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认知水平现状及对策分析(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15:0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认知水平现状及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认知水平现状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认知水平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认知水平现状及对策分析

林庆云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法制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收效甚微。现通过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总结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及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法制;认知水平;对策

作为最具成效的国民法制教育方式之一,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是由于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对象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培育英才与普及教育双重责任,高职院校担负着促进法治建设、树立公民法律意识的重任。

笔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法律方面的教师,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法律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性地作了问卷调查,提出了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改进和完善我国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体系的方法。

一、调查问卷及统计

笔者对本校(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上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生随机进行调查,发出500份问卷,收回有效答卷495份。其中,学完《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后就法律基础知识方面是否有收获?18%的同学回答没有任何收获,82%的学生回答略懂一些,效果不大,原因是课时紧和提不起兴趣;问是否有必要专门开设一门《法律基础》课程时,92%的学生都认为有必要;问当你遇到纠纷时,你首选的解决途径是什么?52%的同学选择找关系找熟人,原因是不太相信法律,觉得有熟人好办事,当然也有少部分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用法律手段解决所以选择找熟人(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该问卷系法律老师提出,因此不能排除有学生受心理暗示而选择“使用法律”);问法不责众对吗?29%的同学回答对,也有一部分人不知道法不责众是什么意思;问到一起校园手机失窃案例,案发后盗窃者将手机归还失窃者,此时盗窃者是否还需要负法律责任?22%的同学认为盗窃者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因为盗窃者已经将手机还给失窃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被调查者中,只有30%回答小学、中学时老师有给他们讲过一些法律知识,是在政治课老师上课时和班主任开班会时有提到过。

二、我国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渴求,但由于教学方法单

一、“人治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学法”、“守法”、“用法”之间无法达到统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生对我国法治现状缺乏信任,“人治”思想占主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理念提出至今,我国的法制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完善。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就指出:“在军队、军政机关、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

【】法制教育。”1但由于传统文化与当前政治体制等因素,“官本位”思想、“人治”观念仍根

深蒂固,认为法律公信力不足,只有“官”、“管”的人才真正说了算;另一方面,法律程序冗长,法律成本过高,反而通过“找熟人”、“托关系”解决更经济,“法院宣判后迟迟无法执行,最后还是要托人解决”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人们遇到问题、纠纷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找人”来解决。高校学生亦不例外,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也证明了该问题的普遍性。当“人治”思想成为约定俗成的社会风气,“法律不可信,法律不经济”的观念就越发被人深信不疑,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公平、正义难以彰显,无钱、无势、无“关系”的弱势民众,他们的挫折感往往会折射成对社会、对政府的不满与怨恨。作为社会建设中坚力量的高校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时,绝大多数都处于这样的弱势地位。

(二)法律公共课程无法达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的要求,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法律的需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目前高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其中法律基础部分旨在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但实践中,该课程同其他政治理论课一样,只强调其知识性而忽略了其思想性和教育性。

[2]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平时学习不会在这门课花精力,考前根据教学重点背诵,形成短时记忆,考过就扔,扔了就忘,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并且,法律基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所占的比重极少,且内容以宏观上介绍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与我国法律基本制度为主,内容十分单薄。寄希望于该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素养是非常不现实的,更不用说满足学生对法律实用性的需求。

(三)法制教育课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对法律实践性、应用性的教育。目前的高职院校法制教育课程基本上以讲授法理、阐释法律条文为主,辅之的案例分析也是以辨析易混淆法律概念、法律关系为目的的非常见案例,缺乏实用性。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迫切需要掌握实用的、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不因无知而触法,同时知道如何以法律为武器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制教育课程教学中,缺少这样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角色的实用法律知识与他们关心的当前法制热点案例。

三、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体系的改进及完善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我国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深有感触,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要解决问题,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体制进行改进及完善。

(一)培养学生由“知法、守法”向“懂法、用法”转变。讲授法律理论、阐释法律条文的教学方式,只能告诉学生法律是什么,教育学生如何守法。我们应该变阐释法律条文为树立法律意识,在学生充分掌握应有的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调整各种法律关系时的作用机制,并选取与学生当前、今后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及学生关心的热点、时事案例进行剖析,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知道“法律是什么”,还能理解“法律有什么用”。

(二)改变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形式单一的授课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也无法充分展现法律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实践性。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如邀请律师、法官来课堂讲述并分析他们亲自处理过的案件,组织学生模拟法院审判、律师事务所经营等,让学生对法律如何在社会生活中运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实际,如年龄、兴趣、性别、切身利益等,告诉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详细讲解法律程序,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让学生从知道“法律有什么用”,到掌握“法律该怎么用”。

