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贯彻实施与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及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标准全书[大全]

时间:2019-05-15 14:5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贯彻实施与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及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标准全书[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贯彻实施与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及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标准全书[大全]》。

第一篇: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贯彻实施与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及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标准全书[大全]

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贯彻实施与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及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标准全书

作者:徐长存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册数规格:全三卷 16开精装

优惠价:¥400元

详细目录

《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

《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第一篇 沼气能源基础知识

第一章 沼气概论

第二章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

第三章 沼气能源利用技术

第四章 以沼气技术为基础的生态农产品技术经济评价

第五章 沼气生态家园的概念

第六章 沼气在建立生物循环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 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

第八章 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

第九章 南北沼气生态模式介绍

第二篇 沼气利用新技术

第一章 沼气燃烧技术及应用

第二章 沼液加工利用技术

第三章 沼渣综合利用技术

第四章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第五章 沼气的净化和储存

第六章 沼气发酵技术及应用

第三篇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管理制度

第一章 沼气站负责人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 沼气站管理区岗位责任制

第三章 进料工及机修工的岗位职责

第四章 化验室岗位责任制

第五章 固液分离机岗位责任制

第六章 锅炉工岗位责任制

第七章 电工岗位责任制

第八章 沼气收费修理处岗位责任制

第四篇 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工程实施管理

第一章 工程前期管理

第二章 工程设计管理

第三章 工程实施管理

第四章 工程协调管理

第五章 沼气工程的施工

第六章 沼气工程常用设备

第五篇 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工程验收管理

第一章 沼气工程验收原则

第二章 沼气工程验收程序

第三章 沼气工程验收内容

第四章 沼气工程验收方法和标准

第六篇 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工程运行管理

第一章 沼气工程运行管理方法

第二章 沼气工程运行相关知识

第三章 沼气工程运行注意事项

第七篇 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工程维护管理

第一章 沼气工程维护方法

第二章 沼气工程维护相关知识

第三章 沼气工程维护注意事项 第八篇 沼气生产操作技术

第一章 沼气生产工职业道德

第二章 沼气生产安全常识

第三章 沼气生产材料与建筑基础知识

第四章 沼气用具及设备基础知识

第五章 沼气池的结构设计

第六章 砖混组合沼气池施工

第七章 现浇混凝土沼气池施工

第八章 户用沼气池启动

第九章 户用沼气池运行管理

第十章 户用沼气池管理与维修

第十一章 小型沼气工程管理与维护 第九篇 沼气输配与乡村服务网点建设

第一章 常用管材

第二章 管道的连接

第三章 管路的设计

第四章 钢管的防腐

第五章 沼气管道的布置

第六章 沼气管网的施工

第七章 沼气管网的运行管理

第十篇 农村沼气工程相关法规与标准 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 农村沼气能源标准

沼气灯行业标准

第二篇: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试行)

2008-6-2

5为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确保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提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一、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确保沼气池正常使用并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基础,事关沼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和广大建池农户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农村沼气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村沼气经过了“两落三起”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发展沼气的热潮,建设了600多万户,但很短时间后多数沼气池就报废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部分省市又掀起了发展沼气热潮,短短几年时间累计建设700多万户,但多数未能持久运行。“两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983年底全国沼气保有量仅为400万户。“两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技术服务跟不上,农民欠缺建池施工和日常管理技术,不能及时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大量病池报废,综合效益难以发挥,资金浪费严重。这些历史教训说明,在沼气快速发展的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各地也积极加大支持力度,2006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到2200多万户,受益人口约7500万。当前农村沼气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故障维修不及时,配件供应跟不上,脱硫装置较少进行再生和更换,进出料装备缺乏,大多数沼气农户不掌握综合利用技术等。例如,有的农户灯罩或纱罩坏了,要走上几十里山路,才可能购买到;有的农户沼气池运行了多年,竟没有进行过一次大换料,影响了正常产气;有的农户不掌握操作规程,换料时不关闭阀门,导致净化器被烧坏;有的农户缺乏安全知识,擅自开盖维修,个别地区导致了人员伤亡;沼渣、沼液等优质肥料不合理使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效益打了折扣。广大沼气农户急切盼望得到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

