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衔接第二部分提高与拓展(一)离子反应20140706

时间:2019-05-14 10:5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化学衔接第二部分提高与拓展(一)离子反应2014070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化学衔接第二部分提高与拓展(一)离子反应20140706》。

第一篇:高一化学衔接第二部分提高与拓展(一)离子反应20140706

高一化学衔接教学-----第二部分提高与拓展

(一)离子反应第二部分提高与拓展

(一)离子反应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常见的强、弱电解质,并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知道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重、难点:离子反应的概念、实质、发生条件

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

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

非电解质: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不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

讨论: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

Cl2碘水NaCl溶液熔融的KCl液氨氨水稀硫酸Cu

思考: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说明:

a: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b: 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c: 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d: 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融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e: 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实验:浓度相同的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溶液、氨水 按课本图2-1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接通

电源,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1(2按图装置把仪器连接好,然而把相

同条件下的HCl、CH3COOH、NaOH、NaCl、NH3·H2O五溶液分别倒在烧杯 中,接通电源,观察灯泡发光的明亮程 度。

现象: HCl、NaOH、NaCl灯泡亮度 相同 强。结论:①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时,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离子种类无关;②

结论: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举例: 强电解质:强酸: 强碱: 大多数盐类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 水

3、电离方程式:

(1)弱电解质CH3COOH

NH3.H2OH2O(2)强电解质

NaOHKOHBa(OH)2KHSO4的电离方程式 KHSO4(水溶液)KHSO4(熔融)

4、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阳离子全部是()

思考1:溶液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2: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弱电解质的是(),非电解质的是()A、KIB、乙醇 C、氨水 D、蔗糖 E、HClOF、硫酸氢钠 G、NH3•H2OH、液氯I、CO2J、硝酸K、Na2O

(2)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3+2-+-

A、Al2(SO4)3=2Al+3SO4B、NH3•H2O =NH4+OH

+2-+2-

C、NaHCO3=Na+HCO3D、H2SO4=2H+SO4(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ClB、溶于水后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 C、HCl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HCl不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4)把0.05mol的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B、0.5mol/L盐酸C、0.5mol/L醋酸D、0.5mol/LNH4Cl溶液

★训练案★

一、选择题(每题有1或2个正确答案)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MgCl2 晶体 B.NaCl 溶液C.液态氯化氢D.熔融的KOH 2.下面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 CaCO3是弱电解质

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 CaCO3全部电离,所以 CaCO3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 3.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A.石墨棒 B.盐酸溶液 C.熔融的氢氧化钠 D.固体氯化钾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乙酸 B.酒精 C.食盐 D.氨气 5.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下列各项中,应使等式两边相等的是()

①离子数目相等②粒子总数相等③原子数目相等④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跟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⑤分子数目相等⑥各元素原子数目相等 A.只有①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③⑥ D.只有④⑥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A.由弱变强B.由强变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OH 溶液能导电,所以 NaOH 溶液是电解质 B.固体KCl 不导电,但KCl 是电解质

C.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 是电解质 D.CO2 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 是电解质

三、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使用环境:离子程式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才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依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础)

改:仅把强酸、强碱、可溶盐改写成离子符号;其它的(单质、氧化物、难溶物、弱电解质以及气态物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关键)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使方程式中系数为最简整数比。(途径)

查:根据质量守恒和电量守恒,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保证)

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为例讲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

2、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3、盐酸和氨水反应

4、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

5、碘化钾溶液和氯气反应 讨论1:以 NaOH 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和 KOH 溶液与硫酸的反应为例,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

H++OH-=H2O

思考:下列各反应中,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盐酸和氨水反应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D、碳酸溶液和石灰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揭示了离子反应的实质 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注意:

(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时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 NH4Cl固体和Ca(OH):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2NH4Cl(固)+ Ca(OH)2(固)=CaCl2+2H2O +2NH3 ↑(2)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弱酸(HF、H2S、HCl0、H2S03等)、弱碱(如NH3·H20)等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03、BaS03、FeS、PbS、BaS04,Fe(OH)3等)必须写化学式。如:

-2-+2+

CO2+2OH=CO3+H2OCaC03+2H=CO2↑+H20+Ca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NaHS0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

HSO3 +H=SO2↑+H2O

(4)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

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如Na2S0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2-2Ag+SO4=Ag2S04 ↓

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C02气体通人澄清石

2+-灰水中:CO2+Ca+2OH=CaCO3 ↓+H2O

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03溶液:

2-Ca(OH)2+CO3=CaCO3↓+H2O。

(5)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例如少量烧碱滴人Ca(HC03)2溶液[此时

2+--Ca(HCO3)2 过量],有Ca+HCO3+OH=CaCO3 ↓+H2O

2+--2-少量Ca(HC03)2溶液滴人烧碱溶液(此时NaOH过量),有Ca+2OH+2HCO3 =CaCO3↓+CO3 +2H2O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铁与稀硫酸 ②碳酸钙与盐酸 ③澄清石灰水与硝酸

④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⑤氢氧化铜与硫酸 ⑥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相互间不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2+-- +2+2--

A.Na、Mg、Cl、OHB.H、Ca、CO3、NO

32++2-- +--2+

C.Cu、K、SO4、NO3D.Na、HCO3、OH、Ca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2+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Cu+H2↑

2-2+

B.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混和:SO4 +Ba = BaSO4↓

+2+

C.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 2H= Ca+H2CO3

2+2-

D.氧化铜与硫酸混和: Cu + SO4= CuSO4

第二篇:高一化学竞赛辅导《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讲义一

高一化学竞赛辅导《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讲义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的概念,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和电离平衡

(一)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当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二)电离平衡的特征:具有“

”、“

”、“

”、“

”的特征。

(三)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

1.电离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

HA

H+

+

A-

注:(1)在此计算公式中,离子浓度都是平衡浓度;

(2)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一般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

(填“大”或“小”);

(3)电离平衡常数反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通常用Ka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b表示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a越大,弱酸的酸性越强;Kb越大,弱碱的碱性越强。多元弱酸是分布电离的,每一级电离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a1、Ka2等表示),且电离平衡常数逐级减小。

2.电离度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一般而言,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

(四)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移,电离度增大。即稀释

电离。

思考:此规律用电离平衡常数如何解释?

2.温度:因为电离是吸热的,因此升温

(填“促进”或“抑制”)电离。

3.加入其它电解质

(1)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相同的离子,电离平衡

移动,电离度;

(2)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离子,电离平衡

移动,电离度。

思考1:0.1mol/L

CH3COOHCH3COO—

+

H+

平衡移动

H+数目

c(H+)

c(CH3COO-)

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度

溶液的导电能力

NaOH(s)

HCl(g)

NaAc(s)

Na2CO3(s)

加热

冰醋酸

思考2: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HCl与CH3COOH的比较

HCl

CH3COOH

c(H+)

中和酸所用NaOH的物质的量

与过量Zn反应产生H2的体积

与Zn反应的起始反应速率

(2)相同c(H+)、相同体积的HCl与CH3COOH的比较

HCl

CH3COOH

酸的浓度

中和所用NaOH的物质的量

与过量Zn反应产生H2的体积

与Zn反应

起始反应速率

反应过程速率

[例2]已知磷酸是中强度的三元酸,试分析磷酸的各步电离,并用电离平衡理论加以解释。讨论:磷酸与磷酸钠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吗?为什么?

[例3]在0.2mol/L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NH4++OH-,请就可变外界条件时,平衡及溶液中某些项目的改变填写下表: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pH

c(NH4+)

微热(设溶质不挥发)

通入氨气至饱和

通少量HCl气体

加少量NaOH固体

加少量NH4Cl固体

加水稀释

[例4]已知常温下一水合氨的Kb=1.75×10-5,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时,平衡常数是否变化(设温度不变)?c(OH-)是否变化?

(2)若氨水的起始浓度为0.01mol/L,平衡时c(OH-)是多少?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一、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2O+H2OH3O++OH-,简写为:H2OH++OH-

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应有

室温时,1L纯水中(即55.56mol/L)测得只有1×10-7molH2O发生电离,电离前后H2O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故c(H2O)可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c(H+)·c(OH

-)=K电离·c(H2O)K电离与常数c(H2O)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W

表示,室温时:KW=c(H+)·c(OH

-)=1×10-141、水分子能够发生电离,水分子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分别是H3O+和OH-,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所占比例很小;

2、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KW增大,100℃时Kw

=c(H+)·c(OH-)=1×10-123、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和盐的稀溶液,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与c(OH

–)总是相等的;

4、含有H+的溶液不一定是酸,同样含OH

-的溶液也不一定是碱,在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H+和OH

-,溶液显酸性、中性、还是碱性,主要由c(H+)和c(OH-)的相对大小决定;

5、在酸、碱和盐的稀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也就是水溶液中都是H+、OH-共存的。水溶液中都存在Kw=c(H+)·c(OH-)(Kw

25℃=10-14);

6、酸、碱由于电离产生的H+或O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而某些盐溶液中由于Ac-、NH4+等“弱离子”因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无论哪种情况,只要温度不变,KW就不变。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

