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

时间:2019-05-14 10:2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

第一篇: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

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

(一)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的洪流滚滚向前。它以摧枯拉朽之势、排山倒海之力向着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和僵化观念进行着猛烈地冲击。经济体制在改革,政治体制在改革,教育体制当然也要进行改革。

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而进行经济建设的首要战略措施就是发展教育和科技。教

育事业既担负着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充足物质基础,这就必然使教育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当教育发展受到限制的时候,经济发展又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形成恶性循环。这个矛盾在需要较大投资的高等教育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兴办更多的大学以满足升学和建设的需要、结果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中学生是“千军万马”,而大学却是“独木桥”。经济建设需要“千军万马”而“千军万马”又过不了“独木桥”。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我认为,要解决教育发展与经济基础不足之间的矛盾,除要采取多方集资办学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找到一种投资不多而又行之有效的先进的教学手段。我认为电视教育就是这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视教育对于解决所述矛盾是有很大作用;二是将高等教育部份地商品化,依据推受益谁投资的原则,让受高等教育者承担更多的所需费用。但这样作有可能使一些优良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这对发展教育是不利的。利用电视教育可以缓解这个矛盾。因为电视教育成本低学生的负担也就相对轻一些。电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费用不高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上述两种方法最后都归结到充分利用电视教育这一点上。而要充分利用电视教育,又必须对现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以使教育体制更适合于电视教育这个先进的教学手段。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一个大胆的设想

如何利用电视教育以解决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基础不足之间的矛盾?如何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我的具体设想如下:将大学分为基础大学和专业大学两部分,就像将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一样。

基础大学:由电视大学担任。学制二年,也可实行弹性学制。招收高中毕业生。电视大学可设想分为五个大类:①理科类(包括数、理、化、地学等)②工科类③农、林、生物、医学类④财经类⑤文史类。电视大学各类相应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电大毕业生经统考后择优录取到各专业大学。未被录取者国家承认其大专学历,自谋职业。

专业大学:由目前各高等院校担任。招收电大毕业生。学制二年。只开设专业课和部分基础专业课。专业大学毕业生享受本科生一样待遇。

于是,我们就形成了下列体制:

小学→初中→高中→电视大学→专业大学→研究生。

这个教育体制有两个特点:一是将大学分为基础大学和专业大学两部分,二是电视教育成了整个教育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就充分发挥了电视教育的作用。

所述设想有以下优点:

①大大缓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基础不足之间的矛盾。电大可在投资不多的条件下大量招生。专业大学由于其学制缩短一半,故可在投资不多条件下将招生人数扩大一倍。

把愿意学习的青年吸收到电大来学习,这将为社会减少许多待业青年,当然,也就为社会减少许社会问题。未被录取到专业大学的电大毕业生,是地方上“留得住,下得去”的人材,这对于偏远地区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②促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按所述设想,可大大增加大学生的数量,促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这是没有疑问的。但能否保证质量?答案也是肯定的。其理由有下列三点:

第一、电大具有保证质量的特有的优越条件。我们知道。只要作到下面两点就可以保证质量;一是有严格而准确的质量检查手段:于是不让不合格者出校。这两个条件电大都具备。电大的质量手段是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卷。这种“统考统评”与主讲教师自己出题,自己评卷相比是有相对的准确性。至于不让不合格学生出校门,电大是完全可以作到。由于电大容量大,不怕学生多,故可将不合格学生全部留级。电大可适当采取“低进高出”的办法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第二、由于电大招生多,故出人才的可能性就大。“广种广收,多中选优”不愁没有优良人才出现。由于电大毕业生不能全部进入专业大学,这就必然会产生竞争。这个竞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电大学生多数已是成年人了应该让他们在竞争中增长才干,在竞争中出人才。竞争可以消除“中学是拼出来的。大学是混出来的”这种不良现象。由于电大是远距离教学,学生不可能靠教师“抱着走”,必须靠自己独立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有好处的。由于电大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有利于学生半工半读,有利一救灾生与社会联系,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目前各本科大学的学生,在经历了两年基础课学习之后,各方面都优良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中必有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掉队。这显然会影响大学生的质量。按所述设想就可

克服这个弊端。因为电大毕业后再考入专业大学的学生是经过考试和挑选的。只有各方面都相对优良的人才有可能进专业大学。

③为成人高校和自学成才提供方便。

将电大办成基础大学,这对于各种岗位上有志于升造的人,对于各种想要文凭的人显然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条件。他们可以通过电视大学自学,然后参加考试,合格者就会得到各种相应的文凭。以后

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又可报考各类专业大学。电视大学可将高教育送到各厂矿,机关,街道,农村以至穷乡僻壤。“普天之下,莫非电大”。高等教育的殿堂就为一切愿意进入者开放,其意义是异常深远的。

(三)电大应如何发展?

