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医与破案选修
醉酒驾驶:
总的说来,酒后驾驶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能力变差。人们通常情况下的外围视界可覆盖180度。然而,酒后视域度将会缩减,而且喝得越多,视域度愈缩减,以至于无法看清周边的环境,对光的适应变差,容易产生视觉错误。行驶中易撞击静止的树木、线杆或停放的车辆,而致人、车损伤。此外,亦可能抓不准目标,看不清楚车道线,脱离本车道呈S形运动,致与其他车辆或行人相撞,甚至冲出路面,后果往往相当严重。
2.运动反射神经迟钝。人们酒后,尤其是醉后,其判断力、自身感受能力下降,驾驶人自以为脚提起来要踩刹车,实则反应迟钝,已慢了一两秒。在避让位移中的人、车时,易造成控制不住车速,且躲向一个方向而发生事故。
3.神情亢奋、自我膨胀。饮酒后精神兴奋、盲目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及对环境情况的确信程度、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车速慢,油门情不自禁下压,易开英雄车、“斗气车”,尤其是醉酒后的驾驶人往往故意炫耀其驾驶技能,操作动作相当夸张且车速快,但本人手足动作已经迟缓或失常,当紧急情况出现时,措手不及而造成事故。
治理酒后驾车,我国应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才能收到效果。建立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预防教育工程。从适龄的学生起步到有驾照的驾车人,要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喝酒驾车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个人信誉受损,以及个人将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第二、加大处罚力度。提高酒后驾车的罚款额度,让驾车人望而生畏,是治理酒后驾车必不可少强有力的一个手段。当高额的罚款规定摆在面前时,任何一个人都会“三思而后行”。
第三、把酒后驾车纳入个人信誉不良记录。个人在办理借贷,应聘等民事活动中,有关部门因不良记录而亮起“红灯”,相信会大大减少“酒驾”现象。
第四、增加“酒后驾车罪”,直接把酒后驾车列入刑事犯罪规定范畴,充分体现社会危害性与刑罚相适应性,充分利用法律的功能来扼制酒后驾车。
第五、借鉴国外成熟的治理酒后驾车的方法,如德国,作为酒精饮料消耗大国,酒后驾车也是德国社会的顽疾之一。对此,德国政府首先从重视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国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入手,力图降低酒后驾车对社会的危害,同时对酒后驾车制定了明确的规定和严厉的处罚。
总之,治理酒后驾车仅仅依靠“专项打击”,根本不能杜绝酒后驾车。只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长效机制,才能起到作用,收到效果。在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社会里,除因人的自我约束外,辅以严厉的法律制裁,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亲子鉴定:
目前,由于社会婚姻状况的不稳定,婚外性行为的增加和非婚生子的频繁出现,促使亲子鉴定市场需求日益扩大,民间的鉴定机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并且以低价吸引鉴定者。而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中能够规范、监督、引导这一行为的只有最高法院于1987年6月15日所作的《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作亲子鉴定问题的批复》中有原则性的规定。亲子鉴定在满足丈夫知情权的同时[1],净化社会空气[2],也极有可能损害妻子及子女的利益,并且在极大程度上伤害的是鉴定申请另一方的感情;在鉴定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鉴定机构不具备资质、鉴定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乏相应的收费标准以致某些鉴定和中介机构虚高收价等一系列问题。原则性的处理意见和层出不穷的事实致使司法实践缺少可操作性的规则,虽然新的《司法鉴定管理决定》将于2005年10
月1日起施行,但是对于亲子鉴定的规范和为之引发的法律后果鲜有涉足。笔者拟通过本文对亲子鉴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作系统性的阐述。
一、亲子鉴定:法医物证鉴定之新生儿
亲子鉴定总是出现在有危机的婚姻当中,传统的“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婚恋观、家庭观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在缔结婚姻的动机上,产生了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如追求爱情、追求完美人生、追求享受贪图快乐等,但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仍然存在着亲子情结,这是希望自己的基因能够遗传下去的本性使然。新《婚姻法》出于人性的考虑,将“夫妻之间负有忠诚义务”作为一项原则加以规定。妻子的不轨行为,不仅违反了夫妻之间的忠诚义务,而且严重侵害了丈夫的人格权、知情权、生育权[3],作为受害者一方如能获得支持己方之证据,尚可以在精神、物质方面获一定的安慰,亲子鉴定作为法医物证鉴定的一种得到了展示的舞台。
亲子鉴定古已有之,古人有“滴血验亲”的说法,认为如果两个人的血液能够在水这种载体中相融的话就存在血缘关系;如果相互排斥就不存在血缘关系,北宋真宗年间包拯就利用此法证明了赵桢乃真宗的亲生儿子,其实这是一种极粗糙、不科学的鉴别方法,肯定的准确率只有60%[4],否定的准确率稍高一些。史尚宽先生生活之时,只可消极地判断父子关系之不存在,而不能积极地肯定父子关系的存在,其举二例以证:血型检验和遗传生物学检验 [5]只能否认父子关系。而科学技术发展至今,生物实验室采取DNA基因鉴定技术,可以使肯定生物学父子关系的准确率达99.99%,而否定生物学父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1、亲子鉴定的内涵
