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门峡市商业银行发展纪实
见证成长,展翅飞翔
河南三门峡市商业银行营业部 史金鑫
三门峡,一个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独具现代城市的诱人魅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孕育下,三门峡商业银行蒸蒸日上、茁壮成长。2009年4月29日,三门峡市商业银行完成了挂牌改制,实现了从城信社向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完美嬗变。而今天,三门峡商业银行又将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由三门峡商业银行向三门峡银行的完美锐变。这意味着,咱们三门峡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实现了走出三门峡,跨区域发展的目标。这使三门峡商业银行在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盈利、加快城商行产品、业务创新、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了更大的优势。
开拓进取千方百计求发展
2009年4月29日,三门峡市商业银行挂牌改制,完成了由城市信用社向三门峡商业银行的华丽转身。面对当时经营管理粗放,经营理念滞后,资产质量差,抗风险能力低,市场份额小,资本充足率低的状况,三门峡商行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以卧薪藏胆的精神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合理规划,提出了“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走出去”即组织人员交流学习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先进的营销管理等理念。“引进来”即以增资扩股为契机引进优秀战略投资者及优秀的高素质人才的计划。2010年三门峡商业银行率先与河南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三门峡明珠(集团)公司、三门峡唐润资源综合利用公司等优势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强强联合”;通过纳举贤才引进了一大批理论扎实、素质较高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和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管理人才充实到员工队伍,员工队伍呈现出素质化、年轻化、凝聚化、合理化等特点;使市商业银行的体制更加健全,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优质文明规范服务水平更加突出。思路决定出路,创新赢得发展。清晰、准确的市场定位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因此三门峡市商业银行把“调整结构、规范经营、健康发展”作为指导思想,提出“设定一个好目标、建立一套好机制、带出一支好队伍、创办一家
好银行”具体要求,制定了“做最好的中小企业和个人金融服务商”战略目标,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致力于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为了满足地方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三门峡市商业银行按照“立足市区、辐射周边”的网点布局战略,先后在灵宝、义马、渑池、陕县、卢氏等县建立了县域支行,具备了网点多、分布广、功能全、服务优等优势。
精益求精尽心尽力创品牌
三门峡商业银行在逐渐做强做大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以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先后开通银联互联网网上支付,增加天鹅卡网上购物、缴费等功能;开展天鹅卡POS刷卡积分有奖活动、天鹅卡循环贷款业务。并依据客户分层管理的需要,增加天鹅卡种类。2011年又中国银联合作,发行了“豫如意”高端白金借记卡,满足了贵宾客户的业务需求。
服务客户方面,把抓服务、增效益、树形象作为柜台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定了《三门峡市商业银行文明规范服务管理办法》,聘请优秀讲师和专业人士对一线员工进行系统的强化训练,服务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组建96558客服中心,对客户业务咨询实现24小时响应;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让客户体验到足不出户办理业务的方便与快捷。同时,加大中间业务发展步伐,与股份制银行合作销售基金、理财业务,开展代理保险业务,增加代收付业务,不断扩大收入渠道。“银银通”理财、网上支付和各种代收费及代理保险等业务。
随着管理的创新和业务的发展,三门峡商行结合自身实际寻找特色,突出支持小企业和个人贷款特色,叫响品牌。开办了的商户联保贷款、个人循环额度贷款、企业主授信、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等业务颇受客户欢迎。与此同时,公开向社会承诺贷款办理时间,使小额贷款业务阳光操作。通过深入社区、商户及商品贸易市场调研,推出一系列为不同金融消费者量身打造的整体金融服务营销活动,切实践行“市民银行为市民”的经营理念。
