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游发展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9-05-15 14:3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游发展情况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游发展情况的报告》。

第一篇:生态游发展情况的报告

关于西谷乡生态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韩晓爱

一、西谷乡基本情况及发展生态游的背景:

(一)基本情况:

西谷乡位于清徐县中北部,西靠汾河,与县城隔河相望,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全乡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所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2万,其中农业人口18785人,涉及5352户;耕地面积32085亩。东临208国道、西连307国道、榆古路、清东路、云孟路和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渠系纵横,绿树成荫,葡果飘香,鱼鸟竞欢,发展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和资源优势。

(二)发展生态施游的背景:

清徐县西谷汾河生态休闲观光区始建于2000年,原本是1998年新建汾河大堤挖沙取土后留下的一片滩涂洼地。西谷乡位于大太原都市圈的内层圈,汾河生态旅游与我市滨河路南下到清徐相吻合。

西谷乡紧靠汾河,是清徐的产粮基地,也是清徐的葡果

基地,同时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柳湾村有关公庙一座,东木庄有真武庙,长头村有孟氏祠堂,溉济渠碑等,地理位置和区域特色为西谷乡转变经济发展,走旅游兴乡之路提供了条件。

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县委又发展以农家乐为载体的现代旅游,建设省城太原观光休闲后花园。这些政策机遇为西谷发展以农家乐、汾河生态游为载体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二、西谷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思路、目标和进展情况:

(一)基本思路和目标:

西谷汾河生态休闲观光区,是在原有汾河湿地、原生态鱼池、葡萄连片种植的条件下,主要连片打造建设浩瀚农艺园、华联生态庄园、金玉垂钓中心、青徐葡萄庄园、美景生态庄园五个景点,在这里可以体验到种植、养殖、收割、采摘、垂钓等活动并能享受到品尝各种农家美味的乐趣,了解农耕文化、农产品加工的相关知识,为游客提供吃、住、游、玩的一体化休闲、娱乐等服务,形成观光旅游、会务度假、科普教育、休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观光旅游景区。在这里让人们可以完全放松身心,回归自然,享受健康、快乐,达到以“旅游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加快推进西谷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二)发展情况:

近年来,按照全县“一河两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格局,在汾河东畔建设以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为主题的观光农业农庄、生态农业、生态垂钓中心、“农家乐”旅游的新型产业。经过几年的连续治理,目前已形成从清东路汾河大桥至榆古路汾河二坝近3500米,占地三千亩的汾河湾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区。该区先后投资3500余万元,安装变台四部,新打深井五眼,配套节水管网3万余米,已建成集千亩莲鱼鹅混基地,千亩优质葡萄示范基地,千亩优质红枣示范区,千亩黄金梨和酥梨示范区,千亩育苗基地,温室花卉10亩,苗圃20亩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依托该区南接清东路,北靠汾河二坝,东连渠系农田,西傍汾河坝堰的区位和优越的环境优势,进一步搞好汾河滩涂的开发,建好生态农

业,形成集采摘垂钓、种菜养殖、赏花品茶、餐饮娱乐、绿化美化于一体的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园区,已成为西谷汾河生态观光区提升发展品味,增加经济效益,扩大社会效应的最佳选择。今年9月3日举办清徐西谷汾河生态休闲游暨首届荷花风情艺术展。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发展以“农家乐“为载体的农业观光旅游投资大,管理难,见效慢,随着新农村建设、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汾河生态旅游区一些矛盾也渐渐显现出来:一是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二是规划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功能配套差;三是管理混乱,各管一口,管理工作与发展不相适应;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一时难以形成大气候。

四、汾河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新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筹措:一是以政策换资金;二是以项目换资金,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进

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汾河湾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的总体指导下,独资投入对某些谢谢景区、景点进行开发建设。

2、加强整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汾河生态旅

游景区应从贯中收费站起列入规划,任何建设物应体现古色古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味,加快实施与柳湾村关帝庙和东木庄真武庙的连通,对生态园的农户进行必要的指导。加大探索、科考、运动竞技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力度。

3、尽快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加强乡镇文化服务

中心的管理职能,管理好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环境卫生、安全保障,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外地引进急需人才,特别要引进懂管理、善经营、有业务技能的人才。

4、加大宣传力度,使汾河生态旅游的优势真正得到

发挥。一是加强汾河湾“雄、秀、幽”的自然生态宣传力度(可制作风光光碟销售,并设计一张自然风光的门票):二是提升农家乐的品味,让人留有余味;三是开发葡萄文化、醋文化;四是与外界旅游团队联姻;五是与省、市媒体多联

