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新闻的大稿思路
“大学生志愿者”大稿思路
主题:尽量参考南方周末去做,发掘出一个人,然后深入的了解他从进入大学到现在的志愿者活动,发觉其中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志愿者协会李响、赛扶团队的事迹
大概的思路:
1、采访李响,然后把她进入大学以后所有的志愿者经历问出来,然后写成一个叙事性的文章。主要的采访思路就是深入的了解到她从进入大学到现在的志愿者活动,采访出她所经历的成功与挫折或者失败。(文章可以按照时间顺序)
2、了解赛扶团队,利用自己的优势。把赛扶团队的“失败”经历穿插在李响到的经历中。
3、查找有关资料,深入的了解中国大学成功或者失败的大学生志愿者案例,并且超找中国关于大学生的相关政策。
采访注意:尽量以谈话的形式展开。
采访李响问题:
1、请你详细地谈谈自己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了青协?(报社团的时候都有那些经历?并且是什么使你最终选择了报青协?)
2、在你刚进入青协,你对它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大一
3、在你大一的时候你曾经参与过那些志愿者活动?请你详细地谈谈。
4、在大一的你们参与或组织这些活动的时候曾经遇到了那些困难?当时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例:在支教的时候,受支教的学校不愿意打乱他们的进度;在组织某一活动时,因为没有经费或者在申请教室方面遇到了困难;在组织某一活动时,你们是否付出很多努力后却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5、大一的时候你们的志愿者活动肯定也有很多成功的事情,那都有那些成功的事情?请你详细的谈谈。
大二
6、当时为什么选择留在了青协?这里有什么吸引你并最终使你留在了这里?
7、在大二时,你参与了组织一系列志愿者活动,这其中肯定有很多成功的事情,那请你详细地谈谈这么长时间里你都参与组织了那些活动?
8、在这么多活动里,有没有在组织一些活动时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困难都有哪些?但是是怎么克服的?
9、你们现在正在进行或者将要哪些志愿者活动,组织这些活动时遇到了哪些苦难?
采访赛扶团队的问题:主要抓住赛扶团队失败的经历(比如赛扶的“沃尔玛—助力女性”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赛扶团队去支教时一孩子告诉王轶伟的话)
然后超找关于中国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资料,他们曾经而且现在仍然工作在四川灾区。
第二篇:新闻单元教学思路
在“新闻”单元的视野中备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单元教学的构思:
本课属于教材中的新闻单元,有四篇课文: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定位为“特写”)
报告文学《包身工》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
本单元有多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先读其他几篇较容易理解的课文,复习、巩固新闻知识之后,熟悉了一般新闻的常规样式后,再来读本文。在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属于新闻文体的“变式”。只有掌握了“常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变式”。还可以做此处理:让学生自己找一篇“标准”的新闻(或自认为不错的新闻);教师找一篇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或解放事件的1945年的新闻,与本文作对比。
如果不做任何铺垫和准备,如果没有单元意识,就本文读本文,很容易造成教学目标的模糊和教学意图的茫然。
作为单元教学的设计,单元内的一组文章都可以处理成新闻知识的例文。当然,本文也可以处理成定篇,但定篇的解读也一定少不了形式的鉴赏,没有新闻知识的准备,就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对本文的全面解读,很容易止于对内容的大概了解、对部分语句的揣摩而已,不足以教出定篇的味道。
课文教学,要突显文本自身的特点,不能把所有文章都教得千篇一律。就本文而言,我想抓住“新闻”二字做文章。这是因为:
一、课文本来就是新闻名作;
二、本文题目又自称“没有新闻”(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三、本文乍一看来,的确不“像”人们常见的新闻。课前的学生调研:
(1)学生在初中学过哪些新闻作品?(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有毛泽东的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他们对新闻有哪些了解?他们印象中的新闻是什么样子?
(2)学生对“奥斯维辛”有些什么了解?看过哪些二战集中营题材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初中教材中,也有这类的课文)语文知识的研究: 对于新闻,高中生应该了解哪些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即“什么是新闻”与“怎样读新闻”)?(学生应掌握的语文知识)
再退一步,先看看我们教师对新闻又有哪些认识?(教师的语文知识)新闻的基本特点:
内容上:真实、及时(时效性)、有意义的、引人关注的人物和事件(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形式上:比较短小、倒金字塔结构、五“w”要素„„ 怎样阅读新闻?
