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永州: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引领永州现代农业发展
湖南永州: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引领永州现代农业发展
发布日期:2013-8-27发布人:网站管理员来源:红网浏览次数:1
昨日上午,市委书记陈文浩在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调研时强调,充分发挥国家级金字招牌优势,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引领永州现代农业发展。市领导颜海林、舒平、刘尤碧、封金祥、戴菊芳、伍军等参加调研。
陈文浩首先来到万喜登农业园,仔细了解企业的种养规模、土地流转和融资渠道,要求农业园要在科技、标准和设施上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来到果秀庄园正在建设的厂房,陈文浩说,果秀庄园要放眼全球,着眼未来,做好规划设计,加快建设进度。在冷水滩伊塘土地银行,陈文浩指出,要用经营城市建设用地的理念来经营农村流转土地,对乡镇农业用地做好规划,实行功能分区,打造主导产业。
在听取了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汇报和相关负责人发言后,陈文浩指出,永州的特色在农业,永州农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块金字招牌来之不易,含金量很高,符合永州发展实际。目前园区骨架初具规模,各项基础工作有序进行,一批好企业相继入驻,来势看好。
陈文浩要求,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充分利用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块金字招牌,引领永州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突出园区的科技引领、产业引领和机制引领作用。
科技引领就是要发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在标准化农业和设施农业上充分引领,把信息化、物联网应用到农业科技中来,把现代农业与旅游观光、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充分融合;产业引领就是要突出产业标准建设,打造能引领标准的产业,占据产业制高点,加大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力度;机制引领就是要突出政府的基础工作,提高服务水平。要用市场法则解决园区问题,推动园区发展。
陈文浩强调,加快园区发展步伐,要突出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城镇建设。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把基础设施作为当前最大的事情来抓,结合规划,全面进行道路、水电、通讯等设施建设。要突出土地流转。在充分摸清底子的基础上,按照功能分区的要求,做好农业用地的总体规划。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大的投资商,促进园区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一、长寿区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和能力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后,我区始终按照胡总书记“314”重要部署,紧紧围绕重庆市“一圈两翼”总体发展战略,抓住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主城发展,力争把长寿建设成为重庆的“工业高地、都市农业基地、旅游休闲胜地、区域物流中心”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一流的生态大城市、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2007年,全区完成GDP总量125.3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4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51.4%;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125.3亿元,同比增长32 %;农业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10.8 %;农民人均纯收入4158元,同比增长19.5%。
近年来,我区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日渐显现,逐步形成了柑橘、蛋(肉)鸡、有机水产品、能源甘薯四大优势产业和蔬菜、生猪等潜势产业。目前,我区已发展柑橘面积21万亩,蛋(肉)鸡500万只,10万亩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进程加快,长寿湖生态鱼已获得绿色有机鱼和国家名牌农产品认证,能源甘薯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左右。《柑橘产业发展规划》、《蛋(肉)鸡产业发展规划》、《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规划》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区以“生态养殖——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生态种植”为模式的农业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综上所述,我区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条件。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总体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大、加快、加强”的总体要求,以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以现代工业的成果武装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发展水平,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化解产业空虚、解决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首要大事来抓。
(二)构建完善“五大体系”
1.现代农业装备体系——下大气力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的支农力度。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及现状,我区及时调整思路,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投入的方向和重点,即:以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土地规模经营相结合。在最近五年内,区财政将以产业扶持为重点,配套建设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总投入约5亿元,其中水利建设投入1.8亿元,交通建设投入1亿元。
二是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采取“集中财力、集中时间、集中投向”的方式,集中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薄弱环节。把各部门、各行业性质相似、功能相近的专项资金适当归并,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或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建立起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
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展开,创新产业组织形式,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延长产业链条
根据国际国内、市内市外“农”情形势,通过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格局,并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打造重庆都市农业基地”,到2012年建成全市农业产业“四个第一”,即:最大的无公害柑橘基地,规模达40万亩;最强的无公害蛋(肉)鸡基地,规模达2000万只以上;最大的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规模达10万亩以上;最大的能源甘薯生产加工基地,年加工生产乙醇60万吨。
同时,我区十分注重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发展城乡关联产业,打造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产业链。这种关联产业链目的是把千家万户的小市场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以及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产业连接起来,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与市内外大市场连为一体,实现农业市场化,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和需求、农民和市场脱节的问题。我区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第三产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3.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生产力。我区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按照分类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对技术队伍的高新技术教育、对企业管理者的现代化管理教育,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逐步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一是尝试实行科技研发课题招投标制。二是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承包制。三是大力推行校地、企地合作。
4.现代农业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狠抓源头治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我区要重点围绕柑橘、蛋(肉)鸡、水产、生猪、蔬菜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以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过程监测、市场准入等手段为突破口,强化农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打造渝东物流中心,促进农产口市场流通,逐步建设起完善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按照我区农业产业规划布局,统筹规划发展农产品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批发市场与中转市场、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建设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个市场流通主体,有效地解决了农资产品、农副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
(三)培育造就“一个主体”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之计。
1.培养新型留守农民
一是通过开办农民夜校或农民学校,对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中青年农民开展大规模培训,或聘请技术专家进行“手把手”式的现场上课,不断提高留守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未升入大中专院校在家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工程;三是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规模经营大户、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一些技术性较强岗位的骨干农民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培养一大批种植、养殖技术能手。
2.加强外出务工农民培训
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我区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管理,创新培训制度,实行高、中等职业培训与企业岗位定向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实用职业技能,促进农民广泛就业和稳定就业。
第三篇: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建议
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建议
案由: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建议 提案者:赵文筠 提案内容:
在政协临泽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县委书记张学勇讲话和政协主席李多瑛、张晓兰对政协第八届工作情况报告,报告中所指:“活力临泽、富裕临泽、秀美临泽、宜业临泽、幸福临泽的决策部署,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等重大问题,开展协商建议,为实施“十三五”规划添力、增推力、聚合力”体现客观发展规律,也符合时代特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这几年临泽县农业得到很好发展,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仍然突出,总体而言农业生产还处于小生产的耕作方式,对照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仍然有很大差距。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制约农业水平整体提升,以至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土地整改: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户种植模式已经明显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土地分户承包种植,除了土地边界,农田道路与沟渠造成土地浪费之外,最大的障碍是无法使用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装备进行大面积耕作,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和标准化。
二|、鼓励土地流转或托管:土地要走规模化之路,而现行土地制度是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制,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以农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使土地连片规模化生产或流转方式是解决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积极培育农业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组织的培育、发展、支持应与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选用政治坚定,有本领的致富带头人和合作组织领导人。
四、要切实加大农业投入及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农业本身积累很低的一个产业,靠农业自身积累很难实现农业现代化。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五、鼓励和积极引导农业企业走进农村,建立基地,做长产业链,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农业企业基地的建立,从源头上控制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从而为整个产业链打下坚实的品牌基础。
六、对职业农民培训: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组织形式也要与之相适应。
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在全县各乡镇设立市场信息公开大屏幕随时更新,放便农民对市场多了解,不被市场人为或其他不明因素盲目种植、二道贩子压榨、利益层层缩水造成农民信心打击,产业失调现象。
八、市场规范整顿:对于无风险抵抗力、黑心商贩、投机、扰乱市场的企业和个人望有关部门监督、监管。
九、交通安全:原小屯乡街道现有企业5家其中:临泽县金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屯粮站、甜菜收购点、番茄酱厂、康宇种子公司是目前种子和农产品交售的集散地。农民在交售种子时要路过X218线十字路口,因十字路口东西方向比X218线低4-6米属于上下坡路,在进出时无法看清路过的车辆,时有大型车祸发生,为了考虑农户安全,我建议设红绿灯并架设监控,在1公里之内多设减速带和警示标志。
第四篇: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青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 黄聿颂
我国第1部农机法--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于1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从法律的高度解决了三大问题:确立了农机化在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各级政府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确立了农机主管部门在促进农机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尤其对农民群众关心的购机补贴、农机社会化服务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是一部兴农护农的法律,它既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也为保持党的农村政策稳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体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根据中央、省、市委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部署,贯彻实施好这部法律,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一、依法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扶持体系。据统计,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0%左右,仅相当于法国上个世纪50年代的水平,仍处于农业机械化的初级阶段(∠40%为初级阶段;≥40%∠70%为中级阶段;≥70%为高级阶段),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势在必行。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快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了促进原则和扶持措施,这是建立农业机械化政策扶持体系的依据。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投入,我市用于直接补贴农机购置的资金也达到348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置和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但青岛市要在2005年率先进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以上 ;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以上,差距还是很大。我们要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有关要求,结合农机化发展“十一五”计划的制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工作计划,以及相应的推动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扶持体系。特别是要抓好现有的各项支持政策、项目的实施工作,加快完善配套法规和政策措施,注重研究长效机制,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等措施,不断加大农机化投入,逐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二、依法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从世界上有关农业机械化法律的渊源和发展形态看,国外的农机法律不涉及农机作业服务的内容,而这部法律专门设有一章农机社会化服务,这是特色,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也是多年来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实践经验的总结。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必须走农机共同利用的路子,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因此,在贯彻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支持体系:一是要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特别是注重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经营服务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加强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发挥10个农机化创新示范基地和3个国外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作用,搞好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三是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搞好对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力量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和经营服务的能力。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维护好作业秩序,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努力为市场主体做好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依法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管理制度。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机质量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和作业质量等地方标准,保护农民合法利益。要加强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工作,这是法律赋予农机管理部门在质量监督方面的职责任务。要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树立起农机管理部门在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中的新形象。二是要完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制度。要深入开展创建青岛“平安农机”活动,积极搞好农机安全“十百千”示范活动、星级农机文明市场创建活动、农机保险等工作,大力推进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开展农机专项整治,保护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要加强地方农机立法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相配套的地方配套规章,推动农机化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化促进工作”的规定,明确了农机部门在促进农机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标志着农业机械化走上了依法促进、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对农机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按照法律要求,强化管理,依法行政,创新机制,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农机部门的职责,不断地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能,促进农机化发展。一是要全面打响青岛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第二战役,力争到2007年,基本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二是要继续开展创建“兴机富民”服务品牌和建设青岛“平安农机”活动,全面提升农机服务质量和农机安全生产水平。三是要大力推行农机“一条龙”作业服务,实施小麦和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组织“三夏”、“三秋”和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大农机跨区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强化农机管理队伍建设、农机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机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农机系统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使青岛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为我市率先解决“三农”问题做出新贡献。(信息来源:青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第五篇: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发表日期:2012-05-03 09:55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一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第二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第四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