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22:3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朱绍中

(2011年5月13日)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本学期学校出台了《关于推进学科建设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关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实施办法》两份文件。下面我就推进该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第一,充分认识深化两级管理的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两级管理问题的提出不是孤立的,是和学校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年来,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学校向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任务仍然艰巨。一个好的学校、有进取心的学校,应该始终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寻找自己的问题和缺点的过程中,同时也在不断克服和改进问题的过程中去激发活力与创造力,这才是有希望的学校。目前,学校正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我们必须抓住“十二五”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和机遇期,勇敢、真正地实现学校发展方式转型,确保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发展方式转型重点要靠运行机制的转变,通过制度创新走出新路,为超越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考虑到各个学院发展情况的不同,学校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处理学院的每一件事情,唯有实行分类指导、差异化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支持和强化学院的核心作用,才能使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都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才能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正确理解两级管理的内涵,建立科学的两级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两级管理,应该以转变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提升管理水平为出发点,以制度创新与改革为重点,以目标管理和全程考核为切入点。在办学理念上,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和学科成果为落脚点,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在两级管理的推进中,要建立起“科学规划、目标管理、自主运行、过程指导、民主监督、动态考核”的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建设学科团队,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要建立起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充分体现教职工价值,有利于激发员工活力,科学合理、公开、公平、公正的人事分配和资源配置体系,实现压力的有效传递,调动起两个层面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和学院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

第三,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深化两级管理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去年年底,党中央决定把《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配套印发,就是要求要以党的坚强领导来保证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当前学校推进两级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加强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的职责。要落实好党管人才的工作机制,大力营造激发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好现有人才,要为广大教学科研人才提供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真诚合作、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对

于年轻教师要加强培养,通过团队建设和平台搭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推进两级管理,干部是关键。各级干部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要增强把握大局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破解难题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这里,还要对机关部处提些要求。实行二级管理之后,机关部处的职责在改变,并非做的事情少了,而是任务更重了。机关部处要在政策咨询、信息提供、资源拓展、项目争取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为学院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老师们、同志们,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两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和建校60周年!

如何落实“学术年”工作部署,切实提升学校整体学术水平?学校认为,推行校院二级管理改革,增强学院工作自主权,是重要途径之一。进一步完善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要充分认识在深化内涵建设中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总结前一阶段实施的经验、探索新模式新机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两级管理体制。机关职能部门要简政放权,切实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在指导、促进、监管二级管理上狠下功夫。各二级学院要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二级教代会、“三重一大”等制度,探索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参与民主管理的新载体,保障科学决策。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进一步理顺和规范

校院两级关系,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体制保障措施,更是学校主战场转入内涵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虞书记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办学活力、提高执行力,关键在人,突破口在于体制机制改革。目标责任制签约是起步,对干部来说,承担任务既是义务又是责任,要全力组织落实好全年任务,在7月份要组织进行中期检查。针对不同系列,在考核中要分类指导,强调质量和贡献度。机关直属部门要转变职能,服务于学院的质量要提高,并对学院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监控。职能部门和学院同步考核、责任连带。二是加强二级学院管理,逐步走向校院二级管理。二级管理推行后,学校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二级管理工作要整体推进,试点先行,海洋科学学院、食品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作为试点单位,要敢于创新、勇于先行。此外,虞书记还就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成本核算、定岗核编、教授治学、党建审批权下放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2011年是干部作风建设年,虞书记要求全体干部要聚焦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发展。

第二篇: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常州大学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学院的责权利关系,充分发挥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关系明晰、职责明确、权限规范、管理严格”的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切实推进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的步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就是要以责权划分为核心,整合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学院两个管理层级。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部门职能,明确学院的办学实体和管理主体地位,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作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第三条 学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单位,依法享有教学、科研、行政及财务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学院是学校党政领导下的二级管理单位,是学校的管理重心,负责教学、科研、学科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统筹管理,依照规章制度享有相应的办学和管理自主权。根据学校的规定或者授权,学院履行下列职责:负责内部机构设置、人员聘用和管理;开展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活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行使学校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条 学校对学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以考核评估为主要方式管理学院工作,以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为主要手段引导学院发展,以制度监督为主要途径规范学院管理权力的运行,形成职责明确、决策科学、管理规范、权责统一、监督有效的运行机制。

第五条 为促进有组织的重大科研和交叉学科研究,学校设立若干独立建制的研究中心(院、所)、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享有与学院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六条 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全委会是学校的最高 1 决策机构,学校的重要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涉及“三重一大”的问题由党委全委会或党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第七条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和行政主要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依法依规全面负责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第八条 学校各职能部门代表学校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对外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等方面制定政策、组织协调、进行监督评估、提供服务保障。

第九条 学校设置校务委员会,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中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学校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发展规划、经费预算、人事编制、资源建设、学生工作、教师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若干专门委员会,负责研究提出工作方案,贯彻和落实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决定。

第十条 学术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负责讨论和决定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风与学术道德等方面的重要学术事项。专业建设负责人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质量工程等方面具有主导权并承担建设责任,参与相关院务会议。

第十一条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学校通过建立完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第十二条 学校根据法律规定设立董事会,为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提供咨询、指导和监督,同时筹措办学资金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加强与地方、行业以及企业的全方位合作。

第十三条 学校根据法律规定成立具有法人性质的教育发展基金会,募集办学资金,奖励或资助学校师生。

第十四条 学校设立校友会和地方校友会,以激励校友、凝聚感情,弘扬母校优良传统,共商母校发展大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贡献力量。

第三章 学校与学院的管理权限和职责

第十五条 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总结评估。2.指导、审定和监督学院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学院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3.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并据此对学院下达目标任务、实行目标管理。