一般而言,阅读新闻不需要逐字逐句地鉴赏,只需快速、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另外,要善于区分事实与观点,学会批判性阅读;再深一层,是能领会新闻文字背后的情感态度或意识形态(比如:说了什么,不说什么,大说特说还是一略而过,乃至放在什么版面、什么时段)。这三点,也就是阅读新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但我们的教材中,很少有提供上述训练的合用的新闻作品。
本文,不适合在新闻的形式方面展开教学,也不适用于训练阅读新闻的一般方法。所以,打算在新闻内容的三个特点展开。(1)真实。这一点没问题。
(2)及时。本文标题“没有新闻”,是指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历史,这里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事件;本文记述的不是14年前的大屠杀事件,而是14年后人们参观集中营的事件,因为这是1959年的当下事件,所以并未失去新闻的“实效性”。——明确这一点,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本文内容的重心。
(3)有意义的、引人关注的人物和事件。本文记述人们14年后参观集中营的情景,意图是让人们不要遗忘历史。所谓“没有新闻”,以及开头结尾的对比场景(最可怕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意义就在这里!——明确这一点,使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将不止于对法西斯的仇恨,更是对历史不容遗忘的理性深思;使学生明白:优秀新闻永恒的生命,在于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情怀,而不是盲目地追新猎奇。教学重点:
始终抓住“新闻”这根主线,让学生在复习新闻一般特点的基础上,把握本文别具一格的特点,懂得新闻深层的价值(社会关怀)。教学难点:(1)怎样照顾学生与时代背景的隔膜,缩小心理距离?
(2)学生对含蓄文字的感悟鉴赏能力不足,对一些难句的理解和体会,需要不少时间和铺垫。
(3)这节课又不能上成德育课、历史课,怎样把内容理解、情感教育与新闻知识结合好? 教学目标:
1.赏析《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理解本文成为新闻史名篇的原因,受到反法西斯教育:增强对遇难者的深切同情,对历史不容遗忘的理性思考。(定篇)2.通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了解新闻的变式,懂得优秀新闻永恒的价值在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良知,以及对司空见惯现象的敏锐的感知与捕捉能力。(例文)
3.在研读过程中,继续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1)品味语言文字,用心体会内涵;(2)鉴赏优秀作品,不仅理解内容,而且关注形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
问题是带领学生有序而深入地研读课文的线索。一节课的流程顺畅、环节清晰而紧凑、重点突出、学生思维被激活,关键在问题的设计。如果要简化头绪,可设计两个问题:
1.本文是不是新闻?如果不是,为什么?如果是,它和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同时指向内容理解和形式把握。提问的目的: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
2.本文作为新闻史上的名篇,有什么震撼人心的力量?力量从何而来?(这一问题,也同时指向内容与形式)教学基本环节:
1.导语(2分钟):我们从预习中得知了什么?提问学生(1分钟)。教师:了解了奥斯威辛;知道了这是新闻史的名篇。二战与集中营题材的作品很多,为什么这篇成为名作了呢?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导语的价值,一是拉进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二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营造情境,激起阅读欲望。三是摸学情。
2.默读(3分钟):准备谈阅读感受,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是感到有味道、值得深入揣摩的语句。(如果发现学生预习不足,对课文不熟悉,就压缩时间)——除了自由发言,还要指名提问,关注后进生(任何人只要认真读,都会有感受,有问题)。
3.学生谈感受,提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概要板书。谁能回答问题就先回答。(10分钟)。
——以上环节(10—15分钟)的目的是:(1)让学生亲熟文本,培养用心读书的习惯,而不是让多媒体材料先声夺人。(2)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以学生的感受和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3)侧重文章内容的初步理解。(后面的环节,则要侧重形式的鉴赏)
4.学生如果读不出来含义,或者对文章的情感体会不深,不要紧,这很正常。阅读需要背景,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切。现在播放一段图片资料(3分钟),再来谈谈你对文本的理解。
第2次谈理解(2分钟)。共5分钟。
5.刚才是同学们提问,现在我提出问题:讨论三个问题(20分钟)。(这些问题如果在第一个环节已经被学生提及,就作为总结强化)——这些问题都是教师预设的,是教师根据个人的阅读感受、解读思路与教学目标来设计的。如何处理好完成预设与随机生成的关系,真是一个教学难点!