所谓亲子鉴定,就是根据人类遗传学的理论和实践,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对可疑的父子关系或母子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从国外采取的法医学鉴定方法看,传统的有血型检验,外貌特征、皮肤纹理的检验,遗传疾病的检查,耳垢的区别,味盲的检查以及受孕期、生产期的推定,物理生殖能力和生物生殖能力的推断等;目前主要采取的是 DNA多肽性检验,主要包括有DNA指纹分析技术和聚合酶连反应技术(PCR);DNA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检测,应用的材料可以是血液、精液、组织。采用传统的鉴定方法,否定生物学父子关系的准确率只有60%左右,而采用DNA基因鉴定技术,否定生物学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100%.判断亲子关系的理论依据是孟德尔遗传的分离律。按照这一规律,在配子细胞形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各自的配子细胞。精、卵细胞受精形成子代,孩子的两个基因组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因此,同对的等位基因也就是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如果鉴定结果符合这一规律,则不排除亲生关系;若不符合,则排除亲生关系(基因变异情况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亲因为分娩可以确认母子关系为已知,要求鉴定的是假设父与孩子是否具有亲生关系。此时,首先从母、子基因型的对比中,可以确定孩子基因中可能来自生父的基因(OG),然后比较假设父基因中是否具有生父基因,如果具有,则不排除假设父的亲生关系;若不具有,则可以排除假设父的亲生关系。
2、司法实践中亲子鉴定结论的应用
亲子鉴定是司法技术鉴定的一种,在证据学上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对于这一特殊的证据,要能够在诉讼中发挥证明作用必须具备合法性。要使亲子鉴定结论具有合法性,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鉴定程序合法,二是鉴定机构、鉴定从业人员合法。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只有申请权,而是否启动鉴定程序是由人民法院决定的,那么即使是为了满足丈夫的知情权,如果男方私自进行亲子鉴定,也是违反法定程序的。对于违反程序正义而取得之证据不具有证明力,也就不能作为夫一方要求妻子在物质或精神方面进行赔偿或者要求离婚的依据。如今民间机构所从事的亲子鉴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由人民法院委托的,因此民间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不具有证据效力。
对这门课程的看法:
这学期我们开了法医学这门课程,开课前就听说过这门课很有意思,之前由于经常看一些破案类的电视剧如《法医宋慈》等对法医学的课程十分的期待,终于迎来了开课,刚开始人可能不多,可是因为老师生动的讲解随后的法医学可以说是场场爆满经常有不是我们班的同学来听课,法医学老师在讲课时常常结合具体的事例给我们讲解,使得本应该枯燥或是严肃的课堂充满了轻松的气息,虽然有的图片比较血腥或是令普通人难以接受,但是作为法医学的例子,它们鲜活的向我们传达了法医的高超技能,智慧,与知识。令我对揭露犯罪真相的法医十分崇拜。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解决立法、侦查、审判实践中涉及的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法医学为制定法律提供依据,为侦查、审判提供科学证据,因此法医学是联结医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科学。现代法医学分基础法医学和应用法医学两部分:前者研究法医学的原理和基础:后者则运用法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司法、立法和行政上的有关问题。这 包括受理杀人、伤害交通事故、亲子鉴定等案件的鉴定,为侦查、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为制定死亡判定、脏器移植、现代生殖技术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的 法律提供依据;另外通过对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检验来发现传染病,进行中毒和灾害事故的防治及行政处理。
中国先秦时期就有了对法医检验,在官衙中就设置了仵作这样的法医的前身,后来于大宋得以发扬光大出现了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既宋慈的《洗冤集录》,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国外对于法医学的研究比较晚,1598年意大利医师菲德利斯发表《医生关系论》一书,这是欧洲第一部法医学著作。20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大大促进了法医学的发展,现代分析仪器的运用和新检验技术的应用,标志着现代法医学体系的形成。
法医学的内容主要有死亡与尸体现象。讨论死亡概念、死亡过程和死亡分类;研究死亡诊断标准;鉴别真死和假死;研究死后尸体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推断死亡时间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DN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DNA标志系统的检测将成为破案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此方法作为亲子鉴定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一种方法。目前法医基本需要做以下工作共五个部分。做尸体: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死亡方式,作案工具;活体:损伤程度、伤残等级;物证:如现场一堆血,判断血是谁的,是男的还是女的,怎么形成的;人类学:通过物件(如骨头)判定年龄、身高、性别;另外还有法医精神病学。
法医学不光是遥不可及的只有侦探警察破案时才会用到的知识,它对于医疗纠纷等方面的意义十分重大,所以我认为学校开设法医学课程十分必要,孙然我们将来可能不会从事这一行业,但是有了初步的了解,会给我们将来处理问题上带来很多帮助,同时也在告诫我们,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如何,都不要做违背法律与道德的事。
启发性:本课程不同于其他案例教学课程的 的 特点是,并不是直接将全部案例内容告诉学生,而是随着案情的不断展开,在关键的时刻提出问题,令学生自主解决。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调动所学知识,发挥推理潜能,能动自主的学习
趣味性:伴随案件的层层深入,特别是学生自己的侦查思路和方法被运用之后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下一步如何”就成为了使人高度关注的问题,加之课程所选案例均为故事情节离奇曲折、迷雾重重。这不仅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
发散性:本课程所选择的案例,除一部分用以连接知识点,另外的案例均为世界名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机会拓展视野,谈古论今,纵横中西。
第二篇:法医知识与侦破案例
论法医学的意义