中性溶液c(H+)=c(OH-)=1×10-7mol/L

酸性溶液c(H+)>c(OH-),c(H+)>1×10-7mol/L

碱性溶液c(H+)<c(OH-),c(H+)<1×10-7mol/L

但由于我们经常用到c(H+)很小的溶液,如c(H+)=1×10-7mol/L的溶液,用这样的量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很不方便。为此,化学上常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pH表示c(H+)的负对数,那么,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值的关系为:pH=-lg

c(H+)

中性溶液c(H+)=1×10-7mol/L

pH=7;   酸性溶液c(H+)>1×10-7mol/L

pH<7

碱性溶液c(H+)<1×10-7mol/L

pH>7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当c(H+)>c(OH-)时,溶液显酸性,当c(H+)<

c(OH-)时,溶液显碱性,在未注明条件时,不能用pH值等于多少或c(H+)与1×10-7mol/L的关系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一般未注明条件都是指常温;

2、酸溶液不一定就是酸,也可能是某些盐溶液,同样,碱溶液也不一定是碱;

3、水中加酸或碱均抑制水的电离,但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总是相等;

4、任何电解质溶液中,H+与OH-总是共存,c(H+)与c(OH-)此消彼长,但只要温度不变,则Kw

=c(H+)·c(OH-)不变;

5、酸性溶液中c(H+)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溶液中c(OH-)越大,c(H+)越小,pH越大,碱性越强;

6、pH的适应范围:稀溶液,0~14之间;

7、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

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pH

石蕊

<5红色

5~8紫色

>8蓝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无色

8~10浅红

>10红色

8、pH值的测定也可以用pH试纸――最简单的方法。

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沾取未知液点试纸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即可。

注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②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

三、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公式

1、强酸与强酸的混合:

先求c(H+)混:将两种酸中的H+离子数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c(H+)混

=(c(H+)1V1+c(H+)2V2)/(V1+V2)

2、强碱与强碱的混合:

先求c(OH-)混:将两种酸中的OH-离子数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c(OH-)混=(c(OH-)1V1+c(OH-)2V2)/(V1+V2)(注意:不能直接计算c(H+)混)

3、强酸与强碱的混合:

先据H++OH-

=H2O计算余下的H+或OH-,H+有余,则用余下的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c(H+)混;OH-有余,则用余下的O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c(OH-)混,再求其它

注意点:

(1)在加法运算中,浓度相差100倍以上(含100倍)的,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2)混合液的pH值是通过计算混合液的c(H+)混或c(OH-)混求解的,因此,计算时一定要遵循“酸按酸”、“碱按碱”的原则进行。

(3)不同体积的溶液相互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体积都会发生改变,但在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时,我们可近似认为体积具有加和性,即混合后体积等于原体积的和,当题目给出混合后溶液的密度时,则不能运用体积的加和性来计算溶液的体积,而应该用质量与密度的关系求算溶液的体积。

四、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1、强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

2、弱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

3、强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

4、弱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

注意点:

(1)常温下不论任何溶液,稀释时pH均是向7靠近(即向中性靠近);任何溶液无限稀释后pH均为7。

(2)稀释时,弱酸、弱碱电离程度增大,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增多,溶液中c(H+)和c(OH-)变化较慢,因此溶液的pH变化得慢,强酸、强碱则没有电离程度的影响,所以变化得快。

(3)相同pH的强酸(强碱)溶液与弱酸(弱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强酸(强碱)变化比弱酸(弱碱)的变化幅度要大,可利用这一点来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例1]常温下,10-4mol/L的盐酸溶液中,c(OH-)=     mol/L,将上述盐酸稀释10倍,溶液中c(H+)=    mol/L、c(OH-)=    mol/L;将上述溶液稀释10000倍,溶液中c(H+)=    mol/L、c(OH-)=    mol/L。

[例2]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值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溶液的酸性比B溶液强

C.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A、B都是弱酸,则5>a>2

[例3]将pH=8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

A、mol·L-1

B、mol·L-1

C、(10-8+10-10)mol·L-1

D、2×10-10

mol·L-1

[例4]50mLpH=1的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与50mL的Ba(OH)2溶液相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0.466g,滤液的pH为13。

(1)混合酸液中SO4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          ;

(2)B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5]已知HCO3-比HBrO更难电离,但HBrO的酸性比H2CO3弱,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

(2)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

第三篇:大学生素质素质拓展第二部分问答题

大学生素质素质拓展问答题

1.你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理解,你怎样诠释它?