问题一:题目叫“没有什么新闻”,文章乍一看也不像新闻,但从注释中我们又知道这是新闻名篇;那么,(1)作者说的“没有什么新闻”是什么含义?(2)你认为本文到底是不是一篇新闻?——此问题不好一下子解决,可以暂时悬置,通过下面的问题再一步步展开。(3)你认为新闻的标准是什么?(复习、巩固新闻知识)学生自由谈,教师最后明确:
内容方面:(1)真实;(2)及时;(3)有意义的事件。
形式方面:(1)突出事件,以叙述为主,很少有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2)语言直白,很少有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语句。内容方面:
新闻都是记事的,本文有没有事情?如果有,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这些事被作者称为“没有什么新闻”,那他为什么又要写下来?
——明确:有,是14年后人们参观集中营的事。出于一种非写不可的冲动。(1)真实。这一点没问题。
(2)及时。本文标题“没有新闻”,是指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历史,这里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事件;本文记述的不是14年前的大屠杀事件,而是14年后人们参观集中营的事件,因为这是1959年的当下事件,所以并未失去新闻的“实效性”。——明确这一点,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本文内容的重心。
(3)有意义的、引人关注的人物和事件。本文记述人们14年后参观集中营的情景,意图是让人们不要遗忘历史。所谓“没有新闻”,以及开头结尾的对比场景(最可怕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意义就在这里!——明确这一点,使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将不止于对法西斯的仇恨,更是对历史不容遗忘的理性深思;使学生明白:优秀新闻永恒的生命,在于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情怀,而不是盲目地追新猎奇。形式方面:
本文的叙事有什么特点?——明确:突出参观者的主观感受,忽略具体的路线和客观的物件。
本文作为新闻的变式,其独特在于:没有突出事件的经过,而是突出印象和感受;
问题二:文章重点既然在感受,那就挑出描写参观者感受的句子,体会参观者的心情,再说说这些语句又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心情?
问题三:本文成为新闻名作,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发散性问题。比如:开头结尾的场景对比,比如标题的新颖夺目,比如文中营造的强烈反差)——此问题导向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和鉴赏(开头结尾,雏菊花,姑娘的照片,祷告);归结到一点:新闻的永恒价值和艺术魅力,在于记者的社会良知!(普利策的引言之后,学生齐读第6段,烘托气氛)
6.最后5分钟:第3次谈感受和理解(递进到理性层面:本文的深入阅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课后作业:
《奥斯威辛》——新闻变式的赏析。
要求:500字。注意:结合“新闻”的文体特点来谈;可以和其他文本进行比较。教学反思:
在两个班试教,均没有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仅仅涉及作品内容和语句的理解,没来得及在“新闻”知识上展开讨论和提升。
对于学生的调研、学情的把握,我所疏忽的是:(1)学生对文本有无兴趣?特别是当我执着于追问本文是否新闻时,学生反应漠然,用本班老师的话说,就是“管它是不是新闻,爱是不是”。这再次启思:问题是谁提出来的?是教师预设的还是学生自然产生的?又怎样使教师理解的深度有效转化为学生的思考兴趣?(2)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文本理解与感悟能力欠缺,也就是说对这样的作品“没有感觉”,提不出问题,怎么办?这时候,是教师径直抛出问题,还是想办法让学生谈感受?而他们连感受也无从谈起时,又怎么办?(3)用多媒体材料创设情境,的确能很快感染学生,但我又不想让音像材料先于文字,剥夺了直面文本的挑战。莫非,面对这样的文本、这样的学生,就必须让音像材料先行? 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从课程目标、文本特点的角度考虑,也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时间情况。比如本文,研究新闻的变式与价值,固然是深刻的;但学生的“前知识”基础薄弱——包括新闻知识的基础和文本感受能力的基础,课时又有限,是否应该简化我的教学目标呢?是否仅仅读懂本文,获得一些感受,就可以了呢?
