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东莞供电局安健环技术标准(试行)》的通知专题
关于印发《东莞供电局安健环技术标准(试行)》的通知
局属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作业环境,加快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推进工作,使生产工作向精细化、标准化方面迈进,达到经济、高效、安全和文明的生产目的,现依据南方电网公司有关规定和结合我局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制定了《东莞供电局安健环技术标准(试行)》。请各单位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东莞供电局安健环技术标准(定稿).pd
第二篇:丹电生[2012]105号(印发设备管理责任制度试行通知)
丹电生〔2012〕105号
关于印发《丹江口水力发电厂设备管理
责任制度》的通知
厂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为规范电厂设备管理,明确设备分工和管理责任,特制定《丹江口水力发电厂设备管理责任制度》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2年12月30日
丹江口水力发电厂设备管理责任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丹江口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电厂)设备管理,明确设备分工和管理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电厂发电、防汛等生产区域的设备分工管理工作。
第二章
职
责
第三条
生产计划部为设备管理责任划分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四条
生产副厂长负责审定设备的管理责任划分。
第五条
生产计划部负责提出设备的管理责任划分,明确分工原则与具体分界面并提交生产副厂长批准。
第六条
各生产单位负责所辖设备的运行、检修和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章
设备管理分工
第七条
机修分场设备管辖范围:
(一)水轮机及其附属机械设备;
(二)发电机(高压带电部分除外)及其附属机械设备;
(三)调速器机械部分;
(四)机组供水系统及厂房排水系统;
(五)厂房风系统;
(六)厂房桥机、尾水门机机械部分;
(七)主变消防水泵房内的水泵、阀门以及机组内消防管道;
(八)全厂空调设备;
(九)热工仪表及非电量监测系统;
(十)闸门止水部分;
(十一)发电区域的其它机械设备。
第八条
电一分场设备管辖范围:
(一)发电机(高压带电部分)及中性点设备。
(二)发电机部分励磁设备:
1、励磁变压器;
2、灭磁开关;
3、灭磁电阻;
4、励磁功率盘母排及其刀闸。
(三)发电机出口及其母线室电气设备;
(四)发电机电加热器及其动力部分;
(五)厂房、尾水平台、开关站区域的主变、厂用变、自用变;
(六)110kV、220kV系统高压开关设备;
(七)厂房、尾水平台、开关站区域的厂用电系统;
(八)所有辅助设备的电气动力部分;
(九)220V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及其直流输出电缆;
(十)厂房、尾水平台、开关站区域所有设备电动机(风机电动机含控制部分);
(十一)厂房、尾水、开关站区域照明系统;
(十二)全厂油系统(含油库、管路);
(十三)厂房、尾水平台、开关站区域一次电缆;
(十四)尾水门机电气部分;
(十五)桥机电气部分(PLC控制部分除外);
(十六)(十七)各主变间隔消防水管道及阀门;
(十八)以上所述区域的其它电气一次设备。
第九条
电二分场设备管辖范围:
(一)发电机保护、监控、测量系统;
(二)水力机械保护;
(三)发电机励磁系统(除电一分场所辖设备以外部分);
(四)机组调速器电气部分;
(五)变压器保护、测量系统;
(六)厂房、开关站区域厂用电设备的保护、测控装置;
(七)110kV及220kV系统的保护、测量、自动装置;
(八)直流系统(220V蓄电池组除外);
(九)全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十)全厂微机五防系统;
(十一)全厂所有电气测量回路;
(十二)全厂电能计量系统;
(十三)电网实时平衡调度系统;
(十四)调度数据网设备;
(十五)载波通讯设备;
(十六)桥机PLC控制部分;
(十七)发电机电加热器控制部分;
(十八)(十九)辅助设备的电气控制及保护部分(各风机控制部分除外);
(二十)厂房、尾水平台、开关站区域二次电缆;
(二十一)以上所述区域其它电气二次设备。
第十条
起运分场设备管辖范围:
(一)防汛设备、防汛配电系统及其保护、测控装置;
(二)垂直、斜面升船机及其配电系统;
(三)大坝消防设备;
(四)防汛机电设备、升船机设备的一、二次电缆;
(五)坝内排水系统;
(六)坝内、坝面照明系统;
(七)大坝水工建筑物;
(八)以上所述区域其它机电设备。
第十一条
监测分场设备管辖范围:
(一)全厂观测设施;
(二)全厂测量监控点、网;
(三)监测仪器仪表。
第十二条
信息通讯中心设备管辖范围:
(一)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二)MIS系统;
(三)全厂电力生产管理系统;
(四)调度通讯设备。
第十三条
物资设备管理中心设备管辖范围:
(一)仓储设备及库存备品、备件;
(二)仓库单梁吊及叉车。
第十四条
船舶中心设备管辖范围:
全厂船舶、水泥趸船、钢扶梯及其辅助设施。
第十五条
后勤服务中心设备管辖范围:
(一)后方厂区供用电系统;
(二)全厂生活给排水系统。
第十六条
保卫保障中心设备管辖范围:
全厂消防灭火器、消防砂箱、消防栓及水带。
第十七条
汽车队设备管辖范围:
生产及办公车辆。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制度由生产计划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集团公司电厂办公室
2012年12月30日印发
第三篇:关于印发《桑植县国土资源局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试行)》的通知
桑植县国土资源局规范行政处罚
裁量权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土资源行政执法行为,保障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依法受委托行使国土资源行政处罚权的单位或组织,下同)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处罚裁量权,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循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对违法行为做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和何种幅度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权限。
第四条
实施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遵循合法、合理、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先行的原则。对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
基本相同的同类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时,所适用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相同。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能通过教育解决的,原则上不予处罚;能够轻罚的,原则上不予重罚。
第五条
实施国土资源行政处罚不得有下列情形:(一)行政违法行为和情节与行为人受到的行政处罚相比,畸轻或者畸重的;
(二)在同一案件中,不同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受到的行政处罚差异较大的;
(三)依据同一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理的同类案件中,违法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受到的行政处罚差异较大的。
第二章
裁量规则
第六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量罚:
(一)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从重处罚情节,并且不具有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按最高幅度予以处罚;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按最低处罚幅度予以处罚;同时具有一个或多个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等情节的,应当综合考虑,根据其主要情节做出具体处罚决定。
(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种类可以单处或者可以并处的,可以选择适用;规定应当并处的,不得选择适用。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一)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的,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三)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未造成社会危害后果或社会危害后果显著轻微的;
(四)其他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办案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实施违法行为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五)其他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一)被处罚后两年内又实施同一性质违法行为或同一当事人被处罚两次以上,或者经教育后仍不改正的;
(二)违法行为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
(三)违法行为对他人人身、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四)以暴力或其他威胁方式抗拒、阻扰执法的;
(五)故意毁灭、转移或藏匿证据,无理拒绝、拖延提供证据或提供虚假材料以逃避处罚的;
(六)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依法查封(封存)、扣押(扣留)的物品的;
(七)在调查中通过转移财产、停业或以其他方式故意逃避承担法律责任的;
(八)虽不属上述行为,但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恶劣社会影响的。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条
以下行为可以认定为行使裁量权不当:(一)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确定合理整改期限而未确定的;(二)确定的整改期限明显不合理的;
(三)处罚没有体现本办法的原则和规定或者当地的实施性规定的;