答:“大学生素质拓展”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服务于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服务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大学生素质拓展”是在鼓励大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创意独特的专业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和组织激发成员的潜力,增加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达到提升团队生产力的目的。拓展训练是人的素质教育。素质是训练出来的,不是教育出来的,只有真正的体验才会具备永不遗忘的素质。通过拓展训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努力,不可能的事也会成功;让我们学会做一件事应从哪里下手,做事过程中遇见问题应怎样解决;让我们体验当面对每一次失败时的挫折,心态应怎么调整;让我们真正体验:付出就会有收获。

2.在你看来如何扩大素质拓展在校园的影响力,使同学们认识到素质拓展的重要性?(高校开展素质拓展的方式)

答: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施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进行,通过教学讲授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主题活动、体验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全面带动和促进。首先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制定相关的制度,并且为此提供资源支持。要根据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成长成才需求,精心设计素质训练项目,建立全面科学的大学生素质训练项目体系,为大学生进行素质训练提供广阔平台。要围绕上述

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六个方面,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精心组织和科学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

3.你认为素质拓展现在存在哪些不足,你心中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是怎样的?

答:(1)不足:没有完善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资源保障。高校目前没有相应设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机构,保证学院一级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顺利开展;没有将学生综合考评、文化素质教育等工作相衔接;相关部门没有高度重视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资源保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没有给予有力支持。

(2)我心中的素质拓展:

在高校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训练目标不能局限于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而因该扩展到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拓展训练,使得同学们在活动中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通过拓展训练认识到某些能力对自己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激发应有的潜能。

4.大学生就业目前正面临一种困惑,用人单位更喜欢有工作经验的而并不青睐于“象牙塔”中走出来的一张白纸的学生。结合您对素质拓展的认识,谈谈您的设想如何缓解这一尴尬。

答:,以我个人意见,我觉得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经验少,适应社会的能力差。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在校园里的养尊处优或者死读书,没有更多的接触社会。而现在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可以很好的锻炼大学生,使我们获得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不

仅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具备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个人。

第四篇:一浅谈中师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

—一浅谈中师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是力求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探 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有兴趣的学习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甚至废寝忘食,对知识的掌 握会更加迅速牢固。反之,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中师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笔者对1991、1992、1993三年 进入我校普师班的619名新生在初中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生理卫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不署名、不讨论、实事求是的调查,结果如下表(学生来自五县一市、两个矿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项目结果(人数)百分比(%)对生物是否感兴趣 是 208 否 411

33.60 66.40 生物是否难学

是 388 否 231

62.68 37.32

初中老师做实验次数

10次以上 89

1-10次 261

0 269

14.38 42.16 43.46

自己做过实验吗

是 58 否 561

9.73

90.63

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吗

是 511 否 2

无所谓 106

82.55 0.32 17.12

是否适应新教法

是 217 否 352 无所谓 50

35.06 56.87 8.07

毕业后是否愿意去农村

是 305 否 273 无所谓 41

49.27 44.10

6.63

从上表可以看出,进入中师的学生,学校换了,教师换了,再加上基础不一,教学的脱节和学习的不适应 现象是很普遍的。他们中有的对生物学习感到困难,有的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有的在初中放弃了生物学习,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生物课,生物学知识基本上是空白,这给中师的生物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只 有坚持启发性、趣味性,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 中师生是未来的小学教师,应尽可能使他们在课堂上体味到知识、趣味与启发性的有机结合的教法,轻松愉快 地学到知识。为此,笔者多年来始终坚持做到以下几点,效果较好。

一、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言

好的导言,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我查阅大量资料,尽可 能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引入。每章、每节乃至每节课,也尽量通过实验、模型、讲故事、讨论、设疑等方式引 入。

如在学《生物与环境》前,补充了人口增长与粮食资源危机、人口普查、水法、土地法、矿产资源法等内 容,介绍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并列出惊人的数字:全世界每年增加6000万人,须增加粮食12×10 [6]t,目前尚有8亿人处于饥饿之中,我国也有少部分地区仍未解决温饱问题。我国1992年与1952 年相比,人口增加一倍多,土地减少1/5,尽管奋斗了40年,人均占有粮食仅增加38kg。全球每分钟有 10公顷土地变为沙漠、20公顷森林消失;每小时有2个物种灭绝,有3×10[6]t土壤流失,每天生产 垃圾27×10[6]t,向大气排放co[,2] 15×10[6]t;有10万人死于污染造成的传染病和癌症; 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60亿元,相当于8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损失。通过这 些数字提高了趣味性。

二、加强生动多样的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可使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理解知识。对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来说,语言 叙述不如实物、标本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感知那样鲜明、具体、完整。