(三)让学生明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树立建立法治社会从我做起的理念,克服“人治”思想。“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这句话阐明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可在“人治”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对法律的不信任,当看到极个别违法的执法者、司法者以维护法纪为名义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案例时,往往会产生“法律不仅不能伸张正义,有时反而成为某些侵害民众利益的行为的保护伞”的偏激想法,认为“法律是不道德的底线”。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有个别人利用法律赋予的职权,打着法律的旗帜违法乱纪,但我们有理由坚信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一直是并且一定会持续走向完善。我们要教育学生:作为社会的普通一份子,我们肩负着一份社会责任,也许我们不能直接参与立法、司法、执法的过程,但是我们有责任使用法律,也许选择“更不经济”的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对个人是损失,但对社会进步是有着正面、积极意义的。也即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社会法的现象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

验,表现为主体期盼、渴望法律能带来公正、秩序和安宁,并以诚挚的心怀来接受法律、相

【】【】信法律、实践法律。3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4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

站位,只有人人都“用法”,摈弃“人治”思想,推动法制改革进程,社会才会早日实现“法治”。在大家掌握“法律怎么用”的基础上,要做到“人人都用法”。

(四)建立完善的法律教育体系,自小学、中学到大学,根据学生年龄、心智,因材施教,从小培养法制意识、法律素养。对个人法制意识、法律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单单依靠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并且是为时已晚的。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6月的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抓法制,没有法制不行。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现在这么多青年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

【5】因此要在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形成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初,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开展适合的法制意识教育,并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始终。通过一代一代的积累沉淀,使法制理念潜移默化地逐步成为每个受教育的公民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理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60页。

2、宋汝峰:《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3、潘玉腾:《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4、【美】伯尔曼:《法律宗教》,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第163页。

第二篇: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管理模式守旧、思想教育政治工作不到位、学生后勤缺乏保障等问题,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意见,以期能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性化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十分迅猛,但随着高职院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成效果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妥善化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业已成为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

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各类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目标。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高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缺乏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基本上沿用传统模式,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对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种管理还没有摆脱传统管理把学生只当作管理对象的缺陷, 尤其是没有真正把握高职学生工作的特殊性。长期以来, 学生管理实施方法缺乏主动性和科学性, 学生管理仍然是处于金字塔管理系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工作方式基本上是向下传达精神、向上汇报工作。可以说, 基本上是进行外部控制, 而不是主动地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或经验指导和帮助学生成才, 更不能唤醒学生内在的创新之魂。这种管理只是告诉学生“不准做什么”, 而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做, 如何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成为人才”, 从而使学生产生茫然、抵触甚至逆反心理。现有的管理模式忽视了高职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除了少数学生干部有机会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外, 绝大多数学生几乎被剥夺了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的机会。在这样 的管理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缺乏创新精神, 依赖性强, 这样的管理理念已经与时代的发展特征不相符, 也是学生对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认可的重要原因。

2.缺乏专业课教师担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中的班主任(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是把班级管好、管活的关键, 也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现实中, 许多高校虽然按学生比例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辅导员(班主任)来管理学生, 但效果不佳, 作用不明显。实践证明, 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 又融于课堂教学的专业课教师担任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效果比较理想。但目前, 由于学生数量猛增, 专业课教师数量有限, 即便所有的专业课教师都担任班主任工作, 仍不能满足辅导员(班主任)由专业课教师担任的需要。

3.缺乏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协调高职院校与社会之间最突出的矛盾是后勤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 是为了减轻院校建设成本负担, 相对解脱后勤对教学的冲击。然而, 目前多数学校尚未解决一系列权、责、利等有关问题, 有时问题还表现得相当严重。由于后勤供应商的过分逐利, 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后勤服务质量低下, 由此发生学生对学校的“住宿条件太差”、“食堂饭菜差, 服务质量低”等诸多投诉现象。这说明高职院校在抢抓机遇, 迅速发展的同时, 没能很好地做到在校生人数与学院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学院的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问题不断的外因。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 引起了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以及利益关系多样化, 导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同时也冲击着高校, 特别是影响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由于高职院校与市场关系十分紧密, 受社会的影响程度很大, 尤其是高职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去选择和接受各种思想文化, 其社交、娱乐, 甚至学习、社会工作都呈现出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的趋势。他们会主动或被动地踏足社会, 以打工、实习等方式去体验社会, 不断增强与社会的联系, 从而使许多学生问题开始 2

