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XX县委宣传部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扎实落实“三个下沉”的实施方案
中共XX县委宣传部
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扎实落实“三个下
沉”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人员下沉、服务下沉、审批下沉”(下称“三个下沉”)工作举措,切实发挥宣传部门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XXX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XX县XX实施细则》的通知以及《XX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县委、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和县委政法委的工作要求,在本部门建立完善重心下沉工作机制,构建“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服务靠前”工作模式,加强联系村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内容
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服务靠前,切实做到“三个下沉”。
(一)人员下沉
由部门领导负责挂包帮村社会建设,每月不少于一次下基层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要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指导联系村开展和
谐新村创建活动,力所能及帮助挂包帮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党的建设好、村自治好、产业发展好、社会治安好、部门服务好、生活环境好、道德风尚好目标,达到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和谐的总要求。
(二)服务下沉
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深入联系村,面对面服务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指导和帮助基层组织强化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加强联系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凝聚广大党员的力量,共同搞好联系村社会管理工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加快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良好平台;指导现有的“农家书屋”,开展“全民读书”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扎实做好“送戏下乡”、“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等送文化活动,组织开展节庆文化活动,通过各种形式,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三)审批下沉
认真梳理宣传部门服务审批权限,能够下沉的下沉,不能下沉的,将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及时带回依法依规办理。
(四)工作保障
宣传部成立了由副部长任组长的社会管理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室。一把手负总责,把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深入分析形势,研究规律特点,明确方向重点,协调解
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年终工作目标考核管理。
中共XX县委宣传部二〇一二年四月五日
第二篇:深入推进三个三,创新社会管理2
深入推进“三走进三服务三促进”主题实践活动 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2006年,海勃湾区委主动适应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创造性地开展了“三走进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构建干部帮群众、部门帮基层、各方共驻共建的结对帮扶体系,搭建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创建有利于干部走下去、服务送下去的考核机制。2009年,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区委进一步明确将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惠民政策落实、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上,进而将活动主题充实完善为“三走进三服务三促进”,并把这一活动延伸到创先争优活动之中。通过转化机关组织资源、发挥机关组织优势、激发机关组织活力,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保障。
一、“三走进”使机关组织资源得到有效转化,构建了优势互补帮扶共建的生动局面
所谓“三走进”就是通过领导联系基层、部门帮扶基层、“三员”指导基层,在走进基层的过程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时时想群众、处处为民生、件件要落实、事事有回音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 “解决问题是政绩,发现问题也是成绩”的主动进取精神,从群众所关注的热点、焦
点、难点问题入手,迎难而上,排难而进,有效地凝聚了党心民心。
1、区级领导走进联系点,培育了党建工作示范点。区委常委率先垂范,每位常委带头确定一村、一社区、一企业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每年到点上调查研究不少于15个工作日,就基层工作情况特别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现场调查,现场指导,现场帮助解决,不仅把 个基层联系点,培育成了示范点,涌现出东山北社区、中河源村、锦达煤焦公司等一批先进典型;而且形成了四大班子领导合力推动重点工作的领导包片工作法,在迎办“两会”、旧城区拆迁改造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带动了机关干部走进农区、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使机关组织资源转化为推动基层工作的有效力量。目前,全区分类确定了 个基层帮扶联系点,覆盖全区39个社区、5个行政村及 户非公有制企业,全区 个机关事业单位,包括四大班子的 名县级领导干部和推选出的 名党建“三员”对号编入 个联系点。
2、部门单位走进帮扶点,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各部门单位从包联共建到共驻共建,从组织召开民主恳谈会到参加民情民意分析会,从开展问卷调查到当一天农区、社区干部,从撰写调研报告到解决实际问题,机关干部充分感受到了基层的疾苦和群众的呼声,特别是2009年以来开展的“心系搬迁户、情暖百姓心”主题活动,通过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与
矿区居民一对一结对帮扶,让生活条件好的搬迁户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让生活困难的搬迁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形成了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促和谐的良好氛围,党员干部成了搬迁群众的贴心人。近两年来,全区各机关党组织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各帮扶部门优势,帮助联系点解决资金2200多万元,办实事426件,累计捐助资金达120多万元,捐赠物品价值达35万元,解决适龄人员就业及剩余劳动力转移640多人次,与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结成一帮一对子260对,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00多件,受益群众达2万人次。