学生的前知识基础薄弱。比如提问:新闻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新闻,大多数学生竟一片茫然,这也要反思在前几节课上,有关新闻的知识,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教师是已经明确告知学生了,但为什么他们几乎什么也没有记住?是教学方法有问题(死记知识要点,而不是从生活中阅读报刊的经验出发,真正使他们理解新闻的特点),还是时间紧张,对这一知识只能蜻蜓点水,来不及深入领会?——这一现象,让我深入思考单元教学的问题。
课时紧张的普遍困境,使我又想起怀特海的名言:“所教的知识不在于多,但凡有所教,就一定要教活,教透彻。”目前,高中新课程的教材容量大,篇幅多,又都是精品,如果总是这样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是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可以设想一下:每单元重点教一两篇课文(甚至只能是一篇),其他的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完成学习任务(比如给一节课,教师不讲,只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自主完成)。具体到《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大概一节课真是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的,所以必须用两节课。
第三篇:新闻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新闻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培养目标准确地定位关系到新闻专业发展的方向前途,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影响,突出文经新闻专业的实践性特色,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信息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新闻采编制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相应素质为主旨对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调整。
首先,现有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较为薄弱、缺少职业技能培养等不足,需要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在现有的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长此以往,一味地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缺乏探求和创新的精神,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和必要的职业训练,从而逐渐丧失了专业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我们应该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做到以下几点:
①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② 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③将相关职业资格鉴定内容引入到专业教育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④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应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
具体而言,大一的学生刚入学,有一个适应过程,高中阶段的“高压学习”惯性依然存在,这个时期的学习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特点,在上半学期完成大学所有公共科目的学分。等到了次年的下半学期,学生们开始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一时期,应该高密度地进行各专业理论的锤炼,让他们打下一个理论的扎实基础。而到了大二时期,应该是进入“理论+实践”的关键时期。这一年,学生们在继续学习有关专业理论的同时,学校应该在校内开设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利用现在DV机普遍的优势,针对国内外新闻事件,模拟开展一些采访活动。活动涵盖新闻选题、策划、采访、拍摄、制作和播出宣传全过程,努力地在院系内形成一个模拟媒体的浓厚氛围,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综合性的锻炼。针对个别优秀节目,可推荐到本市媒体中播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大三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学生经历了一年的校内模拟操作后,鼓励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结合新闻专业的大小实习,走进各色各样的媒体单位和公司,在实实在在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由于大二阶段的校内实践,大三时的学生自然不会有上手难的压力,上手快会受到各用人单位的青睐。更多的、真真正正的采访、制作机会就会摆在他们面前,这一年的真正磨练才会让他们的理论得到最佳的初步认证,也会让学生们增强走入社会的自信。大四阶段,要求在我的学子们全部返校,暂时放弃各种实践,沉下心来总结两年来校内、校外的各种实践,谈体会、写论文、找定位、谋未来。学生们经过大四一年的理论和实践沉淀,会变得更加的成熟,会对传媒特质的理解更加准确、到位,对自己也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总之,这样的学生,才会是一个有理论、有实践的可用之才。
三、专业教学思路的改革
新闻专业在现有的教学、考证、实习实训等特色的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确定能力培养目标。恰当调整重组课程。采取的措施有:
1、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与课程定位,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
2、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学习、现场教学、课外实习和专业实习等环节。
3、进一步完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辟更多稳定的实习基地
4、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自愿的前提下,专业老师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学术研讨或者考察访问的机会。
