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 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10:5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封锁 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封锁 读后感》。

第一篇:封锁 读后感

封锁 读后感

【爱情】

在小说中关于宗桢爱恋翠远毋庸置疑,张爱玲在这方面下了不少笔墨,文中大部分描写都是通过宗桢的视角展开的。

“宗桢没有想到他能够使一个女人脸红,使她微笑,使她背过脸去,使她掉过头来。在这里,他是一个男子。平时,他是会计师,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顾,他是市民。可是对于这个不知道他的底细的女人,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

“宗桢断定了翠远是一个可爱的女人——白,稀薄,温热,像冬天里你自己嘴里呵出来的一口气。你不要她,她就悄悄地飘散了。她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她什么都懂,什么都宽宥你。你说真话,她为你心酸;你说假话,她微笑着,仿佛说:„瞧你这张嘴!”‟“

而关于翠远喜欢宗桢这一点的描写,仅局限在翠远的所为而不是所想。我们能评断翠远对宗桢是否有爱情只有两个情节:翠远在听到宗桢提到他不能娶她时哭了,但她的内心对白只提到宗桢是一个“可爱的”“萍水相逢的人”;另外一处宗桢问了她电话,找不到笔记下来,皮包里有笔的翠远故意不拿出来。全文极少提到翠远对宗桢的看法和感觉,究竟是宗桢哪些独特的个性吸引了翠远,还是说是仅仅是封锁这特殊环境造就了翠远对他的爱慕,我们无从得知。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翠远借助与宗桢的爱情逃避现实生活,如果深探下去,我们会发现这段爱情性质并不是我们刚开始阅读小说想的抛离世俗观念、纯粹自然,翠远背后复杂的心理机制折射出她对封锁的电车外被不平等对待的生活的不满与逃避心理。电车被封锁了,但电车外的生活依如鬼魂缠身,脱离不得。

“翠远抿紧了嘴唇。她家里的人——那些一尘不染的好人——她恨他们!他们哄够了她。他们要她找个有钱的女婿,宗桢没有钱而有太太——气气他们也好!气,活该气!

……

以后她多半是会嫁人的,可是她的丈夫决不会像一个萍水相逢的人一股的可爱——封锁中的电车上的人……一切再也不会像这样自然。再也不会……“

【这段爱情因封锁而生,也因封锁而死】

产生爱情与谈恋爱是有区别的,谈恋爱在产生爱情之后,产生爱情是个瞬间动词,谈恋爱是持续性动词,谈恋爱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产生爱情不需要,产生爱情是自发的,是对部分的不完整的TA的情迷意乱(在《封锁》中,是两人同时望向窗外时脸庞的靠近,翠远脸红了)。

爱情先是一种感觉,再是一种责任。

从感觉方面来说,文中提到“他们恋爱着了”,他们的爱情基于零碎的认识,我们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可以接受真实而完整的对方,如果有机会了解的话。

从责任层面上来看,“宗桢没有钱而有太太“,无论是宗桢还是翠远,他们并没有承担起爱情发展衍生而来的责任的肩膀。宗桢他埋怨生活(“忙得没头没脑。早上乘电车上公事房去,下午又乘电车回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去,为什么来!我对于我的工作一点也不感到兴趣。说是为了挣钱罢,也不知道是为谁挣的!”、“我太太——一点都不同情我”等等),他对生活的反抗仅停留在思想和言语上,中庸懦弱的性格注定他对娶翠远为妻这念头只是在心里想想,在口头上说说。

所以,这段爱情注定因封锁而生,也因封锁而死。

【是在主动地活着,还是在重复中等待衰老?】

但是,《封锁》并不仅仅局限在爱情这一主题上,《封锁》的主题凌驾于时代背景之上,张爱玲在这篇8000字不到的短篇小说牢牢抓住了人类的本质,使《封锁》多了一股亘古的魅力。

一、生活的重复

“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

这是小说的第一段。第一段采用了复迭的修辞手法,“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没有完,没有完”,在暗示生活的重复、乏味和枯燥。但面对这样的生活状态,人们的态度却是毫无思索全盘接受,所以张爱玲才写道“开电车的人开电车”、“然而他不发疯”,幽默的文字游戏背后是对日常生活的嘲讽,好似开电车的人应该不开电车,他应该干点别的,他应该去发疯,他理应对日复一日的生活发疯!但是,他没有,他依旧安分地开电车。

在这里,张爱玲其实在质问生活——“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可是当前的生活?”。第一段已经逼迫读者去思考生活本身。

二、思考的可能性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敏锐社会洞察力的作家,她总能从琐碎的平常生活中——无论是街景还是日常对话——挖掘到司空见惯却引人深思的片段。

“上海似乎从来没有这么静过——大白天里!一个乞丐趁着鸦雀无声的时候,提高了喉咙唱将起来:“阿有老爷太太先生小姐做做好事救救我可怜人哇?阿有老爷太太……”然而他不久就停了下来,被这不经见的沉寂吓噤住了。

……

电车里,一位医科学生拿出一本图画簿,孜孜修改一张人体骨骼的简图。其他的乘客以为他在那里速写他对面盹着的那个人。大家闲着没事干,一个一个聚拢来,三三两两,撑着腰,背着手,围绕着他,看他写生。“

前面提到了生活内容的重复性,而当这重复性被生硬打断,生活在封锁的电车上呈现出非常态,在非常态中乘客无所适从,各种戏剧性的动作显得荒诞可笑。陌生场景无法用经验来应付,乘客们不知道该做什么来填补这突如其来的虚无!所以我们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乞丐唱歌、看到闲着没事干的群众围拢观看医学生画骨骼图等画面。