一直对刑侦类小说和影视作品很感兴趣,所以本学期看到有法医知识与侦破案例的选修课时便不犹豫地选修了本课程。一个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这个学期里,老师幽默的而不乏知性美的教学让我掌握了一些法医学的知识,也对那些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发现了影视作品中的一些错误,同时对法医学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于是我将在此讨论一下法医学的意义。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能解决法律问题的科学,用于侦察犯罪和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证据。法医学是应用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解决立法、侦查、审判实践中涉及的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法医学是一门应用医学,又相当于法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为制定法律提供依据,为侦查、审判提供科学证据,因此法医学是联结医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科学。现代法医学分基础法医学和应用法医学两部分:前者研究法医学的原理和基础:后者则运用法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司法、立法和行政上的有关问题。这包括受理杀人、伤害交通事故、亲子鉴定等案件的鉴定,为侦查、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为制定死亡判定、脏器移植、现代生殖技术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法律提供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一贯坚持“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从而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 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法医学鉴定结论作为各种诉讼活动中重要的科学证据,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等案件的侦查、审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通过对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检验来发现传染病,进行中毒和灾害事故的防治及行政处理。法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活体、尸体)和物。法医学的研究方法有医学的、生物学的、化学的和物理学的四类。而其涉及的内容有死亡与尸体现象检验,各种机械性窒息的发生机制、征象、后果和检验方法,机械性损伤的分类、形成机制,各种猝死与自杀、他杀引起的突然死亡,医疗事故的鉴定、医疗工作中的刑事和民事责任,法医人类学的个人识别等。
其中我认为意义最重大的就是法医学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从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呈现的侦破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经常有些案件,由于罪犯时供时翻或有许多种口供而无法辨真伪,最后经法医鉴定而得到解决。法医学在案件侦破中的意义有:
一、通过现场勘查可以明确确定案件的性质。
法医学为澄清案情,判明案件性质提供科学依据。犯罪现场是保存、反映实施犯罪的作案过程,手段及其结果最直接最客观的场所。案件定性在案件侦查阶段决定着侦查方向,定性准确能够是案件顺利侦破,否则就难以破案,甚至形成冤假错案。有些案件在侦查初始阶段性质不明确,必须通过细致的现场勘查看确认。在犯罪现场中发现血痕、尸体,认真观察其分布形态,可以确定是否是刑事案件、自杀他杀,通过对现场血迹、尸体分布形态特点、分布规律仔细勘察,会发现受害人与作案人及作案环境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的确定案件性质。有时候,通过对现场的血迹、血量分析,可以确定作案人杀人并移尸灭迹,为寻找尸源、确定犯罪嫌疑人提供重要线索,为最终案件的破获赢得战机。运用法医学的技术,能够再现作案的情况,进而能够对整个案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对案件的客观分析和正确判断能够正确制定侦查方案和举措,正确的侦查方案和举措对对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对犯罪现场痕迹的分析和检验,为一些犯罪现场的重现提供不可替代的依据。
犯罪现场重建是通过犯罪现场分析、物证检验和现场实验来确定案件性质和再现犯罪行为过程的的一种方法,它是对现场相关信息的系统研究和逻辑推理的过程。通过现场重现,能够印证现场分析意见中对案件的性质、作案过程的假设和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侦查破案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在犯罪的现场当中,血迹作为最为常见的痕迹物证,它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在一些凶杀案件中,血迹不是被害人的就是作案人的,且随着人的移动而移动。因为血迹的特殊性质,现场可能会有血指纹和血足迹的,这必然体现了作案人或受害人的活动痕迹。通过对尸体的检验,我们可以确定死亡原因、判断死亡方式、推断死亡时间、推断和认定致伤物、推断损伤时间等,因此,法医学在犯罪现场的重建过程中发挥着其他物证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点状血迹的形态、面积的大小以及尸体的关系,可以重现血迹的部位及流血人的行为状态。可见,法医学对于案件现场的重建是多么的重要。
三、现场痕迹的发现提取为证明案件的第一现场提供重要的证据。犯罪第一现场的发现对一些凶杀案特别是碎尸抛尸案件的侦破起决定性的作用。碎尸案件往往都是熟人作案,且碎尸地点选择在居住地或隐蔽场所,抛尸地点却很远,寻找作案第一现场成为破案的关键。深入现场第一线,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则有利于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有利于对痕迹、物证发生和存在特点形式的观察、分析、研究和利用,有利于通过法医对物证的检验鉴定,有利于客观辩证地认识和解决分析检验和同一认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运用法医学,可以再现犯罪嫌疑人处理过后的犯罪现场,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证据。
