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优秀经理人的三个境界00
做优秀经理人的三个境界
前几天,与几位朋友进行交流时,我们谈到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经理人。每一个优秀的经理都有各自成功的环境,而良好的人品是基础,管理知识是保证,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很重要。一个优秀的经理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获得良好的业绩。结合这些年自己的实际工作和成长经历,笔者总结了经理的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做”经理;第二层是“坐”经理;第三层是“作”经理。
“做”经理是要求经理人身先士卒,带领大家一起做工作:
“坐”经理是指坐在经理这个位置的人,仅仅会做业务是不行的,还要能够坐下来,学会管理自己的部门:
“作”经理是要求经理人成为员工的“主心骨”,作”为一个“头”,要成为一个部门的精神支柱。
作为一个区域、领域的领导人,经理应在公司和个人发展的不同时期应扮演不同的角色,追求一个比一个更理想的境界。这些追求修炼了自身,提高了自身,同时也会为自己服务的企业创造良好的业绩。应该说明的是笔者这几年是沿着这个轨迹走过来的,但并非事先规划好的,本文是回过头来对几年经理人生涯的感悟,所以我把它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为那些正在经理位置上努力工作的人提供一点思考的方向。
“做”经理是经理人的第一层境界
一个新经理人,他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有能力解决业务中的实际问题;一个新经理人,他必须尽快地获得自己下属的认同,亲历亲为、身先士卒是最有效地手段。特别是在新开辟的市场,由于员工的数量、水平都较低,经理自己做业务有不得以而为之的原因,但是经理自己主动开拓市场,既可以快速赢得市场空间,又可以起到带徒弟的作用,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这个阶段的经理首要的是能“做”,会“做”,肯“做”。
笔者早年在深圳的一家公司做销售,97年只身到南京筹办分公司,从买第一张桌子,招第一个员工开始,像“工蜂”一样一点一滴地将公司办了起来。分公司下半年开业时,员工的水平还很有限,很多业务如:谈单、送货、安装、培训、收款等工作都亲自完成。那年10月销售特别好,我带着司机装了一车的机器,到苏北谈单、送货、安装,2天就将所有的机器卖掉。回程时,我和司机轮流开了一通宵的车,车开到家就坏了,但是徐州、安徽砀山等地又等着签单、安装。我让司机回去睡觉,自己到朋友的公司借了一辆车,装上机器,下午叫上司机又上路了。砀山做完最后一笔业务已是夜晚,我们没有忘记给员工买了一车梨子,回来才发现被卖梨人骗了,中间夹带了很多又破又小的苹果。分发梨子时,员工没有一个抱怨,还悄悄地将最大的梨子装了一大箱送到我的家里。吃梨时,我发现这些梨子特别甜。
早期,笔者感受最深的是埋头苦干,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带领下属一起做才
是最重要的。通过OJT(on the job training),开展传帮带,亲自示范,提高员工的水平,规范员工行为,解放自己,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新任经理人往往拥有较高的技术、业务水平,不能狭隘地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藏起来,以显示自己的过人之处。经理人必须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自己的下属,不用担心自己的下属超过自己。只有整体水平提高,分公司才能得到更好的业绩。
经理人的第二层境界是“坐”经理
经理人多数都是从销售、服务等具体业务工作成长起来的,有着较强的业务能力,但往往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因此,学一点管理学,掌握一点领导的艺术,才能真正“坐”稳经理的位置。有些经理人喜欢自己做业务,享受其中的成就感,但长此以往是难以成长为一名好的经理的。光自己埋头苦干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也不可能做好领导工作,一个经理人要能够“坐”下来,理清区域市场的发展思路,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设计销售组织、配备好人员,通过有效的激励保证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确保部门实现预定的目标。
