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县级电业局的财务管理问题
关于县级电业局的财务管理问题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电力工业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为配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电力市场在我国逐步建立、形成和发展,电力企业普遍实施了改革措施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电力财务管理系统成为不同层级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县级电业局等基层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本文首先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入手,分析目前县级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些创新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电业局财务管理财务控制财务管理创新
一、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特点
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因此电力企业基本都是由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已经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各层级管理机构已基本上形成了应有的管理体制。总结来看,电力企业财务管
理有其他企业财务管理的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自身的特点。
1、财务管理采用统一的核算模式
由于电力的垄断性,管理模式也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各大区域电力公司管辖省电力局、省电力局管辖地市电业局,而三个管理层级又均为特定的会计实体,由下往上汇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汇报财务信息等。在统一的财务模式下,不同等级的各单位建立统一的资产分类体系,采用相同的会计科目体系、报表体系,适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业务操作流程等,整个电力系统的会计核算工作程序化特征明显,相对固定,比较
规范,利于管理。
2、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注重财务预算管理及财务分析
电力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速度和稳定性,其财务管理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电力行业是高投入行业,投资项目科研技术性强、风险复杂,一旦决策失误对单位乃至国家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是预算管理,通过编制科学的财务预算,并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和考核,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和资本流入,合理配置国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3、电力系统财务管理辐射范围广,难度大
因为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要求各层级电力企业由下往上逐级并如期汇总和提交财务管理实况和会计信息,这使得数据采集与收集时间长,工作量大,且因为财务分析专业性较强,需要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整个管理程序技术操作要求高,管理难度大,需要各单位配备过硬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全力配合整
个电力系统的统一财务管理模式。
二、县级电业局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电力行业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但具体到各层级不同的管理单位其财务管理水平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县级电业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1、资产管理不到位,不良资产风险大
出于基层管理实力的限制和资源的有限性,县级电业局财务管理在机构设置上可能不够完善,没有按照规范的公司管理机制建立职能部门,很多财务资产管理岗位由其他相关岗位兼职管理,权责不明确,经常出现经营风险超出预先估计,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严重的资产浪费现象。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一方面给企业资源带来重大损失,价值核算数据失真,降低了经济收益和社会效应;另一方面,处理这些不良资产,电力单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损失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2、电价波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性大
在体制改革之后,我国电力系统实行“竞价上网”,电价与市场结合度加深,受市场因素如燃煤、油料及运费价格等的影响更显著,由于电价波动幅度和频率的增加,同时来自供求两方面的压力使电力企业遭遇的市场风险加剧,对管理方案的效率提出更尖锐的要求,如何应对电价的波动以维持企业稳定发展,是很多
电力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3、部门预算管理落实不到位,面临的财务风险大
一般地,各单位都能根据统一的工作部署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但在具体的制度落实工作中,却出现了明显的偏颇:管理体系中最基本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能够在基层得到较好的落实,按程序规范地开展财务工作,保证财务活动的基本秩序,但是另一个组成部分——预算管理体系却被忽略。虽然建立了制度规则,但是没有专门的岗位和职员负责这一制度的落实,执行随意性大,资金使用得不到控制,使公司财务风险加剧,而且业务开展也因此时刻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经营风险增大,影响到单位的经济效益。
4、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滞后,财务管理效果欠佳
高效的财务管理需要会计数据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保证,足够多的财务信息、及时有效的会计数据才能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得出的经济决策才会科学合理。受限于电业局技术手段的不足,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往往建设比较滞后,或者设备陈旧、技术落伍,还有很多财务人员本身专业素质就较低,现代计算机技术运用不熟练,缺乏应有的操作技巧,不管是硬件条件还是软件配套,都无法满足经济决策对信息提取的要求,信息不及时、信息无效、数据不充分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基层管理单位,直接影响到决策的正确性和单
位经营成果。
三、完善与创新县级电业局财务管理的思考
县级电业局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上级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引导,更重要的还是本单位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和完善。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完善和创新县级电业局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对策。