四、某些现场痕迹的分析检验为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可靠的证据。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DNA技术的进步,为犯罪现场中遗留的生物检材进行统一认定提供了高科技的保障。生物检材又称生物证据,主要是血液、精斑、毛发、体液和有组织快、骨、牙及其其他样本。如能找到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的留下的生物检材,我们就可以经过不同的方法提取DNA进行同一认定,这样就能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成为定案的依据。法医学也是门技术工作,法医学通过对现场提取的生物检材的鉴定、记录,可以为串并案件提供可靠依据,对作案人实施多次强奸杀人等大案要案的侦破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同一认定,否定犯罪嫌疑人,为破案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把目标直接锁定作案人。
由此可见,法医学在在侦查破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些凶杀案件和有血迹的现场,它不仅能够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而且还包含了比其他物证更多的案件信息。在伤害案件中,通过对法医学的应用,为案件提供客观事实证据,为案件的最终侦破提供最充分的证据。但有时候法医学使用不当也将会使不法分子逍遥法外,比如在老师给我们呈现的辛普森杀妻案,因为警察的操作不当,使辛普森的律师团队能利用法医学知识为其辩护,最后让其逍遥法外。所以现场勘查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去分析研究现场,让法医学更好的为侦查破案服务。
第三篇:《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
《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11
课程名称:《法医病理学》 英文名称:Forensic Pathology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180 讲课学时:108 实验学时:72 适用对象:法医学
选修课程:医疗纠纷与法律处理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涉及法律问题人身伤亡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鉴定的学科。根据法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法医病理学的教学是使学生掌握人身伤亡的基础理论和法医病理学鉴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法医学鉴定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
1、掌握死亡的标志、过程和诊断;掌握死因分析、死亡机理和死亡方式的理论知识。
2、掌握早期尸体现象及法医学意义;熟悉各种保存型和毁坏型尸体现象;了解尸体化学成分变化的意义;掌握推断死亡时间的理论和方法。
3、掌握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理、发生发展规律、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要点,致死原因及机理;现场的勘验及鉴定(包括钝器伤、锐器伤、枪弹伤、高坠伤及交通损伤等);了解重大群体性灾害(空难、海难等)的法医学鉴定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4、熟悉身体各个部位机械性损伤发生发展的特殊和一般规律;掌握颅脑损 伤及其它威胁生命损伤的发生发展规律;评定致命伤和非致命伤的原则;掌握致伤物的推断;掌握自伤、他伤、意外伤的推断、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和损伤时间的推断,以及全身及局部生化反应的表现规律。
5、掌握机械性窒息的机理和各种窒息的损害过程、现场及尸体形态特点;掌握特殊检验方法、鉴定及注意事项。
6、掌握高、低温对人体损害及致死机理,以及现场及尸体特点、鉴别及识别的要点。
7、掌握电击及其它物理因素对人体的损害和致死机理、现场及尸体形态特点和鉴定要点。
8、了解非法坠胎、杀婴及虐待儿童的各种手段、致死机理、损伤特点及法医学鉴定。
9、掌握常见猝死疾病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发病机理及其诊断;熟悉猝死诱因的鉴定。
10、掌握处理医疗纠纷有关的法律、政策和原则及处理医疗纠纷的职责;熟悉各种发生纠纷的情况及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基本技能
1、掌握现场尸体外表检验及采取尸体血液或其他检材的技术。
2、掌握系统的尸体解剖程序、操作技术、特殊尸体检查的方法及检材处理等技术。
3、掌握常规组织取材,了解标本制作,组织切片及组织学初步鉴定的技术。
4、掌握常用的检材处理及送检。
5、能够正确书写法医病理学检验报告和鉴定书。
(三)智能培养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上课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的讲授重点、难点,诱导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自己阅读和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提高学生综合判断能力。
2、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组织学生现场检案,使学生亲自参加实际检案,取得实践经验,更好地 2 掌握学科知识及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法医病理学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部份。教学时数共180学时,实习课72学时;其中理论课和实验课比例为1.5:1。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了解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与法律关系,法医病理学的教学目标,掌握法医病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及其历史和发展趋势。教学内容:
法医病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①研究人体涉及法律问题的暴力性伤亡的原因发展及其规律。暴力性伤亡(包括机械性损伤、物理性、化学性及某些生物因素所引起的各种可能涉及法律的问题的人体损伤和死亡)。②非暴力性可能涉及法律的损伤和死亡。③涉及医疗诉讼的伤亡。④农业事故造成的伤亡和危害公众的烈性传染病和死亡。公安、检察、法院部门需要提供案件的医学证据。
法医病理学的任务:确定伤亡原因、伤亡方式、推断死亡时间、死者个人识别。法医病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向:古代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的开展对法医病理学的贡献,组织病理学对法医病理学的贡献,现代新技术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瞻,法医组织体制演变。
