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土地流转加快烟叶规模化种植分析思考
烟草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烟叶生产是烟草产业的发展基础,事关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烟草公司高度重视烟草产业发展。国家局高瞻远瞩,提出了实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认真按照“加强烟叶基础设施、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一基四化”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烟草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模式。今年以来,市局(公司)在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全面建立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工作中成效明显,目前已建立了349个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覆盖全市60个乡镇,真正发挥了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在组织生产、落实任务、技术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前,积极探索如何采取土地流转有效方式,实现从以户为主的分散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推动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又一重要工作。
一、实施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为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烟草企业实施土地流转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有效配置资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推动现代烟草农业产业建设新进程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仍沿袭着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土地分散经营,利用率低下,靠天等雨,缺乏科技投入,农产品生产不能有效地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农民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依靠土地流转,一部分农民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那些烤烟种植大户和种烟能手,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促进了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发展,实现了土地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最大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种烟积极性和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农村的土地逐渐集中到种烟大户手里,加上长期的承包期,无论从预期收入和成本上考虑,专业户都会放心地加大投入,为我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向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奠定了条件。
(二)有效激活土地要素市场,为产业发展提供所需土地资源
虽然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但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对土地没有完全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使得土地不能作为生产要素进行有序流动。实施土地流转使土地由“死物品”变为“活资本”,从而使土地资本流动起来并能够升值,一方面拓宽了农民增收新渠道,另一方面为烟草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土地资源。产业规模发展壮大需要依靠稳定的土地资源作保证,按照市局(公司)规划,到“十二五”末**烟草要达到150万担的收购量。而目前我市各烟区不同程度存在产业争地问题。据调查了解,一部分早期规划烟田被用于种植核桃、蚕桑、茶叶、红花油茶等经济林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如何保护基本烟田,保障烟草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实施土地流转是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的有效方式。
(三)有效促进合作社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所需劳动力资源
实施土地流转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将效促进烤烟生产合作社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所需劳动力资源。农业特别是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提高幅度小。表面的原因是,农产品价格不高;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农业的经营规模偏小。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进而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由烤烟生产合作社组织协调种烟大户承包进城的农民或者不愿种地人的土地,并鼓励农民以土地参股形式投资烤烟生产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组织有种烟技术的农民种植烤烟,负责烤烟生产全过程的生产管理,年终烤烟交售后按股份发放收益。这种由土地流转建立的烤烟生产组织模式资金、技术、人力、物力更加高度集中,有利于统一管理,提高烤烟生产机械化耕作水平、规模化种植水平和烤烟经济效益。
二、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章“总则”第10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前,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领域拓展,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明显加快,流转规模扩大,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已呈现多样化。据调查了解,土地流转正在成为促进我市烟草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的重要因素。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整治等方式我市集中烤烟连片规模化种植程度进一步提高,其中,100—500亩的连片面积占43.01%,500亩—1000亩的连片面积占8.24%,1000亩以上的连片面积占8.5%,土地整治3150亩,实现了烟