系,加强对外宣传,扩大西谷知名度。

汾河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将促进其他产业,特别是服务

业的发展,只要按照以生态旅游为基础,以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为重点,合理科学地配置汾河生态旅游的各要素,西谷乡汾河生态旅游将会得到很大发展,进而带动我乡经济的大发展。

第二篇: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宜居宜游新张掖

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宜居宜游新张掖

中共张掖市委书记 陈克恭张掖市市长 栾克军

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从今年7月开始,市县乡自下而上进行换届。在选好干部、配强班子的同时,全面系统总结过去工作,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把握发展规律,完善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在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中找准定位,彰显特色,突出组团优势,统筹部署好未来工作,这是换届的基本要求和任务。为此,我们组织市县领导干部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进行现场观摩,并召开市委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视已经做和正在做的事情,总结经验,看清差距,坚定方向,为换届和召开市县党代会、人代会作好思想准备。

实现绿色发展、建设“两型”社会,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张掖南依祁连山脉,北望巴丹吉林沙漠,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黑河,孕育了张掖这块沙漠中的绿洲,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称。“一山一水”,既孕育了“金张掖”辉煌的历史,也承载着“金张掖”灿烂的未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以感恩之心善待祁连山、善待黑河,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宜居宜游新张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实现张掖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更是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及其态度。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也是关于发展的方法论。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顺应自然,遵循发展规律,特别是遵循本地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之规律,顺其之方能可持续;必须顺应时代要求,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必须顺应民心,体现人民意愿,反映人民立场,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的城市。实现张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张掖置于一个更为宽广的区域、更为深远的背景下,寻找其时代分工、区域特色和结构优势,判定其定位,确定其功能,走出符合张掖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懈探索,提出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推进城镇化进程“三大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实施“三大战略”的路径必须随之具体化。为此,我们借助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审视张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审视张掖所处的方位和阶段、拥有的优势和劣势,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三大战略”的实施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引领的城市发展路子,以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路子,推动三大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并以实

施“十大工程”为具体支撑,推进了张掖的科学发展。

只有坚持特色方向,才能走好三条路子。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对自身特色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在全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指导下,我们从张掖自然属性、历史属性和现状特征的认识出发,基于对生态基础性、脆弱性和特殊性的感知,对时代潮流和科学发展大环境、大背景的把握,敢于取舍,敢于选择,敢于决策,确立了“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战略定位和“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我们改变参照系、调整坐标,立足绿洲经济这一张掖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把已有的工作部署与国家宏观政策、时代宏观要求紧密结合,对“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到哪里、怎样转变,经济结构向什么方向调整、如何调整”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张掖发展新跨越,使我们对张掖发展的认知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在生态文明理念之下,我们对自身拥有资源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探索了一些新途径,创造了一些新经验,以崭新的实践对生态经济作出诠释。

宜居宜游的田园般生态城市应运而生。黑河是张掖的母亲河。以往我们更多侧重于开发利用黑河,没有做过太多亲水的文章,特别是对黑河湿地的保护不够。现在,我们积极顺应国家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时代要求,建立了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了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并把湿地保护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使黑河沿岸的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变成了戈壁水乡城市,呈现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别致风韵。市府所在的甘州区,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西有滨河新区,北有循环经济工业园,南有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区和沙漠地质公园,中间有国家湿地公园为屏障的5个新型功能区集成的“1+5”生态城市框架初步形成,使新老城区和谐共生,古韵新风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彰显了“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这些变化,颠覆了人们对河西走廊、地处西部干旱地区城市的概念和传统印象,使张掖宜居宜游的优势逐步凸现。

以节水、高效、生态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张掖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把农业比重大当“劣势”来看待,试图通过发展工业降低农业比重,推动经济发展。现在,我们在生态背景下,积极探索建立统筹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与中国农科院共建了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现已成为全国首批、甘肃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把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实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得到较大提升,形成了“前引后推”的发展格局,为现代农业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按照“多采光、少用水、节省地、高效益”的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制种、肉牛、鲜食葡萄、马铃薯等产业特色进一步凸现,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加快张掖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基地建设,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占到了全部工业的四成以上,对工业的贡献率接近五成,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使我们没有了过去的自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我市人口近八成生活在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决不是简单地把农民转移到城市。我们大力推广“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张掖发展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甘州区前进村等一批“四化”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逐步健全,已经拥有了城市的现代元素,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方便舒适的服务。这是我们坚持特色方向的结果,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的成功实践。