但是,我们会有个疑问,除了用另一种机械性动作替代原来的动作,乘客还可以干什么?张爱玲写到:

“他在这里看报,全车的人都学了样,有报的看报,没有报的看发票,看章程,看名片。任何印刷物都没有的人,就看街上的市招。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的空虚——不然,他们的脑子也许会活动起来。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

“只有吕宗桢对面坐着的一个老头子,手心里骨碌碌骨碌碌搓着两只油光水滑的核桃,有板有眼的小动作代替了思想。他剃着光头,红黄皮色,满脸浮油,打着皱,整个的头像一个核桃。他的脑子就像核桃仁,甜的,滋润的,可是没有多大意思。”

是思想,张爱玲说“有板有眼的小动作代替了思想”,原因是“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思想是痛苦的”这观点在全文中提到了两次,另一次是在最后一段——

“饭后,他接过热手巾,擦着脸,踱到卧室里来,扭开了电灯。一只乌壳虫从房这头爬到房那头,爬了一半,灯一开,它只得伏在地板的正中,一动也不动。在装死么?在思想着么?整天爬来爬去,很少有思想的时间罢?然而思想毕竟是痛苦的。”

最后一段的乌壳虫是人类的隐喻,“整天爬来爬去”说的正是整天忙忙碌碌又不知从哪里爬来又将爬往哪去的人类,“很少有思想的时间罢?”这是个反问句,张爱玲想表达的是,人类缺少的并不是思想的时间,因为她在后边指出原因是“思想毕竟是痛苦的”。

思想是痛苦的?

我们回到文章再看看封锁时电车内稍纵即逝的思想。生活的脚步随着电车停止,行动被束缚在局限的空间内,思想蠢蠢欲动。时间已不重要了,在封锁的时空里,时间无限,容许乘客去寻探平常生活不会思量的事物(譬如翠远改卷时会想自己为什么会给学生打A,主动去关注潜意识,这在平常生活比较少见)。另外在宗桢和翠远的对话中,宗桢道:“忙得没头没脑。早上乘电车上公事房去,下午又乘电车回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去,为什么来!我对于我的工作一点也不感到兴趣。说是为了挣钱罢,也不知道是为谁挣的!”宗桢他清晰地意识到他自己生活没有目的,这是浅层思想后的结果。但宗桢的思想如蜡烛风一吹又灭了,他没有继续深究下去,关于他的生活和工作,他知道现状是什么,但他不知道并不想知道为什么和该怎么做。

我们必须意识到,像宗桢这样三十多岁的人,人生道路越走越窄,生活可改变的空间愈发紧迫——他的人生大局已定,宗桢处在一个尴尬的无法逃脱的困境当中。因此他逃避思想,思想不能为他解决问题,思想会带给他痛苦。这是人类逃避思考的其中一个原因。

另 一个原因我们可以跳出小说来讨论。心理学把人类对外部的认知分成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指的是如果一个人所处的一个环境的状态和习惯的 行动,在这种状态下将感到舒适并且没有危机感。小说中的“有板有眼的小动作”“开电车”等活动属于舒适区,而如果思考的内容超越人类感知和理解范围,思想 这动作将属于恐慌区,毫无疑问,人类将本能低逃离恐慌区范畴(当你阅读一本艰涩难懂的书籍时你会体会到这点)。

回到小说,光是工作、婚姻(前面没怎么分析到,这里引用下原文。“他 夫人托他在银行附近一家面食摊子上买的菠菜包子。女人就是这样!弯弯扭扭最难找的小胡同里买来的包子必定是价廉物美的!她一点也不为他着想——一个齐齐整 整穿着西装戴着玳瑁边眼镜提着公事皮包的人,抱着报纸里的热腾腾的包子满街跑,实在是不像话!……宗桢迟疑了一会,方才吞吞吐吐,万分为难地说道:„我太 太——一点都不同情我。‟”)、与董培芝的关系,华济大学毕业的宗桢都处理不来,更何况普通老百姓呢,更何况去思考比工作、婚姻、人际关系更加无法把握的人生呢。因此,思想是痛苦的。

【小结】

大部分人为了个胃在重复日子,与其说是活着,不如说是在等待衰老。没有人发现空虚的存在,即使与它直视;没有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即使身处其中。无论是在张爱玲笔下的旧上海,还是在当今工业化加剧的社会,都能在绝大部分人身上找到重复、虚无、无思考性这一共同点。

第二篇:《封锁》读后感

本我?

——《封锁》读后感

“如果不碰到封锁,电车的进行是永远不会断的。”

也许可以这样解释,如果不碰到封锁,生活的常规是永远不会变的。而常规、长态、日常生活,往往会使人不知不觉的迷失本性,丢失自我。于是,就在这封锁中,就在这短暂的、狭小的被隔离的世界里,常规缺乏了它的约束力,一切生活的常态更显得空虚、没有营养、毫无意义„„

相反的是,那些平时藏在内心深处的、不符合常规的渴望却愈加强烈,诱使着人们去进行心灵的冒险,进而付诸行动。

“他向她低声笑道:‘这封锁,几时完哪?真讨厌!’”,这是一次冲破常规的束缚的试探。而崇祯躲着他的亲戚的姿态,则更像是钻了常规的漏洞一样,又像是一种炫耀——“他的表侄正在那里双眼灼灼望着他,脸上带着点会心的微笑。如果他夹忙里跟他表侄对一对眼,也许那小子会怯怯地低下头去——处女风韵的窘态;也许那小子会向他挤一挤眼睛——谁知道?”

