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自查报告体例及要求
学校自查报告体例及要求
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自查报告
泾干镇东关小学(2014年3月10日)
根据〘陕西省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中小学或幼儿园指标体系〙和泾阳县教育局、泾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泾阳县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实施方案〗〙〔泾政教发(2013)87号〕精神,我校成立了以马钰同志为领导的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评估,现将自查评估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创建时间,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现有班级数,学生人数(其中男、女生人数、住宿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教师基本情况统计;学校部室情况;学校服务范围;近三年获得的县级以上主要荣誉称号等。
第二部分:学校自评自诊工作的基本情况和过程
明确评估目的,责任到人,制定评估计划,如何组织实施。
第三部分:主要特色和做法
按照一级指标的十大块撰写。
第四部分:存在问题
第五部分:整改措施
要求:大标题:宋体2号;乡镇学校:仿宋4号;正文:仿宋3号;文中标题:黑体3号,字数不超过3000字。
第二篇:个人成长报告体例要求
附件二:
个人成长报告体例要求
一、内容要求:个人成长报告的目的在于帮助自我完善,着重反思家庭和学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请从自我成长分析和服务行为分析两个方面对自我进行整理,包含但不限于于以下方面内容: 结构要求:
(一)自我成长分析
1、个人发展史的评估
(请按年龄成长阶段分析,描述个人的高峰与低谷阶段)
2、何时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一个成人了?是如何处理这种认识的?
3、我的基本人生观是什么?
4、个人的优秀品质是什么?请展开描述三至五个个人的优秀品质。
5、需改善的方面:在我的人生中哪几个方面是需要增强的?
6、用哪三个形容词能最好地对我进行描述?
7、我周围的朋友会怎样评价我? 对我的批评意见集中在什么方面?
(二)服务行为分析
1、我的个人奋斗目标有哪些?
2、我认为的成熟标准是什么?
3、一般情况下我是怎样看待其它人的?
4、我最近大部分时间的心情是怎样的?
5、在我对生活的看法中,我的信仰、文化背景、道德标准、性别等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二、上交要求:
(一)必须由本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他人代写。
(二)报告内容应做到逻辑清晰,叙述流畅,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
(三)字数不少于3000字,电子稿上交,论文章主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下方标注学院、姓名,学号,用四号楷体字。正文用宋体小四,二级标题用加粗;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0 磅。
(四)请在6月20日以前完成提交,提交邮箱:psycorner@163.com
第三篇:教学设计体例及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学科教学设计体例及要求
××版第×册
第×单元
第×课《××××××》
[教材分析] 简要分析教学内容,说明其特点、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障碍、学习难度等。[设计思路] 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和学校实际教学条件,结合教学内容,概述教学过程中拟实践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注意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难点] 说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时间]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 1 ××××××× ⑴ ×××××××× ① ××××××× „„
描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语文为例)力求做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努力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关注语文学习与生活、社会,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较好地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作用,体现教师有效的指导;突出教学重点,巧破难点,内容安排合理、有序,容量适当,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体现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板书设计]
【注意】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大环节后附简要的设计意图说明。[教后记] 字数不限,要求真实、切实,有借鉴意义。
[教学反思]每个单元后附一篇教学反思,字数不少于500字。附:电子教案样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小学数学
二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第二,在“平均分”的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引入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再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或除法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学情分析]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是学生在掌握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在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中,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调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与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平均分
