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工作中不和谐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21:3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资工作中不和谐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资工作中不和谐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

第一篇:物资工作中不和谐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

物资工作中不和谐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

我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社会和谐的政治责任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对待本次研讨活动,通过对本企业本单位不和谐因素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明确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切入口,努力将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成为改进作风、改变方法、改善环境的过程。

我们有责任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整体上保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对和谐,特别是消除和减少一些影响全局的不和谐因素。通过认真调研,对本单位不和谐因素仍然很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几个主要方面。

不和谐因素问题最突出的是现象归纳如下:

一是重点岗位人员长期不交流。二是不相容的职责或事项的处理由同一岗位担任或者处理。三是在物资计划、定货、采购、委托加工、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中、运输配送、验收付款等环节,容易因工作繁忙疏忽办事程序。

产生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一是重点岗位人员长期不交流是由于历史形成制度不完善,人才知识和资源缺乏。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必须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到家。要对不和谐因素实施预控措施:建议全公司范围内通盘规划,实行专业对口培训,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定期换岗制度。

二是不相容的职责或事项的处理由同一岗位担任或者处理不和谐因素存在的原因:不能认真贯彻落实岗位管理控制制度,忽视岗位管理标准和岗位规范对物资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产生越权越位现象的关键所在;职责分工不明确,界面模糊。不和谐现象预控措施:增设独立岗位,明确分工,清晰界面,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廉洁自律,采取有效措施,强调用早打招呼、早敲警钟的方式,督促全体党员和重点岗位人员,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精神,坚决执行物资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既是物资岗位规范的一种职责,也是一种要求;“无私才能无畏,反贪就要戒贪。”要求物资重点岗位职工算好“六笔账”确保干事干净廉洁自律。

三是物资计划、定货、采购、委托加工、运输配送、验收付款等环节,容易因工作繁忙疏忽办事程序。不和谐因素存在的原因:制度措施落实不严谨,监督、审核机制失控,使工作中的“越位”与“缺失”产生,以经给我们带来了严重教训。不和谐因素预控措施;应严格执行物资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种权力在监督中可控下进行,按规定签报审核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审核监督过程。树立“我要廉洁、我会廉洁、我能廉洁”的理念和信心,进一步明确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反腐倡廉的工作、生活环境。一要继续落实检查个人向组织订立廉洁承诺、单位与供应商订立互保协议制度;二要继续实施完善和建立重点岗位人员廉洁从业档案以及配套的报告、核查、考评、谈话等措施;三要以人为本,时刻提醒党员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四要强化监督考核力度,切实防止各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三个千万不能发生”,确保单位、个人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安全和谐稳定。

消除“不和谐”因素的主要对策

要从源头上解决不和谐现象的产生,最为根本的就是必须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来避免和消除前进中的一切不和谐现象。积极关注和解决物资工作中的“不和谐”问题,以建设和谐为切入点,在工作中要注意“三个结合”,即:坚持构建和谐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夯实执行力相结合;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公平稳定相结合。创建安全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升公司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工作着力点

一、以人为本,积极关注民生,建立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优化服务环境,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提高职业培训水平和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各类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力度。

二、以文化为魂,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树立“大文化”的发展规划理念。发挥先进文化的助推作用,既要注重形态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锻造物资工作的“筋”和“骨”,也要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人际交流,塑造“个性”,提升物资工作“气”和“神”。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积极宣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

三、以稳定为重,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创建安全有序的企业环境。抓住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于早发现、抓苗头,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把各类矛盾和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牢固树立“第一道防线”的观念,加强对新

第二篇:物资工作中不和谐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

物资中不和谐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

我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社会和谐的政治责任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对待本次研讨活动,通过对本企业本单位不和谐因素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明确构建和谐企业的思路、重点和切入口,努力将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成为改进作风、改变方法、改善环境的过程。

我们有责任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整体上保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对和谐,特别是消除和减少一些影响全局的不和谐因素。通过认真调研,对本单位不和谐因素仍然很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几个主要方面。

不和谐因素问题最突出的是现象归纳如下:

一是重点岗位人员长期不交流。二是不相容的职责或事项的处理由同一岗位担任或者处理。三是在物资计划、定货、采购、委托加工、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中、运输配送、验收付款等环节,容易因繁忙疏忽办事程序。

产生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一是重点岗位人员长期不交流是由于历史形成制度不完善,人才知识和资源缺乏。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必须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努力把思想政治做深做细做到家。要对不和谐因素实施预控措施:建议全公司范围内通盘规划,实行专业对口培训,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定期换岗制度。

二是不相容的职责或事项的处理由同一岗位担任或者处理不和谐因素存在的原因:不能认真贯彻落实岗位管理控制制度,忽视岗位管理标准和岗位规范对物资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产生越权越位现象的关键所在;职责分工不明确,界面模糊。不和谐现象预控措施:增设独立岗位,明确分工,清晰界面,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廉洁自律,采取有效措施,强调用早打招呼、早敲警钟的方式,督促全体党员和重点岗位人员,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精神,坚决执行物资中的规章制度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既是物资岗位规范的一种职责,也是一种要求;“无私才能无畏,反贪就要戒贪。”要求物资重点岗位职工算好“六笔账”确保干事干净廉洁自律。

三是物资计划、定货、采购、委托加工、运输配送、验收付款等环节,容易因繁忙疏忽办事程序。不和谐因素存在的原因:制度措施落实不严谨,监督、审核机制失控,使中的“越位”与“缺失”产生,以经给我们带来了严重教训。不和谐因素预控措施;应严格执行物资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种权力在监督中可控下进行,按规定签报审核流程,进一步完善审核监督过程。树立“我要廉洁、我会廉洁、我能廉洁”的理念和信心,进一步明确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反腐倡廉的、生活环境。一要继续落实检查个人向组织订立廉洁承诺、单位与供应商订立互保协议制度;二要继续实施完善和建立重点岗位人员廉洁从业档案以及配套的报告、核查、考评、谈话等措施;三要以人为本,时刻提醒党员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四要强化监督考核力度,切实防止各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三个千万不能发生”,确保单位、个人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安全和谐稳定。

消除“不和谐”因素的主要对策

要从源头上解决不和谐现象的产生,最为根本的就是必须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来避免和消除前进中的一切不和谐现象。积极关注和解决物资中的“不和谐”问题,以建设和谐为切入点,在中要注意“三个结合”,即:坚持构建和谐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夯实执行力相结合;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公平稳定相结合。创建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升公司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着力点

一、以人为本,积极关注民生,建立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优化服务环境,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提高职业培训水平和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各类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

二、以文化为魂,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树立“大文化”的发展规划理念。发挥先进文化的助推作用,既要注重形态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锻造物资的“筋”和“骨”,也要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人际交流,塑造“个性”,提升物资“气”和“神”。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积极宣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

三、以稳定为重,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创建安全有序的企业环境。抓住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于早发现、抓苗头,把思想政治做到位,把各类矛盾和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牢固树立“第一道防线”的观念,加强对新

形势下内部矛盾的研究和分析,建立预警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二是维护物资的安全有序;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建立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廉洁建设中不稳定因素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推进预防犯罪的力度,发挥党力、民力和社会合力作用,构筑防控体系。三是以“干事、干净”的廉洁文化为核心理念,进一步细化省公司廉洁文化的“四不”理念:“不实之名不图,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为”;以求真务实为成事之道,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上。

四、以党建为核心,夯实执政基础,发挥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作用。一是进一步深化党建。加强党的领导与管理。增强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教育引导在党员在中接受监督,就是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增强免疫力。党员在中要当好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二是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以党员为核心在党支部和行政的领导下挑重担,应把党员放在重点岗位上发挥对重点岗位的监察作用。三是发挥工会、青年团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党支部周围,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支部的信任度。