三门峡商业银行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三门峡市“五一劳动奖状”、“文明单位标兵”、“道德建设双十佳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通令嘉奖。在2011年上半年三门峡市银行业协会组织的客户满意度问卷调查中,该行被评为“客户心中最满意银行”。
回报社会助力地方经济建设
近年来,三门峡商业银行重点支持本地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积极参与市属重点项目和政府“十件实事”的建设,支持市文体中心、市外国语高中、速达汽车等项目顺利推进。市商业银行领导始终关注工程进度,为民生工程提供帮助。随着管理的创新和业务的发展,市商业银行找准小企业和个人贷款着力点,以特色求发展,以亮点求客户,开发了应收账款质押、存货抵押等14款小企业授信业务产品,企业可以随借随还,贷款像取款一样容易,满足了小企业“短、急、频”的融资需求。为更多的弱势群体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为全民创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引进了“微小贷款”技术,开展了合作贷款和银团贷款,加大了小企业贷款扶持力度,对三门峡实体经济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仅2011年全年各项贷款就新增13.81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33.72%,增量居全市第一;贷款增幅46.92%,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0.74个百分点;完成市政府全年下达目标的230.17%。
扬帆远航-着手跨区域经营
随着二次更名改制、实现跨区域经营的申报成功。三门峡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在即,跨区域经营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也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交流拓宽了金融之路,使得城市间商业流通更为方便有效,两地的资金流动和税收都大大收益,可以说,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在为自身发展插上翅膀外,也对各城市发展和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跨区域经营也同时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增加,风险加大,竞争与生存压力等问题,这还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共同为之努力,为三门峡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稳健发展效力。
把爱放在火热的胸膛,见证彼此的成长,让每双翅膀拥有无限能量。让我们
把对三门峡商业银行的爱变成一滴滴汗水、一份份辛劳,与商行一起成长,为三门峡商业银行成为覆盖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区域性商业银行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绵阳市商业银行江油支行转型发展纪实
服务引领促转型 花香自有蜂蝶舞
——绵阳市商业银行江油支行转型发展纪实
绵阳市商业银行2003年入驻江油,历经十一年市场竞争的风风雨雨,支行把“逐鹿江油,志在必得”的豪情变成了现实,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从支持江油经济发展的轻骑兵成长为一只生力军。截止2013年末,绵阳市商业银行江油支行各类存款达28亿,比年初增长6.2亿,贷款达15.6亿,比年初增长3.27亿,支行对公和储蓄增量在当地全面超越同业,网均更是遥遥领先同业。
促成江油支行实现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经营转型,而转型的关键便是优质的服务,在如今银行业激烈竞争和同质化的情况下,只有服务的内涵和特色是不容易被模仿和超越的,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家银行的对外声誉和社会美誉度。确定目标后,江油支行始终坚持优质服务理念,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得全行的优质服务工作很快得到了行业主管、广大客户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和赞誉。一路走来,江油支行做大做强业绩的过程,其实也正是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从2008到2014,绵阳市商业银行江油支行温馨、高效的服务已经成为了江油市窗口服务行业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昨天
——绵阳市商业银行的一颗种子在江油生根发芽,然而她并没有在森林中寻觅到斑驳光影,留下更多的是迷惘和惆怅。随着大地震动,“1031”目标恰似一缕阳光落在了她虚弱的枝头,唤醒了她沉睡的灵魂。没有迟疑,没有旁骛,她迎着阳光唱响了一曲攻坚克难、茁壮成长的生命赞歌……
目标引领 全员上下齐参与
2003年,绵阳市商业银行落户江油,然而,夹缝中求生的绵商行江油支行一直没有找准定位,早期粗放经营一直牵制着支行前行的脚步,盈利能力持续走低,支行员工队伍像青蛙遭遇温水效应一样,激情和动力不知不觉消失殆尽。