叶由零星种植向规模种植的跨跃。大多土地流转都是在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村集体之间私下协议的流转。当前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一是烟农之间的自发流转模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烟农之间自发的土地流转往往更容易操作,而且通过亲戚邻里之间的互助,能够解决农忙时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种植。
二是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协调流转模式。当前,为推广烟农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方式,多数烟区相继建立了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推广“公司+合作社+种烟户”的模式。合作社根据生产情况划定烟叶生产区域,对规划片内的土地实行统一管理,并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在烟农不能自行流转的情况下,由集体进行反租倒包,有效提高了规模化种植水平。
三是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集体股份制土地流转模式。村集体对规划的种烟片进行统一经营,推行现代化管理方式;规划片内的农户根据各自实际,实行以“土地+资金”或“土地+劳动力”入股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村集体在当季烟叶交售完毕后扣除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费用,其余资金统一进行分红。这种土地流转模式有利于解决部分种烟户劳动力不足、技术水平不均等矛盾,可有效提高烟叶种植规模化程度和机械化操作水平。
四是农场化种植流转模式。对于土地资源丰富、种烟户数量较少的区域,可鼓励一部分有技术、愿意实行规模种植的烟农发展成为种烟专业户,兴办种烟农场。由于种烟农场用工较多,可优先安排转让土地的农户到农场打工,这样既满足了烟叶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又解决了转让土地的农户的就业问题,同时便于技术员统一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
由烤烟合作社出面引导承包经营的土地流转方式在烟草行业被积极探索采用,这是当前种烟土地流转的一个发展方向。承包经营者根据烟叶统一规划及自已烤烟种植面积向烤烟专业合作社申请再由烤烟专业合作社向外出打工、有闲田、想出租的农户手中有偿租田,达到各自的目的。烤烟专业合作社从合理规划和利益导向入手。首先把申请种烟农民的责任田全部拿出,交烤烟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种烟叶;再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支持下,根据上级下达的种烟计划扣除烟农自有的责任田后的缺口面积数,按田块好坏,定出200-220-240-260元/亩四个档次的租金分别向外出打工、转产的农民手中有偿“租田”;然后将不能种烟的田块与种烟规划片内的不种烟农户“调换”田块,统一按合同面积连片分配给烟农(社员),使全村的种烟田块既能集中连片,合理轮作,形成规模,又能保证种粮的农民耕地面积不少于自己的责任田面积,有的还可以得到补偿,如此进行“第二次分配”,使烟农与粮农各得其所。烟田的租金由合作社理事会代缴代付,让出让土地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属放心。合作社理事会通过“统一租田”、“统一调换”和“代缴代付”,这“两统两代”较好的破解了种烟土地流转的难题,既做到了烟田集中连片,又无需烟农与农户之间讨价还价多费口舌,误工误事,还避免了很多困难甚至是矛盾。
三、实施土地流转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实施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正确引导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
民以食为天,土地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命根子”。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契约形式,把承包的土地交付他人经营,走上一条与祖先截然不同的谋生道路。土地使用权流转不仅对进一步改变一个地方的产业格局、实现现代化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保障农民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正确引导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实施土地流转,实现烟叶规模化种植要加强与政府联系,充分依靠政府发挥职能作用。政府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可干预过多,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一方面,要广泛宣传政策法律,结合本地实际,鼓励引导盘活土地资源,把“命根子”变成“钱袋子”;另一方面,充分尊重承包户的选择权,绝不能用行政手段包办代替。此外,要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的职能责任,赋予工作权利,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增强农民群众依法流转承包地经营权的法律意识,查处违法流转行为。
(二)实施土地流转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提高烟叶生产规模效益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特点,土地的合理流转是实现规模化种植的前提条件。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等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土地流转必须因地制宜,坚持形式多样化的原则,决不能搞“一刀切”。实施土地流转要结合各地烟田地理位置、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因素和种烟的规模、种烟稳定性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充分考虑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发展连片种植,有利于机械化操作的区域。要打破传统旧观念,鼓励土地向种烟能手、种烟大户转租种植,整合烟地资源,发挥规模种植效益,促进烟叶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结合整合土地资源,通过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土地入股、合作种植等形式推动土地流转,使烟地向懂技术、会管理的大户集中,促进烟叶种植向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种植转变,不断提高烟叶生产规模效益。提高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