(二)学院方面

1.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并报学校审定。

2.组织实施学院事业发展规划,自觉接受学校的检查、评估和监督。3.组织落实学院任期目标和目标任务,接受学校的目标考核和评估。第十六条 机构设置

(一)学校方面

1.决定学校二级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调整。2.统一规划学院设置,决定或撤销学院设置。3.决定校级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设置与调整。

(二)学院方面

1.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或撤销学院所属系(所)并报学校批复。2.决定或撤销系(所)所属教研室(研究室)。3.决定学院内部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调整。第十七条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和组织实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案。

2.负责全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校工作,指导、检查、考核学院党委工作。3.负责学院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监督检查。4.核定学院干部职数及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任职条件。

5.任免和考核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院长、副院长等中层领导干部。确定科级干部的职数。

(二)学院方面

1.全面落实学校下达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任务,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2.根据学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及学校确定的编制数和岗位数制定和实施本学院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向学校推荐副处级及以上职务拟聘人选。

3.按照学校干部选任规定,确定科级干部及系(部、所)主任(所长)、系(部、所)副主任(副所长),并报学校批复。

4.负责本院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院安全稳定工作。

第十八条 人才人事工作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队伍建设规划,核定学院各类人员的编制和岗位数,规定各类各级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任职条件。

2.制定教职员工聘任、考核办法。根据学科规划和布局,以及专业建设任务,负责队伍结构、职称结构比例的控制。

3.负责学院工作的绩效考核、监督检查, 负责学院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4.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实施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奖惩。

5.评聘和考核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人员,聘任和考核副处级及以上职务岗位人员。

6.核定和调整国家政策性工资、各类保险、津(补)贴;制定学校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审定各学院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二)学院方面

1.根据学校队伍建设规划及学校确定的编制数和岗位数制定和实施本学院队伍建设规划。

2.制定学院内部聘任和考核的实施细则,并按规定的权限负责本学院教职员工的聘任和考核工作。负责计划外用工的聘用、考核与管理。

3.确定专业技术五级及以下、管理岗七级及以下职务岗位聘任人选,报学校备案;向学校推荐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上、管理岗六级及以上职务岗位拟聘人选。

4.负责制定培训计划,自主选派本院教师的进修、访学、非学历培训,自主管理使用师资培训费。对本院违纪职工提出处分意见,报学校审批或备案。

5.设置和调整本院内部的教学、科研、实验、行政等机构,并确定相应干部人选,报学校备案。

6.制定学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并报学校审定。第十九条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和相关规章制度。

2.负责学校学科建设的资源配置、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负责各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建设和管理工作。

3.制定学科建设评估和考核体系以及相关的奖惩制度。4.组织、协调学校重点学科的申报和校内审核工作。5.负责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评审与聘任。

6.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各类研究生招生计划和研究生培养规章制度管理文件,并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

7.负责制定研究生公共课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管理工作。

8.负责全校研究生教育中重大事项的处理,负责研究生课程成绩的复核和学位论文开题结果的抽查。

9.负责做好学位授予工作。

(二)学院方面

1.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统筹和协调本学院学科资源分配。

3.根据学校有关文件开展本学院学科的检查、评估工作。

4.组织、协调本学院重点学科和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和推荐工作。5.负责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审核与推荐工作。6.负责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7.协助做好学位授予工作。第二十条 本科教学工作管理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工作总体要求,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全校教学工作。

2.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负责新设专业的论证、评审。3.确立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指导学院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

4.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全校教学评估标准,组织开展全校性教学评估,实行教学督导制度。

5.组织开展全校优秀教学成果和优秀教师的评选。

6.负责全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学生学籍与注册管理。7.负责汇总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学项目和成果。

8.负责全校公共基础课、公共实验课的运行管理,以及全校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负责国家级、省级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二)学院方面

1.负责本院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制定相关专业建设规划,根据社会需求,在二级专业目录内自主调整专业方向。

2.负责本院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与管理,负责专业基础、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负责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3.组织开展本院教学改革,对学院各专业的课程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考试等教学运行过程进行管理和质量监控。

4.在资源共享的原则下,自主管理、科学使用学院各种教学资源。第二十一条 科研工作管理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科研工作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学校科研评价体系。

2.负责学校各研究机构、科研基地、科研联合体的建设和管理,各级政府部门设立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的申报、建设和管理。

3.组织国家和地方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和评估,负责校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

4.负责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管理,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5.负责学院科研工作考核。

6.组织校级重要学术会议,协调各学院学术活动。

(二)学院方面

1.根据学校科研工作规划和本学院实际,制定和组织实施学院科研工作规划,完成学校下达的科研任务。凝练研究方向,建设创新团队,组织本院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合作和科技服务工作。

2.建立本学院科研成果的申报、认定机制和相应的奖励办法,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院系的科研工作。

3.统一管理本学院所属的科研机构,组织、指导、协调本学院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4.负责本学院的学术交流工作,收集、统计和管理学院科技工作信息。第二十二条 学生工作

(一)学校方面

1.统一领导全校学生工作(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下同),制定学校学生工作的规章制度,对学院的学生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与评估。

2.负责制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全校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

3.指导、协调学院做好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聘任、培养和考核工作。4.负责编制学校招生计划,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与指导,以及招生就业宣传工作。

5.负责扶贫资助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应急干预体系建设,开展全校性学生资助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6.负责校级各类评奖评优工作,负责留校察看及以上学生违纪的处分工作,负责学生档案的转接与管理。

(二)学院方面

1.组织开展本院各类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根据学校规定,负责学生注册,处理本院学生的休学、复学等有关事宜,报学校备案。

2.组织开展本院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文化、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工作。

3.根据学校规定,负责学生素质测评和各类评优评先工作;评定和申报学生的助学金及各类奖学金;根据学校授权,负责记过及以下违纪学生的纪律处分,并报学校备案。

4.组织实施本院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聘任、培养和考核工作。5.根据学校招生计划,合理安排本院各培养层次招生计划,并报学校审定。协助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和新生入学工作。