(一)》
颜圆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页例
1、例2和“做一做”以及练习二第1、2题。[设计理念]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分物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让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教具准备] 小棒、水果图片。[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要准备什么呢?(苹果、糖……)二(1)班的同学准备了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课题:平均分
(一))
[设计意图]以参观科技园活动的情境引入,触题自然有趣,学生充满兴趣,上课一开始就以一种愉快、亲切的情绪投入学习。通过对食物排列情况的观察、研究,自主地发现分食物的秘密,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认识积累经验,有“每份同样多”的感受,又为“平均分”的引出做伏笔。
二、引导探究
1、教学例1 这里有6颗糖果,分成3份,你打算怎么分?(用小棒代替糖果试一试)(1)学生动手分糖果,教师巡回指导,辅导个别学生。(2)汇报交流,说分配结果。
(3)请大家说说听了分的结果,你想说什么?(4)讨论公平的分配方案,得出“应该每份同样多”(5)请学生重新分配,得出“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
2、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说一说哪种分法是平均分,为什么。(2)“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片枫叶。(16片)每4片一份,平均分成了4份。
3、教学例2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1)请各组用实物图片分一分。
(2)分完后交流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学生汇报结果可能有:
先每个盘子里分1个橘子,再放1个橘子,直到分完。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先每个盘子里分2个橘子,再放1个橘子,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正好分完。(3)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4)小结:一个一个地分仔细准确,多个多个地分节省时间。
不管怎么分,最后得出的结果都是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得出结论:像这样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还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但必须每份同样多。
3、练习“做一做”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动手摆一摆。小组合作,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由“每份同样多”到“平均分”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操作分食物使之体验到“分”得“每份同样多”,从而自主地形成“平均分”的概念。这种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亲身实践的学习活动是解决数学概念的最有效的办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练习二第1题。判断,说一说理由。
2、练习二第2题。1)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如果有难度,可以用小棒摆了再填。3)交流答案和想法。
4)教具演示分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在说一说和摆一摆中进一步感知平均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板书设计]
平均分
(一)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
[教后记]
第四篇: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体例要求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体例要求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1日 阅读次数:100 【字体:大 中 小】
教学设计体例要求
一、本次教学设计比赛的总体要求如下:
(一)类型:一节课设计—lesson planning
(二)目的:在于确保教学目标明确、过程得当、手段优化、结果有效、教学质量提升。
(三)思路:依英语课程标准总目标,按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考虑学生认知特点,智力水平和教材等,对英语教学的过程、结构、环节、方法、手段等进行规划。
(四)原则: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科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心理需求、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
(五)内容:主要内容为目标设计、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目标设计:回答本节课后学生将能够做什么的问题。活动设计:回答用什么活动帮助达到目标的问题。评价设计:回答本节课有没有达成目标的问题。
(六)方式:设计的呈现方式通常有三种:文字叙述、表格、流程图
二、教学目标设计要求
(一)视角: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念,从学的角度出发所设计出的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学习后的行为变化,如:能拼写、能朗读、能对话、能造句、能回答课文后的问题等。活动设计有明确目标可循。
(二)描述:对于目标的描述既可以从心理角度描述,也可以从学习行为角度描述。心理描述:使用心理动词(mental verbs),从心理角度描述,即描述心理活动,如:学生能掌握所学语法内容、能理解课文、能欣赏本篇故事、能体会作者意图,等等。
行为描述:使用行为动词(behavioral verbs),从行为角度技术,即描述能观察得到的行为,如:学生能做替换练习,能复述课文、能仿写等等。
(三)类型:针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采用具体明确的短期目标,也就是一节课要实现的目标。如:本节课要教什么内容,学什么内容,通过那此活动方式来教、来学。
(四)维度:按照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分三个维度,即所谓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分别描述。