1、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电力财务管理制度要求能够全面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基层电力管理单位应该明确基本的管理方向,服从统一的管理制度,然后以改善单位财务状况、提高经营效率为目标,改革现行的财务管理方式。因为电力系统实行集中式的财务管理,建立了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原则上所属各单位不再制定相同的管理制度,但可以根据业务范围和所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符
合本单位实际的实施细则,增强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积极开拓电力营销市场,规避市场经营风险
2005年12月国家通过出台相关文件,构建了电力市场的政策框架,正式实施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市场供求引起的经营风险对县级电业局来说似乎影响更明显一些,对基层电业局的市场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电业局可以在遵循统一的管理格局的前提下,根据县市电力市场情况探索市场营销策略,因地制宜地制定营销方案,构建合理的电价机制,实现电价与当地发电企业燃料、运输等材料价格的同步调整,保证业务量的合理增长和单位财务状况的稳定。另外与电价有关的电费回收管理也应相对加强,通过科普知识宣传等方式纠正用户的电能消费观念,让用户正确理解电力资源的有偿性。对一些欠缴电费的顽固企业,可以尝试利用相关业务进行风险转移的方法,促使欠费企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控制电费回收风险,提
高单位的盈利能力。
3、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预算控制
因为电力系统实施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所以县级电业局没有必要像其他制造企业一样再单独建立非常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但是最基本的预算管理工作还是需要认真做到位,以提高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科学性、精确性。应建立成本标准、预算定额等基础信息库,同时调动全单位员工预算管理工作的参与性,要求各部门全力配合,为预算编制、控制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维持预算执行的正确方向,从源头上控制
单位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减少损失。
4、坚持集成化管理原则,促进信息系统建设
财务管理是任何类型企业内部各种信息流交换的中枢,高效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对合理配置内外部各种有效资源,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作用意义重大。县级电业局应该适当加大对单位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的投入力度,改革落后的记账核算工具和财务分析手段,引进先进的信息系统软件,提高信息收集效率,并随着单位的业务实践不断优化、调整,全力以赴建设好单位资源管理系统,努力打造高度集成的财务管
理信息平台,既提高综合分析、加工财务管理信息的能力,又避免各部门低效率的重复性的业务活动,使
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管理劳动,增加单位经营和管理价值。
5、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协调推进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涉及企业众多部门和人员利益,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创新也必然要求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建立,以创造良好的体制运行环境。首先,完善财务部门职能,科学设置财务机构以及配置合适人员,改变县级电业局轻管理、重核算的现状,明确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其次,加强其他配套设施的建立,如绩效考核、员工评价等制度,监督、促进全面实施财务管理制度。再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安排合理的岗位与职责,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发挥广大财务人员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专业
财务操作技能和电力行业知识,将理论更好地运用到财务管理实践中来。
6、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控制经营单位财务风险
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包括内部控制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风险控制乃至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县级电业局也应该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能够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对策,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实现单位的稳定发展,创造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并重视制度执行的考核结果,奖惩分明,强
化员工责任感,实现整个单位的不断进步。
第二篇: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一系列服务“三农”措施的推进,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财务也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是,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相当多地区农村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还会引起社会矛盾,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就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对当前存在的农村财务问题进行解决和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经济;财务管理;村级财务
1.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相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者,但很多村干部仍保留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个别干部既管账又管钱,既是审批人又是经办人,白条抵库、坐收坐支挪用公款时有发生。村会计素质不高,大部分村现有会计人员无一人持会计证。农村会计人员作为基层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文化程度不高、工作责任感不强、无证上岗、对新会计制度不熟悉,难于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要求。
1.2财务情况不透明
有些地方村干部在进行财务公开时弄虚作假,避重就轻,只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真正群众关心的问题等却被干部故意“忽略”或改头换面后附加在其他一些生产性开支里面进行公开。另外,财务公开时间不及时,财务收支事项要求每月一次公开,财务计划(预算)年初和季初公开,财务决算年末和季末公布,而许多村往往不能坚持,许多内容直到上级检查和群众反映时才公布,甚至半年才公布年初计划,月末才公布上月收支,对重大财务活动也是事后才公布,对实质性内容不公开,没有起到群众应有的监督目的。而且很多地方农村财务公开后的信息反馈机制也不健全。
1.3农村财务从业队伍不稳定