6.处理学生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第二十三条 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总体规划和规章制度。

2.开展校际战略合作交流,协调各学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为各学院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搭建平台。

3.根据国家规划,组织建设海外孔子学院。

4.做好学校外事管理工作以及学校师生因公出国(境)的派出工作。5.组织中外合作办学及境外办学项目的申报工作。

(二)学院方面

1.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定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实施方案。2.独立自主地利用各种条件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第二十四条 财务管理

(一)学校方面

1.制定学校财务发展规划与建设计划。2.制定学校财经管理政策、财会规章制度。

3.积极筹措办学经费,编制学校财务预决算;按财经政策分配各类办学经费。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目标,安排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跟踪问效。

4.审核各学院财务预算、月度用款计划和学院财务决算。5.负责全校各类办学资金的管理和核算,集中管理银行账户和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6.组织对学院的财务管理和经费报销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核算、审计与分析。

(二)学院方面

1.作为学校的基层预算单位,负责制定学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2.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负责学院的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3.编制学院财务预算和月度用款计划并上报学校审核,严格按学校批复的预算以及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使用经费。

4.统一管理并按有关规定审批支配学院的创收分成经费、学院的各项科研经费(不含国家核拨的专项经费)。对学校切块划拨的经费具有统筹权、审批权和使用权,超支自筹,节余留用。

5.负责本院学生学费的催缴。学生缴费率与学院经费的核拨挂钩。6.负责专项资金投入的申报、组织实施和验收。

7.根据学院预算执行情况,编制学院财务决算并进行分析和自我评价。8.自觉遵守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第二十五条 公共资源管理

(一)学校方面

1.负责图书馆、校园网、公共机房、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公共资源的建设与管理。

2.负责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平台、学科重点实验室平台、工程训练实践平台等条件装备规划、建设与考核。负责全校公共资产管理。

3.制定仪器、设备等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基金管理及实验室改造。负责全校实验室与设备数据管理。

4.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制定公用房管理使用办法,推进办公、实验、科研等公用房屋的有偿使用,规范公用房申请、有偿使用、上交处置等工作流程,推进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教学科研装备平台的共享。

5.负责学校资产清查,建立资产信息库,制定资产配置标准,统筹学校资产的调配与处置。

6.对各单位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建立资产绩效评估体系。7.负责全校特种设备的监督和管理、公共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二)学院方面

1.负责本院实验室建设规划、设备论证、建设与考核。

2.负责本院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维修与管理;负责本院资产台帐管理。3.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教学科研装备平台的使用效率;配合学校推进实验、科研等公用房屋的有偿使用与调剂,实现资源共享。

4.制定本院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5.负责本院实验室安全运行和管理,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使用和管理一般及特种仪器设备。

第二十六条 除本章各条所作规定外,因工作需要,学院还需完成学校交付的其他任务。

第四章 学院工作会议制度

第二十七条 学院工作会议制度包括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的委员会会议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四项制度。

第二十八条 学院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负责讨论决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事项。

第二十九条 学院党委是本单位的政治核心,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宣传、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并为其贯彻落实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第三十条 学术委员会是学院的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本学院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负责本院人才选拔、教师评聘、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研究生录取、毕业论文答辩、教师科研成果申报等重大学术事务。

第三十一条 学院教代会是学院教职工依法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听取院长工作报告,讨论本学院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工作计划、队伍建设和经费使用等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五章 监督与考核

第三十二条 学院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工作制度,实行以院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自我监督、民主监督,保障教职工监督和学生评议监督,保证学校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学院权力的正确行使。

第三十三条 学院的人事安排、考核与奖惩、岗位聘任、进修培训、职称评定、津贴发放、财务预算及执行结果等方面的办法、措施、程序、结果等均须向全院教职工公开,实行提前公示以征求意见。

第三十四条 学校建立学院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对学院的行政监察、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学院教学、科研、学科、人事、学生、财务等方面实施细则的监督;对学院违反相关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三十五条 学校建立学院管理考核机制。学校成立学院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院任期和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方案,并逐步完善目标任务考核评估办法和量化考核目标指标体系,坚持绩效导向原则,坚持管办评分离,对学院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学院办学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学院通过落实目标,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过去颁布的有关规章制度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未尽事宜,参照国家和学校相关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由校党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在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指示,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确保我市事业单位改革全面落实、圆满完成。

刚才,XXX部长对我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了说明,这也是对改革方案的解读。我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全面贯彻了党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经过了深入调查摸底、充分谋划论证,通过了省委编委的审核,符合我市实际,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组织实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党政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三个方面认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

第一,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之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接续,要加快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提高治理效能,促进事业单位充分平衡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4月5日,省委书记XXX同志在省委第二十九次专题会议上,对深化全省事业单位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要求真改实改彻底改,进行“重塑性”改革,实现涉改事业单位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根本转变。我们要坚定改革信心、保持改革定力,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切实提高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加快推动XX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务实之举。“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的殷切厚望。当前,XX正处于爬坡崛起、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实现转型发展,必须把“转型为纲”这个导向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加鲜明地树立起来,着力构建与高质量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则是题中应有之义。目前,我市的事业单位集中了全市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通过深化改革、转变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释放其创新创造活力,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把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为体制机制转型的重要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激活人才技术资源,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蓄势添能。

第三,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推动公益事业均衡充分发展的迫

切之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公益事业的要求更高、更多样。近年来,我们组织实施了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去营利性改革,在强化公益属性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职能相近或交叉的事业单位重复分散设置在不同主管部门,导致人财物力重复投入;事业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等问题突出,偏离了公益性宗旨;一些事业单位规模过小,专业技术人员少,服务功能弱化;一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编制资源短缺,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短板。这些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历史性,导致了我市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不平衡不充分。这次改革,就是要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发挥好机构编制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事业单位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敢于向事业单位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开刀”,真正改出动力,改出活力,改出事业单位人员的获得感,改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任务