与社会问题连在一起, 并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另外, 网络给广大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许多黄色的、反动的网站冲击着青年学生。据调查, 相当多的大学生上网是在闲聊、玩游戏或浏览黄色、反动的网页。有关青年学生不遵守网络规则在 BBS 上留下色情或反动言论、会见网友上当受骗甚至受害、上网成瘾不可自拔导致学业荒废等事件, 频频见诸于媒体报端。这些无疑都给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 影响甚至改变着大学生成长的氛围。

2.高等教育转型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受转型期社会经济、文化、意识等的作用和影响, 当今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学生与校方的关系已步入由身份到契约的转轨时期, 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民族状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 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特困生、心理障碍生、学习困难生等特殊群体, 各类学生的学习目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等思想认识问题自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学费由以前国家统包到现在按教育成本收费, 增加了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转化。学生就业, 也由以前国家统一分配转向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因此,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高等教育的转型中正发生着急剧变化。另外, 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国家取消了高考年龄的限制, 不仅已婚的成年人可以走进校园, 那些大龄的青年人更是将成批地涌入校园,有 20 岁左右的青年人, 有 30 岁左右的成年人, 也会有 50 甚至 60 岁左右的准老年人。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将变得多样化, 无疑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创新

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都是从中等专科学校升级而来,因此各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工作过程中既不能因循守旧,承袭以往中专的管理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简单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而应当不断摸索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作为高职管理者,要培养出“以学生为本”的这种意识。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得问题是什么。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 3

识,变管理为“服务”。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服,一切为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全面的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高职的学生管理者,不可能时刻与每一位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中坚力量,为学生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调动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学生干部主要是通过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比较容易把广大学生团结在自己周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由于现在高职的扩招,大多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思想素质高低不一,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仅仅只靠辅导员、任课老师及学生工作者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只有通过学生干部掌握信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的矛盾及时进行分解和沟通。发挥好这种带头的作用与老师做好协调管理,提高学生管理效果。

2.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逐步改变管理模式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的依据,也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绝对不能成为束缚学生全面发展的桎梏。换句话说,建立学生管理制度的立足点不应是控制、约束,而是对学生的引导和尊重。其次,真正落实院系二级管理模式,逐步由原来的集中、封闭、单一的管理模式过渡到和普通高校接轨的系、部自主管理模式。各系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学生管理方法和措施。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种考评工作都以系、部为单位进行,充分调动系、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理顺工作关系,形成合力,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管理上几乎都推行校院级的“二级管理”体制, 学生工作职责分布于系、部、院、学生处、团委等几个部门, 部分职责还分布于党委的组织部、宣传部等相关部门, 虽然要求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但实际上, 由于职能重叠, 职责不清, 责任不明, 权力交叉, 在一些具体工作中相互扯皮、推诿, 办事效率低下, 不能很好地发挥齐抓共管的优势和形成合力, 这些都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学生工作干部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工作水平的提高。高校应该建立一个统一专门的学生工作机构,统一行使学生管理工作职能, 形成点面结合的学生工作网络系统, 负责对高校各年级学生的专业工作进 4

行统一领导, 组织协调, 指导检查, 考核评估。建立这样的机构, 可以使高校学生工作精简统一, 职责明确, 运转协调, 达到有效管理, 也可以为高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

随着高校的扩招, 学生人数大量增加, 现有的班主任、辅导员严重短缺, 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普遍存在着不齐、不力、不稳的现象。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就必须从源头抓起,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 把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是做好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学生工作队伍结构要合理。本着/专兼结合、新老搭配、层次交错的 原则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专兼结合就是要求各院校根据本校学生工作 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比例的专职和兼职人员,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协调开展学生工作。新老搭配就是要注意学生工作队伍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比例构成,有利于在实践中保证学生工作的传承,保证学生工作队伍的延续;也有利于满足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需要。层次交错,则要求现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队伍要以多样知识结构、多样学历层次的人员组成。其次,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提高。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是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选拔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较高个人素质的人才加入学生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聘请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工作,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

5.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 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校园 文化建设中注重用世界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来熏陶青年学生, 把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与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相结合, 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例如举办专门的“科技节”、“艺术节”、“专家论坛”、“学者讲座”, 组建大学生艺术团等社团, 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 使青年学生尊重文化、欣赏文化和创造文化;要通过抓好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治安和整顿校园周边环境, 建设良好的校风、教 5