3、党建三员走进责任区,推动了党建工作区域化。向社区派出党建辅导员、农区派出党建指导员、非公有制企业派出党建联络员,不仅规范了党建工作制度、流程,而且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区域化、农区党建工作的民主化、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机关党建工作的效能化以及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常态化建设。特别是通过组工干部下基层、开展走遍党支部活动,进一步找准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推动了区域化党建构建步伐,形成了“1+N+M”“1+N+特”等多种区域化党建新模式,建立健全了区域内“互联、互促、互补、互助、互动”五大机制。近两年来,二、“三服务”使机关组织优势得到生动体现,树立了服务至上创先争优的良好形象
所谓“三服务”就是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实践证明,就党建抓党建没有生机,就经济抓经济没有保证,只有紧扣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组织工作才有生命力。只有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过程成为体现群众意愿、协调群众利益、赢得群众信任的过程,才能实现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目标。
1、服务经济,体现的是为党分忧
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基层党建的工作重点,需要党委、政府攻克的难点就是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主战场。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急难险重任务上发挥作用,这就是为党分忧。为确保两个文明经验交流会顺利举办,我们组织开展了“迎会办会先锋行动”;为确保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搬迁居民“搬得出、住得稳”,开展了“心系搬迁户、情暖百姓心”主题活动;为配合海勃湾区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库区移民工程,安排市区两级领导干部与177名困难居民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为推进旧城区改造与社会和谐稳定,组织千名干部参与结对帮扶、百名干部参与拆迁改造和信访维稳,不仅实现了重点工作与干部力量配备的统筹联动,而且锻炼了干部队伍、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2、服务基层,体现的是为基层解难。实践证明,越是基层,情况越具体;越是基层,困难越多;越是基层,各项工作开展起来越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多深入基层,多为基层办实事、正事、好事,不给基层添麻烦、加负担,多想想基层的难处,这就是为基层解难。为了了解基层所需办理的急事难事,广泛开展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调研活动,对征求到的意见及时梳理汇总,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逐个加以解决。为方便基层群众和单位办事,成立的海勃湾政务服务中心集行政服务、民生服务、便民服务、社区服务于一体,设置计生、民政、就业、社保、建设、环保、法律服务、党员服务、信息服务等97个窗口,能办理和提供各类审批、便民服务事项112项。以区工商局企业注册科窗口为例,去年8月入驻以来,以小窗口提供大服务,积极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畅通”的服务通道。在中心共办理各类企业登记1695户,提供咨询服务2万余次,接待档案查询269人次,与地税部门配合,办理股权转让登记业务128件,为地方财政增加个人股权转让收入143.5万元。为方便企业办事,国税、地税两部门大胆创新体制和机制,在自治区率先实行了一窗式联合办税,解决了纳税人办事要跑两个部门的实际问题。为了帮助棚户区搬迁户解决就业需求的问题,我们积极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用工单位的用工需求和搬迁群众的就业需求基础上,把招聘会开到了温馨家园小区里,把岗位送到了搬迁群众家门口。在“送岗位进社区”专场招聘会上,仅一上午时间,就有88人达成了就业 意向。针对基层街道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以新华西办事处为试点稳步推进事权改革工作,把过去由区相关部门管理的22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承接到办事处。为
了给辖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新华西办事处启动街道政务服务大厅,推出“错时工作制”、“AB岗责任制”、“一站式”服务等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实现就业、社会救助、低保、计划生育、民事调解等政府九大类公共服务全覆盖。
2、服务群众,体现的是为群众着想。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时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就要求我们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方向,也就是我们提供服务的最好切入点。要服务好群众首先要提高党内的服务能力,只有服务好党员、凝聚好党员,才能依靠党员去宣传、团结、凝聚、服务群众,从而形成一个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工作链条。比如,我们实施了生活困难党员帮扶阳光工程,建立了27名建国前老党员、115名建国后老党员及138名生活困难党员的特殊党员信息库,由政府出资为4名没有收入来源的建国前老党员办理了养老和医疗保险,使他们领到了养老金、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从2009年起,政府为党龄50年,75周岁以上的老党员每人每年发放生活补贴1000元,实现了对全区建国前老党员、建国后老党员及生活困难党员关怀帮扶工作全覆盖的目标。同时坚持“及时帮扶”与“定期慰问”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构建困难党员“平时有人问、病时有人看、难时有人帮、节时
有人访”的党内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再如,凤凰岭街道办事处墨香梨园社区党支部以“建设健康和谐社区”为主题,精心打造“党员1567贴心服务”品牌,即以1部热线电话拉近社区党支部与居民的距离;做到社区党支部5必到:党员思想波动必到,党员志愿者服务必到,党员困难病重必到,社区突发事件必到,邻里纠纷必到;社区党支部6必访:困难群众每月必访,独居老人每月必访,残疾家庭每月必访,流动党员每月必访,失业人员每月必访,其他重点帮扶人员每月必访;党员协助社区7必报:公共设施损坏必报,背街小巷不洁必报,发现新增孕妇每月必报,外来人员流入必报,居民房屋出租必报,有不安全隐患必报,有不稳定因素必报。类似的不断创新的服务方式,不仅赢得的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可,也扩大了社区党支部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在此基础上,立足四个面向、依托三级平台、提供多样化服务。即: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通过健全区、镇街道、社区(村)三级服务平台,依托区政务服务中心及各窗口单位和服务部门、镇街道及社区(村)各服务中心(站)三级服务网络,组织、指导、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不仅形成了一个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相互协
作的多样化服务格局,而且树立了党组织在公共服务舞台上的“主心骨”地位。
三、“三促进”使机关组织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提供了推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持续动力
所谓“三促进”就是要促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促进惠民政策落实、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主要是看我们的工作作风是否有了明显转变,我们是不是走进了基层,去干了些什么,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行为,还是扰民的行为,关键要靠群众来评价。近年来,上到中央、下到我区,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这些惠民政策涉及到哪些部门单位,落实情况如何,需要我们进行自查梳理、认真落实。实践证明,惠民政策再好,如果我们落实不到位,群众就得不到实惠;如果我们执行不好,好事也可能办成坏事,社会和谐稳定也就无从谈起。