(四)处罚的幅度超越规定的裁量权限的。
第十一条
因行使裁量权不当,构成执法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过错责任:
(一)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人民法院终审裁判变更、撤销的;(二)造成行政处罚案件被复议机关变更的;
(三)行政处罚案件在上级部门执法监督检查中被确认为裁— 4 —
量权行使不当的;
(四)引起当事人投诉,投诉情况查证属实,且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十二条
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考核、检查、行政复议、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复查,发现裁量权行使不当的,责令纠正或予以通报。
第十三条
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裁量权的,由有行政处分权的部门依法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根据本办法,制定《桑植县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行使裁量权时统一遵守本办法和《桑植县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第十五条
《桑植县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没有规定的情形,应当根据相应法律、法规、规章及本办法确定的原则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国土资源行政处罚以外的其他国土资源行政执法行为的裁量参照本办法的原则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中所称“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以内,对行政违法相对人适用相对较重的处罚;所称
“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以内,对行政违法相对人适用相对较轻的处罚;所称“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
第十七条
本办法及《桑植到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自颁布起施行。
桑植县国土资源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第一部分
土地行政处罚
一、非法占用土地(一)处罚依据
1、《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2、《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收回,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3、《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罚款额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未供先用地的,超过批准范围占地面积5%以下的,或已通过用地预审、并已组卷报批但未批先用地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并处以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元以上10元以下的罚款;其中非法占用耕地的,对非法占用的耕地处以每平方米5元以上10元以下的罚款;
2、边报边用地的,可以并处以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上20元以下的罚款;其中非法占用耕地的,处以耕地每平方米15元以上20元以下的罚款;
3、未报先用地,或拒不归还应收回的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以并处以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5元以上25元以下的罚款,其中非法占用耕地的,处以耕地每平方米20元以上25以下的罚款;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以并处以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20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其中非法占用耕地的,处以耕地每平方米25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
4、骗取批准用地的,可以并处以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20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其中非法占用耕地的,处以耕地每平方米25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
5、非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处以基本农田每平方米30元的罚款。
二、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一)处罚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对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部分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非法占用集体建设用地或未利用地的,可以并处以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5元以上10元以下的罚款;
2、非法占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的,可以并处以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上20元以下的罚款;
3、非法占用耕地的,可以并处以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20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可以并处以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的罚款。
三、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区内从事土地开发活动
(一)处罚依据
1、《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禁止单位和个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区内从事土地开发活
动。
2、《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区内进行开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3、《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占用土地5亩以下的,处以每平方米5元以上10元以下罚款;
2、占用土地5亩以上10亩以下的,处以每平方米10元以上20元以下的罚款;
3、占用土地10亩以上的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处以每平方米20元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
四、破坏耕地(一)处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10 —
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占用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破坏基本农田,毁坏种植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治理,恢复原种植条件,处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开垦费一倍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耕地开垦费的2倍以下。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破坏种植条件的,可以并处耕地开垦费1倍以下的罚款;
2、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破坏种植条件的,可以并处耕地开垦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五、破坏或者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一)处罚依据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破坏或者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 11 —
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处以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擅自拆除或故意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经批评教育后立即修复的,可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2、擅自拆除或故意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拒不修复的,可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六、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一)处罚依据
1、《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缴纳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可以处以罚款。
2、《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土地复垦费的2倍以下。
3、《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占用耕地的,土地使用者应当自临时用地期满之日起1年内恢复种植条件。
4、《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逾期不恢复种植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耕地复垦费2倍以下的— 12 —
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临时占用耕地期满之日起1年内未恢复种植条件的,可处土地复垦费1倍以下的罚款;
2、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或临时占用基本农田期满之日起1年内未恢复种植条件的,可处土地复垦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七、收回国有土地当事人拒不交出的,临时用地期满拒不归还的,不按批准用途使用土地的