(三)实施土地流转要合理规划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实施土地流转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通过政府、烟草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推动土地合理流转。要加强政策引导,努力开辟新的就业途径和就业渠道,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行业转移。目前,我市大多数农民仍然把土地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开土地的安全感和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进程也将严重受阻。烟草部门要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按照“一基四化”和“四位一体”的工作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设计,综合配套烟叶基础设施,加快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为经营户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烟叶种植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县烟叶种植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烟农户数的发展、烟叶种植规模的稳定,甚至烟区烟叶产业种植效益的保证,均与当地土地流转是否顺畅密切相关。同时,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的持续推进,建设一流优质烟叶基地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加强土地流转成为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地流转方式与对策进行有益的探索,有效促进烟叶基地的稳定和发展。
一、2011-2012年烟田土地流转现状
……县现有耕地面积为18.91万亩,其中宜烟面积16.23万亩。为加快土地流转,实现烟叶种植规模化发展,2010年底……县局(分公司)专门制定了《推进土地流转加快烟叶集约化种植实施意见》,取得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的大力支持,积极探索种烟土地承租、互换、转包等方式。
2011年全县烟田流转面积15039亩,占当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的56.9%,其中通过烟农自主流转的面积12096亩,通过村委会等部门流转的面积2943亩;全县户均规模16.9亩;外来烟农户数260户,占比16.6%,种烟面积7542亩,占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的28.6%。2012年全县烟田流转面积16020亩,占今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的55.7%,同比增加981
1亩,其中通过烟农自主流转的面积11850亩,通过村委会等部门流转的面积4170亩;全县户均规模21.1亩,同比增加
4.2亩;外来烟农户数207户,占比15.2%,种烟面积8158.1亩,占今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的28.3%。近两年……县种烟土地流转方式有所探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烟叶规模稳定赢得主动。
表12011-2012年烟田流转情况对比
种植
面积
/亩
2.6412.7
28783.1+2370.4 种烟土地 流转面积 /亩 15039 16020 +981 占比/% 56.9 55.7-1.2 烟农自主流转 /亩 12096 11850-246 村委会等流转 /亩 2943 4170 +1227 户均 规模 /亩 16.9 21.1 +4.2 年份 2011 2012 对比
目前,……种烟土地流转采取的方式已从过去烟农自主流转向“烟农自主+村委会等部门”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村委会的主动作为作用越来越明显,2012年比2011年流转面积增加1227亩,有效地整合了土地资源,宜烟耕地逐渐向种烟能手集中。2012年全县种烟面积50亩以上(含)的小农场主116户,种植面积7366.6亩,占比高达25.6%。但随着社会城镇化的发展,……县外出务工的烟农数量呈上升趋势,如淮山、红豆杉、蔬菜等农民自主选择的经济作物呈多样化发展,诸多方面的因素使种烟土地的流转表现出土地流
转的困难。
二、烟田土地流转问题
随着土地流转的作用日益凸显,烟田土地流转主要呈现流转难度大、流转价格高、流转机制薄弱、周期短等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问题:
1.流转难度大。目前我县绝大部分地方的烟田土地流转仍以农户间的小规模自发流转形式为主,烟农与田主之间协调困难,难以成片流转,不利于形成规模。此外,……县外来烟农数量占据一定的比例,若种烟土地无法实现有效流转,将逐渐衍生“有田没人种,想种又没田”的新矛盾。
2.流转周期短。受经济条件、耕作习惯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地方土地流转存在“半年期”、“一年期”现象,影响了烟农的流转意愿和田主的长期流转意愿。
3.价格差异明显。土地流转价格基本上是根据土地供求状况和所经营产业的市场效益影响确定的,但烟田的流转存在漫天要价、肆意抬高价格的现象,甚至乡镇之间全年租田的价格差价最高的达到650-700元/亩。根据前阶段分公司生产调研的统计,调研烟农106户,种植面积3156.2亩,其中租田面积达到2257.5亩,占比71.5%,按市场租田最高差价700元/亩测算,用于租田的费用需增加157.9万元。
4.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虽然多数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从已有机构的运作情况来看,也存在渠
道不畅、机制不活和作用未发挥的问题。
三、实现烟田有效流转的对策探讨
加强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村稳定、烟叶发展、提高种烟效益的关键。加大烟田流转力度,重点解决土地流转中的突出矛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合法、有序、完善。