随着分公司的不断发展,员工不断扩充,笔者感到必须转移自己的工作重心。虽然还在一线,虽然还亲历亲为,但是中心工作已经不再是做具体的业务,而是管理好分公司、领导好员工。员工多了,我们按照业务流程和业务种类划分了4个部门:直销部、技术服务部、代理商促进部以及管理部,并逐步建立起一支中层管理队伍。有了这些部门,还要配套各种管理制度。(早年总部管理对分公司是比较粗放的,分公司管理制度要自己去制定。)我们按照分公司的实际运作需要,制定了相关的员工管理,业务管理,业绩考核等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使得分公司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在全国分公司系统中也小有名气。于是兄弟分公司纷纷效仿我们的管理制度,后来还闹了一个笑话,在某分公司的管理制度中赫然写着:“本制度的解释权在南京分公司”.有效地激励员工是一个经理人逐渐成熟的标志,“管人”是经理人的重要工作,也是“坐”稳经理位置的重要环节。高压下的经理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人际关系紧张。刚做经理时,笔者由于经验不足,在“管人”上出了很多失误。对员工的管理突出一个“严”字,一旦员工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大发雷霆,分公司经常听到训斥的声音,员工的势气很低落。有些很有培养前途的员工,在自己悉心指导下流失了。通过反思和学习,笔者知道了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通过正确的激励和引导员工,必须及时地肯定和表扬员工,于是脾气没有了,态度和蔼了,员工有什么话也敢对我说了。分公司的氛围融洽了,员工的流失率降低了,进步的速度也加快了。
经理人“作”为一个“头”,要成为一个部门的精神支柱,这是第三层境界
这是一个经理人的最高境界。因为他的存在,组织成员有了安全感;因为他的存在,组织有了发展方向;因为他的存在,组织永葆青春活力,不断进步;因为他的存在,组织凝聚成为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集体……
“胆大心细、敢做敢为”是一个经理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员工的主心骨。99年,笔者所在的公司重组,从代理商变为了厂商,公司的战略也发生了变化,原来单一追求利润的做法变为了组织市场、长期经营市场。根据总
部的安排,我们对江苏、安徽市场重新做了规划,大力整理市场。当时全国最大的经销商就在江苏,占据分公司业务的40%左右,但它同时也是“代用品”的集散中心,在市场上不断与分公司发生冲突。对于这样的经销商,公司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担心销量下降,主张以稳定为主;另一种是以分公司为首的,主张坚决予以改造。在取得总部领导的支持后,我们提出了很多优惠条件限时让该经销商进行调整。在一切努力未果后,我们也掌握了它的渠道销售,在巨大的压力下,果断地取消这家与公司发展方向不一致的经销商的合作关系,从而一举改变了苏皖市场状况,规范了市场运作,渠道成员的积极性大增,分公司销售业绩连续几年攀升,获得了同行的赞誉。
经理人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成为公司的一面旗子。经理人“作”为一名师长,必须带出一支优秀的的员工队伍,特别是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新任的经理人由于资历的问题,一般都会很自律,但是随着业绩的改善、资历的增长,诱惑也不断增加,经理人能够持续约束自己就很困难,于是会降低对自己要求,甚至发生内部腐败等行为。经理人必须一贯地自律,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人才,用严谨的作风去感召人才,用宽广的胸怀去笼络人才,建立一支梯形的员工队伍。宽广的胸怀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宽以待人”,“用人长,抑其短”,才能将那些有个性的人才调整好,将其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公司发展的轨道中,成为公司的有用之才。通过几年的精心培养,南京分公司为总部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人才,目前在分公司经理位置上的就有3人(占全国家分公司经理的10%);在全国各部门、其他分支机构的达十几人。
学习能力是一个经理人持续发展的动力,经理人应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带动全体员工学习,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氛围。通过学习,我改变了坏脾气;通过学习,我懂得任何管理;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如何把握市场……2001年,南京分公司业务达到了700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分公司。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此事在分公司引起了轰动,激发了分公司员工的求知欲,不少员工报名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学习风气在分公司蔚然成风。
当然,我是幸运的,幸运地遇到了好员工;幸运地遇到了好领导;幸运地遇到了扩展的市场环境,幸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一个经理人要做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必须随时做好准备抓住这些机会,他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将个人的发展规划融入到公司的发展轨道上,将个人的发展建立在公司、部门发展的基础之上。一个经理人,他应该沿着“做”经理;到“坐”经理;再到“作”经理,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建立自己的领导风格,成为一个职业化的经理人,塑造自己的职业经理人生涯。