2008年汶川地震后,江油支行调整了领导班子,面对灾后重建的大好机遇,新任领导班子马不停蹄地深入调研,完成了对江油支行的全面解剖和准确诊断后,新任班子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迅速制定“1031”三年的发展目标,即:三年“10”个亿的存款、新增“3”个网点、达到“1”流的同业服务水平。围绕目标,支行班子成员通过与员工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使全员认识到了实现目标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行总动员开始围绕目标展开工作的过程中,“1031”目标逐渐成为了引领江油支行员工的共识,江油支行正式走上了经营转型发展的道路。
目标的实现不仅能给员工带来较高的收入,更能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和获得一份更好职业归属感。为了促成目标实现,江油支行根据总行的绩效分配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了“两个层面、两次分配”的绩效考核办法,既充分调动了两级支行、两个管理层面的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很好的兼顾了职工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绩效机制的激励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此外,支行还进一步加强了事后监督工作,强化了网点会计主管的职能作用,制定了《会计人员工作质量考核扣分办法》,并在管理支行设臵了风险控制岗对资产业务风险点强化了管理,内部控制得以加强,确保了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管理的导向与保障作用得以强化。增强活力 提升网点软硬件
可持续增长的常规性资源的取得,需要合理的网点配臵,优质高效的网点服务。在加强网点建设的同时,江油支行更加注重强化网点细胞活力,除了在绩效费用和绩效工资分配上充分考虑和调动网点的积极性外,在人员的摆布上也充分体现了向网点前移的原则,江油支行将所有客户经理都下放到了网点第一线,这样即方便网点灵活主动的捕抓信息,第一时间开展营销工作,同时也不影响管理支行随时集中力量营销作战,网点细胞活力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让客户经理的工作臵于网点全体员工的监督下,解决了客户经理工作性质灵活,管理难度大的老问题,客观上有效的促进和调动了客户经理乃至全行员工工作状态的提升。
为了确保网点服务工作上台阶,支行还成立了优质服务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优质服务提升工程实施意见》、《员工服务礼仪规范》、《网点服务环境规范》,除了组织员工自学,支行还组织员工两批次赴成都,向全国银行业协会授予的优质服务示范网点观摩学习,对照先进找差距。员工自身服务素质提升的同时,江油支行没有忘记提升硬件设施,支行在所有网点安装了服务评价器、购臵了一米线、凭条桌、宣传资料架、服务水牌等,服务功能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业务发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捷报连连 转型成效初显现
有了目标的引领,有了制度的保障,在全员的努力下,到2008年底,江油支行各类存款达到13.7亿元、比年初净增10.65亿,各项贷款余额达成3.29亿元,新增1.73亿元。短短七个月时间,江油支行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在“1031”的目标引领下,江油支行一鼓作气,各项指标继续保持了超常规发展态势——截止2010年底,支行存款余额首次突破25亿元,一度逼近30亿大关。其中:储蓄存款增涨2.1个亿,名列全行第一;贷款、中间业务收入、利润及各项小指标均大幅超额完成总行下达目标任务。捷报连连的过程中,江油支行悄然完成了第一个三年转型,支行 大服务格局初步形成——全行逐层签订了服务承诺书(一是领导为员工的服务承诺,二是二线为一线的服务承诺,三是一线为客户的服务承诺)。以“创建银行业协会优质服务示范网点”为契机,支行上下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规范服务行为,全行整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荣誉也接踵而至,营业室、纪念碑支行先后被评为省银行业协会百家文明规范服务示范网点。至此,江油支行用实际行动为“1031”目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今天
——她葱郁的枝蔓已撑开一片崭新的天地,斑驳点滴的光影已不再是她求索的目标,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才是她的渴望。趁势而上,“1326”目标已成为照耀她成长的新一轮朝阳……
2008至2010年间,江油支行抓住了地震带来的发展机遇保持了各项业务超常规发展态势,但支行班子一直有着一丝恻隐:存款结构不合理、稳定性较差;部分信贷资产在地震与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下有劣变的可能;面对业务的高速发展,员工素质有待全面提高……正是这一丝恻隐使全行上下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大家没有被眼前的高速增长冲昏头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感悟危机……当全行上下已经为即将面临的困难做好准备时,面对2011年发展颓式,支行认真分析灾后重建结束后的发展机遇、市场资源、竞争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提出了“依靠常规性市场资源,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全员营销,赢得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并据此在2012年初制定了“1326”三年发展目标,即通过一流的服务,赢得30亿存款,20亿贷款,网点数达到6个。调整策略 倡导人性化服务