(一)处罚依据
1、《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条: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归还的,或者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罚款。
2、《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上30元以下。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处以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涉及国有土地10亩以下的;临时用地期满不归还,非法占用建设用
地、未利用地,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10亩以下的;不按批准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用于非经营性用地10亩以下的,处以每平方米10元以上20元以下的罚款;
2、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涉及国有土地10亩以上50亩以下的;临时用地期满不归还,非法占用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10亩以上50亩以下的,或非法占用耕地5亩以下的;不按批准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用于非经营性用地10亩以上50亩以下,或经营性项目用地1亩以下的;处以每平方米20元以上25元以下的罚款;
3、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涉及国有土地50亩以上的;临时用地期满不归还,非法占用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50亩以上的,或非法占用耕地5亩以上的;不按批准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用于非经营性用地50亩以上,或经营性项目用地1亩以上的;处以每平方米25以上30元以下的罚款。
八、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一)处罚依据
1、《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 14 —
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所得的百分之五十以下。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公益性建设用地的,处以非法所得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2、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工业用地的,处以非法所得10%以上20%以下的罚款;
3、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经营性用地的,处以非法所得20%以上30%以下的罚款;
4、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公益性建设用地的,处以非法所得20%以上30%以下的罚款;
5、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工业用地的,处以非法所得30%以上40%以下的罚款;
6、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经营性用地的,处以非法所得40%以上50%以下的罚款。
九、擅自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一)处罚依据
1、《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六条:对未经批准擅自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没收其非法收入,并根据情节处以罚款。
2、《湖南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实施办法》第五十条:有《暂行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行为,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罚款额度为非法收入总额的20-50%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非法所得额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或土地面积500平方米以下的。并处非法所得20%以上30%以下的罚款;
2、非法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或土地面积500平方米以上3000平方米以下的,并处非法所得30%以上40%以下的罚款;
3、非法所得额在30万元以上或土地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并处40%以上50%以下的罚款。
十、非法出让、转让或者出租集体土地(一)处罚依据
1、《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条: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2、《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所得的5%以上20%以下。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非法出让、转让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不足10亩,或者其他土地不足30 亩;非法出租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不足30亩,或者其他土地不足60 亩;处以非法所得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2、非法出让、转让基本农田不足10亩,或者非法出让、转让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10亩以上不足30亩,或者其他土地不足60亩;非法出租基本农田不足30亩,或者非法出租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不足60亩,或者其他土地不足100 亩;处以非法所得10%以上15%以下的罚款;
3、非法出让、转让基本农田10亩以上,或者非法出让、转让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0亩以上,或者其他土地60亩以上;非法出租基本农田30亩以上,或者非法出租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60亩以上,或者其他土地100 亩以上;处以非法所得15%以上20%以下的罚款。
十一、擅自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违法行为(一)处罚依据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
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擅自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违法所得500万元以下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
2、擅自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违法所得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3、擅自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违法所得1000万元以上的,处以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部分
矿产行政处罚
一、无证采矿(一)处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2、《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他人依法设立— 18 — 的矿区范围内采矿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非法开采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发证权限范围内矿产资源,未严重破坏浪费资源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2、非法开采市级和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发证权限范围内矿产资源的,或非法开采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发证权限范围内矿产资源且严重破坏浪费资源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3、非法开采国土资源部发证权限范围内矿产资源的,或非法开采市级和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发证权限范围内矿产资源且严重破坏浪费资源的,可以并处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4、非法开采上述矿产资源,但属零星开采的,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越界采矿(一)处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四十条: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2、《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
规定,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越界开采的矿产品价值和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2、越界开采的矿产品价值和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的罚款;
3、越界开采的矿产品价值和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6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4、越界开采造成安全隐患、破坏地质环境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从重处罚。
三、破坏性采矿(一)处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处以罚款,可以吊销采矿许可证。