第二篇:《三个境界》的教案
三个境界
白寿彝
教学目的:1.了解文章所阐述的有关治学的见解,领悟读书“三个境界”的内涵。
2.领会本文以论述为主,语言朴素严谨的特色。
3.学习读书心得的写作要领,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个境界”的内涵。
2.难点,掌握读书心得的写作要领,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1.把原词的含义与王国维和作者的理解加以比较,深入理解。
2.讨论探究法,通过讨论加深认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由王国维及其治学三境界,导入新课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末著名学者,新史学的开山
鼻祖。出身贫穷,靠刻苦自学成才,是我国近代学术研究论著最多,成就很高的学者之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三首宋词中的名句来形象概括治学之路,其实是治学经验之谈 也是他一生研究学问的真实写照。
本文是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读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札记后所写的读书心得。
简介作者:白寿彝(1909—2000),河南开封人,回族,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
早年就读于开封市后安德烈学校、上海文治大学,1929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攻读中国哲学史。毕业后做过多年的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对我国史学研究、伊斯兰教史、回族史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重大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史存稿》、《回民起义》等(其他见教材P27注释)。白老先生治学严谨,精心育人,为我国史学界和教育界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点几个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三.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领悟读书“三个境界”的内涵,学习读书心得的写法。
2.读时思考:(1)本文主要是联系“三个境界”谈治学的体会,作者认为治学有秘诀吗?如果有,作者认为秘诀是什么?(2)本文议论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1)作者认为治学的秘诀是认真去体会,认真去做。
(2)本文议论的中心:治学要认真地去体会,认真地去做。
四.读后,请同学们归纳本文结构与内容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点:治学要认真地去体会,认真地去做。这是作者读书的“自得”,是文章议论的中心。
第二部分(3段):按照自己的领悟解释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
第三部分(4—6段):在领悟的基础上,对三个境界逐一阐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精读品析课文,深刻领会“三个境界”的内涵
第1段:用设问开头,提出论题“怎样治学”→接着,指出治学的关键(即所谓秘诀):认真体会,认真去做→再引出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
第2段:摘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三境界说,为下文铺垫。
第一境界引自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天(山)长水知何处?”这首词是写离别相思之情。
第二境界引自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首词写怀念远方的恋人。
第三境界引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写元宵之夜在长街中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第3段:第一境界,王国维借引晏殊词的意思,是说不管怎样的客观条件(“昨夜西风凋碧树”),都要能甘居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毫不动摇地去学习(一个”独”字,形象地点出这个意思)。“上高楼”,是为了看得更远;也只有“上高楼”,才能“望尽天涯路”。作者用“目光远大,意志坚定”来解释第一境界,抓住了它的根本。第二境界,作者解释是“ 能够吃苦耐劳,经得起考验”。这正是王国维的本意,他借柳永的词,加以形象、生动的表述。第三境界,作者解释为什么?(“在热闹的场合是不能有所发现,你寻他千百度也不行,但偏偏是在灯火阑珊没有什么人的地方,找到他了)。为什么在热闹的场合里不能有所发现呢?(让学生思考讨论)。明确:治学贵在独创,随大流,凑热闹,人云亦云,是不能有所发现的,哪怕千百次的寻找,也是不能有所发明、创造的。
思考:“灯火阑珊没有什么人的地方”借喻什么?