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通道经济强势推进。我们借助立体交通枢纽形成的优势,不断强化通道基础,扩大通道截面,扩充通道内涵,在生态背景下,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资源加工、区域服务为重点的通道经济。我市旅游资源丰富,但受发展阶段的限制,旅游产业却一直没有做起来。现在,我们顺应人们消费转型升级、周边大旅游格局形成的趋势,依托立体交通枢纽,着力打造“七彩丹霞、湿地之城、裕固家园、戈壁水乡”的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中心旅游城市,开展“旅游发展年”活动,成功举办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国·张掖首届祁连玉石文化博览会,“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丹霞山、焉支山等旅游景区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张掖实际相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生动的实践,也是顺应自然、顺应时代要求、顺应民心的结果。

(三)生态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其实现途径是立体的、多元的,形式是丰富的、多样的,可以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

彰显自然资源之本质属性是生态经济的基本要义。每一种自然形态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其特性、特征,看起来是偶然的自然现象、存在形式,其实都有其必然规律。我们必须透过偶然看其必然,把握其本质,顺应其规律,发挥其优势,在彰显其本质属性的基础之上去

开发利用,宜沙则沙,宜水则水,宜林则林。逆天命而行,只能是越做越累、越做越穷,最终还会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家园。在传统观念中,沙漠戈壁自然条件严酷,似乎毫无利用价值和意义。但用发展生态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它则成为集原生性、多样性、开放性为一体的自然系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休闲价值、审美价值。连绵起伏的沙丘可以将其打造成沙漠地质公园,“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荒漠戈壁可以建成为国际赛车城,等等,使自然资源的本质属性得以彰显。

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是生态经济的核心。良好自然生态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人类之所以能够繁衍、生存,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发展,都是有赖于大自然的恩施和生态体系的支撑。“因自然生态兴而兴、也因自然生态衰而衰”,这是人类历史演变的一条规律。因此,发展经济必须摒弃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有所敬畏,不搞不顾资源环境条件的无序发展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张掖是一座绿洲城市,水是张掖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有水既成绿洲,无水则为荒漠。只有保护好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并以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孕育生态产业,才能使张掖绿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强。

突出特色、彰显个性是生态经济的灵魂。特色是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灵魂。生态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特色经济。“一山一水”孕育的良好生态环境,是张掖的特色所在,也是张掖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农业耕种条件优越,光照充足、灌溉便利、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农业比重大、特色浓,这是张掖的优势所在。只要农业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张掖就具有绝对优势。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我们以生态为背景发展现代农业,将会更具优势,前景更为广阔。只要我们坚持特色方向,以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为契机和平台,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我们必将迎来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

“一山一水生态市,宜居宜游金张掖”是张掖本质属性的反映,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所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战略定位,着力于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工作重点,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和民族团结进步市的目标,努力把张掖建设成为符合国家功能区划要求、顺应人民意愿的生态经济功能区和宜居宜游生态文明城市,推动张掖绿洲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从张掖实际出发,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校对:何玲张涛)

第三篇:乡村游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我县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期阶段,发展中问题较多,后劲欠足,普遍呈现出“起步容易,提升艰难”之态势。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的差异性要求的提高,乡村旅游逐渐进入转型期,需因时而变,提质升级。县镇域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旅游业的基本架构,其发展现状如何,怎样进行引导、规范,促进其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值得认真深入的思考。对此,我对镇乡村旅游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提出相关措施加以推进乡村游发展。

一、镇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

镇位于县南部,地处、、三角地带,是打造20公里绿色生态文化长廊的重要区域。就乡村旅游而言,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广泛普遍性和发展前瞻性。

这里有最大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洞深400米,洞室面积1800平米,溶洞自然天成,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层层重叠,洞内通道扑朔迷离,使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洞内钟乳石纵横交错,晶莹剔透,造型逼真。龙潭河群山环抱,藤林茂盛,郁郁葱葱,还有湖北罕见的蝴蝶生态景观,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还有三道河、金家湾、百里荒、百宝寨一批风光俏丽的自然景区。