1.搭建平台有序流转。要逐步解决好自由流转与发挥规模效益的矛盾。转变分散、零星的自由流转行为进行政策引导,使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为产业化经营为载体的集中连片流转,促进烟叶种植效益的增加。建议形成以粮为参照,参考当年粮价确定土地租赁价格的弹性价格机制,有效解决土地长期流转中一次定价可能引发租赁纠纷的问题,实行土地租赁价格与物价同步变化,维护农民的利益,保障土地流转的稳定性。
2.落实配套扶持政策。认真研究制定促进烟叶效益增加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发挥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效应,促进土地流转。针对当年种烟土地流转面积大、规模化经营明显的种烟乡镇、村,当年烟基建设、烤房新建计划、烟用机械、钢架育苗设施等项目安排时予以适当倾斜。
3.培育壮大种植规模。加强对辖内烟叶种植主体的技术培训、信贷支持,坚定种植主体扩大种植规模的决心,同时通过对连年租赁的效益比对,增强田主的流转意愿,带动土地流转的有序进行。
4.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一是建立流转价格指导机制。根据不同地类,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加强对烟田用地的分等定级工作,保障流转市场规范有序。二是增加流转周期。建议由村集体或者乡镇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组织土地流转工作,延长租田时间,统一租田价格,保障种植主体的用地需求。三是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管,确保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保障烟叶种植规模的稳定。四是搞好试点。选择土地资源丰富、土壤条件好、田块集中连片的村列为试点村,加强与乡镇、村组的协调,充分发挥村组的作用,采取以村统一租赁转包给种烟户的做法,推动土地连片流转,保证大户的种烟面积需要。同时要积极协调租金,将租金标准控制在合理范围,并尽量延长租期,争取田块租期一次性签定3年以上,保持试点工作的延续性。
第三篇:土地流转实施步骤
五、土地流转实施步骤
1、宣传引导,各村召开群众动员会。一是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重点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农村政策法规,特别要强调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的原则;二是讲清土地流转的目的,不是剥夺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而是要让土地资源通过流转实现规模、集约经营,发挥更大效益。
2、落实流转业主,公布流转区域板块、适宜经营项目、流转基本条件等,寻求流转业主。对报名的业主进行逐项审查,逐一筛选,按照对业主的五有(有经济实力、有经营能力、有产业基础、有销售市场、有较好信誉)要求,进行好中选优,选准流转业主,确保流转土地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3、搞好服务,规范流转。一是聘请专家对各流出户的土地及地上产业资源进行评估定值,核算建议流转费用。二是再次召开群众会议,将流转方案、业主情况、流转建议价格向流转双方公开,征求双方意见。在双方意愿达成一致的前提下,组织业主与流出方逐户签订流转合同。三是按照规范流转要求,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签署意见,乡镇人民政府要进行合同鉴证,并妥善保管好档案资料。
4、制定配套政策,全面推进。根据试点工作情况,不断总结经验,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制定出促进土地流转的配套扶持政策,落实帮扶责任,搞好技术资金服务,提高土地流入业主的产业规模经营水平和效益。各村要根据当地土地资源情况,制定土地流转规划,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全面推开,努力集中资源优势,培育产业大户,壮大产业规模,实现全县特色产业突破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第四篇:关于土地流转的思考
关于土地流转的思考
几天前,和几位同行的前辈聊天,大家所谈的其中的一个话题就是:土地流转,应对大客户有哪些问题!土地流转成为国家的政策,其推进已成为各级官员的政治任务,推进速度自不言而喻,“中国速度”将又一次在中国的农业领域展现,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农资经营者当如何应对,如何适应,如何运用,这也是谁将继续在行业内生存,甚至成为行业翘楚的转折点,真有适应者生,脱离者亡的惨烈,且不论这的结果如何,但就土地流转对农资经营者的影响,谈谈我的观点:
1、个体零售商将大幅度减少。
这是产业调整、行业洗牌、土地流转所必然的结果,也是政府的希望,更是行业的诉求,这里所说的“个体零售商”就是当下作为农资零售的的主体:农资零售夫妻店。随着土地进一步集中,农业投入品监管日益严格,农资生产厂家日益减少,农资产品日益规范,农民的科技意识不断提高,对农资零售商的要求也必然发生本质的变化:一家一户的种田模式将陆续推出历史舞台,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土地联合种植、企业+农户等不同形式的土地集中化经营将成为主体存在。总之一句话:土地种植面积将扩大,种植人员将减少,技术要求将提高,农资供应风险将加大。此情况下,非现在的农资零售夫妻店能达到如此要求,退出也就成为必然!取而代之的将是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生产企业直营店、植保科技服务公司、农资物流配送企业、各级农业科学院和广大农业院校等,也更体现专业化、高效化、精准化、统一化、法制化、可控化和实时监管,从事农资经营的将以集团形式存在,农业保险也将普及,对农资使用的的风险进行市场化管理。
我们当前的农资经营者,当做好相应准备!
2、全现款交易将成为现实。
现在的农资经营是赊销一片,也经常能见到很多的关于赊销的对策、出路或者如何看待赊销的文章,随着土地流转的速度不断加快,种植大户也会不断涌现,种植大户之所以称为大户,不单是种植的面积大,农资的使用量也大,另外还有就是种植的风险也更大,其实服务种植大户对于农资经营者来讲,未必是好事,我将的是现在的情况,因为现在很多条件都不具备,给农资经营者造成了很大的潜在风险:产品质量不是每批次抽检,农业保险不普及,农资使用问题的鉴定程序缺失,法律不完善,经营主体资格不过关等等,都是经营者们所不可解的问题,因此很多的农资经营者就直接走近路:全现款交易,否则不合作!这一点也可以理解,因为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很多因素不是人可以控制的,比如山东就出现过承包土地种植棉花,因为棉花价格不好,采摘棉花的费用还不够地租钱,索性就连棉花都不要了直接走人,搞得出租土地的人不得不自己去摘棉花当地租的事情。可能农资经营者也有很多类似的故事吧,只是“不便于说”而已,这根源都是赊欠惹的祸,如果全现款交易,这样的事情的处理方式将会改变,大家也都不会把责任推给别人,把损失留给上家。
当然,也可变相全现款,即可以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通过为种植户借贷的的形式,来实现资金流的顺畅。实现全现款的方式还很多,智慧的农资经营者们都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3、作物的种植规划将成为重要工作!