1、促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赢得了民意
实践表明,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根治不正之风这一“顽疾”,不仅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需要全社会的齐心合力,更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好的制度凭借其不因人为因素而转移的刚性,可以有效地约束人的各种不良行为,使好的作风得以发扬光大。一是导向先行。建立一套干部走下去服务送下去的导向机制。为了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区委将“三走进三服务三促进”主题实践活动列入实绩考核内容,通过逐步提高赋分比例、实行下评上等措施,不断改进考核办法,特别是加大了服务满意度测评力度,由过去只在本单位、本部门进行测评,改为在包联帮扶和服务对象中进行,并将整个目标考核的赋分权利下放给包联帮扶和服务对象,激励和约束机关党员和干部能够充分“沉下去”,更加有利于考实评准区直党组织服务基层工作的绩效。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注重从基层一线选干部、注重选用下派到基层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通过选人用人导向鼓励、引导机关干部到基层办实事、出实招、见成效。2006年以来,名基层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在参与重点工作、拆迁信访等重大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得到重用。
二是激励跟进。建立健全了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一年一度的基层党组织流动杯竞赛活动、实绩考核,十大先锋的评选表彰,“三走进三服务三促进”主题实践活动专项奖等,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追究问责。党建工作方面,全面推行了“三级书记”双向述职制度,对党建工作不重视、不得力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确保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在推进重点工作方面,依托两办督查室、纪委效能监察室,进一步加大了督查力度。在窗口单位,推行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即时办结制、公开承诺制、追究责任制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推进
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2、促进惠民政策落实,顺应了民心
一般而言,许多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都是合乎民意、顺应民心、为民谋利的,但是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有的不及时不彻底,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自己或部门有利的执行得快,对自己或部门无利的久拖不问,甚至为了部门或个人利益侵害群众的利益;有的在执行政策中打着“结合实际”的旗号变通走样,造成落实政策留有死角等。为此,我们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宣传惠民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对惠民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真正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如针对卡布其棚户区居民对搬迁政策有抵触时,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搬迁户挨家挨户宣讲政策、说服动员;当第一批搬迁户入驻温馨家园后,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已搬迁户上,帮助乔迁居民解决实绩困难、组织他们回到卡布其谈住楼房的感受和益处,引导未搬迁户早日住进新楼房,取得了良好效果。
惠民政策落实过程中,及时进行深入调研,客观分析政策实施的积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不断继续改进,使惠民政策更全面、更完善、更切合基层实际、更科学可行、更能发挥作用。连续三年的惠民十二条执行情况到底如何,通过开展民意调查、两办督查、跟踪问效,确保了惠民效果。近期,区委专门组织开展了民生
3、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实现了民稳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历史使命。当
前,要着力健全完善三项机制,使各级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排头兵”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健全党内和谐机制,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党内交流沟通制度、党内关怀制度和密切联系群众制度,保持党内和谐,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水平,引导和带动社会和谐;要健全民主法治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强化党对人民团体领导的工作机制,加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与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激发人民群众共建和谐社会的热情;要健全重视民生机制,加大社会事业建设力度,强化教育、医疗、卫生、治安等基础性公共服务,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动员、组织各类经济实体、社会团体带领群众创业、维护劳资和谐、开展社会救助,进一步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听民声、解民忧、济民困,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提高基层组织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保证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维护社会稳定。
创新社会管理、阵地、人员、经费、网格辐射、艺术节、四权四制、“三走进”走出了好作风、联络起了真感情。
(一)“三服务”抓住了需求,“三促进”找到了落脚点,结出了好硕果
第一责任人、书记抓党建、周六奉献 基本服务、多样化服务、带三建、协会、
第三篇: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科学总结我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实践,全面分析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坚持“强化意识、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以深化平安鄞州、法治鄞州建设为载体,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着力优化政策举措,着力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打造建设“三城三区”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牢固确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确保我区社会管理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二)管理格局和工作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重视社会各方面协同配合,健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有效途径,全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到2012年,完成市委确定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任务,基本形成具有鄞州特色、较为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到2015年,努力使社会服务更加完备,社会关系更加协调,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大局更加稳定,让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二、加强和创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体系