“翠远吃了一惊”,显然,我们的女主人公没有丝毫的准备。“他咬一咬牙,重新向翠远进攻”,“翠远重新吃了一惊”,他又夸她,说了许多好话。终于,“她背过脸去,细声道:‘这种话,少说些罢!’”这一句充满了少女的娇羞,却是已经动心了。

于是,常规被打破了„„

他继续和她说话,她也回应着他。“他看着她,她红了脸,她一脸红,让他看见了,他显然是很愉快。她的脸就越发红了。”

“崇祯没有想到他能够使一个女人脸红,使她微笑,使她背过脸去,使她掉过头来。”这显然是一种常规生活中不曾有的刺激。

“他们恋爱着了。” “他告诉她许多话”,“无休无歇的话,可是她不嫌烦”。他告诉她要打算重新结婚,又顾虑着孩子,他又问她是不是自由的,顾虑着她的家里人——终究还是没有完全脱离常规。她觉着:“他是个好人——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个!”

他问她要电话号码,她只说了一遍,他掏笔,却越忙约摸不着,她却觉得,他理该记得。“封锁开放了。”

“一阵欢呼的风刮过这大城市。” “他走了。”

“对于她,他等于死了。” 然后呢?

然后,没有了„„

常规约束不了封锁里的世界,封锁里发生的是又怎么能延续到常规里来呢? 那封锁里的自己,算是本我的释放吗?叛逆罢了。什么才叫本我?

谁知道呢?总之,我是生活在常规里的。

第三篇:封锁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封锁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封锁读后感1

近日,拜读了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心中颇有感触。作者以精致、细腻的写作手法,把电车封锁期间发生的人物故事娓娓道来,象叙家常般自然流畅、生动形象。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一样感受真实的故事画面。

整个小说以电车封锁为主线,描写了封锁期间人们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吕宗祯与吴翠远的偶遇相恋的故事。又以一个山东乞丐的吆喝声首尾互应,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使人物形象都活灵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

作者用敏锐的、善于观察生活的思维,把人物的形态、动作、语言都刻化地惟妙惟肖,让读者读起来沉浸其中、意味深长。象吕宗祯吃包子时被报纸粘住时的细节、吴翠远衣着长相的描写、医科学生修改人体骨骼众人围观的情景、吕宗祯遇见妻侄董培芝的逆反心理以及吕宗祯与吴翠远相遇时层层深入的情感描写等等,都如同作者亲自经历一样逼真,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文中吕宗祯为躲避妻侄董培芝,假装与吴翠远套近乎,却假戏真做,互生好感恋爱的整个过程是充满戏剧性的,是美好的,可到最后电车发动那一刻,吕宗祯却又筱地离开了吴翠远,回到了原来的座位上,一切象没发生一样,又恢复了原样。这也让女主人公突然醒悟到:“象整个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人情的梦。”结局说不上伤感,但却充分讲述了男女在电车封锁的无聊状态下偶遇相恋,在电车启动时思维又恢复正常,如梦初醒般又步入正常生活的情感历程,让读者感同身受,无限想象。

我只想再好好的地几遍《封锁》,感受作者那流畅、不俗的文笔和真挚细腻的情感,品味她带给我的美好精神食粮。

封锁读后感2

常规、长态、日常生活,往往会使人不知不觉的迷失本性,丢失自我。

当“突发”降临,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反而会在忙乱中真情流露。这种流露出来的“真我”,显现了人类自身固有的“最美”。

所以大喜大悲、怦然心动、劫后余生的瞬间,才那么让人感动、心动。真实,真实的自我,竟成为了我们永远追求的梦。

哀也罢、叹也罢,想来想去,真我就在不知不觉流逝的日子中被一层层的包裹起来,愈包愈厚,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层下面是真实的自己了。层层的包裹日积月累下来已经连皮带肉,真要揭掉,会是彻骨之痛。

也有例外,这就是面对突发,当生活的层层包裹在突发面前一下子失去了意义的时候,真我一下显现出来。反正那些包裹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命都朝不保夕,就让“真我”站出来畅快一回吧。

只可惜,当生活又恢复了常态,日子又开始了它的周而复始,人们又自觉自愿的钻进那层层的包裹,将真我更深的藏在里面,又一切如旧。人生,多么的滑稽啊!

张爱玲的《封锁》将这种滑稽演绎得入木三分,她说:“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儿,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好一个“不近情理”,人性就是在近情近理中一点点的磨失掉了。

70年前一个23岁女子写的故事,让如今成年的我读起来由衷地感叹:好一个精灵透彻的女子!同时又深深地为之叹息:喜欢她文字的人多,懂得她的人却那么少。因此,她的一生无比寂寞,纵有万种风情,又能与谁说?过多的才华,给她带来的是自信,不是快乐。

“她在自己的卧室里独自凭窗,孤独且不被了解,像一颗孤星,幽微的发着冷光,温暖不了她自己。”

封锁读后感3

短篇小说《封锁》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故事描述了某天旧上海在电车被封锁的短暂一刻中上演的世态人情。该小说的词汇艺术具体体现在“语体渗透”、“叠字组合”和“雅俗共赏”三个方面。