五、以管理为主线,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管理、整合力量。加强职工的事业心,减少社会化用工的比例,强化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贯彻执行物资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种权力在监督中可控下进行,要求每个员工要以廉洁自律规范自己,慎微、慎初、慎独,不论在八小时以内,还是八小时以外,在任何场合都要自警,自觉遵纪守法,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总之,只有通过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才能整合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为社会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拓展新的空间;在这些和谐关系中,最重要的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其他和谐关系都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基础的。我们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的很多,每个方面的都很重要。把握切入点,抓最主要矛盾或矛盾的最主要方面。思想政治的复杂性、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必须在做深、做细、做实上下功夫。如果大而化之、华而不实、“大呼隆”、“粗线条”、“一刀切”、“一锅煮”,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损害思想政治的声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我们党思想政治的好传统,也是符合思想政治规律的好做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应该既讲共性也讲个性,既讲一般也讲个别,既讲大道理也讲小道理,既讲原则性也讲灵活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异,防止和克服简单化、模式化、绝对化。要贵在坚持,狠抓落实,在经常性上用气力。只有这样,对群众许多思想问题才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排解,才能够有效减少和化解不和谐的因素。正确的决策,以对客观事物固有的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为前提,做好,保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企业的和谐。

第三篇:物资工作中不和谐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

物资工作中不和谐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

我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社会和谐的政治责任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对待本次研讨活动,通过对本企业本单位不和谐因素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明确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切入口,努力将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成为改进作风、改变方法、改善环境的过

程。

我们有责任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整体上保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对和谐,特别是消除和减少一些影响全局的不和谐因素。通过认真调研,对本单位不和谐因素仍然很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几个主要方面。

不和谐因素问题最突出的是现象归纳如下:

一是重点岗位人员长期不交流。二是不相容的职责或事项的处理由同一岗位担任或者处理。三是在物资计划、定货、采购、委托加工、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中、运输配送、验收付款等环节,容易因工作繁忙疏忽办事程序。

产生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一是重点岗位人员长期不交流是由于历史形成制度不完善,人才知识和资源缺乏。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必须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到家。要对不和谐因素实施预控措施:建议全公司范围内通盘规划,实行专业对口培训,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定期换岗制度。

二是不相容的职责或事项的处理由同一岗位担任或者处理不和谐因素存在的原因:不能认真贯彻落实岗位管理控制制度,忽视岗位管理标准和岗位规范对物资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产生越权越位现象的关键所在;职责分工不明确,界面模糊。不和谐现象预控措施:增设独立岗位,明确分工,清晰界面,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廉洁自律,采取有效措施,强调用早打招呼、早敲警钟的方式,督促全体党员和重点岗位人员,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精神,坚决执行物资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既是物资岗位规范的一种职责,也是一种要求;“无私才能无畏,反贪就要戒贪。”要求物资重点岗位职工算好“六笔账”确保干事干净廉洁自律。

三是物资计划、定货、采购、委托加工、运输配送、验收付款等环节,容易因工作繁忙疏忽办事程序。不和谐因素存在的原因:制度措施落实不严谨,监督、审核机制失控,使工作中的“越位”与“缺失”产生,以经给我们带来了严重教训。不和谐因素预控措施;应严格执行物资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种权力在监督中可控下进行,按规定签报审核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审核监督过程。树立“我要廉洁、我会廉洁、我能廉洁”的理念和信心,进一步明确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反腐倡廉的工作、生活环境。一要继续落实检查个人向组织订立廉洁承诺、单位与供应商订立互保协议制度;二要继续实施完善和建立重点岗位人员廉洁从业档案以及配套的报告、核查、考评、谈话等措施;三要以人为本,时刻提醒党员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四要强化监督考核力度,切实防止各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三个千万不能发生”,确保单位、个人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安全和谐稳定。

消除“不和谐”因素的主要对策

要从源头上解决不和谐现象的产生,最为根本的就是必须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来避免和消除前进中的一切不和谐现象。积极关注和解决物资工作中的“不和谐”问题,以建设和谐为切入点,在工作中要注意“三个结合”,即:坚持构建和谐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夯实执行力相结合;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公平稳定相结合。创建安全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升公司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工作着力点

一、以人为本,积极关注民生,建立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优化服务环境,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提高职业培训水平和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各类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力度。

二、以文化为魂,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树立“大文化”的发展规划理念。发挥先进文化的助推作用,既要注重形态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锻造物资工作的“筋”和“骨”,也要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人际交流,塑造“个性”,提升物资工作“气”和“神”。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积极宣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

