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基及文言文练习(四)答案

时间:2019-05-15 14:1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基及文言文练习(四)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基及文言文练习(四)答案》。

第一篇:九年级语基及文言文练习(四)答案

九年级语基及文言文练习

(四)1、(6分,2字词各1分,4字词各2分;每个词语错一字该小题不得分。)(1)拮据(2)恪尽职守(3)陨落(4)歇斯底里

2、(3分)B(将“即使”移到 “能力”的前面)

画家赵广不屈

3、擅长擅长落在 只

4、(1)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叫他画被他们虏去的妇人。

(2)金兵用刀子威胁,也不屈从。

5、赵广是个有崇高道德和理想的人,我们要学习他宁死也不屈服的英雄气概。九年级语基及文言文练习

(五)1.(1)jié摘(2)wù亵渎

2.浮躁(烦躁 躁动)富有(富足 丰富)(答案不唯一,合适即可)

3.D

4.选(1),可改为: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决不能骄傲自满。

或我们在学习上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选(2),可改为:“《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

或“《标准汉语》是为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公而忘私

5、做 虽然被快步走

6、(1)我怎么敢记个人的仇恨呢?

(2)同时流着泪感情激动的用忠君爱国的大道理勉励他。

7、郭子仪是一个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人。

第二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

一、文言文、古诗文默写

1)嗟乎!。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既举大名耳。3)天子之怒。4)布衣之怒。5),奉命于危难之间。6)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7)塞下秋来风景异。8)人不寐。

9)为报倾城随太守。10),弓如霹雳弦惊。

11)莫道不消魂。12),村南村北响缲车。13)池上碧苔三四点。14),一任群芳妒 15)吏禄三百担。

二、文学常识。1)《史记》的作者,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全书 篇。鲁迅称之为“ ”。2)《战过策》是(作者)根据战国时期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它是 体史书。3)《三国志》的作者是,该书记载了,三国的历史。4)《出师表》的作者是,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一种的文体。

5)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和。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和。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公问其故 扶苏以数谏故 B.宜多应者 宜乎众矣 ....C.陈胜、吴广乃谋曰 聚室而谋 D.或以为亡 国恒亡 ....2.解释加点词语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 为天下唱 唱: 今或闻无罪 或: 会天大雨 会: 3.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4.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

A.“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大意是: 6.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二)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也。,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若士必怒()..长跪而谢之曰().2.翻译下列句子。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从“秦王怫然怒”到“长跪而谢之”可以看出,秦王以“ ”相恐吓,唐雎以“ ”相回应。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是,唐雎的回应,表现了唐雎的精神。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秦朝统一是必然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那么怎样正确看待“唐雎不辱使命”呢?

(三)隆中对(节选)

亮答约:“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

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弱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壶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自董卓已来()(2)名微而众寡()..(3)挟天子以令诸侯()(4)利尽南海()..

2、解释下面文言语句。

百姓孰敢不箪壶以迎将军者乎?

3、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应采取那些策略?

(1)(2)(3)

4、简答:

(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选文中任举一例说明。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五)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盖追先帝之殊遇()(4)引喻失义()..(2)恢.弘.志士之气()

(5)悉.以咨之()(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6)性行淑均()..

2、翻译下列句子。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3、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就国内的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哪几条建议?哪条是最主要的?为什么?

《 出师表》诸葛亮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等之任也。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⑨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1.解词:

崩殂 今 诚 秋 殊遇 开张圣听 以 光 恢弘

妄自菲薄 引喻 臧否 是以

简拔 裨补 布衣 躬 卑鄙 猥 由是 许 驱驰 值 倾覆 尔来 驽钝 攘除 咨诹 雅言 临 不知所云 2.划节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译句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⑦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出自本文的成语 5.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那三条建议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6.第一二段中,诸葛亮对后主提出了那些隐隐的告诫。7.第五段中诸葛亮提出要“亲贤臣”,试从第三四段中找出为什么要“亲贤臣”的句子

8.默写:赏罚要坚持统一标准的句子 9.默写:两汉兴衰的经验教训的句子 10.默写:诸葛亮淡泊的志向 11.默写:成语“三顾茅庐”的出处 12.默写:临危受命的句子 13.“盖追先帝之殊遇”对诸葛亮而言,先帝的“殊遇”主要指两件大事,分别是:

14.出师条件成熟的句子 出师的目标是 15.写出有关诸葛亮的成语四个 写出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四个 写出诸葛亮指挥的战役四个

写出古人对诸葛亮评价的诗句 写出你对诸葛亮的评价

《陈涉世家》司马迁 1.解词

辍 等 死国 或

怜 丹书 置 往往 素 忿恚 笞 社稷 2.划节奏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处)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处)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处)

3.译句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⑥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4.问题①默写陈胜年轻时的远大抱负 ②起义的直接原因“ ”起义的根本原因“ ”

起义的口号“ ”

③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有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2.下列古词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A.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B.天下苦秦久矣。

C.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D.梳洗罢,独倚望江楼。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字承祚,东汉人。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4.选择正确的译文。(4分)(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A.奖惩功过,评定人物好坏,不应该有不同 B.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相同

C.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A.先帝不认为我品质行为恶劣,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B.先帝不因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自己委屈别人,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C.先帝不认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5.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6.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7.填空。(10分)(1)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 ”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2)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3)《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4)苏轼评价 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写出该作者体现这一风格的诗句吗?(至少两句)(5)陈涉太息日:“!”(6),燕然未勒归无计。

二、理解运用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会天大雨 会:适逢 B.上使外将兵 将:带领 C.为天下唱 唱:倡导 D.宜多应者 应:回答

2.“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把 B.因为 C.认为 D.凭借 3.文中画线语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正确的一项译文是()A.现在要灭亡了,是死,举行大计也是死,等于都是死。B.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大事也是死,大家都等着死。C.现在逃跑也要死,发动大计

一、知识积累(25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怫.然()休鋟.()猖蹶..()()舴艋..()()社稷..()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1)等死,死国可乎().(2)复立楚国之社稷()..(3)休鋟降于天()..(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5)盖追先帝之殊遇()..(6)斜晖脉脉水悠悠()..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4分)

(1)抑亦人谋也 古义: 今义: .(2)遂用猖.蹶. 古义: 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2分)(1)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深追先帝遗诏()(2)效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5.选择词义茬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抱恨终天 .. B.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C.后值倾覆 樯倾楫摧 .. D.不宜妄自菲薄 薄暮冥冥 ..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7.填空。(8分)(1)《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2)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3)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着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你学过的这样的诗句:。

