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5 15:0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范文模版)》。

第一篇:浅谈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范文模版)

公共管理专题讲座心得体会(12)

浅谈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

——“公正与司法之间的关系”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2005年3月29 日,前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赫尔塔.多伊布勒-格美琳教授做客上海交大,为我们MPA学生做了题目为“公正与司法之间的关系”的公共管理专题讲座。格美琳教授充分利用历史、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围绕“公正与司法之间的关系”,就私人财产如何得到保护、男女之间的地位平等、公正与司法之间的和谐、影响法官的独立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评价。下面结合本次讲座,针对我国“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的话题,谈以下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加快法官职业化进程,加速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法官廉洁意识,不断提升法官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推进司法公正理念的进一步完善。那么,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两大方面来理解。

一、法官廉洁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司法公正作为现代司法理念,至今很难有确切的定义。我国有的学者主张:法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即谓之公正之司法。用概念性语言表示就是:司法公正是指司法审判人员在司法和审判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应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也有学者把它直接归纳为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司法公正的涵义在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人看来确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司法公正实际是司法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人们对司法活动的合理性、正义性、科学性的一种评价。实践表明,没有绝对的司法公正。司法公正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标准:即严格适用实体法,独立、文明、廉洁、高效,严格遵循程序法,准确地运用证据,努力发现客观事实,做到裁判结果的公正。

公共管理专题讲座心得体会(12)

当前,解决司法不公问题仍是司法改革的难点问题。造成司法不公的问题,实质上是社会和司法部门自身共同影响的结果,影响司法公正的主要因素还是法官的廉洁观的问题。在司法改革的各项目标中,最重要的是解决法官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廉洁意识的提高。

二、充分发挥法官廉洁在公正司法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法官廉洁修养过程所反映的是法官内心的精神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法官廉洁的意识、品质、行为以及人格魅力的提高,对于司法公正的实践具有引导、调节、控制和激励作用。法官廉洁也只有统一于司法公正的实践之中,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讲,法官在司法活动中的廉洁就是认真履行好法官的五个方面的使命。一是要坚持严格执法。这是对人民法官最基本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全社会对人民法官的正当要求和期望;二是要忠实于事实。忠实于事实,要准确地认定证据,努力发现客观事实。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必须坚持对证据负责,将法律真实做为裁判的依据,将客观真实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努力做到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相一致,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坚持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正义价值的必要保障。法官的廉洁就在于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的观点;四是要有周密的心证辩析。法官的心证辩析过程要循着严格依照法律、正确认定事实和证据、准确适用法律的轨道上发展,要求法官要按照理性法则,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崇高的廉洁观把握自己的心证辨析过程,把握好手中的自由裁量权;五是要做到德化于社会。德化于社会是司法功能的外在延伸,是实现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理想和目标。当务之急是要从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入手,树立法官正确的廉洁观,营造崇高公平、正义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廉洁意识,增强公正司法的社会公信度。

总之,法官廉洁和司法公正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法官廉洁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和根本,司法公正是法官廉洁的追求和向往。

第二篇:浅谈司法公正与法官职业道德

浅谈司法公正与法官职业道德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司法公正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文明的象征、群众的期盼。实现司法公正应有完善的司法制度和良好的司法环境,更需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法官群体。研究探讨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是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对培养高素质的法官队伍,解决司法不公,实现社会正义、司法公正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对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我国最高法院院长肖扬指出:“人民法官是否具备优良的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确保公正司法意义重大。”将法官职业道德与司法公正联系起来,就能看出当前我们进行司法改革过程中,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之所以被提到如此重要的高度,我认为,是由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同实现司法公正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双向作用决定的。一方面,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证;另一方面,司法公正又对法官的职业道德、行为操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司法公正的前提和保证,基本含义是: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法官素质的有效手段,而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对实现司法公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法官的必备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由法官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决定的,法官是法律的实施者,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我国,这种国家意志又是人民意志的凝结,而凝结人民意志的法律无疑是正义的、神圣的。但好法不足以自行,要把法律的神圣性、法律的正义性体现出来,就需要同样神圣、正义的司法活动。同时,法律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关系公民的权利义务,是非荣辱,关系社会的价值评判、行为导向。因此,对法律实施者就必然要提出更市制道德水准要求。古人云:正人者须先正己,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也行等等,这些不仅是为官司之道、领导方法,也是对法官的起码要求。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时代的要求。