三、以稳定为重,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创建安全有序的企业环境。抓住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于早发现、抓苗头,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把各类矛盾和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牢固树立“第一道防线”的观念,加强对新形

势下内部矛盾的研究和分析,建立预警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二是维护物资工作的安全有序;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建立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廉洁建设中不稳定因素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推进预防犯罪工作的力度,发挥党力、民力和社会合力作用,构筑防控体系。三是以“干事、干净”的廉洁文化为核心理念,进一步细化省公司廉洁文化的“四不”理念:“不实之名

不图,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为”;以求真务实为成事之道,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

四、以党建为核心,夯实执政基础,发挥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作用。一是进一步深化党建。加强党的领导与管理。增强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教育引导在党员在工作中接受监督,就是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增强免疫力。党员在工作中要当好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二是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以党员为核心在党支部和行政的领导下挑重担,应把党员放在重点岗位上发挥对重点岗位的监察作用。三是发挥工会、青年团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党支部周围,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支部工作的信任度。

五、以管理为主线,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管理、整合力量。加强职工工作的事业心,减少社会化用工的比例,强化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贯彻执行物资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种权力在监督中可控下进行,要求每个员工要以廉洁自律规范自己,慎微、慎初、慎独,不论在八小时以内,还是八小时以外,在任何场合都要自警,自觉遵纪守法,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总之,只有通过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才能整合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为社会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拓展新的空间;在这些和谐关系中,最重要的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其他和谐关系都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基础的。我们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的工作很多,每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把握切入点,抓最主要矛盾或矛盾的最主要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必须在做深、做细、做实上下功夫。如果大而化之、华而不实、“大呼隆”、“粗线条”、“一刀切”、“一锅煮”,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损害思想政治工作的声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也是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好做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既讲共性也讲个性,既讲一般也讲个别,既讲大道理也讲小道理,既讲原则性也讲灵活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异,防止和克服简单化、模式化、绝对化。要贵在坚持,狠抓落实,在经常性上用气力。只有这样,对群众许多思想问题才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排解,才能够有效减少和化解不和谐的因素。正确的决策,以对客观事物固有的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为前提,做好工作,保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企业工作的和谐。

第四篇:对警民关系中不和谐因素的调查与思考

对警民关系中不和谐因素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的第六部分则把“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了公安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而和谐的警民关系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直接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成败。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努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当前公安工作具有全局性意义的一个重大课题。那么,警民关系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当前造成警民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和谐的警民关系?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警民关系的内涵

在我国公安院校的教科书中,没有对警民关系的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根据公安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警民关系是人民公安机关在长期的打击犯罪,预防犯罪,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人民群众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至少应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警民关系从法律上看是一种协作关系。我国宪法赋予公安机关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的神圣职责,同时,我国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明确规定公民有作证的权利和义务,隐匿罪证和作伪证要负法律责任。从这些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公民有义务同公安机关搞好协作,有义务参与到维护社会治安的行列中去,这种协作关系已经在长期的公安工作实践中充分运用。无论是抗日战争的锄奸运动,建国初期的肃反、镇反运动,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惩治犯罪、维护治安,都是在警民良好的协作关系中取得了公

安工作的伟大历史成就。

(二)警民关系从趋势上看是一种必然性的关系。犯罪是社会消极现象的综合反映,只要国家存在,犯罪就难以消灭。同样,只要犯罪存在,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打击犯罪,预防犯罪的协作关系必将客观地长期存在,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犯罪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必要的损害,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控制犯罪的最终受益者是人民群众,有效维护人民社会治安秩序是人民群众的自觉要求,是人心所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群众迫切要求提供安全保障的呼声尤为强烈。因此,从根本上看,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是职责所在,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社会治安工作则是愿望所在,两者

目标一致。

(三)警民关系从内容上看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人民警察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人民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是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这一职责决定了人民警察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在实践这一宗旨中树立公仆意识,在正确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权限时,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在人民群众中确

立人民公仆的高大形象。

二、当前警民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警民关系作为和谐社会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当前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群众对公安机关及民警的信任感下降。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几百元甚至几千元的被盗案件,特别是自行车或摩托车被盗等侵财型案件,群众不愿意报案,原因是公安机关破案率太低;一些地方的群众见到了违法犯罪或是自身遭受不法分子的侵袭后,不是主动向公安机关控告、检举,而是积极向社会上的“黑老大”寻求“摆平”,或直接与不法分子“私了”;公安机关在侦察破案过程中,有的群众有情不报,见了民警就关