(一)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深化“幸福民生四十条”,保障民生事业财力投入,完善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全面构建教育、卫生、住房、交通、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在就学、就医、居住、出行、养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积极实施扩大就业、促进创业政策,建立群众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收入。完善新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做好人口计生和妇儿、青少年、老龄、残疾人以及慈善、老区开发、红十字等工作。
(二)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发挥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完善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等诉求表达方式,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重视初信初访和信访积案化解,完善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和在线访谈等制度,建立信访问题解决和终结机制,构建信访工作大格局。
(三)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排查、联调、处置和责任、考核机制,着力推进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推进区和镇乡(街道)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中心以及村(社区)“老娘舅”工作室建设,加强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深入推进诉调联动、警调联动、政调联动、访调联动、检调联动等机制建设,切实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及其联动配合,构筑多元化“大调解”工作机制。
(四)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完善论证、咨询、评估、公示、听证等制度。坚持重大政策出台、重大项目实施、重大活动举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突出抓好利益分配、征地拆迁、教育卫生、食品药品、劳动保障、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监督、倒查和追究机制。
三、加强和创新公共安全体系
(一)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深化“平安鄞州”建设,建立健全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拓展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应用领域和范围,努力实现公共场所和城乡社区、农村重要路口等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强化群防群治,增强基层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的整治力度,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坚决抑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发生。
(二)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健全区、镇乡(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安全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区和镇乡(街道)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安全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部门和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深化事故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三)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基层基础工作,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和质量追溯制度。大力整治食品药品安全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坚决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构建食品药品群防群治监控机制。
(四)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管理组织领导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人员、资金、物资、装备、技术准备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和灾害应急监测预警、灾情研判、信息发布、快速反应、救援处置和舆论引导机制,建设应急疏散基地,健全社会动员机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
(一)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设人口基础信息库,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认真落实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政策,推进“和美家园共建会”等基层新老鄞州人社会融合组织建设。完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就业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探索建立少数民族群众流动人口和境外在鄞人员动态服务管理体系。
(二)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的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对精神病人、艾滋病人等的社会关怀帮扶制度。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控,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帮扶和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完善救助管理服务网络。
五、加强和创新网络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一)促进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方针,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部门责任明确、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互联网综合管理格局。健全互联网服务管理机构,加强网络服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网络基础管理,加大技术手段和监管平台建设力度,加强对网络有害信息的监测和防控。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建立网吧管理长效机制。