在我国法官资格审查的实践中,既没有采用大陆国家法官资格统一考试制,也未适用英、美国家的律师考查选任制。由于立法上的缺陷加之实践中对法官候选人、资格审查的放纵性做法,导致我国法院审判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启动,以及加入世贸组织的日益临近,经济结构、生产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以及参与全球化竞争,都将推动市场经济主体和社会利益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趋势的发展,同时,也会引发社会思想观念的巨大碰撞和变化,在这种碰撞、变化中不可避免地滋生和繁衍出拜金主义、追求享乐、贪污爱贿等腐败的思想和行为,并且会渗透到法院队伍中,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将爱到严惩挑战。在此背景下,完善法官资格制度,提高法官整体素质,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人民的期盼。

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有人大代表呼吁:“法官不是大众化的职业,而应当是社会精英”。此语一出,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人们心目中,法官是法律的代言人,是法律的化身,相应地,人们也期望法官能成为正义的化身、道德的化身。然而,长期以来,法院行政化的管理,法官实际上等同于一般行政人员,对法官评判标准的错位,对法官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法官选任、教育上没有 把职业道德列为重要内容等原因,导致执法不严、裁判不公、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成为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

(四)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

公正的最高境界应当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这是人类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一个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目标,也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当然也包括那些有幸成为人民法官,从事审判事业的人正在追求的社会理想。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是司法机关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在司法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法官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准确把握法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

公正是司法的核心和最终目标,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院改革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来进行。因此,应把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当作是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符合司法公正这一总体目标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来,法官的职业道德是由法官的职业使命决定的,而法官的职业使命,就是要全力维护司法公正。上述最高法院颁布的《准则》,从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洁、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约束业外活动等六个方面,对法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明确的要求,构成了我国法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法官的独立与公正是司法职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如果没有独立与公正,法官职业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清正廉洁的要求,使法官排除不当利益对公正司法的影响;遵守司法礼仪是法官职业活动的基本程式,有利于维护司法尊严,体现司法活动之文明和可信,也为当事人创造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的条件、环境;加强法官自身的素质则是法官一项永远的职业道德义务;而约束法官职务外的活动对于树立司法公正形象、维护司法尊严也非常重要。

《准则》还对法官的职务和非职务言行、活动等进行了规范,主要包括:

(一)在司法公正方面,法官在审判活动中,除应当遵守法官回避制度外,如果认为自己审理案件时可能引起公众对案件公正裁判产生合理怀疑的,应提出不宜审理这一案件的请求;在审判活动中不得私自会见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不得以其语言和行为表现出任何歧视;应当避免主观偏见、滥用职权和忽视法律等情形的发生,以确保司法公正。此外,为确保审判独立,法官应当尊重其他法官对审判职权的独立行使,除非基于履行审判职责和通过适当程序,不得向上级人民法院就二审案件提出个人处理建议和意见;不得探询其他法官承办案件的审理情况和有关信息;避免受到舆论的不当影响。

(二)在司法效率方面,法官应当全身心履行职责,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庭审和驾驭庭审,尽可能缩短诉讼周期。法官不得因个人事务、日程安排或者其他行为影响职责的正常履行;应注意节省当事人的时间。

(三)在严格自律方面,法官对于不正当利益有抵制的义务和廉洁的态度,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职务和地位谋求任何不正当利益。包括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款待、财物和其他利益,不得为了获得特殊照顾而有意披露法官身份,不得利用法官身份获取不当利益。此外,法官应如实申报财产,法官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水准,应当与他们的职位和收入相符。

(四)在对法官的司法职务以外的活动进行规范方面,法官应当谨慎出入社交场合,谨慎交友,不得从事不适当的社会交往活动,不得披露或者使用其以法官身份获得的非公开信息,不得参与营利性社团组织;法官在退休后,应当继续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避免不当言行而使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合理怀疑。以上规定,归结到一点,都是司法公正所要求的,也是党和人民、国家和社会对法官的期望和要求的体现。

三、切实加大法官职业道德的建设力度

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在这项工作中,一方面,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高法官的待遇,以增强法官的职业荣誉感。使法官这一职业成为人人景仰、人人敬重的职业。现在,为什么一些优秀的法官去作律师,就是因为法官的工作量比律师大,但收入却相差悬殊。另一方面,对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沿用以前那种开开会、发发文件这类单