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实做好。要认真总结服务体系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加强政府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发展股份制沼气服务公司和民营沼气服务队伍,形成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的沼气服务体系。要通过加强服务促进沼气综合利用,推进沼气健康发展,提高沼气建设效益,解决沼气农户的后顾之忧。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方便农民群众为出发点,将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与沼气发展协调推进。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省级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县乡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为沼气农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巩固沼气建设成果。

(二)建设原则

1.政府引导,自愿建设。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和带动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要切实发挥各类服务组织的主体作用,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

2.创新机制,多元发展。要分类指导,积极创新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服务体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服务网点的可持续运行机制、以沼气管护为基础的乡村服务物业化机制等,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要因地制宜,不强求一律,鼓励发展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服务模式。

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把服务体系与沼气建设同步规划、配套实施,建立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服务体系。要根据沼气推广范围,合理布局服务网点,既要保证农民能够得到快捷有效的服务,又要保证服务网点的效益和发展。

4.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充分考虑沼气农户需求、沼气发展潜力、技术力量配备等因素,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避免一哄而上;要实事求是确定服务网点建设的标准,讲求实效,不贪大求洋,确保沼气农户受益。

(三)建设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国适宜地区县级沼气技术服务覆盖率要力争达到100%,乡村沼气技术服务的覆盖率要力争达到70%以上,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专群结合、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沼气池建设、配件更换、进出料、技术指导等管理服务及时有效,初步实现物业化。通过强化服务,使沼气池平均使用寿命达到15年以上,80%以上的沼渣沼液综合利用。

(四)体系功能

省级实训基地重点是引进、试验、推广适用的农村沼气新技术、新产品和适用设备,开展新技术示范、展示、交流,培训沼气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开展沼气工技能培训及鉴定,示范培训新技术。县级服务站重点是定期对乡村沼气服务人员开展培训,应急事故处理,受沼气灶具和相关装备厂家的委托提供沼气配件和工具供应及维修服务。乡村服务网点重点是为农户提供建池、购料、加料、出料、维护维修、配件、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服务。省级实训基地和县级服务站主要由各地自筹资金建设,乡村服务网点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支持建设,国家视情况给予补助。

三、乡村服务网点建设内容、补助标准

(一)建设内容与标准

以项目村为依托建立乡村沼气服务网点。每个网点具备为300-500个沼气农户服务的能力,原则上应具有“六个一”,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

1.具有一处固定服务场所,经营沼气配件,存放服务装备,培训人员,接待服务农户。

2.因地制宜建设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安装秸秆粉碎机,收集、发酵和储备原料,既为不养殖农户和临时缺料农户提供发酵原料,又随时处理有机生活垃圾。

3.配备一套进出料设备,包括进出料车、真空泵、储液罐等,运输沼液沼渣,为农户提供进出料服务。

4.配备一套检测设备,包括甲烷检测仪、便携式酸碱仪等,科学检测,安全服务。

5.配备一套维修工具,包括防爆灯、防护服、维修工具等。

6.购置一批沼气配件,包括灶具、净化器、脱硫剂、管路、三通、接头、开关、纱罩、灯罩等,保证维修更换的需要。根据需要购买发酵菌剂。

除服务场所外,建设一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约需投资3.1万元,其中秸秆沼气原料处理设备0.7万元,进出料设备1.5万元,检测仪器0.3万元,维修工具0.1万元,沼气配件约0.5万元。

(二)政府支持建设内容及标准

各级政府重点支持购置一套进出料设备(进出料车、真空泵、储液罐)、一套检测设备(甲烷检测仪、便携式酸碱仪)和一套维修工具(防爆灯、防护服、维修工具)。中央视情况按照不同标准予以适当补助。

