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找准定位,突出特色

时间:2019-05-13 21:4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找准定位,突出特色》。

第一篇: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找准定位,突出特色

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

找准定位,突出特色

论文关键词:专业建设评估专业特色学科特色

论文摘要:论述了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在树立学科、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方向中的积极作用。整合教学创新思想,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从整体结构上讲,教学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诸多系统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网络系统。而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是整合教学创新思想的基础。从我院发展的实际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乘教学质量之东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院办学层次”的关键在教学创新,关键在专业学科建设,关键在人。目前我系开展教学创新体系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知识的创新及应用——教学创新研究;另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播——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内容研究。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我院“教学质量年”的基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专业建设评估和教学创新活动紧密而有机的结合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所以在专业建设及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专业评估和教学创新研究。对于工商系,应着重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及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主要研究专业发展方向是否明确,对重庆当前和长远经济建设及社会科技发展有无意义、作用;在重庆市内、国内有无特色、有无影响,该学科的发展处于何种地位,在国内外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其学术成果如何,获奖项目、级别如何。

1.2 工商管理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主要研究各专业师资队伍的思想素质、学术水平,在国内或行业同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人才培养能力与发展潜力;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整体实力;拟定培养计划措施及执行情况,形成专业学术带头人、后备学术带头人、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3 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实验室建设

主要研究与专业发展相匹配的仪器设备数量、质量及自制仪器设备的水平;现有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高低;目前实验室面积能否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和实验人员队伍配备状况。

1.4 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科研建设

主要研究各专业学科领域中外期刊发表论文、鉴定项目、出版专著教材、获奖项目的数量与级别;目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经费;科研成果推广及应用情况,学术交流与学术氛围;科研成果是否推动了科学理论发展,科研项目是否有理论意义,科研经费转化为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等方面。

1.5 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教学改革与管理措施

主要研究各专业学科建设规划是否合理可行;教学计划、大纲是否齐全、优化,教学档案、科研管理是否规范有序,优良学风班活动落

实情况,管理人员所占比例;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否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果;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如何,本专业内在发展潜力如何等。

1.6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主要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能力结构及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在建立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体系和教育模式逐步完善及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大力度,摆脱由传统教育模式造成的重知识教学、轻创新研究、重分数、轻能力培养、将教学和创新相对分离开来的影响。重视和加强教学创新研究在专业建设评估工作,以及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和力度,使专业建设评估和教学创新能够真正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以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塑造工商管理系学科、专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工作,理清专业建设工作思路,找准市场定位,突出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为继续开展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系在“教学质量年”中,以开展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和土地管理这4个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塑造工商管理系学科、专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2.1 塑造系的办学思路和特色

在院办学思想指导下,经系务会研究确定我系办学的具体思路与

特色为:“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为主,工商与公共管理相结合,体现管、经、工兼融优势,突出企业经营与现代管理技术,强化学科特色”。以上简称为“1212”思路即:“一个为主,两个结合,一个体现,两个突出”。

2.2 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思路与特色

我系学科建设思路与特色为:(1)工商管理学科是我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以工商管理为龙头,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为两翼,体现工商为本,形成专业优势互补与群体推进的格局,把本学科办出特色;(2)公共管理学科是我系又一重要支撑,以土地资源管理为重点,兼融房地产经营管理,结合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学科优势,坚持联合办学之路,把本学科办出特色。以上简称:“一个依托,一个支撑,优势互补,群体推进”。

2.3 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思路与特色

我系专业建设的思路与特色是:充分利用工经管相结合的内部优势,紧紧抓住外部发展机遇,着力完善工商管理与市场营销这两个专业的同时,加大力度把旅游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这两个刚批准授予学士学位的新专业建设好,使我系各专业在保持专业个性(即工商管理专业突出公司运营管理、企业网络经营管理和商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突出营销策划与管理、电子商务和广告策划与设计;旅游管理专业突出酒店和旅行社经营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突出房地产经营与物业管理)的同时,立足企业,瞄准市场,结合社会,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从而把我系各专业逐步发展成为重庆及西部大开发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充分体现我系的专业特色。以上简称:“以管为主,工经管相结合,做到4个突出”。