5、本着“服务地方文化,拓展传播媒介”的方向,将开设“影像拍摄”特色课程,该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配套实践课程。现拟与培养方案中的“新闻小实习”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时间。本课程通过系统介绍闻摄影、摄像理论与技术,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新闻拍摄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成为学生将来走入新闻工作岗位的重要技能。
6、建立“文经学院数字全媒体实训创作中心”,通过实践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甘于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勇于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勤于发现问题的思考习惯;善于践行想法的实践能力;乐于沟通协作的团队观念。
第四篇:《做新闻》读书笔记
《做新闻》读书笔记
凤凰传媒10研李爽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 “难读”的书,因为作者站在社会学的视角,运用诸多社会学的理论来解读新闻生产,对社会学相关理论的陌生加重了我阅读的难度,故花了些时间先把稍不易理解的社会学名词整理了一番,在基本了解这些词语和理论的大意基础之上再来看这本书,难度减轻一些。
一、名词梳理
(一)知识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是研究知识或思想产生、发展与社会文化之间联系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又称思想社会学。1924年,德国社会学家M.舍勒在《知识社会学的尝试》一书中首先使用“知识社会学”的名称。这里的“知识”一词的含义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法学观念、伦理观念、哲学、艺术、科学和技术等观念。知识社会学主要是研究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文化制度、历史情境、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等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研究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学本身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学转向研究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联系的结果。曼海姆是继舍勒之后对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著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导论》(1929)、《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1940)、《知识社会学论文集》(1952)等。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对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各种观念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有控制的经验研究,找出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的联系,然后由经验研究上升到认识论高度,探讨思想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真实程度,确定思想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及其结构,建立起检验知识或思想的正确标准。他所说的社会存在,主要指知识或思想以外的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包括阶级、社会地位、职业群体、代际关系、生产方式、权力结构、历史情境、竞争、冲突、流动,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社会思潮、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等。知识社会学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基础、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形态和存在的关系。当代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愈来愈走向经验研究,主要是研究知识的生产、储存、传播和应用。当代大规模的知识生产和传播,造成一种知识密集的社会。社会学愈来愈重视知识在社会发展、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涉及知识或思想在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一系列问题。
(二)常人方法学
常人方法学也称民本土方法论或俗民方法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芬克尔。常人方法学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辨证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身性。这就是说,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对人们行动的理解应该是对其实践系统的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和社会行动具有“索引性”,即当事人的实践活动运用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进行。由于日常语言和实践行动是以“索引性表达”的方式进行的,所以仅从遵守规则的角度来考虑行动问题并不合适。行动(或表达)的“无尽索引性”表明,对它们的意义必须诉诸索引及其行动表达的意义才能理解。
(三)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概念的最初步的涵义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但在不同的领域中,主体间性的意义是有差异的。在主体间性概念的形成历史过程中,事实上涉及了三个领域,从而
