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粤教沪科版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创新测试题及答案
粤教沪科版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创新测试题
一、选择题(1-10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1、12题为多选题,全对得3分,对但未选全得1分,错选得零分,共26分)
A.指甲的长度B.圆珠笔芯的长度C.手掌的宽度D.课桌的高度 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A.刻度尺不能歪钭B.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
C.视线跟尺面垂直D.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左边对齐 3.科学家思考问题一般都要对所研究的问题()A.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B. 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C. 分析与论证、评估 D. 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4.选择测量仪器测量的原则是()
A.分度值越小越好B.分度值越大越好
C.根据需要选择分度值的大小D.根据爱好选择测量工具
5.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A.提高准确程度B.避免产生误差C.避免产生错误D.为了减小误差 6.体育课上,为了测量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A.三角板B.1.5m的皮尺C.200㎝的钢卷尺D.15m的皮尺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现象的是()
A. 骑自行车遇到障碍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 B. 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 C. 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 D. 建筑工地上的钢筋被淋到雨水会生锈
8.要测量一个瓶子的直径,下列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9.有四个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镜子的宽度,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只有一个正确,正确的是()
A.118.7㎝B.118.75㎝C.118.753㎝D.1187.5㎝
10.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5.1Km=5.1Km×1000m=5100mB.5.1Km=5.1Km×1000=5100cm C.5.1Km=5.1×1000=5100mD.5.1Km=5.1×1000m=5100m
1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六个步骤,下列关于六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B. 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C. 评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D. 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2.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我们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表示为10:00: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两次时间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h1min2sB.1min1sC.1h1min1sD.11h1min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3.17至18世纪,由于生产的需要和的发展,促进了蒸气机的研制和改进,解决了问题,人类社会进入了“”.19世纪由于、等科学家在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进入了
“电气时代”.20世纪以来,物理学在更深的和更广阔的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人类开始步入一个、的高科技新时代.14.纵观历史,物理学许多重要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的发展,物理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真可谓.15.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测量时间常用的工具是.16.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一本英文字典的厚度是,一枚壹元硬币的直径是2.50,一名同学的高度是16.4.17.如图1-2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甲尺的分度值是;乙测量的结果是,乙尺的分度值是,尺测量较准确.18.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只是微小的意思,在物理学中,微电子器件是指芯片中的线宽在1µm左右.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线宽已降到0.13µm,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µm即50nm,则50nm=m.19.美军侦察机拍摄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旁的导弹发射基地,在照片中量得发射场长5㎝,宽3.5㎝,比例尺为1:200 000,发射场是规则长方形,则发射场实际长是,实际面积为㎡.三、简答与实验(每小题6分,共18分)
20.图1—3是根据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对上学路程的估测数据绘制的直方图.把表中的空格填
是,乗这趟车的时间大约要hmin,合min,s.南昌到赣州的铁路长度为km,合m,cm, ,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为,他们班学生上学的路程较多地集中在m至m的范围内.21.有一段40cm长的细铜丝,你能想办法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吗?写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22.小亮同学用橡皮条自制了一把皮尺,小星说使用这样的皮尺测物体长度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你认为小星说得对吗?为什么?
小明的探究
一天晚上,小明在房间里看书,突然,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熄灭了,电灯为什么会熄灭呢? 根据自己已有的一些知识和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引起电灯熄灭的原因:可能是整个小区停电了;可能是自己家的保险丝烧断了;可能是灯丝断了„„究竟是那一种原因引起电灯熄灭的呢?需要寻找有关的证据,小明首先打开自己的窗户观察外面的情况,发现邻居家里的仍然亮着,路灯也亮着,于是他判断小区没有停电,问题出在自己家里.他走到另一个房间,打开开关,电灯亮了,于是断定家里的保险丝没有熔断,问题可能就出在灯泡上.他拿了一只手电筒,爬上椅子取下灯泡,发现灯丝已经断了,原因终于找到了.他给电灯换了一只新的灯泡,再打开开关时,电灯亮了.事后,小明还在思考,这个灯头原来好好的,也没有人动过它,为什么灯丝会断呢? 问题:
(1)刚开始小明提出了什么问题?
(2)小明提出了哪几种假设?
四、应用与设计(23题10分,24题16分,共26分)
(3)小明收集了哪些检验假设的证据?
23.小明的家在南昌,他的爸爸最近要去赣州办事,小明上网一查,嗬,从南昌到赣州的列车真多.(4)小明最后作出了怎样的解释?(5)小明后来又提出了什么新问题?