(4)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 ; 文中作者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5),弓如霹雳弦惊。(6)过尽千帆皆不是。

(一)(14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本段节选自《 》,作者是。2.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B.殊遇(特别厚待)C.恢弘(气势宏大)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罾zēnɡ 忿恚fènhuì 裨补bì 脉脉màimài B、怫然fú 徒跣xiǎn 休祲jìn 咨诹zōu C、诣yì 汉沔miǎn 信大义xìn 臧否pǐ

D、崩殂cú 麾下huī 引擎jínɡ 斟酌zhēnzhuó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陈胜自立为将军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谓为信然 秦王怫然怒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将军向庞,性行淑均 D、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6、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垢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惊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4分)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D、沙场秋点兵。

8、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就算是不杀死我们,可是守边而死的人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与你的安陵作交易,希望安陵君您答应我的要求。C、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诚信如果能得到施行,那么称霸的大业就能成功,汉王朝就可以复兴了。D、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译:深深地追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谢不尽了。

10、根据提示,按要求默写古诗文。(6分)(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意思一致。(2)《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本词的主旨句是。(3)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下面提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是。(4)《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5)请你再写出一处古诗词中描写“愁”的诗句。

(6)《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

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将军身被坚执锐_______________ 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___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 ..(3)恢弘志士之气 ______________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_________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________ 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 ..

3、名著阅读(4分)用线条将下列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战国策》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陈寿 晋 《三国志》 范仲淹 西汉 《渔家傲·秋思》 刘向 北宋

4、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古诗文。(6分)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报倾城随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现作者自己有雄心壮志,却无法最终实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写出你学过或自己积累的古人有关离愁别恨的一句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___(2)否,非.若.是也 ______________(3)天下缟素 _____________(4)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 ...

9、下面各句中“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C、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0、翻译下面句子(3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神?(2分)

12、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的性格特点。(2分)

13、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答案

一、文言文、古诗文默写

二、文学常识。

1)司马迁 纪传体 130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搔 2)刘向 国别体 3)陈寿 魏 蜀 吴

4)诸葛亮 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情的一种文体 5)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 柳永

三、文言文阅读。

(一)l、D

2、编次。同“倡”,倡导。有人。适逢。

3、D

4、C

5、略

6、A

(二)1.○1触(碰,撞)

○2如果

○3道歉

2.略

3.天子之怒

布衣之怒

前倨后恭

不畏强暴

4.言之成理即可

(三)通“以”(2)而且(并且)(3)挟持(4)物资 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4、1)①曹操的“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②孙权的“贤能为之用 ”③刘备的“总揽英雄”(选其中一例回答)

2)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

(四)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壬剪所戮者也。项氏世代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2、其:代项梁所教的兵法 奇,以„„为奇

3、不要胡言乱语,(否则)要被灭族了!

4、轻视学习,崇尚武力,胸怀大志,具有叛逆性格。

5、楚汉相争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五)(1)扶持、厚遇。(2)、发扬扩大(3)、选拔(4)、适宜、恰当(5)、询问(6)、善良平正 略

(1)广开言路(2)严明惩罚(3)亲贤远佞

第三条.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第三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必考题型,除了掌握技巧以外,还要多做习题,培养语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考试成绩的要点,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一)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蓰①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妾。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学奇窘甚。一日,值髯途,告之故,且曰:“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学奇感泣。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得出入内送闼。邹女果为其第三妾。髯得间,以陈情告。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②。髯曰:“毋迫。”一日,显者夫人率群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乃邹氏也。出门,绐③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群仆骇变,号呼来追。髯拳人仆地,不能出声。徐去,则女舟已至陈门矣。学奇得室忻感,谓古押衙④不是过也。髯谓学奇,亟宜鸣官以得妻状。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询知义由髯,赐帛酒花彩以荣。显者惭,杜门不闻者。自是义樵名益著。

[注释]①蓰:五倍。②昆仑:即昆仑奴,唐传奇《昆仑奴》中的义士。③绐:欺骗。④古押衙:唐传奇《无双传》中的义侠,押衙为官名。

(清·顾彩《髯樵传》,选自《虞初新志·卷八》)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樵子者,貌髯而伟 伟:身材魁梧

B.人或讶问之 讶:惊讶,奇怪

C.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 赡:赡养

D.迂道疾行,至河干 干:岸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髯樵)

B.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所谓秦桧者)流血几毙

C.吾亦知戏,故殴。若真(是秦桧),膏吾斧矣

D.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学奇)无如何也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部与髯樵设计搭救邹女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①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 ②女泣如雨,诉失身状 ③髯曰:毋迫 ④于是密具舟河干 ⑤出门,给其副,迂道疾行 ⑥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

A.①③⑥B.①④⑤ C.②③⑥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髯樵胆量过人,常常在夜间独自上山砍柴,不怕碰上毒蛇猛虎。

B.髯樵低价出卖自己的柴草,主要是为了更容易把柴卖出去,这样也照样能获利。

C.以砍柴为生的髯樵,虽然目不知书,但有勇有谋,疾恶如仇。

D.营救邹氏、帮助陈学奇夫妇团圆的义举,使官府对髯樵刮目相看,褒奖有加。

(二)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梁复遣曹义宗围剿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①,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曰:“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②。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③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鞾履,持以击之。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节选自《七史·王罴列传》

〔注〕①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②讟:恐怖。③台使:六朝时指朝廷使者。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轨逐投城遁走 投:投奔

B.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 济:渡河

C.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 虞:忧虑,忧患

D.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尚:崇尚,推崇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作”的一组是()

①死生在此,欲死者来 ②便袒身露髻徒跣 ③乃手自取鞾履,持以击之 ④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 ⑤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⑥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罴为官清廉,办事公允。当荆州被围,城中粮尽时,他和将士平均分食煮好的粥。每逢宴会,他亲自称量酒肉,分给将士。

B.王罴虽是性情中人,却为人小气。他请台使吃饭时,竟因对方撕去薄饼边儿而撤去食物;还曾因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来台。

C.王罴性格质朴正直,倔强急躁,别人总是对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属挟带私心跟他谈事,他勃然大怒,拿起靴子来击打对方。

D.王罴作战勇猛,出战时经常不穿铠甲,不戴头盔;面对敌人的偷袭,他英勇杀敌;镇守华州时,他竟欲与神武帝拼命。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答案

(一)6.C

7.A

8.D

9.B

10.B

(二)11.A

12.C

13.D

14.B

第四篇: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

语基+默写+文言文阅读(二)

(推荐时间:4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浣沙/豢养..