电大自成立以来,主要担负着成人教育的任务。目前电大已发展成包括理,文史,经济等的综合性专科大学。电大的成就为国内外一致肯定。如何更好地发挥电大的作用?电大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

一种意见认为电大今后应逐步兴办四年制本科,把电大办成与其它高等院校并驾齐驱的大学。

但我主张将电大办成基础大学。首先,这是因为电大可将全国变成一个大课堂,这适合于基础课的教堂。电大可交将第一流的教师提供给全国共同使用,这使电大在师资上占有一定的优势。电视课可以依据需要播放特写镜头以表现各实验现象和结果,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相当于课堂配备了一部电影机,这是一般课堂所难以企及的。再加上前面提面的电大的实行的“统考统评”对质量的保证作用这使电大完全有能力完成高等学校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我认为,在基础课教学方面,电大是可以和正规院校竞争。但在专业课方面电大却有难于克服的缺点。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言教身带”而专业课比基础课更需要身带。电大是远距离教学。故难于作到“身带”。电大这个缺点使它在专业课方面难于同正规高等院校竞争。与其将电大办成与目前正规高等院校并驾齐驱的本科大学,还不如将电大办成基础大学。这样目前的正规高等院校和电大都可以作到“扬已之所长而避已之所短”。电大和正规高等学校分工合作,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好方法。

在目前条件下,电大可采取“分散办班,就近入学,食突自理”的办法以求得迅速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县办电大分校,乡镇办电大班。电大学生与中学生一样就近入学,食宿自理。这样的电大班与中学班比较只是多一部电视机和收录机。每个县都可以迅速办班。实行分散办班,学生就不向大城市集中,也不在学校集中食宿。这一方面避免了大规模富丽堂煌的基本建设,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由于学生集中而产生的复杂的后勤问题,节省了大量地后勤人员,因此也就可以避免“学校办社会”的现象,同时也为家长节省了开支,这样办班也许有人会对质量有怀疑。关于质量问题,前面也有所论述。这里要补充一点。就是要加强员大分校的建设。必须将电大分校的师资和设备配齐全。同时要配备必要的车辆,让教师到各乡镇去巡加辅导。也可装备仪器车。开到各乡镇大学去巡回作实验。这些措施对于保证质量是必要的。

(四)展望

所述设想是为了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与经济基础不足的矛盾而提出的。今后我国经济将逐步由“发展中经济”变为“发达的”经济。到家那时所述设想是否还有意义?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展望一下世界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看所述设想与世界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是否吻合。

九一年十月八日“上海译报”刊登了一篇陈伟庆的标题为“信息时代呼唤教育彻底改革”的文章。文章说:“在美国高能低效的教育加教室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信息射代急剧增长的学习需求。学习将成为一种生产方式,一种消费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文章提出要改革“教师加教室”的教学方法。文章说:“现在有一种远距离学习——用电信技术实现任何地方和任何讲课者与听课者之间的沟通——从根本上消除了选择空间的障碍。但我们认识到学校只是一种方法而非建筑,我们就会向人们提供许多像闭路电视那校的学校。”这里明确提出了利用电视来扩大教室空间。当教育成为一种消费的时候,只有电视教育能为消费者送货上门。

文章又说:“反对教育改革的最有害的论调也许是象工业技术代替不了课堂里的教师这种陈词滥调。”我认为教师从根本上说是不可代替的,但教师不一定要站在课堂上。文章又说:“二十年来的研究表明,电脑辅助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能使学生多学30的课程而学习时间减少50教学成本降低40。