也形成了三种涵义不同的主体间性概念,这就是: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解释学)的主体间性。社会学(包括伦理学)的主体间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涉到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哈贝马斯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他提倡交往行为,以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包括哈贝马斯在内的主体间性理论都具有乌托邦的性质。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间性意指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它关涉到知识的客观普遍性问题。最早涉及到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胡塞尔建立了先验主体性的现象学,把先验自我的意向性构造作为知识的根源,这就产生了个体认识如何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为了摆脱自我论的困境,他开始考察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认识主体之间的共识或知识的普遍性的根据是人的“统觉”、“同感”、“移情”等能力。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概念是在先验主体论的框架内提出的,只涉及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认识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因此只是认识论的主体间性,而不是本体论的主体间性。
(四)框架理论
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戈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加姆桑(Gammson)在高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这里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并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对于作为动词的框架,学者们对于它的具体机制作了许多的研究,并且有不同的说法,如基特林(Gitlin , 1980)认为是选择、强调和排除,恩特曼(Eentman)指出是选择与凸选,而台湾的钟蔚文与藏国仁认为是选择与重组等。中国学者潘忠党认为,框架的分析,“是一个关于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的研究领域”。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源自高夫曼的思想。坦克德(Tankard ,1991)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Woo, 1994)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框架可以界定为采取一种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增加和精心处理等方式,通过标题、导语、引文和重要段落的体现,对新闻内容做出报道的做法。如对恐怖主义的报道。新闻框架影响了受众如何想,影响受众如何处理和储存信息,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到事实的某些方面,从而使其忽略其他方面。长期的狭隘的程式化的报道难免会产生刻板印象,框限了受众的主观认知世界的活动,忽略了框架外的世界。但受众也是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事件进行主观解释,并建构社会现实的。因此,在社会现实的建构中,存在着新闻工作者的框架和受众个体的框架,两者之间不一定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五)自反性
书中这样解释自反性:它涉及现象的语境嵌入。它指叙事被嵌入叙事本身所刻画,记录和构成的现实之中。说话所传达的意义是在实际交谈过程中通过就地进行的谈话运作方式
产生:谈话本身及其构成内容的意义被注解或描述的方式是谈话的组成部分。
更多理解在于:维度一:社会学理论一般使用自反性概念是属于认识范围,以他们的定义:广义的自反性,意味着一个理论的假定应用于该理论自身,而更广义上是指专家系统的自我监控(或自律),根据自己设下的假定盘问自己。不那么严格的构成主义派的科学社会学家,把这个概念扩展到日益个体化的外行公众自反性地盘问科学假定与专家系统本身的增多的倾向,而不只是科学界的自反性。社会学理论一般使用的自反性概念,来讨论社会行动者如何得以越来越多地监控与组织自己的个别生活叙事文,讨论社会本身如何通过社会科学更加有能力自我构成。自反性则好比是反射作用,既非个人化也非有意识也非有目的的。自反性是自反性现代性的核心原则与简单现代性的原则相抵触之所在。
自反性首先是结构性自反性,在这种自反性中,从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的能动作用反作用于这种结构的规则和资源,反作用于能动作用的社会存在条件。其次是自我自反性,在这种自反性中,能动作用反作用于其自身。在其中,先前动因的非自律之监控为自我监控所取代。用一些通俗但不甚准确的话来说,就是某事物在追求其自身的目标的过程中酝酿了另一事物能够反作用于自身并使自身要么更加强于追求目标要么被它消解。
(六)双重解释学
在一定意义上,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的任何理论图式本质上都是一种为建立特殊描述类型的实践活动的模式。社会学探讨的是在社会行动者本身已经构建的意义框架范围之内的领域,而且社会学在普通语言和技术性语言之间进行协调并用它自己的理论模式对此进行了重新解释。社会学分析的首要任务就是,在社会科学描述性语言的范围内对不同的生活形式进行调解和解释说明,将社会生产与再生产作为人类能动行为的结果来进行解释。
更直白一点,“双重解释学”意味着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包含着两套意义框架:其一是由普通行动者构成的充满意义的社会世界;其二是由社会科学家创造出来的元语言。这两者在社会科学的时间中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科学家用于理解社会过程的概念和归纳被作为行动者的常人所用,这些人能够改变社会的进程。因此,社会学家与常人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不同。
(七)索引性
书中是这样解释的,索引性是指社会参与者在运用叙事时,可能赋予这些叙事各种与其所产生的语境无关的意义。
更多理解在于:按照加芬克尔的对日常交往的社会学想象,交往中很大程度是“索引性表达”。也就是说我们谈论的社会世界是流动的,不容易被发现,也不能被定义,只能在特定的相关个人在具体情景中心照不宣地理解。引文索引性表达本身的前提是这种表达让对方很容易理解他们,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人们通常不会相互要求对方解释他们所说的话,即使这些话是潜在地具有模糊性的。由此下推,社会交往是很脆弱的,如果人民不普遍认识与理解,人们的交往就很难可能。加芬克尔关注社会交往,更着重在社会普通人每日情景中运用常识、程序及思考进行情景处理。在人们说明、说明过程和说明过程实践上发挥想象。
(八)自然态度
书中这样解释:自然态度就是对经验到的社会现象不加置疑,好像本来就是“自然”在那的一样。
二、对本书的整体把握
按照一个惯常的理解,这本名为《做新闻》的书无疑要把重点落在“做”上,进一步讲,是落在如何做上,作者把它称为“新闻的生产”。整本书的前七章,围绕新闻组织如何各自