第二篇:以评估为契机,促进学院继续发展

生命科学院学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过去的一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平安而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一)积极配合学校,完成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工作

2008年5月份迎来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我院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迎评创优工作。为学校顺利通过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专业设置趋于合理,办学条件稳步发展

学院坚持“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按照“加强重点、突出特色、扩大优势、协调发展”的原则,拓宽学科领域,优化学科结构。在已有学科建设成绩的基础上,新增1个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博士点、1个草业科学推广硕士点、1个生物工程本科专业、1个国家生物科学一类特色专业和2个省级特色专业。

(三)教学工作明显加强,教学成果突出

截止2008年7月底,我院共有省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新上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省级3项、校级62项,新上教改项目17项。学院还重视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改活动,先后派出13人在国内进修,全院发表教改论文65篇。学院组织并出版反映我院教改成果的论文集1部,科研成果能够进入教材,带上课堂,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重视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大胆使用年青教师并关心他们的进步,在职攻读学位33人。本学年我院获省部级表彰9人,校院级表彰38人,其中新上全国农技推广标兵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人、省新长征突击手1人。为我院最终建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学院奠定了人才基础。

(五)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

据统计,2007-2008学年,学院新上科研项目39项,其中商务部援非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霍英东基金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小发明、小创造”项目1项、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1项、省农办农科教结合项目2项、省教育厅A类项目6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1项、资助省属高校专项2项、资助省属高校专项4项,总经费近4400万元。

本年我院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鉴定成果2项,验收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含已公开的);农业部鉴(审)定红麻新品种2个。学院教师在国内外一级学报及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明显增多,科研项目及其经费为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实践创造了条件,科研成果也为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增加了新的素材。

(六)对外交流和合作办学取得重要突破

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我院先后选派20多人次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教学和科研会议,并与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伙伴。

我院还与德国维尔道科技应用大学生物系达成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协议。

(七)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学生工作跃上新台阶

1.过去的一年是学院领导班子调整后的一年,新班子到任后高度重视学院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2.07-08学年是迎接评估、接受评估的一年,学院坚持正确的评建思想,本着为学院各项事业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目的,扎实推进评建中的各项工作。

二、2008-2009学年工作计划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稳健推进“和谐学院”的建设

学院党政班子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大力推进“依法治院、规范管理、从严治教”,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和完善院务公开制度。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妥善处理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切实把握好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节奏,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协调有效地开展。

营造学院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使教师队伍持续朝着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努力营造爱岗敬业、勤奋进取的工作氛围,宽松和谐、竞争协作的人际氛围和“自强自立、生命不息”的文化氛围,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大力倡导“爱国爱校、甘于奉献,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以身立教、知德统一”的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遵守职业规范,遵循学术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提高研究生教育、努力实现教学科研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转变。提高我院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同时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改革和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体制,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重视招收留学生。努力把我院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转变,以适应21世纪生物学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2.加强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目前建设好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仍然是我院的当务之急。要根据我院学科发展实际情况,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原有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2个博士点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微生物学、植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几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加强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点的建设,并积极申报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3.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理科基地)、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微生物方向、生物技术专升本6个本科专业。根据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的需要。加强课程和课件建设,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研究。各系要着力重点建设一批课程,生物科学系应着重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系应着力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系应着力微生物学、微生物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等的课程建设,形成主要学科群。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大力加强软件建设,争取自己研发一批质量较高的课件。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继续完善“3+1”和“6+x”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计方案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为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创造新亮点。

4.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加强对现有精品课程的建设,争取有更多的课程入选校、省精品课程。在现有9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力争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突破。始终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摆在重要位置,要鼓励教师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发表教学改革论文,申报教学改革成果奖,提倡高职称的教上本科课程,培养教学名师。在教材建设方面,针对理科基地而言,我们应该全面采用国家推荐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十五规划教材,甚至英文原版教材。对于非理科基地的学生而言,我们应该考虑我们农业院校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材,克服盲目地选用过难的教材。组织在教学第一线的年轻教师、骨干教师主编或者参编一些教材。

选拔年轻的外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进一步进行英语培训,使其符合双语授课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授课的水平。进一步完善网络设施,加大对网络的投入,同时加大网络授课的内容。加大多媒体教学的数量,加大多媒体授课的科目。

