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个境界》的教案
三个境界
白寿彝
教学目的:1.了解文章所阐述的有关治学的见解,领悟读书“三个境界”的内涵。
2.领会本文以论述为主,语言朴素严谨的特色。
3.学习读书心得的写作要领,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个境界”的内涵。
2.难点,掌握读书心得的写作要领,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1.把原词的含义与王国维和作者的理解加以比较,深入理解。
2.讨论探究法,通过讨论加深认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由王国维及其治学三境界,导入新课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末著名学者,新史学的开山
鼻祖。出身贫穷,靠刻苦自学成才,是我国近代学术研究论著最多,成就很高的学者之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三首宋词中的名句来形象概括治学之路,其实是治学经验之谈 也是他一生研究学问的真实写照。
本文是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读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札记后所写的读书心得。
简介作者:白寿彝(1909—2000),河南开封人,回族,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
早年就读于开封市后安德烈学校、上海文治大学,1929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攻读中国哲学史。毕业后做过多年的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对我国史学研究、伊斯兰教史、回族史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重大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史存稿》、《回民起义》等(其他见教材P27注释)。白老先生治学严谨,精心育人,为我国史学界和教育界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点几个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三.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领悟读书“三个境界”的内涵,学习读书心得的写法。
2.读时思考:(1)本文主要是联系“三个境界”谈治学的体会,作者认为治学有秘诀吗?如果有,作者认为秘诀是什么?(2)本文议论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1)作者认为治学的秘诀是认真去体会,认真去做。
(2)本文议论的中心:治学要认真地去体会,认真地去做。
四.读后,请同学们归纳本文结构与内容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点:治学要认真地去体会,认真地去做。这是作者读书的“自得”,是文章议论的中心。
第二部分(3段):按照自己的领悟解释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
第三部分(4—6段):在领悟的基础上,对三个境界逐一阐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精读品析课文,深刻领会“三个境界”的内涵
第1段:用设问开头,提出论题“怎样治学”→接着,指出治学的关键(即所谓秘诀):认真体会,认真去做→再引出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
第2段:摘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三境界说,为下文铺垫。
第一境界引自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天(山)长水知何处?”这首词是写离别相思之情。
第二境界引自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首词写怀念远方的恋人。
第三境界引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写元宵之夜在长街中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第3段:第一境界,王国维借引晏殊词的意思,是说不管怎样的客观条件(“昨夜西风凋碧树”),都要能甘居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毫不动摇地去学习(一个”独”字,形象地点出这个意思)。“上高楼”,是为了看得更远;也只有“上高楼”,才能“望尽天涯路”。作者用“目光远大,意志坚定”来解释第一境界,抓住了它的根本。第二境界,作者解释是“ 能够吃苦耐劳,经得起考验”。这正是王国维的本意,他借柳永的词,加以形象、生动的表述。第三境界,作者解释为什么?(“在热闹的场合是不能有所发现,你寻他千百度也不行,但偏偏是在灯火阑珊没有什么人的地方,找到他了)。为什么在热闹的场合里不能有所发现呢?(让学生思考讨论)。明确:治学贵在独创,随大流,凑热闹,人云亦云,是不能有所发现的,哪怕千百次的寻找,也是不能有所发明、创造的。
思考:“灯火阑珊没有什么人的地方”借喻什么?