法医病理学检验记录、鉴定书及检案、标本管理:现场勘验记录;尸体检验记录法医病理鉴定书、检案标本、管理。教学时数:
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0学时。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第二章
死亡概述
目的要求:
了解死亡方式、过程、死亡原因、死亡机理、死因分析。掌握脑死亡的概念、诊断标准及意义。教学内容:
死亡过程:生命终结的逐渐过渡(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死亡命名:①脑性死亡:②心性死亡;③肺性死亡。
脑死亡:死亡的概念;诊断标准;检查及病理变化。
假死:假死的概念,原因、检查方法及鉴定。
死因分析:死因分为二大类:①暴力死亡;②自然死亡(病理性的死亡)。
死亡方式:他杀、自杀、意外。
死亡原因分析:主要死因与次要死因;直接死因与间接死因;死亡诱因;辅助死因以及合并死因。教学时数:
理论课6学时,实验课3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课讲授。
第三章
死后变化
目的要求:
掌握人体死亡后的一系列化学性、物理性的改变,根据上述改变在尸体上的表现及其法医学意义。教学内容:
①早期尸体现象及其法医学意义: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冷、尸斑、尸僵、自溶、尸体痉挛。②晚期尸体现象:腐败、白骨化。⑨保存型晚期尸体现象: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动物对尸体的毁坏(蝇蛆、蚂蚁、甲虫、鼠类、犬咬伤、鸟类、及其余动物)。教学时数:
理论课6学时,实验课3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
第四章
尸体化学
目的要求:
熟悉尸体血液、脑脊液、眼球玻璃体及其他体液中化学成份的变化,及尸体化学的测定在法医病理学中的价值。教学内容:
样品选择:血液、脑脊液、玻璃体液推断死因及其推断生前健康状态。推断死亡时间的各种样品的生化检测及含量指标。教学时数:
理论课2学时,实验课0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第五章
死亡时间推断
目的要求:
掌握尸体检验要求解决死亡时间推断及其在法医学中的意义。教学内容:
推断死亡时间: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从各种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根据组织学改变推断死亡时间;根据酶组织化学改变推断死亡时间。教学时数:
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3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
第六章
机械性损伤
目的要求:
了解机械性损伤是法医学检验中最常见的暴力损伤,在造成人体死亡、伤残及涉及民事纠纷或刑事诉讼案件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掌握机械性伤亡的法医学检查鉴定,致伤原理、致伤物分类及基本形态、伤亡原因。教学内容:
钝器伤:包括徒手伤、拳脚伤、撞击伤、咬伤、棍棒伤、砖石伤、镐锄类工具伤、斧锤类工具伤。
锐器伤:包括切创、砍创、刺创、剪创。
火器伤:枪的一般知识、创伤弹道的简述、膛线枪管枪的损伤,枪伤的基本种类;枪弹创的入口、出口、射创管,枪弹伤的组织学特征;枪弹的鉴定;散弹损伤。
爆炸伤:爆炸分类;化学爆炸、爆炸现场的勘验、检验和鉴定。高坠伤:高坠现场勘验,高坠伤的外表及解剖所见的损伤特点。,交通损伤:交通事故及损伤类型,自行车事故,火车事故,飞行事故。调查内容及飞行事故调查中法医作用(个人识别、机组人员有关可致事故的疾病,检查人体上有无其它可导致飞行事故原因、参与重建事故发生过程),船舶事故(包括个人以别,死因及死亡方式鉴定等)。教学时数:
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6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
第七章
颅脑损伤
目的要求:
掌握颅脑损伤的损伤类型、特点和鉴定方法。教学内容:
颅脑损伤:头皮损伤、颅骨损伤、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包括脑挫伤、震荡、DAI、颅内血肿、外伤性脑软化、外伤性脑水肿及脑疝)。教学时数:
理论课8学时,实验课6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
第八章
身体各部分损伤
目的要求:
掌握各主要脏器的损伤类型、特点、鉴定。教学内容:
颈部损伤:颈部损伤的种类(包括届曲性与过伸展性、挥鞭样损伤)及病理变化。
胸部损伤:肋骨骨折、肺损伤、闭合性心脏损伤、外伤性窒息、胸内大血管损伤(动脉破裂、开放性动脉破裂、外伤性主动脉瘤等)
腹部损伤:胃损伤(挫创、裂创)、肠损伤、肝损伤、胰损伤、脾损伤、肾损伤。
胸腹部以外其它部位的损伤:阴茎损伤、阴囊及睾丸损伤、腹膜损伤、子宫损伤、阴道损伤。上述各种损伤的类型及病理改变、发生原因。教学时数:
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3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
第九章
生活反应
目的要求:
掌握生活反应概念。要求在法医损伤检验中,根据组织对损伤的反应作出生前与死后伤的推断,以及生活反应在法医学中的重要意义。教学内容:
出血:出血的鉴别,包括生前出血、死后出血、人为出血,出血时间的推断,出血后的死后变化,外伤后的止血反应,血管内凝血,DIC,栓塞(包括血栓、空气、脂肪、羊水栓塞),炎症(包括充血、渗出、变质、增生),创伤愈合;吸入吸收、咽入;生活反应的生化表现。教学时数:
理论课2学时,实验课0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第十章
损伤时间推断
目的要求:
了解损伤时间推断是法医病理学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推断生前伤与死后伤、受伤存活时间的鉴别方法。教学内容:
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①肉眼检验(生前出血与死后出血的区别、创口的哆开、肿胀、痂皮形成及脓液);②组织学检查(淋巴结边缘窦内红细胞积聚,栓塞、炎症、修复);⑧其它新技术检查(炎症介质的测定、纤维蛋白形成能力和纤维蛋白检测、组织内蛋白质糖类及其他物质代谢的改变)。
伤后存活时间推断:擦伤、挫伤后不同时间的改变,局部组织炎症及再生时间的过程,骨折后时间的改变,硬脑膜下出血后不同时间改变,局部组织中酶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损伤组织中炎症介质随时间的变化,损伤组织中蛋白含量变化,纤维蛋白形成及纤维蛋白的检查。了解损伤时间推断的最新进展。教学时数:
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3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
第十一章
机械性损伤致伤物推断
目的要求:
熟悉致伤物推断不仅能为侦破提供线索,还有助于判断死亡方式及为审判机关提供罪证。教学内容:
致伤物的种类及性状,检验的步骤(现场检验、衣着检验、痕迹检验、伤痕检验、比对检验),根据损伤形态推测致伤物(擦伤、挫伤、裂创/骨折、砍创、刺创的特征),衣着损伤的检验和验证(衣服损伤的检验根据、衣着损伤类型、织物损伤痕迹的检验步骤和方法及伤痕提取,实验室的检验),致伤物认定(致伤物的提取和保存、致伤物的改变和同一认定)。教学时数:
理论课2学时,实验课3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
第十二章
损伤与疾病
目的要求:
在法医学鉴定中,当损伤与疾病并存时,应掌握两种不同情况:①损伤与疾病并存,但无直接关系;②损伤与疾病有关,包括死因相关或因果关系,要求明确损伤与疾病有相关及因果关系时,是损伤为因疾病为果,还是疾病为因损伤为果,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
损伤与疾病无关:生命器官致命性损伤,心、脑、肺等致命性损伤(绝对致命伤、相对致命伤),内脏器官致命性疾病。
损伤与疾病有关:损伤为主因、疾病为辅助或疾病为主因、损伤为辅因。损伤与疾病有因果关系:损伤为因,疾病为果和疾病为因,损伤为果。教学时数:
理论课2学时,实验课0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第十三章
机械性窒息
目的要求:
掌握机械性窒息的形态学变化。掌握缢死、勒死、扼死、溺死的特征和法医学鉴定。掌握溺死硅藻的检测方法。了解机械性窒息的过程。了解捂死、哽死的特点和法医学鉴定要点。了解压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了解性窒息。教学内容:
机械性窒息的概念和种类:机械性窒息的过程。机械性窒息的形态学变化:尸体外表征象,尸体内部改变,组织学变化。
缢死:绳套和绳结缢型,缢死的机理,缢死的形态学变化,缢绳的物证意义,缢死的鉴定。缢颈后非即时性死亡。
勒死:勒死机理,勒死的形态学变化,勒死的鉴定,勒死与缢死的鉴别。勒颈后非即时性死。
扼死:扼颈方式,死亡机理,扼死的形态学变化,扼死的鉴定,扼死的后遗症。
呼吸道闭塞所致的窒息:捂死、哽死。压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性窒息。性窒息。
溺死:溺死的经过和症状,溺死的机理,溺死的形态学变化,溺死的化验和检测。水中尸体损伤的鉴定。水中尸体沉浮及死后变化所经历的时间。溺死的法医学鉴定。教学时数:
理论课10学时,实验课6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
第十四章 高低温损伤
目的要求:
掌握高低温对人损害及致死机理,教学内容:
高温与低温所致的损伤
现场及尸体形态特点,鉴定及个人识别的要点。
烧死:高温对机体的局部作用,高温对全身的作用,烧死的形态学变化,烧死的法医学鉴定。
冻(伤)死:发生条件,低温对身体的局部作用,低温对全身的作用,冻死的 过程及死亡机理,冻死的形态学变化,冻死的法医学鉴定。教学时数:
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3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
第十五章
物理因素损伤
目的要求:
了解气压等物理因素对人体损害和致死机理,现场及尸体形态特点。教学内容:
气压损伤,放射性损伤,超生波损伤,激光损伤,微波、高频损伤。教学时数:
理论课2学时,实验课0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第十六章 雷电击伤
目的要求:
掌握电击的致死机理,形态学变化及法医学鉴定。了解雷击死(伤)的形态学变化及鉴定要点。教学内容:
电击死: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影响电流损伤的因素,电击死的机理,电击死的态学变化,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
雷击死:雷电对人体的作用,雷击死(伤)的形态学变化,雷击死的法医学鉴定。教学时数:
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3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第十七章
猝 死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猝死疾病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死亡机理及其诊断,熟悉猝死诱因的鉴定。教学内容:
猝死的概念、特点和原因,猝死法医学鉴定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心血管疾病猝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口狭窄、冠状动脉栓塞、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动脉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梅毒性主动脉瘤、先天性主动脉狭窄、Marfan综合征、细菌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脂肪心、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猝死机理及鉴定要点。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猝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脓肿、癫痫、颅内肿瘤的主要病理变化、猝死机理及鉴定要点。
呼吸系统疾病猝死:急性喉阻塞、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猝死机理及鉴定要点。
消化道疾病猝死: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出血,急性腹膜炎、急性坏死出血性胰腺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理变化、猝死机理及鉴定要点。
内分泌系统疾病猝死:肾上腺铬细胞瘤、阿狄森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猝死:尿毒症、异位妊娠、子痫、羊水栓塞症的主要病理变化、猝死机理及鉴定要点。
其他猝死: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婴儿猝死综合征,抑制死的概念、特点、猝死机理及鉴定要点。教学时数:
理论课12学时,实验课12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
第十八章
杀婴及虐待儿童死亡
目的要求:
掌握杀婴的各种手段、致死机理、损害特点及法医学鉴定。掌握虐待儿童死亡的损害特点和法医学鉴定。教学内容:
新生儿存活时间的确定,新生儿生活能力的确定,活产与死产的鉴别,肺浮沉试验,胃肠浮沉试验,鼓室试验。新生儿的死亡原因:非暴力死亡,暴力死亡。虐待儿童死亡的损害特点和法医学鉴定。教学时数:
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0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第十九章
医疗纠纷
目的要求:
掌握处理医疗纠纷有关的法令、政策的原则,法医临案趣理医疗纠纷的职责。熟悉各种易发生医疗纠纷的情况及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医疗差错,非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分类和分级:责任事故,技术事故,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三级医疗事故。
常见发生医疗事故的情况及其分析:手术科室的医疗事故,麻醉医疗事故,非手术科室的医疗事故,诊疗技术操作医疗事故,输血输液医疗事故,护理医疗事故,与医院管理有关的医疗事故。
尸体解剖所见:手术局部改变,大失血,麻醉死,不合血型输血,空气栓塞,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过敏性休克,输液过量,药物中毒。
医疗纠纷鉴定注意事项: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病历对医疗纠纷鉴定的意义,尸检对医疗纠纷鉴定的重要意义,药物化验的必要性,做结论时应鉴别的问题。教学时数: 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0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第二十章
法医学尸体检验
目的要求:
掌握现场尸体外表检验及采取血液或其它检材的技术,掌握系统的尸体解剖的程序,操作技术,熟悉特殊尸体检查的方法及标本切片染色等技能。教学内容:
法医学尸体检验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现场尸体捡验:现场勘验时应注意的事项,现场尸体检验的步骤。法医学尸体外表检验:尸体衣服检查。尸体的一般检验。尸体外表损伤的检验。体表损伤与衣着破损处的对比。体表各部位的检验。
法医学尸体解剖:胸腹腔解剖术式。检验胸腔时的注意事项。检验腹腔盆腔时的注意事项。颈部及胸腔器官的取出。腹腔及盆腔器官的取出。脑和脊髓的取出。
各器官的检验方法:舌咽及颈部器官的检查。食管、气管、支气管的检查。肺表面及切面的检查。心脏的剖开和检验。胃肠的检验方法。肝、十二指肠的检验。脾的检验。泌尿系统检验。脑和脊髓的检查
法医解剖中的选择性检验:空气栓塞的检查。气胸、胸壁开放性损伤的检验。脂肪栓塞的检查。小脑扁桃体疝的检验。挥鞭样损伤的检查。下肢及盆腔静脉血轻的检验。
特殊类型尸体的检验:无名尸体的检验。碎尸的检验。尸体发掘。教学时数:
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尸体检验示教)15学时。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尸体检验示教及操作。
第二十一章
病理组织切片技术
目的要求:
熟悉常规病理组织切片的制片原理、制片过程及方法。熟悉常规HE染色的原理、操作过程和方法。
了解常见特殊染色、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的种类及方法。教学内容:
常规病理组织切片的制片原理、制片过程及方法。教学时数:
理论课2学时,实验课3学时。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执笔人:李
桢、李利华、瞿勇强、雷普平
教研室主任:李二级学院(部)领导审核签名:刘
清
桢
第四篇:法医临床鉴定范围
法医临床鉴定范围
2010-11-11作者: 未知来源: 法律快车 分享到:1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是指运用法医临床学的理论和技术,结合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和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 :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是否存在医疗过失行为、被鉴定人人身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医疗过失行为与被鉴定人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进行鉴定。
人身损伤程度鉴定 :人体损伤是指身体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或者功能(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出现的差异或者丧失。鉴定人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我国法医检案的实践经验所得出的综合性判断。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重伤、轻伤和轻微伤。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遭受各种暴力致伤的人员,评定人根据检验结果,按照伤残评定标准,运用专门知识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综合性判断。人身伤害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及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是指有关授权机构对遭受各种暴力致伤的人员或在职业活动中因公负伤或患职业病后的劳动者,于国家社会保险法规所规定的医疗期满时通过医学检查对伤残失能程度做出的判定结论。
损伤与疾病关系评定 :疾病是否由损伤所引起,或原有疾病因损伤而加重、恶化的评定。
人体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人身损害受伤后经过诊断、治疗达到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治愈(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体征固定所需要的时间评定。
人身损害受伤人员的护理人员、期限评定:伤、病致残者在诊疗期间及诊疗后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护理的人员数量及时间评定。
伤残者护理依赖程度评定:护理依赖是指伤、病致残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护理者。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①进食;②翻身;③大、小便;④穿衣、洗漱;⑤自我移动。护理依赖的程度分三级:①完全护理依赖 指生活不能自理;②大部分护理依赖 指生活大部不能自理;③部分护理依赖 指部分生活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评定 :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分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专长劳动能力评定:即丧失专长劳动能力程度评定,专长劳动能力是与大部分自然人相比他有独特的专长,是一般人所无法具备的。这种人的独特专长,是他的谋生专利,是生活收入的主要和唯一的来源。
医疗费审查:对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审查,医疗费是自然人的身体受到不法侵害后所接受的医学上的检查、治疗和康复中所需的费用。
必要的营养费评定:是指受害人通过平时的食品摄入尚不能达到受损身体康复的要求,而需要增加营养品作为对身体补充所支出的费用。