一、枯燥的教育方式,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保证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法官的职业道德素养。特别是对那些职业道德素质高的法官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通过典型引路,以及典型具有的首先示范效应,增强法官群体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对有违法官职业道德的人和事给予相应的处理,起到警醒他人作用。

第三篇:法官素质与司法公正[范文]

论文摘要

在法制不健全的过去几十年间,司法公正 问题 并不为 社会 所关注。而随着社会的 发展,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司法公正成了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仅就法官素质对司法公正的 影响 作用,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借以推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最终实现公正司法的目标。

一、司法公正的内涵司法公正,或曰公正司法,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司法公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讲的司法公正是即是指狭义的司法公正,即法官和法院的审判公正。

二、司法公正对法官素质的要求司法公正是社会公众对法制的期望,是执法活动内在的价值追求。法律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调整社会各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作用。任何不公正的司法行为或错误裁判,不仅会招致其承受者的强烈不满,而且往往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毫无例外都将严重影响司法的公信力和严重损害司法和法律的权威,其危害后果是决不可低估的。

三、法官队伍的现状 分析 自实行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以来,我国的法官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经济 纠纷,为保障改革开放和促进 现代 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功绩不能也不应低估。但另一方面,当我们用冷静、理性的目光审视法官这一特殊群体时,又不得不承认法官队伍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官素质的要求。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法官队伍的总体素质与审判工作不相适应的矛盾,可以说显得从来没有过的尖锐和突出。

四、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法官队伍素质首先,严格把好法官的进入制度关,切实按《法官法》进行任用选拔。其次,加强道德素养 教育,树立起人民法官的高尚人格。再次,进行其它方面司法制度的配套改革,以尽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最后,加强司法培训,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的用人机制。

关键词:法官素质 司法公正 内涵 法官素质要求 队伍现状 队伍建设

在法制不健全的过去几十年间,司法公正问题并不为社会所关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司法公正成了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进司法改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人民群众关注司法公正,是因为它同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司法机关关注司法公正,是因为它不仅是司法行为、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标准,而且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政治 家们关注司法公正,是因为它在法治国家中,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程度,起着晴雨表和平衡器的作用; 理论 家们关注司法公正,是因为它是现代民主和法治理念的集中体现,蕴藏着丰富的法律文化内涵,对它的 研究 和探索,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仅就法官素质对司法公正的影响作用,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借以推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最终实现公正司法的目标。

一、司法公正的内涵司法公正,或曰公正司法,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广义的司法包括法官、检察官和警察等司法人员的司法活动,在这里,司法指狭义的司法,即仅指法官和法院的审判活动。公正的含义包括公平、平等、正当、正义、不偏不倚等。[1]本文讲的司法公正是即是指狭义的司法公正,即法官和法院的审判公正。公正是人们追求的一个崇高的价值、理想的目标,也是执法者永恒的主题。共产党员讲正气,执法人员讲正义。罗马法学家在《法学总论》中称:“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司法公正这一问题,在人民法院工作中也是言必谈司法公正。因为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也是我国司法改革要最终实现的目标。人民法院在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中,能否发挥重要作用,归根到底就是看人民法院能否充分发挥审判职能,能否确保司法公正。所以,确保司法公正,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期望;既是依法治国、实现法律公正的应有之义,也是每一位法官应始终不渝追求的人生目标。人民法院存在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正分为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所谓实体公正是指裁判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都是正确的。对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并对违法犯罪者给予了应有的惩罚和制裁。所谓程序公正又称形式上的公正,指司法程序必须符合公正、公开、民主、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基本保护、切实保障法官的独立公正以及充分体现效率的原则。[2]实现司法公正,不仅要有合理的司法体制和完善的司法制度,而且要依靠司法人员主持正义,严格依法办事。《孟子.离娄篇》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3]马克思曾指出“要运用法律就需要法官。如果法律可以自动运用,那么法官也就是多余的了。”[4]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近年来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和调整,大量的法律法规的出台颁布,标志着我国已步入了依法治国的快车道。但如何使法律得到正确实施,除了依法行政外,司法是极其重要的法治手段,而司法裁判又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执法活动最终保护了人民、惩罚了犯罪,维护了社会正义和秩序。这一环节的执法活动即审判活动如要实现最大限度的公正,就必然要求其实施主体-法官有很高的素质,甚至法官必须是整个社会的最精英人物,否则难以保障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及整个社会利益平衡。法官必须是一个专门化的特殊的法律职业群体,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对法官的素质要求要比对公务员的要求还要高,未经过长期的法律 学习和实践,就是再高级的公务员也是不能胜任做法官的。正如17世纪英国普通上诉法院首席大法官爱德华•柯克在抨击教会关于国王可以亲审案件的观点时说过一段惊世名言:“法律是一门 艺术,它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在未达到这一水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从事案件的审判。”[5]

