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关稽查核查最新案例以及企业自查补税及风险防控培训...
海关稽查核查最新案例以及企业自查补税
及风险防控培训和恳谈交流会
2009年11月11-12日 培训会 苏州三元宾馆
2009年11月13日 恳谈会 苏州三元宾馆
当前海关税收形势严峻,尽管没有任何乐观的数据表明海关有可能完成全年税收任务,但同时中国海关还从来没有完不成税收任务的历史记录。
目前,许多企业已经接到相关海关要求开展部分自查自报专项工作的通知,同时海关从10月1日起实行进出口货物价格、归类、原产地补充申报。企业如何全面审视自身的合规性?如何确定存在的风险环节?如何以最有效的方法来关注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何进行自查自报和补充申报,免除被动查处的恶果?
为此,我们邀请国内知名海关事务风险管控专家与大家分享最新海关稽查核查正反案例,深入讲授企业自查自报和风险防控策略和方法。
本次活动还专门开设1天恳谈交流环节。专家将针对企业实际问题,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企业进行有效改善。参会企业还有机会获得价值1980元的海关出版社年度最新专业研究报告。参加对象:
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关务总监、采购部、外销部、市场部、报关部、进出口部、营销部、等涉及国际贸易运作的相关部门人士。
课程内容:
一、海关税收形势和监管模式
1、中国外贸宏观形势和经济运行形势解读
2、国家贸管、产业政策、海关&税收新政解读
3、中国海关制度&监管新模式解析
4、海关机构主要组织架构和作业流程
二、全国性的海关税收核查和稽查
1、海关稽查核查方向和关注点
(1)海关归类稽查方向和关注点
(2)海关价格稽查方向和关注点
(3)海关监管设备稽查方向和关注点
(4)加工贸易保税核查方向和关注点
2、中国海关通关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和要点
(1)海关执法资源及其法律约束
(2)对走私罪“情节特别严重”的解读
(3)单位走私犯罪和个人走私犯罪的区别
(4)对“未经处理”情形的界定
(5)对数罪并罚问题的理解
3、海关稽查核查的主要工作程序。启动核查、稽查、调查、侦查程序的条件是什么?
4、何为证据?何为证据链?哪些是必须的证据?
5、哪些场所和货物是检查和查验的范围?海关查问和询问所包括的对象范围
6、海关是如何确定处罚的幅度与数额的?
7、企业的陈述申辩、申诉、听证、复议、诉讼、索赔的作用,及最佳时机的掌握
三、新形势下的企业协同和风险防控
1、海关监管对企业关务、财务、物流、生产部门的主要关注点
2、企业海关事务风险形成的必然原因和基本特征
(1)海关监管模式与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对比
(2)企业关务、财务、生产、物流等部门海关事务流程
(3)各种海关联网监管模式的对比以及对关务、财务、物流、生产作业的影响
(4)进出口作业过程中,关务、财务、生产、物流等部门关键协同行为
(5)进出口作业与收/付款、外汇核销作业管理
3、海关商品归类稽查过程中的海关事务风险
(1)一般贸易常见商品归类风险以及风险剖析
(2)加工贸易常见商品归类风险以及案例剖析
(3)如何有效处理和减少归类争议?归类错误的免责以及节税筹划
(4)企业进行商品归类风险自查审计的关键点
(5)如果科学应对各类商品归类风险
4、海关价格稽查过程中的海关事务风险
(1)95%以上的企业不懂海关估价,你信吗?