(1)如果让你一路上都能看到路边的风景,那么,可选择的车次有:(2)如果让你推荐,首选车次为,理由
粤教沪科版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创新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力学 热学机械的动力学蒸汽时代感法拉第麦克斯韦电与磁物质结构层次时空领域内智能化信息化14社会生产力功勋卓著15米m刻度尺 秒s钟表16mcmcmdm172.8cm1cm2.80cm1mm乙185×10-8191047×107
三、简答与作图53.8%280150021(提示:采用累积法)22对因为橡皮条用力时容易伸长,测量出的物体的长度偏大.四、应用与设计
23(1)K105K853和T107(2)(只要有道理,三次中哪次都可以,比如,乘K105次后面还有两趟,更不容易误车;乘K853次是起点站,更方便;乘T107次更快等待等等)(3)4124.12×1034.12×1074.12×10114.12×101424(1)可能是整个小区停电了(2)可能是自己家的保险丝烧断了,可能是灯丝断了(3)发现邻居家里的灯仍然亮着,路灯也亮着,另一个房间的灯亮了(4)小区没有停电,保险丝没有熔断(5)这个灯头原来是好好的,也没有人动过它,为什么灯丝会断呢?
第二篇:粤教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 上册教学计划(小编推荐)
2011-2012第一学期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吴育彬
一、基本情况:
从所任班级来讲,虽然经过一年物理学习,但收效甚微。所任普通班学生基础较差,针对此点,本学期将立足学科特点,狠抓基础下工夫。争取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在个人能力方面,多向其他老教师请教来弥补专业空缺。立足学生,以学生为本,争取每个学生成绩有所上升。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第十一章 探究简单电路,第十二章 探究欧姆定律,第十三章 机械功和机械能,第十四章 内能与热机,第十五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探究简单电路,探究欧姆定律,教学的重点欧姆定律,机械功和机械能,内能与热机;难点在功和能。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3、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五、教学进度
01~02周第十一章 探究简单电路
02~05周第十二章 探究欧姆定律
06~10周第十三章 机械功和机械能
11~12周期中考试及分析
12~15周第十四章 内能与热机
16~18周第十五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19~21周复习期末考试
2011-9-1
第三篇:_沪科粤教版_初中物理教材使用体会与思考
“沪科粤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使用体会与思考
马鞍山市南山中学 王 兵
马鞍山市各中学使用沪科粤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已有二年了。作为第一批使用新教材进行日常教学的一线教师,这一轮的物理教学,我深有感触。新教材作为课改教学的主要载体和课程资源,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以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课程基本理念。教材以人为本,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树立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教材也改变了传统物理课程中“繁、难、偏、旧”的内容和学科本位的状况,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所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科间的渗透、新科技的纳入和增大教材弹性,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一、读图时代背景下新教材的主要特色
新教材的最初给教师的震撼莫过于那些色彩斑斓的图片了,文字几乎被淹没。严肃的物理教材变成了图画书,让学生欣喜,让老师不适应。再仔细看看,发现所有的物理结论都消失了,要经过科学探究得出,课堂要变成思维的殿堂。整套教材可谓是“图片的海洋,科学探究的天下”。和原教材相比,现行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色:
1、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新教材总是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来引人课题说明概念、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大量彩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编排灵活,不似以往那么刻板。文笔生动,引人入胜。总之,新教材在编排、表述与学习情境、活动,设计上都注意到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教材难度有所降低。新教材内容覆盖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所有内容,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对某些知识的处埋,只要求“知其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教材难度适中,没有过多、过繁的计算,但增加了许多新知识等。这样,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地探究学习上,同时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新教材特别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教学,从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与发展、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养成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大多是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的,例如:密度的概念、声音的产生、光的传播规律、欧姆定律等,都不由教材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得到。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新教材较好地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特别注重联系实际,每一章节都是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与自然现象开始,层层深入、1 环环相扣,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热情和兴趣,既注重知识,又立足能力。教材中有许多这样既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出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的实例:例如讲到“平面镜成像”时,用了“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物”一例;讲到“热量”时,用了“青少年成长消耗热量和饮食”一例等等。可以说新教材在贴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识的现代化、实用性及生产应用上做到了有机的统一。
4.重视方法的指导。新教材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思维的视野,初步领悟到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真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致同学们”,到各章中的章节诗歌、“科学探究与活动”、“方法指导”、“信息浏览”、“课外活动”等内容,教材总是企图更换课堂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新教材也特别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特别是人文精神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例如:教材中对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介绍、对我国灿烂的古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介绍等等,这一切对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人生观都至为重要。
5.新教材在体现理科教材的一般共性的同时,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定位和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合作学习,善待他人,正视批评。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方面,新教材作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新教材突出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世界、认识宇宙,并以多种形式提倡并培养科学的批判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一切都为学生今后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新教材指导下的教学变化
“沪科粤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使用过程中,老师对教材有些不适应,而学生却更喜欢现在的物理课本和物理课堂。那么,如何理顺教材、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成了当今初中物理课堂的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我认为:只有把握住在新教材指导下的教学变化,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设计理念的变化
过去的课程理念,是使学生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因此在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的是物理学有那些知识,想到的是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而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因此,新课程不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它首先考虑的是公民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些在物理学中十分重要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较为显眼的位置。如每章学习前的“章头诗”等。在这里,物理学的内容,主要是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而不是向学生全面的介绍物理学。
2、教学目标的变化
过去的物理教学,依据的是《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大纲”分解到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知道、理解、掌握某知识点和得到某个技能的训练。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依据的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标准”分解到每节课的教