B.贫瘠/拮据..

C.趔趄/掠夺..

D.蛰伏/诚挚..浸渍/功绩供应/供奉 ....砌墙/沏茶..惊惶/彷徨..吐哺/果脯..飘泊/泊位 ..数落/数额..禁受/禁锢 ..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当一些人目睹惨死的小悦悦却少见多怪时,当一些人面对倒下的老人却仍纠结于“扶还是不扶”而踌躇不决时,当一些人花天酒地却忘记茅屋秋风中的父老乡亲时,当一些人面对金钱名利而心慌意乱、甚至不顾一切时,当“范跑跑”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不顾自己的学生却还能津津乐道时,难道我们还能说我们不需要“雷锋精神”来唤醒已然迷惘的心灵?

A.少见多怪

C.突如其来B.花天酒地 D.迷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深圳唯冠的代表李肃表示,香港法院的禁令前提是苹果公司承认商标归深圳唯冠,这是双方转让商标谈判纠纷是否存在的关键。

B.武江公安分局西河派出所组织民警对红星小学周边的小商店进行了突击清查,收缴了6支高度仿真玩具枪,并对店主进行了教育。

C.2012年3月7日,恒大队在客场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韩国K联赛冠军。我们可以从这次比赛后对李章洙的采访中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球队的竞技状态很重要;二是只要拥有必胜的信念,以弱也能胜强。

D.在欧美一些国家,孩子们在教官的指导下,顶着漫天大雪进行裸跑,这种“鹰爸”的教育方式在国外并不鲜见,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将训练的残酷当做学校的一种常态教育。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地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是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⑥⑤③①④

二、名句名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2)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击匈奴,获西祁王,擢为后将军。..

神爵元年春,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等勘略小种,背叛犯塞,攻城邑,杀长吏。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无逾于老臣者矣。愿陛下以属老臣,..

勿以为忧。”上笑曰:“诺。”

充国至金城,常以远斥候(侦察兵)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

先计而后战。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初,罕羌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亡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羌及劫略者,解散虏谋。.

七月,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

后罕竟不烦兵而下。遂上屯田奏,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

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明年五月,充国奏言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请罢屯兵,奏可,充国振旅而还。.B.⑤③①④②⑥ D.⑤⑥②③④①

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年八十六,甘露二年薨,谥曰壮侯。(选自《汉书·赵充国传》,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B.使御史大夫问谁可将者.

C.后罕竟不烦兵而下.

D充国振旅而还.()通知:通晓 将:带领 竟:竟然 振:整顿

()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老臣者矣无逾于.A.不拘于时,学于余.

战备,止必坚营壁行必为.

外人道不足为. B.

威信招降罕羌及劫略者充国计欲以.C.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罕羌闻之.D.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8.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充国“有大略”的一组是

①无逾于老臣者矣

②常以远斥候为务

③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④充国徐行驱之

⑤虏久屯聚,解弛

⑥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

A.①③⑤

C.①②⑥B.②④⑥ D.②③⑤

()9.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充国年轻时就喜爱将帅的节操,学习兵法,了解边情,行军打仗时爱惜士卒,沉

着稳重,这都是他作战取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B.赵充国根据叛羌的情况,采取了以守为主的战略。他到金城后,常常把派侦察兵到

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途中,他小心谨慎,避免伤亡,计划好再作战。到西部都尉府后,敌人多次挑战,他都坚守不应战。

C.赵充国还对敌人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先零羌劫持胁迫那些小部落一起反叛,罕羌

首领事先派雕库向都尉报告,都尉扣押雕库做人质,赵充国放他回去,让他告诉首领:要与先零羌保持距离。他进兵到罕羌地域,下令不准焚烧村落,只可到田中牧马,从而取得了罕羌的好感。

D.赵充国等到敌人久屯松懈之时,引兵去攻击,敌人望风而逃,他只慢慢地追赶,掳

获了大量的牛羊车马。打胜仗后,他上书请求撤除骑兵,只留万名士兵在当地屯田。到第二年五月,敌人投降的达三万多人,祸患平息,他请求撤除屯田士兵,整顿队伍凯旋。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译文:

(2)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

译文:

(3)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

译文:

答案

1.D

2.A

3.B

4.B

5.(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4)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

6.C

7.C

8.B

9.C

10.(1)行军时一定要做好战斗准备,驻扎时一定要修好坚固的壁垒。

(2)这就叫穷寇不可迫啊!我们缓慢地追击,他们只会一直逃跑不回头看,如果我们追赶得过于急迫,他们就会转过身来和我们拼命了。

(3)朝廷每有关于四方夷狄的重大商议,经常请他参与军事谋划,询问计策。

【参考译文】

赵充国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人,后来迁居到金城令居县。他为人沉着勇敢而又有远大的谋略,从小喜爱将帅的节操,学习兵法,通晓四边少数民族的事务。参加攻打匈奴,擒获了西祁王,被提拔为后将军。

神爵元年春,那些归顺的羌人以及归义羌侯杨玉等人,用武力胁迫那些羌族小部落,一起背叛汉朝,侵犯边塞,攻打城镇,杀死地方官吏。当时赵充国年已七十多岁,皇上认为他老了,派御史大夫去问他谁可担任平定羌人的将领。赵充国回答说:“没有超过我的人了,希望陛下把这件事交给我,不要担忧。”皇上笑着说:“好吧。”

赵充国抵达金城,常常把派侦察兵到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时一定要做好战斗准备,驻扎时一定要修好坚固的壁垒,尤其能坚持稳重的策略,爱惜士兵,预先做好计划再打仗。这样就向西到达西部都尉府,每日犒赏士兵,士兵都愿意为他效命。敌人多次挑战,赵充国坚守不出应战。

当初,罕羌首领靡当儿派弟弟雕库来报告都尉说先零羌想要反叛,过了几天果然反叛了。由于雕库的那个部落也有很多〖JP3〗人夹杂在先零羌中参加反叛,西部都尉就把雕库扣留下来作为人质。赵充国认为雕库没有罪,便放他回去,并让他转告各部落首领:“汉朝大军只诛杀有罪的人,你们要主动与先零羌保持距离,区别开来,不要落得一同被消灭的下场。”赵充国计划凭借威望和信用招降罕羌以及被胁迫的羌族小部落,解散敌人的同盟。