面对2011年发展颓式,根据市场资源的变化,支行班子在2012年初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绵阳商行江油支行进入了第二个三年转型期——具体做法由以管理支行牵头个别骨干参与的项目营销转向以网点为依托全员参与的阵地营销,目的是由偶得性灾后重建资源支撑的不可持续的超常规发展转为以常规性长效资源支撑的可持续的常态发展。为此,江油支行以服务为抓手全面提升网点竞争力,一是组织多批次的学习取经活动并召开不同层面的研讨会,明确落实了多项服务工作新举措,如:开门迎客、举手示意制度、门柜“三定”原则、以网点负责人和客户经理为主的兼职大堂经理制等,使支行服务工作的规范性和亲和力进一步增强;二是继续全面开展技术练兵活动,提升服务效率;三是对网点营业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治,对四个网点进行了粉刷翻新;四是三合支行顺利实现开业,网点布局得以进一步完善。
通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江油支行规范化服务取得了可喜成绩,这不仅支撑了支行灾后重建期的高速增长,也成功支撑了全行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型。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确保竞争优势?2012年,江油支行认识到以工、农、中、建为首的“大行”提升的方向是差别化、特色化服务。绵阳市商业银行没有别人完善的渠道,丰富的产品,不能生搬硬套盲目模仿,只能根据自身特点“先天不足,后天努力”立足江油实际,江油支行把人性化服务作为服务工作提升的方向。方向确定后,江油支行一方面组织全行所有人员分批次到简阳海底捞火锅连锁店学习取经,在全行开展大讨论、心得比赛即征文演讲活动,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明确方向;另一方面,支行成立了服务办,并编制人性化服务课件,在全行组织全员培训学习,提升人性化服务技能;第三方面,由支行服务办牵头,各网点共同参与收集编辑《服务案例》,经每周例会审定后,由各经营网点组织员工学习执行。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深化内功、确保优势,通过努力,江油支行形成了“层层抓服务,人人讲服务,全行上下比服务”的可喜氛围,人性化服务在全行上下蔚然成风,有效支撑了江油支行“1326”目标的全面加速推进。强化监督 完善考核机制
为了确保全行人性化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江油支行充实了优质服务办队伍,由行长负责全行文明规范服务工作的具体指导、工作协调、组织检查和考评,各营业网点也明确一名支行领导负责网点的文明规范服务工作。随后,服务办结合支行工作实际建立及推行内部服务管理体系,修订下发《人性化服务窗口服务标准》、《优质服务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1326”人性化服务工作启动以来,支行行长一直坚持每周到网点巡查,服务办每月对网点进行全面检查,全行形成统一领导、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服务质量管理模式。2013年江油支行进一步完善了“两个层面、两次分配;认可存量、重视增量;浮动计价、全面覆盖”的绩效考核办法。另一方面支行解决了保安、临聘人员与绩效挂钩考核问题,实现了绩效考核的全覆盖,同时还对服务检查考核内容进行了细化明确,进一步丰富了考核内容。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全行上下形成了“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问,人人关心业务发展的可喜局面。强化品牌 加大宣传力度
近年来,随着对内狠抓人性化服务提升工作,绵阳市商业银行的公众认可度、美誉度大幅度提升。2012年起,江油支行乘势而上,在外宣工作上大做文章:首先,对外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除了长年进行电视形象宣传外,江油支行还积极参与桃花节、荷花节、车模大赛等活动的冠名或广告宣传,在电视剧《云集老俵》开展情景植入广告宣传;其次,积极参与江油市出租车顶子竞拍等焦点事件的金融服务工作,抓住机遇,扩大自身影响;再次,在“3〃15”“12〃4”等特殊节点利用网点阵地开展公众金融教育宣传,积极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进社区等活动,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扩大江油支行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2012、2013连续两年,绵阳市商业银行在江油市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中排名第一,绵阳市商业银行江油支行用行动树立了“诚信、周到、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品牌,继2010年超常规加速发展后,又成功完成了一次升级转型。
明天
——她注定仍将风雨兼程,但她已有不屈的灵魂、坚实的根基,风雨之后,彩虹当空,她的身影必将更加壮美迷人!