明确:借指能不为现成的观念所束缚,不为旧的学说所局限,敢于冲破传统的控制,经过刻苦的钻研、探索,有真知灼见,能独辟蹊径。
第4段:作者首先把第一境界进一步归结为“立志”→明确“立志”的含义:对于我们国家民族有所贡献,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接着指出最重要的是一个“立”字。作者的这些论述,既来源于王国维的原文,又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阐发。
第5段:作者先阐述“第二境界实际上也说的是立志的具体表现,紧承第一境界,揭示如何“立”。第二句指出“必须思想感情到了第二境界才可到达”,也就是要心甘情愿地、不惜一切地像热恋中的情人那样去追求。第三句揭示精神实质,就是荀子所说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下文分两层阐述,第一层引用《劝学》中的名句,指出学习知识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要持之以恒。第二层引用《礼记·中庸》中的“人一己百”的名言,说明“锲而不舍”的重要作用。最后用一个比喻来归纳上文,形象揭示“锲而不舍”的必然结果,并开启下文,过渡到第三境界。
第6段:作者指出第三境界的核心就是“自得”(自得,就是自己有所体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引用孟子的话说明:深造就是为了自得,真正掌握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然后,针对人们在治学中的倾向,从多方面来阐述如何正确理解自得。最后指出自得对个人学业、对学术界的进步都大有好处,并附带指出当前的一种“不好的风气”。说明这种风气不能带来创新。
二.归纳本文的写法(从中学习读书心得的写法)
本文通过对“三个境界”的领悟来阐述有关治学的见解,体现了读书心得的特点:一个是“读”,即读什么,一个是“得”,从中得到什么,两者紧密相连;先写所读文章(书)的内容和领悟,再写心得见解,后者是重点。读书心得以论述为主,论点来自读书受到的启发;以所读书的内容为阐述的依据,把原书的内容和自己的认识融合起来论述。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五.板书设计:
治学的关键:认真体会,认真去做。→引出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为“立志”→明确“立志”的含义→最重要是“立”
第二境界是立志的具体表现
第三境界的核心就是“自得”→“自得”的好处
教学反思:
第二篇:教师的三个境界
教师的三个境界
评论发布者:闫克富 发布时间:2014-07-31 09:09:05 教师是一种职业,但如果教师只是把它当做一种职业,那么,这样的教师就是不称职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那么,我认为教师也应该有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在“下海”的人大把数钱时不眼红,在歌星影星大受追捧时不发烧,也就是做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就是实干加巧干,既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学生倾尽心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动脑子,探索规律,发现真理,追求成功。这是做教师的第二境界,这个境界显然比第一境界要高。
第三境界,把教师当作一种艺术。把教师当作一种艺术,就是要博古通今,博采众长,信手拈来最恰当的事例,将其融入课堂,天衣无缝,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汲取知识的芬芳,不再有学习之苦,不再觉背书之累。这种境界,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但这个层次是很难做到的,这就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和坚持,才有可能体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
第三篇:管理的三个境界
管理的三个境界
本人管理专业毕业,工作三年,现在在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做文案,结合我自己的学习、工作经验,谈一下我对管理的看法和认知。第一次发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一境界:草莽英雄——管理即做人
当我还未进入大学,学习专业的管理学知识时,我对管理学可以基层的说一无所知。在中国,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较晚,真正的职业经理人为数不多,中国多数的企业创业者以及各个层级管理者未接受过正统的管理学专业训练,他们是如何来管理的呢?这些人的管理往往取决于个人的行事、处世风格,凭着自己的本能反应来管人。
但是,这也不是说,这些人都不会管理。有些人天生就具有领袖的德才。
第二境界:科班毕业——管理即考核
当我大学毕业之后,我学习到了系统的管理学理论,这时,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制度、考核、规范化、激励”等专业管理术语。但是,在还没有经过管理实践的锻炼之前,我往往将管理简单化、机械化,甚至天真的以为,管理有什么困难的,只要制定好各项管理规范、制度,然后设置配套绩效考核体系,优则奖励,劣者惩戒,被管理者岂不是会乖乖的听命于我?现在想来这种想法实在天真。
事实上,中国很多的职业经理人以及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错误认知,过于注重“经济人”的假设,管理上多依赖于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以及考核的正、负向激励作用。在激励上,也是以薪资、福利等物质激励为主。在这种机制下,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前的博弈、冲突、对抗严重,被管理者只有在外在利益的刺激下才会有所行动,对于职责之外的事情不管不问,消极被动。这也是当今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员工缺乏积极主动性,规章制度难以执行到位,员工缺乏价值实现感而频频跳槽等等。
第三境界:人本大师——管理即哲学
管理大师江广营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管理背后是哲学,执行深处是人性”,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必须了解人性,管理实际上是管“人心”。简单的说,这也可以说是非常流行的“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已经是流行很久的话题,但是真正理解人本管理,并将人本管理真正落实到位的企业微乎其微。江广营老师领导的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2007年,我有幸加入了八九点公司。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大学课程、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工具。尤其是刚进入公司的半年里,公司的管理思维、理念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以前持有的简单的、机械的管理思维也得到了纠正。