分工,在社会这个大工厂中及时而有效地生产出新闻产品。关于新闻形成过程的描述是在很多新闻学书籍中都曾有过的,而且往往是些教材类书籍必备的章节,但塔奇曼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之不同之处在于:她因为拥有了一双近乎于X射线般的眼睛,可以穿透新闻世界纷繁复杂的表象,直逼新闻制造过程的本质,抽丝剥茧般将时而带有神秘色彩的新闻生产如此赤条条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犹如拨开愁云见明月般清澄。让人不禁为曾经为所有知识而窃喜感到羞愧难当。她见他人所未见,甚为细致的分析了新闻的时空特征,以及在时空关联下建构的新闻网络,进而形成全时广域的新闻覆盖,在这样的覆盖下,使得新闻工作者行动自如而有序,使得一切现实的重构变得自然而然。我想,这可能得益于塔奇曼细致深入持久精心的实地研究,第一手资料的获得加上亲身经验,才使得她的论证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而从后三章开始,塔奇曼笔锋一转,又将视角的深度进一步挖掘,直至其所能见的最底层。用一种社会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本已足够深入的新闻生产,在过程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即新闻作为一种知识,一种社会资源,一种意识形态以及社会行动者的参考,是如何在新闻工作者及其组织的加工之下称为社会合法性的证明者和守护者的。这一层面似乎又一下子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更宽敞的看新闻的窗子。
李普曼曾把大众传媒所展现的环境称为是一种“拟态环境”,我们通过大众传媒是无法抵达现实真实的。塔奇曼显然是赞同李普曼所说的,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不过,他进一步指出,这个窗口的存在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客观方面就是窗口本身的大小、位置等等外在因素,还包括决定这个视野的视点的位置。另外一个方面,对于站在窗外的不同阶层的人来说,他所站立的位置和姿势,以及看待窗口时的心情和态度似乎也会影响到对世界的理解程度。人们开始对窗口外面的世界是如何被描述的发生兴趣。显然,这种描述的内容对每一个观察者的影响都是至为深远的。对此,塔奇曼认为,新闻是根据一定的框架来建构的。新闻把单纯的事件转化成公共讨论的事件,就是赋予事件一种公共性格,正因为如此,所以新闻具有一种机构的属性。于是,在这里,塔奇曼很自然地就把新闻生产与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结合了起来。作为一个专业机构,新闻媒体必然依据一定的规范来运营。这个规范逐步确立的过程,也恰恰是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确立的过程。当然,我们必须马上指出,新闻媒体的规范与新闻专业主义并不是完全统一的,甚至在不少时候,它们之间会出现某种背离。这在黄旦那本《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中有所体现,媒体所有者与职业传播者之间的利益和价值的博弈正是这种冲突的表现。
在对新闻组织化进行考察的过程中(主要是塔奇曼对报社以及电视台的实地考察),他发现,新闻的生产被置于时间与空间的网络中。从空间的维度来考虑,新闻机构对自己所拥有的记者在地点分布上做了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的安排,新闻机构就能保证自己的报道触角能伸展到每一个新闻可能发生的区域。而新闻把关人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在众多的信息中进行第一轮选择,这种选择的主要方式就是类型化,将新闻划分为硬新闻与软新闻、突发性新闻与发展性新闻、连续性新闻。我认为类型化是新闻机构作出选择的必要的过程,即便不是按照软硬等标准来做归类,新闻工作者也会找到另外一种归类的方法,这是新闻信息广博的性质决定的,而类型化不过是框架生产线上的一道比较重要的工序罢了。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很好理解编辑记者在新闻生产过程中为什么会有一种自觉“把关”意识。黄旦认为把关人构成了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公开挑战。但即使是这样,大多数记者编辑都会自觉地融入到整个新闻生产的实践当中去。这或许说明他们对新闻生产机制的主动依附。
塔奇曼认为,在新闻机构中存在着这样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正是这张关系网,不仅对每一位身处其中的记者编辑有了很大的约束作用,使他们有竞争又不致于破坏整个机构的运行,同时又保证了新闻能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通过电视新闻叙述方式的解析,塔奇曼又告诉我们,所有被生产出来的新闻半成品与成品,都无一例外地遵循着时空交叉组成的生产方式,简而言之,新闻也是一系列标准化的产品。正因为新闻是标准化生产的结果,所以
对妇女运动的报道就从一开始就被奠定了基调,从而也就决定了整个运动发展过程无法摆脱的媒介镜像。
上文说过,这是一种惯常的对如何生产新闻的理解思路,而我读后的感觉是,这本在详细介绍如何生产新闻的书的本质目的在于,对新闻维护现实合法性属性的质疑,进而是对现实合法性的质疑。这是我对自己产生这样想法的疑惑,也在试图得到这种疑惑合理性的答案。先试图去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或者可以找到一个更为明辨的问题方向。
三、正在寻找答案的问题
(一)新闻组织及其工作者不该通过新闻去证实社会的合法性吗?
这一点我们必须正视:新闻作为社会生产的一个环节,身处社会制度以及结构之中,本身即被社会制度这个框架所限制,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状是必然的。而我认为社会现实是否合法,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新闻组织去定义或者限制而形成的,而是由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所引起的结果,其最终具有决定性的主体是公众而不是新闻组织。公众对于一种社会现实的描述给予完全的好不质疑的笃信,当然这是由于新闻意识形态化所引起的,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阻碍了质询精神,因为它阻碍了某种分析性的理解,而社会参与者正是通过这种分析来理解自己的命运。作为意识形态的新闻阻碍了言论自由和公众统治的理性主义模式的实现,因为它阻碍了对当代社会真相的探寻,阻碍了人们接近真理的道路。这是这种毫无质疑才导致了新闻建构的现实社会合法化。纵观全书,塔奇曼整个的论述,包括对新闻生产环节的描述,其实只是为了证明这样的问题——新闻使得社会现状合法化,而他自己对此的态度是,他认为新闻是一种社会资源,它的建构限制了当代生活的分析性理解。新闻通过网络传播,通过类型化报道方式,通过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要求,通过事实和消息源之间的相互建构,通过新闻叙事的表现方式,通过对宪法第一修正案关于私人财产权和专业主义权力的声明——通过所有这些现象来作为一种客观化了的限制或者资源,使社会现状合法化。这一系列的论证似乎暗指新闻的一个阴谋即是为了维护现状的合法化。其实塔奇曼是反对这样的一种维护的,但此书论述到这里就结束了,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他是想以此引起人们对现实合法的质寻,启发人们的探求真相的精神,但可以其后续的论述并不充分,在书中也只是略微点到而已。
(二)如果没有框架,我们应该怎样做新闻?