必要的整形美容费评定:损伤后所必需的运用手术、医疗器械、药物以及其他医学技术方法对所受损的容貌或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费用。
必要的器官移植费评定:是指将某一个体的器官(部分、一个或几个)用手术的方法移植到其自体体内或另一个体的某一部位所需要的费用。
代用器官装饰费评定:是指用外形接近被损伤的器官的人造器官(用来装饰好看,有时也能作为被损器官的功能作用),安装在受害人身上所需要的费用评定。
后续治疗费评定:受害人因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后续治疗费-即凡是用于后续治疗过程中的合理费用。
伤残辅助用具费评定:就是受害人用于购买补偿丧失了的器官功能的伤残用具的费用,也称为补偿功能器具费。
活体年龄鉴定:依据骨骼化骨中心的出现及骨骺的愈合程度,牙齿萌生及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对活体年龄进行推断。
性功能鉴定:性功能障碍包括性交不能和生育不能两个方面。具体说来,它包括男性性交不能、女性性交不能、男性生育不能和女性生育不能四种。
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 :诈病是身体健康的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伪装有病,如伪装肢体瘫痪或伪装精神病;造作病是故意毁损自己或授意别人毁损自己造成的损伤或疾病。
致伤物和致伤方式推断:根据损伤特征推断致伤物和致伤方式。致伤工具的推断一般从两方面来进行,首先要根据损伤的种类如擦伤、挫伤、咬痕、创、骨折等区分该损伤系钝器伤、锐器伤或火器伤。然后再根据损伤的形态,如形状、大小等来推测致伤物的形状、大小、重量、长度、厚度及有无棱边、棱角或其它特征。
第五篇:法医知识推断死亡时间
目 录
摘要:..................................................................关键词:.................................................................1、早期死亡时间推断......................................................1.1 尸温.............................................................1.2 超生反应.........................................................1.3 尸僵.............................................................1.4 尸斑.............................................................1.5 尸冷.............................................................2、晚期尸体死亡时间推断..................................................2.1蛋白质...........................................................2.2腹腔腐败气体气压.................................................2.3白骨化...........................................................3、从死后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3.1 眼球玻璃体钾离子浓度.............................................3.2血液的变化.......................................................3.3脑脊液的变化.....................................................3.4根据组织学变化...................................................4、根据尸体上昆虫生长发育的状况推断死亡时间..............................4.1对昆虫幼虫的超微结构的观察来鉴定昆虫种类。.......................4.2取幼虫送实验室进DNA ,PCR 扩增技术进行幼虫种类鉴定。..............5、根据肠胃内内容物消化程度判断死亡时间 ……………………………………………-***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人死后胸骨骨髓细胞核DNA 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国内外法医学工作者通过大量试验性研究证实死后细胞核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呈负相关系,即死亡时间越长,可通过测定死后骨髓细胞核DNA 含量的测定来推断较晚期尸体死亡时间。尽管应用DNA技术在理论上、技术上有一定优点, 但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死亡原因、损伤、淤血程度, 细菌繁殖及疾病等因素影响死后DNA含量, 并随取材部位而异。另外由于实验方法、条件以及操作人员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得结果难以客观化、标准化。大部分实验仍集中在动物尸体上,离人体尸体研究有一段相当长距离,有待探讨。6、3根据膀胱内尿液的多少推测死亡时间
在夜间死亡的人,还可以根据膀胱内尿的充盈程度来推测死亡时间。按照常人的习惯,睡觉前要排尿,如果尸检时见膀胱内尿量甚少,则可能是睡后2—3 h内死亡;如果尿量甚多,则可能是半夜死亡。只是这种情况偶然性较大,所以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仅凭此来判断死亡时间。
结语
本文运用法医学的相关知识对死亡时间进行了相关研究,死亡时间推断法的多样性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判断的困难程度。首先,机体死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环境、气候、尸体状况、衣着、腐败细菌和昆虫等。这就要求在未来研究死亡时间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某种指标的变化,而应该同时导入多种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有必要将温度等环境因素纳入统计方程之中。其次,应明确死亡原因,排除不同死因对死亡时间推断方式产生的影响。法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任何一种新的推断方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和统计学的数据之中,必须符合法医学实践工作的要求。相信随着法医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死亡时间推断研究将会取得进一步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