二、镇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分析

旅游看市场,市场促旅游。镇乡村旅游受、乡村游发展带动,在起步相对较早,经验丰富,周边市场需求看好,发展前景广阔。1.从出行线路看,由远程逐渐向近郊转变。镇是的近郊镇。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已不满足县城的生活,环境纯自然,食品纯天然,乡村意象浓,反倒成了诱人之亮点,更渴望到郊外去休闲度假。目前摆在镇人面前的不再是担心本土资源不足,而是担心乡村意象浓不浓,能否推出真正拴心留人的特色“套餐”。2.从游人需求看,由单一逐渐向多样扩展。以往县城居民郊游受条件限制,大都出游单一,早出晚归,过夜者甚少,现在则呈现多样化、差异化。对此,镇乡村旅游产品较为丰富,山有风景,水有灵气,食有佳肴,住有条件,购有特产,玩有体验,游人不虚此行,来时兴至勃勃,返时满载而归,大有美不胜收之感。一些游人初来乍到,感到品种多,体验深,心舒畅。3.从地理位置看,由劣势逐渐向优势转化。镇虽作为近郊镇,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发展乡村旅游其劣势是显而易见,但其又处在、、交会点,周边景点多,这又是其优势所在。近几年远当一级公路的贯通,交通的便利拉动了外来企业的进驻,从而带动了镇乡村旅游发展,游在周边,吃住玩在乡村的格局正在形成,镇逐渐成为具有区域特点的客源集散地。4.从经营主体看,由被动逐渐向主动转变。乡村旅游仅有客源市场需求,而缺乏主体市场渴求,发展不易,壮大更难。镇过去略显不足,政府缺乏前瞻性,农户缺乏主动性。随着乡村旅游发展,人逐渐意识到,放着金娃娃却羡慕别人的泥娃娃。资源认知的眼界开阔了,由过去被牵着认路逐渐转为自己主动找路。沿着村到木瓜铺的沿线公路旁自发地搞起了农家饭庄,并迅速产生扩散效应。

三、镇乡村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发展形势,镇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一是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提供了机遇。随着“十一五”新农村建设主题的唱响及“2006中国乡村游”的启动,乡村旅游发展必然随之提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规划,打造20公里绿色生态文化长廊,镇将建成南部旅游业发展区。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乡村旅游的重点培育,为镇乡村旅游发展无疑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二是镇自身旅游经济的发展,赢得了机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区,旅游富民”战略,镇顺风扬帆,借势借力,明确提出打造旅游大镇。现已着手对太清洞的改制拍卖,进一步招商引资,深度开发太清洞的旅游资源,对金家湾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规划,将极大地带动全镇旅游业。镇内有花林最大的溶洞——太清洞,已是重要的旅游风景区。

(二)挑战一是产业群体挑战。城郊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雷同的旅游资源让镇优势难显。紧邻县城的农家乐乡村游集聚区发展迅速。发展农家乐和果品采摘的乡镇较多,有条件的在加快上马,没有条件的在积极努力。如何有效抗击周边现有同类产品和后进产品的竞争,在众多从事旅游业乡镇中脱颖而出,是镇面对的群体竞争威胁。二是后劲不足挑战。目前,镇乡村旅游提升艰难,主要是资金不足造成的后劲不足,存在潜在甚至是现实的威胁。其资源主体溶洞年久缺乏保护,洞内钟乳石颜色退却的现状令人堪忧,已没有昔日的神采。面对如此状况,县委县政府已采取措施,积极招商引资,重振旧日溶洞之气势。

四、镇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镇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虽然看好,但由于相关理论研究、规划和政策指导滞后,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健全、待改善的问题,影响了旅游地形象,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是缺乏规划意识。目前镇许多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没有制定具体规划,即使指导全镇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迄今也还没有组织编制。由于缺乏规范的指导,现在全镇的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个别地方甚至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导致产品雷同,缺乏自身特色,软硬设施不配套,档次低,使旅游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二是管理相对滞后。乡村旅游的管理还不完善,有关部门缺乏应有的权威。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只是将其纳入广义概念的景区景点管理范畴,在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和引导上隶属于多个部门,多头齐管,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内部,由于经营者基本上是由农民自己经营管理,企业内部缺乏强有效的管理措施。有的即使有了一定的管理办法,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很好地贯彻执行。三是文化含量不够。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只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同时,所推出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也往往只停留在提供食宿和餐饮的低层次服务上,而对于那些有很强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还显得十分不够,致使乡村旅游的游览方式主要还是观光旅游,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缺乏。四是服务水平较低。虽然镇村民具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旅游服务质量一定有保障。面对成批的旅游者,仅有热情好客之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较高水平的接待服务技能。但由于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未能跟上,镇乡村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还较低,有待尽快提高。五是开发意识不强。由于本地风俗习惯的原因,镇多数地方的村民市场经济意识较低,旅游自主开发意识不强,表现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等、靠、要”思想,即等政府来发动,靠政府拿钱来,要政府解决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农民乡村旅游的自主开发意识不提高,必将影响镇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整体速度。

五、当前县镇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策略透过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不难得出,当前乡村旅游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思维前瞻,着眼问题寻找策略,这样才能有效进入重组、变化和提升阶段,才不会使这一崭新品牌流于“新瓶装旧酒”的误区。