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这次改革要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稳步扎实推进为基本原则,在精简机构编制的同时,围绕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事业单位调整优化;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推进事业单位资源均衡配置;围绕公益事业集约化可

持续发展,推进事业单位科学规范设置。要重点从整体重塑事业单位、统筹推进相关专项改革、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完善支持保障政策、坚持和加强党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领导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突出“三个环节”(科学优化设置事业单位、规范制定“三定”规定、稳妥做好人员分流转岗和岗位的设置工作),具体落实24个规定动作。省委要求,市直事业单位改革在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各县(市、区)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这个时间节点只能提前,不能延后。目前,市级改革方案和各部门(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或机构编制调整文件已经制定完备,要在会后由指导组进驻发放。各级各部门要“照单作业”“按图索骥”“下棋落子”,确保各项任务蹄疾步稳、圆满完成。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加强党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领导,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必须贯穿始终。一是要把握政治建设这个灵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涉改单位职工真心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热心投入改革。二是要注重制度安排这个根本。健全党对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要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紧盯薄弱环节,完善工作

机制,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把所有事业单位打造成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和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注重精准施策,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党的领导制度安排到位、作用发挥到位、实际效果到位;在改革中要同步设置或调整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确保党的工作不间断、党组织作用不削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落空。三是要抓住领导班子这个关键。认真落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政策规定,把事业单位改革放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机构编制的全流程中统筹谋划推进,规范领导职数和岗位管理。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改革发展要求,选好配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

(二)以精简优化为目标,着力推进事业单位机构功能重塑再造。

优化协同高效既是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市的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一是着眼党对重大工作领导体制的变化,对党委职能部门及其统一归口领导管理部门所属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了系统优化;二是着眼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按系统、领域对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了整体重塑;三是着眼实施国家战略,应对风险挑战,对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了功能再造。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推动事业单位优化协同高效。一是要抓好顶层设计。从市级到县级,从部门到单位都要把改革方案设计好、制定好,把专业性、技术性、研

究性作为事业单位设立、保留、重组、重构的必要前提。要切实厘清政事关系、事企关系、管办关系,不能将由机关承担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交给事业单位承办,不能以机关的名义把该由市场做的揽在手中不放。二是要整合优化机构。对职能严重弱化甚至消亡、职能任务不饱满、长期不开展工作的事业单位,要采取直接撤销或者与其他事业单位整合等方式进行改革。要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要求,对职能单一、规模过小、职能任务相近或交叉的事业单位,进行合并重组。三是要严格精简编制。总的要求是,机构的总量和编制总数要大幅度减下来,这个坚决不能突破。要统筹盘活用好编制资源,重点用于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础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等问题,切实把该减的坚决减下来,该充实的全面加强,把编制用在该用之处,用在“刀刃上”。四是要妥善分流人员。省委明确提出,这次改革不搞“断崖式”精简分流。因改革中机构调整出现超职数配备领导人员、超岗位聘用人员的,保留现有待遇逐步消化;超编单位可实行“退3进1”,逐步将人员调整至编制以内;由不同类型事业单位整合组建的单位,暂维持原有经费渠道和保障政策,条件具备的同步调整到位。撤销整合单位聘用的编外人员、临时人员,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由各部门(单位)妥善处理。

(三)以建章立制为根本,着力完善事业单位治理体系。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逐步建立政事权限清单,探索实行机构职能编制规定,完善

章程管理。这是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举措。我们要把这些举措落实到改革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是要建立政事权限清单,理顺政事管办关系。这是规范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关系的载体,针对的是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注意做到定位准、边界清、责任明。定位准,就是要把重心放在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上。政府职能部门要从单纯注重本行业本系统公共事业发展向创造更多的公平机会和公平环境转变,从“办事业”向“管行业”转变,减少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赋予事业单位更大自主权。边界清,就是要全面梳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各自的管理事项,该规范的规范、该清理的清理、该下放的下放,真正划清两者在干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务资产、业务运行等方面的权限。责任明,就是要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准确界定相应责任,健全制度规范,既防止有权无责,又避免有责无权。二是要明确“三定”规定,明晰功能定位。探索实行“机构、职能、编制”规定,是落实机构编制法定化的重要举措,是明晰定位、规范运行、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的基本方式。去年党政机构改革过程中,我市实现了党政机关“三定”规定的全覆盖。这次改革将重新制定副县级以上事业单位的“三定”规定,作为落实机构编制法定化的重要举措。实施过程中,要规范履职行为,事业单位不得承担行政职能、以机关名义向社会实施管理,不得以机关影响力参与或干预市场竞争;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要突出主责主业、破除逐利机制。要规范机构编制,根据事业单位服务性和专业性特点,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合理配置

人员编制,精干设置综合管理机构。要规范制度执行,切实维护“三定”规定的权威性。三是完善章程管理,健全治理机制。对于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实行章程管理,是推进事业单位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要坚持把体现党的领导作为制定章程的大前提,实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科学民主管理与依法依规运行有机统一。制定章程要专门对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作出规定,对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和程序加以明确。要考虑不同行业的专业技术特点,尊重教学科研等内在规律,健全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章程制定、备案、执行的制度,构建形成运行顺畅、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现代治理机制。

(四)以服务大局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事业单位设置。

这次事业单位改革,我们坚持以服务政治大局、发展大局、民生大局为目标导向,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政策框架内,在机构限额内,因地制宜设置和调整了一批体现XX特色的事业单位。一是着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重塑再造事业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对XX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我们将市文化和旅游局的5个副处级事业单位调整为1个正处和4个副处,在机构编制规格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予以加强;在XXX文物保护所增挂关公文化研究院牌子,并从编制周转池中保证10个全额事业编制用于专项招聘历史、文化、考古等专业化人才;保留XX博物馆、XXX保护研究院、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副处建制;组建市文物保护中心,机构规格设置为正处级,并在编制分配上予以倾斜保障;