塔奇曼全书的主线在于,依赖于人们把现实生活的碎片规整成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规则这样的框架,使人们经验到的生活世界,有了条理和秩序,同时,这些被整合了的条理化的经验知识,又成为人们下一次理解生活世界的基础。他认为,框架是编辑记者在新闻生产中必不可少并坚持运用的东西,是框架使一个偶发的事实变成了一次事件,事件又变成了一则新闻报道。新闻框架不仅仅组织新闻生产,而且实际还起着组织生活现实,并赋予其秩序的作用。但新闻框架不仅生产意义,而且限制意义。它通过划定一定的界限,将信息组织在一个范围之内,从而缩小了选择的可能性。框架的出现以及被意识,另一方面也打破了新闻生产上的一种神秘感,于是开始遭到对其真实性的置疑,因为新闻工作者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框框中完成的,它甚至将每一个步骤都作出了规定,类型化我认为其实就是框架的一部分,它便于新闻工作者以最大的效率来选择确定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成为新闻。打破这种框架似乎可以使新闻报道从刻板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成为真正自主的反映现实的东西。但如果真的没有框架,这个具有机构性质的活动乃至机构本身要遵循怎样的工作才能完成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责任呢?我想正是新闻的这种公共性和组织机构性以及信息的广泛性才使得框架有其生存的土壤,虽然框架的限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新闻的生产产生一定的限制,就像意义被生产也被限制一样,但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是任何一个机构所需要的。如果没有框架,新闻要如何生产,我无法给出答案。
(三)塔奇曼对新闻专业主义提出挑战吗?
因为新闻学与社会学一样具有自反性和指称性特征,因而社会学理论推翻了新闻专业主义所标榜的新闻是社会生活的真实报道的神话。因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础是传统的收集和传播信息的方法,而不是把这些方法作为集体的人类事业去考虑。所以,人们有理由怀疑新闻报道是否具有必要和必然的公正性。这就造成了对新闻专业主义所宣称的“独立公正客观”等理念的挑战。塔奇曼在书中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解释说,任何新闻的社会认识,都是依赖于其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产生社会准则,这些准则中就包含判定社会生活哪些方面是有益或者重要的基本态度,换句话说,当社会中关于重要或者有益的判定成了众人所认同和遵守的准则,那么,新闻报道什么,选择什么,自然就是这些准则的反映。一个行业的专业实践标准就是社会准则的具体反映。按照这样的逻辑,即是不管新闻工作者做怎样的努力,也无法改变社会固有的准则和结构,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对新闻的选择和处理新闻的态度。也就是否定了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尽可能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否定。但我认为,即便塔奇曼的逻辑是正确的,但我们的社会仍需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无法从质上改变对新闻的选择倾向,但可以对新闻真实和公正起到量上的影响。
第五篇:新闻理论的大体答题思路
新闻理论的大体答题思路
一定要结合事例,多举几个例子会为自己争取多一点的机会
一、解释题:
思路:
1.概念、提出背景、表现内容(宏观微观、正面反面、合理性和缺陷性)、特征
2.意义以及研究的立场
3.对我国媒体业的意义
(将解释题当作简答题回答)
二、简答题
1.名词解释
2.提炼观点简明扼要。
3.分析题干要求,选准角度。
4.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分析
5.结合实际分析意义(政治经济、全球化、语言、外交、国家形象、传媒业)
6.对我国的启示
(将简答题当作论述题来答)
三、论述题
1.提炼观点简明扼要。
2.理论代表人物、理论研究成果(背景)
3.选准角度各个击破(宏观微观、表面实质、合理缺陷)
4.发展脉络及未来走向和预测
5.辩证回答问题加上对导师的研究动态的理解
6.结合实例,注意分析的同时要结合社会热点
7.产生的意义(政治经济、全球化、语言、外交、国家形象、传媒业)
8.对中国的启示,即现实意义。
(将论文当作论文来答)
答题时,先要大体浏览一下试卷,看看分值,快速分配一下时间。上面提供的只是思路,并不是每个题都需要这么回答的。但是三个小时的时间千万不要留空,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拼命写。同学还给了我一个思路,说答题的时候适当地写写哪个大师在那本书上写了什么很能赚分的。
就这么多,我的同行们的经验肯定比我的更高明,期待我的愚见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