据调查,我国大多数农村会计出纳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快,财务移交手续办理不及时,甚至长期不办理,造成坏账、死账。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会计也跟着换届,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另外,会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业务生疏的财会人员无证上岗。
1.4财务制度不健全,缺少良好的监督体系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村财务管理有一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包括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结算资金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但由于部分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导致贯彻落实比较困难。干部各自为政,财务人员或听之任之,或同流合污,造成了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现象。
2.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1对农村财务监督不力
全讯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是司法机关监督乏力。1997《刑法》施行后,村干部不再是贪污、挪用等职务犯罪的主体,村级干部的经济监管问题成为法律空白。二是纪检机关监督乏力。对与非党员的村干部,纪检部门根本无法查处。三是群众监督乏力。很多群众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部分村民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四是内部监督乏力。由于村级财会人员由村级任用,部分村级财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就丧失了独立性,导致监督作用无从发挥。
2.2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力
一是村级财务管理缺乏透明度,财务公开力度不够。有些村虽然定期将财务收支情况公开,但是公开的内容不具体,比较空洞,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用途、去向;个别村对一些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没有及时公开,致使群众无法实施民主监督。二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经站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人员相对减少,对村级财务的管理职能有所削弱。三是账前审核制度没有落到实处,许多乡镇的账务根本没有认真审查,往往是在票据上盖上“同意注账”的字样简单了事。
2.3对农村财务问题重视不够
一是目前很多乡村干部都普遍存在着“重税费、轻管理”的片面认识。二是认为村级自治,不宜多管。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差,导致乡级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不重视,对群众反映财务方面的问题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财务管理混乱的蔓延。三是财务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些主管财务的村干部不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造成财务管理新老问题不断、一片混乱的局面。
2.4机制不完善导致财务公开走了形式走了过场
由于各级政府对村级财务公开只是一般性的提倡和号召,村务公开没有政策保证,缺乏法律保障,政府对村务公开没有统一的规范化要求,所以各村在实施中各行其事,有较浓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想搞就搞,不想搞就不搞,想搞什么样子就搞什么样子。没有法规没有机制的事情,其生命力也就不强,因而难以持久。
3.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坚定不移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加大民主理财力度
村级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要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凡是村里的重大事务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尤其村级财务要公开。一是公开内容要全面完整。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中规定的财务公开内容进行公开。二是公开时间要及时,特别是对于多数村民或民主理财小组要求公开的专项财务活动应及时公布;重要财务活动应逐笔公布。三是公开方式要以公开栏为主,要有固定的财务公开栏。四是公开程序要严格。财务公开前,应有民主理财小组参加,对全部财产、债权债务和有关账目进行全面的核实。五是对财务公开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妥善处理。六是要把财务公开的监督落到实处,村组财务要置于群众的经常监督之下。
3.2加强乡镇监管,真正做到服务于民
乡镇应站在大局角度重视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选配好村级主要干部。对在执行财务制度时违法乱纪、屡教不改的干部坚决调整与查处,决不姑息迁就,采取切实措施把村级班子建设好。对农经人员队伍则应该强化教育培训,强化检查考核,以提高业务素质,切实履行起监审职责。
3.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要在两个新制度的基础上,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报账制度”、“列支审批制度”等。同时,村级财务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
3.4做好村级财务清理工作
中央和省一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并作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村级财务的管理工作,这是因为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列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议事日程,编入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管理内容。各乡镇至少要确定一名党政领导主管农村财务,经常听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汇报,研究、部署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随时根据群众的反映,对村级财务进行及时清理。对清理出来的经济问题,一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危害和腐蚀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加强财务管理,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值得高度重视。只有加强治理,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加强。[科]
第三篇:财务管理问题自查报告
财务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的自查报告
县财政局监督检查局:
我单位接到《关于2017年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总体方案》文件后,组织了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并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财务人员为成员的自查专班,对2016年7月1日以来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1、取得的成绩:
单位建立了财务管理责任体系,能执行单位预算,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无超编制安排人员经费情况。
银行账户开设和存款管理规范;津贴补贴按政策规定发放;会议费、培训费、接待费管理使用无违规情况;无“小金库”和“账外账”现象;工会经费按规定比例和预算批复计提及使用。