七月,赵充国引领军队偷袭先零叛羌屯驻的地方。敌人因为长久屯聚,十分松懈,望见汉朝大军丢下辎重想渡过湟水,道路狭窄,赵充国慢慢地前进驱赶他们。有人说,你这时为了夺取财物而缓慢前进,会贻误战机。赵充国说:“这就叫穷寇不可迫啊!我们缓慢地追击,他们只会一直逃跑不回头看,如果我们追赶得过于急迫,他们就会转过身来和我们拼命了。”将校们都说:“对。”敌人掉到水里淹死的有好几百人,投降以及被杀的五百多人,俘获马牛羊十万多头,车四千多辆。汉军来到罕羌的地域,赵充国下令不许焚烧村落,不许在田地中放牧。罕羌听说后,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攻打我们!”后来罕羌终究没有烦劳军队就投降了。赵充国于是献上主张屯田的奏章,提出撤出骑兵留下万名步兵屯田。

赵充国的奏章每次送上来,皇帝就发给公卿大臣们讨论。最初赞成赵充国意思的只有十分之三,中间十分之五,最后十分之八。皇帝下诏撤兵,只有赵充国留下来屯田。第二年的五月,赵充国上奏说:“羌人投降的有三万一千二百人。叛羌已经平定,请求撤销屯田的军队。”皇上同意了,赵充国整顿军队凯旋。

赵充国请求告老回乡,皇上赏赐他用四匹马拉的安车、黄金六十斤,免职回乡。朝廷每有关于四方夷狄的重大商议,经常请他参与军事谋划,询问计策。赵充国享年八十六岁,在甘露二年去世,谥号称为壮侯。

第五篇:语基强化训练答案

强化训练(十八)

1.B(A.“豇”应读“jiānɡ”;C.“亚”应读“yà”,“塌”应读“tā”;D.“溜”应读“liù”)

2.D(A.“偌”应读“ruî”,B.“窘”应读“jiǒnɡ”,C.“泡”应读“pāo”)

3.B(A.膺品——赝品;C.珊珊来迟——姗姗来迟;D.耳根清静——耳根清净)

4.D(A.磨厉——磨砺;B.浮想连翩——浮想联翩;C.钩玄题要——钩玄提要)

5.B(A.磨练: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此处应用“磨合”。C.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感情色彩不合。D.乏善可陈:表示一件事物没有什么优点可以提出来称道)

6.B(A.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B.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但多指不好的结果。改为“以至”,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也说“以至于”。C.一日千里:形容进展很快。D.标志:表明某种特征)

7.C(A.搭配不当,应该是“中国成为„„最多的国家”。B.主客颠倒,应该是“我们对于朱彦夫的先进事迹了解的还远远不够”。D.成分残缺,在“谁来买单”后面加上“这一难题”)

8.D(A.“把谜语的魅力重新激发了出来”搭配不当。B.“监护与救助”语序不当,应为“救助与监护”。C.“微时代是„„必然走向”主宾不搭配;另外,缺少主语,删去“在”“中”)

9.B(④句中的“金箔”扣上文的“金黄”和“黄金”,②句照应“阳光的力量”,③句照应“真实的存在”。)10.D(从第一、第二空看,“产生”与“削弱”有先后之分,应先填入第③句,再填入第①句;第②句是对“高级的幽默”的解说,且与“灵光一闪,绣口一开”不协调,应填在第三空;“暗示性强”与上文的“表达含蓄”均是具有艺术性的条件,故第⑤句应排在第④句前)

11.(1)既来之

则安之(2)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3)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4)雕阑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12.悉闻——获悉(得知),家父——令尊(伯父),诚惶诚恐——十分着急(挂念),莅临——前往,鼎力相助——定当效劳

13.(1)六成(或大多数)受访国认同中国是强国。(或世界对中国是强国认同度较高)(2)建议:中国要着力在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提升实力,不能只关注经济实力的提升。(“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实力亟待提升)

强化训练(十九)

1.C(A.“飧”应读“sūn”,B.“曝”应读“pù”,D.“炽”应读“chì”,“见”应读“jiàn”)

2.B(A.“豕”应读“shǐ”,“冠”应读“ɡuān”;C.“怙”应读“hù”;D.“悭”应读“qiān”)

3.B(A.精萃——精粹;C.泊来品——舶来品;D.出奇不意——出其不意)

4.D(A.数以千记——数以千计;B.信马由疆——信马由缰;C.毕其攻于一役——毕其功于一役)

5.D(A.牝鸡司晨: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B.重足而立: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不是站不住脚。C.矫枉过正: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D.胶柱鼓瑟: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6.D(A.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B.今非昔比:多指形势、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积极的变化,褒义。C.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D.怀真抱素: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

7.B(A.成分残缺,去掉“使”。C.“多为„„所致”句式杂糅。D.“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概念交叉,“昂贵”改为“惨痛”)

8.B(A.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虽然”应调至“原用户的电脑”后面。C.句式杂糅,去掉“进行访问”。D.不合逻辑,应为“防止它们的脚爪被路面的碎石、碎玻璃划伤”)

9.A 10.A(④②⑥⑤是一种句式,其中⑤是递进,靠后;①是另一种句式,与③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两种句式以句号相隔)11.(1)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4)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5)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12.答案示例:(1)我方理由是: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不做好每一个小节,怎能成就一番大业呢?(2)我方理由是:正是因为张良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才使刘邦逃脱了鸿门宴的陷阱,最终成就了刘邦的西汉霸业。

13.示例:我看见司马迁在寒月冷光中书写执着,将命运的惨痛和人生的宏愿排列为一片片整齐的汉简,《史记》一搁笔,太史公文章烛照古今。(人物、事迹、功绩、影响应同一个人)

强化训练(二十)

1.C(A.“系”应读“xì”;B.“卜”应读“bǔ”;D.“阄”应读“jiū”)

2.A(B.“谆”应读“zhūn”;C.“混”应读“hún”;D.“夹”应读“jiā”,“塞”应读“sâ”)

3.D(A.叉路口——岔路口;B.描摩——描摹;C.鞭辟入理——鞭辟入里).C(A.共商国事——共商国是;B.分庭抗理——分庭抗礼;D.吊以轻心——掉以轻心)