中央对每个网点的补助标准为:西部地区1.9万元,用于购置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中部地区1.5万元,用于购置进出料设备;东部地区0.8万元,用于购置部分进出料设备。其余由地方配套或服务网点单位或个人承担。

四、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机制

按照“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鼓励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元运行机制。直接面向农户的技术服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沼气生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一)协会领办

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农民沼气服务协会(沼气合作社)。协会应有完善的章程和制度,规定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吸纳沼气农户加入协会,每月交纳一定的会费,享受规定的服务。

(二)个人承包

积极支持农民个人承包沼气服务网点,鼓励其与连锁公司或农民沼气服务协会(沼气合作社)等协作,并与沼气农户签订合同,承担购料、加料、出料、维护维修、综合利用等服务。

(三)股份合作

积极鼓励企业或个人成立股份合作制的沼气服务公司,建立连锁的乡村服务网点,按照有偿、自愿的原则,承担建池施工、建后服务、技术指导和运行维护等服务。

五、乡村服务网点建设组织实施

(一)网点选定

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合作,根据当地实际,结合本方案,制定本地服务网点建设方案。各项目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根据本省方案,做好组织实施,择优选择服务组织。原则上,由各类服务组织自愿提出申请,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确认,发文公布。

(二)资金投入

各地要积极支持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国家重点扶持条件较好、普及率较高、相对集中的乡村建设服务网点,为服务网点提供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或维修工具。中央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三)采购管理

各级政府投资购置的沼气服务网点专用设备和物资由各省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统一招标、集中采购,其中中央投资购置的设备采购清单要报农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备案。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要在服务网点的经营服务场所、物业服务人员、发酵原料贮存池、自购的设备和配件等都到位后,将采购的设备拨付给服务网点。各级政府投资购置的乡村服务网点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使用权由省农村能源主管和发展改革部门做出具体规定,并切实做好设备拨付的监管。

(四)监督管理

各地应制定沼气服务网点管理办法和服务规范,加强对服务体系建设的监督、检查和考评,严格奖惩措施。县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沼气设施建设、安装、维护、故障排除等技能及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各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要建立服务体系信息档案,并纳入农村沼气项目信息系统统一管理。

第三篇: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编制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编制的说明

为指导各地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特编写本规划编制说明,供各乡镇在编制规划时参考使用。

一、农村沼气规划编制

(一)户用沼气

以农户为单位,建设户用沼气池,同时进行改厨、改厕、改圈,原则上申报的项目村适宜农户沼气入户率不低于30%,农户长期有3头肉猪以上(1牛头相当于10头肉猪,1头母猪相当于5头肉猪、3头羊相当于1头肉猪,25羽兔或鸡相当于1头肉猪)以上原料来源。1个户用沼气工程,估算总投资3000元左右。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1000元,地方配套每户600元以上,自筹资金大约1400元左右,或投工投劳并投入建设所需物资和劳务。

(二)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

1、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在人畜分离、实行小区集中养殖的村、以畜禽粪便污水为原料,建设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向附近农户提供沼气。养殖小区集中供气沼气工程以供气50户为基本建设单元。发展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和联户沼气,可以解决非养殖农户对农村沼气的需求,使非养殖农户用上清洁廉价的沼气能源。沼气工程包括:原料预处理、沼气发酵池、沼气供气(沼气净化、储存、输配、计量和利用装置)和沼肥利用设施等。1个供气50户的小型沼气工程,专业户长期有300头肉猪以上,估算总投资18万元左右。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1200元,地方配套每户600元以上,自筹资金每户大约1800元左右,或投工投劳并投入建设所需物资和劳务。

2、联户沼气。分畜禽粪便原料型和秸秆原料型两类。

畜禽粪便原料型:在沼气需求迫切、养殖农户相对集中的村庄,以养殖农户为核心,以相邻几户为单元。建设沼气池,配套进行改厕、改厨、改圈,通过输气管道实现向不养殖农户提供沼气供气。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沼气池、贮气柜、沼气管道、灶具等。1个供气10户的联户沼