八九点的管理思维和方法独具特色,甚至与一般的管理理论相悖。在八九点公司,没有严苛的规章制度,没有严格的个人绩效考核制度,这在当今时代似乎不太现实,甚至难以置信,但是其管理的效果却让人惊讶。八九点员工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敬业精神多次打动了客户。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篇幅有限,无法详细展开,简单的列举一两个
例子。
激励即时化:人是精神的动物,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经济人”假设。八九点强调的是“用精神的以人为本,取代物质的以人为本”。这在日常管理中集中体现的一点是就是即时激励的文化氛围。每天公司晚会上,各部门轮值部长按照五级分布对员工进行评价,对于当天表现优异者给予即时的激励,对于当天表现较差者,给予改进的意见。此外,每月底,员工选举产生“执行星星”、“协作之星”等“星星”,并给予荣誉和一定的物质激励。在八九点,只要你有任何改进和进步,只要你对团队成员给予任何帮助和协助,只要你取得出任何绩效,你都会获得来自同事的嘉许和肯定,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来自团队的尊重和认同,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比薪酬更有效的激励措施,因此团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涨,同时,同事之间相互协助的氛围也非常浓厚。
制度公约化:江广营老师说:“人拒绝被管理,就像拒绝被征服”,对于约束自己行为的规章制度,本能的会与之博弈、甚至对抗,即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也是制度执行不力的最大障碍之一。八九点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
管理全员化:
第四篇:教师职业道德的三个境界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三种境界: 境界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 这一境界说的是教师遵守规范道德境界。能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旅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不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再者,能够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对工作不敷衍塞责,关心学生,对学生平等、公正,还能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完善自己,等等。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些都能认真遵守、履行。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一境界。
境界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这一境界说的是拷问良心道德境界。教育良心是教师高层次的道德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性的体现。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是教育良心的核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注意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重视教学质量,还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加强为人师表意识。教师是良心事业,教师能让一个人从颓废走向乐观,从羞涩步入从容,从布衣变成天子,所以教师要从良心出发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二个境界。
境界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这一境界说的是体验幸福感道德境界。教育不仅是良心的事业,还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应当是幸福的职业。教师的幸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精神享受。教师的幸福感不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另外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于爱学生,爱学生才能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还源于领导的支持和肯定,源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好这些才能品味作为教师的幸福感。这是教师这也道德的第三个境界。
二、师范生誓词:
我志愿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我将专注学业,刻苦用功,扎实基础;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善待他人。我要把高尚的师德作为追求目标,刚正博爱,睿智笃行,注重行为细节。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祖国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第五篇:学习的三个境界-体会学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就经常挂在了我们的耳边,伴随着我们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直到毕业、工作、成家立业、终老一生。可以说学习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学子们寒窗苦读,诵经问典是学习;同事们相互探讨,找寻工作方法是学习;“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更是一种高质量的学习。有时候,学习是一项相当枯燥、宏大、持久的工程,投入的学习是需要动力的,《励学篇》写到: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些话语,激励着无数学子皓首穷经,为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荣耀而悬梁刺股。