知识目标:参照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知识在各级中的要求。技能目标:参照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听说读写技能在各级中的要求。情感目标:参照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策略目标:参照英语课程标准中学习策略在各级中的要求。
(五)模式:教学目标的编写可从对象、行为、条件、标准等四个纬度来写,也就是我们简称的ABCD模式。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何种内容学习者应能做到什么(行为的变化)C——条件(condition)说明学习者学习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因素。D——标准(Degree)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
例如:The students(A)will be able to answer(B)the questions orally(C)about the weather using the sentence pattern learned in this lesson(C2)and fluently.(D)
三、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1.教学活动的设计关系到目标能否达成,活动须与目标一致,还要考虑以下方面:时间、难度、形式、媒介、文化、策略与作业。
2.每项活动设计标明所需时间及组织方式(个人、双人组、多人组与全体)。
3.教学活动设计应遵循真实性原则,创造性地设计较真实的情景及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4.教学活动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教学原则。5.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包含中文的设计说明(作者的设计意图及课前的预设,50-100字)。
四、教学评价设计要求
教学评价是本课结束前对本课目标达成情况作出快速的判断。教学评价的设计须与目标、活动一致。
检测形式有:
1、综合性检测、分项检测;
2、口头检测、书面检测;
3、教师检测、学生检测。
五、格式要求
1.正文用英文表述(设计说明部分采用中文)。语言规范,指令清晰。2.字体,字号,行间距统一规范。附高中教学设计各一份(见电子版)
参赛内容:高中必修1第4单元第1课时
XX市XX县XX学校
___________(参赛教师姓名)
工作简历: 现教班级: 教学质量自评: 校办联系电话: 个人联系电话:
说明:以下教学设计案例仅供参考,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不应局限于此。教学设计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主要以中文来撰写,不必全用英文。
Lesson Plan of Unit 4
Earthquake(第3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覆盖内容: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Attributive clauses)
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是阅读与语法教学相结合,在阅读材料的背景下来学习定语从句。前面进行的课文阅读教学、词汇和短语教学是本课时可利用的基础。如何通过感知、观察、对比、归纳、运用来学习掌握新的语法项目是本课时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By the end of this class,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Identify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and the relative pronounswith teacher’s illustrations. Select right proper pronouns for attributive clausesby practising.Modify somebody or something with an attributive clauseflexibly either in written or oral work.三、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and presentation(7 minutes)1.Listening to a story(class work)
Give a group of sentences which include attributives clauses.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carefully and find what happened to my friend.The passage can be like this: I have a good friend who was a volunteer in the Wenchuan earth quake-hit areas in2008.He was extremely shocked when he arrived there.He found buildings that had stood in the downtown were destroyed.The highways which led to the world outside the mountains were blocked by big rocks that fell down from the mountains.The residents whose home had been completely destroyed were searching or digging for their family members, colleagues or friends.2.Retelling the story(pair work)
Ask the students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with help of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a.I have a good friend b.He found buildings c.The highways d.The residents 3.Putting the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screen and underliningthe attributives clauses.(single work)