1气,专业户长期有50头肉猪以上,估算总投资3.5万元左右;1个供气5户的联户沼气,专业户长期有20头肉猪以上。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1200元,地方配套每户600元以上,自筹资金每户大约1700元左右,或投工投劳并投入建设所需物资和劳务。

秸秆原料型:在不养殖且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以秸秆为发酵原料,建设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向农户提供沼气。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沼气池、贮气柜、沼气管道、灶具、粉碎机、预处理池等。1个供气5户的联户沼气,估算总投资2.80万元左右。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1500元,地方配套每户800元以上,自筹资金每户大约3300元左右,或投工投劳并投入建设所需物资和劳务。

(三)沼气服务网点

以项目村或邻近相对集中的几个村为单元,建立乡村沼气服务网点。服务网点建设原则上应具有“五个一”,即一处服务场所、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中央补助标准为每处25000元,地方配套每处25000元以上,自筹资金每处大约20000元左右,或投工投劳并投入建设所需物资和劳务。

(四)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

以规模畜禽养殖场为单位,建设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料预处理、厌氧消化系统、沼气沼肥利用设施。原则上规模场存栏猪3000头或奶牛300头以上。中央补助项目总投资的25%,要求地方配套25%以上。存栏猪3000头或奶牛300头左右规模场,估算总投资120万元左右;存栏猪5000头或奶牛500头左右规模场,估算总投资200万元左右;存栏猪5000头或奶牛500头左右规模场,估算总投资400万元左右。

(五)校园沼气工程

建设校园沼气可解决农村中小学旱厕卫生、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问题,阻断肠道传染病、血吸虫病等疾病传播,彻底改善农村学校的卫生条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建设内容包括改建厕所、配置沼液回冲或水冲厕所设施和沼气工程等。在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种

植、养殖基地,形成“畜(禽)—沼—果(菜、草)”等生态循环系统,可增强学校的生态效益和自身造血功能。

1、项目学校基本条件

要求试点学校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规划长期保留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农村学校,在校生规模不少于300人,其中住校生不少于100人。

(2)现有卫生条件较差,公共厕所不完善,生活污水排放未纳入市政管网,且短期内无法纳入当地统一管理,卫生矛盾比较突出的学校。

2、主要建设内容

(1)沼气综合利用。采用“生态厕所+沼气净化工程+食堂改灶”模式

(2)中水利用。建设天然水收集和中水利用系统,用于校园绿化浇灌和一般卫生清洁。

(3)太阳能利用。在学生生活区建设太阳能浴室,解决学生的热水使用问题。

3、投资测算

估算总投资150万元左右。中央补助标准100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以上,自筹资金每户大约25万元。

二、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总体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综合上述各类沼气项目的投资即可。其中,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拨款、国内银行贷款、国外资金、自筹资金(农户自筹、其他部门和乡镇政府争取的资金)和其它资金来源。可列表进行说明。

三、项目组织实施

重点阐述项目运行机制、管理要求。

四、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是指为实现“规划”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从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和机制,资金投入,保障体系,监管监察,调动公众积极性等角度进行论述。要根据“十一五”规划执行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地措施。

第四篇:我市强化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我市强化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2010-7-19 作者: 责任编辑:nyzk 点击率:371 来源:市能源站

农村沼气的效益能否正常发挥,关键在于管理。近年来,我市以方便群众使用沼气为出发点,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市、县区、乡镇农村能源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将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成建池、安装、维修、管理、采购、供应一条龙服务能力的经济服务实体,为沼气用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不断巩固沼气建设成果,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沼气建设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以户用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在我市得到迅速发展。至2010年6月底,全市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4.35万座,占总农户数的9.1%。全市农村沼气村数为2093个,农村沼气村数的覆盖率是67.06%。建立县、乡、村服务网点365个,沼气村服务网点覆盖率为17%。