海关审价补税上亿元案例分析
特许权使用费审价补税大案分析
讲师:
熊斌海关事务风险管控专家,率先在国内系统、全面地提出涉外型企业海关事务全面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浙江大学博士,参与国内多项重大产业化&海关总署监管示范项目规划、实施。《涉外型企业海关事务全面风险管理研究报告》、《加工贸易企业海关事务各部门协作流程研究报告》、《行业商品归并策略研究报告》、《多次归并方法和管控方法研究报告》、《中国海关估价综合案例分析研究报告》核心研究人员,受中国海关出版社邀请编写《加工贸易企业关务作业统筹》一书。熊老师作为特邀专家和讲师,经常性与相关地方海关、海关技术协作区、商务部门以及相关政府机构进行业务培训交流。秉承务实风格,熊老师切实深入地指导企业建立风险管控和规范化作业体系,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受
第二篇:税务培训-海关业务风险管控及海关稽查应对研讨会
海关业务风险管控及海关稽查应对研讨会
活动介绍:近年来,中国海关不断调整监管模式,一方面创造便利化的通关环境,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企业的后续监管以及稽查核查。对于在中国力求保持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在实现海关通关便利、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同时,也必须强化自身合规风险意识。跨国企业必须对自身核心风险领域又清晰认知,也需要建立快速高效的防控系统。
本次研讨会将重点解析海关业务风险领域,如作为核心领域的海关估价与转移定价,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更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海关质疑和稽查、核查,帮助企业适应新环境,应对新挑战。
本次活动您将收益:
了解海关新规和监管改革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精解海关估价中转移定价、特许权使用费等高风险领域防范 掌握海关归类、减免税设备等领域动态
学习海关稽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应对方法
相关重要政策:
海关总署令第2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海关总署令第2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内销保税货物完税价格办法》)活动流程 13:00签到
13:30活动开始,主持人致辞
13:40海关新规与监管改革带给企业的挑战 WTO海关估价协议与中国海关估价政策
2014年海关税则税率、关税安排以及贸易管制政策调整 新海关审价办法,新旧办法对比 2014年海关对自贸区监管制度
14:30海关重点风险领域讲解--海关估价与转移定价、特许权使用费等精解 海关估价与转移定价的原理联系及区别 年末根据经营情况对全年转让定价进行调整
实践中如何把握海关估价与转移定价的冲突和互动 完税价格完整性以及核心风险领域 特许权使用费的应税VS.非应税
用于支付专利权或专有技术使用权的特许权使用费与进口货物 商标权的特许权使用费与进口货物 其他特许权使用费(著作权、分销权、中国境内销售条件等)特殊估价情形 ……
案例分享
案例概览:如何平衡转让定价与进口价格的考量
A公司为境外S集团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贸易公司,A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从境外关联公司进口商品并转售给国内第三方客户。原本A公司采用的转让定价方法为成本加成,现由于集团经营需要,决定将A公司的加成率拟由原来的40%下降至20%,那么转让价格也将相应地下降14%。请问
A公司的价格下调能否为海关所接受?如果遭到海关的质疑,A公司应如何证明其价格的合理性?如果遇到A公司这样的情况,企业在降价前可以进行哪些准备以降低海关的风险?
案例概览:非贸易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是否计入进口价格征税 2013年7月,某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F公司进行稽查时发现,F公司向境外关联公司K公司进口的大型工业机器设备中包含设备软件,境外K公司负责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培训,F公司将软件使用费同安装费、培训费一起以非贸易的方式支付给K公司,并未将与软件相关的特许权使用费和设备一起在进口时申报。
海关认为,该特许权使用费应计入进口设备的完税价格,F公司存在漏报特许权使用费的问题。通过海关稽查,确认F公司向K公司支付特许权使用费4000多万元,依法对F公司追补税款1000多万元。而F公司认为,该特许权使用费是以非贸易方式对外付汇的,并且主管税务机关对该特许权使用费已经预提了所得税。请问
为什么海关还要对F公司征收关税和增值税?海关如何对特许权使用费稽查?企业应如何应对海关对特许权使用费的稽查?海关对F公司的罚款是否能在税前扣除并进行增值税抵扣?
案例概览:进口货物保修费的承担方选择
国内H公司向同属于集团下的境外关联企业G公司采购进口货物,按公司内部原厂发票价格向海关申报进境;货物进口销售后发生的保修,由跨国公司在国内专门负责维修的M公司根据H公司和M公司之间签订的《设备维修服务协议》提供维修服务;保修期前两年的维修费用由外方G公司承担,保修期最后一年的保修费用由中方H公司承担。请问
在上述商业安排下,保修费用是否应纳入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中国海关在对待保修费是否应税的问题上与国际惯例有何差异?保修费承担方的转移是否会带来风险? 15:30茶歇与交流 15:45海关重点风险领域讲解--其他海关风险重点领域动态概览及案例分享 1)海关归类争议的应对-影响归类的因素分析-商品归类的操作策略-商品归类与成本控制-商品归类的争议解决
案例概览
2012年上半年,X公司在甲海关出口20票钢铁类产品,申报品名为镍铁,出口税率为10%。
甲海关在监控中发现其存在归类风险,认为该商品的正确品名为“合金生铁”,出口税率为20%,对该公司进行补税处理。
2012年下半年,X公司在乙海关又申报出口12票同类产品,申报过程中,该公司均向海关提供了真实的出口合同、发票、质检机构的检验报告,但是由于X公司不服甲海关的归类纠正,仍然申报商品名称为镍铁,出口税率为10%。请问: X公司的做法会存在哪些风险?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处罚?面对归类争议时,企业应采取怎样的解决办法?