风和学风, 切实形成一个有正确的舆论, 良好的教育机制, 奋发向上的育人环境, 真正做到用先进的文化陶冶人, 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

三、结束语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而温和的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覆盖到每一个过程,控制到每一个环节,规范到每一个步骤,具体到每一个动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员。具体来说要做到:培养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管理工作责任化与人性化结合。面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做到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切实抓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学生工作者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第三篇: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能否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新时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让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是值得我们探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现状 问题 对策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经历着嬗变与重组,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与稳定,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自由与开放,对社会需求、国家号召和集体利益较少考虑;有人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部分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较少顾及周围环境。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完全把诚信抛之脑后。”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面向21世纪的人才,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

(一)学生结构复杂多样

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与结构多样,所以决定了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种:一是由于普通高校的持续扩招,让高职院校的招生具有一定的困难,有些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学生的素质也变得高低不等了,学校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二是由于学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现实中表现为文明礼仪、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等方面有所缺陷。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三是价值观趋于功利与现实。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元素纷至沓来,对高职院校的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容易让他们形成浮躁、功利的心理,原有的社会道德体系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四是学生缺乏自信。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被迫减小,导致学校的建设缺乏合理性,甚至缺少基础性的办学设施,不能达到一所合格学校的标准。考入这样的学校的学生,对学校和自己都失去了自信心,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无所追求、放纵自己。

(二)不公正的社会地位

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可是,在社会的普遍观念当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太多的学习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不需要对他们进行太多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再加之他们在高考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人们不会给予高职院校的学生太多关注。

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学生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另外,在我国的传统观念当中,体力劳力总是低人一等,这很容易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不需要有什么修养,平时的生活过于随便甚至有些放纵。

(三)承担较大的就业压力

由于社会劳动力的迅猛增加和社会岗位的有限,近些年来,就业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话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虽然好于本科院校,但情况也不容乐观。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后不久就忙于与企业签订合同,学生过早进入企业实习,在校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这些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一)学生文化素养较低

高职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非常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与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充满了信心,有较为强烈的改革意识。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考中成绩较差,文化素养相对较低,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思想进步。他们对事物缺乏有效的认识手段,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在人生观与世界观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近些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比较大,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有明确的计划。可是在实施当中,原有的目标很难实现,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种:首先,在前几年的高校合并大潮中,有许多中专学校直接升级为高职院校,原有的师资水平却没有提高,甚至有的学校还从中小学当中调入大量教师,来解决师资的匮乏。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就直接上岗,这种情况很难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其次,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加之编制控制较紧、专职辅导员缺乏,很大部分辅导员都是聘请专任教师兼任,待遇低、任务重,无暇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教育。

(三)管理者认识落后

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与其他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一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可无。他们认为只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学生,就完全可以完成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二是认为院校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教育科研、专业建设及学生的就业率上。只有在这些方面取一定成就,才能保证学校的声誉和利益。三是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谁都可以做。他们往往是让一些新毕业的年轻教师来从事这项工作。年轻的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虽然具有蓬勃的朝气,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但是他们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缺乏工作经验、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

三、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者的认识,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要想增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就必须切实提高学校领导与教育者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充分体会到高职院校不但是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同时也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放在学校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让学生与社会都能切实感受到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

(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首先,高职院校要针对本校教师的特点,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让教师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教师要做到真正地了解学生,学会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之后,就会很容易了解到学生的喜怒哀乐,从而适时地进行教育。三是教师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如果教师的素质不高,就很难去教育他人,学生也不会服气。实践证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的风度与人格力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三)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手段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

一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各科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场所就是课堂,教师要学会利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机会,把思想政治内容渗透到知识当中去,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应通过发挥教学中教书、管理、育人三功能的作用,把握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选好教学切入点等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二要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高职院校不应该取消思想政治课,虽然从表面上看,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联系不大,似乎对以后的工作也没什么作用。其实不然,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政治水平的主要阵地,决定着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决定着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

三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作、生活的实践相联系。“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授课的时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愿意听、愿意学、愿意去实践的一门课程。”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也比较多。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要让学生体会到工作的艰辛与快乐,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同时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意识,让学生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

(四)创新教育模式,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还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各种方法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要发挥党团组织教育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开设艺术课陶冶学生的情操。抽象的理论学习与呆板机械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长此下去,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艺术课能够滋养他们的心灵,在枯燥的学习之余使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通过有效的宣传,呼吁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具有社会责任感,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给予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引导。