二、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三分建七分管”,这句话道出了沼气管理的重要性。我们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提高领导和群众对发展沼气服务网点、强化沼气使用管理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推动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我市制定并印发了《信阳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我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各级职责、运行机制、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保障措施等。明确提出通过几年建设在全市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专群结合、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

(三)因地制宜,建立模式

我市因地制宜采取的主要模式:一是依托型服务模式。即依托当地农村能源推广机构建立。二是专业合作社模式。由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沼气服务组织,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制订沼气合作社章程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三是市场化服务模式。由集体或个人成立沼气服务企业,实行“有偿服务、自负盈亏”。

(四)严格管理,确保质量

一是实行准入制度,坚持持证上岗,未获得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质的人员不得上岗;二是坚持质量验收制度。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完成后,对照建设标准进行验收。

(五)加强培训,稳定队伍

近几年,我们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和其他方式,大力培训沼气生产工和后续管理人员,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训沼气生产和服务人员3500多人。通过培训,使其掌握了沼气生产和服务技能,具备了服务于农村沼气建设的手段,从而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农村沼气建设和服务队伍。

三、服务效果

经过几年努力,我市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大部分沼气乡、村的服务网络。服务网点建设较好的地方,沼气池修建、配件更换、进出料、综合利用、技术指导等管理服务及时有效,有的地方实现了物业化管理。通过强化服务,使全市沼气池平均使用寿命达到15年以上,沼气池使用率达80%以上,“三沼”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

新县积极推进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1个县级沼气服务中心,3个沼气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乡级沼气服务网点,30个村级沼气服务站。全县沼气服使用率保持在90%左右,用户满意率达95%以上。

潢川县传流店乡农村沼气服务站创办较早,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办公服务场所60平方米,仓库100平方米,分网点2个,技术人员5人,施工人员53人,服务面包车、抽渣车、农用车5辆,模具15套,维修安装工具多套,各类沼气配套产品齐全,服务效果显著。

四、存在问题

1、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服务网络尚不健全,总体上网点少,服务设备不足,服务手段有限,缺乏服务长效机制。

2、一些县区业务部门技术力量薄弱,管护任务面宽、量大,乡镇干部身兼数职,村一级组织不健全,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

3、一些地方服务体系建设刚起步,资金缺乏,管理不善,尚没有形成适合当地情况的服务模式,运行不畅,服务不力,效果不好。

五、今后打算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沼气网点建设摆在与沼气建设同等重要位置,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保证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

2、完善模式,强化监管。因地制宜,建立完善服务模式。与网点签订服务委托合同,制定管理制度,确保服务效果。

3、抓好培训,确保质量。加强培训,提高网点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4、多方扶持,完善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帮扶措施,支持多种机制介入服务体系建设。

5、定期考核,奖优罚劣。把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农业部门考核内容,及时进行奖惩。

第五篇:《关于印发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中国网 | 时间: 2007-04-10| 文章来源: 农业部

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牧、农林)厅(委、局、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自治区林业厅,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为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确保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试行)》,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各省(区、市)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于5月底前报送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发展计划司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

农业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二〇〇七年四月四日

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试行)

为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确保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提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一、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确保沼气池正常使用并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基础,事关沼气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和广大建池农户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农村沼气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村沼气经过了“两落三起”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发展沼气的热潮,建设了600多万户,但很短时间后多数沼气池就报废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部分省市又掀起了发展沼气热潮,短短几年时间累计建设700多万户,但多数未能持久运行。“两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983年底全国沼气保有量仅为400万户。“两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技术服务跟不上,农民欠缺建池施工和日常管理技术,不能及时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大量病池报废,综合效益难以发挥,资金浪费严重。这些历史教训说明,在沼气快速发展的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各地也积极加大支持力度,2006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到2200多万户,受益人口约7500万。当前农村沼气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故障维修不及时,配件供应跟不上,脱硫装置较少进行再生和更换,进出料装备缺乏,大多数沼气农户不掌握综合利用技术等。例如,有的农户灯罩或纱罩坏了,要走上几十里山路,才可能购买到;有的农户沼气池运行了多年,竟没有进行过一次大换料,影响了正常产气;有的农户不掌握操作规程,换料时不关闭阀门,导致净化器被烧坏;有的农户缺乏安全知识,擅自开盖维修,个别地区导致了人员伤亡;沼渣、沼液等优质肥料不合理使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效益打了折扣。广大沼气农户急切盼望得到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