5.D(A.品头论足:指有些闲人过多地仔细评论女性相貌,也比喻在细节上随便批判。B.荡气回肠:形容音乐、诗文等婉转动人。C.苗而不秀:只长了苗而没有开花结实。比喻人资质虽好,但尚未有所成就即不幸夭折。或者比喻虚有其表。D.空谷足音:空旷的山谷里听到的人的脚步声。比喻十分难得,极为可贵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6.B(A.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B.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数量非常多,到处都能得到。C.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D.拍案而起:形容非常激愤)

7.A(B.搭配不当,“人数”可以用“减少”,而“录取率”则应是“下降”、“提高”或“升高”。C.“是出于为„„决定的”杂糅,应去掉“而决定的”。D.语序不当,应为“设计、建设、装备、管理”)

8.D(A.“令人贻笑大方”结构混乱。B.语意不明,成分残缺。“这个在田园农耕时代似乎很易寻得的答案”应改为“在田园农耕时代似乎很易寻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在“却显得”前面加上“答案”。C.不合逻辑,语意不明。“锌就是”应改为“‘锌缺失’就是”)

9.C

10.A 11.(1)为政以德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3)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4)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5)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12.(优点)交易便捷成本低,运行网络健壮,因稀缺而珍贵。(缺点)交易耗时长,交易平台脆弱,价格波动大。

13.“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是凤凰在清贫中的坚守;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古圣先贤对高洁的坚守。

强化训练(二十一)

1.B(A.“圄”应读“yǔ”,C.“珀”应读“pî”,D.“荫”应读“yìn”,“偈”应读“jì”)

2.B(A.“粳”应读“jīnɡ”;C.“肄”应读“yì”;D.“阿”应读“ē”)

3.C(A.题案——提案;B.开门缉盗——开门揖盗;D.翻两翻——翻两番)

4.B(A.并行不背——并行不悖;C.除强扶弱——锄强扶弱;D.举步为艰——举步维艰)

5.B(A.应用“关于”。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表示关涉,用“关于”。C.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贬义词。D.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不合语境)

6.B(A.不堪入耳:形容言语粗俗下流,使人听不下去。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C.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用错对象。D.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7.D(A.中途易辙,应将“自”放在“MH370”前面;B.搭配不当且有语序问题,“公立医院”是“举措”错,“管理医院、兴办医院”顺序颠倒;C.成分残缺,应为“出于舰船安全考虑”)

8.C(A.语序不当,应改为“十几岁时随兄闯南洋”。B.搭配不当,“繁杂”“广泛”位置互换。D.重复赘余,“约”“左右”任删一处)

9.C

10.C(前面三处横线是关于汉字书写问题的设问,按照“何去何从——是否需要拯救——如何拯救”的逻辑顺序连续发问,对应句子的排列为③①⑤;④句体现的是输入法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共性”,应填入破折号后的横线处;⑥句摆出书写变化的现实,是后面表述内容的原因,应填入倒数第二处横线;②句中的“维系文化的纽带”对应后句的“文化生态„„延续”,应填入最后一处横线。)

11.(1)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2)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3)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4)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2.(1)示例1:中国公民平均阅读量低,折射出当代国人精神追求缺失的现状。示例2:公民阅读量的差距,难道不正体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差距吗?示例3:将“倡导全民阅读”写进政府报告,难道就能提高国人的阅读量了吗?示例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倡导全民阅读”进入政府报告,此举值得肯定。(2)示例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示例2:倡导读书风尚,培育现代公民。示例3:与书为伴,让心灵驻足;传承文明,创造知识时代。13.第二版:关注班级动态,展示青春风采

第三版:信息交流,汇四面八方新资讯

强化训练(二十二)

1.C(A.“脂”应读“zhī”;B.“应” 应读“yīnɡ”;D.“结” 应读“jiã”)

2.C(A.“皴”应读“cūn”,“贲”应读“bēn”;B.“拗”应读“niù”;D.“恓”应读“xī”)

3.D(A.批露——披露;B.金钢钻——金刚钻;C.磨肩接踵——摩肩接踵)

4.A(B.历行节约——厉行节约;C.无绪——无序;D.跟贴——跟帖)

5.D(A.无因果关系,应为“进而”,表递进。

B.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应改为“无可非议”。C.刍议:谦辞,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此处对象不当,可改为“热议”。D.石破天惊:指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6.B(A.应改为“厘清”;B.不尴不尬:形容办事或处境很为难;C.应改为“自从”;D判若云泥:比喻差距极大,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7.D(A.成分残缺。在“泰山”、“山东儒家文化”前面加上介词“对”。B.宾语残缺,应在“1.9万公里”后加“目标”。C.“这一战争”与“如果”互换,在“这”前加一个“把”字)

8.C(A.句式杂糅。去掉“的目的”或“为了”;B.成分残缺。在“阻止”后补上“的权利”。D.搭配不当。将“加强„„渠道”改为“拓宽„„渠道”)

9.C 10.B(首先介绍“新华军事微信公众平台”为人们提供各种军事新闻和信息的性质,应该填入③①,其中①由于没有动词,只能做③句中“提供”的宾语。“同时”一词提示应该接着介绍这一军事平台的其他内容,所以应该先接⑥,⑤说明“瘾军事”这一栏目的内容。最后一句主语为“微信用户”,只能填④)11.(1)克己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

(2)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

(3)明星荧荧

梳晓鬟也

(4)黄芦苦竹绕宅生

杜鹃啼血猿哀鸣(5)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12.示例:(1)老师鼓动家长说:①成材千条路,早教第一步。②要想成长好,早教不可少。③起点决定终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啊。(2)家长鼓励孩子说:①漫漫人生路,不输第一步。②只要宝宝好,管他钱多少。③宝贝放心跑,爸爸是你的坚强后盾。(台词要能分别体现“鼓动”或“鼓励”,简明生动,符合人物身份)

13.示例:①双脚踏出健康路,铃声响起平安曲。②轻盈穿行无纤尘,双轮一转有闲情。③我骑车,我环保,我健康。强化训练(二十三)

1.C(A.“间”应读“jiàn”,“血”应读“xuâ”;B.“禅”应读“shàn”;D.“仳”应读“pǐ”,“闷”应读“mân ”)

2.B(A.“彳”应读“chì”,“择”应读“zhái”;C.“束”应读“shù”,“聒”应读“ɡuō”;D.“蒂”应读“dì”)

3.C(A.震聋发聩——振聋发聩;B.坐阵——坐镇;D.淹没——湮没)