单位资产管理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无违规情况;无对外出租、出借资产的情况。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依法设置财务机构,财务人员均有会计资格证;会计、出纳分设,银行账户预留印鉴分人管理。
2、存在的问题:
公务卡结算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新调进人员还没有及时办理公务结算卡,原职工办理的结算卡使用不多。
二、下一步计划
1、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和财务自查监督,巩固规范管理的成绩。
2、补办公务结算卡,按照要求进一步落实公务卡结算制度。
2017年5月12日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职责的履行是由组成政府的各级事业单位来完成的,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总体上得到普遍加强。但是,从审计情况看,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法人执法意识淡薄,会计队伍素质不高等原因,财务管理中问题还比较突出,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财务管理及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形式
(一)财务管理不到位
1、固定资产管理松弛。一是固定资产账簿不健全,许多单位没有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致使财务对资产失去了应有的控制,有的单位的资产具体构成不清,去向不明;二是固定资产的取得、保管使用、处置、记录等没有专门的人员或部门负责,没有明确划分责任;三是固定资产长期不清理,导致账实不符;四是部分固定资产利用率不高,闲置浪费仍然存在,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往来款项管理混乱。一是不少单位将收支直接在往来款项中核算,不仅造成往来款项核算不准确,而且也掩盖了单位收支的真实情况,使往来款科目成为调节部门收支规模,逃避财政监督的避风港。
3、收支管理违规。一是收费不合规,不少单位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现象仍然存在,擅自使用自购(或自制)收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问题时有发生;二是支出不合规,表现在绝大部分单位招待费严重超标准。人员奖金及补助支出随意发放,无任何审批手续。行政消费性支出增长过快,管理失控等。
4、专项资金管理薄弱。一是专款不能专用问题比较普遍,致使不少部门单位程度不同地存在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二是专项资金核算不符合规定要求,专项资金与正常经费未能按要就分开核算管理;三是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会哭的孩子多吃奶”的情况具有普遍性,也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以可乘之机。在公用经费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个别单位采取截留、挪用教育经费和坐支预算外资金等方式,以解决经费问题。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
1、会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表现在部分单位账簿设置不全、账务处理不准确、科目运用不恰当、记载不及时,账账、账款、账务不符,致使会计核算的信息失真。
2、会计核算不够真实完整。一是一些单位支出凭证不够真实,支出事项与事实不符,虚假列报,假办公费、假会议费、假修缮费、假招待费等虚假发票问题较为突出,如被审计单位为节省一点费用而不向商品出售者要税务发票,无形中帮助商品经营者和劳务出售者偷漏了税款;另外向农民及小商贩购买商品很难取得税务发票。因此,以假发票报账;二是一些单位收支核算不完整,人为设置“小金库”。
3、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会计出纳兼职人员太多,加之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掌握新的规章制度,致使违纪违规问题发生。
(三)财经制度执行不严格
1、部门预算执行不够严格。一是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一些单位认为将部分收支放在往来款中核算,或设置账外账,隐瞒收支规模,故意逃避财政监督;二是超预算支出现象较为严重,当年收支执行结果不能做到收支平衡,超支出预算部分直接转挂暂付款项,从而形成隐形赤字挂账,且数额越滚越大;三是行政经费挤占项目经费或事业经费问题比较突出,预算项目之间相互错位严重。年初部门预算安排的专项经费,不少单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都未能完全实施到位,其资金被用于行政消费性支出方面。
2、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不到位。一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完整,部分属于政府采购的事项未能纳入其中;二是存在无预算采购行为,未能严格坚持先预算后采购的原则;三是政府采购程序、手续不够规范完备,一些单位未经审批就擅自采购,或者采购程序不够公开透明。
3、收支两条线制度不够彻底。一是收费政策执行不够严格,未能严格按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收费;二是收费收入缴存财政专户不够足额及时,部分单位将收取的收费收入直接转入到单位的工会帐、基建账或擅自开设的其他账户上使用;三是收费收据使用不够合规,有擅自使用自制或自购票据的行为;四是申请财政专户拨入资金未能严规定格按预算规定的用途使用。
(四)内控制度不健全
1、内部牵制办法不到位。一是存在会计人员岗位设置未能严格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存在钱账、票据、印鉴一人管理等问题。二是重大资金支付支出事前缺乏民主决策程序,往往由单位负责人一人决定,结果产生了一些资金损失浪费。三是财务公开不到位,未能实施民主理财制度,缺乏阳光操作。
2、内部稽查监督制度不完整。主要是收支结算、往来结算、财产清查、财务审批等兼管措施不够健全完善,造成部分单位资金管理失控,会计核算混乱的局面。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单位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单位财务管理的好与不好与领导关系极大,许多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政绩意识强,而对如何规范单位的财务核算却不重视,依法理财的观念淡薄,对相关的财经法规制度缺乏必要的了解,认为只要自己不贪污挪用,至于如何进行财务核算是会计人员的事,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由于轻视单位的财务管理,轻视会计的业务培训和再教育,而对单位财务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诸多财务风险,并能形成一项长效机制。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未设置内审机构,已建立内审机构的单位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已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部分单位内部未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出现多关收费,多关开支,形成了“室室有收费,科科有财务”的混乱局面。这样不健全的内控制度为许多不良的财务方面恶性突发事件买下了隐患。