张爱玲的《封锁》描述了1943年8月的某天旧上海在电车被封锁的短暂一刻上演出的世态人情,小说没有回环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纷繁复杂的人物构成,也没有直白通透的情感流露,有的只是一种漫不经心的冷静叙述,却拥有振聋发聩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当然与张爱玲高超的写作方法和用词技巧密不可分。这里,我将试着抛开以往学者对该作品思想主旨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分析,而单纯地从词汇学的角度探究该作品的词汇艺术和用语特点,并以大量具体实例加以说明。毫无疑问,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作品是极具时代特色的,它虽然基本完成了新旧文学之间的嬗变,却仍处在探索并亟待完善的风口浪尖,张爱玲是当时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她拥有丰富系统的文言知识,也接受了新文化和现代西方文明的浸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的结合使她的作品在词汇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古典性和现代性,并且这两种特点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渗透、互为表现的,故张的作品总是显得精美婉丽,同时又显得大胆新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特殊美感。下面我将试从“语体渗透”,“叠字组合”和“雅俗共赏”三方面详细分析张爱玲的《封锁》,以此探究深藏在作品文本背后瑰丽华美的词汇艺术。

一、语体渗透——突破常规的“准点到达”

在品读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时,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感受到一种使作品语言极具张力的“语体的交叉与渗透”。那么,什么是语体的交叉渗透呢?在我们目前的现代汉语中,较为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先分为谈话语体和书卷语体,书卷语体再分为政论、公文、科技和文艺四体。不同的语体因为交际区域和交际任务等因素的不同,具有各自的言语风格特点,各语体之间具有排他性,但是,为了表达的需要,不同的语体之间会发生交叉渗透的现象,一种“语体”借用其他语体的一些“专用”表达手段,来提高表达效果。而所谓的“语体渗透”,其实就是不同语体间通过各自“专用”表达手段的交流,将适于某一交际目的的手段经功能改造而运用于某一别的交际目的,从而形成了一种语体包含有其他语体的某些成分,兼具其他语体的某些特点的一种语体现象。[1]而小说显然是文艺语体下位语体中的一员,张爱玲生活在较为现代化的上海,新事物不断得到催生,她就不自觉地便运用了语体交叉的表达方式,从政论语体,口头语体,公文语体,科技语体等语体中借用了一些语言要素,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效力和美感。在张爱玲的《封锁》一文中,“语体渗透”这一特点就显得格外明显,例如:(1)老头子左手坐着吴翠远,看上去像一个教会派的少奶奶,但是还没有结婚。她穿着一件白洋纱旗袍,滚一道窄窄的蓝边——深蓝与白,很有点讣闻的风味。(2)吴家是一个新式的,带着宗教背景的模范家庭。家里竭力鼓励女儿用功读书,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了顶儿尖儿上……(3)他认得出那被调戏的女人的脸谱——脸板得纹丝不动,眼睛里没有笑意,嘴角也没有笑意,连鼻洼里都没有笑意,然而不知道什么地方有一点颤巍巍的笑意,随时可以散布开来。

显然,例(1)中的“讣闻”的语体是适用于某一特定场合的公文语体,张爱玲借用了其中的某些要素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吴翠远素整规矩的衣着特点,同时也利用“讣闻”这一词语的严肃性,暗示了女主人公在生活中的严肃、刻板、不苟言笑并缺乏活力的特征,产生了一种近乎白描的表达效果。再如例(2)中的“顶儿尖儿”一词,分明是口语语体中的一个要素却被用到文艺语体中,这种创造性的用法把翠远家人鼓励她读书的心态描述得十分准确,甚至还流露出了些许自私与委琐。又如例(3)中的“脸谱”,它借用了传统京戏的行业术语,而文中描述的却是翠远误以为自己被调戏时的面部表情,这无疑是一张一本正经的面具,在面具之下的翠远仿佛已经失去一个生命该有的真实与生动,甚至有些虚伪做作,由此流露出小说“好人的面具容易见到,真人的表情却无法见证”的无力与哀凉。

张爱玲在《封锁》中多次运用了语体渗透的方法,并借此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与他们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甚至还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的反讽性,强化了小说的表达内涵,正如吴先生字《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所说“含蓄表现风格的构建宜重表层语义与深层语义的分离,即‘字义’与‘用意’的不一致,表里有异。”[2]

二、叠字组合——“重峦叠嶂”中尽显“庐山真面目”

这里所说的叠字,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叠音字。在《封锁》中,张爱玲就运用了大量的叠音字,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形式:(1)单音重叠,如:蠕蠕、冷冷、渐渐、重重、窄窄、略略、缓缓、长长、双双、轻轻、淡淡、孜孜、悄悄、细细、偏偏、暗暗、匆匆、微微、灼灼、怯怯、小小、冷冷、喃喃、霍霍、当当、遥遥等。(2)单音词素+单音重叠,如:光莹莹、沙啦啦、紧腾腾、红喷喷、眼睁睁、油汪汪、热腾腾、一个个、骨碌碌、孤零零、颤巍巍等。(3)单音重叠+单音重叠,如:零零落落、弯弯扭扭、齐齐整整、吃吃艾艾、三三两两、吞吞吐吐、斯斯文文等。(4)双音节词语的叠用,如:老长老长、一点一点、一个一个、一步一步、轰隆轰隆等。不难发现,以上的词语大多都起到修饰的作用。在一个句子中,它们虽然不是中心词,却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比如小说的第一段: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

张爱玲将电车比喻成曲蟮,单看字面,我们就能感到“沁人心脾”的凉意,而且给人强烈的忸怩之感,开电车的人虽然不疯,我们读者却快发疯了!这种神奇的表达效果不能不说是“光莹莹”、“老长老长”、“蠕蠕”这些词的功劳。这三个叠音字本来都是形容曲蟮这种生物的特点的,这里却用来形容没有生命体征的电车,轻而易举地让电车活了起来,使其有形态感和质量感,从而在小说的开端营造出了一种紧张感和压迫感,真让人发疯。又如:该死,董培芝竟看见了他,向头等车厢走过来了,谦卑地,老远的就躬着腰红喷喷的长长的面颊,含有僧尼气息的灰布长衫——一个吃苦耐劳,守身如玉的青年,最合理想的乘龙快婿。在这个例子中,“红喷喷”一词就很有表现力,仿佛有种欲将董培芝内心世界喷出来的神奇魔力,它既成功地表现了董培芝在电车上遇见吕宗桢的羞怯、谦卑、恭敬,又流露出些许谄媚卑琐之感,却又不流于“红彤彤”、“红艳艳”这类词语的平淡无奇。