4.B(A.暴料——爆料;C.帐户——账户;D.急不遐择——急不暇择)

5.B(B.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词义过大。A.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和事物当作准则。C.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D.唇齿相依:像嘴唇和牙齿一样互相依存,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6.C(A.震古烁今: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改为“惨绝人寰”或“骇人听闻”。B.推陈出新:除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不合语境,改为“历久弥新”。C.日渐式微:逐渐没落,销声匿迹。泛指事物或人逐步的衰落。D.不足挂齿:不足:不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讲。表示不值得一提。谦词)

7.B(A.成分残缺,缺宾语,在句末加上“„„的感慨”。C.“切忌不要”不合逻辑。D.搭配不当,可改为“建立„„机制”或“成立„„的机构”)

8.B(A.不合逻辑,“工作犬”包含了“猎犬”“导盲犬”和“缉毒犬”,不能并列。C.语序不当,应把“虽然”放到“全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前。D.成分残缺,句子没有主语,应删去“由于”或“使”)

9.D(先提出观点,然后比较诗歌语言与其他语言的不同,接着写诗歌语言的特点,最后从两个方面分写诗歌语言的特点)

10.B(首句的主语是“文学” ④⑥句紧承这个主语,揭示文学是“人学”的原因。③句照应“欣赏一篇好散文”②句照应“朗诵一首好诗歌”)

11.(1)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2)则仆偿前辱之责

虽万被戮(3)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4)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5)冠者五六人

风乎舞雩 12.示例:①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②也留下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文章③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13.有的是荒漠胡杨——孤立于天地之间。有的是高山古松——淡然望着脚下的灼灼人世

强化训练(二十四)

1.A(B.“漱”应读“shù”,“狯”应读“kuài”; C.“吮”应读“shǔn”,“拈”应读“niān”; D.“谂”应读“shěn”,“喳”应读“chā”)

2.A(B.“蜗”应读“wō”;C.“倔”应读“juã”;D.“蓦”应读“mî”)

3.B(A.震摄——震慑;C.谈笑风声——谈笑风生;D.礼上往来——礼尚往来)

4.D(A.搏弈——博弈;B.倾刻之间——顷刻之间;C.攻艰克难——攻坚克难)

5.B(A.轻车简从:指有地位的人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与“同学”的语境不符。B.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熠熠,光耀、鲜明。用在句中正确。C.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D.如影随形:比喻两个人常在一起,十分亲密)

6.B(A.天作之合:好像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B.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C.活龙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D.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

7.A(B.“宗旨是„„为目标”,句式杂糅。去掉“为目标”。C.不合逻辑,“降低”不能用倍数。D.成分残缺,“全域城市化”后应加“为目标”)

8.D(A.句式杂糅。“围绕着„„为中心”杂糅。”B.不合逻辑,“字写得好”与“是否受过教育或教育水平高低”搭配犯一面对两面的错误。C.重复,“体坛”即体育圈)

9.D

10.C(④关键是守住“红线”,保住“底线”是总说,③“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对前文的总结,所以④③应分别放在第一空和最后一空)11.(1)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4)谁悲失路之人

尽是他乡之客(5)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明其德

12.慈善大家,布福利恩泽在世间。13.(1)总体不断提高,也会有起伏,增幅渐小(增速渐慢或前快后慢)

(2)练习能不断提升成绩。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进步缓慢时要设法寻求突破。(答对2点即可)

强化训练(二十五)

1.B(A.“载”应读“zài”;C.“簸”应读“bǒ”,“弦”应读“xián”; D.“秸”应读“jiē”,“累”应读“lãi”)

2.B(A.“悄”应读“qiǎo”;C.“椎”应读“chuí”;D.“捕”应读“bǔ”)

3.C(A.严刑俊法——严刑峻法;B.欲擒固纵——欲擒故纵;D.复辙——覆辙)

4.C(A.膻变——嬗变;B.机率——几率;D.国萃——国粹)

5.B(A.琴瑟和谐:比喻夫妻关系和谐。B.消弭:消除。C.如芒在背: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如”和前面的“好像”重复。D.扶植:比喻以某种手段培养人才或某种势力的壮大。应改为“扶持”,指对个人或企业、团体等给以帮助和支持)

6.D(A.向壁虚造:又作“向壁虚构”,指毫无事实根据的捏造、虚构。B.生荣死哀:指活着受人崇敬,死后令人悼念。多用来称颂生前有卓越贡献的死者。C.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D.玉成其事:指成全某件好事。多用于男婚女嫁,也可用于其他好事)

7.D(A.“可以堪称”词语重复累赘。B.语序不当“发展”和“重视”对调;搭配不当“树立”改“贯彻”,“重要组成部分”,改为“重要措施”。C.成分残缺,应在“设计”后加“理念”)

8.B(A.语序不当,可把“甚至可能致癌”移到“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后面。C.成分残缺,可在“全版权运营模式”的后面加“的全面升级”。D.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杨先生”后)

9.B(注意空间方位,结合天山的环境特征:沿沙漠南缘向东→折向南行→跃入眼帘→挣脱戈壁→缓缓爬上去→快到山顶→草场)10.B(从句意看,①②讲人品与能力的关系,③⑤讲好人品的积极作用,④⑥讲能力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结果不同。从逻辑结构看,③⑤紧承前面的语句,居前;①②讲人品与能力的关系,居中;④⑥是两种结果,居后。另外,标点也有提示作用)11.(1)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2)君子不齿

其可怪也欤

(3)千万人之心也

奈何取之尽锱铢(4)如怨如慕

余音袅袅(5)则风斯在下矣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12.观点一:学生春游出行安全问题的确重要,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取消春游。观点二:学生出游安全责任重大,学校无法承担,教育部门的禁令可以理解。

13.示例一:身处绝境仍能破关斩秦是项羽的可敬之处,刚愎自用、至死不知败在何处是其可悲之处。示例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可敬之处,六出祁山却只能喋血五丈原是其可悲之处。

强化训练(二十六)

1.A(B.“撷”应读“xiã”,“揖”应读“yī”;C.“盥”应读“ɡuàn”;D.“乘”应读“chãnɡ”)

2.C(A.“蚋”应读“ruì”,“脐”应读“qí”; B.“烙”应读“lào”,“蔌”应读“sù”;D.“荷”应读“hâ”,“栗”应读“ lì”)