2)海关监管的减免税设备移作他用 案例概览
A公司为汽车配件公司,2011年10月,经B海关批准,全免税进口用于生产小轿车配件的设备9台。设备的所有者和使用单位为A公司,使用地点为C市,设备总价值150.3万欧元。
2012年12月,A公司为扩大市场,在D市设立了分公司B公司,并将2011年免税进口的3台转运到B公司使用。2013年6月,海关在对A公司减免税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核查过程中发现,A公司存在擅自将减免税设备移作他用的违法行为,遂对其立案调查。
2013年9月,海关依据《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A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120万元的处罚决定,同时责令其补交设备移作他用期间的应缴税款并限期纠正违法行为。
而A公司的负责人则认为,B公司只是A公司的分支机构,并非独立公司,A公司并没有将减免税设备移交给其他公司使用,海关对A公司的处罚实属不当。请问:
海关对A公司处罚的依据是什么?处罚是否合理?企业应如何正确理解海关对减免税设备的监管要求?企业在使用减免税设备中容易出现哪些违规行为? 3)加工贸易 ……
16:15海关稽查、调查及质疑实战中如何有效处理应对 引起海关稽查的主要原因
海关稽查的主要内容及稽查流程 企业面对海关稽查的应对措施-进出口单证的稽查-会计帐薄、报表的稽查-仓库、损耗定额的稽查
海关行政复议程序与企业权益维护 17:00互动问答 17:30活动结束
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events.asp
第三篇:培训风险防控
建设有活力的培训体系
企业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培训工作则是为其强身健体的系统,发挥着提升素质、推进战略、传播文化、求解难题和知识管理等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内训是企业自身的“免疫系统”,外训则是“诊所”或“康复训练所”。摩托罗拉公司调查表明,在人才培训上每投入1美元,在3年内就能实现40美元的收益。而实际运行中,却鲜见这么成果卓著的,为什么呢?这就不能不说到培训工作中的风险——培训工作其实是一个“高危”行业,面临着种种风险。
企业培训工作中的风险
因为一些错误操作或操作不当,培训工作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浪费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阻碍企业业务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说来,不当的培训工作对企业这个肌体而言,容易造成以下几种风险:
“隔靴搔痒”风险
这是最常见的风险。通常有四种情形:一是企业将培训定位过高,要解决一切问题,结果反而导致需求不明,什么都泛泛而谈,蜻蜓点水,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二是企业为培训而培训,被动地花掉培训预算,在“全员培训”的美名下对员工实行普惠制,如同“喷灌”浇花,真正需要重点培训的员工得不到足够的培训机会;三是企业将培训定位成员工福利,一味追求培训师的名气和影响力,将培训办成明星“演唱会”,而员工参加培训则主要就是“学学词、养养神、认认人”,或者“休息休息、联系联系、米西米西”;四是企业不愿或没有能力建设内部培训资源,完全依赖外部培训机构,或简单地拼凑外部的理论、案例或其他资源,虽琳琅满目,对解决企业问题却是镜花水月。
“下错药”风险
这也是培训工作中供需不对接,没有针对性带来的风险,但比“隔靴搔痒”更为严重。一方面,外界知识和形势的变化很快,企业培训中却仍采用老办法,产生一定的滞后性;另一方面,工作中违背培训本身的基本规律,如在培训对象上,有的企业因为工学矛盾,为完成培训任务而让时间相对富余的非骨干员工多次参加培训,成为“培训专业户”;有的企业不顾培训对象的基础、发展方向等实际情况,赶鸭子上架,或者说教火鸡爬树;在培训方法上,有的企业图省事,将培训简单等同于讲课,违背了“知识更新采用讲授式、技能提升采用训练式、态度转变采用体验式”的一般规律。实践证明,缺乏训练和练习的培训,学员会在6周内忘记90%以上的内容。
“断臂”风险
在企业肌体中,核心资源往往是“左膀右臂”,培训工作中操作不慎,则极易造成专业技术泄密或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A企业作为行业技术领先的企业,尽管在培训工作中注重对自身核心技术秘密的保护,但因为觉得在管理培训中引入外部培训资源每太大关系,引起外围技术的泄密,也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B企业在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高级技术人才培训中,几位核心人才被猎头盯上,造成了团队性人才流失的巨大灾难。“供养寄生虫”风险 这也有两种情形,一是企业培训工作中在企业需求分析、岗位需求分析上不到位或不作为,放任员工自选培训课程,员工反客为主,片面注重学历教育或自身的兴趣特长,与企业发展需求脱节,企业花了大价钱却做了一些意义不大的事情;二是企业在选择培训对象或参加外界培训班的时候不加区分,要么给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员工培训机会,要么与竞争对手一同培训,增加了流失员工的资本或增加核心员工被竞争对手挖角的可能。
“毒气攻心”风险
一些企业培训主题的选择不慎重,或者在培训中与外部培训资源沟通不够,导致植入的理念或工具与企业现有的战略、文化产生矛盾,就像受到了病毒感染,产生“排异反应”,企业内部非但未出现管理提升,反而出现了思维混乱。
“两张皮”风险
这主要在大企业集团的培训工作中存在。一些企业集团在培训工作中缺乏统一规划,或者因为地域差别、文化差别或培训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分子公司培训工作的主导思想、重点与集团的培训方式不一致,使集团的战略、文化不能有效耦合。
上述的培训工作中的风险都是因为培训工作违背自身规律而产生的后果,其结果严重者往往导致企业肌体的僵化,或局部僵化,也使培训工作失去了本身应有的地位。当然,上述六种风险并不是均衡出现,也不是意味着出现就一定很严重,但却实实在在的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效果。
建设有活力的培训体系增加企业活力
企业培训工作中的风险,与企业领导不重视、不参与,培训工作体系不健全、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够等有关。要通过培训工作防止企业僵化,有效防范培训风险,必须着眼于培训自身,用灵活、不拘泥的培训工作,激活“人”与“文化”,建立起有活力的培训体系,进而保证企业的“营养健康”和活力。具体来说,解决“断臂”风险、“供养寄生虫”风险,既需要培训工作中注意挑选培训对象,加强过程中的保密管理,也需要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手段配合,而解决“隔靴搔痒”风险、“下错药”风险、“毒气攻心”风险、“两张皮”风险,则主要在于提高培训的专业性,建立健全有活力的企业培训体系,通过实施灵活的培训战略,更个性化地、精确地聚焦企业战略与文化;通过激发澎湃的培训动力,尤其是与员工职业生涯挂钩,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自组织体;通过动态的培训形式,激发员工持续学习与变革的激情;通过开放的培训资源,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使企业在人员思想、能力变化中获得发展活力;通过务实的培训管理,尤其是培训考核,使培训过程中的活力因子不断进入企业实践发挥作用。
灵活的培训战略