门,拒绝向公安机关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二)群众参与治安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公民“社会治安、人人有责”的观念逐渐淡化,认为维护社会治安是警察的事,与己无关。对街头暴力,观望者、回避者增多,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者减少。在警察打

击犯罪和预防犯罪工作中,也是观望的多,挺身而出援助的少。

(三)群众对警察的非议责难增多。人们在街谈巷议中,对警察带有反感情绪,把“烂眼”作为警察的代名字。对少数警察的不良行为以偏盖全,无限夸大。警察在办案时围攻、谩骂、被袭的时有发生。民警在执法中一旦与群众个体发生冲突,围观者往往不分青红皂白指责民警。特别是当前刑事案件的高发势头没有得到

有效遏制,群众就片面地指责公安机关工作不利、方法不当,把这都归咎于警察的无能。

三、当前造成警民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笔者认为,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警民关系。侦查破案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民群众评价人民警察的主要方面。然而,目前公安机关破案率普遍不高,破案率与社会治安状况、人民群众的期望有较大差距。此外,执法不公、不严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公安基层单位出于各种原因,对违法行为采取以罚代拘、以罚代教、以罚代刑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个别民警违法乱纪,在执法过程中

大办“金钱案”、“关系案”,以权谋私,致使公安机关的公信力下降。

(二)自由裁量过大和专项行动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民关系。由于我国的《行政处罚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自由裁量过大,执法标准不仅在全省不统一,在同一市县也不统一。对同一违法行为,往往做出不同的裁决,导致了群众对警察执法的误解。如对“可以处15天以下行政拘留”的同一违法行为,有的处15天,有的处5天甚至3天。对“可以处200-2000元”的同一交通违法行为,有的罚200元,有的罚1000元甚至2000元。另外,公安机关内部专项整治行动过多,导致了执法的时紧时松。如对那些可拘可不拘、可罚可不罚的案件,在专项行动期间往往依法进行“上限”处罚,行动过后又降低标准,使群

众认为公安机关“法随令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民关系。

(三)片面夸大“让群众满意”的服务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警民关系。“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人民警察的立身之本,体现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根本要求。只有严格执法,把公安业务纳入法制轨道,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热情服务,把群众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使严格执法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让人民满意。但是我们部分公安机关甚至社会媒体片面夸大了“让群众满意”的服务职能,把公安机关变成了服务机关,结果由于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和自身各种因素的制约,公安机关的服务不可能让群众十分满意,加上个别地区发案率高,治安不好,群众对公安机关和民警就会双重失望!

(四)警力难以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警民关系。西欧几个发达国家,警察的数量通常为250—300个居民中有一个警察,为公众提供服务是警察的主要职能,公众对警察的信任程度相对较高。而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一般的警力配置为1000—2000个居民中仅有一个警察。由于警力缺乏,民警在履行日常繁重的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和职能后,对群众的救助就显得力不从心,有时甚至感到厌倦和反感,使警民关系显得紧张。此外,有些地方的党政部门往往不计后果,动辄越权行政滥用警力,使民警作出与自身职责毫不相干的事,诸如计划生育、惩地拆迁等,把民警推向各种社会矛盾的旋涡,伤害了部分群众的感

情。

(五)舆论导向的偏离,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警民关系。时下一些新闻媒体和网络为了追求所谓的“新闻效应”,不惜笔墨以危言耸听的文字对警务工作的负面事件进行恶性妙作,如2005年的“成都部分警察勾结小偷”、“交警该不该暗中执法”、“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福州警匪勾结案”,2006年的“山西候马市公安局公安殴打交警”等负面事件,均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中接连炸响。此举使群众感受较深的是干警违法违纪现象,却忽视了绝大多数民警任劳任怨,为社会安宁流血牺牲的现实,造成部分群众对