(二)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健全宣传部门总体协调、职能部门主动应对、网络媒体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和区级新闻网站建设,鼓励镇乡(街道)、社区开辟服务型网站,增强网上正面宣传吸引力和影响力。重视网络社情民意,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研判,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领导干部与网民互动交流活动,增强网上舆论引导能力。
六、加强和创新新型城市服务管理体系
(一)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完善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深化联合执法机制,建立综合执法体制。坚持属地管理、重心下移,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镇乡(街道)牵头组织”的原则,充分发挥镇乡(街道)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方式,坚持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加强城市科学管理。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要求,构筑区、街道(镇乡)、社区(村)相互衔接、分工合理、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网络。推进新城区城市管理网格化建设,探索建立城市管理专业处置部门和网格监督员相互联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强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城管系统与电子防控系统的对接联动,建立网上协同平台和公共事务呼叫中心,构建覆盖中心城区、运转高效的智慧城管系统。
七、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基层群众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管理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推动镇乡(街道)把工作重心转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矛盾复杂村整顿转化工作,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完善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组织体系和运转机制,强化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形成与党委、政府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二)强化基层服务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社区化服务”要求,整合基层服务资源,形成覆盖城乡、条块结合的基层服务管理体系。深化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基层综治工作室全覆盖,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深化镇乡(街道)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理服务。
八、加强和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
(一)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员工的社会责任,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普遍建立党、工、团组织,普遍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深化“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健全员工工资集体协商、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积极引导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二)推动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坚持一手抓引导发展、一手抓依法管理,形成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制定扶持引导社会组织发展政策,重点培育和规范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类社会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鼓励社会组织加强内部治理、自身建设和行业自律,提高自我服务、管理、监督和发展能力。拓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渠道,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与管理。依法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健全社会组织评估和退出机制。
九、加强和创新社会环境建设体系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致力形成良好社会秩序。强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群众性文明创建,以文明区创建为龙头,广泛开展文明企业、校园、机关、社区、家庭等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二)建立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强化诚信理念,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遵循的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探索建立统一的信用记录平台,构建社会化的失信惩戒机制,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十、切实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与水平
(一)提高组织领导能力。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方向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做到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承担第一责任,亲自抓、负总责。成立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相应办事机构,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研究制定科学的社会管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把社会管理工作实绩作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快社会管理项目建设,排出一批重点基础项目,明确内容、目标、时效和责任,加强跟踪督查,力求实质性突破。
(二)提高队伍建设水平。领导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加强社会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学习,通过集中轮训、交流、挂职、下派锻炼等形式提高领导干部社会工作水平。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和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政策,拓宽社会管理人才来源渠道,建立一支专职志愿相结合的社工队伍和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工作机制。