以“1326”目标为指引、以人性化服务作保障,绵阳市商业银行江油支行窗口优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支行的经营业绩也节节攀升,截止2014年4月末,江油支行存款达28.17亿元(其中对公13.08亿元,储蓄15.09亿元),贷款达16.21亿元,“1326”目标实现指日可待。
单从总量来看,第二个三年期较第一个三年期绝对增长值并不大,但细分储蓄占比、存贷比,如今存款结构非常合理、稳定性也较高,江油支行的经营发展已然进入了“滚雪球”的良性模式。除了存款结构日趋完善,更能让我们未来充满信心的是支行“大服务”格局下员工素质的整体提升。五年多转型期的风风雨雨过后,上到管理支行行长,下至网点当班保安,全体江油支行人坚持围绕着“1031”、“1326”两个目标抓服务促转型,纵然风浪再大,仍能扬帆远航。
如今,走进绵阳市商业银行江油支行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营业大厅,迎接你的是彬彬有礼的大堂经理;面对络绎不绝的客户,当班保安也在有条不紊地做着疏导工作;柜台窗口前,客户秩序井然地办理着业务;“您好”、“请稍等”、“请清点”、“请慢走,欢迎再来”等文明用语不绝于耳……这一切,让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顾客都能真切感受到优质服务带给他们心情的愉悦和满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银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十一年的发展历程,绵阳市商业银行江油支行全员已深刻认识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服务永无止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是银行赢得客户、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履行社会责任,展现银行价值的关键之举,也是银行员工遵循职业操守、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需求。绵阳市商业银行江油支行会牢记“与江油人民同致富,与江油经济共发展”的诺言,常抓不懈,继续努力,力争为江油父老提供更全面、更周到、更贴心的服务,让绵阳市商业银行江油支行优质服务这道风景线更加靓丽。(徐力)
第三篇:发展纪实
河北金磊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河北金磊耐磨钢球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河北金磊耐磨钢球有限公司是21世纪初的新建企业,具有科研人员多、技术先进、员工队伍年轻、建设起点高、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高、理化检验试验设备齐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专业生产耐磨铸球等优势;生产的耐磨铸球产品系列齐全,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磨耗低、失圆率低、破碎率低等优点。短短6年时间,公司在董事长、总经理康彦晨的带领下,紧紧依靠和发挥自身优势,年年上项目扩规模,企业从小变大,从弱变强,滚动发展,靠规模化经营创效益,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高鉻铸球生产基地。
一、扩规模上项目,滚动发展,创规模效益。
该公司总经理康彦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创业的历程,集聚了资金,积累了经验,并对耐磨铸球行业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2003年,他果断决策组建了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此后年年上项目扩规模,企业从小变大,从弱变强,滚动发展,走出了一条规模化经营之路。
2003年,投资200万元建设了两座生产车间,招聘员工40人,占地10余亩,主要产品有耐磨钢球、衬板、锤头,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2004年,投资100多万元扩建两个生产车间,拥有员工80人。
2005年,扩大占地50亩,投资600万元建设四个生产车间,员工达到了120人,年产耐磨材料10000吨,实现销售4000多万元,完成了一期创业发展和资本的原始积累,为企业的二次腾飞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06年,投资500万元,扩大占地10余亩购置了一条全自动热处理生产线和回火生产线,同时专业生产耐磨铸球,完成了传统劳动向机械化作业、产品多元化生产向专业生产耐磨铸球的两个转变。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先后投资800万元,又购置了两条全自动热处理生产线,实现了耐磨钢球的现代化大生产,年产能力达到了25000吨,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员工队伍达到了600余人。
该公司项目建设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该企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并被被当地政府誉为“小巨人企业”。该企业生产的高鉻铸球系列产品被授予“中国耐磨材料十佳名优品牌”、“河北省中小企业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为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中国建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该公司谋划了“高铬耐磨球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新增占地100000多平方米,扩建12条高铬耐磨球生产线,主要包括:生产车间、热处理车间、磨球车间、仓
库、销售中心。以及其它辅助设施,扩建工程年产Φ17—Φ140mm各类直径规格的系列高铬耐磨球,新增产能2万吨,项目全部投产后将达到50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值3.2亿元人民币,年利税达到6000多万元,跃居全国耐磨钢球行业领先地位。