5.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术梯队和教学骨干队伍建设,结合“福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师岗位津贴实施办法》等,对师资工作给予倾斜。制定新的《学院教师岗位津贴分配方案》和《学院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奖励办法》等政策,促进我院进一步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促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潜心工作。

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健全青年教师导师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青年教师的创造热情,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知识更新。引进充实和交流合作相结合。通过选留、引进一批优秀博、硕士毕业生,注重与生物学重点学科的合作和海内外的学术交流,聘请有成就的教授担任基地博、硕士生的指导教师;积极“请进派出”。

6.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重视科研队伍的建设。要落实好专业实验室建设和改造工程,力争在实验室面积、实验室仪器配备上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要继续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逐步对基地专业点师生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接受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以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平台,探索实施三段式(技能训练、生物学知识验证、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重点扶持有发展后劲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追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对于具有长期研究基础的品质生物技术、植物逆境生理、化感作用、生物农药、分子免疫与酶工程、菌草及食用菌技术、天然活性物质利用、生物遗传多样性与分子育种等方向,要重点选择有优势的领域,集中力量申报国家级重大课题,以进一步强化优势和特色。同时,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福建经济及社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积极拓扩展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其他研究方向。

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抓住优势、科研与应用相结合,利用相应的技术平台,形成产学研一条龙服务。积极创造条件,督促科研成果及时验收、鉴定和报奖。鼓励和扶持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开发,加强教育同科技、同经济的结合,推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7.加强院系两级管理力度。学院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各项工作进行。各系部应成立相应的学科建设单位,各职能部门,各办公室都应以学科建设为重任,全力支持协助学院的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

(三)加强国际合作,在交流中培养人才

坚持以研究生教育提升本科生教育,积极探索、落实与德国微尔道科技应用大学生物系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2+1”(即2年在我校学习,1年在德国研究完成学位论文,之后回国参加论文答辩并由我方授予学位)和“1+2”(即1年在我校学习,2年在德国学习并由德方授予学位)的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并就相关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为培养优秀师资创造条件。

(四)提高科研,增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1.不断增强科研实力。重点扶持有发展后劲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要重点选择有优势的领域,集中力量申报国家级重大课题,以进一步强化优势和特色。同时,紧紧围绕国家和福建经济及社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积极拓扩展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其他研究方向,组织和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向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冲刺。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结合,利用相应的技术平台,鼓励和扶持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开发,推进科技创新。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督促科研成果及时验收、鉴定和报奖。

2.努力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落实好开放科研实验室建设和改造工程,力争在实验室面积、实验室仪器配备上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从根本上改善实验条件。同时,要继续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逐步对基地专业点师生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接受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3.继续办好生物工程和草业科学专业硕士点与现代远程教育。切实改变远程招生大幅度滑坡的状况,用好政策,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恢复和提高招生的数量,同时,要加强对生物工程和草业科学专业硕士和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把好质量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五)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弘扬奥运精神,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学院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方法、途径、手段,切实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坚决维护学院稳定。

2.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和献身祖国的观念、人民的观念、社会主义的观念、集体的观念等要牢牢地树立起来。帮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开展“合格的公民”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诚信,有创造力、有创新精神的公民。要强调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学生的奖贷助免等工作,切实关注特殊群体学生。提高毕业生有效就业率。

3.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制度。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追求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全院师生员工的主人翁作用,不断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开展一系列活动。

4.积极发展学生党员,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利用院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与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5.继续做好学院学生工作的品牌建设,积极探索新的平台,为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创造更优越的条件。积极申报各级组织的“两赛”活动,力争取得持续优异成绩。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二○○八年七月

第三篇:建设学校特色 提升学校品牌--以双语为契机 挖掘个性文化

建设学校特色 提升学校品牌--以双语为契

机 挖掘个性文化

建设学校特色 提升学校品牌

------以“双语”为契机 挖掘个性文化

农三师伽师总场中学 李素云

“心系教育,以民为本”。因地制宜,多方探讨,打造品牌,建设特色学校,提升知名度,造福一方子孙。XX年11月25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第九届全国学校品牌管理高级论坛,感触颇多……伽师总场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汉合一的农三师“双语教学”试点单位。在新的办学理念和农三师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下,伽师总场中学认真地对学校所处的背景、地理环境、学校规模、硬件设备、师资、行政人员、生源、家长以及地方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走访了各级领导、家长对学校总体规划及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各级领导、家长、学生的愿望及社会需求,也看到了我校的良好机遇及挑战。在此基础上,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我校的发展追求及办学方向----发扬“双语”特色,展示个性文化,把我校由薄弱学校打造成知名学校。