2、《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处相当于矿产资源损失价值50%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采矿许可证。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造成矿产资源损失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处相当于矿产资源损失价值10%-20%的罚款;
2、造成矿产资源损失价值在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处相当于矿产资源损失价值20%-35%的罚款;
3、造成矿产资源损失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处相当于矿产资源损失价值35%-50%的罚款。
四、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矿产资源(一)处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
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矿产资源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
2、《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违反本条例规定,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矿产资源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违法所得20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0.3倍以下的罚款;
2、违法所得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处违法所得0.3倍以上0.6倍以下的罚款;
3、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0.6倍以上1倍以下的罚款。
五、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
(一)处罚依据
1、《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未经审批管理机关批准,擅自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2、《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审批管理机关批准,擅自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下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2、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30万以下的,处3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的罚款;
3、违法所得30万元以上的,处6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以承包等方式擅自将采矿权转给他人进行采矿(一)处罚依据
1、《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三条第(二)项的规定,以承包等方式擅自将采矿权转给他人进行采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 22 —
销采矿许可证。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下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2、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30万以下的,处3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的罚款;
3、违法所得30万元以上的,处6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工作,超越批准的勘查区块范围进行勘查工作
(一)处罚依据
1、《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工作的,超越批准的勘查区块范围进行勘查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予以警告,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工作的,超越批准的勘查区块范围进行勘查工作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予以警告,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勘查工作区范围在2km2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2、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勘查工作区范围在2km2以上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3、首次超越批准的勘查区块范围进行勘查,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4、多次超越批准的勘查区块范围进行勘查,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八、擅自进行滚动勘探开发、边探边采或者试采(一)处罚依据
《 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进行滚动勘探开发、边探边采或者试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没有进行实质性采矿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2、已进行实质性采矿但开采的矿产品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8万元以下的罚款;
3、已进行实质性采矿且开采的矿产品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8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九、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勘查许可证(一)处罚依据
《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勘查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勘查许可证,数量较少且未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2、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勘查许可证,数量较大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不按照规定备案、报告有关情况、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已经领取勘查许可证的勘查项目,满6个月未开始施工,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勘查工作满6个月。
(一)处罚依据
《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
严重的,原发证机关可以吊销勘查许可证。
1、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报告有关情况、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
2、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
3、已经领取勘查许可证的勘查项目,满6个月未开始施工,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勘查工作满6个月的。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不按照规定备案、报告有关情况、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经责令限期改正而逾期3个月内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3个月后仍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2、实际投入不到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50%或完全未投入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实际投入达到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50%但不到100%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3、已经领取勘查许可证的勘查项目,满6个月未开始施工,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勘查工作满6个月,经责令限期改正而逾期3个月内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3个月后仍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一、不按照规定提交报告、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
(一)处罚依据
1、《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不依照本办— 26 —
法规定提交报告、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予以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
2、《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不依照本条例规定提交报告、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予以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2、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3、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经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二、破坏或者擅自移动矿区范围界桩或者地面标志(一)处罚依据
《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破坏或者擅自移动矿区范围界桩或者地面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恢复;情节严重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破坏或移动程度轻微,限期恢复的,不予处罚;