然而,学习与读书还是有区别的。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常常听到的是要好好“读书”,因为只有读好了书,才能考得好成绩,才能取得好名次,才能获得进入更好的学校深造的机会。而且,这时候的读书,强调更多的是要读好教科书。也许,这与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有关,也跟中国当前教育资源不足且配置不均有关,我们在教科书的条条框框中完成了童年知识底蕴的积淀,当我们长大的时候,“读书”的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不知不觉地把书本当成了最权威的知识宝库,把掌握书中的知识当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
即便是读书式的学习,聪明的人也是有选择性的。大千世界,三百六十行,行行皆能出状元,可见,终身的学习成绩一定是跟客观环境相关的,曹雪芹也曾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周围的环境不同,用心的程度不同,其学习的结果便会截然不同。“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学会什么,或者说父母希望孩子学会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遭的人和事。今天,我们希望在人生最风华正茂的年华里学到什么样的学问,也需要用心地读懂社会环境这本无字大书。
由于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变已经促使世界的变化远远超越了人们当初的想象,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再不断地“读书”,效果似乎越来越不灵了,很多东西还没有写进书中,就已经发生、发展、成长壮大,甚至快速消亡了。
没有了书本的指引,人们的学习遇到了空前的障碍,迷惑充满了内心。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读书跟学习是不同的,读书并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要解决现实中的困惑,还是要靠一定的经验、原则和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才能洞悉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在书本中无法穷尽的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作为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老师,我们也谨记着先贤的智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说书本中的知识好比一条条放在篮子里的“鱼”,已经被洗净晒干腌制好,只待饿了的孩子们从盘子里抓了去吃的话,“授人以鱼”,就是一次善良的行动,一次施舍、一次给予,一次帮助。但接受的人能否一生都有鱼可食,却不能保证。
“授人以渔”观念的提出,是教育史上最令人感动的伟大转变之一,这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奉献。以“卖鱼”为生的师者,转手将打渔的本事教给了每一个向他“买鱼”的人,且不论顾客贫富贵贱,均能一视同仁。学会了打渔本领的人们,再也不怕没有鱼吃。
如果说,读书,也就是从篮子里拿几条鱼是学习的最初境界的话,学会打渔的本事,就是学习的更高境界,作为老师来说,将弄好的鱼拿给学生是教学的最低境界,而教会学生捕鱼的本领,则是更高的境界,古语赞美老师说“桃李满天下”、“栽大木以柱长天”,就是教会学生在社会上能够自强自立,经风雨、砺霜雪,仍然能够傲立于世,向世界奉上自己的果实或力量。
那么学习有没有更高的境界呢?
我们认为比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更高的境界是喜欢吃鱼或者具有强烈的打渔动力。也就是发掘出内心学习的原动力。喜欢吃鱼的人,或者说内心深处有着强烈打渔愿望的人,才会去努力研究怎么捕捞更多的鱼,才会比别人更加积极地去学习捕鱼的技术,最终也一定会比别人打到更多的鱼。在学习中,我们经常强调激发学习的兴趣,其实,兴趣跟学习的“原动力”还是有所区别的。兴趣是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爱好、喜欢而产生的一种愉快情绪和积极反应,它能够促使人们集中注意力于某一方面。而原动力则是人们内心深处更加强烈、稳定的愿望或渴求。渴望受人尊重,便会努力自强,不甘平庸;渴望得到幸福,便会设法摆脱贫穷,不怕艰辛。学习的原动力在内心深处往往与终身的理想和追求连在一起,成为改变人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在读书人的身上代代相传,修身是为了“齐家”,学习是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这也是现实中的读书人最朴素的愿望,却也是
最深层次的力量。“强力能够劈开一块盾牌,甚至毁灭生命,但是只有爱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很多人最初读书的原动力,并非来自兴趣爱好,而是源自对父母的爱,以及由此升华而来的家庭责任感:光耀前程,也就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是儿女成功的渴望,也是当初父母望子成龙的梦想。所以,在学习的第三境界中,有着兴趣爱好和内心深处的原动力两种不同的层
次。莘莘学子中,对学习的兴趣可能大致相同,但内心的追求绝不一样,正是这种潜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力量,不断推动一个人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行、奋斗,奔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很多年后,同伴中有人出类拔萃,有人碌碌无为,有人大富大贵,有人落魄潦倒,有人在某一个领域已经到达了高山之巅、金字塔顶,有人仍然徘徊在半亩方塘边的日升日落里。
无论作为教师,还是作为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为何而学,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的原动力,诚如古人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激发了内心深处的原动力,远远比明白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内容更加重要。反之,如果知道了为何而学,也就知道了学习什么,怎么学习。正如经典所论述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所以无论学习,还是教学,都有着不同的境界,教育就是教师用手中的火柴,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火花,让他们燃起一盏属于自己的明灯,照亮未来,从“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