企业培训工作中切忌照搬照抄,而要根据企业战略类型、文化风格、成长阶段、技术特点和企业规模确定自身的培训战略。从战略类型来看,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在培训中应坚持较宽的职业发展路径,促进员工提升职业转换能力;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则应将重点放在短期内提升员工技能。从文化风格来看,保守型的企业要更多关注内部资源的挖掘,形成从上到下实施的标准化培训体系;开放型的企业则应引入外部资源,注重发挥员工的特长和优势。从成长阶段来说,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可以相对弱化培训工作;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则应重点让培训工作辅助团队配比结构的形成;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树立专业优势;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则应更注重转岗培训。从技术特点来说,连锁式、上下游关系不明显的企业应注重标准化培训,而上下游关系明显的企业则应注重专业化和团队精神培养。从企业规模上来讲,小型企业应更多地整合外部资源,强化需求和资源的统筹;而大中型企业则应考虑建立统一的胜任能力模型、创办企业大学和建设标准化的培训体系。总之,个性化、随机应变是活力培训体系的首要原则。
澎湃的培训动力
培训工作中,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往往有“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的心态。而实际上,没有员工的参与,身到心到,达到培训效果就是企业的一厢情愿。因此,在构建培训体系时要考虑员工培训动力的问题。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角度而言,有必要构建基于全职业生涯发展的人才培训培养体系。一要划分清楚职业通道,并将培训工作与职业通道挂好钩。如A集团把人才划分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两支队伍,划分出初级人才、骨干人才、中级人才、高级人才和核心人才五级台阶,并确立分开培养的路线。这就把培训工作纳入人才发展大局之中,确立了培训工作的格局。二要以人才成长规律导引人才培训。要确立素质能力与业绩、素质能力与分配、素质能力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并通过建立能力素质模型、成长周期模型,为培训项目设计和管理奠定坚实的依据。三是开展台阶式的培养培训。A集团根据自身战略以职级为培训对象选择的重要标准,结合人才现状盘点,对同职级的员工进行专门设计,对新进员工、资深员工、中层领导人员和高层领导人员,设计不同的培训项目,并区分新任职和后备人才,确保重点人才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每一个台阶上都能接受相关培训,达到相应的能力标准。四是推动培训和使用挂钩。这样,员工在参加培训工作时能知道自己的远景,充满了希望,也就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培训内动力,而企业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
动态的培训形式
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培训工作一般应采用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和体验式等方法,以符合成人的记忆曲线和接受特点。这些方式其实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面向实用。国外研究表明,人的能力获取存在“721模式”,即人的能力70%是从工作中获取的,因此,在形式上必须注重工作中的学习。同时,培训的目的是获取改变企业的能力。培训如果不能导致学员行为的改变,就不是深刻的培训,如GE、花旗等都提出培训发挥变革作用。中美史克公司的培训目的就明确提出:学习是终身教育,学习孕育观念,观念引导变革,变革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行动学习是近年广受推崇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集中学习和分散行动,切实实现“干中学、学中干”,集中学习中注意劳逸结合,分散行动中注意发挥学习小组的共同智慧。B公司行动学习中以问题为中心,30-50人一个班级,结合集团重大变革、重大战略、新任职、新问题选题和选择培训对象,在具体培训方式上采用“七步法”(即破冰、“导师”介入、专题学习、专题调研、方案论证、行动实践、通关验收)的培训模式,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巩固和深化学习成果,实现了学以致用。企业培训工作中,实用、管用是评价形式创新的不二法则。
开放的培训资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训工作最终可以说是改变人的思维的一种工作,而思维的改造必须有其素材。企业培训工作中要根据自身目标,合理的引入各种优质资源。一方面,企业战略和文化的根植于企业的实践之中,加强企业知识管理,为培训提供支撑是一种必须。彼得 德鲁克认为,创新的关键是知识的流动。IBM就建立了强大的知识管理平台。而施乐公司的知识资源库就整合了包括员工信息、职位能力及评价方法、公司大事、客户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详细资料,内部研究人员的研究文献和研究报告,为培训提供了非常坚实的资源支撑。很多知名企业建立“教练制”、“导师制”和“影子学习制度”,推行和完善内部培训师体系、开发内部教材和案例集,就是开发内部知识,并将其进入培训实践的有益尝试。另一方面,与企业发展一样,培训工作也必须积极吸收来自理论界和社会实践中的优秀知识成果。浦东干部管理学院就坚持开放式办学,将我国改革开发的最新成果进入课堂,进入教材。从标杆企业的实践中来,到企业自身的实践中去,进行对标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形式,近年来赴优秀企业观摩现场教学的培训工作有增无减,就说明了这样一种趋势。外部资源的利用也有多种形式,A集团在自身培训工作中,就不盲目闭关自守,在确定培训专题后,面向全社会搜集培训资源,形成了高校教师、权威专家、研究机构、企业实战专家和内部培训师“五合一”的师资配置模式。企业培训工作中,只要坚持开放的理念,积累继承传播自身的优秀积淀,同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引入外部资源,合理嫁接,发挥“鲶鱼效应”,就能使培训工作富有活力,也使企业在人员思想、能力变化中获得发展活力。
务实的培训管理
培训需求、策划、实施和评估形成了培训工作流程,而具体项目也有这样的小流程。每个环节都有很多标准,才能切实发挥培训的作用。而总体而言,培训管理并没有一定之规,务实的管理是合理的选择,片面的提高管理标准和降低标准都会增加培训风险。在具体管理中,培训考核是非常重要又难以把握的一环。培训工作往往因为成果没有运用,而被说成没有用。能实施各种考评、敢于接受各种考核检验是培训工作有活力的重要标志。培训工作中,要将考核贯穿于各个环节,并面向组织者和受训者共同开展,同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四级评估”,尤其是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做转化效果层面的量化评估。A集团在培训工作中就务实又不失灵活坚持“六评”:一评考试成绩,考察学员知识工具掌握情况;二评日常表现,重点看考勤、小组讨论、重大表现;三评课题研究成果,考察课题研究对集团公司战略、岗位工作的持续改善情况,关注部门员工评价、上级满意度等;四评潜力,通过脑相图测评、潜力测评和职业倾向力测评等,考察学员的知识积累、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思维及职业发展最佳取向等;五评行动实施成果,通过培训回到岗位3个月、6个月后,进行360度评价结果,对培训迁移和行动成果进行评估;六评组织管理,具体包括对培训方案设计评估,对培训项目、课程设置、培训形式、组织管理的动态评估,对学习效果检验评估,促进培训机构自身与培训项目共同进步。这种既考虑各种层次,又不一味追求量化的方式应该是符合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实际的。