1.消除瓶颈,政府主导。突出表现在农民素质与现代化旅游服务要求的断裂;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与旅游发展要求的差距;分散的村庄与市场的断裂,农民很难直接走向市场等等,对此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和便捷协调的旅游机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政府主导,要着重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地位,赋予其更大职权,如重要景点和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权;乡村旅游饭店的审批权;乡村旅游景点(线路)的审批权;旅游价格审批权,牵头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监查权等等,切实改变以往旅游管理部门职能的模糊性,真正做到不该管的不管,该管的一定管好。

2.长远规划,科学策划。一定程度上讲,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很多是农民自己干出来的,农民的勤劳加上市场的机遇造就了许多乡村旅游点的成功,但是缺少科学的规划逐步成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缺乏规划和低水平规划容易走向“盲目性+积极性=破坏性”。对此,一要注意“引智”,重视发挥具有全新知识结构、充满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参与。二要整合区域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景点形式上的单一,内容上的雷同。突出重点,择优选择一些条件好、有潜力的乡镇、村,高层面的统一规划,科学策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以此来保证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长远发展。

3.文化灌注,挖掘内涵。旅游的实质是精神体验和文化消费。乡村旅游只有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才能有效增强吸引力与竞争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重要的是结合乡村旅游特点,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根据乡村旅游活动对象“古、始、真、土”特点,在一些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古村落,开展古村落观光游。利用乡村旅游主体行为参与性特点,在乡村农耕文化意象突出的地方,开辟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之趣,如杭州龙井村在采茶季节推出的“作一天茶农”,深受中外游客欢迎。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层次高品位性特点,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意象,开展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镇疾呼“花鼓戏”回归,当属此类。

4.注重宣传,扩大影响。相对于目前旅游风景区大规模的宣传促销,乡村旅游还是“羞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影响小,见效慢。首先,要突出乡村意象。乡村意象在乡村旅游中所起的作用,如同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所起作用一样,具有导向性。如江南“水乡之冠”的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同里,以及镇未来的“第一溶洞”的龙洞,便属此类。其次,要敢于揭开“羞羞答答的面纱”走出去。根据景区发育的不同阶段,在对市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广泛采取和记者交朋友、和新闻媒体联谊、和旅行社联合、和周边景区联手策划组织活动等手段提高景区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客源。

5.一村一格,树立品牌。乡村旅游最大的危险就是“千村一面”,所以乡村旅游发展应重视品牌效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努力使景区动静相宜、高远辅成、横侧不同、常游常新。“一村一格”,重要的是体现差异,突出特色,大到整体定位,小到吃、住。接待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是目前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服务要做到到“四净一热”,“四净”即饭菜干净、被褥干净、住所干净、院子干净;“一热”即无论什么时候,对游客都像亲人一样热情接待。这种看上去不是特色的特色,令城里居民感动不已,来了就想住,走了还想来。

6.加强培养,集聚人才。乡村旅游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其中的关键,要处理好借助“外脑”与培养自身人才的关系。乡村旅游在发展之初,特别是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非常需要旅游专业人才的“外脑”,以引导乡村旅游走上正轨。对于日常的经营管理人才,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培养,也可以从外面引进。但是一般的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最好立足自己培养,这样有助于增强服务的特色,同时还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办旅游的能力。一是对农民从业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对农民进行旅游相关基础知识的培训;三是对农民进行服务技能培训;四是对农民开展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7.保护第一,永续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处于上升势头,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一些早期开发的村庄,由于开发水平低,缺乏经验和有效的管理,随着游客的涌入迅速人工化和过度商业化,甚至流于庸俗化。失去了乡村的真实与质朴,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从而迅速走向衰败,旅游这棵“摇钱树”为村民带来的好景不长,反而给村庄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破坏。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在土地利用上,尽可能不改变现状,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多重立体利用。因为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资源造成变化或者是破坏。“变”是必然的,“不变”是相对的,关键是要努力探索在发展中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路子。

8.广开渠道,加大投入。目前镇乡村旅游景点建设小打小闹,开发缺乏大手笔,以至于丰富的资源优势还不能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要使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得到完全的释放,必须要探索建立旅游开发的新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资体制网络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投入。一是加强政府的导向性投入。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作为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专项资金。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大利用内外资力度。积极吸引外商和国内大集团、大企业、上市公司投资开发经营乡村旅游景点,开办乡村旅游服务项目,推动乡村旅游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三是充分调动和鼓励当地社会力量兴办乡村旅游。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吸引当地民间资本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鼓励、准许当地农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入股,多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投入。