3.B(A.趋向——取向;C.戏噱——戏谑;D.蜇伏——蛰伏)4.C(A.锤练——锤炼;B.再接再励——再接再厉;D.了无声趣——了无生趣)

5.A(A.此处应用“临近”。“邻近”指〈位置〉靠近。“临近”指〈时间、地区〉靠近。B.贯穿:穿过、连通。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界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D.积非成是:错误的东西流传久了,也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6.B(A.“心领神会”不能跟宾语。C.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势奔腾直下。也比喻文笔奔放畅达。D.“启用”意为“开始使用”,多用于物;这里应为“起用”)

7.B(A.表意不明,“人的眼界学识、经验阅历、分析问题的能力”中“能力”的修饰语界定不明。且“经验阅历”不能“提升”。C.成分残缺,“刚健而不屈、独立而不倚”的主语不是“自强不息”而是“中国人”,之前应加上“使其”或“使中国人”。D.多重否定用错,去掉“不再”,且搭配不当,“侵袭”的应是“身体”,而不是“健康”)

8.A(B.介词“自从”提到主语之前。C.句式杂糅,应改为“很多时候都靠领导个人的主观判断。”D.成分残缺,句首加“针对”或将“发生的”改为“发生了”)

9.C(③是总结句,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照应⑤,“种种具体范畴”照应④⑥,它们都应在③前;②的“以‘仁’来„„”紧承横线前的“仁”,放在最前,①讲“仁”的作用,放在最后)10.C(③②说“嫦娥三号任务是„„中国创造”承接前面句子中的“创新”;⑤“这样的成就”上承③②,“最根本的一点”下接①“就是„„”;⑥承接前面各句,从更高层次强调“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④承上“嫦娥三号任务”,启下“既„„又„„”)11.(1)则政不在大夫

则庶人不议(2)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3)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4)故垒西边

三国周郎赤壁(5)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之也

12.反而(转折关系);因为;甚至(递进关系);否则。

13.示例:笛声远了,是音的淡化,还是意的回味?太阳落了,是光的终结,还是影的徘徊?流星落了,是光的流逝,还是影的交织?花儿谢了,是蕊的干枯,还是果的新生?

强化训练(二十七)

1.A(B.“拎”应读“līn”,“趄”应读“jū”;C.“括”应读“ɡuā”;“臭”应读“xiù”;D.“崴”应读“wǎi”;“歃”应读“shà”)

2.C(A.“簪”应读“zān”,“牝”应读“pìn”; B.“藉”应读“jiâ”; D.“惙”应读“chuî”)

3.A(B.惩诫——惩戒;C.宏扬——弘扬;D.穷形尽象——穷形尽相)

4.D(A.一如继往——一如既往;B.和约——合约;C.文雅甜静——文雅恬静)

5.B(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B.裹足不前:像脚被包裹住了一样停步不前,多指有所顾虑。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停滞不前”。C.桑榆暮景: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D.一呼百应:形容响应的人很多)

6.C(A.坐拥百城:指藏书丰富。用错对象。B.鼎鱼幕燕:比喻处在极危险境地的人或物。望文生义。D.误用虚词。将“而且”改为“反而”)

7.A(B.第二个分句成分残缺,应改为“完成„„的工作”。C.结构混乱与不合逻辑。“乱用”不合逻辑,应该是“使用”。整个句子结构混乱,应改为“接受不给新生儿使用抗生药物的治疗理念”。D.语序不当与成分残缺。“全面”应放在“提供”之前,删去“的”;“农业生产方式”之前应加介词“与”)

8.D(A.“否则”和“不关注民生”重复,删去一个即可;B.成分残缺,“安装”后添加“阶段”;C.“江南文化”和“特色民居建筑”是包容关系;“领略民居建筑”不能搭配)

9.D(特别注意②①⑤③④之间相邻句子的照应关系。)10.B(②③⑤是并列句,又由前三处横线间的分号可知,这一组句子应排在最前面。③②⑤存在由“文字”到“行文走笔”再到“吟诗作赋”的递进关系。④是对这三种现象的说明;①是人们的反思,⑥是对①的回答)

11.(1)不令而行

虽令不从(2)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3)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4)钟鼓馔玉不足贵

惟有饮者留其名(5)尽荠麦青青

犹厌言兵 12.示例:(文天祥)犹存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13.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强化训练(二十八)

1.A(B.“劲”应读“jìnɡ”; C.“肖”应读“xiào”,“给”应读“jǐ”;D.“挟”应读“xiã”)

2.A(B.“背”应读“bēi”,“脍”应读“kuài”;C.“胚”应读“pēi”;D.“伧”应读“chen”)

3.A(B.奴言媚骨——奴颜媚骨;C.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年之计在于春;D.犹为——尤为)

4.D(A.羁拌——羁绊;B.绚丽多采——绚丽多彩;C.艰辛倍尝——艰辛备尝)

5.B(A.“蜕化”指动物脱皮,比喻变质、变坏,腐化堕落,而此处是指人的手写功能应用“退化”。B.“消解”指消除、解除疑虑、嫌怨、痛苦等,此处使用正确。C.心心念念:形容一心一意地思念或期望。不合语境。D.充耳不闻: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6.B(A.口血未干: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B.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C.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D.付之东流: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应改为“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7.A(B.成分残缺,“提出”缺宾语中心语“办法”;介词残缺,在“解决”前加介词“以”。C.重复赘余,删掉“前”。D.关联词语不当,应改成“无论„„还是„„都”)

8.D(A.成分残缺,“通过„„让„„”造成主语残缺,二者必须删去一个;B.语序不当,第三句主客体颠倒了,应该是“疫苗再次引发人们恐慌”;C.最后一句搭配不当,应把“成立”改成“组建”)

9.D 10.B(②是中心句,下文都是围绕这句具体论述;③④紧随②之后,是对中心句的直接解释,③是对④进一步抽象的概括,因此放在后面;⑤⑥从文学上举例说明为什么说平民是入世的,贵族是出世的,同时⑥句“至于”一词说明这句应在⑤句之后;①是总结句,“因此”是对上文的总结)11.(1)小人喻于利(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4)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5)名岂文章著

天地一沙鸥

12.示例:俄罗斯人用一种自嘲的方式弥补了开幕式的遗憾,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幽默,感受到他们的智慧,更感受到他们的自信。