整合市蒲剧艺术研究所、市蒲剧音乐舞蹈研究所,组建XXX蒲剧艺术院,机构规格设置为副处级。二是着眼服务“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重塑再造事业单位。保留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和市政务大厅服务中心,将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并入市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将市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并入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整合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与市政府公共资金投资建设项目服务中心组建新的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三是着眼服务保障民生重塑再造事业单位。针对果业高质量发展,保留市果业发展中心,同时做好理顺归口和强化中药材事业发展工作;针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保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编制上予以倾斜;针对强化公众生命安全工作,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将市矿山救护队(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大队)更名为市应急救援大队,并调升为副处级规格,同时保留市防震减灾中心。四是着眼服务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重塑再造事业单位。予以保留加强党的建设、“三大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涉及党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领域的社保、扶贫、社会救助等机构,并在编制资源分配上给予适度倾斜。各县(市、区)也要坚持以服务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导向,结合本地实际,在政策范围和机构限额内,立足重塑再造改革要求,因地制宜调整、设置和优化事业单位,确保实现改革效益的最大化。

(五)以专项改革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

这次改革,我们坚持将专项改革和基础性改革同步实施、一体推进,全面理顺行政执法、教育医疗、生产经营和委托代管等事业

单位的管理体制。一是要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眼提高综合行政执法质量,加大跨领域、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力度,有效减少冗余执法力量,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实现执法效益最大化。我们严格控制行政执法机构种类和数量,除市场监管等5个领域和城市管理领域外,市县暂保留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卫生、劳动监察等领域执法机构,列为公益一类。同时,整合其他事业机构承担的执法职责,交由相关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或划归机关。二是要推进学校医院改革。着眼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将XX市信息工程学校并入XX市财经学校;积极推进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属“三个研究所”和市文化艺术学校改革工作,按照“校团合一”,推进教学、研究、创作、演出实现更高质量协调融合发展;协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市级层面保留适当示范学校,其余学校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逐步稳妥下放盐湖区管理。着眼持续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XX市急救中心(XX市体检中心)更名为XX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挂靠XX市中心医院,将市头针研究所更名为市脑病医院,将XX市口腔卫生学校附属口腔医院、XX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由市教育局管理划转市卫健委管理,理顺医院管理体制。三是稳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理顺政府和市场、事业单位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把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坚决交给市场,推动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我们按照转企一批、撤销一批、整合一批、转型一批的要求,将XX宾馆、市北赵引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夹马口引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等7个经济效益

较好的单位转企改制;将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汽车修理所等3个转企单位“封存”,实行人员只出不进、编制退一减一,稳妥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四是要理顺代管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根据省委要求,市直事业单位一般不再委托县(市、区)管理,可由属地管理的单位原则上予以下放。我们将市XX水库服务中心、市XX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市驻XX工矿区办事处、XX工程移民事务中心等10个代管单位下放所在县(市),纳入所在县(市)事业单位改革范围统筹设置。这些单位下放后,县(市)党委要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确保有效发挥作用。

三、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力有序推进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综合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事关群众利益,事关全市发展大局。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纪律观念,严格落实责任,推动我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这次事业单位改革在市委统一领导部署下,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地推进,决不能自行其是、擅自行动。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党组(党委)是改革的责任主体,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事业单位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抓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挂帅出征、靠前指挥,当好“施工队长”。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与各部门的对接,积极回应改革中的问题和诉求,重大问题提请市委编委会议研究审定。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要超前预判领导配备、人员安置、工资待遇中的矛盾和问题,及早谋划

制定配套的人事、财政、保险等政策,加强工作指导和任务落实,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改革风险。各级各部门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一体推动、有序衔接、环环相扣,共同把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这篇文章做好做实。

二要稳妥有序实施。这次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部门多、整合力度大,是对现行体制机制和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这段时间,从市级改革方案的制定,到各部门各单位具体实施意见的出台,全市上下经历了一个增强改革认识、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激发改革动力的过程,进展都比较顺利,彰显了浓厚的改革氛围。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和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研究政策措施,把问题考虑得更复杂一些、办法考虑得更细致一些、预案准备得更周全一些、工作做得更周到一些,做到蹄疾步稳、有序推进。要将改革实施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督查任务和巡察范围,对履行责任不力造成改革严重滞后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三要做好思想工作。事业单位改革必然涉及到职能、人员和编制的调整变动,直接关系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好思想工作至关重要。涉改单位要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涉改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正确对待个人进退流转,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正确对待岗位职务调整变化,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始终做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改革大局放在第一位,确保改革过程中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宣传部门要全方位多形式宣传党中央改革方针和省市改革举措,宣传我市改革的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宣传机构改革后新组建部门和各涉改部门焕发的新气象,集聚推进改革的正能量。要高度关注舆情,正确引导预期,防止和杜绝炒作。

四要严肃改革纪律。严守各项纪律是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迟滞拖延,决不允许搞变通,决不允许借改革之机突击提拔干部、突击进人、突击花钱。上级部门不得通过项目资金分配、督查考核、评比表彰等方式,干预下级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编制配备。要全面加强执纪监督,对改革中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同志们,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意义重大。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改革定力,落实改革举措,圆满完成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为奋力蹚出转型发展新路,乘势而上书写XX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第四篇:在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经过市委主要领导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我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从这次会议开始,我市事业单位改革进入整体动员、全面部署、市级先行、重点推进阶段。会前,市委编委和市委深化党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对事业单位改革进行研究,×书记作出重要批示。7月20日,市委编委会议专题审议通过了《×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反复斟酌、持续沟通,经省委编委审核批复实施,明确了改革的基本原则、方法路径和目标要求,体现了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悟、统一思想认识、严明纪律规矩、抓好组织实施,确保改革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

去年,我们完成了党政机构改革,今年接续递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这是巩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是巩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更是我市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实践要求。