第四篇:a.1.松阳县生态林业发展报告

松阳县生态林业发展报告

松阳县林业局

松阳县地处浙西南,是全省九大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辖20个乡镇,401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全县林地面积17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10万亩的81%。其中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93.2万亩,竹林面积14.2万亩,经济林面积23.2万亩。全县建成高效笋竹林3.2万亩,香榧2万亩,油茶基地1.8万亩,中药材厚朴1万亩。目前,全县林木蓄积总量4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5.2%,绿化率76.2%。1990年消灭林荒山,1995年全面绿化达标,1997年进入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行列,2000年以后林业工作逐步从原来的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转变,林业工作的重心从挖坑种树向高效林业建设转变,林业的工作任务从单一的经营森林向特色基地、森林旅游多元化发展。

自生态县创建以来,松阳县委、县政府对生态林业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出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大力培植生态林产业,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等发展思路,全县的森林生态得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项目建设促进林产业规模化发展

几年来,林业总产值连续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林业总产值11.33亿元,2007年林业总产值13.90亿元,2008年林业总产值15.16亿元,2009年林业总产值16.76亿元。培育省市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7家、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森林食品基地11个、林业高效基地3个、林业观光园区6个、五星级森林旅游区和五星级特色森林旅游基地1个,获森博会金奖及优质奖5个。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连年攀升,2006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800余万元;2007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985万元;2008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715万元,同时争取财政贴息贷款额1700万元;2009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949万元,同时争取财政贴息贷款额3230万元;2010年8月止已争取项目资金1770万元。据统计,2009年,全县林业收入7.62亿元,占全部农业生产总值的62.3%,林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2.5%,林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绿化工程有效提升生态屏障质量

一是营造林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几年来,完成绿化造林面积8.8万亩、省道绿化69.55公里、生物防火林带193.18公里,建设竹林道78公里,中幼林抚育14.56万亩。其中抚育改造、补植改造、人工造林、高效林业基地建设、封山育林、城镇周边山体绿化、育苗等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森林资源及公益林建设增量提质。全县公益林面积93.2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3%,新增省财政补偿资金673.32万元。特别是在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后,县林业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森林生态得到了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较好保护,水土流失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状况明显好转。据2009年实施的松阳县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显示,全县森林蓄积量达427万立方米,林木绿化率76.2%。

三是森林城市创建深入推进。2010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实施延庆森林公园工程、打造城镇绿化精品工程、实行独山林相改造”等任务。今年已创建完成市绿化示范村8个、县级绿化村50个,城镇周边山体绿化515亩。同时,我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延庆森林公园建设规划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年底前可以完成规划并开展实施。

三、“林改”稳步推进促进林业资源有序流转

一是林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我们将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作为硬指标纳入林业等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和各乡镇考核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林权抵押贷款“投放额度要放大、贷款期限要延长、贷款利率要降低、贷款手续要简化、融资渠道要拓宽”的要求,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971户计9273.4万元,其中小额循环贷款985户计3952万元,林权直接抵押贷款978户计5026万元,收储中心等组织担保贷款8户计295.4万元。通过林权抵押贷款,有效盘活了森林资源资产,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缓解了农民“贷款难”、“抵押难”问题,较好地实现了“用少量的钱支持最需要钱的人、办成最需要办的事”的目标。

二是林权“IC卡”推广有力。2010年4月14日,在四都乡进行全县推广“林权IC卡”工作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

成功经验。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全县推广“林权IC卡”工作全面铺开。目前,已全面完成154.42万亩林地所有权实地勘界;“林权IC卡”信息采集30878万户,完成总量的97% ;完成森林资源评估面积145万亩,评估价值达18亿元,“林权IC卡” 采集信息正在录入中。

三是林权流转增量增效。我们积极鼓励林农流转林地林木,促进林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近年来,我县依托县林权交易中心,采用招标转让、协议转让、合作开发、租赁、拍卖和挂牌等方式,成功流转国有、集体林权45起,成交金额806.26万元,其中通过县林权交易中心流转11起,成交额341.42万元,比标底高出114.42万元,有效保障了林农利益,促进了林业规模经营。