(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单位领导对会计人员的选择全凭个人的喜好,多数根本不考虑该同志是否能胜任专业要求高的财务工作,单位领导更换频繁,随之而来的是会计更换频繁,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的忽视等诸多因素致使许多会计人员对如何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理财素质失去了信心,在会计岗位上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只要自身不贪污挪用单位资金便心安理得,自认为品质比能力更为重要,财务核算规范与否是另外一回事。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主管领导和财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行政事业单位违纪的主体,一是具体的财务人员,二是主管财务的领导。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好与不好与领导关系极大,主管领导指使会计人员错误的办理一些业务或做假账,由于种种原因,财务人员不得不办,甚至出现包庇现象,所以提高单位财务主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相关法规理论水平,预防职业犯罪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环节的规定和要求。
(二)建章立制、严格执行。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一是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内部稽查制度、牵制制度等。二是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等管理制度。三是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从单位内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最大限度的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单位财务管理逐步规范化。
(三)较强管理,强化监督。财政、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管的力度,真正把好会计核算关,资金拨付关,收支监督关。特别是财政每年办理财务决算前,必须对单位的财务收支、资产、往来款项进行认真地清查核对,把行政事
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督促单位领导自觉重视国有资产管理,确保账账、账实、账物、账证相符,严防会计信息失真。审计部门要强化各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的监督,制止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以规范资金使用,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通过历年来的审计监督和单位自身不断强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因各种原因,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核算不规范,账目设置较随意,账务处理不严谨,财务手续不健全。如:一些单位只设总账,明细账则不设或随意设,使得资产不明细,债权债务不清;许多经济事项无合同、协议,仅凭发票报销,无原始清单等。
二、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资金安全存在隐患。有些单位的会计、出纳不相容职位没有严格分离,有的岗位互串;单位对出纳监督不够,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大额开支用现金支付,白条抵库、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特别是乡镇较普遍。
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一些单位物资和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自行采购公开透明度也不够;资产管理粗放,责任人不落实,长期不清查,久之则账有物亡;资产变卖、报废不按国家规定程序进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票据管理不规范。有些单位仍然在使用不规范票据收款,且未建立票据领购缴销制度,有些正规票据的管理也是如此,责任不清,容易造成资产流失。
五、资金使用计划性不强,费用开支不透明。资金使用随意,未制定计划、消耗定额等,有多少用多少,甚至超支,寅吃卯粮,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一方面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却是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单位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以及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为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节约使用资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出以下建议:
一、依法科学理财。单位主要领导要加强财经法规的学习,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单位财务管理出现重大问题,主要领导应承担责任。
二、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单位应配备合格的财会人员,财会人员必须有从业资格证书,对财会人员应实行“双重管理,财政为主”的管理体制,调换财务人员应报政部门批准。以各种形式努力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促使其严格履行职责,当好领导参谋。
三、强化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坚持按项目、按时间、按进度支出,不准随意变更预算项目、超预算安排支出。要坚持以收定支,确保收支平衡或略有结余,禁止出现红字,留下缺口。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或追加支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
四、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从严控制支出。各单位都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制定费用消耗限额及定额,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优先保证正常运转需要,最大限度地挤出资金用于事业发展,对于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要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五、各单位应规范财务核算,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要加强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不相容职务一定要分开,保证资金安全。所有资产都要定期核对,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六、加强票据管理,合法使用票据。财政收费票据和税务发票是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的合法票据,应由各单位财会部门统一领购和管理,其他内设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购买。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使用税务发票的,必需先报财政部门备案后方可购买使用。严禁使用不合规票据收费。加强票据缴销管理工作,实行缴销收费票据与稽核财政资金同步,做到票面收入与征收入库额度相等。经费支出应取得真实、完整、合法的原始票据,否则,单位财会部门应拒绝报销。
七、强化监督。一是推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开财务,增加资金使用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完善考核办法。有关部门应科学地制定考核单位财务管理状况及资金使用效果的指标,并将其纳入干部业绩考核;三是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督、指导,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财经法规,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日常工作的基本业务和基本环节,同时,也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监管工作相对滞后,财务有关经济的财会业务、财务报表造假现象屡禁不止。近年来,审计机关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发现,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非常薄弱,账目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应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规范。