一是要从党的事业和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社会民生事业依然存在薄弱环节,这对公共服务平衡充分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需要不断改善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事业单位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大会等,都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出重要部署。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时指出,强化事业单位改革是本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接续,要加快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提高治理效能,促进事业单位充分平衡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书记在省委第×次专题会议上以“强化使命担当,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为主题作了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就是动奶酪,就是要啃硬骨头”,要大胆先行先试,真改实改彻底改,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机构总量和编制总数大幅减下来,真正改出事业、改变养人、改进治理,为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增添活力。×书记一直强调事业单位改革是“重塑性改革”,显示了省委推进改革的坚定信心和空前力度,为我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定下了主基调。“重塑”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和“增增减减”,而是要将涉改事

业单位首先实现“归零”,全部推倒重来、优化重塑,实现脱胎换骨;就是要打破以往的框架模式,在全市的大盘子里统筹事业单位布局结构,重新明确定位、重新设置机构、重新整合职能、重新定岗定责,原有事业单位设置情况只作为改革的一项参考内容。我们一定要提高站位,将不折不扣完成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特别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落实省委“×”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的重要任务,切实增强推进改革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要从转型发展的高度认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紧迫性。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央和省委部署的重大政治安排,也是我市推进转型发展、巩固党政机构改革成果的重要配套举措。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指明的金光大道。我们之前开展的党政机构改革、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等多项重点领域改革都是转型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于为转型综改事业构建体制机制的“四梁八柱”,着力于解放生产要素、简化审批程序、深度简政放权,积极为转型综改激活发展动力动能。6月15日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市县事业单位改革有关事项》,×书记对市县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任务、方法步骤、组织实施、时间要求等做了全面细致安排。7月11日,省委组织部×部长在“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再次强调,要着眼于正本清源,确保事业单位实现重塑再造;要着眼于瘦身提质,确保事业单位职能效能全面提升;要着眼于精准施策,推动市县

事业单位改革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点多面广、情况复杂、时间紧迫,我们要全面认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牢牢把握×书记“先行先试、改革创新、蹚出新路”的要求,统筹谋划、突出重点、蹄急步稳、有序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三是要立足市情从重塑性改革的高度认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艰巨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部署,行政类事业单位行政职能全部剥离,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型改制稳步实施,公益类事业单位不断强化,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模总量偏大,“小散弱”情况普遍,事业单位布局结构不合理、定位不准、职责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模偏大。二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调整,部分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早与当初成立时的形势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是事业单位设置“小散弱”现象普遍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历史性,需要我们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中全面考量、统筹落实、彻底变革,实现从里到外的深刻改造和根本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增强新时代公益事业的发展活力。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党政机构改革以来,凡重要的改革,中央和省委特别重视顶层设计和试点引路。特别是对本次事业单位改革,中央和省委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安排。省委在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能源局所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前期试点工作,取

得了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经验。近期,省委编委下发《关于深化市县事业单位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市县事业单位改革实行机构限额管理和编制总量控制,进一步对市县两级事业单位改革作出清晰具体的要求,对机构编制限额比例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我们的任务就是围绕改革的任务和目标,坚决做到“按图索骥”“照方抓药”“下棋落子”。从《方案》中可以看到,我市机构精简率与省直部门一致,但编制精简率低于省直部门,这要感谢省委和省委编委一直以来对我们省会城市的关心和爱护。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方案》规定,认真贯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坚定执行、动真碰硬,实现涉改事业单位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根本转变。要坚决围绕中央和省市委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任务,突出事业单位重构重塑要求,思路不变、力度不减、步骤不少、脚步不偏,切实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在各系统内配置好使用好,进一步发挥好省会城市率先发展、辐射带动的标杆作用,回报省委对我们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倾斜,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释放动力、增加动能。

二、要把握关键环节,全面落实事业单位改革各项任务要求

事业单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是各级党政机关有效履职的重要支撑,是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高,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考验。我们一定要认真统筹

研究,科学规划布局,落实好“六个注重”责任,推进事业单位精简整合、整体重塑、功能再造,把落下的脚步追上去,把没做的功课补回来,实现资源配置更优化、权责关系更协同、保障服务更高效。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

要突出政治建设这个灵魂,在改革中要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坚持党建工作与事业单位改革同步谋划、同步推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安排周密、作用发挥周到、实际效果周全。要把握优化布局结构这个重点,强化公益属性,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治理效能,按系统或领域对相关事业单位进行整体重塑、功能再造。要聚焦重大民生民心工程这一目标,重点解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缺口,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础科研、公共文化用编需求,发挥好机构编制基础性作用。

二是注重瘦身与健身相结合。

要“减到位”。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着眼为科学治理服务、为转型发展服务、为人民利益服务,市级事业机构数量精简比例不低于×%,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一把尺子量到底,该减的要坚决核减,该合并的要坚决合并,该跨部门整合的要坚决整合,不折不扣完成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精简的目标任务。要“用得活”。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严控机构编制总量的前提下,“一提到工作就要求增加机构编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各级各部门要树立起向深化改革要编制、向科学管理要编制、向提高效率要编制的思想,通过统筹使用、创新管理、整合优化等多元举措,深挖编制潜力,理顺部门职责,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率效能。要“管得好”。注重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夯实基础,统筹盘活用好沉淀和低效配置的编制资源,完善编制使用和动态调整规划,创新市县两级编制周转池制度,将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引导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体倾斜。