2、拒不恢复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三、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采矿许可证(一)处罚依据
《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采矿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采矿许可证,数量较少且未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2、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采矿许可证,数量较大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四、未按期足额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一)处罚依据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第十四条:采矿权人在规定期限内未足额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由征收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补偿费2 ‰的滞纳金。
采矿权人未按照前款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滞纳金的,由征收机关处以应当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3倍以下的罚— 28 —
款;情节严重的,由采矿许可证颁发机关吊销其采矿许可证。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超过规定期限6个月以内缴纳的,处应当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1倍以下的罚款;
2、超过规定期限6个月以上12个月以内缴纳的,处应当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3、超过规定期限12个月以上仍未缴纳的,处应当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十五、采矿权人采取不正当手段不缴或少缴矿产资源补偿费
(一)处罚依据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第十五条:采矿权人采取伪报矿种,隐匿产量、销售数量,或者伪报销售价格、实际开采回采率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由征收机关追缴应当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并处以应当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采矿许可证颁发机关吊销其采矿许可证。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少缴费用不到应缴费用50%的,处应当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2、少缴费用超过应缴费用50%的,处应当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3、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处应当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十六、未按照规定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一)处罚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生产、施工或者使用,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1、未按照规定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
2、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引发小型地质灾害险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引发中型地质灾害险情的,处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3、引发大型以上地质灾害险情的,处30万元以上40万元以下的罚款;
4、引发地质灾害的,处4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七、对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不予治理(一)处罚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对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不予治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治理不符合要求的,由责令限期治理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治理,所需费用由责任单位承担,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引发小型地质灾害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引发中型地质灾害的,处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3、引发大型地质灾害的,处30万元以上40万元以下的罚款;
4、引发特大型地质灾害的,处4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八、违反规定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活动
(一)处罚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引发小型地质灾害险情的,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2、引发中型地质灾害险情的,对单位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2万元以上3.5万元以下的罚款;
3、引发大型以上地质灾害险情或已引发地质灾害的,对单位处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3.5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九、侵占、损毁、损坏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或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施
(一)处罚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损毁、损坏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或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情节轻微、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限期内恢复了原状或采取了有效的补救措施,不予处罚;
2、拒不停止违法行为、限期内不恢复原状或采取补救措施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3、造成了实际危害后果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部分
测绘行政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一)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四十条第一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未经批准,擅自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不属于重复建立的,责令限期补办审批手续。能够在限期内补办审批手续的,免予经济处罚;逾期拒不补办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2、未经批准,擅自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不属于重复建立的,责令采取有效措施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并限期补办审批手续,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3、未经批准,擅自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属于重复建立的,责令停止建立,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8万元以下的罚款;
4、未经批准,擅自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未与国
家坐标系统相联系,属于重复建立的,责令停止建立,可以并处8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建立地理信息系统,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一)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四十条第二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二)建立地理信息系统,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建立地理信息系统,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造成轻微危害后果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2、建立地理信息系统,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造成较大危害后果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7万元以下的罚款;
3、建立地理信息系统,采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并处7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取得测绘资质证书或以欺骗手段取得测绘资质证书从事测绘活动
(一)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测绘资质证书,擅自从事测绘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测绘成果,并处测绘约定报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以欺骗手段取得测绘资质证书从事测绘活动的,吊销测绘资质证书,没收违法所得和测绘成果,并处测绘约定报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违法所得在1000元以下的,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至1.2倍的罚款;