学目标,除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外,还有两个与知识技能并列的、同等重要的教学要求,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中要达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就要求教师以物理知识与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是要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3、教学过程的设计的变化
过去的物理教学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许多学生只重视最后的结论。不仅是学生,教材上也将结论着重标出。教学过程普遍是重结论、轻过程。学生学习过后,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了弥补学生理解问题的许多不足,只得采用题海战术,对知识点旁敲侧击,亡羊补牢。如此培养出的学生,当然容易成为作题机器,造成高分低能。新课程物理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论。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应该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可见,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懂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新课程物理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提出问题,接着是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环节的提出与重视,我个人认为,能否充分实施这一环节,是新课程理念课和旧课程理念课的重大区别。这一环节,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在自由、平等、竞争的课堂气氛中,争取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审题,整理、加工、提炼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在相互交流和激烈的思维碰撞中修正自己的认识。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达到高潮。这时学生会急于知道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哪些猜想与假设成立,激情中的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接着目的明确地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最后完成分析、论证及评估。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成功与收获中完成一节物理课的学习,并期待着下一节物理课的到来。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就是要激励思维,使学生充分联想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求知,获得技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与实验方法的熏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体现了物理课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三、一轮教学后的几点思考
在一轮的教学中,我感到:时代在变,教材在变,老师要不落伍,就必须研究教法,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以下是我使用沪粤版教材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把窗户打开,让风儿进来
沪粤版教材无论从版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各类探究活动的编排上都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开放了更多的空间。但作为成年人的老师,特别是从教几十年物理的老教师可能很难适应这样的教材。而要适应,物理教师首先要学习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传统的应试教育是因循守旧的模式,教学方式为“灌输”式,课堂是教师的“讲堂”,学生的活动成了形式化的表演,探
究性实验变成了验证性实验或讲授式实验,应该让学生亲眼目睹的现象变成了记忆和背诵的条条框框。而新课程注重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的是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评价,在探究学习的视野中,课本就是探究的资源之一。但仅仅坐在课堂里,是得不到探究学习所需要的丰富资源的。探究学习需要学生和老师要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走进网络世界。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打开观念之“窗”,感受外界的清风,勇于拆除心中的“围墙”,享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大胆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思维的火花在交流和合作中碰撞出来。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我们常用“一桶水”和“一杯水”来形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比例,教师在所任教的学科中,努力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但信息时代的到来,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已经要求教师要从“一桶水”变成“长流水”,才能永保活力。新教材与生活和社会联系非常密切,内容涉及科技新领域、物理学史等等方面的知识,很多知识还必须借助网络去搜索,借助现代多媒体来展现,这无形中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些对教师来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物理教师向复合型教师发展。特别是“探究式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且也十分重视培育学生学习的独立意识,在探究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确实只用很少的时间讲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的教师失去指导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工作的难度更大了。因为探究学习对于知识范围、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活动等都是开放的,这就对教师的知识面、思维想象力、创造力、逻辑分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宽容的态度等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上课少讲,意味着教师要做更加精细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究学习指导工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知识需要经常刷新,面对我们比较生疏的东西,要勇于学习,善于学习,敢于学习,唯有如此才能不误人子弟。平时,除钻研新课程标准外,还要经常翻阅不同版本的物理教材及其应用的参考书,同时订阅了一些科技类杂志报纸,以扩大知识面。另外,对语文、外语等其它学科也应有所涉猎,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上课时,能见缝插针适时滲透,日积月累就能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比如,学生在做到用物理知识解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潭深疑水浅”时,很容易就能够想到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折射。所以,我们在解读教材的同时,也要解读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在学习教材的同时,也要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因为“君子博学,善假于物也”。可以阅读物理教学相关的期刊杂志,及时了解新课程的动态和成果,还可以浏览有关物理教学的网站,下载优秀教学资源,参加物理教学论坛,把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放到网络的虚拟社区,能够得到更多同行的关注和帮助。
3、从“教教材”到 “用教材教”
一套教材的内容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有的内容并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或者说结合得不够好。新课程理念要求广大教师不要把自己仅仅当作“课程的执行者”,去做一些照本宣科的简单教学活动,尽管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绝非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联系地方实际和学生实际,及时把新信息、新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完全不必受新教材的制
约。在集体备课中,不仅要注重教师“教什么”,还应当研究“怎么教”,研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首先要研究教材如何体现课标的要求,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相应教法。如“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和回收,以及航天员杨利伟的太空生活等,可以结合教材中声音的传播、地球同步卫星的近地点、远地点的动能、参照物、失重等知识点加以渗透,把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上的相关内容引入课堂。又比如,教材中有些活动是要求学生走出学校去街道社区,但是被采访的单位不一定能够配合学校工作的开展,导致这类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此时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如邀请从事该行业的家长到学校进课堂给学生讲讲这方面的知识,或者指定几个同学去网上搜索资料,让他们去充当营业员、工程师,模拟情景让其他学生提问、讨论。师生这样的共同交流,即使学生得到的知识是不全面的,但他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应该是充满快乐体验的。而快乐,不就是教育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吗?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是一个由改革课程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新课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我认为,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既要更新知识,更要更新观念,才能不断适应千变万化的情况。老师要宽容、尊重、鼓励,尽量保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要能与学生平等的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和学生一道思索,一道享受探索收获的快乐。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为新课程改革、实施贡献一份力量的责任。我们绝不能以任何借口消极对待新课程改革。我们要努力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把握好新教材,在课改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5