a.I have a good friend who was a volunteer in the Wenchou quake-hit areas in 2008.b.He found buildings that had stood in the downtown were destroyed.c.The highways which led to the world outside the mountains were blocked by big rocks that fell down from the mountains.d.The residents whose home had been completely destroyed were searching or digging for their family members, students, colleagues, or friends.【设计说明:本环节以一篇包含多个定语从句的短文引入目标语言结构,让学生通过听,说,看的形式,并在教师的提示下自我发现并关注感知目标语定语从句的形式与用法。】
Step 2 Discovering the grammar rules(12 minutes)1.Translating the sentences above(pair 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translate the sentences above with the teacher’s help.2.Finding out the function(class 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focus on the underlined parts of each sentence, and pay attention to its structure function.Help them draw a conclusion: An attributive clause give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omeone or something referred to in the main clause.3.Discovering the structure(pair work)
With teacher’s illustrations,students try to sum up the structures of attributive clause :sb.sth.+ that/which/who/whose + other parts of the clause Antecedent + Relative pronoun + other parts of the clause 【设计说明:本环节先通过让学生接触大量含有定语从句结构的语言材料,再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提取,加工及教师的适当引导,进而从中总结归纳出定语从句语法规则。这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Step 3 Summing up the usage(10 minutes)1.Scanning(single 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scan the text and find out the attributives clauses.a.But the million of people of the city, who thought little of these events, were asleep as usual that night.b.A huge crack that was eight kilometres long and thirty metres wide cut across houses, roads and canals.c.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ere killed or injured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d.It was a city whose hospitals, 75% of its factories and buildings and 90% of its homes were gone.e.The army organized teams to dig out those who were trapped and to bury the dead.f.Workers built shelters for survivors whose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2.Comparing & finding the rules(group 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compar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and find the relative pronouns, then discuss in what cases those relative pronouns are used.3.Filling in blanks and translating(single 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complete and translate the sentences in Exercise 2 on page 29 in the textbook.4.Explaining the usage of the relative pronouns
Ask a few students to try to explain the usage of the relative pronouns with thesentences they found in the text.Then teacher gives a summary.【设计说明:本环节采用的“观察—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的语法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探究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用法。】
Step 4 Practising(12 minutes)
1.Making simple sentences(group 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of 4 and make simple sentences.Put the sentences onthe blackboard.2.Making complex sentences(group 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to develop those simple sentences into complex sentences withattributives clauses.Have a check in group.3.Describing pictures with attributive clauses