2、违法所得在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并处以违法所得1.2至1.5倍罚款;
3、违法所得在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并处以违法所得1.5至1.8倍的罚款;
4、违法所得在50000元以上的,并处以违法所得1.8倍至2倍的罚款。
四、测绘单位将测绘项目违法转包(一)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测绘单位将测绘项目转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测绘约定报酬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
者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测绘资质证书。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违法所得在10000元以下的,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至1.2倍罚款;
2、违法所得在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并处以违法所得1.2至1.5倍的罚款;
3、违法所得在50000元以上的,并处以违法所得1.5倍至1.8倍的罚款;
4、违法所得在100000元以上的,并处以违法所得1.8至2倍的罚款。
五、建立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利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一)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项: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建立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利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决定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建立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利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造成轻微危害后果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2、建立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利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造成较大危害后果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7万元以下的罚款;
3、建立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利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并处7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未经批准,在测绘活动中擅自采用国际坐标系统(一)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四十一条第一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未经批准,在测绘活动中擅自采用国际坐标系统的。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未经批准,在测绘活动中擅自采用国际坐标系统,确有必要采用的,责令限期补办审批手续。能够在限期内补办审批手续的,免予经济处罚;逾期拒不补办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2、未经批准,在测绘活动中擅自采用国际坐标系统,确无必要采用的,责令限期停止采用,能够在限期内停止采用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3、未经批准,在测绘活动中擅自采用国际坐标系统,确无必要采用的,责令限期停止采用,在限期内拒不停止采用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擅自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或者在对社会公众有影响的活动中使用未经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一)处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四十一条第二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二)擅自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项、第三项: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二)擅自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三)在对社会公众有影响的活动中使用未经依法公布的重要地— 38 —
理信息数据的。
3、《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第十六条:单位和个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擅自发布已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
(二)擅自发布未经国务院批准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有上述违法行为,情节轻微或者对社会公众造成较小影响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有效措施在造成影响的范围内消除影响。能够在限期内按照要求办理的,免予经济处罚;逾期拒不按照要求办理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2、有上述违法行为,情节较重或者对社会公众造成较大影响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有效措施在造成影响的范围内消除影响,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7万元以下的罚款;
3、有上述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或者对社会公众造成重大影响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有效措施在造成影响的范围内消除影响,可以并处7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八、不汇交测绘成果资料(一)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不汇交测绘成果资料的,责令限期汇交;逾期不汇交的,对测绘项目出资人处以重测所需费用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对承担国家投资的测绘项目的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暂扣测绘资质证书,自暂扣测绘资质证书之日起六个月内仍不汇交测绘成果资料的,吊销测绘资质证书,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并处罚款的,按下列标准执行:
1、承担国家投资的测绘项目的单位逾期拒不汇交测绘成果资料,测绘项目金额在30万元以下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2、承担国家投资的测绘项目的单位逾期拒不汇交测绘成果资料,测绘项目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九、未按规定送审地图或者擅自使用未经审核批准的地图(一)处罚依据
《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未按规定送审地图或者擅自使用未经审核批准的地图,未涉及省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或者国家秘密的,责令限期改正。能够在限期内改正的,免予经济处罚;逾期拒不改正的,可以并处5000元的罚款;
2、未按规定送审地图或者擅自使用未经审核批准的地图,涉及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3、未按规定送审地图或者擅自使用未经审核批准的地图,涉及国界线或者国家秘密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损毁测量标志、危害测量标志安全或者影响使用效能、侵占永久性测量标志用地、拒不支付永久性测量标志迁建费
(一)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五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永久性测量标志和正在使用中的临时性测量标志的;
(2)侵占永久性测量标志用地的;
(3)在永久性测量标志安全控制范围内从事危害测量标志安
— 41 —
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动的;
(4)在测量标志占地范围内,建设影响测量标志使用效能的建筑物的;
(5)擅自拆除永久性测量标志或者使永久性测量标志失去使用效能,或者拒绝支付迁建费用的;
(6)违反操作规程使用永久性测量标志,造成永久性测量标志毁损的。
(二)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基准
1、有上述违法行为之一,对测量标志安全和使用效能造成轻微影响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能够在限期内按照要求整改的,免予经济处罚;逾期拒不按照要求整改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2、有上述违法行为之一,造成永久性测量标志完全损毁或者失去使用效能,或者拒绝支付永久性测量标志迁建费用,属于国家等级以下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3、有上述违法行为之一,造成永久性测量标志完全损毁或者失去使用效能,或者拒绝支付永久性测量标志迁建费用,属于国家等级以上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可以并处3元以 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42 —
桑植县国土局办公室
2010年9月19日
— 43 —
第四篇:关于印发《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企业档案工作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普通 普通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文件
国电集办[2011]577 号
关于印发《 关于印发《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企业档案工作 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