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实做好。要认真总结服务体系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加强政府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发展股份制沼气服务公司和民营沼气服务队伍,形成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的沼气服务体系。要通过加强服务促进沼气综合利用,推进沼气健康发展,提高沼气建设效益,解决沼气农户的后顾之忧。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方便农

民群众为出发点,将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与沼气发展协调推进。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省级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县乡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为沼气农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巩固沼气建设成果。

(二)建设原则

1.政府引导,自愿建设。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和带动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要切实发挥各类服务组织的主体作用,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

2.创新机制,多元发展。要分类指导,积极创新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服务体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服务网点的可持续运行机制、以沼气管护为基础的乡村服务物业化机制等,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要因地制宜,不强求一律,鼓励发展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服务模式。

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把服务体系与沼气建设同步规划、配套实施,建立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服务体系。要根据沼气推广范围,合理布局服务网点,既要保证农民能够得到快捷有效的服务,又要保证服务网点的效益和发展。

4.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充分考虑沼气农户需求、沼气发展潜力、技术力量配备等因素,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避免一哄而上;要实事求是确定服务网点建设的标准,讲求实效,不贪大求洋,确保沼气农户受益。

(三)建设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国适宜地区县级沼气技术服务覆盖率要力争达到100%,乡村沼气技术服务的覆盖率要力争达到70%以上,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专群结合、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沼气池建设、配件更换、进出料、技术指导等管理服务及时有效,初步实现物业化。通过强化服务,使沼气池平均使用寿命达到15年以上,80%以上的沼渣沼液综合利用。

(四)体系功能

省级实训基地重点是引进、试验、推广适用的农村沼气新技术、新产品和适用设备,开展新技术示范、展示、交流,培训沼气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开展沼气工技能培训及鉴定,示范培训新技术。县级服务站重点是定期对乡村沼气服务人员开展培训,应急事故处理,受沼气灶具和相关装备厂家的委托提供沼气配件和工具供应及维修服务。乡村服务网点重点是为农户提供建池、购料、加料、出料、维护维修、配件、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服务。省级实训基地和县级服务站主要由各地自筹资金建设,乡村服务网点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支持建设,国家视情况给予补助。

三、乡村服务网点建设内容、补助标准

(一)建设内容与标准

以项目村为依托建立乡村沼气服务网点。每个网点具备为300-500个沼气农户服务的能力,原则上应具有“六个一”,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

1.具有一处固定服务场所,经营沼气配件,存放服务装备,培训人员,接待服务农户。

2.因地制宜建设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安装秸秆粉碎机,收集、发酵和储备原料,既为不养殖农户和临时缺料农户提供发酵原料,又随时处理有机生活垃圾。

3.配备一套进出料设备,包括进出料车、真空泵、储液罐等,运输沼液沼渣,为农户提供进出料服务。

4.配备一套检测设备,包括甲烷检测仪、便携式酸碱仪等,科学检测,安全服务。

5.配备一套维修工具,包括防爆灯、防护服、维修工具等。

6.购置一批沼气配件,包括灶具、净化器、脱硫剂、管路、三通、接头、开关、纱罩、灯罩等,保证维修更换的需要。根据需要购买发酵菌剂。

除服务场所外,建设一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约需投资3.1万元,其中秸秆沼气原料处理设备0.7万元,进出料设备1.5万元,检测仪器0.3万元,维修工具0.1万元,沼气配件约0.5万元。