显然,今后教育改革的走向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改革“教师加教室”的教学模式。将来听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子?“国外科技”杂志九一年第一期刊刊登了石国文翻译的题名为“二十一世纪大学”的文章。文章说“二十一世纪大学或学院是由电子地或实体地联系在一起的资源网。资源是指教师、学生、信息和设备。一个工厂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但对一个大学或学院来说有比建筑更重要的东西。”显然,这里所说的“电子地联系在一起的资源网”就是电视大学。“实体地联系在一起的资源网”就是目前的正规大学,也就是设想中的专业大学。显然该文作者认为,将来的大学是由电视大学和正规大学组成。这和我的设想是不谋而合。

在简单地展望了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之后,我们可以说所述设想是符合今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所述设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远之计。

(五)电大应在竞争中争取基础大学的地位

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这是一个牵涉很广,难度很大的教育改革,我们当然要谨慎行事1,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好范文整理)

第二篇:把学校办成文化摇篮

把学校办成文化摇篮

——上海市江湾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巡礼

学校,顾名思义是学习的场所,文化荟萃的地方。一所没有文化氛围的学校是不可思议的。当然,学校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有高雅之分、粗俗之别。不管怎样,这种文化总是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而形成,它是师生价值观的共同体现,也是区别其他学校文化的标志。

江湾初级中学在这几年的发展中,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个“本”就是体现在不是把学生当作一个装知识的容器,而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既要勤奋学习,又要快乐成长。

从自然人教化成社会人,在这漫长、复杂的过程中,文化熏陶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但文化又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至今尚无确论。我们只能把文化限定在一个校园里开展的各种活动,并由这些校园活动孕育出的文化意味。

一、校园环境充满了文化气息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园林化是校园环境的特色,如果是秋季,走进我们校园,迎风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桂花香味,沁人心脾,你会感觉到象是走进花园一样。为了保护这些花草树木,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由学生组成的护绿队,定期给花草树木浇水、翻土、除草、去虫。花的葱郁,凝结了护花人的辛劳。我们学校绿树成荫,处处是景,美如公园。

教学大楼走廊两旁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名人画像,警句格言,有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的。他们的至理名言,激励学生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风;“认真、踏实、多思、好 学”的学风和“开拓创新、勤奋踏实、团结协作”的教风,鼓舞、激励着同学们,并成了他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

教学楼前12个不锈钢边框的橱窗是学校的宣传栏,主要内容有:时事政治、德育宣传、学科教育、美术绘画、摄影艺术、探究型课题展示,是校园文化的缩影。

在硬件建设上,学校作了大量的投资,改建了操场、喷水池、装修了教师办公室、师生食堂、教室,添置了电脑等设备,还用悦耳的音乐代替刺耳的铃声。去年在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对五楼阶梯教室进行了全面的改建。把一个简陋的会议厅改建成了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小剧场。所有这一切,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益于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个性的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高。

二、创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文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除了营造学校大环境的文化氛围外,还要求全校各个班级在教室里进行美化。这种美化要体现班级的文化特色、展示班级的团结和谐的人文氛围。有的班级在窗台、三角橱、讲台上放置了各种盆景,有的班级在墙壁上布置了各种名人字画,有的班级刊登学生的文章、照片、自我介绍的情况。黑板报、学习园地、班级公约、学科专栏,好人好事表扬栏,在班级里交相辉映,汇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这些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布置,以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渗透到学生的 2 心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班级文化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人格特征、个性发展、文化修养、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发挥了认知、陶冶、调节、凝聚的综合功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快乐成长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通过活动来营造校园文化的大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竞赛,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拔河等体育项目;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影视厅,让学生能在闲暇时间,浏览课外书籍,观看影视录象片,午休时,团队组织的“风铃广播台”,由每班学生轮流主持广播节目,在音乐声中,播放着校园里的故事和同学们的心声。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使平时紧张的学习生活得到缓解和调节,对学生身心健康是极为有利的。

我们学校有三项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的重大活动:

1、举办科技艺术节

2002年5月我们曾经和区科委、科协主办,凉城街道共同具办了“科技创未来,社校春满园”的科技艺术节。出席这次艺术节揭牌仪式的有区教育局党工委孙书记,还有区科委王副主任、凉城街道迮主任、凉城教育小区张区长。艺术节展出作品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学校以前从未有过的。作品都是学生、教师、退休教职工、街道居民自己创作的,有书法、绘画、剪纸、摄影、编织、手工制品、砖雕、贴画、模型、盆景、英语小报、科技作品等,琳琅满目、精彩纷呈。校内文化反映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社区文化表现了居民精巧的构思和朴实无华 3 的创意。两种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互补,使参观者大开眼界。文艺节目更是多姿多彩,师生与街道居民同台演出,学校离退休教工也参加演出。这一切说明,学校将来不再是封闭办学,学校与社区的融合,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那以后,学校每年都要举办科技艺术节,今年起更是将名称改为学校文化艺术节,这样的活动每次都搞得丰富多彩,被学生称作是“校园的节日”。