Pictures in the Pre-reading can be reused here.Or some other pictures prepared by teacher.【设计说明:本环节为定语从句的操练及运用阶段。要求学生先造简单句,再过渡到造复合句(含定语从句),操练的难度逐步加大,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让学生在具体运用中体会内化定语从句的结构与用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Step 5 Assessment and summary(3 minutes)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out their sentences in class and give comments with each other.Then teacher give a brief summary for the usage of the attributives clauses.【设计说明:本环节通过生生之间对学生练习的互评及教师的点评,学生能及时纠错,能对定语从句正确运用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对这节课重点内容的简单小结,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形成清晰的概念,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Step 6 Homework(1 minute)
1.Choose 5 sentences you heard in class and write them down in the Exercise-book.2.Do Ex.1 on Page 64.【设计说明:运用与拓展本课所学定语从句语法规则,让学生在写的练习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法内容。】
第五篇:肇庆学院日语系毕业论文体例及格式要求
肇庆学院日语系毕业论文体例及格式要求
1、论文的构成
论文各组成部分依次为:①封面(学校统一印制)、②扉页(日文)、③日文内容提要(要旨)、④中文内容提要、⑤目录页(目次)、⑥正文、⑦注释(注,尾注)和参考文献(日文及中文)、⑧致谢页(謝辞)。
2、各部分具体格式要求
(1)页面设置:论文(包括各部分)用标准A4电脑打印纸单面打印,页边距要求:上下左均为2.5cm,右边为2.0cm。论文扉页无页码;日文内容提要、中文内容提要、目录页用连续的罗马数字页码,置于页面底部居中;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致谢用连续的阿拉伯数字页码,置于页面底部居中;开题报告申请表和开题报告独立编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置于页面底部居中。除扉页外,论文其余部分均需加页眉,页眉内容为“个人论文日语题目”,小五号字,ms mincho字体。
(2)字体和行距:论文各部分字体,除特殊要求外,日文全部采用MS Mincho字体,汉语用宋体,数字使用arial字体,半角,英语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半角;各部分均采用1.5倍行距。日文标点逗号使用“、”,引号使用「 」。
(3)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发给学生,各项目均用中文填写。
(4)扉页:全部用日文打印,全部使用1.5倍行距,标题上面空两行。标题用MS Mincho二号字,加粗,可分为两行;作者信息部分用MS Mincho小三号字,加粗。
(5)内容提要和关键词:日文内容摘要部分的名称为“要旨”,MS Mincho小三,加粗。日文内容提要字数约为500字,MS Mincho小四号字,1.5倍行距,首行缩进1字符。关键词(キーワード)与内容摘要之间空一行(不缩进)。日语各关键词之间空一个日文字符。中文内容摘要部分的名称为“内容摘要”,标题为宋体小三,加粗,中文内容提要应与日文内容提要内容一致,使用小四号字,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关键词与内容摘要之间空一行,不缩进。中文各关键词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
(6)目录页(目次):目录页全页1.5倍行距,使用MS Mincho字体,“目次”两字为MS Mincho小三,加粗,居中。其他项目,MS Mincho小四号,不加粗。目录中的页码前导符(„„)垂直居中。
(7)正文部分:
所有正文页面均采用1.5倍行距。
论文正文各部分(章)结束后,下一部分(章)不需另起一页。论文正文第一页无需再出现论文标题;第一级章标题(包括“はじめに”与“おわりに”)采用“第1章(含一个日文字符)××××”,使用MS Mincho小三号字并加粗,居中,顶上空一行(“はじめに”顶上无需空行,“おわりに”顶上需要);第二级标题节标题采用“1.1(含一个日文字符)××××”,用MS Mincho四号字并加粗,不居中;第三级条标题采用“1.1.1(含一个日文字符)××××”,用MS Mincho小四号字加粗,不居中;其余内容部分全部采用MS Mincho小四号字不加粗。
正文各段落全部采用首行缩进1字符(各级标题除外)。
(8)图示与表格的标注方法:图示与表格采用独立的排列顺序。不能出现“图1,表2,表3,图4”的混合排列。
A:图示。图示居中,并在图示下方居中标出图示顺序及图表名称,即,“図x(含一个日文字符)图示名称”,使用MS Mincho五号字加粗,居中;隔一行标注出“资料来源”(資料出所),使用五号字不加粗,不居中。
B:表格。表格居中,并在表格上方居中标出表格顺序及表格名称,即,“表x(含一个日文字符)表格名称”,使用MS Mincho五号字加粗,居中;表格下方标注出“资料来源”(資料出所),使用五号字不加粗,不居中。
(8)引文与注释:文章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材料必须用注释注明出处;引文总量不得超过论文总长度的30%。论文中所有引文统一标号,在引文最后采用阿拉伯数字上标。
如:実は「山椒魚」は井伏がチェホフの「賭」1を読んで感激して書いた文章で、「賭」の主人公の法学者である人間の絶望から悟りへの過程を書こうと思ったので、「もっとも悟って行くところは書こうとすると、自分に裏づけがないからどうしても説明になるのでやめた」2という状況で書いた作品である。
所有的注释采用尾注形式,即置于论文正文之后,注意序号要与文中引文所用序号一致。注释列于正文之后,需另起一页,其中“注釈”单独占一行,用MS Mincho小三号字加粗居中,其余用五号字不加粗。注释所需标注内容为:①作者姓名、②引用文章(或书)名、③引用文章出处类型(期刊、书籍、网络等)④期刊名或出版社名、⑤发表或发表(书籍需涉及出版年份、期刊需涉及出版年份及期数,互联网资料需涉及网页日期)
引用出处为同一资料时,可用“同x”表示。
(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包括写论文时参考过的正式出版的书籍、文章及网络资料等。总数量应不少于十种。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其中“参考文献”四个字用MS Mincho小三
号字加粗居中。中日文参考文献分别列出,日文在前(按引用顺序排列),中文在后(按引用顺序排列)。日文参考文献正文用MSMincho五号字,中文用五号宋体五号字。按照①作者姓名、②参考文章(或书)名、③参考文章出处类型(期刊、书籍、网络等)④期刊名或出版社名、⑤发表或发表(书籍需涉及出版年份、期刊需涉及出版年份及期数,互联网资料需涉及网页日期)等顺序排列。注:需标识参考文献类型,专著需标注引用页码。注释及参考文献类型符号:专著:[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 [N]
期刊文章 [J] 学术论文 [D] 互联网资料 [OL]
(10)致谢页(謝辞):长度约200—300字,用以简要说明自己写作论文的体会并对帮助你完成论文的人(如指导教师、同学、父母等)表示感谢,说明他们在哪些方面对你提供了帮助。全页使用1.5倍行距,标题“謝辞”为MS Mincho小三并加粗居中,正文使用MS Mincho小四号字,不加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