二、引进高科技人才,采用先进技术,靠科技求发展。该公司自建厂至今十分重视引进高科技人才,先后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聘请专家、教授6人。专家教授的加入,除了为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以外,还为企业培训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由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解决了普通铸球向中鉻铸球和高鉻铸球转变过程中的技术、工艺难题,从而使该公司产品的档次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先后开发高铬淬火球、矿山球、润磨机专用球、多元合金球、高鉻淬火球锻、多元合金锻、破碎机锤头等耐磨材料系列产品,制造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这些专家教授还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近年来,先后为吉林涞源一家矿山企业解决了矿粉产量问题,为河北燕王公司解决了磨机不平衡的问题,为北京第二水泥厂解决了中开磨机温高的问题,受到了好评,同时也为赢得更多的客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引进先进设备,强化检测手段,以品质取信顾客。该公司为了确保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试验设备,近来先后投资1000万元。拥有中频电炉8台(套),热处理采用全自动化生产,拥有推杆式电阻炉、工业电阻炉生产线5台(套);检验实验设备购置了国内最先进的TY–CS.3000型碳磁分析仪、IYBSY2型元素分析
仪、洛氏硬度仪及冲击实验机,对产品进行万能材料、动载磨料磨损、金相及冲击实验,保证了产品质量,近期投资60万元购买了美国热电光谱分析仪,以便炉前快速分析检验和化学成分的及时调整。由于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和检验试验设备,加之采用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各道工序均在受控的条件下运行,生产能力大大提到,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金磊”品牌耐磨铸球在国内市场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靠品牌取信于顾客。目前该公司达到了年产20000吨耐磨铸球的生产能力,产品的质量控制高于国家标准,不断满足了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辽源市金刚水泥集团、首都钢铁集团等大集团公司的需求,品牌效益明显提高。
第四篇:三门峡市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装修工程设计招标公告.1
三门峡市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装修工程设计招标公告
公告日期:2011年7月15日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三门峡市商业银行部分营业网点装修项目已获批准,具备招标条件。现就三门峡市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装修工程设计工程方案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方式,具备条件的投标单位均可报名。
1、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1.1、建设地点:以原文明东路支行新址、商会大厦营业网点和山西省运城市营
业网点为准进行室内及门头设计装修工程
1.2、工程规模: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的营业网点装修设计
1.3、资金来源:已落实
1.4、招标范围:装修设计
1.5、设计周期:
2、投标人资格要求:
2.1、本次投标资格要求:具有建筑工程设计或建筑装饰装修设计丙级或以上资
质;
2.2、项目负责人具备相关类似设计经验
3、报名资料及注意事项:企业营业执照副本:企业设计资质证书副本: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及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注:报名时间须出示以上资料原件(验后原件退回)及复印件一份(复印件加盖公章并装订成册)。外地市投标人须持有投标人所在地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出具外出介绍信及无不良行为记录证明(原件)。
4、报名时间及地点:
4.1、报名时间:2011年7月15日至2011年7月21日,上午8:30至12:00;
下午15:00至18:30(北京时间)。
4.2、报名地点::三门峡市商业银行二楼服务保障部(地址:三门峡市崤山路64
号)。
5.、发布公告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河南招标采购综合网》、《XXXXX》
6、联系人:许先生
联系地点:三门峡市崤山路64号商业银行二楼
电 话:0398-2820717
手 机:***
传 真:2858211
E-mail: 1356561820@qq.com
第五篇:林业局发展纪实
聚精会神务林
开拓奋进创业
——湖南省邵阳市林业局奋斗篇
邵阳市是湖南省重点林区。近年来,邵阳市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以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契机,围绕建设林业“两大体系”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全面出现了人心凝聚,政通人和的局面。该局近年来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化宣传先进单位”、“全国资源林政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先进单位”,被湖南省林业厅评为“国有林场目标管理一等奖”、“林业宣传及报刊发行一等奖”、“林业专项资金征管工作先进单位”、“林业贴息贷款管理先进单位”、“林木种苗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被邵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直机关先进领导班子”、“市争创‘三心三为’‘四优一满意’机关先进单位”、“市级双文明单位”。今年被省受卫委授予“省级文明卫生单位”称号。