2、举办体育节

每年秋季学校都要举行体育节、校运会。校园文化在这方面得到另一种展示:统一的服装、饱满的精神、整齐的步伐,每班以24人组成的方队,经过主席台时都有不同的表演,很有创意;鸽子放飞、气球升空、武术表演、队形变化,多姿多彩,各显神通。活动是文化的综合表现,通过开展全校性的活动,给学生搭建舞台,让他们尽情“表演”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重新审视自己、表现自己、发展自己。校园文化正是通过学生的各项活动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也正是在活动中得到艺术的陶冶,精神的净化、品位的提升。去年校运会的入场式更是热闹,社区腰鼓队的表演成为校运会的一个新亮点,她们每人身背腰鼓,一身黄色着装,神采奕奕,虽过不惑之年,打起鼓来,却身轻如燕,在悠扬的乐曲中,翩翩起舞,博得全校师生的热烈的掌声,把运动会推向了高潮。

3、举办英语节

英语是联系世界的桥梁,我国“申博”成功,学习英语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为此,老师们不仅对课堂教学常抓不懈,而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多方位、多角度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4 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作为《中国日报》社的英语报刊阅读实验学校,我们分年级进行英语报刊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最新词汇和信息,已取得初步成效,不少学生在区科普英语竞赛中获奖。为进一步营造运用英语的氛围,以最佳的姿态迎接世博会的到来,我们去年举办了首届英语节系列活动,通过英语广播、英语板块制作,短剧比赛、歌曲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请加拿大籍教师跟学生讲课交流,请区英语教研员来校作专题讲座。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英语不仅成为了我校教学特色,而且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四、服务社区,资源共享

多年来,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方面,得到凉城街道、凉城教育小区的关心和支持,学校文化建设向社区延伸,逐渐形成了资源互补,文化相融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随着教育活动的深入,社校联动,文化创新,已成了全校师生的共识,并逐渐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社区晚晴院是孤寡老人生活的地方,也是孩子们献爱心的场所。学校组织同学到那里和老人谈心,聊天,表演文艺节目给老人看。看着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表演的节目,老人们一个个笑得合不笼嘴。活动中培养了孩子尊重老人,关心老人,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学校歌舞队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纳凉晚会,和社区居民同台演出节目,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的能力。还有部分同学帮助社区居民楼出版报,用绘画、书法、摄影等形式美化社区环境,营造社区的人文氛围。

为了让更多的社区学生过上一个欢乐的暑假生活,学校尽一切力量 5 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我们开放了图书馆、阅览室、操场、影视厅、电脑房、棋类、书法、绘画。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课题的讨论和交流,班主任都积极参加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去年8月3日我们学校还接待由市里组织的暑期学校开放和学生活动的检查组成员。这天天气虽然比较炎热,上午还是有很多学生来校,在图书阅览室里,阅读各类书报杂志,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电脑房里更是热闹非凡,学生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忙着上网,把探究性课题制作成各类课件;影视厅里学生们都在静静地观看他们喜欢看的卡通电影;早早就到来的同学,趁着上午的凉意,已经在操场上玩过了一把球瘾。

每年暑假学校都要派出教师志愿者参加社区的教育工作,几年来,学校派出的教师志愿者多次被凉城街道评为暑期先进工作者,学校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区暑期工作先进集体。这些教师放弃假期的休息,顶着烈日和酷暑,深入社区,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同时也锻炼了教师。他们在深入社区的同时,也在了解社区,了解社区的文化信息,增强对社区的感情。我校有一位教师到“凉六”居委会给社区居民辅导、排练合唱,因为她们要参加凉城街道组织的“十月歌会”和“凉城地区第二届艺术节”的表演。参加合唱的人员都是些离退休、下岗的老阿姨、老阿叔,最大的年龄有78岁,最小的年龄也在55岁以上,他们都是没有音乐基础的。怎样才能把这支由老人组织的合唱队训练出来呢?她开始有点茫然,但是老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表现欲,深深地感动了她。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全身心地投入,一遍又一遍教,练了又练,从示范发声、练习呼吸、运气、到歌词的一句一句范唱,“工夫不负苦心人”,她的辛苦,她的付出,6 终于有了回报,看到了成效。最使我们这位教师感动的是,老人们每次都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她的到来和离去。这是对我们教师最大的尊重和奖励。她深深地感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朴素、真诚、善良的一面,她的能力和才华能够回报社会也是她莫大的幸福。