三是注重推进跨部门整合、专项改革。

根据“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单位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单位负责”的改革精神和要求,经过通盘考虑、反复酝酿、慎重研究,此次事业单位改革加大了跨领域、跨部门整合力度。针对我市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中职能相近、工作相似的事业单位,重点从管理领域一体、研究方向类同、执法领域综合等方面推进职责相近的事业单位实行跨部门整合。同时,参照省直改革经验做法,围绕建立“有机衔接、有效互补”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和推动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做强做大等目标,统筹推进涉及跨部门整合的后勤、检验检测等领域的专项改革。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实行跨部门整合,打破了原有的隶属关系,变革力度大、涉及人员广、推进难度高,作为此次改革的重要内容,没有讨价还价余地,是一项必须全面落实、坚决完成的硬任务。各级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主动带头服从、带头引导、带头推动,以坚定的决心、严格的纪律、有力的保障,确保相关机构编制按要求按时限全面调整到位。

四是注重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在科学规范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注意做到定位准、边界清、责任明,既防止有权无责,又避免有责无权,逐步建立健全制度体制体系。要逐步建立政事权限清单,根据事业单位不同功能特点,逐步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要探索实行机构职能编制规定,逐项列清事业单位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职能,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职能。要完善事业单位章程管理,构建符合行业专业特点及教学、科研等内在规律的现代管理模式。要改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通过理顺领导体制和组织结构,健全决策议事、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形成运行顺畅、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现代治理机制。

五是注重分类指导推进。

根据事业改革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严格落实。要坚持“只减不增、多撤少建”原则,明晰事业单位和市场的关系,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生产经营活动坚决交给市场,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不再直接设立事业单位;可通过职能调整由现有机构承担的,不再新设事业单位。要厘清职责边界,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要突出主责主业,破除逐利机制,从事与主业相关活动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和监管。要严格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从严规范适用岗位、职责权限和各项管理制度,坚决防止把编外变成编内,部门(单位)擅自聘用的编外人员,不得由财政列支或变相列支。

六是注重机构编制刚性约束。

要坚持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和机构改革“六项纪律”,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决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改革的全流程和各环节。要树立“三定”规定就是法制的理念,根据事业单位服务性、专业性特点,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合理配置人员编制,精干设置综合管理机构。对不按规定履职、自行其是的行为,及时予以督促纠正。要加强工作监督问责,对于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及机构编制重大决策部署过程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擅自设立、撤销、合并机构或者变更机构名称、规格、性质、职责权限的,违规审批机构编制、核定领导职数,或者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的,要严肃问责,追究到底。

三、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圆满完成事业单位改革任务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综合性工程,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有力有序实施、严肃改革纪律,瞄准制约公益事业平衡充分发展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补齐公益服务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预期成效,让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一是压紧压实责任。

各级党委(党组)要全面提升政治站位,以对转型发展大局负责、对人民根本利益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加强对事业单位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抓好抓实抓细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市四大班子和常委部门要当先锋做表率,提升责任感使命

感,增强走在前、干在先、带好队的政治自觉,为全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好路、树好标杆。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工作指导和任务落实,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与各部门的对接,积极回应改革中的问题和诉求,重大问题提请市委编委会议研究审定。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各项工作一体推动、环环相扣、相互协作,共同把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这篇文章做好做实做出彩。

涉改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作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市委整体安排,科学合理地制定改革方案,细化形成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要围绕本部门主责主业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梳理总结,及时把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成果,运用到日常管理中,实现改革管理协调运转。要注意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把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确保年底前市级改革要全部完成,2021年×月底前县级改革要全部到位。特别是,市直各单位要在完成本部门改革任务的同时,积极帮助各县(市、区)的对应业务部门出谋划策、解决问题,但绝不允许条条干预机构设置等机构编制事宜。

二是有力有序实施。

始终坚持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又要稳妥顺利深化改革。各级各部门要在《方案》的指导下,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合理待遇,引导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改革信心,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和隐患要早发现、早研究、早防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特别是,要统筹疫情防控和深化改革,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大,风险挑战因素多,需要我们加强风险评估和预研预判,周密制定应急预案,尽可能把涉稳因素和困难问题想细想全,及时化解矛盾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是严肃严厉纪律。

在改革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六项纪律”,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不允许迟滞拖延,不允许搞变通,不允许借改革之机突击提拔干部、突击进人、突击花钱。上级部门不得通过项目资金分配、督查考核、评比表彰、达标验收等方式,干预下级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编制配备。要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对于低估国有资产价值或利用各种形式侵占国有资产的,要依法处理。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改革的公开、公平、公正,对改革中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同志们,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影响深远。我们要切实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热情转化为落实改革任务的信心、勇于改革攻坚的动力,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更高的政治智慧,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主动攻坚,努力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新成效,推动机构改革“物理变

化”产生“化学效应”,持续激发和彰显改革发展新活力,乘势而上,书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第五篇: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参考

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参考范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坚定改革决心,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咬定目标、迅速行动,扎实做好我市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市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X月X日X市委编办批复,同意我市报请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方案》的正式获批,标志着我市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全面启动。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是中央和省委、X市委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县级事业单位改革必须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通过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我们要进一步解决事业单位与新阶段、新使命、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进一步理顺事业单位的机制体制,孕育出转型发展的新生力量,为我市大力实施“四梁八柱”产业提升战略注入强大动能。刚才,X同志对《原平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作了全面解读,X同志就相关纪律和作风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家要认真贯彻执行。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是要从党的事业和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重大调整和顶层设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事业单位改革,2020年2月14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指出,强化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接续,要加快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提高治理效能,促进事业单位充分、平衡、高质量发展。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是要从转型发展的高度,认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紧迫性。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央和省委部署的重大政治安排,是我市推进转型发展、巩固党政机构改革成果的重要配套举措,也是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这次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公益事业布局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衡、质量效率不高的问题,推动公益事业平衡、充分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要从重塑性改革的高度,认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艰巨性。目前,我市有X个事业单位(其中涉改事业单位X个,另有学校、医院、群团、协会、联社、执法队、开发区等X个单位不参与这次改革),X个事业编制。在这些事业单位中,编制10名以下(含10名)的单位多达X个,占涉改事业单位的X%。这些事业单位为推动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公益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事业单位布局结构不合理、定位不准、职责不清、效率不高的情况。这次改革,就是要从事业需要出发,设置机构,从总体上把机构数量减下来、把编制规模降下来,真正改出事业,改变养人,改进治理。