企业培训是一个比较有魅力的工作,它的着力点在人的思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层面。因此,也是一个风险与成效伴生的行业。一个有活力的培训体系,如果有正确的方向,有足够的资源、能力和动力,就能有效防范培训工作中的风险,甚至不让相关风险产生。
何坤茂
中国兵器人才学院人才战略研究中心项目主管 何
鹏
重庆川仪微电路有限责任公司职员
第四篇:廉洁风险防控自查工作报告
廉洁风险防控自查
工作报告
××公司
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关于廉洁风险防控自查工作报告
2011年以来,我公司深入开展了廉洁风险防控活动。为进一步巩固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成果,逐步形成有效的、常态化的、覆盖全公司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的廉政风险防控各项规定,我公司召开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动员会,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工作的动员部署,强调“排查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它以责任分工、监督互勉的方式,把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的责任落实到下属单位每个负责同志,从而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工作机制,能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要求下属四厂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推进源头治理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高度,认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一、深入查找,积极防御,完善制度,动态防控
根据纪监部的要求,我公司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以人为本,注重预防,突出重点,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全面开展了排查工作。围绕公司和各下属厂的职能,进行权限梳理、确认、登记,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查找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和重点人员,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或诱发腐败的风险点。从行政管理事项、业务工作流程等方面,逐一排查廉政风险点,经组织严格审核把关后,将风险点登记汇总。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中,我公司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工作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防止岗位廉政风险转化为腐败行为。同时不断完善机制、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规则,加大对热点、重点岗位人员定期交流或轮岗力度等措施,锁定履权界线,控制自由裁量权,实行权力制衡。深化以厂务公开牵头的各类公开,搭建公开平台,随时接受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为了对风险控制进行有效控制,实行廉政风险预警,畅通廉政风险预警信息“绿色通道”,采取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臵办法,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问题渲化发展成违纪违法行为。
二、履行廉政风险防控“一岗双责”情况
一年来,按照公司纪监部的要求,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强化自身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做到既勤政又廉政,用规范的行为去办事,用合理的制度去管理,高度重视学习,努力改进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堤坝。
(一)强化学习,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为了使公司能够健康发展,我们始终坚持以学习自警自励,以学习提高自我,以学习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一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不断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干部党员的政治素养;二是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纠正不正之风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了纠正不正之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位观和地位观;三是提高整体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班子内部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领导干部真正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通过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保持了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和廉洁敬业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诚心诚意为职工谋利益,兢兢业业为职工办实事的公仆意识,坚定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信念,提高了班子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勤政务实,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