一、以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学校精神文化是指学校以及师生员工追求的共同目标、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念,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师 生的精神面貌,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导向,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为此,我们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智慧和热情,集思广益、总结借鉴、概括提炼、完善升华,形成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以“教好一名学生,幸福一家人;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社会”为办学宗旨,确立了“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地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基础扎实、全面发展、个性鲜明、人格健全、习惯良好、兴趣广泛”为培养目标,积极打造“成长乐园、和谐家园、人文校园”三园式学校;以“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发展策略,努力创建师市级品牌学校、兵团级特色学校。

二、以兵团精神为底蕴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几代兵团人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成的,是兵团事业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精神源泉,是兵团文化的核心和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坚持弘扬兵团精神,用兵团精神推进新时期屯垦戍边新的伟大实践。

学校成立了“兵团精神文化历史” 展览室,充分利用场电视台、场广播站、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班级板报、楼道文化、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兵团精神文化知识;开设了《可爱的兵团》课程,并邀请退休老 干部、老职工专门给学生上弘扬兵团精神的专题讲座,收看宣扬兵团精神的影视资料,慰问兵团老职工,开展以热爱兵团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演讲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兵团精神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兵团精神、行动上落实兵团精神。

“热爱祖国”是兵团人的核心追求,“无私奉献”是兵团人的精神品格,“艰苦创业”是兵团人的历史写照,“开拓进取”是兵团人的时代风貌。弘扬兵团精神,就是要塑造核心价值观、继承优良传统、弘扬先进文化,就是要提升职工素质、推动跨越发展、更好地履行使命。只有牢记兵团历史,使老一辈兵团人的光辉业绩和他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广为人知、代代相传,才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兵团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他们开创的兵团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新时期,只要我们人人都成为兵团精神的学习者、实践者、传播者和弘扬者,积极投身到推动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中去,兵团精神就一定能发扬光大,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三、以民族团结 构建和谐校园

只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主义安定团结,才能更好地把各族群众团结凝聚到党和政府的周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新疆是我国西部边疆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构建和谐新疆,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完善社 会管理,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新疆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新疆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作为一所民汉合一的学校,民族团结尤为重要。伽师总场中学由校领导带头,进行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教研组与教研组“手拉手、结对子”,相互进行联系、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联谊活动,重大节日互拜活动,大课间共跳民族舞,使同在一个校园里的民汉老师、学生之间加强联系,促进了解,增加友谊,加强团结,给师生提供了一个民汉老师、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机会,使我们伽师总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加以宣传,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氛围,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学校被评为兵团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

四、基于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双语”教学工作

作为农三师“双语教学”的试点单位。伽师总场中学在农三师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双语”教学。

制度环境:从学前班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小学起始年级直接入模式三,其他班级根据情况组建“双语”班,实行了民汉合校、民汉教师合署办公、民汉教师混合编班、开设“双语班、汉语班、母语班”,学前“双语”纳入学校管理。

师资培训:每周两晚,每晚两个课时,分层次分学科地对民族教师进行“双语”培训,建立教师月考制度,组织“双语”教师汉语学科专业知识和汉语考试,加强校内外民汉教师合作交流及互动,“一帮一”结对子,建立师徒关系,要求每学期教研组内民汉教师互相听、评课不少于15节,实行民汉教师交叉任课,按照农三师校本培训教研五环节,每学期两次汉语课堂大赛,汉语教师参与“双语”教学,引领“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把我校建成为农三师、乃至兵团的“双语”教学示范单位,推名师,建名校!