总的来说,诸多叠音字都带有明显的口语色彩,它们即使小说的句子具有丰富的韵律美,又强化了语言的生活气息和准确性,具有非凡的表达效果。

三、雅俗共赏——将“典雅”与“世俗”熔一炉(张爱玲有很深的旧学功底故能自如地运用典雅的成语,“朗吟”、“暌隔”、“端凝”、“溺毙”、“惶愧”、“怅惘”、“憧憬”、“迢遥”、“氤氲”、“邂逅”、“娉婷”、“颠踬”……这样一些文言色彩甚浓的词汇她都运用自如。张爱玲又耽爱市民的俗美,语言贴近着都市情境,擅长运用“讨人厌”、“打瞌睡”、“耍贫嘴”、“没奈何”、“抽凉气”、“漏脸”、“活该”、“插嘴”、“搭碴”、“唠叨”、“手滑”、“没劲”、“作兴”、“凑活”等活在俗人眼中的字眼。[3]在《封锁》这一小说中,就出现了众多典雅的成语,如:“略胜一筹”、“鸦雀无声”、“小心翼翼”、“千篇一律”、“不由自主”、“模棱两可”、“大声疾呼”、“纹丝不动”、“吃苦耐劳”、“守身如玉”、“乘龙快婿”、“将计就计”、“顺水推舟”、“无恶不作”、“吃苦耐劳”、“出其不意”、“不堪设想”、“无歇无休”、“花言巧语”、“一尘不染”、“潜移默化”、“萍水相逢”、“吞吞吐吐”、“无家可归”等等。当然,小说中也有比较市井化的词语或短语,如:“抽长”、“如意算盘”、“挤出来的牙膏”、“快刀斩不断”、“猪猡”、“活该”等。这里我们来举两个具体的例子:(1)该死,董培芝竟看见了他,向头等车厢走过来了,谦卑地,老远的就躬着腰红喷喷的长长的面颊,含有僧尼气息的灰布长衫——一个吃苦耐劳,守身如玉的青年,最合理想的乘龙快婿。(2)开电车的放声唱到:“可怜啊可怜!一个人啊没钱!可怜啊可——”一个缝穷婆子慌里慌张掠过车头,穿越过马路。开电车的大喝道:“猪猡!”在例(1)中,“吃苦耐劳”、“守身如玉”和“乘龙快婿”三个成语寥寥数语,就将董培芝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极具讽刺意味。而在例(2)中,“猪猡”一词是旧上海的詈词,十分生活化,甚至显得有些粗俗,却以一种最真实的方式把开车人的工作状态和人物形象表现出来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刚才封锁期中发生的那段风花雪月的小插曲的有利否定,无疑,这是把人带回现实生活最有利的音符。典雅的成语反映着张爱玲小说的古典性与严肃性,世俗的话语则为其注入了现实生活的血液,两者的穿插组合使小说文采斐然,别具韵味,更重要的是,小说的反讽意味由此得到了加强。

法国文艺理论家巴特说:“语言是文学的生命,是文学生存的世界,文学的全部内容都包括在书写活动之中,再也不是什么‘思考’、‘描写’、‘叙述’、‘感觉’之类的活动中了。[4]的确,词汇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而句子又组成了文学作品,因而说词汇是文学作品的血肉是毫不夸张的,而且它们常常渗透并散发着文学作品的灵魂。在张爱玲的小说《封锁》中,我们就通过她丰富多彩的词汇看到了小说深一层次的精神气质。她这种不断探索创新的“破立”精神留给我们许多值得回味与借鉴的精神财富,由此,我们也将学习她善于回归文学创作的根本——注重词汇的选择、运用与创新的榜样,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学创作。

封锁读后感4

《封锁》是张爱玲的一部短篇小说,它描述的是“封锁”这段时间里一个电车上的人物各种各样的心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微型的社会。

吕宗桢是一个华茂银行的会计师,吴翠远是一个申光大学的英文教师,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各自的家庭中甚至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一个很好的角色。但在他们的内心却很寂寞、孤独和疲惫,在他们的内心渴望有一个人能了解他们,因此他们在“封锁”这段时间里一个电车上相遇了并聊了起来。开始吕宗桢只是为了躲避他的表侄才坐在吴翠远的身边,也是为了气气自己的太太才和吴翠远聊了起来,但后来他们却聊得越来越投机了,一直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开始蠢蠢欲动了。可是“封锁”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他们依然会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他们也会把今天发生在电车上的事忘了。

每个人都是这样,在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欲望”,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会展现出来。可是“欲望”过后一切又会恢复平静,一切又会是原来的模样,没有丝毫的改变,也许他们害怕会有任何的改变而不想去改变吧!这也许就是人类的矛盾吧,既渴望有害怕!