五、送教到社区,法制入校园

社区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有困难,家庭经济又不好,请不起家教。面对这部分的学生,学校利用双休日组织语、数、外的教师,为凉城街道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担任义务学习辅导员,使学校教育向社区延伸,深受社区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培养了学校青年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为了使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学校配合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普及法律知识的教育,让学生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的社会小公民,我们聘请了凉城教育小区的民警担任校外法制辅导员,定期到学校来为行为偏差的学生作法制教育,利用校班会作治安形势报告。多年来,学校参加了凉城社区的普法文艺汇演,去年法制小品《转变》的演出,获得了好评。今年我校的法制小品《红杠杠绝不倾斜》和《母子情》这两个节目,老师同学共同努力,经多次排练参加了凉城教育小区文艺汇演,获得第七届凉城中学生法制小品文艺汇演一等奖。《母子情》还代表凉城教育小区参加了由虹口区教育局、司法局、青保办组织的法制文艺汇演并获得一等奖。今年6月,学校还组织过学生参加凉城街道举办的优秀文艺节目汇演,获得街道领导和居民的称赞。

在德育科研方面,学校也十分重视,强调德育实践要在德育理论指导下进行,要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总结。为此,学校 7 的德育科研论文《加强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和《加强班级目标管理》等文章,相继发表在《虹口教育》刊物上。我校的德育课题《一般初级中学优秀班集体的个案研究》也已被确立为区级课题。根据新三年学校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要求,《学校文化建设》校本课程正在编写之中,我们将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学校在精神、行为、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轨迹,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说明和介绍。

上面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德育方面,主要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区联动方面开展的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也还是刚刚起步,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新三年学校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用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更是任重道远。

上海市江湾初级中学

2005年10月

第三篇:把党校办成马克思主义学习

把党校办成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要求,对于推进党校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一流学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强化理论武装,把党校办成马克思主义学习的重要阵地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的这一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校是为立党、兴党、强党而建立和工作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党校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的重要阵地,在为党和国家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方面发挥其他学校和研究机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坚定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是决定性因素。培养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至关重要的就是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而党校是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重要阵地。党校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员,使领导干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想方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转化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且,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主要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学以致用,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同观察分析世界大势与我国未来发展走向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校教学安排中的分量,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党校的教学中安排一些技能培训内容是有用的,但不能冲淡理论学习;讲授西方一些理论是必要的,但不能冲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设置一定的国学经典课程是需要的,但不能冲淡党性教育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帮助学员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站稳群众立场,提高工作本领。作为党中央培训轮训中高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中央党校多年来打造了以“三基本、五当代”为主干的教材体系,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要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在党校教学安排中的分量,力争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方面进一步办出党校特色。

深化理论阐释,把党校办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阵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阐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校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最大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时代的发展和事业的推进,要求我们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理论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迫切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理论总结。时代和实践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大的发展,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更大的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动力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作出新总结新概括,才能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和创造力,使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坚持、发展与运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结合新的实践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从基础理论上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回答,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研究透彻。要深入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深入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深入研究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等。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对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当前与未来等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

党校人肩负的责任、使命与担当,要求我们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能力和水平。党校人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领导干部头脑、提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重大使命,必须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能力和水平。为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党校人必须坚持以中国问题为中心,凸显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采、中国水平,着力打造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自己的话语体系;同时,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深入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主要著作、主要观点,加强学术交流和对话,开拓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境界。

净化理论宣传,把党校办成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要阵地

当前,做好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许多新挑战新考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都要求我们坚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党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一线,是党的各级各类干部研讨交流的场所,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会在这里汇聚和论争。因此,净化马克思主义宣传,在理论宣传中不出“噪音”和“杂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校肩负着重大而光荣的使命。

