供风险补偿基金,或组织成立担保公司为“三农”客户提供担保的案例,在政府主导的城镇化项目中,银政合作的效力和效益更大。
而农村金融机构跟企业特别是有能力形成或带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合作,一则可以由这些企业以雄厚的实力为其产业链上的客户提供担保,二则可以借助这些企业产业链上一线人员本地化、熟悉当地状况的优势,由这些人员协助金融机构做好贷前调查关和贷后管理,从源头上减少贷款风险。更为重要的是,龙头企业已经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或在产业链上占主导地位,拥有产品采购、销售的渠道,在一些地区,一些企业的采购、销售网点比金融机构的基层网点还要多,分布还要广,金融机构如果与这些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增设了网点,拓宽了服务渠道,延伸了服务触角。农行内蒙古通辽分行与永业集团合作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正如农行奈曼旗支行行长所说的那样,通过依托永业科技服务站为当地农户提供担保,农户贷款由“点对点”变为了“点对线、点对链”。
当前业内对产业链金融讨论的比较多,金融机构应找准产业链金融的突破点。与龙头企业合作,对接和整合产业链上各主体的金融需求,使金融服务渗透至整个产业链,打造“金融链”,与产业链各主体共生共荣,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同时,金融机构也应关注银政合作,银政合作与银企合作有时相互关联和交叉,其中的金融机遇与风险控制,值得金融机构认真研究。在采访中,农行通辽分行行长王建军就表示,该行将与当地政府及相关企业共同探索银政、银企合作的新模式,全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第四篇: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探索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探索
【摘要】:新世纪,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正在崛起,各少数民族也在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所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已经被众多国家所认同,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强劲崛起,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在我国,十二五规划正式指出,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全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工程。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一哄而起,没有看清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缺乏对本民族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长远思考,导致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是很顺畅。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相互交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态势。本文结合当前文化的多元化与同质化,探讨分析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从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传统体育、艺术品、民俗等方面,叙述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文化,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其次,重点分析内蒙古、云南、新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分析民族工艺品的发展、分析民族艺术品文化发展,从而找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最后,总结经验,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出深度开发云南节日、推动内蒙古那达慕体育旅游、促进新疆地区民俗旅游发展的几条发展模式,同时,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民族文化品牌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发展旅游业是核心、发展民族体育产业、民族文化走创新之路等方面使民族地区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努力创造民族特色文化,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创新之路。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总结经验法等研究方法,论文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民族文化资源的现状的研究,指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产业 发展
一、少数民族标志性文化资源内涵
少数民族地区,通常指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广西、西藏、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聚集区域。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藏族、侗族、壮族、瑶族、苗族、傣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繁衍生息、文明嬗变的历史发展进程,积淀了丰厚的根植于特有的民族生态环境,凝聚着民族感情、意志和追求,体现着民族智慧的深厚的文化资源,成为民族特有的标志。
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文化是民族文明发展的记载,少数民族的歌谣、曲艺、传说、民族工艺和建筑、传统礼仪和习俗等文化片段历经漫长岁月风霜可能会濒于失传或销毁,需要民族文明传承的保护性开发;民族文化是精神化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可以商品化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因此,更需要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经营性开发。
(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应注重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资源和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开发,初步形成地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市场,使旅游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内蒙古依托草原风光和蒙古族文化风貌,开发 4条精品旅游路线,12 个重点旅游区,2009 年旅游人数 4009.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611.35 亿元。广西依托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独具异彩的壮族的文化古迹,开发了包括5 个城市的特色旅游资源,建设了6 条精品旅游线路,2009 年旅游人数 1.2016 亿,旅游总收入 701 亿元。