(三)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深化“法治鄞州”建设,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保障公民权益。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努力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氛围。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阳光司法”,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四)提高新时期群众工作能力。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协调、疏导等办法开展群众工作。健全完善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制度,坚持和深化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结对联系、破难攻坚等制度,与时俱进地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深刻变革。全区上下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社会管理各项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鄞州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赫章县综合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赫章县教育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推进我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全面提升我校的社会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影响学校平安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地方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弘扬“海纳百川、激情跨越”的精神,凝聚全校教职工,努力维护校园平安、和谐、稳定,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夯实学校精细化管理基础,努力推动学校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为开创“两个新城”新局面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平安校园)、各类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体系、舆情监管体系”等社会管理创新项目,促进我校平安和谐稳定形势持续好转,学校管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切实推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再上新台阶。
三、主要内容
(一)学校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沈臣文
副组长:赵永芳蒋大军
成 员:彭寿才、宁必林、王金元、游琼、刘世炎、张祥军
(二)具体措施
1、开展安全法制课。安全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效果“五落实”。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安全常识教育,尤其要把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一氧化碳中毒、防拥挤踩踏、防火灾、防溺水、防盗窃、防伤害、防自然灾害等作为教育重点,切实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自觉遵纪守法,积极营造广大师生“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邪教”的浓厚氛围(责任处室:政教处,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2、开展以“传统美德、社会公德”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要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校园宣传栏,通过举办主题班会、“放学前一分钟和谐教育”等形式进行教育和宣传,以学生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在家讲美德、在外讲公德”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反帮一个长辈,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责任处室:政教处)。
3、开展“师生工作志愿者服务”活动。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工作志愿者队伍中,自觉投入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群众工作。要组织师生到社区、街道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方针政策和知识的宣传,随时组织教师工作志愿者参与突发时间的调解疏导工作。积极鼓励教师工作志愿者担当群众工作的联络员、信访稳定工作的信息员、党和国家政策的宣讲员、群众矛盾的调解员(责任处室:工会、团委)。
4、设立学校群众工作服务室,由赵永芳副校长兼任主任,政教主任蒋大军任主任,工会、团委以及学生会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群众(信访)事项的传送,交办和督办,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电子邮件中的投诉和求决事项。赵永芳副校长要随时接待来访者(责任处室:教务处)。
5、加强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装备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快速反应能力(责任处室:总务处、团委)。
6、扎实开展“教师党员下基层帮群众”活动。要组织教师党员干部队伍深入社区、深入村寨,面对面与群众沟通对话,心贴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从源头上芳信访案件的产生,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区教育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保驾护航(责任处室:办公室)。
7、深入开展提高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大讨论、大排查、大整治、大防范、大走访、大宣传”六大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爱白云、担责任、争荣誉”主题实践活动(责任处室:工会、团委)。
8、完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网络体系,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等困难。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和权益保护,加强失范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挽救(责任处室:教务处)。
9、完善与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道德秩序、诚信体系和行为
规范。把弘扬传统美德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融合,与以“三创一办”为重点的系列创建活动相融合。开展传统美德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责任处室:团委、学生会)。
10、拟定安装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建立校园警务室,调整学校安全应急小组成员,成立校园护校队,确保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校园巡查,防止不法人员或社会闲散人员到校肇事。定时或不定时清理收缴学生携带入校的管制刀具等危险器具,防止发生学生伤害事件(责任处室:总务处、政教处)。
11、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的校舍及其附属设施、消防设施、在建工程、维修工程、教学设施(含体育设施、实验设备)、生活设施、活动场所等进行彻底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并实行销号整改,对一时不能整改的必须落实有效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责任处室:总务处)。
12、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赫章县综合职业技术高级中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层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标准,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责任处室:办公室)。