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原始凭证方面: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购买实物发票不填数量和单价,有的发票内容笼统,甚至没有售货单位盖章;手续不严密,购买实物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而且有的领导签字不规范,白条入账情况较普遍;一些单位甚至自制原始凭证,格式和内容都不规范。
二、记账凭证方面:有的单位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如汽车修理费、设备维修费、房屋修缮费等,摘要只写“维修”二字,不能说明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有些单位到月底结账时,将当期发生不同经济业务的多张原
始凭证填写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分不清会计科目对应的是那些原始凭证内容,使一 张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数量过多,业务记录乱而不准确;有的事业单位在开设银行专户时,将相关收支业务的会计凭证单独记账、单独保管,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总账内管理,形成账外账和“小金库”;在年终结账时,有的单位制作会计凭证不是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而是将收入和支出相对转,不符合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使“结余” 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结余状况;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如附件张数不填写,或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
三、账簿使用方面:一些单位没有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账簿,个别单位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核对、控制和平衡账务;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混用或一本账多使用,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会计人员调动时间和经管人员责任不清;账簿登记发生错误时更正方法不规范。有的挖补、涂抹、刮擦,数字书写错误。
四、财务报告及其他方面:不少单位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表账不符,单位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移交不规范,内部会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
改进会计基础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门槛。没有会计证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对无会计证和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统一考试,或参加会计证上岗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持证上岗,否则不得上岗,并作为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硬性措施,严格执行。
二、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各级财政部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组织以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
三、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财政、审计等国家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检查和审计时,要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衡量标准和依据,对会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财政业务主管部门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考核,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要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和设有账外账的单位,依照财政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从严进行处罚。
第五篇:201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2014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讲义
第一章 总 论
第三节 财务管理环节
一、计划与预算
(一)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类。
(二)财务计划
确定财务计划指标的方法一般有平衡法、因素法、比例法和定额法等。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根据财务战略、财务计划和各种预测信息,确定预算期内各种预算指标的过程。它是财务战略的具体化,是财务计划的分解和落实。
财务预算的方法通常包括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等。
二、决策与控制
(一)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验判断法(定性);另一类是定量分析方法。
(二)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指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的过程。
财务控制的方法通常有前馈控制(事前)、过程控制(事中)、反馈控制(事后)几种。财务控制措施一般包括: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三、分析与考核
成功在于执着,鲤鱼网祝大家成功!
(一)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方法通常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综合分析等。
(二)财务考核
财务考核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用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完成百分比考核,也可采用多种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四、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它通过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的规范,要求企业在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需指出的是,内部控制中的控制与上述的财务控制中的控制并非同一个概念,二者在范围与内容上都存在本质区别。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全面落实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
成功在于执着,鲤鱼网祝大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