多年来,本人坚持贯彻直观性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实验、录像、图表等形式辅助教 学。如在讲鲫鱼时,就将鱼放在玻璃缸中,先让学生观察其颜色、形状,再剪掉一条鱼的尾鳍和腹鳍,放回水 中,观察其运动情况,并与其它鱼对比,了解鳍的功能。再破坏另一条鱼的侧线,用木棍搅水,让学生观察思 考:鱼游的方向与水流方向如何,以掌握侧线的功能。讲昆虫的呼吸系统时,把两只蝗虫同时浸入水中,其中 一只身体浸入水中,头部露出水面;另一只头部浸入水中,身体露出水面,观察哪只先死,了解气门的功能。在讲《松杉柏》时,把学生带到校园,分别观察松杉柏的树干、树枝、树叶,找出异同点。在讲较难掌握的《 细胞的分裂》时,设计制作了有丝分裂演示仪,配合挂图,演示出各期变化的特点,归纳总结并填写“有丝分 裂简明表”,编写顺口溜,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加深了印象,增强了记忆。

三、建立兴趣小组,做好实验

中师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各校条件差异较大,有的农村学生基本上没动手做过实验,因此教师要对中师 新生的实验水平摸底,检查每个学生的基本操作,了解存在问题,有计划地纠正与补足。要努力创造条件,增 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广泛观察,使之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培养敏锐的观察能 力;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发展思维能力;也应通过自制简易教具、标本,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动手能力;通过提问、讨论、讲故事等培养训练表达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和有关书籍,培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同学们在初三时面对升学的压力,被大量的练习题、复习题、模拟题搞得自顾不暇,根本谈不上课外活动。而中师生的未来职业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包括独立设计一些小实验。所以应较多地开展能发 挥学生特长爱好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建立兴趣小组,将会使他们耳目一新,兴趣陡增,从而训 练和培养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和能力。为避免课外活动流于形式,应定教师、定学生、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指导学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制作一些简易教具和代用品,设计与小学自然课教学内容有关 的生物小实验以及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有关的小实验。如显微镜的结构、性能、使用方法 ;栽培蘑菇、草莓;饲养金鱼、蝌蚪、牛蛙;制作动物标本、给校园的花草树木挂牌标明科属种及生活习性等。但活动一定要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否则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会减少,课外活动的优越性就难以发挥。

四、教给科学的记忆方法,“授之以渔”

生物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名词和概念繁多、知识零碎、要记忆的东西多,“记不住”是普遍问题,但只要 指导得法,仍可使课本上的文字变活,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教师首先要根据大纲,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记忆 要求,提高记忆的自觉性、积极性;其次教给科学的记忆方法,学会“点金术”,使之事半功倍。在教学中笔 者常采用理解、对比、口诀、分类、联想等记忆方法。尤其是理解记忆,易记且保持时间长。如将有丝分裂和 减数分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遗传的三大规律等具有相反、相近以及有联系的内容,列成表格,比较分析,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理解越透彻而记忆越牢固。如将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制作过程总结为八个字: 解离、漂洗、染色、压片;减数第一次分裂突出六个字;联会、分离、减数;而基因分离规律强调三个分离; 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杂合体后代性状分离。又如将生物的基本特征编成迷语,使其 生动形象、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比如,“身体圆筒状,把口当作肛,口旁多只手,反应不定向(水螅)”; “没有腿、眼、牙,耕地胜犁耙,脱衣产幼仔,钓翁喜欢它(蚯蚓)”;“有尾无腿水中生,有腿无尾陆上登,又能游泳又善跳,见到害虫吞口中(青蛙)”;“两个大瓦片,盖个小房间,有个胖娃娃,静静睡里边(河 蚌)”等,大大提高了记忆效果。

此外,还要抓住心理变化,因势利导,教书育人。帮助新生克服进入师范后“松一口气”的消极思想,要 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差距,严格要求自己,尽快适应中师学生的新环境、新要求、新教法,指导他们把远大理想 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可通过举办生物知识大奖赛,班级对抗赛,系列讲座等,走出课 堂,面向大自然,从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突出师范性、地方性、农村性、教育性,陶冶他们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献身教育事业的品德和情操,为他们将来在较艰苦条件下从事小学 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业务根底。总之,搞好中师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是多因素的,不是通过一节或几节课就能完成的。必须把起始教 育与教学抓紧,重点抓好思想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衔接,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层次地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性、创造性在一开始就得到很好的发挥,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 从初中到中师的过渡,有利于中师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让中学生物课丰满起来

教育改革的主题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的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素质”的内涵在不断的改变,外延也在不断地向外延伸。这就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拓出了一条没有止境的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投影机、显微投影机、多媒体电脑等等作为新的教学仪器陆续进入了课堂,甚至于Internet网也被运用到了教学。这些教学媒体的应用,不但充实和沟通了各学科知识的传送和相互渗透,实现了学科知识的内涵丰富与外延的扩展,而且在促进和提高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为教师们所采用,并为学生们所喜闻乐见。