廉政自律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各司其职,领导班子共同管理好劳动服务公司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更重要的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把涉及公司的大事、难事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处理好、解决好,从而带动劳动服务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年来,我们领导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大力抓好分管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生产第一线情况,进行现场办公,着力解决职工中的大事、难事和职工关心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作最大的努力,认真加以解决。
(三)强化领导责任,提升防控效能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把贯彻落实公司纪监部“关于开展廉洁风险防控自查工作”的部署,作为深入风险防控管理的重要任务。通过责任分解,责任分工,责任考核,强化领导人员确定履行“一岗双责”。二是提升防控效能,认真落实各项防控管理制度,突出防控重点,细化责任目标,加强日常检查和考核,根据业务发展变化及时修订防控措施,把廉洁风险管理融入金融管理全过程,提升防控效能。三是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对近年来防控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对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按照公司实际情况修订考评办法,并做好党风廉政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促成防控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宣传教育情况
廉政风险防控,构筑思想道德防线,立足于防控,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首先是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使自己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锐利思想武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服务的宗旨,做到有权不移公仆心。四月份以来,公司利用各种有效形式,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有关规定,使公司干部职工全面领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精神,让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基本理念 和主要办法为公司广大职工所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宣传,使公司上下一致认为:开展廉政风险管理工作,是防止权力滥用、规范权力运行的有效手段,是预防腐败、保护干部的有效办法,是反腐关口前移,变事后查处为事前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是公司财务资金管理安全有序,更好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同时我们也意识到:防范腐败工作,虽然过去我们也一直在认真抓,但不够系统,特别是在防范制度的执行上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制度体系。而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开展势必促进我们的业务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有机结合,使我们公司的财务管理更加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廉洁风险点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一)强化学习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是基础,要切实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工作能力。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工作水平、决策能力,增强对现实正确的分析判断;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1、坚持职工学习。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定期开展读书笔记检查,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学习。
2、参加支部中心组学习,确定中心发言人,结合公司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讨论,确保学习成效,促进工作。
3、每季度定期召开职工廉洁教育会议不少于一次,特别是加强 《廉政准则》等党风廉政知识学习,并结合各下属厂存在的问题,加强廉情预警。
(二)建立完善制度,提高职工管理水平
制度是保证,在建立完善制度同时,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切实用制度管人、管权、管钱、管事。
1、建立职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职工工作、个人、家庭重大事项应及时向公司、支部汇报。公司及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解决职工实际困难。
2、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党风廉政述职制度
述职对象主要是公司领导干部,述职内容为党内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述职报告为述职。
3、建立政风行风群众评议制度
在公司开展政风行风群众评议活动。强化群众监督,职工监督。年终组织群众测评,并将职工评议结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
(三)明确岗位责任,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公司下属厂必须坚持工作积极主动性,各尽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加强目标考核,根据下属厂厂情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办事能力。
(四)增强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由于外部环境诱惑多,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1、加强法律法规和廉政知识学习,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廉政准则》等相关廉洁从政规定,切实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做到自重、自警、自醒。
2、全面开展廉政排查,科学合理安排人事。对本公司干部开展一次全面的党风廉政排查,掌握廉情,防患于未然。
3、强化监督检查。结合本次的廉洁风险防控自查活动,认真开展信访举报、政风投诉工作,认真开展日常督查、暗访进行动态监督,以确保廉洁风险防控的措施到位。
五、2011年以来开展风险点排查的新情况
(一)出现排查的新情况
由于平时业务工作繁忙,疏于理论学习,学习难免存在走过场现象,导致干部职工不同程度的存在理论水平不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等问题,拒腐防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相应的防范措施