警察的认识存有偏差。

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本思路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所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既要发扬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又要抛弃“密切警民关系只不过是为群众做点好事”等一切已过时的不利于警民关系健康发展的陈规陋习和片面做法,把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涉及到公安机关的各个方面,乃至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为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执法,强化管理,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前提。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必然要求。维护公平正义的首要表现就是严格执法,强化管理。因为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如果治安不好,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人们群众就不会相信公安机关,依靠群众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维护社会治安的主力军作用。首先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收集各类不安定因素和苗头,及时加强妥善处置,切实预防各类群体性和突发性的事件发生,保障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为群众提供一

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二要强化治安管理,及时查处各类治安案件,努力遏制黄赌毒娼等社会丑恶现象,保护人们群众身心健康,以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三要努力提高公安机关的侦察破案水平,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挽回损失。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看家本领,特别在当前社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更要快侦快破严重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要案件,尤其对欺压群众的地痞和流氓恶势力要坚决铲除,使公安机关真正成为群众撑腰、伸张正义的“保护伞”,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依赖和信任度。四要公正执法。群众最不能理解、最看不惯的就是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因此,公安机关要本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服务宗旨,端正执法思想,切实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同时,在执法过程中要实行警务公开,透明执法过程,公开执法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此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最大限度的取

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信赖和支持。

(二)树立宗旨观念,强化服务,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方法。古语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我国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已充分证明,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公安机关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公安机关履行宗旨观念如何,直接体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全体人民警察一要摆正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作人民警察的天职,以最大限度地让群众满意为标准,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特别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为群众排扰解难,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保护者。二要加强窗口建设,要改进接待群众的方式,简化办事程序,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绩。三要大力加强以110报警服务台和指挥系统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加强社会面巡逻力度,成立以公安110为主导的政府为

民服务公众的紧急救援体系,真正做到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有求必应。

(三)加强正面宣传,校正社会舆论导向,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渠道。公安机关应积极搞好正面宣传,把人民警察英勇献身、秉公执法、勤政爱民、无私奉献的人和事宣传出去,扭转那种公安机关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不客观、不公正的被动局面,既使人民警察良好的警德风貌得以弘扬,又使那些偏激的非议能够被以正视听。同时,让群众认识、体会到警察也是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是人不是神,也有缺点,以此来沟通民警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增强人民群众对民警的信任、了解与合作,从而结成新型的警民鱼水关系。

(四)慎用警力,建立健全警务保障机制,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保障。随着当前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民警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警力运转上也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进行。要慎用警力,建立健全警务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为民警减负,杜绝参与非警务活动,不做份外之事,把群众工作限定

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之内,减少民警因参与各种非警务活动而造成的与群众的对立面。

第五篇:1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 不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尤其是核心制度,是造成不安全的重要因素。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中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或不认真仔细观察病情,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对危重、意识丧失病人未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发生坠床、压疮、烫伤等;对药物剂量不清楚、换算错误导致用药不准确和失误等。

1.1.2 专业技术能力不足 特别是新毕业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对解剖部位不熟悉,造成多次穿刺,胃管误入气道等类似操作失误;有的护士缺乏应有理论知识,对病人的病情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

1.1.3 繁重的护理工作与较低的工资福利待遇形成反差 晋升及深造机会少,贡献未被社会完全认可,造成护理人员积极性低下,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动力不足。护理人员缺编严重或者护理人员安排不合理,临床护士超负荷工作,难以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经常出现护理安全问题。

1.1.4 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在校和在职教育中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教育,法制观念淡漠,忽视病人的权利及隐私;临床诊疗和各种护理操作中没有及时签字或履行告知义务,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1.5 护患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由于人员配置不足,用于床边护理的时间相对减少,不能及时体察病人心理变化,对病人反常的情绪观察不仔细,未及时做必要的心理疏导;服务理念滞后,服务态度简单、生硬。

1.2 护理管理因素

1.2.1 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没有贯穿于护理工作全过程,或制度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制度的宣传贯彻力度不够,执行因人而异,严肃性不够。

1.2.2 监控力度不够 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未切实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环节缺乏管理措施,把关不到位;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专题会对工作失误和质量事故进行剖析,总结经验教训;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质量监控不力。

1.2.3 对护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职人员培训及再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经费不足,考核走过场,护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护理科学发展和新形势的要求。