多媒体教法,其特点是教师和学生中出现了多种“媒体”:标本、实物、电脑等,这些教学媒体,不仅准确,丰富地“携带”了许多教学信息,而且把这些知识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声,像相结合的活动“语言”。借助媒体的传送,生物学中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了。学生借助媒体的帮助,对所学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更加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

下面,就我个人近年来的实践,谈谈对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一、恰当地运用媒体,激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很多中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是因为生物课讲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或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理过程,但在当今视讯高度发展的时代,中学生们早已不再满足于老师口中念念有词的“生物”了,而是希望老师能够带领他们遨游在生物学的海洋中。

实物投影仪的出现,使老师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一只小小的昆虫慢慢在学生面前解剖,如:

在讲述初一《生物》“节肢动物门”这一节时,抓一只蝗虫,置于实物投影仪的展示板上,对照实物在讲解的时候,就显得那么充实。

然后,你可以亲自将蝗虫的头、胸、腹部指出,并数一数蝗虫有多少对足,甚至可以把每一对足拔下来,比较一下这些足有什么特点,特别能突出一对发达的后足,从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蝗虫那么能跳„„

恰当地运用好各种媒体,把实物再现在学生的面前,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有专家说:注意是心灵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都是要经过它才能进行的;注意是保证学习的必要条件。

二、用多媒体电脑,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中学的生物教学只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识,任课老师有很大的自主性,必竟“生物学“与我们自己息息相关,就象我们今天面临的人口、环境、粮食、资源等世界性问题,无不与生物学有关,因此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更多书本以外的生物学知识。如何更好地利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呢?

计算机的应用、Internet网的出现,让世界变小了,也使人的知识面变大了,一方面,老师们可以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获得大量新知识,另一面,可以把它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小课堂变大。

举个例子:多媒体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电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投影,购置了许多与教学有关的VCD、光盘,生物科是得益最多的,因为“自然、生物”是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没有国界的、语言的障碍,就象“动物世界”这个众所周知的节目,我把它搬进了课堂,讲生物的多样性,我可以把介绍非洲草原的片段放出来:讲生物的适应性,我可以放上一段“地球的南极”,让学生了解南极,理解生物是如何适应自然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为什么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

有了Internet网以后,网上浩瀚的知识为我的学习与教学带来非常多的便利,就说“节肢动物门”的教学吧,讲完了书本的蝗虫以后,我们可以就这个动物界最大纲“昆虫纲”作进一步的介绍,象“广东蝴蝶”网站,集中介绍了广东的蝴蝶资源及有关蝴蝶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单只是丰富课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获得知识的方法。

声、色俱全,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对自然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这比我讲上一百遍说“大自然如何丰富多彩”来得真实、印象深刻。

三、展现多媒体电脑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人的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媒体的出现,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其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逐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虽然实验无法用其它形式代替的,但根据中国的国情,在可以开出实验的学校往往都是人满为患,学生无法一一动手做实验,而且生物科的许多实践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完的,因此,模拟实验变得很实用了,我们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上展现植物的生根发芽过程,展示生物的生理过程,模拟解剖动物、人体„„

就像“细胞的有丝分裂”一节,我在电脑上给学生演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变化过程,使课本上一个个平面图变成一个连续进行的生理过程,然后由学生自己概括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再加以总结。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变得容易、有趣。

还有在“植物的水分代谢”这一节,我也是借助于多媒体电脑,把半透膜两边水分子的运动演示出来。一边是升高了的液面,一边是半透膜两边水分子的运动状况,看完之后,学生们自己就可以得出:半透膜两边的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单位时间内从高浓度一边向低浓度一边运动的水分子多,所以漏斗内的液面会上升,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充分展现多媒体教学的魅力,不但可以变枯燥的理论分析为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丰富多媒体教学素材库。

多媒体教学以独特的魅力正越受到老师们的注意,也越来越为学生所接受,但我们目前还是面临一个教学素材缺乏的问题,很多学校是有设备、无内容运行,或是学校组织老师自己开发,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电脑与网络的发展,更要求集体的智慧,也使得不同地区共同工作变为可能,就象我们学校:一方面购买大量的教学素材,包括已经制作好的教学、复习课件;另一方面,也从网上寻找大量的有用素材,如“中国园丁网”的多媒体课堂提供了各科免费的课件,还有是国内刚刚兴起的老师的个人网站也可收集到一部分的教学素材。

这些东西虽然零乱,一经整理就变得非常有用,而且是一人一次整理,可以用几年,有些可以稍为修改更贴近教学,这都比自己一点一滴做来得容易,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是对这些课件的修改。

我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已经把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素材基本上整理了一整套,基本能够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这当中有自己的制作,有网上的下载,也有购买的光盘。