立场坚定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析事明理的能力。应当看到,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当前,现实社会问题对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越来越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局面,我们必须立场坚定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着力解疑释惑、疏导情绪,着力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澄清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在多样化中谋求共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矢志不渝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批驳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社会思想日益活跃,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不同社会思想意识相互激荡、相互碰撞,给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许多全新的课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我们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加强思想理论引导,旗帜鲜明地开展对错误思潮的分析评介,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地予以批判驳斥;科学预测社会思潮发展,准确把握思想动向,及时疏导社会思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分析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点,把握社会思潮形成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思潮。

坚持党校姓党,强化在马克思主义宣传上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坚持党校姓党,就是要求党校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要遵循党的政治路线,都要恪守党的政治纪律。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核心是要求广大教研人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的关系、言论自由与政治纪律的关系。党校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如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如何,在全党影响极大,人民群众往往以此为尺度来评判党的政治理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因此,党校的领导班子一定要按照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在深层次思想问题、热点敏感问题、政治倾向性问题上亮明观点、表明态度,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贡献。

第四篇:把图书馆办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把图书馆办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摘 要]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使命,作为公共图书馆更要承担起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的工作。积极主动把图书馆办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公共图书馆工作职责重要部分。当前,在全国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穆棱市图书馆充分发挥校外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配合学校及有关部门,在穆棱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一定成绩。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馆;青年志愿者;奉献精神

当前,在全国中小学、青少年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穆棱市图书馆充分发挥校外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配合教育局、团委在穆棱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一定成效。《黑龙江日报》、《生活报》、《牡丹江日报》、穆棱电视台予以报导。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深受老师、学生们欢迎。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在前段时间里,由于我们存在着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与图书馆无关紧要的模糊认识,没有抓好此项工作。后来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使我们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是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我馆开始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并列入每年工作重点,制定活动内容,逐项落实活动计划,及时检查总结活动效果。

二、举办活动的内容及形式

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采取适合他们特点的活动方式,要多样、经常化,可以大小活动形式相结合,但要以小型活动为主,浅移默化地进行。

1、将馆藏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图书、报刊、画册、图片等投放到少儿阅览室,供阅览和学习参考,并有计划地进行导读,增加教育力度,提高教育效果。

2、响应中央宣传部、团中央、国家教育部关于“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读红书”的号召。我馆在学校大队辅导员的协助下,以看过的爱国主义影视片和指定要读的图书内容为题的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把历史告诉给孩子们,让他们从中接受教育,增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

3、举办“青年志愿者奉献精神”征文活动。为大力推进团中央在全国开展的“青年志愿者奉献精神”活动。我馆与穆棱市文联、穆棱市教育局联合,在穆棱市中学生中开展“青年志愿者奉献精神”征文活动。同学们以生动的语言、清新的笔调,描写出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动人事迹。此项活动得到了中学团委的大力支持。穆棱市共有3400多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4、举办“中国梦我爱国旗”演讲会。为使少年儿童更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是如何在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穆棱市图书馆于“六一”儿童节,举办了“中国梦我爱国旗”演讲会。参加演讲的都是五、六年级学生,自己写稿,自己演讲,既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加强了爱国旗、爱党旗、爱军旗、爱团旗、爱队旗的思想教育。

5、举办“我爱中华”系列故事会。为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了解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于“七一”党的生日,组织了有三所小学校16名学生参加的“我爱中华”故事会。小故事员们以可歌可泣的史实,讴歌了杨靖宇、赵尚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报国之志、爱国之心的壮举事例。通过讲革命历史故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孩子们的理想、智慧、凝聚在一起,激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树立起坚定的信心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6、举办“纪念抗战胜利”图片展。穆棱是图书馆为配合社会各界搞好纪念活动,于暑假期间,在少儿阅览室展出抗日战争时期图片50余副。通过图片展、可以激发青少年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鞭策和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每天参观人数为40-50人次。

7、组织中小学生、青少年参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请讲解员讲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和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取得的丰功伟绩,激励中小学生、青少年在活动受教育。树立爱国、感恩、奉献、积极、向上的思想。

三、几点体会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逐步建立起经常性的、持久的教育机制,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各级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

2、要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并要与学校所学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每次开展活动的时间要与学校的教学时间相互适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活动形式上要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可以使孩子们受到健康的启迪和教育。