1、多举措加强反腐倡廉学习教育,一是确保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廉政教育,不断丰富学习的内容和学习形式。二是建立廉政教育工作记录,详细记录全年开展廉政教育的计划安排、阶段总结及开展教育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教育内容等情况,便于学习情况的汇总分析和进一步改进。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将每次学习的考勤记录、廉政活动参加情况,廉政信息情况、廉政风险防范情况等内容制成考核表,实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参考内容。
2、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活动。主要领导干部与管辖范围内的党 员干部每年至少谈心两次,当干部情绪不稳、效率不高时以及家庭发生重大事项时,单位领导和党组织要及时开展谈心活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读书会、业务知识、廉政知识学习竞赛以及各类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身心愉悦的工作氛围。
六、现有制度是否存在不适应生产经营实际、存在防控缺陷等 制度是我们针对事物所制定的一个标准要求,它是一个有利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标杆尺度,要求事物周边的人们共同遵守的纪律约束,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履行廉洁风险防控自查工作来讲,现有制度我们还没有发现存在不适合生产经营实际和存在的防控缺陷,今后我们随着防控工作的深入发现了防控缺陷。我们相信,上级领导能够在尊重客观的条件下将它更加完善,更加合理。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公司将在坚持基本工作原则和工作要求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发现和总结下属一些好做法和经验,将零散的成果系统化,感性的认识理性化,成熟的做法制度化,对重要权力的运行情况,要认真落实相关人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价权,不断提升整体管理水平。运用各种形式,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责任机制,实现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长效性。
第五篇:银行风险防控培训
银行风险防控培训
银行完善操作风险防控能力
全面风险防控能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它不仅可能给银行造成巨额的财产损失,更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声誉影响。基层机构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前沿,既是业务拓展的“桥头堡”,也是操作风险与案件的“多发区”。多年来,银行操作风险呈现点多、面广、成因复杂、管理难度大且不易见效的特点,加之基层机构业务拓展压力大、人员紧、内控薄弱,使得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成为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商业银行基层要构筑基层银行操作风险立体防线,应从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入手,完善操作风险防控能力。
一、打造“学习型”银行,促规章制度内化于心
规章制度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商业银行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细,但违规违章事件和案件仍不断发生,主要原因是规章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而影响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规章制度管理不到位。必须从打造“学习型”银行入手,进行制度重检,使一项业务活动仅由一份制度文件受控;制度文件按岗位分类,在内部网站上发布,便于员工查询。银行还应强化制度学习培训与测试,使员工将规章制度内化于心,促使制度文件成为员工业务操作的标准、工作检查的依据和岗位培训的教材,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基层员工因不了解、不熟知业务规定而产生的操作风险。
二、强化岗位管理,前移风险管理关口
银行应进行科学的岗位设计,前移风险管理关口,明晰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实施差别授权。在岗位安排上要防止不相容岗位由一人兼任或不同时期兼任,在人员调配上要向基层一线倾斜。因不同岗位的“风险度”不同,基层机构应重点加强三类岗位人员的管理。一是新上岗人员。要把好从业人员入关口,防止有赌博、吸毒、诈骗等劣行的人员进入银行;要加强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把获得岗位资格作为员工上岗的必备条件。二是重要岗位人员。不仅要关注其8小时内的工作表现,还要关注其经济往来、社会交往和家庭关系等方面出现的异常现象,及时进行风险排查;同时要认真落实重要岗位人员的强制休假、轮岗或异地交流顶岗制度。三是基层机构负责人。他们承担着所在机构操作风险防范的首要责任,其本身的行为和态度对操作风险管理具有重大影响。当前对基层机构负责人的管理,普遍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等问题。银行除了需在基层机构推行行务公开、任期考核、民主评议、离任审计等制度外,还要在人员任用上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防止“带病提拔”、“一用就病”的现象发生。
三、开展教育警示活动,营造合规经营、诚实守信氛围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国际上不少金融机构发生重大操作风险损失或倒闭,往往不是因为缺乏风险控制的机制、流程,而是因为风险文化不能使这些机制、流程发挥作用,如巴林银行倒闭案。“教育警示” 法就是通过培训、参观、考察、演讲、报告会、内部刊物、多媒体课堂等生动活泼的形式,着眼于人生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对自己、家庭、银行、社会负责;着眼于法规和廉洁从业教育,引导员工“慎微”、“慎独”,做到“身在钱海常筑坝”、“常在河边不湿鞋”;着眼于健康风险文化的培育,引导员工树立“内控优先”、“合规守法”、“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等理念,让先进、健康的风险文化内化为员工的职业信念和工作习惯。在风险文化的培塑过程中,尤其不能忽视基层机构管理团队的行为和表率作用。基层机构管理团队要成为健康风险文化的倡导者、建设者、传播者和模范执行者,促进合规经营、防范风险、廉洁从业、诚实守信成为一种工作氛围。
四、进行员工风险自评,提升风险识别、防范能力