(五)加大软硬件的投入,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要进行就业指导。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学生当中造成了恐慌,学生刚入学就想到就业,没有心情和精力去完成本职的学业。学校要加强就业的指导,为学生分析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二要完善院校的基础设施。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甚至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学校及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济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让学生多读书、多学习、多实践,避免浪费掉大好的学习时间去从事没有意义的事情。

三要提供心理帮助。由于各种社会因素都影响着学生,有许多学生表现出不太正常的举止与行为,学生要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如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站等,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对自己与社会都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

(六)加强管理

通过说服教育能够提高多数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可单凭说教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高职院校还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教育同时辅以严格的要求与管理。

总之,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虽然目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但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努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将得到加强和提高。

参考文献:“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51 program design” Tang Ying, 2012, publishing house ofelectronics industry;“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a case of driver and Proteus simulation” Li Lin power, based on hlgljmw.com/xinshijiyulecheng the 2011, science press;“design” MCS-51 Series MCU application system He Limin, 1995, Beihang University pres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based” Li Guangdi: Beihang University press, 1992;“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Ding Yuanjie, 1994,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第四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及人才培养的水平,所以我们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并根据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研讨了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对策

高职院校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表现,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一目标的实现靠的是高职院校的优良的师资队伍,尤其是高水平的、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现状

1、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和科学的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科学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有利于高职院校引进人才和教师的培养,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都缺乏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学校处于开发阶段,对于学校的发展目标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专业,还有就是国家设定的一些硬性指标不符合大大多数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很多的高职院校为了达到国家的评级指标,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只能以老师的学历为主,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因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合理影响了学校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2、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

今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不断的扩大,但是师资水平却依然有待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较低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教师的学历水平整体偏低,在对我国江西、吉林、湖北、陕西和四川五个省份的60所高职院校的师资调查结果显示,五个省份的高职院校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平均比例为7%在这些高职院校的所有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教师还不足25%远不及国家规定的35%以上。还有就是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师范类学校毕业的学生,教育教学背景相对比较简单,缺乏教育教学的实际技能和经验,这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

3、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现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职务结构中,高级职称教师偏少、缺乏主要的学术带头人,而且专家团队的年龄都相对较高,很多学校都出现了两头重的现象,所谓两头重就是年轻教师比例过大,退休专家的聘请率较高。以山东省为例,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中90%以上的是科研院所和普通高校退休的专家教授,他们的年龄大都超过了65岁,有的年龄甚至更大,在所有的高职院校中高学历的教师不足5%这是阻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阻力。

4、不注重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所谓“双师型”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个合格的教师,除此之外还应该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和应用技能,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远远低于实际需求,高职学校的发展除了要满足大众教育的文化需要之外还需要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是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培养高技术型教师的观念。例如对江西省的各大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发现,江西省各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20%,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60%,这种现状必然会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

二、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现在我国教师的来源主要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师范类的本科生以及极少数的研究生,他们在理论知识上很丰富,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所以高职院校要坚持统筹兼顾,从素质、学历、实践等各方面入手,制定高标准的师资队伍规划,还要对现有教师进行再培养,高职院校应该有目的的对教师进行在培养,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为他们制定短期和长远的规划,包括教师职业资格证的取得、科研课题的探讨、学术论文的撰写等,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2]

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高职院校可以有计划的吸引国外的优秀人才和海外留学生加入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来,新骨干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力量,还可以还可以带动在职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要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在申报高级职称时要优先考虑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并且把教师的实际工作效果作为提薪和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之一,尽量减少退休专家的返聘率,以保证教师结构的合理。

3、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上不仅需要教师本人作出非常大的努力还需要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视,学校可以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宣传教育,让在职教师认识到成为“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同时学校要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定期举行研讨会,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学校还可以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加强教学实践,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学习教学的经验。学校要加强与有关企业生产部门的联系,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的第一线工作,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操作技能,学校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开展教师资格与教师职称的认定,不断的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且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的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一项长期而且复杂的工程,所以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有利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可行性方案,真正把工作落实到位,以保证高职院校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小燕.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11(04):09-11

[2]高耀明.高校师资队伍的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10,10(09):23-25

[3] 陈洁瑾.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1):11-13

第五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一种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是一种通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使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具有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毕业后了解社会劳动力市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业心理准备及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和潜质,充分的就业,进而能够创业,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和目标。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育认识和观念的落后。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创业教育,上世纪90年代,在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开始了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及推广工作,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个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仍然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形式、办学理念和创业教育培养上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缺乏统一的教育管理和教学规划。很多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面上,无法 1