3、要加强导读工作,要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年级及阅读兴趣等特点,要有组织地、经常地向他们推荐适当书刊,指导他们怎样读书、读什么书,应当从图书中吸取什么、使青少年们会读书、读好书。

4、要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要注意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再教育工作,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一如即往地在培养人才的土壤上,撒下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实行中国梦就在明天。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要热爱伟大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宣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习近平:勿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

习近平:勿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

中新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 马海燕)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在北大引发热议。

谈到青年的价值观形成时,习近平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向习近平汇报学校工作的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说,这是习近平到中央工作后第五次到北大,也是他在中共十八大后第一次到北大,既看了人文学科,也看了理工学科,还参加了学生诗会,最后与师生座谈,谈及五四精神的传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一流大学等重要问题。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陈鹏作为唯一的教师代表向习近平汇报了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陈鹏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经常脱稿讲故事,谈体会,娓娓道来,整个过程非常放松。比如关于谈到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时,他说“人生就像扣扣子”;谈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他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勉励学生好好读书时,他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谈到一流大学的目标时,引用鲁迅的话说“北大是常为新的”;谈到人生道路的选择时,他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告诫大家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想明白。

在对学生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点要求时,习近平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他用“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说“勤学”之重要;引北大原校长蔡元培的话“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谈“修德”之必要;引刘禹锡的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辨”之意义;引用《礼记》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笃实”之重要。

参加座谈会的经济学院教授董志勇注意到座谈会中,习近平有11次插话,问了很多问题,大部分与教学密切相关,表现出对大学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视。习近平肯定了北大争取到2018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但也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而是要办成“第一个北大”,让北大师生深感责任重大。

国际关系学院2013级硕士生郭立伟是河北正定人。得知习近平到北大后,很多家乡人都打来电话问他见到习近平的感受。让他感触最深的是习近平讲起15岁时从北京到陕北插队,和同去插队的知青换书看的经历,“30里借书30里还书”的故事让“90后”们颇为震动。和当代青年一样,习近平当年也面临出国、工作的选择,但最终“想做点事”的想法让他留在了国内工作,习近平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习近平在静园草坪和学生们一起朗诵《沁园春·长沙》已在北大传为美谈。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本科生邓筱说,习近平像一位长者,用跟我们聊天的方式给我们一份温暖。她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成为一名记者,做整个社会的“眼睛”,做习近平口中“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当代青年。(完)

下载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办成农村孩子的乐园

    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办成农村孩子的乐园——海南省第二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交流会经验介绍材料乐东县九所镇中心学校黎吉法我校是一所乡村中心学校,现有教师73人,学生1483人。去......

    把办事大厅办成便民窗口(优秀范文5篇)

    把办事大厅办成便民窗口 清远信息港讯:今年以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把办事大厅办成公积金中心便民利民、文明服务的窗口。完善服务设施......

    电大 管理学基础

    简答题 1. 一项有效的公司战略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一项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 (1)战略远景,是指组织在社会进步和......

    把_大家讲坛_办成福田区的一个文化品牌

    把“大家讲坛”办成福田区的一个文化品牌林 蓝 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 广东 深圳5180481“大家讲坛”举办情况 1.1“大家讲坛”的缘起 图书馆不仅是看书和借还书的地方,而且是举......

    把学校办成儿童求知长进的乐园(大全五篇)

    把学校办成儿童求知长进的乐园 ——铜都双语学校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盛夏如期而至,孩子们已经打点好行装带着我们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回到您的身边,将开......

    国家开放大学 电大基础会计 考试总结

    基础会计 一、单项选择 1.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主要是利用( A.货币量度 )。 2.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 A.经营成果 )。 3.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数,哪一方记......

    竺可桢校长是怎样把浙大办成 东方剑桥 的

    竺可桢校长是怎样把浙大办成 东方剑桥 的 下篇:当年浙大是不是真的已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了作者:■文/杨竹亭我们浙大通过李约瑟在英国的宣传被誉为“东方剑桥”以后,当年的......

    如何把寄宿制学校办成留守儿童的家(共5篇)

    如何把寄宿制学校办成留守儿童的家 网友:我是一个寄宿制学校的校长,好多学生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很想让孩子在学校找到家的温暖,请问我们该怎么做? 专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