风险管理有个著名的“三倍定律”,即3/4的损失可以通过风险的事前识别和化解予以控制,而当问题出现时再去化解,则一般只能挽回不到1/4的损失。通过员工根据岗位职责、业务及管理流程,识别主要风险点,重点关注制度本身有无缺陷、制度执行是否有效、业务操作系统有无缺陷、哪些环节存在控制缺失或控制过度或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等问题,形成《员工风险报告》后报上一级管理部门研究解决。“自我评估”法不仅有利于基层员工主动提示风险,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减少管理层与基层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员工熟识岗位风险因素并有意识地进行防范。
五、有的放矢,实施风险重点监控
银行的业务品种多、操作流程复杂、风险点也多,不分轻重缓急平均用力的操作风险控制并不可取。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影响程度较大的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和重点对象则是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就基层机构而言,柜员卡、现金单证、印章印鉴、账户和代客服务是重点环节,节前假末是重点时段,基层机构负责人是重点对象。对重点环节,应通过加强岗位制衡、检查稽核、授权控制、计算机和录相监控、行为排查等措施实施管理;对重点时段,基层机构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投入更多的精力;重点人员的管理,则应从人员甄选、制度约束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
六、检查纠正到位,整改提高
检查工作贵在效率、重在效果,实施中应注意做到“四个到位”。一是筹划到位。针对种类繁多的全面检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外部检查、内部检查、专项审计等,应在年初制定好检查工作计划,整合检查力量,开展集中检查,避免大量交叉重复检查。要区分检查重点,对管理好、内控等级高的基层机构,检查频率可低一些,检查内容可少一些,或者实行阶段性的免检制;对经常发生操作风险事件或案件的基层机构,则应增加检查的频度和力度。二是准备到位。每次检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选派合适人员、组织检查前培训,选取可疑点或关键点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检查。三是整改到位。除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外,还要跟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将问题整改率作为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加强责任追究,严格纪律约束,避免屡查屡犯。四是纠正到位。管
理部门要组织例会对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查清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检讨制度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从源头上进行纠正。对增加控制环节的纠正措施应格外慎重,因为增加控制环节意味着管理成本加大,还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七、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基层机构数量多、人员多,离管理中心远,容易出现关心和激励不足问题。应通过细化员工级别、实施分级管理,对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基层员工提升工资待遇、打通晋升通道;同时,应加强对违规违章人员的约束和问责。从基层机构发生的操作风险损失和案件看,执行力不足是导致风险和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还应通过违规违章处罚制度和积分管理制度,将警告、经济处罚、记过、降职乃至开除作为常规的处罚手段,对造成重大损失甚至案件的违规行为,还要追究机构负责人和上级管理人员的责任。问责工作要“严”字当头,严肃、严格、严厉、严查,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情”。
八、运用“IT”法,实现风险防范科技化
操作风险往往由人为因素引起,通过手工控制、事后检查等人工方式防控操作风险,实际效果并不好。因此,应加大信息技术开发运用的投入,实现计算机系统联网,促使业务和流程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将风险控制的有关要求嵌入流程系统,从而控制因简化操作、逆程序操作、越权操作等违规行为引发的操作风险。然而目前银行机构在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和运用方面,普遍存在着重业务操作轻管理活
动、重过程管理轻预警监测问题,因此,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对风险的预警和实时监控作用,建立关键风险点的预警监测指标,将有关指标和信息预设在系统中,当发生可疑或异常的交易活动、异常的数据信息时,系统会进行预警和提示,以此实现实时、远程、集中的风险监控。基层机构应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学习和运用,严格规范操作,利用计算机系统数据和预警监测信息,汇总整理发布风险预警公告,引导员工正确进行业务处理,关注关键风险因素。
九、建立应急管理制度,防范突发事件
基层机构操作风险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员、系统、流程的管理,还体现在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管理。应急管理就是要确保突发性事件(如自然灾害、系统故障、通讯中断、人为破坏、服务提供者出现故障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等)发生时,银行能及时作出应对,使业务得以继续开展或尽快恢复正常运作,将损失减至最低。作为客户营销主渠道的基层机构,需要进行应急和危机管理的事项很多,如营业场所的防抢、防骗、防盗、消防、重大客户纠纷、计算机网络丢错账等。应制定应急和危机管理预案,开展员工培训,组织方案演练,定期检查应急物资、应急设施的准备和管理情况,确保能够有效应对。
十、筑牢“三道防线”,倡导“群防群治”
银行的操作风险存在于所有产品和业务流程中,操作风险防范不能仅仅依靠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人员,银行中的所有部门和所有人员都承担着风险管理职责。目前,银行普遍建立了“三道防线”:业务部门是第一道防线,是操作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和管理者;风险管
理、法律事务、合规管理等职能部门是第二道防线,负责协调、指导、评估、监督各业务部门及后台保障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活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是第三道防线,负责对操作风险管理、控制、监督体系进行再监督和责任追究。操作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涉及所有部门、所有人员,“三道防线”需要分兵把守、密切协作、共同打造。只有全行联动、全员防范,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才能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和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