二、司法公正对法官素质的要求一般而言,法官审理案件,有明文规定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可资遵循,只要“按图索骥”,依法审判即可。其实不然,法官本人的素质如何,对是非的评断,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关系极大。法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审判的质量和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社会公众对法制的期望,是执法活动内在的价值追求。法律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调整社会各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作用。也就是说,当事人之所以把纠纷诉诸法律,是由于他们相信执法者会给他公正的处理。如果通过法律,结果都不是公正的,那法律在人们心中就会一文不值,老百姓有冤屈也就没有了说理的地方,这无异于没有法律时的弱肉强食。可见,司法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正像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所说的,“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法的行为为祸尤烈。因为不法的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把水源给破坏了。”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如果执法人员不秉公执法,甚至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群众就会失去对法律的信任,进而失去对党和国家的信任。”然而,我们所必须面对和承认的现实是: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司法不公的问题,而且一个时期以来,这个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热点。任何不公正的司法行为或错误裁判,不仅会招致其承受者的强烈不满,而且往往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毫无例外都将严重影响司法的公信力和严重损害司法和法律的权威,其危害后果是决不可低估的。毫无疑问,司法不公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 时代 背景,是在 历史 与现实、体制与机制、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主观与客观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我们不否定外部环境、体制因素和客观条件对司法工作的影响和制约,有时这种影响和制约甚至是巨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但是,如果认为这些是导致司法不公的唯一的或根本的原因,这种认识至少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为什么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下,有不少的法官却始终能够以清廉、公正的行为和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在分析和寻找司法不公的原因时,必须眼睛向内,着力从自身上,从主观上,从工作上找根源,诸如审判人员素质是否适宜、指导思想是否端正、权力是否受到有效制约、工作作风是否严谨等等。人民法院无论是推进司法改革,还是维护司法公正,成败与否,关键在人,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因为法官作为审判的组织者,其对法律的理解、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对于保障程序公正,实现审判公正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法官的行为决定着法律实施的恰当与否,决定着法律是否能够在社会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最终决定着司法公正实现的程度。从一般意义上讲,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素质是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性和后天经社会实践获得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既包括先天性的生理素质,又包括后天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素质。法官的素质,除具有人的一般的素质特征外,还应具有与从事审判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素质。近年来,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包括法官的素质,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被视为加强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目标的重大措施提出。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大力加强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他特别强调要对法官进行训练,严格考核。他说:“一般资本主义国家考法官条件很严格,我们更应该严格,除了必须通晓各项法律、政策、条例、程序、案例和有关的社会知识外,特别要求大公无私、作风正派。”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加强司法队伍的建设,大力提高司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过去,我们讲法官素质,一般讲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这是十分重要的,但现在看来不够全面。鉴于法官职业的特殊性,还应加上司法人格素质的特殊要求。这就是说,一名优秀的法官,不仅应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超的司法水平,而且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准和健全的司法人格。司法人格是职业法官道德操守、法律意识、司法理念以及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执法如山、刚正不阿精神和气节的集中体现。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上腐败之风泛滥,无孔不入,法官难免受其影响,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意志薄弱者就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要抵御种种利诱,只有不断增强品德修养,才能提高免疫力,处污泥而不染,秉公执法、恪尽职守而不动摇。只有这三个方面同时具备,才能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司法主体。同时,只有这样的主体,才能真正担当起法律守护神的重任,才能在司法主体素质和主观方面确保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也才能自觉地维护并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公正司法这一最终目标。

三、法官队伍的现状分析自实行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以来,我国的法官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经济纠纷,为保障改革开放和促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功绩不能也不应低估。但另一方面,当我们用冷静、理性的目光审视法官这一特殊群体时,又不得不承认法官队伍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官素质的要求。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法官队伍的总体素质与审判工作不相适应的矛盾,可以说显得从来没有过的尖锐和突出。法官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这是当前社会各界已达成的普遍共识,其突出表现如下。