四、特色林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香榧、油茶和毛竹等特色产业全面提升。我县坚持把生态林业建设与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县政府制定专项政策鼓励和扶持林业规模经营,着力发展以香榧、油茶、笋竹林为重点的山区特色林产业。2009年县政府出台香榧、油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并兑现了2007年以来高效笋竹林开发补助资金。随着我县香榧、油茶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2009年县四套班子曾多次率团到湖南、诸暨、东阳、富阳等地考察调研林业产业发展情况。2010年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香榧、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2009年我县被列为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全省15个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香榧产业被列入全省7个发展香榧重点县。目前,全县己建成香榧2万亩,笋竹林基地3万亩,油茶基地(低改)1.8万亩,高效油茶采穗圃200亩。

二是加快产业升级。我县共培育省市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7家、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森林食品基地11个、林业高效基地3个、林业观光园区6个、五星级森林旅游区和五星级特色森林旅游基地1个,获森博会金奖及优质奖5个。特别是新引进的“浙江省卖油翁油品有限公司”,在短短三年时间就实现产值超亿元,成为浙江省林业龙头企业,产品供不应求。

三是兴林富民示范工程扎实推进。累计创建完成省市级兴林富民示范乡7个、兴林富民示范村17个、绿化示范村12个。创建乡镇、村的林农业收

入比例占总收入的50%以上,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五、林业改革试点累积经验

一是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08〕263号)和浙林资批〔2009〕53号文件的精神,我县作为全国168个(全省20个县(市、区)、全市3个)试点县(市、区)之一启动并开展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自开展以来,给林区广大林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主要表现在林木采伐行政审批的办事效率提高了,林农采伐审批的手续简化了,林农经营森林的积极性提高了,林农可依据市场行情自主决定林木采伐时间。改革后加入流通的非商品材采伐量每年达30000m3,按市场均价900元/m3计算,林农可直接获利2600余万元。

二是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2010年我县油茶产业被列入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获国家项目资金120万元,计划总投资510.8万元,基地建设规模6000亩。目前,全县已完成新造新品种油茶基地1000余亩,建立油茶良种采穗圃200亩,全县油茶加工企业实现产值6575万元,全县油茶产业正呈现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良性发展势头。

三是全国森林抚育经营试点。今年我县被列为全国森林抚育经营试点单位。这是财政部支持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标志着森林经营补贴机制的正式建立。试点工作从2010年开始实施,森林抚育试点面积1万亩,将争取补助资金100万元,抚育对象主要以用材林和大径材为主。目前,我县正在着手编制森林经营试点实施方案,把森林经营试点纳入当前林业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森林经营模式,探索符合现代林业发展的森林经营机制。

四是国家造林补贴试点。国家造林补贴试点项目可以争取资金补贴100万元。被列为国家造林补贴试点县,对于加大松阳林业投入,提高新造林的抚育管护质量,巩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成果,提高森林质量,保护松阳生态源头,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六、森林生态安全保一方平安

一是森林消防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全县森林消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自2004年后,全县森林火灾受害率均控制在1‰以内。2010年上半年,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3起(包括外县烧入一起),过火面积19公顷。与去年同期相比森林火灾过火面积下降了54%,森林受害率下降了0.14‰,林木损失下降了57%,无重、特大森林火灾,无扑救人员伤亡事故,无火烧连营事故。

二是林政资源管理更趋科学化。近年来,林政管理不断加强,均未出现较大森林破坏案件,林政案件的立案率与查处率均达100%。2010年4月26—27日,《松阳县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成果》和《松阳县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同时,继续深入实施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林木采伐管理新机制。积极组织开展“爱鸟周宣传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森林湿地保护宣传月”、“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禁种铲毒专项行动” 等活动,有效遏制破坏森林案件的发生。

三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山林纠纷等工作有效开展。积极开展有害生物测报和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松毛虫防治及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严加防范外来森林病虫害制品,严格排查松材线虫病,做到将松材线虫病拒之县门外。同时,积极开展实地指导板栗、早熟梨、毛竹、杨梅、香榧等经济林病虫害防治,确保 “森林病虫害测报准确率、无公害防治率、虫害成灾率、种苗产地检疫率”全面达到省、市指标。几年来,完成山林纠纷调处200余起,特别是2006年全县开展“调处山林纠纷大会战”以来,己成功调处山林纠纷190起。

四是开展专项行动,切实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在全县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多个专项行动。森林火灾案件大会战、“春雷一号行动”(即打击破坏野生鸟类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禁种铲毒专项行动、“绿盾三号行动”、“冬季行动”、“春季行动”等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狠狠地打击了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确保了我县林区的治安稳定。同时组织开展了“平安林区”创建工作,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生态县的创建为“平安林区”的创建打下了扎实基础,同时,“平安林区”的创建又深层次推动了我县的生态县建设。