各分(子)公司: 现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企业档案工作评价办法(试行)》印 发给你们,请转发所属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 1 —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企业档案工作评价办法 试行)(试行)
第一章 总则
提高集团公司档案工作整体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档案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企业档案管理规定》以、及国务院国资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企业档案工作评价是企业办公室等综合部门工作
水平评价体系的内容之一,是提高企业档案工作的方法和手段。集团公司将按照企业档案工作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对所属企业档 案工作进行评价。第三条 有序的原则。第四条 集团公司办公厅为企业档案评价工作归口管理部 企业档案工作评价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规范
门。负责制定档案评价标准,负责组织对二级企业的档案评价工 作,负责评价过程的监督、指导和结果的汇总审核等工作。集团 公司二级单位负责所属单位的档案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上报 集团公司办公厅备案。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各级各类企业。
— 2 —
第二章
评价内容
制度 第六条 企业档案工作评价内容包括机构与组织管理、建设、基础业务建设、档案设备设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发利 用等六部分。第七条 企业档案工作评价结果分为 A、B、C、D、E 五个等 级。90-100 分为 A 级(含 90 分);80-90 分为 B 级(含 80 分,不含 90 分);70-80 分为 C 级(含 70 分,不含 80 分);60-70 分为 D 级(含 60 分,不含 70 分);60 分以下为 E 级。
第三章
评价组织和程序
每年 2 月底以前 第八条 企业档案评价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完成上一档案工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予以通报。集团公司负责组织二 第九条 企业档案评价工作分级进行,级企业的档案评价工作,二级企业负责组织所属单位的档案评价 工作。
(一)二级企业档案评价工作 二级企业档案评价工作以自评、复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 级企业每年 11 月底以前将自评情况形成自检报告并报送集团公 司办公厅,同时报送档案评价工作申请表。集团公司办公厅适时组织专家根据企业档案工作评价评分
— 3 —
标准逐项对照,对二级企业进行抽查式的复评工作,形成复评报 告。
(二)二级企业所属单位的档案评价工作 二级企业所属单位的档案评价工作以自评、初评、抽检式复
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级企业所属单位根据本办法规定每年 11 月进行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报送所属的集团公司二级企 业,同时报送档案评价工作申请表。自评报告内容包括企业概况、档案工作概况、对照档案工作评价指标的自我评价、评分表及有 关情况说明等。二级企业组织专家对所属单位进行现场初评工作,形成初评 报告。初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档案情况总评、档案管理工作 特点、存在问题及整改建议、评分表及有关情况说明等。并于每 年 12 月底前将本所属单位档案评价报告进行汇总,形成初 评汇总报告上报集团公司办公厅。集团公司办公厅适时组织专家对二级企业所属单位进行现 场复评工作。复评工作采取抽查方式进行,复评完成后形成复评 报告。第十条 集团公司办公厅根据自评报告和复评报告,形成年
度二级企业档案工作评价最终结果,包括档案工作水平级别和评 价报告。二级企业根据所属单位自评报告、初评报告及抽查式复 评报告,形成所属单位档案工作评价最终结果,包括档案工 作水平级别和评价报告。
— 4 —
第四章
奖惩
第十一条
在档案评价工作结束后,集团公司办公厅及
各二级企业于每年 2 月对上企业档案评价结果进行通报。各 第十二条 凡在档案评价工作中获得 B 级及以上的单位,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有关档案工作负责人和档案工作人员 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评先选优的参考。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办公厅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企业档案工作评价评分表 2.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企业档案工作评价评分表指标 解释 3.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所属单位档案工作评价申报表
主题词:档案 评价 办法 通知 抄送: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国家档案局办公室。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办公厅
— 5 —
2011 年 8 月 17 日印发
第五篇: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通知鲁环函〔2012〕263号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通知 鲁环函〔2012〕263号
点击:50 发布:2012-5-21 16:58:42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通知
鲁环函〔2012〕263号
各市环保局,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已经省环保厅厅务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
为增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规范性,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特制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
一、基本原则
(一)建设项目立项和环评审批程序规定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的有关规定。
1.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首先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
2.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可直接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
3.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必须首先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备案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后方可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
(二)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条件
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的有关规定。
1.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相关技术规范及环境保护部和省环保厅的有关要求。
2.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符合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3.建设项目所在地必须完成减排任务,建设项目必须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或无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证明文件。
4.扩、改建项目,建设单位原有项目已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污染物达标排放,按期完成治污减排任务。
5.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三)项目建设与规划环评相协调的要求
1.实施建设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联动机制。列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的“一地三域十专项”等专项规划范围和列入山东省需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规划目录范围的建设项目,应结合行业规划环评的结论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对尚未开展相关行业规划的建设项目,应督促其行业主管部门加快推进规划环评工作,在行业规划环评未完成前,对其建设项目应按相关规定从严审批。
2.各类园区必须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并将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要求作为审批入园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对已建成但未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各类园区,其产业结构不明确、功能区划不清晰、环保设施不完善的,不予审批入园建设项目。
3.行业或园区规划变更应及时履行规划环评手续。已经批准的规划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应当重新开展规划环评或者进行补充规划环评,未履行规划环评变更手续的不予受理和审批原批准规划范围外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4.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区。化工石化、纺织印染、铅锌冶炼、铅蓄电池制造、皮革鞣制、电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集中处理等行业及其他涉及重金属排放的新上项目应按规定进入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否则不予审批。