(二)政府支持建设内容及标准

各级政府重点支持购置一套进出料设备(进出料车、真空泵、储液罐)、一套检测设备(甲烷检测仪、便携式酸碱仪)和一套维修工具(防爆灯、防护服、维修工具)。中央视情况按照不同标准予以适当补助。

中央对每个网点的补助标准为:西部地区1.9万元,用于购置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中部地区1.5万元,用于购置进出料设备;东部地区0.8万元,用于购置部分进出料设备。其余由地方配套或服务网点单位或个人承担。

四、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机制

按照“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鼓励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元运行机制。直接面向农户的技术服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沼气生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一)协会领办

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农民沼气服务协会(沼气合作社)。协会应有完善的章程和制度,规定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吸纳沼气农户加入协会,每月交纳一定的会费,享受规定的服务。

(二)个人承包

积极支持农民个人承包沼气服务网点,鼓励其与连锁公司或农民沼气服务协会(沼气合作社)等协作,并与沼气农户签订合同,承担购料、加料、出料、维护维修、综合利用等服务。

(三)股份合作

积极鼓励企业或个人成立股份合作制的沼气服务公司,建立连锁的乡村服务网点,按照有偿、自愿的原则,承担建池施工、建后服务、技术指导和运行维护等服务。

五、乡村服务网点建设组织实施

(一)网点选定

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合作,根据当地实际,结合本方案,制定本地服务网点建设方案。各项目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根据本省方案,做好组织实施,择优选择服务组织。原则上,由各类服务组织自愿提出申请,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确认,发文公布。

(二)资金投入

各地要积极支持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国家重点扶持条件较好、普及率较高、相对集中的乡村建设服务网点,为服务网点提供进出料设备、检测设备或维修工具。中央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三)采购管理

各级政府投资购置的沼气服务网点专用设备和物资由各省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统一招标、集中采购,其中中央投资购置的设备采购清单要报农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备案。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要在服务网点的经营服务场所、物业服务人员、发酵原料贮存池、自购的设备和配件等都到位后,将采购的设备拨付给服务网点。各级政府投资购置的乡村服务网点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使用权由省农村能源主管和发展改革部门做出具体规定,并切实做好设备拨付的监管。

(四)监督管理 各地应制定沼气服务网点管理办法和服务规范,加强对服务体系建设的监督、检查和考评,严格奖惩措施。县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沼气设施建设、安装、维护、故障排除等技能及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各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要建立服务体系信息档案,并纳入农村沼气项目信息系统统一管理。

下载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贯彻实施与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及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标准全书[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贯彻实施与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及乡村服务网点建设标准全书[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2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管理,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3号令)、《关于将......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破解我市农村能源建设发展难题,2009年4月15日—23日,市农村能源办组织专班到黄陂区、新洲区、江......

    加强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

    三.加强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农村沼气建设集农业生产、工程建筑、管理服务为一体,建设是基础,管理服务是关键。搞好管理服务,既是农村沼气建设发挥效益的需要,更是促进......

    关于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交流材料

    绵阳市涪城区农村能源办公室 关于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 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确保农村沼气正常使用和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基础,事关农村沼气事业持续健康发......

    陕西省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管理细则

    附件3 陕西省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管理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管理,根据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我省实际,在•陕......

    农村沼气建设民生工程明白纸1

    农村沼气建设民生工程明白纸 1什么是沼气? 沼气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我们常在一些水塘、臭水沟和粪坑中,看到咕嘟咕嘟的往外冒气泡,气温越高气泡就越多,这些气泡就是沼气。最......

    宿松县2009年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宿松县2009年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县农委 县财政局 县发改委 为做好2009年农村沼气民生工程,根据农业部《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陆良县农村沼气建设思考与展望

    陆良县农村沼气建设思考与展望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污染日益严重和农民增收缓慢的现实,呼唤具有经济、环境双重效益的农村沼气生态技术在农村推广应用,它既能解决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