13.图案由字母“S”和“Z”组成,是“沙”和“洲”的拼音首个字母。(答——图案是字母“S”的变形,是“沙洲”和“首届”的拼音首个字母——也可以)图像像一个向前跨越的运动员,又似飞舞彩带的文艺演员,体现体育、艺术的特色和内涵。(答寓意沙洲中学拼搏向前,不断腾飞的时代精神和风貌也可)

强化训练(二十九)

1.A(B.“佻”应读“tiāo”,“缫”应读“sāo”;C.“僭”应读“jiàn”,“傥”应读“tǎnɡ”;D. “ 唾”应读“tuî”)

2.C(A.“贾”应读“ɡǔ”,“横”应读“hãnɡ”;B. “睢”应读“suī”;D.“浜”应读“bānɡ”,“胖”应读“pán”)

3.D(A.就业之觞——就业之殇;B.映记——印记;C.立杆见影——立竿见影)

4.B(A.频烦——频繁;C.迷团——谜团;D.稍纵疾逝——稍纵即逝)

5.A(B.“况且”应为“何况”。C.抱残守缺:形容思想守旧,不知变革。是贬义词。D.下车伊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6.D(A.奔走呼号: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四处宣传,争取同情和支持。望文生义。B.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是上级对下级而言。与语境不符。C.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不合语境。D.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7.B(A.语序不当,应为“小到单位工作甚至家庭琐事”。C.“这种说法是不靠谱的”指代不明。D.成分残缺,可在“社会责任感”后加上“这一中心”)

8.B(A.主客颠倒。C.成分残缺,应在“对人体危害很大”前加上“这些物质”。D.语序不当,“长期”应在“存在”前)9.D(注意标点符号和句间关系,特别是横线前面和后面的句子的提示作用)10.C 11.(1)风乎舞雩 咏而归

(2)击空明兮溯流光

望美人兮天一方(3)满地黄花堆积

独自怎生得黑(4)听得道一声“去也”

遥望见十里长亭

(5)我言秋日胜春朝

便引诗情到碧霄

12.超过设计寿命后成功自主唤醒,搭载的仪器能正常工作。

13.示例:一千多年前,一个是文人骚客,一个是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强化训练(三十)

1.D(A.“帖”应读“tiâ”,“绰”应读“chuî”;B.“踣”应读“bï”,“胝”应读“zhī”; C.“芟”应读“shān”,“少”应读“shǎo”)

2.C(A.“诌”应读“zhōu”,“圜”应读“yuán”; B.“铛”应读“chēnɡ”;D.“赂”应读“lù”,“诣”应读“yì”)

3.C(A.箫索——萧索;B.吟颂——吟诵;D.真知卓见——真知灼见)

4.A(B.倾泄——倾泻;C.忧关——攸关;D.钉书机——订书机)

5.B(B.历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如此。应该用“从来”,表示从过去以来,多用于否定后面的内容。C.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根据语境,此处指按照攻略图寻找景点。D.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6.C(A.按前后句义,“从而”应改为“反而”。B.“申明”应改为“声明”。C.不辨菽麦: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D穷家富路:在家可节约开支,出门却宜多备盘缠)

7.B(A.结构混乱:第一句的主语是“庆丰包子铺”,句子未完成,下一句主语又变成“他们的包子”了。C.搭配不当,“解决„„压力”应为“缓解„„压力”或“解决„„问题”。D.句式杂糅,“深受世界人民所赞誉”应改成“深受世界人民赞誉”或者“深为世界人民所赞誉”)

8.C(A.搭配不当:在“采矿”后加“基地”。B.句式杂糅:应删去“渗透其中”。D.偷换主语,被誉为小说家的应是莫言)

9.A 10.D(该语段的中心是庄子的“大美”思想的实质及对后世的影响。③首先提出“大美”的概念,⑤紧承上句揭示“大美”的内涵,①④论述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文人艺术风格的影响,②句更进一层,谈谈“大美”中“真”的思想引导了后来的作家、文学批评家对真诚不二的人格美的崇尚)

11.(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2)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3)物既老而悲伤

物过盛而当杀

(4)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5)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12.快的打车是利用智能手机方便出租车乘客间主动联系的打车应用软件。

13.示例一:应该进课堂。因为(1)珠算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传承下去;(2)打算盘可以手脑并用,既练手也练脑,对开发智力有好处。示例二:不应该进课堂。因为(1)珠算早已离开人们的生活,喜欢打算盘的人已不多,教与学都有很大困难;(2)如今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学打算盘会浪费很多时间,影响对新知识的学习。

强化训练(三十一)

1.A(B.“箍”应读“ɡū”,C.“挠”应读“náo”,D.“叨”应读“tāo”)

2.A(B.“塞”应读“sâ”;C.“掺” 应读“chān”,“碴”应读“chá”;D.“亟”应读“qì”,“血”应读“xiě”)

3.D(A.掬躬——鞠躬;B.俯首贴耳——俯首帖耳;C.水乳交溶——水乳交融)

4.C(A.平溢——平抑;B.煞废苦心——煞费苦心;D.张灯结采——张灯结彩)

5.D(改头换面:现多比喻

下载九年级语基及文言文练习(四)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基及文言文练习(四)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言文语段 答案

    伊春一中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

    课内文言文练习答案

    《小石潭记》【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1、pèi huán yí chù cēn cī xī dǒu qiǎo chuàng cī liáo 2、冽 蔓 缀 澈 3、⑴ 向西走;往西走。⑵ 以……为乐。⑶ 在空中游......

    文言文练习(一)(答案)

    文言文练习(一)(答案) 一、基础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李牧连却之. 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B.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侣鱼虾而友麋鹿D.......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班级:姓名:11.酒以成礼 【原文】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

    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句式翻译专项练习及答案 古文翻译表达题存在的问题: 1语言表达:简洁、准确。 2语境分析:尽量结合语境,整体把握。 翻译原则:字字落实(本题错误多表现为译错、译多、译少);直译......

    四语练习四第二课时

    练习四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1.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会用钢笔书写“弱”,“羽”,“朋”。 2.能在班级内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做到语言有条理,流利。 教学......

    六年级奥语练习四

    综合练习四 一、积累 1、从下列词语中,各挑出一个字,连成一句古诗。 不远万里 舍近求远 高瞻远瞩 低声下气 各抒己见 不约而同 同心同 2、正确理解下列字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默写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默写练习及答案 1、温庭筠《望江南》一词中体现全词主旨的一句是:肠断白蘋洲。 2、范仲庵《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念家乡但又未立功难返的句子是: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