5.已经建成的上述重点行业项目未进入园区的,应尽快迁入相应环保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否则对其改扩建项目不予审批。
(四)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要求
根据《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及《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09〕80号),建设项目环评必须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1.所有新、扩、改建设项目,均应在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设置环境风险评价的专题章节。
2.环境风险评价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新、扩、改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如实做出评价,提出科学可行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
3.凡未按规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或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环保部门不得审批该建设项目。
4.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选址必须在依法规划的专门区域内,方可进行相关环评工作。
(五)建设项目审批的限制性要求
根据《关于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监督检查的意见》(环发〔2009〕62号),涉及下列情况之一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1.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坚决杜绝已被淘汰的项目以所谓技术改造、拉动内需为名义上项目。
2.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大,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项目,其环评文件必须在产业规划环评通过后方可进行环评审查工作,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3.对于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的建设项目、没有总量指标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
4.对于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可能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改建、迁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其他涉及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项目要从严把握。
(六)区域、流域和企业限批要求
1.区域限批或从严审批。对毗邻居民区的化工等有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要限批;城市规划区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园区之外,对有污染的新上建设项目要限批;对不认真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有较多未批先建项目、有较多不达标排放的区域内污水没有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的园区要从严审批;县(市、区)辖区内一年内出现3次及以上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6个月内对该县(市、区)新上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类建设项目实行从严审批。空气环境质量连续3个月排在最差的前3个点位且没有改善的,对其所在的县(市、区)的涉及废气排放的建设项目实行从严审批;对污染严重、防治不力的设区市或县(市、区)实行从严审批。
2.流域限批或从严审批。全省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厅确定的改善目标的,河流两侧5公里之内对有污水排放的项目要实行流域从严审批。流域水环境质量连续3个月超标倍数排在前3名的断面、超过达标边缘的河流断面,对其负有责任的县(市、区)的涉及废水排放的建设项目实行从严审批。
3.企业从严审批。企业出现一次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且限期整改未完成的,或已批项目未按规定时限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验收未予通过的,对该企业的新上项目实行从严审批;企业一年内出现2次及以上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存在信访案件未能及时解决的,一年内对该企业的新上项目实行从严审批。
(七)南水北调流域的有关要求
1.南水北调核心保护区外延15公里之内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15公里之外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应通过“治、用、保”实现区域污水资源化并做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削减。
2.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涉及重金属排放、危险化学品等对水源地可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
3.沿线区域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污染严重的项目。
4.南水北调流域其行政辖区内的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厅确定的改善目标的,对增加废水排放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新上项目一律不批。
二、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应遵循的其它原则
(一)涉及重金属排放的建设项目
依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51号)、《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56号)、《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山东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等文件:
1.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必须按照国家和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严格把关,必须有市一级区域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区域还必须有市一级污染防治规划,其规划必须通过规划环评审批。
2.遵循按照“以大带小”、“以新带老”以及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原则,明确具体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的替代来源,并经省环保厅确认指标,实现非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新增排放量零增长,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减排达到规划目标要求。
3.要科学确定涉及重金属排放项目的环境安全防护距离。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内建设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
4.对涉铅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选址,市、县环保部门应出具预审意见。
5.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实行集中处理制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集中处理场应当符合全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收集与处理发展规划和当地工业区设置规划。
(二)造纸等高耗水行业建设项目
依据《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27号)等文件:
造纸项目必须符合省级造纸行业发展规划和规划环评。对造纸等高耗水项目应按照不新增布点、“三不增加”(新鲜水耗用量不增加、废水排放量不增加、污染物排放量不增加)的原则进行审查审批。对确需增加新鲜水用量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先行获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取水许可文件。
(三)石油化工行业的建设项目
依据《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8〕68号)等文件:
1.原则上不再审批未列入已颁布行业专项规划且未通过专项规划环评的项目;
2.项目涉及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等活动的,在建设单位取得生产或者使用配额许可证前,不得审批其环评文件。
3.搬迁项目应对原址进行污染清除和生态恢复。
4.不得审批1,1,1-三氯乙烷、三氟三氯乙烷、四氯化碳和甲基溴生产装置。
(四)印染及染料行业的建设项目
必须实行集中供热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
(五)农药行业的建设项目
依据《农药产业政策》、《农药生产准入条件》及《山东省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等文件:原则上不再审批未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项目。
(六)热电行业的建设项目
1.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1〕55号),新建涉煤项目逐步试行煤炭等量替代,火电行业的总量指标实行行业控制,全省统一调配使用;
2.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141号),项目建设应符合市级及以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编制的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在已有热电厂的供热范围内,不重复规划建设企业自备热电厂;除大型石化、化工、钢铁和造纸等企业外,限制为单一企业服务的热电联产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