1、从整体上看,法官的法律专业知识素质偏低。在发生诉讼的场合,法律是通过法院的判决具体表现出来的。由于现代社会的法律越来越多,纠纷也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法官只有在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下,才能正确地裁判纠纷。因此,各国都对法官的任职资格规定了很高的标准,都通过严格的程序挑选法官。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官职业是一个极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法官选任的条件也非常严格。比如在英国,除了治安法官外,所有的法官都只能从出庭律师中选定。根据规定,地 方法 院法官必须有7年以上的出庭律师经历;高等法院法官必须有10年以上出庭律师的经历,或者2年以上地方法院法官的经历;担任最高上诉法院法官的职务,要具有15年以上出庭律师的经历或者担任高等法院法官2年以上的经历。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在英国,即使是地方法院的法官也不会非常年轻,40岁以前被任命为法官是非常少见的。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英国的法官职业有着其他职业不可比拟的尊严和荣耀。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官的地位虽低于英美法系国家,其主要原因是在于法官的选拔条件较低。但在这些国家中,新毕业的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后,只有通过国家司法 考试,才能成为法官。如在德国入选法官必须经过两次考试,第一次是在考生接受完法学院的三年半教育之后;只有通过了第一次考试,才能再接受为期两年的培训,然后再参加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次考试;只有通过了第二次考试之后,才能够被任命为见习法官。因此,像德国法律系的学生要想取得法官职业资格,至少需要7年的法律学习和实践。日本选拔法官的条件和程序更为严格,法律专业的大学生首先要通过淘汰率高达95%-98%的司法考试,通过第一次考试后的少数幸运者,还要接受由法务大臣任命的司法考试审查委员会主持的第二次考试,才能成为司法研修生。司法研修生在成为法官前还须在司法研修所学习和培训两年,然后还须参加第三次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进入法官行列。显然,西方法治发达的国家正是运用这种激烈的竞争性考试和严格的选拔程序,才保证了法官具有很高的法律素养。与法治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对法官任职资格条件的要求是比较低的。1979年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甚至不要求法官具有法律知识。1983年对该法进行修改,增加了具有法律知识的要求,但仍然不太严格。1995年颁布的《法官法》作了学历上的要求,法官必须是高等院校毕业的,包括获得法律专业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而且要取得法官资格,必须一律经过初任法官资格考试,只有考试通过者,才能被任命为法官。我国的《法官法》虽然将法官入门的起点规定为大学本科以上,然而我国法官学历的实际情况离这不算高的起点尚有相当大的距离。由于我国现在的法官队伍是形成于《法官法》颁布之前,因此从这支队伍的来源看,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政法院校的毕业生,二是复转军人,三是通过社会招干途径考入法院的高中毕业生。从人数比例看,后两部分人的数量远远超出第一部分人的数量。

第四篇: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许霆利用银行自动提款机的漏洞恶意取款17.5万元获判无期徒刑,后来重审判决改判为5年有期徒刑,许霆案引起了广大网民和媒体的热烈考论和深思。ATM许霆案:判决岂能机械适用条文?90%网友认为“量刑过重”。而且网友认为银行也是需要付一部分的责任,就人性和道德方面来讲,许霆是情有可原的。

舆论监督往往借助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一社会事件或某一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尤其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媒体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通过舆论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弱势群体得到法律保护,使正义得到伸张,司法公正得以实现。反之,就容易产生久拖不决、暗箱操作、偏袒强势以及干脆不处理等情形。

从许霆案中,网友认为许霆的无期徒刑过重,如果只是按照法律判决的话,许霆应该判处无期徒刑,但是就道德和人性来说,判决过重。媒体的力量使许霆案得到了合理的判决而不是机械的适用法律条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使民众能够及时了解案情,实现知情权。如果没有媒体对这一个案的监督,“主人公”许霆面临的将是无期徒刑的判决。由此可见,舆论监督促进了司法公正。

第五篇:做人民法官扬司法公正

做人民法官扬司法公正

“人民法官为人民”这一重大命题,深刻揭示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性质和宗旨,回答了“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自开展主题活动以来,我院在地方党委和上级法院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围绕建设“平安阜宁”主线,突出“公正与效率”主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司法公信建设年”教育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扎实推进“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提高了队伍素质,为审判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院被省高院表彰为审判管理先进单位、在县目标考核中荣获先进部门等称号。