(三)步骤及要求
1、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1-3月)。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学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制定《赫章县综合职业技术高级中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层层细化分解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处室和责任人。
2、实施推进阶段(2012年4月-10月)。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建章立制,查漏补缺,多措并举,规范管理,全面铺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第五篇:坚持做到三个五,社会管理创新务实推进
坚持做到“三个五” 务实推进群众教育
——县直驻城关工作队认真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活动
自县委开展“进农家、读经典、唱红歌”活动以来,县人大办公室作为驻城关镇工作队的牵头单位,积极履行牵头督办协调的工作职责,组织驻城关镇县直各工作组因村制宜,精心部署,迅速行动,有序开展。目前,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体现了“三个五”:
一、做到“五个到位”,保证活动有序开展。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为保证活动有序开展,城关镇及驻城关镇各单位分别成立了工作小组,安排了驻村工作人员,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二是安排部署到位。县人大办公室制定了《人大机关加强新时期群众教育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活动的实施方案》,对人大机关如何开展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对机关干部进村入户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当好“八大员”,即经典教育的传唱员、红色歌曲的传播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党委政府的信息员、村级建设的参谋员、农技推广的联络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完成“八个一”任务,即交一批群众朋友、记一本详实的民情日记、写好一篇体会报告、制定一个发展规划、完善一套工作制度、选定一个发展项目、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同时,城关镇及驻城关镇各村各工作组也根据村情指导各村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对活动开展进行了认
真细致的部署。三是教材落实到位。为保证学习教材,除要求向村民分户发放县委编印的《宣传手册》外,又从网上搜录了《红歌》和专家教授对《弟子规》的讲解,并将其刻录成光碟,发放到各村。同时,为各村送红片,以院落为单位组织观看。县妇联对《宣传手册》进行了翻录,制成了光碟,使内容更加全面,学习更加方便,每天早、中、晚各播放一次,效果很好。四是宣传教育到位。充分发挥各村学校和党员活动室的阵地作用,利用村班子会、党员会、群众会等会议,组织观看录像讲座、听讲解、看红片。同时,向村民发放惠农政策一览表,讲解党的政策,让农民群众忆苦思甜,知恩图报。从前期宣传教育情况看,人民群众对县委开展此项活动非常欢迎和拥护。郭家梁子村7组村民靳荣升在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时,激动地说“现在政策好,有无儿女不重要,种田有补贴,看病有医保,生活困难吃低保,年满六十领养老,章子一盖钱就到,勤劳持家生活好,感谢党的好领导”。郭家梁子村2组村民郭福南在干部入户调查时,她激动得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五是指导帮助到位。县人大办认真履行牵头单位的职责,与驻城关各县直单位共同研究探讨工作方法,创新活动方式,先后组织驻城关镇的7个工作组的县直工作队员召开了3次会议,强化了督办,指导了工作,为推动活动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坚持“五个深入”,以求活动实效。要求镇党委政
府和县直单位驻村工作队员在开展活动中做实事,求实效,坚持“五个深入”。一是组织学习深入。首先要求驻村工作队员会背《弟子规》,会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部分红歌,不仅能在村党员会、干部会、群众会上教,而且能在群众家中教,使联系村村民会唱红歌,懂得《弟子规》的内涵,并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目前,驻村干部已开展培训30多场次,培训人数1000余人。二是走访调查深入。自开展活动以来,驻城关镇工作队员将办公地点设在各村村委会,深入村组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农民群众建感情、立信任,全面调查了解村情、户情,掌握了详实的情况。截止目前,驻村工作队员已走访群众500多户,各驻村县直单位的其他干部也按照县委要求积极开展联系农户工作。如县人大办除3名驻村工作队员以外的其他20名在职干部共联系农户40户,深入家中进行调查走访。三是研究问题深入。针对各村情况,驻村工作队员认真研究,从村班子建设到全村经济发展,从邻里团结到尊老爱幼,从遵纪守法到家庭和睦等,围绕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认真深入研究,帮定规划、帮制方案、帮想路子、共谋发展。四是排查矛盾深入。驻村工作队员深入村组农户,帮助村“两委”查找和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热点问题,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科学制定化解和整改方案,力求把问题化解在基层一线,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五是解决问题深入。驻村工作队员和其他机关干部在进村入户的过程中,认真倾听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耐心解答群众反应的问题,对能够解决的问题当面及时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到热心、细心解答,以理服人。目前,通过调查走访,驻村干部收集到的问题有50多个,主要反映新胜村精神病人多,要求送精神病院;村民饮水难问题,新胜村、守金店村和郭家梁子村三个村部分组不通自来水;移民问题;环境卫生问题;西关至高桥河堤的问题,村民要求先修河堤后铺设管网;要求对西关街进行改造;水寨村要求财务公开。反映公用田见田不见收;守金店村1至4组因工业园区征地补偿,反映补偿低,要求办低保;守金店村6组村民要求硬化公路等。这些问题,有的已当场进行答复解决,有的尚在调解中。
三、开展“五大活动”,丰富活动载体。一是开展“四大宣讲”活动。即开展政策法规、科技文化、文明礼仪、身边典型宣讲。由县驻村工作组、镇宣讲队及村宣讲员三级联动,进村入户对广大群众进行面对面宣讲,通过集中宣讲,使村民析事明理,激发干劲,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二是开展“四个教育”活动。即开展感恩教育、信仰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组织人民群众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十谢共产党》等传统经典著作,教育人民群众有感恩之心,感恩祖国、感恩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三是开展“三个十大评选”活动。拟在全镇评选出“十大诵读标兵”、“十大红歌农民歌手”、“十大孝星”。在各村开展“十好”评比活动,即好婆媳、好妯娌、好姑嫂、好姊妹、好夫妻、好子女、好邻居、好党员、好干部、好村民。通过评比,影响带动和促
进全镇各村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四是开展“五比”活动。即比尊老爱幼、比遵纪守法、比勤劳致富、比邻里团结、比文明新风,在各村大力倡导“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五是开展“三帮”活动。即要求驻村干部在驻村期间,要帮定发展思路、帮找致富门路、帮想工作对策,使每村有一个好的村班子,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有一个好的经济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