对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不仅使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更新与提高,更为我的教学增色不少。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 的策略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 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3、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 有效讲授

1、有效讲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方法一是创设情境。方法二是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一般不会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而有效讲授要求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2、有效讲授要求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只有讲到重难点内容时,才会提醒一下。但由于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关注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中和结束时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

3、有效讲授要求保持一定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例如: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故意稍作停顿,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或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但教师必须尽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作长时间的停留,还要避免离题太远,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叙述。

4、有效讲授要求控制教学过渡当教师在改变话题,活动时出现的教学过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保证过渡有条理、简洁,并且要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

三. 有效提问

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大众性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课堂气氛可立即活跃,提问要向全体学生发问,抽答面要广,这就必须要求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大众性。提问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如课堂气氛活跃时),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但难度不可过高。教师可以相应到引导。

2、有效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常见的。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提有所用,有学习价值。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 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低级问题充斥课堂,这种课堂气氛可能是活跃了,但学生收益不多,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没变,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难点,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限制了学生思维。

四. 有效倾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希望学生学会倾听,那么也必须从教师的耐心倾听开始。教师在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在传统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提问后马上就叫学生回答,而且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或错误时,教师马上打断,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也许这种做法教师不是有意的,但挫伤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在倾听时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对对方说的问题点头示意或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小肠的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这一问题,学生一般不能回答完整,这时教师可以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此外,激励性反馈还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成功体验,这也是生物教学加强“有效教学”的一种策略。

浅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文关键词】激发 学生 学习动机 培养 学习兴趣

【论文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即直接推动个体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具有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指示学习方向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满足学生的缺失性需求。

学习属于个体的成长需要,它必须在基本需要获得满足之后才能产生。老师应当关心和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是否满足,如是否吃饱、睡好,是否得到父母的爱、同学的友谊和集体的温暖等,采取各种方式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促进求知需要的产生。

2、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小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趣味故事的叙述,利用教学内容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等方式来设置问题情境。

3、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竞赛活动中,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要求的需要更强烈,因而能激励斗志,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发学习的热情。

4、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学法进行有效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教给小学生一些常见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加以实践指导,使小学生学会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对数学课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降低。

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习惯的形成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记忆。因此,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无疑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生“碰壁”多了,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我们试想一下: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学习兴趣对学习的作用既然如此之大,那么,应该怎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1、利用学科特点。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特点,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数学学科的特殊趣味所引起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那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奇思妙想等,以此引起学生对数学的特殊兴趣。数学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合理安排内容。

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不知晓时,最能诱发好奇心,激发求知、探究等学习意愿。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过深,会减低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过浅,学习唾手可得,也会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注意深浅得当,难易适度。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帮助克服困难。

学生在各科学习的初始阶段会遇到一些困难,即人们常说的关卡。闯过这些关卡,学生就能顺利地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兴趣也会渐趋稳定,闯不这些关卡,学生在学习上就会困难重重,学习兴趣锐减。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果在教学中采取得力措施,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较难掌握的知识,就能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所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也稳定了学习兴趣。

4、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

5、进行探究性学习教育之父赫尔马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似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心理学表明,学习动机是可以迁移的。现实中,对学习有厌倦的学生,往往对体育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兴趣浓厚,我们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

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提高成绩,90%在课堂》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9月1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师生互动共同创建有效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1日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1日

《中国着名教师的精彩课堂 小学数学卷》 江苏人民版社 2008年6月1日。

第五篇:拓展与合作(一)学当小小导游员

拓展与合作

(一)学当小小导游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我们祖国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风土人情、悠悠历史、古老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2、在学当小小导游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资料收集方法,体验导游角色,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教学难点:

体验导游角色,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教学准备与学习资源应用: 学生准备:

学生向长辈、老师收集或在老师、家长指导下上网查阅有关祖国著名旅游景点、风土人情等的资料。课前学习收集资料,自制资料卡片,并填写整理。写出自己资料的解说词。教师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准备活动,了解学生收集材料的情况。

2、准备一些背景音乐。准备一些用于奖励的五角星或红花,打印“优秀导游证书”(彩板纸)。

3、制作课件。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

中国名山——雄伟的泰山,五岳之首;美丽神奇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名扬天下;山水环绕的武夷山,是世界生物之窗;雄奇挺秀的庐山,泉瀑飞泄,云雾变幻…… 师:同学们,你们说我们祖国美不美?你们爱祖国吗?现在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学生畅所欲言)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因为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中国腾飞,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前些天,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些有关中国名胜风景区的资料,设计一下旅游的几条路线,今天这节课咱们要学会当一名热情又有学问的小导游!。

2、导入

播放课件 :在某个旅游景点,有一位举止文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手举杏黄三角旗的导游员在向游客介绍景点情况。

游客在游览时,光凭自己看往往是只知外表,不知内里,有了导游员的讲解,就能对游览的景点有更深入的了解。你们看,导游员的工作多么重要啊,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导游员呢?