第五篇: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在明末清初之时,鼎湖山也曾被称为天湖山,原因是在明末清初之际,肇庆曾是南明永历皇帝的行宫。据说永历帝驻跸肇庆时,曾多次上过鼎湖山。

清初岭南著名诗人陈恭尹曾写过一首叫《端州华严庵送何孟门、陶握山、王紫?游鼎湖》的诗,其中加有注文说:“栖壑大师以(桂王)行宫在端州,改鼎湖山为天湖。”可见改叫鼎湖山为天湖山,明显带有纪念南明永历皇帝的意思。但是随着永历政权灭亡和清朝统治走向稳固之后,天湖山这个名称也就逐渐就无人问津了。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七星岩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的石壁上。叶剑英元帅于一九**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

七绝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五湖、六岗、七岩、八洞”,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另外有一说法是天柱岩海拔108米,阿坡岩海拔119米,阿坡岩最高);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强调“要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处于跨越发展、赶超进位历史节点的,必须抢抓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着力挖掘文化资源,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丰富生态旅游内涵,通过文化软实力提升生态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自治县人民政府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项目兴旅、品牌强旅、文化活旅,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谋划、来培育”的工作目标。

一、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㈠深化文化内涵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正逐步由满足“观光休闲”向享受“文化洗礼”方向转变,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文化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力和强力支撑,二者紧密结合,必定会实现互利双赢、共同繁荣。因此,要激起旅游者的旅游“冲动”,旅游

目的地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提高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已经成为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因此,必须注重用文化的理念提升旅游业,深度挖掘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和生态文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㈡文化旅游的交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抓手。现代旅游非常强调参与性,旅游者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一般观赏,更多地祈求融入旅游地的人文环境中,深度体验地域文化的“真、趣、味”。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是旅游的载体,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窗口,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形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当地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和接受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发,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有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㈢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的有效举措。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具有唯一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独具魅力的文化差异,在旅游客源竞争中将处于优势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排它性”竞争能力,易于创造特色和名牌效应。可通过极具特色的文化,推出一系列人无我有的旅游文化活动,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地方特色和民间文化去吸引外地游客,提高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对策措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生命源和推动力,旅游业提质增效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靠的就是不断增强文化内涵。旅游业的兴盛繁荣,关键在于将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㈠科学制定旅游文化发展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构建“ 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和部署,进一步深化对旅游形势的认识,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把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将打造成国内外知名,集旅游观光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在规划时,对已建成的旅游景点,要注重文物资料搜集,丰富文化内容;对在建或拟建的旅游景点,要深挖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开发;对列入规划的民间文化资源,要出台保护政策,严禁破坏原有风貌,鼓励恢复原有风格。

㈡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发展旅游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对待,逐步健全机制,完善保护体系。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对全县造诣较高的民间老艺人进行奖励和资助,使珍贵的民间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大力宣传优秀民间艺人的事迹和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先进典型,举办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展示活动,在全县营造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三是鼓励支持教育部门把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知识编成乡土教材,将民间文化艺术欣赏和

技艺训练引入中小学课堂,让珍贵的民间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

下载生态游发展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游发展情况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川县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武川县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畜牧业是我县的一项基础产业,是农民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我县立足实际,以种草养畜为突破口,以科学改良为手段,以有效的免......

    旅游局民族文化生态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一、概述。县委、县政府和县旅游局领导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之初就充分认识到我县的铜鼓文化,壮族歌舞戏曲文化,苗、瑶、彝等民族风情等民族文化必将成为我县的主要优势旅游资源......

    北京市石景山区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北京市石景山区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调研报告陈青云 李志民中国农业大学 2003-9-28石景山区为北京市近郊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又是北京市的上水上风向,具有绿水净土的自然优......

    有机农业助推休闲生态游

    有机农业助推休闲生态游 “**发脉,淄水润祥,人杰地灵神韵悠长……”朝气蓬勃的《**镇之歌》唱出了来自辰巳峰峦的昂扬气魄。**镇位于淄博市**区南部山区,地处**、沂源、莱芜......

    2018.3.20亲子游发展

    亲子游发展平日,在家由于活动范围有限,孩子大都走在平路上,而出去旅游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在山坡、沙滩等户外进行攀爬、跑跳、戏水等活动......

    如何发展生态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选修课论文课程名称生态信息学论文题目如何发展生态经济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指导老师2011年5月9日如何发展生态经济 ————公益创业 生态经济是指在......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编辑:admin 时间:2011-1-31 21:19:0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贯彻落实这一精神,要求我们......

    生态发展调查报告5篇

    生态发展调查报告 我市历史上是个山清水秀、生态良好、风调雨顺、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等因素导致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受到应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