氛围营造:通过民汉师生每天说一句汉语、班级手拉手活动、汉语作文比赛、汉语歌唱比赛、汉语书法比赛、专业教室布置、收听收看汉语影视节目等实践活动,通过张贴“双语”宣传标牌、名言警句、汉语文化知识半月一次的黑板报等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师生学习和运用“双语”良好的氛围。今年成功的承办了农三师第一届“双语”课堂大赛,并且作为兵团“双语”教学现场会的观摩点。

著名教育学者 朱永新 先生这样描绘他理想中的学校:“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品位的学校!”。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全面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校取得卓著成绩的一个制高点。今后,伽师总场中学仍将一如既往地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与 时俱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开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谱写教育辉煌的新篇章!

第四篇:以建设新的党校为契机3

以建设新的党校为契机

努力把党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王喜林

(2011年4月20日)

尊敬的云南省委党校、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及河北省委党校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邢台市委党校校委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下面我向各位领导汇报党校近两年来的工作情况。

为更好地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新形势,针对原党校校园规模小、基础条件差、设施功能不完备的状况,邢台市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4年3月,做出了在市西北高教区整体迁建新党校的决策。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配套的原则,我们于2008年4月正式启动新党校建设,通过资产置换、财政直接投资等方式,累计筹措资金近8000万元,经过一年半的紧张施工,于2009年9月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去年以来,大力开展后 1 续配套设施及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建设了人工湖,种植树木900余棵,装备了学员电子阅览室及多功能厅,建设了篮球、羽毛球球场、乒乓球室。新党校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占地面积110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300名学员集中培训,已成为全市综合性干训基地,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跨入全省市级一流党校行列。

新党校正式启用后,我们确立了建设全省市级一流党校的目标,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提高干部培训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全面加强行政后勤管理,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为加快实现“转型升级、赶先进位,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目标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坚持改革兴校,构建更加符合干部需要的教育培训格局。我们把特色化作为办校的指导方针,在继承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改革促动力释放,以创新促活力增强,以竞争促质量提升,实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一,把培训内容方式、班次设置的变革作为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坚持教学围绕学员这一思路,努力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2009年对教学板块进行完善整理,更新61个专题的基础上。2010年,根据形势变化,在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和党性教育的前提下,结合现实需要和干部需求,调整充实了20个新专题,进一步拓宽了专题数量和质量,贴近了学员需求,丰富了教学内容。

第二,结合不同专题特点,积极探索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研讨式教学,促进教学双方互动,培训效果明显提高,学员满意度明显提升;探索开展专班研讨班,改进培训班次设置。今年,我们组织了社会管理专题研讨班,以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教学和研讨的主要内容,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增强。

第三,按照有“大楼”还要有“大师”的教学理念,本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原则,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到4月15日,依托市管干部培训班,在专职教师中开展了教师考评活动,努力探索建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考评活动以岗位练兵为手段,以教师考评为载体,努力加强教学管理,充分调动教 3 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客观、公正评定教师的工作业绩。考评活动开展以来,激扬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全校形成了争当教学名师、争上精品课的浓厚氛围,对于形成良性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促使优秀教学人才脱颖而出,深化党校教学改革影响深远。

第四,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在办好主体班的同时,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先后与政法、纪检、组织、环保等部门合作办班,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满足了各级干部不断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培训需求。两年来,共举办各类主体培训班15期1500人,与市直单位合作举办社会培训班35期5000人,作专题报告130余场,受众达16000余人。

二、坚持科研立校,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我们始终坚持把科研工作作为提高党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按照科研围绕教学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努力为中心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社会服务。

第一,围绕邢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在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新农村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民生工程 4 建设等影响全局的问题上集中攻关,主动参与党委政府决策咨询,两年来共完成调研课题30多项,提出合理化建议50多条,较好地发挥了参谋智囊作用。

第二,围绕党的重大创新理论,组织专家骨干开展深入研究,特别是结合当前党建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专题研究,促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第三,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党校的智力资源优势,积极与有关部门开展联合调研,使研究成果在服务决策的同时进入党校培训课堂,实现党校事业与中心工作的有效互动。两年来,市委党校共发表理论文章105篇,其中省级以上70篇,《关于建设都市现代蔬菜基地的思考》被农业部采用,建设田园型城市、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等4项科研成果被纳入市委、市政府决策。

三、坚持人才强校,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我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按照专兼结合、素质全面的标准,积极探索符合实际需要的师资建设新思路,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