正确深刻地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本质,甚至有的教师认为高职学生基础底、素质差,能找个基本工作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自主创业,更不可能成为企业家。因此,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摈弃和纠正传统、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良好的创业教育思想,为实施创业教育提供理想环境条件。

2、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教育,是一种观念和能力并重的教育。它不仅需要教育者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正确的职业观念。但是,大多数教师专业面狭窄、知识陈旧、信息闭塞,完全不能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甚至许多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观念落后、社会经验不足,对创业教育研究没有兴趣,使得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书本和空洞的口头说教上,教育效果不明显。

3、教学形式和内容的程式化。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的形式趋于形式化或程式化。一般高职院校的做法就是开设一门课程,诸如《创业教育》《就业指导》或《创业指导概论》等,教授课本上空洞的理论和不切合实际的案例,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创业的冲动。另一面,许多高职院校重视对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条件和场地的限制,没有适合学生创业训练的实践基地,忽视创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得创业教育大打折扣。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创业教育基地,使得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缺乏生动性、针对性和创新性,让学生觉得创业脱离现实生活,有了一定的想法也不敢付诸行动。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体验到创业教

育的成功,才能激发出创业的激情和活力,才能培养创业的意志、品质和能力。

三、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搞好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清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质和精髓,即“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结合的“三创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牢固树立“三创教育”理念,使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统一,改变原有的以就业指导为创业教育的观念,打破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局限性,把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环节,形成正确的创业教育的氛围和共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首先教师应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点燃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具有创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教师的创业意识、调整教师的创业心理、提高教师的创业能力、丰富和完善教师的创业知识,成为学生创业教育的领路人。

2、改革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新模式。首先,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和设置要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特色和本质,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来完善课程设置。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由“被动”转化为“主

动”,由“想学”转化为“会学”。同时,还应形成一套与之相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一些以创业知识为主的选修课,要把一些有关创业的社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法律和税收等课程增加进去,从而促成学生对创业理论的了解。其次,在教学模式上,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创业教育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用的原则。案例教学法是哈佛大学MBA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亦可采用典型的、有特色的创业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主动参与到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中去,学习创业的经验和方法。另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实际,让学生当一回“小老板”,让每个学生做创业方案设计,指导学生从选择何种企业、企业的选址、企业的名称、企业的形象设计、企业的融资和理财、员工的聘任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如何运作自己的企业。教学中可通过讨论、答辩等形式进行师生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独立能力和社会能力。

3、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创业激情。创业文化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功能。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浓厚的创业氛围,要大力宣传和提倡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对创业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克服学生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无所作为的消极观念。高职院校要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橱窗、广播等阵地营造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和价值观念;结合学风、校风、教风建设进行创业教

育,通过师生人际互动,拓展和优化创业教育的心理环境;通过积极引导各类社团组织围绕创业教育主题开展活动,如市场营销活动、科技作品竞赛、自我形象设计活动、创业设计大赛等,积极支持和指导学生共同营造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园创业氛围。通过举办创业生涯规划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实践能力。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既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丰富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培养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的能力。

4、探索实践模式,实现机制创新。实践教育是指通过真实和模拟公司的创办与营运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搭建创业的舞台,使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创业实践方式,例如举办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主题的经济文化艺术节、商业文化周、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营销模拟大赛、创业模拟大赛、大学生创业与创新论坛、开放式创新创业实验室等。在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把创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机制,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创业教育,将成为21世纪现代人的第三本护照。”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21世纪的大学生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江泽民同志曾在1999年8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成为创业教育的摇篮,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活动,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实现自我生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季枫.《试论高职院校“一体两翼“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02下

[2]金昌,童卫军.《温州特色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02

[3]卢小珠.《创业教育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4,14

下载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认知水平现状及对策分析(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院校学生法制认知水平现状及对策分析(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身处在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社会环境,以及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经......

    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

    摘 要:本文以浙江省52所高职类院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spss17.0)、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职类体育师的师资队伍结构(组成的要素......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陆 文 (山东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摘要: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教育现状入手,针对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主要分析了高......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及对策分析摘 要: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不断增加和在校生数量的不断扩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更加突显出来。在对学生的思想......

    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现状及对策研究(改)大全

    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现状及对策研究 柯伟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 404155) 摘 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师德现状共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

    市属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市属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高职院校作为高......

    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5篇材料)

    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受到了许多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现状及对策论文(五篇材料)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学质量对策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努力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既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