明确:借指能不为现成的观念所束缚,不为旧的学说所局限,敢于冲破传统的控制,经过刻苦的钻研、探索,有真知灼见,能独辟蹊径。
第4段:作者首先把第一境界进一步归结为“立志”→明确“立志”的含义:对于我们国家民族有所贡献,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接着指出最重要的是一个“立”字。作者的这些论述,既来源于王国维的原文,又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阐发。
第5段:作者先阐述“第二境界实际上也说的是立志的具体表现,紧承第一境界,揭示如何“立”。第二句指出“必须思想感情到了第二境界才可到达”,也就是要心甘情愿地、不惜一切地像热恋中的情人那样去追求。第三句揭示精神实质,就是荀子所说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下文分两层阐述,第一层引用《劝学》中的名句,指出学习知识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要持之以恒。第二层引用《礼记·中庸》中的“人一己百”的名言,说明“锲而不舍”的重要作用。最后用一个比喻来归纳上文,形象揭示“锲而不舍”的必然结果,并开启下文,过渡到第三境界。
第6段:作者指出第三境界的核心就是“自得”(自得,就是自己有所体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引用孟子的话说明:深造就是为了自得,真正掌握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然后,针对人们在治学中的倾向,从多方面来阐述如何正确理解自得。最后指出自得对个人学业、对学术界的进步都大有好处,并附带指出当前的一种“不好的风气”。说明这种风气不能带来创新。
二.归纳本文的写法(从中学习读书心得的写法)
本文通过对“三个境界”的领悟来阐述有关治学的见解,体现了读书心得的特点:一个是“读”,即读什么,一个是“得”,从中得到什么,两者紧密相连;先写所读文章(书)的内容和领悟,再写心得见解,后者是重点。读书心得以论述为主,论点来自读书受到的启发;以所读书的内容为阐述的依据,把原书的内容和自己的认识融合起来论述。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五.板书设计:
治学的关键:认真体会,认真去做。→引出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为“立志”→明确“立志”的含义→最重要是“立”
第二境界是立志的具体表现
第三境界的核心就是“自得”→“自得”的好处
教学反思:
第三篇:教师的三个境界
教师的三个境界
评论发布者:闫克富 发布时间:2014-07-31 09:09:05 教师是一种职业,但如果教师只是把它当做一种职业,那么,这样的教师就是不称职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那么,我认为教师也应该有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在“下海”的人大把数钱时不眼红,在歌星影星大受追捧时不发烧,也就是做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把教师当作一种事业。就是实干加巧干,既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学生倾尽心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动脑子,探索规律,发现真理,追求成功。这是做教师的第二境界,这个境界显然比第一境界要高。
第三境界,把教师当作一种艺术。把教师当作一种艺术,就是要博古通今,博采众长,信手拈来最恰当的事例,将其融入课堂,天衣无缝,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汲取知识的芬芳,不再有学习之苦,不再觉背书之累。这种境界,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但这个层次是很难做到的,这就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和坚持,才有可能体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
第四篇:管理的三个境界
管理的三个境界
本人管理专业毕业,工作三年,现在在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做文案,结合我自己的学习、工作经验,谈一下我对管理的看法和认知。第一次发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一境界:草莽英雄——管理即做人
当我还未进入大学,学习专业的管理学知识时,我对管理学可以基层的说一无所知。在中国,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较晚,真正的职业经理人为数不多,中国多数的企业创业者以及各个层级管理者未接受过正统的管理学专业训练,他们是如何来管理的呢?这些人的管理往往取决于个人的行事、处世风格,凭着自己的本能反应来管人。
但是,这也不是说,这些人都不会管理。有些人天生就具有领袖的德才。
第二境界:科班毕业——管理即考核
当我大学毕业之后,我学习到了系统的管理学理论,这时,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制度、考核、规范化、激励”等专业管理术语。但是,在还没有经过管理实践的锻炼之前,我往往将管理简单化、机械化,甚至天真的以为,管理有什么困难的,只要制定好各项管理规范、制度,然后设置配套绩效考核体系,优则奖励,劣者惩戒,被管理者岂不是会乖乖的听命于我?现在想来这种想法实在天真。
事实上,中国很多的职业经理人以及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错误认知,过于注重“经济人”的假设,管理上多依赖于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以及考核的正、负向激励作用。在激励上,也是以薪资、福利等物质激励为主。在这种机制下,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前的博弈、冲突、对抗严重,被管理者只有在外在利益的刺激下才会有所行动,对于职责之外的事情不管不问,消极被动。这也是当今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员工缺乏积极主动性,规章制度难以执行到位,员工缺乏价值实现感而频频跳槽等等。
第三境界:人本大师——管理即哲学