第一,是按照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建立完善了教师培训和锻炼机制,定期推荐教师参加中央党校、省委党校进修的同时,推动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目前,全校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每名教师都有两次以上的中央党校进修和部门岗位实践经历。

第二,牢固树立“小党校、大师资”的理念,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人才引进工程,从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专家学者中聘请兼职教授,组成了结构独特的师资队伍。两年来,共聘任兼职教授23名,建成了高层次师资库,第三,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邀请省委党校、河北师大、邢台学院等院校专家学者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校讲学,有力促进了全体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仅去年就有18名专家学者和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来校作报告。

四、坚持从严治校,全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我们牢牢把握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坚持把从严治校的理念贯穿到党校的全部工作中,进一步端正学风、校风、教风,不断提高党校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

第一,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的全过程,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开展了 “讲党性、促和谐、争一流 ”等主题教育,通过学习教育、整改提高和对标争创,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更新了观念、转变了作风,使党校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第二,始终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提高党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不完善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出台了《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多项制度,不断推动党校管理走上精细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第三,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党校创新发展的“生命线”,从制度上规范学员学习、生活、党性锻炼、考察实习等行为,并严格按制度进行考核,及时反馈学员单位并抄送组织部门,全面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学习情况,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四,始终把机制创新作为提高党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全面推行行政后勤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专业的餐饮公司经营学员餐厅,实行学员楼经理负责制,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益和保障水平。

近两年来,党校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成绩。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许多工作距离一流党校还有较大的差距。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和《2010-2020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神,不断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规律,力争在大规模培训干部上有新举措,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新起色,在教学科研上有新突破,在后勤管理上有新提高,努力建设一流市级党校,不断开创党校事业新局面。

第五篇:林学院以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契机加强学风建设

林学院以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契机加强学风建设

近日,随着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临近,林学院抓住考前机遇,精心谋划,多措并举,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积极备战英语四六级考试,深层次推进学风建设。

首先,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学院在认真分析往年英语四六级考试特点及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今年四六级考试的实际形势,为学生总结重点、难点,并为学生悉心整理考试方法和技巧,使同学们明确备考方向,进一步提升学生备考信心。

其次,创新手段,加强教育。学院开展“英语一夏”活动,每天明早上向学生派发英语随身记纸条,使同学们充分利用琐碎时间加强英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学院举办英语四六级考试专题讲座,邀请院内外专家学者为学生亲身讲授英语四六级考试注意问题与答题技巧,并为学生解疑答惑,增强学生应试技能.

第三,注重关怀,缓解压力。学院组织召开趣味英语角、英语四六级考试经验交流会、英语四六级考试心理讲座等,为学生交流学搭建多样化平台,引导学生调整考前心态,稳定考前情绪;同时,学院注重学生考试素质的提升,通过宣传栏、海报、班会、飞信等方式做好诚信应考宣传,强化学生诚信观念,积极营造诚信应考舆论氛围。

林学院多措并举,齐抓共管,加强学院学风建设,浓厚了学院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佳绩。

程杰杰

下载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找准定位,突出特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找准定位,突出特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两委”换届为契机 全面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以“两委”换届为契机全面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贵港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2005-12-31 9:18:47 作者:甘靖康来源:组织科点击数:2399 热根据全区村“两委”换届选举......

    以校友会换届为契机.加强校友会的能力建设doc(含五篇)

    以校友会换届为契机,加强校友会能力建设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第二次校友代表大会暨校友会换届改选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校友会理事会。会上,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张济顺在致辞......

    以建党九十周年为契机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筑牢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提高党......

    以大学生辩论赛为契机,促进学院学风建设

    以大学生辩论赛为契机,促进学院学风建设为加强学风建设,激发学生探索真理、追求知识的积极性,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由教务处主办、政法系承办的河......

    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特色,做好中职德育工作

    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特色,做好中职德育工作 来源:广西纺织工业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在职业教育大环境下开展的德育工作,由于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办学导向,这就决定了中......

    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打造新农村建设先锋

    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打造新农村建设先锋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

    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打造新农村建设先锋.

    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打造新农村建设先锋 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打造新农村建设先锋 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建设以生命教育为特色校本课程

    建设以生命教育为特色校本课程 郑洁、黄山 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继承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创建和谐美好的世界,是我校追求的教育理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