第四篇:教科版走进光的世界doc
MHY试题2012-10-272、某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8m处向远离镜面的方向走了2m,下列关于平面镜中像人的大小及像到人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与人的大小相等,像到人的距离变为20mB、像与人的大小相等,像到人的距离变为15m C、像比人大,像到人的距离变为20m D、像比人小,像到人的距离变为15m3、一条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
B、入射角和反射角是0°
C、入射角是90°,反射角是0°D、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
4、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
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60cmB、40cmC、20cmD、10cm5、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6、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MHY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图
1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
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
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km/s9、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
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0、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B.10 cmC.16 cmD.20 cm11、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1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 <f<20cmB.f>10cmC.f<10cmD.f>20cm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C.放大镜D.显微镜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
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D.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物镜得到的是缩小的实像
15、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
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4所示。而拿走远视眼
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二、非选择题
MHY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16、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观察。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________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18、小立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______m,像高_______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光正对凸透镜,有时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填成像性质)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1、如图4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4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22、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 像,此时物体从较远处向凸透镜靠近时,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
光线的光路图.
20、图中AO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o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MHY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甲 乙 丙,像逐渐;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
23、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
2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6、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27、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实验白色硬纸板能显示,也能方便地测量。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28、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
5cm处放一支点 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
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
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B蜡烛的烛焰高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4)小明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___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9、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
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
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右图所示。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王在图22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
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所示。分析实验数据
可知:
①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
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
答:。
MHY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一、走进神奇教案 沪科版
§1-1 走进神奇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课
时】1课时
【教
具】多媒体、水、塑料瓶、塑料绳、玻璃杯、磁铁、铁钉、三棱镜、光源漏斗、乒乓球
【教
法】讲解、实验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可以这么说,我们身边处处有物理。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观察、实验、思考。下面看
二.新课讲授
1、在自然中
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请看书上图1-1-----图1-7:
⑴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复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 ⑵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⑶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⑷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 ⑸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
⑹巍巍雪山,高耸入去,为何甚至一声喷嚏高可能导致雪崩?
用心
爱心
专心
⑺风是怎样形成的? 观看录像:海市蜃楼片段。
介绍:1988年6月的一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现的是一个扁平的太阳,突然人们发现在它的上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奇怪怎么有两个太阳呢?
电脑模拟雷电的产生。
介绍雾凇:冬天,我国东北松花江畔百里长堤上常会出现满眼的玉树琼花——雾凇(又称“树霜”)。这是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然真美丽,真神奇。
请同学们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
学生举例(约5-10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生活中
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看课本图1-8------图1-13 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见到哪些些神奇的现象? 下面我们看几个有趣的现象 实验一:光的色散实验 实验二:隔掌吸钉 实验三:摩擦起电
散开的塑料绳有干燥的手捋几下,看有什么现象?塑料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膨胀开,有趣吗?
实验四:放大镜
一矿泉水瓶中装水。把手指放到后面观察,手变粗了;用它看书上的字,字变大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还有一有趣的事,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111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这个传说真实吗?
实验五:学生实验
用心
爱心
专心
请同学们做个实验,撕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你能不能把纸条从钢笔帽下抽出来,而钢笔帽不倒。
实验六:
现有一小漏斗,一个乒乓球,如果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给它吹气,会怎么样呢? 实验七:矿泉水为什么流不出来?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理现象。大家举些来看。
以上的事例及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我们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三.小结: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写出你见到或听到的一些神奇的物理现象(至少10个,书上没有的)3.阅读第二节内容,下节讨论 【板书设计】 §1-1 走进神奇
1、自然中„
2、生活中„ 【反
馈】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