一、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加大队伍建设力度

深入学习实践,注重成果转化。我院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并轨推进,确保工作不脱节、不重复、不紊乱。同时,把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成效落实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按照“高、快、好、省”和办“铁案、精品案、和谐案”的要求,在确保审判质量、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快办案节奏,提高办案效率,及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领导率先垂范。坚持院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实践。努力在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上作表率,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上作表率,在勇于实践、锐意创新上作表率,促进全院共同提高。如我本人带头深入调研并撰写的调研报告《论如何为沿海大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纪检组组长刘智明亲自为挂钩学校学生做

法制宣讲。班子成员还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分为5个小组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对如何坚定法院工作的思想路线,如何通过法院工作服务发展大局进行了深入研究,撰写了调研报告8篇,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每人都完成了2篇心得体会。

二是教育形式丰富。在抓好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辅导、庭室讨论等基本学教形式的基础上,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做法,如苏大法学院的黄院长讲授《新时期的法院如何开展工作》;邀请了省政法委领导为法官讲授《传统文化与法官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法官的职业荣誉感的培养;组织干警赴苏大进行法律轮训。

三是实践措施扎实。我院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把保护社会弱势群体诉讼权利作为落实司法为民宗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尽可能使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都能及时得到司法救助。自开展活动至今共减、免、缓缴诉讼费258件,价值652663元。除此之外,还从便民诉讼角度出发,开展“法官进农村学校”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乡间田头,校园角落并及时地询贫困学生生活、学习情况,结成帮扶对子,向他们赠送学习用品和书籍,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为此我院涌现出像“送法天使”---季益岭等盐城市知名法官。

四是成效比较显著。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我院的审判、执行工作进一步发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去年共受理各类案件6836件,审执结6830件,在市法院年终考核中成绩中游。接待群众来访203人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也已全面核查并解释。通过加大执行清案力度,去年共执结案件1126件,人均结案数为80件,执行和解率达到90.14%。民商事案件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多元并举、案结事了人和”,去年,调撤率达到85.3%,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由法院信访办化解解了大量突发性、群体性矛盾纠纷,今年共化解此类纠纷7件。通过细心、耐心的工作解决了一些积累已久的难案、老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的对立面。如阜宁县罗桥镇安兴村村民刘海涛伤残赔偿一案得到了完满的解决,当事人很感激法院司法为民、关心弱势群体的细致工作,送来了锦旗。在案件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全院干警乐于奉献,加班加点,不断提升审判、调解能力,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努力把“司法强保障”的实践载体落到实处,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今年1到5月份共收到当事人送来的锦旗6面。

二、充分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落实司法便民措施

我院文化建设重点以提升法院形象和队伍素质入手,发挥文化建设服务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功能,呈现出三强化、三突破的特点。一是强化荣誉意识,维护法院良好形象。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审判作风建设,充分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严格落实“五个严禁”规定,使干警时刻绷紧廉政弦。切实发挥班子成员和庭室负责人的“一岗双责”作用,加大队伍管理力度,严抓严管,防微杜渐,确保队伍不出问题。二是强化学习意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全院开展“榜样就在身边,我该怎么学”大思考活动,以先进法院为标杆,认真查找工作中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思路,提高业务技能,推动法院整体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举办了本院法制纵横论坛活动,今年已有两篇论文在最高院和人民法院报举办的征文活动中获优秀奖的好成绩,积极选派干警参加省、市法院各类培训。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打造便民工作品牌。对法院立案大厅进行升级改造,突出便民特色,擦亮服务窗口,打造便民品牌。倡树便民文化,开展“六查六议”大讨论活动,引导干警对破解法院发展难题有更深入的认识。我院成立了 “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1到5月份共审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5件切实维护了老百姓的利益,取得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当事人及社会各界普遍反映较好。