封锁读后感5

张爱玲的文章,大多描写的是她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平常的事。虽然是平常的事,但她却以自己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微小细节的细致观察力向人们展露一个多元化世界。

《封锁》大概是写抗日战争时期,在公共列车封锁期间发生的故事。故事的男主人公是一名已婚的会计师,名叫吕宗桢。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一名年轻的在大学教书的女教员,名叫翠远。这两个看似如两条平行线般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却因为封锁产生了爱情,随着封锁的结束,这段短暂且飘渺虚无的感情也如烟花般转瞬即逝。

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文字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电车的玲玲声切断了时间与空间兀自成一体,为故事的发生创立了条件。本是无心的谈话,但双方越聊越投机,两个萍水相逢的人彼此倾诉着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产生共鸣,以至于擦出火花。我不禁猜想,如果没有封锁呢?如果封锁永远的继续下去呢?他们的爱情还会延续吗?

我想起了自己类似的经历。小学的时候,某个无聊的下午,我坐在学校的凳子上恰巧另一个同班同学也很无聊于是我们便聊了起来。我平时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但那天下午我们聊了很久,我告诉了她一些甚至于平时玩得要好的朋友都不知道的心事。在这之后我们并没有成为朋友,只是恰巧碰到对方时会心的笑一笑,打招呼而已。有时自己会产生疑问,我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告诉一个和我没有多大联系的人?也许我们只是单纯的渴望一个可以宣泄自己不满或表达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想法的窗口,而相对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恰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一旦这种封闭的状态被打破,我们又会回到机械的,像火车一般永无止境的前行的生活当中。所以我猜他们的爱情只是暂时的,虚幻的,如泡露一般。

好的小说不只是故事值得推敲,它的背景和看似不大重要的的小人物也很值得玩味。“他在这里看报,全车的人都学了样。有报的看报,没有报的看发票,看章程,看名片……他们不得不填满这空虚……思想是痛苦的。”为什么思想是痛苦的?也许他们是害怕一旦发现自己正过着机械,重复的生活而产生恐慌吧。这种现象在当今被物化、碎片化的社会中也很普遍。一些“宅男”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吗。每天就是吃饭,睡觉,玩电脑游戏害怕社交,不断地重复着。他们害怕思考生活的意义,即便知道这种生活方式很没有意义但却固执的继续下去不愿改变,因为要改变于他们而言实在太麻烦太痛苦了。

张爱玲在文中探讨的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反复,虚无和不愿思考,种种在今天这个工业化的时代仍然存在。我们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手段、方式继续进行着。也许我们不能从她的作品当中得到确切的答案,但是我们却多了一种思考问题的维度。有时思考问题本身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吧。

封锁读后感6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是中国现代着名作家之一。这是一位迷一样的作家,既善于将生活艺术化,又满怀着近乎浪漫的悲剧情感,她是名门之后,但是她以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而自豪;她既悲天悯人,但时时刻刻又能洞见芸芸众生之可怜可笑。只有她才能同时享受万众瞩目的喧闹和形单影只的落寞。这本身,就足以成就一段悲壮的传奇在传奇的人生中写出了一部特别的短篇小说《封锁》。

《封锁》是张爱玲一篇独具匠心的短篇小说,全篇主要写的是男女主脚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一个看似荒唐的事在小说中发生了。《封锁》的不同之处在于看似随意的笔调下隐藏着巨大的张力!它通过电车被封锁,描写出两个在平淡、疲乏无聊的都市生活中的世俗男女,而在某一短暂而特定的环境允许的情势之下,表现出对各自常规生活的不至于引起后果的瞬间反叛。这是一种平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反逆。反映出的是一种人的本我状态,包括人类本能的驱动力和被压抑的无意识倾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会展现出本我。

正如陈奕迅《红玫瑰》的歌词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疼爱的都有恃无恐。在一切有序的生活轨道上,人与人都保持着恰如其分的位置,这个位置是社会要求并规定的位置,于生命深处也许有着种种的遗憾,那是对自己没有得到的一切,所怀有的那一些不甘心在心里骚动着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不会表露出来。而电车上的封锁环境是人性的一个出逃机会,这是一个暂时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在这里他们没有了在现实社会中原有的身份、地位和责任,没有了平时的那些种种顾虑,人们会暂时的抛离原本存在的那个自己,一个单纯的自己,一个真正的自己,这也是一场试验,它引发了人心蓄积已久的燥动,让人从常规脱缰而出,然而封锁终究是短暂的,而这种短暂又意味着安全,让封锁中的男女有了现实中的退路最终破蛹而出的本我。《封锁》中的男女主人公从电车上相遇再到相爱再到最后的分手,其实正好是对内心一直隐藏的那个自己的展现。

在封锁的常态与非常态的实验中,作品隐喻了人性与处境的悖逆:人生的常态对人实际是一种封锁,封锁因此成为人的处境象征;非常态中的人性是开放的,人的自然欲望能够得以释放,并导致激情的突然迸发,产生越轨的萌想,从而构成对日常生活的反封锁,激情封锁了平庸。平常生活未被封锁之时,人性往往被封锁了,而生活被封锁时,人性反而敞开了。

而张爱玲散文中说她喜欢出名,渴望满足俗世的各种愿望,于是突围,而在没有人的场合她又觉得生命充满了欢悦,本能的心灵渴求又使得她不由自主的封锁,又而把文学作为封锁之后的另一生命。

《封锁》采用陌生化叙述手法,制造出陌生化的戏剧效果。试图超越传统的重现现实的方法激发人们克服对生活的麻木感,改变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张爱玲是厌弃确定性的作家,其作品的结尾大多是没有归宿的反高潮。《封锁》也不例外,它的寓意封锁不尽,是开放似的随时等待重新解读的谜一样的世界。

【封锁读后感】相关文章:

1.《封锁》读后感

2.《封锁》读后感范文

3.关于封锁的读后感

4.封锁的友谊作文

5.封锁了心情随笔

6.张爱玲《封锁》读后感

7.词语封锁相关内容

8.封锁的友谊高三作文

9.一块被封锁的记忆作文

第四篇:封锁读后感

《封锁》读后有感

读过张爱玲的《封锁》之后,让我感受颇深,以下是我对这篇文章以及作者张爱玲的一点见解。

封锁中的情与爱,终究是一场要谢幕的演出,这种短暂又意味着安全,让封锁中的男女有了现实中的退路。假如也来庸俗地把人生看做一条线段,那么最好的距离,就是近距离的平行。两个人,能不离不弃的始终保持着亲密距离是多么不容易的事。那些相交的线,纵然曾经亲密无间过,但过了交点,就只能越走越远。两个人从彼此看不见到突然间的情投意合是一件幸福美妙的事情。担如果相遇后是戛然而止,那么这便比不见还要叫人心痛。

很喜欢这句话,所谓封锁中的情爱,只是无聊时耍的花枪,不仅如此,就连耍花抢的那个手势,都带着讽刺的意味。而我们,也不过只是看客而已。”

——张苏春《封锁中的情与爱》

这句段话与我要表达的不谋而合,现在,想对文中一些有感觉的句子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一些见解。

(1)“他看着她,她红了脸。她一脸红,让他看见了,他显然是很愉快。她的脸就越发红了。宗桢没有想到他能够使一个女人脸红,使她微笑,使她背过脸去,使她掉过头来。在这里,他是一个男子。平时,他是会计师,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顾,他是市民。可是对于这个不知道他的底细的女人,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

心语:可见,宗桢对翠远的感觉并不是爱,或许,那只是觉察自己能吸引一名女子,心里腾升起作为男人的自豪感罢了!他只是厌倦了那单调反复的日子和自己所扮演的一成不变的角色,而试图找寻某种激情来消遣一下而已。宗桢和翠远,从对方的言行举止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发现了自己的魅力,而激发了各自的激情。这样的暧昧,是没有结果的,他们注定只能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现实中的我们,有何尝不是这样呢?单调的日子里,敏感的我们会从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而浮想联翩,只以为捕捉到了爱情的讯息,于是心中波澜起伏,喜怒无常,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切是多么无知和可笑,而把精力放在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上,内心会真正充实很多吧!

(2)“恋爱着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爱着的女人破例地不大爱说话,因为下意识地她知道;男人彻底地懂得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心语:这是张爱玲用其女性的视角为我们解读的爱情。突然想起这么一篇文章:“爱情中,男生玩的是减分制,热恋时,她是完美的,任何缺点都没关系。而热恋期过后,男生就开始注意女生的缺点,心中的她就大打折扣了。”女生永远不要渴望一劳永逸,要不断地区提升自我,理性地对待爱情。

《封锁》是张爱玲一篇独具匠心的短篇小说,全篇主要写的是男女主脚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一个看似荒唐的事在小说中发生了。《封锁》的不同之处在于看似随意的笔调下隐藏着巨大的张力!它通过电车被封锁,描写出两个在平淡、疲乏无聊的都市生活中的世俗男女,而在某一短暂而特定的环境允许的情势之下,表现出对各自常规生活的不至于引起后果的瞬间反叛。这是一种平常生活中不可能出

现的反逆。反映出的是一种人的“本我”状态,包括人类本能的驱动力和被压抑的无意识倾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会展现出本我。

正如陈奕迅《红玫瑰》的歌词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疼爱的都有恃无恐。在一切有序的生活轨道上,人与人都保持着恰如其分的“位置”,这个位置是社会要求并规定的位置,于生命深处也许有着种种的遗憾,那是对自己没有得到的一切,所怀有的那一些不甘心在心里骚动着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不会表露出来。而电车上的“封锁”环境是人性的一个出逃机会,这是一个暂时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在这里他们没有了在现实社会中原有的身份、地位和责任,没有了平时的那些种种顾虑,人们会暂时的抛离原本存在的那个自己,一个单纯的自己,一个真正的自己,这也是一场试验,它引发了人心蓄积已久的燥动,让人从常规脱缰而出,然而“封锁”终究是短暂的,而这种短暂又意味着“安全”,让“封锁”中的男女有了现实中的退路最终破蛹而出的本我。《封锁》中的男女主人公从电车上相遇再到相爱再到最后的分手,其实正好是对内心一直隐藏的那个“自己”的展现。在封锁的常态与非常态的实验中,作品隐喻了人性与处境的悖逆:人生的常态对人实际是一种封锁,封锁因此成为人的处境象征;非常态中的人性是开放的,人的自然欲望能够得以释放,并导致激情的突然迸发,产生越轨的萌想,从而构成对日常生活的反封锁,激情封锁了平庸。平常生活未被封锁之时,人性往往被封锁了,而生活被封锁时,人性反而敞开了。

而张爱玲散文中说她喜欢出名,渴望满足俗世的各种愿望,于是突围,而在没有人的场合她又觉得生命充满了欢悦,本能的心灵渴求又使得她不由自主的封锁,又而把文学作为封锁之后的另一生命。

《封锁》采用“陌生化”叙述手法,制造出“陌生化”的戏剧效果。试图超越传统的重现现实的方法激发人们克服对生活的麻木感,改变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张爱玲是厌弃确定性的作家,其作品的结尾大多是没有归宿的反高潮。《封锁》也不例外,它的寓意“封锁”不尽,是开放似的随时等待重新解读的谜一样的世界。

最后,引用张爱玲在《我看苏青》里的一段告白:

“我平常看人,很容易把人看扁了,扁的小纸人,放在书里比较便利。“看扁了”不一定是发现人家的短处,不过是将立体化为平面的意思……因为是写小说的人,我想这是我的本份,把人生的来龙去脉看得很清楚。如果原先有憎恶的心,看明白之后,也只有哀矜。眼中所见,有些天资很高的人,分明在哪里走错了一步,后来样也不行了,因为整个的人生态度的关系,就坏也坏得鬼鬼祟祟。有的也不是坏,只是没出息,不干净,不愉快。我书里多的是这等人,因为他们最能够代表社会的空气,同时也比较容易写……我写到的那些人,他们有什么不好我都能够原谅,有时候还有喜爱,就因为他们存在,他们是真的。”

张爱玲在她的小说里,仿佛是一个超脱的看客》她平静地诉说着平凡的故事,对所看到的人与事进行辛辣的讽刺,让人叹服于她那超凡的洞察力。她对笔下的人物没有特别的好恶,理性地展示给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我想,这就是她的作品能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缘故吧!

第五篇:《封锁》读后感

张爱玲的文章,大多描写的是她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平常的事。虽然是平常的事,但她却以自己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微小细节的细致观察力向人们展露一个多元化世界。

《封锁》大概是写抗日战争时期,在公共列车封锁期间发生的故事。故事的男主人公是一名已婚的会计师,名叫吕宗桢。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一名年轻的在大学教书的女教员,名叫翠远。这两个看似如两条平行线般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却因为封锁产生了爱情,随着封锁的结束,这段短暂且飘渺虚无的感情也如烟花般转瞬即逝。

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文字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电车的玲玲声切断了时间与空间兀自成一体,为故事的发生创立了条件。本是无心的谈话,但双方越聊越投机,两个萍水相逢的人彼此倾诉着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产生共鸣,以至于擦出火花。我不禁猜想,如果没有封锁呢?如果封锁永远的继续下去呢?他们的爱情还会延续吗?

我想起了自己类似的经历。小学的时候,某个无聊的下午,我坐在学校的凳子上恰巧另一个同班同学也很无聊于是我们便聊了起来。我平时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但那天下午我们聊了很久,我告诉了她一些甚至于平时玩得要好的朋友都不知道的心事。在这之后我们并没有成为朋友,只是恰巧碰到对方时会心的笑一笑,打招呼而已。有时自己会产生疑问,我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告诉一个和我没有多大联系的人?也许我们只是单纯的渴望一个可以宣泄自己不满或表达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想法的窗口,而相对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恰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一旦这种封闭的状态被打破,我们又会回到机械的,像火车一般永无止境的前行的生活当中。所以我猜他们的爱情只是暂时的,虚幻的,如泡露一般。

好的小说不只是故事值得推敲,它的背景和看似不大重要的的小人物也很值得玩味。“他在这里看报,全车的人都学了样。有报的看报,没有报的看发票,看章程,看名片……他们不得不填满这空虚……思想是痛苦的。”为什么思想是痛苦的?也许他们是害怕一旦发现自己正过着机械,重复的生活而产生恐慌吧。这种现象在当今被物化、碎片化的社会中也很普遍。一些“宅男”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吗。每天就是吃饭,睡觉,玩电脑游戏害怕社交,不断地重复着。他们害怕思考生活的意义,即便知道这种生活方式很没有意义但却固执的继续下去不愿改变,因为要改变于他们而言实在太麻烦太痛苦了。

张爱玲在文中探讨的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反复,虚无和不愿思考,种种在今天这个工业化的时代仍然存在。我们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手段、方式继续进行着。也许我们不能从她的作品当中得到确切的答案,但是我们却多了一种思考问题的维度。有时思考问题本身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吧。

下载封锁 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封锁 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封锁读后感(最终5篇)

    《封锁》读后有感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之一。这是一位迷一样的作家,既善于将生活艺术化,又满怀着近乎浪漫的悲剧情感,她是名门之后,但是她以自己是......

    《封锁》读后感(共五则)

    常规、长态、日常生活,往往会使人不知不觉的迷失本性,丢失自我。 当“突发”降临,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反而会在忙乱中真情流露。这种流露出来的“真我”,显现了人类自身固有的......

    《封锁》解读

    《封锁》解读 一《封锁》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遭遇到封锁时发生的短暂的爱情故事。封锁结束后,爱情也结束了,一切又都复原了。 从故事层面上看,这是一个"艳遇"的故事。它具备......

    封锁施工总结

    封锁施工总结 由中铁六局太原铁建承建的北同蒲应急扩能改造工程大新站上行场封锁施工,在太原铁路局和太原铁路局北同蒲扩能指挥部、中铁六局、中铁六局北同蒲指挥部的坚强领......

    读张爱玲《封锁》

    与人物心灵零距离接触 ——读张爱玲《封锁》 一、 摘要 张爱玲在《封锁》中描绘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封锁时偶遇到发生短暂的爱情故事。其中,近半个篇幅的出神入化适可而止......

    (选修)《封锁》教案

    第二单元 中国现当代短篇小说 4、《封锁》 张爱玲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小说,把握翠远和宗桢的情感故事,把握小说写作的意图。 2、理解小说隐含的寓意。 3、通过资料搜索,集体......

    铁路封锁施工写实报告

    **8站5月27-5月28日封锁施工写实报告 *****************************指挥部 2016年5月28日 一、写实时间 2016年5月 27 日 22时 49分~5月28日 4时 00分。 二、写实地点 **站4......

    解读张爱玲小说《封锁》.txt

    ?44?哈 尔 滨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009年 第 3 期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期一位行走在边缘的、关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