两大体系
同步并进
近几年来,邵阳市林业局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题,以分类经营为方针,积极造、严格管、合理用,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积极造林。由于林业生产周期比较长,再加上邵阳经济欠发达,因而农民造林的积极性不高。为此,市林业局想方
顷;活立木蓄积量由3521万立方米增加到4548万立方米,净增1027万立方米;楠竹立竹株数由17871万株增加到22749万株,净增4878万株;森林覆盖率由50.8%增加到56.6%,提高5.8%。林分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由每公顷43.2 立方米,增加到51.6立方米,每公顷平均增加8.4立方米,森林资源稳步上升,林分质量显著提高。
二是严格管林。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该局始终坚持依法治林、依法行政。特别是新森林法出台后,他们积极争取市领导的大力支持,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魏太平任组长的新森林法宣传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人们的森林保护意识。并且每年抽调1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由局领导带队,历时近1个月,对采伐限额执法情况进行严格检查,狠抓伐区设计和伐后验收工作。在去年12月的大检查中,听说绥宁县河口采育场有超伐现象,虽然只有几个立方米,且在绥宁这样的林业大县中不算什么大问题,但为了防微杜渐,申均和副局长带领有关人员翻山越岭十多公里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并做出了严肃处理,起到了极大的震憾作用。李厚义副局长主管林业公、检、法工作,在接到有关隆回县某副局长在林场任职期间有严重乱砍滥伐行为的举报时,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多方进行调查取证。面对金钱诱惑不动摇,面对威协说情不退缩。坚持原则、依法处理。给违法违规者当头一棒,有力整顿了林业秩序。同时,森林防火指挥部实行2
4-3为龙头的竹胶板生产企业,每年可吸纳5000人就业,还有约10万人搞竹帘加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由于对商品林培育有力、经营有方,带动了林产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财政增收、林农致富和社会稳定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人作用。
深化改革
激活机制
邵阳市现有林场32个,经营面积15.04万公顷,总人口19071人。由于计划经济的烙印比较深,职工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因此普遍存在“丰富的资源、落后的经济、贫穷的职工”等现象。市林业局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比如:少数林场领导怕改革影响稳定,迟迟下不了决心;部分职工认为自己是国家职工,就要端着“铁饭碗”……为此,市林业局一方面先后5次组织各县(市)分管林场的副局长,股(站)长和部分场长赴福建、广东、广西、郴州、怀化等地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拓宽思路,为改革奠定思想基础。一方面大力培育典型、积极开展创“五佳示范场”和“五十佳示范户”竞赛活动,并由市局拿出8万元经费作为专项奖励基金,通过竞赛活动,全市涌现了一大批典型,比如,隆回县大东山林场职工贺显群承包采伐迹地120亩,栽植金银花80亩、精品水果40亩,年创纯利近4万元;邵东县黄草坪林场场长郑功平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带头从事养殖业,年均纯收入在2万元以上……广大职工从身边的典型看到了效益,看到了希望,演讲、职工打分、任前公示等程序,4名科长落聘,14名职工提拨担任科长副科长。由于组织有力,措施得当,全局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呈现出政通人和,团结共事的良好局面。为全市林业产业革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整章建制
作风过硬
坚持用制度约束人、是邵阳市林业局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该局建立和完善了《学习制度》、《廉政制度》、《改进机关作风、优化经济环境实施方案》等十三项规章制度,做到项项措施具体、人人责任明确、领导率先垂范、干部按部就班,形成了全局上下爱岗敬业、勤政廉政蔚然成风的良好氛围。
坚持执政为民、实行政务公开、热心为民办事是该局对每个干部职工的基本要求,为了方便群众,局机关的办证部门坚持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笑脸相迎群众来机关办事。树立了“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的机关形象。同时,走出去热情为基层为林农服务,局党委一班人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出谋划策、帮民致富。去年新上任的局长王德席同志,凭着一个大山的儿子对森林的无比热爱,带领营林技术干部穿行于山山岭岭之间,及时掌握了解全市退耕还林情况,在科学规划设计、合理选择树种、创新退还模式,以解决国家要生态、农民要增收、地方经济要发展之间的矛盾方面倾注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