三突破:一是在服务大局上求突破。注重增强干警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牢牢把握“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求发展。强化诉前调解工作,在当好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等工作的同时,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服务措施。如组织青年干警到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并赠送法律书籍,服务经济发展。如我院与开发区、澳洋工业园区合作建立了涉企案件通报制度,快速涉企纠纷,优化加快阜宁建设的司法保障。对影响辖区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对因经济利益关系调整和民生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矛盾纠纷,不等不靠,提前介入,及时化解,有效避免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激化。如4月份依法快速化解一企业因劳资纠纷突发的集体罢工事件。二是在司法为民上求突破。扎实开展好“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构筑巡回审判、诉调对接、网上办两位一体的便民诉讼网络。以基层法庭为依托,在各乡镇设立巡回办案点,广泛开展巡回审判活动,方便群众诉讼,减轻群众诉累,如我院在板湖镇板村设立了巡回审判点和调解示范点。今年我院还与阜城镇联手建立调解工作机制,为及时化解辖区矛盾纠纷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的作用,把大量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诉讼之前;今年部分乡镇没有一件纠纷起诉到法院,也没有一件矛盾激化的纠纷。三是在科学管理上求突破。完善审判质量监督管理,逐案配发《审判流程监督卡》,规范流转环节,推进审判提速;强化审判公开,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加强人事管理,将庭室考核与庭室负责人个人考核相结合,实现对干警定性考核到量化考核的转变。规范司法政务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事后服务为事前服务,努力达到精细化、无缝隙要求。

三、坚持先进典型引导作用,多措并举提高队伍活力

党员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始终保持先进性。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提升干警的理论素养;向身边的典型学习,利用我院先进典型多、层次高优势,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通过发现、培养、推广、宣传典型展现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一是坚持模范教育。组织开展“党员是一面旗臶”等活动,要求支部书记做支部委员的旗臶,支部委员做党员的旗臶,党员做非党干警的旗臶,通过层层“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努力营造一种敬业爱岗,热忱为民、无私奉献的工作氛围。如最近开展的向知名法官季益岭学习活动,对干警很有触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最有说服力。

二是坚持鲜活教育。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干警到盐阜红色圣地重温入党誓词。五四青年节期间组织干警参加卡拉OK大奖赛,既丰富了干警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又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随着学习和教育的不断深入,党员的思想境界逐步提高,作风更加良好,“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成为干警的自觉行动。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为民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由于现今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突出,每个法官都承担着巨大的审判压力,部分法官为了完成审判工作而忽略了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工作比较粗糙,没有体现司法为民的本质。二是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调高。新型案件的出现,审判工作的压力增加,人民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迫切需要全院干警的调研、调解、审判、文书等司法综合能力提高,但同时存在着严重的工学矛盾,应合理制定轮训计划。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院将继续结合 “发扬传统 坚定信念 执法为民”主题活动的开展,努力打造领导肯定、人民满意的法院,使法院工作更上一层楼。一是深化司法为民意识。结合解放

思想大讨论活动,破除落后陈旧思想,结合人民法院人民性的坚实理论基础、深刻思想内涵、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司法为民的自觉性,主动性。二是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在“大反思”、“大检查”的基础上,加强职业道德和廉政纪律教育,牢记“五个严禁”,突出抓好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部门、岗位和人员。三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活动开展过程中形成的“首接人”制度,“大走访”制度等要根据法院的具体工作安排形成机制,分配到各庭室负责,成为法院工作的日程安排。四是加强完善监督机制。严格落实“五个严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在原有的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走访”活动,直接向人民群众了解法官是否有违纪违法行为,直接询问人民群众对法官的满意度。将全院干警的一言一行臵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有利于法官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

作者: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法院院长:于伟东

电话:0515-87297042

下载浅谈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法官廉洁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与个人行为之间关系的思考

    关于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与个人行为之间关系的思考 摘要: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精神层面得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了强大......

    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司法公正

    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司法公正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完善,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作为司法活动中的裁决者,如何在新形势......

    浅论司法公正与新闻媒体监督的关系

    浅论司法公正与新闻媒体监督的关系 浅论司法公正与新闻媒体监督的关系 【内容摘要】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权运作过程中各种因素达到的理想状态,它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

    浅谈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五篇材料]

    浅谈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其中的言论、出版自由即包涵于舆论监督。......

    法官廉洁自律意识论文

    法官提升廉洁自律意识六点意见人民赋予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大权,是由法官具体行使的,也就是说法官是代表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执法者,其廉洁自律意识如何?关系到执法公正、司......

    采购部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1.与管理部门之协调关系:采购部门对公司生产或商品成本之节省,能产生重大的贡献;对公司生产所需原料或销售部门商品之供应,亦会产生直接之影响。为了使采购功能有效发挥,公司管......

    中国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

    “书法入画”之我见 新疆第四师七十一团中学 张影 中国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一是因为两者在使用得工具和材料上相同,特别是毛笔这一工具,其执笔、运笔的方法也是大致相同,另一方......

    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