管理大师江广营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管理背后是哲学,执行深处是人性”,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必须了解人性,管理实际上是管“人心”。简单的说,这也可以说是非常流行的“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已经是流行很久的话题,但是真正理解人本管理,并将人本管理真正落实到位的企业微乎其微。江广营老师领导的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2007年,我有幸加入了八九点公司。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大学课程、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工具。尤其是刚进入公司的半年里,公司的管理思维、理念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以前持有的简单的、机械的管理思维也得到了纠正。
八九点的管理思维和方法独具特色,甚至与一般的管理理论相悖。在八九点公司,没有严苛的规章制度,没有严格的个人绩效考核制度,这在当今时代似乎不太现实,甚至难以置信,但是其管理的效果却让人惊讶。八九点员工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敬业精神多次打动了客户。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篇幅有限,无法详细展开,简单的列举一两个
例子。
激励即时化:人是精神的动物,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经济人”假设。八九点强调的是“用精神的以人为本,取代物质的以人为本”。这在日常管理中集中体现的一点是就是即时激励的文化氛围。每天公司晚会上,各部门轮值部长按照五级分布对员工进行评价,对于当天表现优异者给予即时的激励,对于当天表现较差者,给予改进的意见。此外,每月底,员工选举产生“执行星星”、“协作之星”等“星星”,并给予荣誉和一定的物质激励。在八九点,只要你有任何改进和进步,只要你对团队成员给予任何帮助和协助,只要你取得出任何绩效,你都会获得来自同事的嘉许和肯定,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来自团队的尊重和认同,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比薪酬更有效的激励措施,因此团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涨,同时,同事之间相互协助的氛围也非常浓厚。
制度公约化:江广营老师说:“人拒绝被管理,就像拒绝被征服”,对于约束自己行为的规章制度,本能的会与之博弈、甚至对抗,即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也是制度执行不力的最大障碍之一。八九点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
管理全员化:
第五篇:教师职业道德的三个境界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三种境界: 境界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 这一境界说的是教师遵守规范道德境界。能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旅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不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再者,能够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对工作不敷衍塞责,关心学生,对学生平等、公正,还能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完善自己,等等。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些都能认真遵守、履行。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一境界。
境界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这一境界说的是拷问良心道德境界。教育良心是教师高层次的道德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性的体现。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是教育良心的核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注意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重视教学质量,还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加强为人师表意识。教师是良心事业,教师能让一个人从颓废走向乐观,从羞涩步入从容,从布衣变成天子,所以教师要从良心出发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二个境界。
境界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这一境界说的是体验幸福感道德境界。教育不仅是良心的事业,还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应当是幸福的职业。教师的幸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精神享受。教师的幸福感不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另外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于爱学生,爱学生才能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还源于领导的支持和肯定,源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好这些才能品味作为教师的幸福感。这是教师这也道德的第三个境界。
二、师范生誓词:
我志愿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我将专注学业,刻苦用功,扎实基础;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善待他人。我要把高尚的师德作为追求目标,刚正博爱,睿智笃行,注重行为细节。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祖国教育事业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