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运作,少数民族地区以其民族生存的地域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推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但民族特色旅游服务相关配套程度较低,还没有形成特色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一些民族风情资源挖掘的旅游产品往往拘泥于形式而缺少民族文化精神与内涵,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特色发展需要“行、游、购、住、食、娱”六要素组合追寻民族文化价值,拓展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可持续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演艺产业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的丰厚民族文化资源,以音乐、舞蹈及工艺美术等艺术形态的开发,开启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其中融入民族生态要素,又用现代观念和技术进行了阐释的民族歌舞艺术,以全新的运作模式促动的民族文艺演出业的发展最受关注。云南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和广西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民族艺术资源开发商业运营的成功典范。自2003年以来,《云南映象》以其柔美细腻、气势磅礴的民族歌舞生态美巡演全国33个省市,并远赴台湾、东南亚、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欧洲等地区商业演出,演艺蜚声海内外,到目前为止,演出突破3000 多场次。自2004年,《印象·刘三姐》以其如梦如诗、气势恢宏的实景演出,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观看,截至 2009 年上半年,演出 1400多场次,票房收入3亿元。
(三)少数民族地区工艺美术业发展
少数民族文明发展的地域环境与经济文化水平,塑造的民族习尚以工艺美术思维创作的物质形态,记载民族生活方式,传承民族风尚审美。民族历史嬗变引发的经济与文化技术的变更,创造了民族时代风格烙印的民族工艺美术的工艺和内容。因此,民族工艺美术创作及工艺美术创作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内涵,成为民族文化绚丽的瑰宝。当今,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制作突破了民族习俗的传承功用而拓展出更宽的商业发展路径。随着少数民族生活的现代化,本民族对民族工艺美术品日用需求相对弱化,而区域旅游业发展带动了本民族之外对浓郁民族风格工艺美术品使用、陈设或收藏需求的市场,而且海外需求也比较大。2010 年中国工艺品贸易额达 3200 亿美元,其中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占一定比例。
(四)少数民族地区会展业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民族区域资源特色和已形成规模的产业,筹办专业会展,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但会展业的发展,由于受制于地区经济、社会、场馆等因素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会展业发展相对发达地区,主要包括云南、新疆、内蒙古、广西。举办的国内有影响的节庆会展包括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和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地区产业特色的专业会展包括内蒙古奶牛及乳制品交易会、中华民族商品交易会和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2010 年举办的会展 300 多项,贸易成交总额约20 亿人民币,会展业日渐凸显着内蒙古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广西地区会展业 “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展品牌带动了会展业的全面发展。2010 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已举办了七届,共有150 多家商协会参与,参展企业达一万多家,贸易成交额达49.2 亿美元。2010 年 12 月 20 日广西正式实施《会展服务规范》和《会展场馆安全管理要求》,规范会展服务,使其发展更具专业性和国际性。
三、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特色推动发展
(一)文化生态观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因此,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阶段,应融汇什么样的意识和观念支撑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协调文化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生态观是生态美学的一个分支,认为自然滋养了人类文明,人类应尊重自然,感恩自然,保持人与自然和谐氛围;自然环境塑造人类生存与生活方式,哺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保持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呼吁人类生产的扩张不能突破自然的承受能力,人类物质的文明不能摧毁民族文化“物种”及“物种”多样的绵延,主张用生态的智慧研究与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提出不是所有民族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产业化的形态来运作发展,反对民族文化的表层造设的经济发展。因此,文化生态观引导的文化产业发展坚守以文化资源开发的民族本源性为基础,追求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一些成功的范例,众多成功的范例其共同点蕴含文化生态的思想。其中,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演艺业典范示例《云南印象》、《印象·刘三姐》、《草原传奇》以史诗的笔调勾勒出了蒙古民族由神话起源到草原生活这样一幅雄浑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现蒙古诗词音乐曲艺独特的音韵意境之美,蒙古民族蓬勃的生命活力与博大的精神情怀。
(二)特色推进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但政府宏观导向的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并不十分明朗。2009 年国务院发布的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在此基础上,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十个重点领域,包括演艺业、动漫业、文化娱乐业、游戏业、文化会展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品与工艺美术、艺术创意与设计、网络文化、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寻求文化产业均衡发展进程中,政府需要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并推进发展。文化资源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在指导意见圈定的重点领域结合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确定重点发展方向,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状态制约文化产业自主形成与发展,政府需要基于文化生态观意识下,审视标志性的民族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向与方式,采取特色推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为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设立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审核委员会和民族文化产业项目风险投资委员会。