二、锚定方向,坚持原则,牢牢把握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目标任务有两个:一是要依法、依规、依事业需要,设置事业单位。二是要精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改革推进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坚持、四个着力”:

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加强党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领导。事业单位量大面广,大部分直接面对基层、服务民生。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和履职尽责各方面、全过程,融入事业单位治理各环节。要始终把握政治建设这个“灵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支持改革。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公益事业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改革要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着重保基本、补短板,盘活用好编制资源,引导人、财、物等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及生活困难群体倾斜。通过改善公益服务供给结构、创新服务提供方式、提高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坚持以优化布局结构为重点,着力推进事业单位功能重塑再造。事业单位的整体性功能重构,要真正坚持从事业需要出发,完善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提高效率效能,努力实现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根本转变,在实践中用一流的工作业绩,彰显机构改革的成果。必须把坚持高质量转型发展,贯穿改革全过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重要指示,聚焦服务转型发展,对事业单位进行优化整合,组建新机构,赋予新职能。

四是坚持以优化、协同、高效为原则,着力理顺体制机制。这次事业单位改革,既有跨部门整合的,也有部门内部事业单位之间整合的,改革力度较大,涉及范围较广。市直各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依事业需要,把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贯穿事业单位改革全过程。要确保新旧职责无缝衔接,不能出现断档、缺位的情况。同时,市直各主管部门要在市委编办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新组建单位尽早规范运行。

三、抓住关键,有序实施,推进机构、职能、人员全面融合,不断释放改革“化学反应”

可以说,这次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力度更大。必须抓住关键,重点发力,精心谋划,在确保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地推进改革。

一是要抓好事业单位整合重组工作。改革势必涉及部门利益调整分配,也关系到广大事业人员的切身利益。这次事业单位改革整合力度空前,X市给我们原平市定的是X个事业机构,也就是说,要将涉改的X个事业单位,精简到X个以内,精简比例为X%。在事业编制总量控制上,X市确定原平市的总量是X个,比现有总量少了X个。同时,省里明确学校、医院的编制不能精简,乡镇所属事业单位的编制要适当增加。因此,在扣除全市学校、医院、乡镇的事业编制后,全市现有事业编制总量为X个,按照市里减少X个编制的要求,至少要精简X%。因此,改革后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数量减少了,编制精简了,那相应的职数也减少了,就会有超职数、超编制的情况。为了稳妥推进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这次改革不搞“断崖式”分流人员,因改革中机构调整,出现超职数配备领导人员、超岗位聘用人员的,保留现有待遇,逐步消化,超编单位在补充人员上实行“退3进1”(退休三人方可进一人),逐步将人员调整至编制以内。这些政策措施,市直各部门的“一把手”要给大家讲清楚、说明白,让大家消除顾虑。同时,市直各部门(单位)要依据事业单位整合重组情况,统筹改革后各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及编制等情况,谋划组织好人员转隶工作,并按照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的要求,做好人员转隶涉及的相关调整备案工作。

二是要抓好重塑性改革后的“三定”工作。此次改革,X市给我市确定的科级机构限额是X个(不含综合行政执法队、学校和医院),要求我们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科级事业单位“三定”的制定。虽然看起来还有时间,但任务相当艰巨。因此,不论是市委、市政府的X个直属事业单位,还是部门所属的科级事业单位,在市委编委批准本部门的改革实施方案后,要严格按照下达的编制职数,迅速抓好“三定”的制定工作。要根据事业单位服务性、专业性特点,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合理配置人员编制,精干设置综合管理机构,优化业务板块和服务流程。市委编办要加强指导,抓好审核,及时提交编委审定。

四、压实责任,做好保障,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把积极、稳妥、统筹推进贯穿改革全过程,统筹好事业单位改革各项任务,形成事业单位改革合力,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涉改人员思想,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一要压实领导责任。深化党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全面领导,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要既挂帅又出征,当好改革的引领者、推动者、促进者。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指导,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与各部门(单位)的对接,回应改革中的问题和诉求,重大问题要提请编委会议研究。

二要周密安排部署。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党组(党委),承担本部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严格按照改革方案和时间要求,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推进,确保改革过程中人心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保持工作连续性。

三要加强舆论引导。坚持正面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自觉服从改革、积极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进一步营造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用改革成果鼓舞士气、凝聚力量。

四要严明各项纪律。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加强纪律监督,确保改革平稳顺利。

同志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是对全市各级各部门的现实考验。原平近年来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我们的干部是识大体、顾大局的,是经得起各种考验、战得胜各种困难的。这次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也必将再次证明这一点。只要我们上下同心、集中发力、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就能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深化机构改革任务,就能全面激发我市事业单位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为推动原平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下载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5篇

    书记在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大会。主要目的有四个:一是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把试点作为转型......

    在市本级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召开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部门、单位负责人和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会的精神,对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在经典诵读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开展经典诵读行动,营造浓厚书香氛围今天上午,我们召开了一个关于读书的专题会议,刚才,实验小学的师生为我们展示了“中华诵〃经典诵读”的精彩片段,南村中学和高级研修学校的两位......

    在全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上讲话

    在全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工作动员会 上的讲话 同志们: 当前是各项工作任务最为繁忙的关键时期,我们决定召开这么大规模的会议,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和全......

    在2020年重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在2020年重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对年底前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传达了上级指示精神。对此,我们要吃得准、想得透、接得住。大家必须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迅速地......

    在财政部门预算布置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局预算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财务管理暨2010年部门预算布置会议精神,总结以前年度预算工作,落实各项任务,布置2010年单位预算;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

    在2011年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在2011年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谋划部署工业......

    在区委重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在区委重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同志们: 按照区委的安排,我就抓好今年的组织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抓好今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去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