种植规划,这似乎对很多当前的土地种植者来说,还比较陌生的,但不就得将来,这将是政府和种植者都必须也一定要首先要做的工作,这既考虑市场的需求,又要兼顾整体平衡,尽可能避免集中种植,虽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现在根本无法统计、无法控制、无法监管、无法调节的局面,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算是进步吧。没有规划也就没有策划内的成功,个体小面积经营实现的也是小范围内的富裕,只有让善于经营的人来做擅长的事情,才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也解放了很大一部分人,只是这种进度还要看现有农户的认识,不愿意拿出土地的农户还是大多数。不管怎样,当土地集中以后,种植规划可能还会成为一种产业,如当前的理财一样。农业经济人将更为走俏,也将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舞台,希望一切都能做得更好!
4、食品安全将更好控制。
每提到安全二字,就不自觉会联系到食品,作为农业的产出品,更是食物的主要来源,不可控是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是主要原因,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死角也不少,但我们觉得,这肯定只是暂时的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种族繁衍的大事,绝不可能疏忽,没有人能承担这样的责任,早晚必须解决,当土地集中以后,减少了需要管控的个体,也使控制生产安全的农产品成为可能,这不仅仅是民族的需要,更是活在当下的人的需求,口不净化,族焉能兴?
唱赞歌或唱衰歌,都不是我们的特长,但我们希望能从正方向去思考问题,朝正方向做事情,无论优劣,总能有成功的可能。土地再集中,也还是需要农业技术的指导,只要我们成为那一部分被需要的农技人,我们的农资经营也将继续下去,事情就这么简单!
第五篇:浅谈加快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一决策对于解放农村生产力、解决“三农”问题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但基于农村的现实状况,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既要求“进”,更要讲“稳”。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防止“刮风”,这是由我国“三农”的现状决定的。一是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
能使得土地流转不能过快。在我国,土地对农民兼有生产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当农民非农就业能力低时,种地仍然是农民谋生的首选之计。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不稳,使得土地流转不能操之过急。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城镇化水平较低,吸纳农民就业能力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间有限,以及农民自身知识技能储备不足,进城就业门路窄,无法在城市获得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因此,土地流转不能操之过急。三是农业特色产业少,带动力不强,使得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有特色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对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从全国一些省份的情况看,许多地方由于缺乏效益明显、可持续性强的特色农业产业的有力支撑,农用地需要相对较少,还不具备土地大规模长期流转的条件。四是农业生产投资量大,农作物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农业规模经营缺乏好的项目支撑,也阻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步伐。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很多专家指出,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多年徘徊停滞,土地权归属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东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如江苏、浙江等地,早已悄然兴起了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但是,流转的前提条件是大部分农民已经获得了其他稳定的谋生手段,这些土地真的“闲散”。对土地过于分散、难以发展规模经营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则应格外慎重。
首先,土地使用性质不能在流转中蜕变,利益不能成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转变为集约生产的规模经济,实现一定程度增值显然没有疑问。但一时的高利润,并不能成为要求农民必须拿出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理由。更何况,考虑到市场因素,这种利润可能会有波动。也就是说,确保农民的地权依然是土地流转的核心,这一点绝对不能变。因为在目前的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土地依然具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功能。如果以一时的经济利益为诱饵,从一家一户那里把土地拿走,那么,农民最后一层低水平保障也将丧失。由此产生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将很难消弭。
其次,地方政府不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享有太多裁量权,因为单个的农民根本无法与地方政府的规模经营冲动对抗。囿于目前的政绩评价惯性,一些地方政府会不会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从农民那里把大片耕地拿走大搞建设?只要熟悉中国基层政府施政惯性的人,大概都会有此担忧。因此,土地流转必须约束政府的政绩冲动,限定其易于膨胀的权力。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行政命令,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不能下指标、限时间、限面积流转土地。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规范土地承包权流转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