1.2.4 设备物资管理不善,分配医疗资源不合理 医院的基础设施及布局不合理,如地面过滑导致病人跌倒,未给病人配置床挡导致坠床发生,医疗废弃物未按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执行,各种医疗仪器设备陈旧或维护不佳等,造成在抢救病人时出现故障甚至无法使用,带来不良后果。

1.2.5 对护理人员关爱不够 由于护士待遇不高,护士缺编现象较为严重,长期高负荷工作带来护士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和压力,加之关爱不够,易出现言语、护理行为的不当或过失,造成不良后果。

1.3 患者和社会因素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患者的一些违医行为可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正常工作,如:擅自外出、不按时服药、拒测体温、血压、拒绝翻身等。同时,社会对医院的关注日益密切,对医院提升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个别媒体片面报道医疗纠纷,导致病人对医院失去应有的理解和信任,医务人员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间接影响护理工作,也会导致不安全因素发生。

防范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措施

2.1 加强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法律和制度是安全护理的保障,需要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依法施护的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可由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专题讲座,加强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见习护士的安全管理,实行岗前培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差错标准及处理方法》及《各种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等。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和检查,提高护理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主动性、自觉性、严肃性,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服务。

2.2 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护理工作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建立护理质控管理机制,建立质控二级网络,做到自查互查、定期与不定期随机抽查,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重视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等,定期召开护理质量讲评分析会,全过程建立医院护理质量的考核和追究制。对于护理缺陷中的高危因素、高危环节、高危人群、高危时段、高危意识等应做好预防措施,经常查找安全隐患,切实整改,将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3 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关爱护士身心健康 临床大部分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护士们在医疗活动工作中担负着患者的保护者、知心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护士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会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带“病”上岗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排班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可采取弹性排班制,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的变化,动态调节护士人数,使护士超负荷工作的现状得到改善。还可在比较忙、任务重的大科室设置机动护士以解决应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的调配。

2.4 重视护士的专业与技能的培训 护士的业务素质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培训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关键。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十分重要,应切实地为护士提供各种学习和晋升的机会,鼓励和保障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不断获取国内外的新知识、新观念。通过病例分析、护理查房等途径,培养护士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和工作的积极性。

2.5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针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有些制度落实存在偏差等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

2.6 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和医疗设施 应从方便病人和家属“医、食、住、行”的角度尽可能完善医院基础设施,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强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急病人所急,及时提供医疗资源和治疗服务。

2.7 加强沟通 医院是为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场所,而服务的对象为病人这一较为特殊的群体,加强医患沟通尤为重要。在患者入院、治疗的关键环节等阶段应就医院的制度、要求和安排,患者及家属需配合的事项,医疗费用等与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履行预先告知义务。在患者情绪不稳定时,能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疗,使治疗和护理工作能顺利开展。

下载物资工作中不和谐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资工作中不和谐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患关系不和谐因素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

    护患关系不和谐因素现状及改善措施孙西珍(山东医专附属医院山东临沂276004)摘要文章分析了护患关系的现状以及产生不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通过采取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完善制度......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发生的护理安全事故资料,找出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质......

    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与对策(合集5篇)

    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 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产科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其存在较大弊端,会给母婴生理和心灵带来伤害,因此,正确及时分析剖宫产的各......

    救护车时效性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救护车时效性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救护车时效性的影响因素,对医疗急救快速有效的影响指标提供依据。方法:以山东省中医院2015年下半年的前100次救护车出车时效......

    留置针因素与对策

    因素留置针的选择因素分析留置针型号选择与血管不相称,型号大于血管时不易穿刺成功,甚至刺破血管。因此,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细、短留置针。因为相对小号的留置......

    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对我市依法行政情况的调查

    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对我市依法行政情况的调查报告沈美树依法行政就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

    工作中的困惑与对策

    工作中的困惑与对策 什玲中心校 黄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的工作中,教师也有着许多的困惑。尤其是班级中的差生。 这个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2》班的语文教师。这个班......

    高校安全隐患因素构成及对策分析

    高校安全隐患因素构成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校园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加。大学生群体作为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群体,是校园安全中的主体。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