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审核委员会由民族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和文化产业高级经营管理者构成,负责审核文化产业项目申请,项目所属文化产业方向、项目开发文化资源的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发展预期和传承能力、成本及时间,筛选获得支持的文化产业项目及区分文化产业项目支持等级,保持文化产业内涵的民族文化生态和文化产业重点方向的特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项目风险投资委员会由文化产业高级经营管理者和风险投资的专家构成,负责提供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与运作的资本金、经营管理及其他方面的支持,促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成果的市场化,孵化特色民族文化产业项目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江平.中华民族问题理论和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6 [2]刘纯 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傅迎春 贵州导游基础知识[m].贵州省旅游局编写 2005 [4]徐万邦, 祁庆富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6 [5]罗康龙,黄贻修 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m].民族出版社 2006
第五篇: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打造
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打造
以宜春明月山为例
【摘要】:2007年春,宜春市打响了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建设为龙头的旅游升温战,该区区充分发挥“山、泉、禅、农”的资源优势,处处建设月亮文化景点,之后的几年中秋,宜春市举办了明月山月亮文化节暨经贸活动周,为更广泛有效地传播宜春月亮文化,打造以月亮文化为品牌形象的4A级景区。
【关键词】:宜春;月亮文化;明月山;品牌形象
一、旅游景区品牌设计的意义
旅游景区是以满足人们观光、休闲、娱乐、科考、探险等多层次精神需求的、自然的、人文的或人造主题性的旅游资源集合的特定区域。“注意力”经济时代对旅游景区的经营提出了新要求,“只有那些游客心目中具有强烈和美好形象的旅游地,才能吸引远在千里的旅游者到此一游”。
在选购有形产品时,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往往是被品牌代表的形象、信誉及象征意义所激发,甚至是被这些因素所支配。产品的品牌形象不仅可以吸引市场注意力,还能够“增值”。旅游景区产品虽有别于实物产品,但人们在购买时的思维方式却有相似之处。他们总会对那些著名的、形象好的景区景点产生兴趣和游览动机,若游览后感到名副其实,还会利用“口碑”来传播、推广、美化景区形象,因此品牌 形象的效益可见一斑。我国多数的旅游景区属于自然、文化遗产等类型的公共资源。长期以来,旅游景区在经营管理上缺乏市场运作和品
牌竞争的观念,处于较低级的经营状态,既使有部分景区产生了一些朦胧的品牌意识,也开始了向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的领域深入,但往往因 其品牌形象不突出、主营业绩较弱,无法发挥品牌效应。我国景点景区旅游企业目前只有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等极少数进行过主题公园的品牌化探索,还远不能与美国迪斯尼公司的品牌相比。至于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等在品牌形象方面就做得更少了。因此,对于经营旅游景区的企业而言,设计景区的品牌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明月山概述
明月山地处江西省西北,在全国第一批生态城市之一的江西省宜春市境内,距城西南31 km,属国家4A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景区.明月山属罗霄山脉,因整个景区山峰排列宛如一弯明月,故名为明月山.,她除了基本的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之外还有着她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
明月山的人文景观相当丰富,但还是以浪漫爱情为主体的月文化比较具有代表性。
1、月文化
在明月山,整个风景区都渗透了以月文化为主线,以爱情为主题,以山、水、树木为载体的人文景观.景区的景点及题名如明月广场相遇、荷塘月前相识、咏月碑林相知、竹林月影相约、晃月桥上相牵、抱月亭中相拥、浸月潭中相印、月下老人相系、拜月坛上相誓等都深刻地表达了月亮传奇浪漫的爱情故事,让人置身其中,既充分领略了美好的大自然风光,又深深感受到了月文化所体现的对爱情美好的祝愿
和憧憬.在游览路径两旁,按景观要求设计了许多石景,孤置、群置或散置,其上都雕刻有与月有关的诗、词、画.另外,景区专建蟾宫丹桂园,正对参观者设有一石景,上面刻有蟾宫丹桂园,其旁建有一亭,周围广植桂花,充分表达嫦娥奔月、蟾蜍吞月等中国千年流传的民间神话.每年八月桂花飘香之时,漫步其中,回味无穷·
2、月文化活动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都会在宜春明月山隆重地举行月亮节文化活动,让大家在传统佳节感受月文化的氛围,参与月文化活动,达到丰富旅游者和参观者的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目的,从而展现宜春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三、宜春明月山景区品牌形象打造
明月山景区拥有她的“地方性”差异,“文化性”差异,以及服务的个性,这些对于她品牌形象的差异十分的重要。近年来,宜春积极建设明月山月亮文化景点,规划了“山上造个月亮湖,山下建个月亮湾,沿途都有月亮景,处处体现月亮情”的建设蓝图,围绕“开启爱情新航,重温初恋旧梦”主题,设计了“明月广场相遇,荷塘月色相识,咏月碑林相知,竹林月影相约,晃月桥上相牵,抱月亭中相恋,浸月潭边相印,月下老人相系,拜月坛上相誓,梦月山庄相拥”的浪漫爱情之旅。月亮情之旅将是明月山月亮文化旅游的精髓所在,旨在通过旅游体验,让游客体验月亮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
1、月亮文化节官方集中单向传播模式
月亮文化节期间,宜春市政府举办了16项月亮文化活动和经贸洽谈活动,吸引了省内外63家新闻媒体参与报道月亮文化节,第二届夜里文化节除了延续首届一些传统经典活动如中秋拜月、火龙追月、烟花表演、月亮歌会外,还突出了农耕文化,在天工开物园举办首届全国农耕健身大赛,月亮文化节是宜春月亮文化集中传播的好时机,月亮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给宜春的社会经济带来积极影响,提升了宜春市的城市知名度。
2、宜春当前月亮文化品牌形象宣传的局限性
①宜春中心城区缺乏月亮文化氛围,资源过度集中在明月 山风景区。
②宜春月亮文化缺乏日常报道,媒介传播过度集中于月亮 文化节。
③宜春月亮文化节缺乏官民互动传播的文化活动。
④明月山景区的服务还不够个性化,服务设施还有待提高,比如景区内的厕所数量以及卫生情况。
⑤明月山风景区的底蕴还不足,现在的旅客更加倾向于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都不错的旅游景区。
所以要想宜春明月山的月亮文化品牌越走越远,既要加强宣传力度,更需要加强景区的文化底蕴,以及景区内的软硬件设施,形成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