3、出示学校大队部的招聘“小小导游员”的海报启事。

活动二:方法指导

明确要求

1、你们知道老师的家乡在哪里吗?在祖国的什么位置?老师的家乡特别美,你们想去看看吗?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

要求同学们认真听并回答问题。(老师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的?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3、教师在中国地图上指出家乡的位置,并贴出代表家乡特点的图片。教师介绍自己的家乡。同时播放家乡风光片。

4、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说出当好小导游员的要求。(教师相机板书)

活动三:模拟导游

互相交流

很多同学都曾经跟着爸爸妈妈去过许多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你们都想象小导游一样把自己去过的各个地方的美景介绍给在座同学们吗?好!我们就来一个小导游团擂台赛。小同乡们可以组成一个团,也可以和好朋友组团。大家一起来学当小小导游员,然后每团选一个代表参加擂台赛。

出示活动要求:

1、同学互相交流课前准备好的风景名胜的材料。

2、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提问。

3、带着自豪的感情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这些旅游胜地的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并讲出它的特点。

4、导游团也可以为自己介绍的旅游胜地写一句广告词。(1)指名读要求

(2)团内介绍旅游胜地。(教师参与其间,随时鼓励点评)

(3)导游代表上台参赛。每一个代表介绍完后,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可以问感兴趣的问题;讲完后,同学们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感受?教师对学生说的不准确的地方给以指正。

活动四:拓展延伸

1、师: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地点设在上海。这是我们上海人心中的大喜事。作为小主人,你们感到自豪吗?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参观,你们愿意当他们的导游吗?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将为他们介绍哪些内容?

生:介绍“世博会”的主会场情况﹑各个展区的特点,重点突出我们上海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面貌。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模拟演示

3、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

活动五:总结评选

评出优秀集体合作奖,优秀小导游,给予奖励。

1、通过教师评议和学生互评,评出“最佳合作奖”2名,给优胜组插上红旗。

2、通过小组讨论,推选出“优秀小导游”5名。全班汇总评定5名学生,并颁发“优秀小导游”证书。

活动总结:

师: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你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大家积极参与,认真准备,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在把各个旅游景点介绍给我们的同时,让我们自己也对我们的祖国有了更多的了解,充分显示了你们的聪明才智,真不愧为能干的小导游,你们都被聘为我们学校合格的小导游员了。

板书设计:

学当小小导游员

风景 风俗 民情 美食 特产

中国政区图

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

拓展与合作

(一)学当小小导游员

教学反思

1.灵活处理教材

《学当小小导游员》这堂拓展与合作活动课我打算一课时里完成。整堂课上,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地安排了五个活动版块。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培养与人合作意识,这是人与人共存的需要。

2.适当拓展 体现创造性

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因此,课前我引导学生主动去调查、搜集信息,并认真处理信息,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交流兴趣,让学生学会探究,懂得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也感受分享的快乐。

3.主动参与 大胆活动

新课程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大胆活动,这也形成了共识。在这堂课设计中,我不仅考虑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考虑是主体参与的广泛性。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看课件,争当小导游;看老师,学当小导游;创情景,拟当小导游。还在活动中,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堂课,虽然上得比较成功,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课后我也好好地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心里也颇有感触。首先,这堂课让我成长,让我从一个传统的思品教师转型到新课程下的受益者!还记得刚开始设计教学活动时,我把这节课的定位在“如何学当一名合格的小导游员”上,所以设计了很多学当导游的活动,如看导游录象、归纳当导游时的注意事项、模拟当导游„„想通过此类活动燃起学生争当导游的热情,把重点、难点都定在“怎样当导游”上。我自信满满,觉得这样一节课上下来,我肯定可以达成教学任务,落实德育目标。但是在同其他老师交流的时候,她们指点我,这样设计“错”了!《学当小小导游员》这课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固然比较重要的,但《品德与社会》课强调的还是品德的教育,培养学生在学当小小导游员中激发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听取了各位老师们的意见,我又重新学习了新课标,重整思路,安排了如上的教学活动,效果不错。我深感新课程不仅给予了学生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也给我们老师创造了再学习、再提升的空间。我感谢新课程

下载高一化学衔接第二部分提高与拓展(一)离子反应20140706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化学衔接第二部分提高与拓展(一)离子反应2014070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上第二单元主题语文教学拓展阅读(一)

    三上第二单元主题语文教学拓展阅读课 ——名人故事 【选文解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二学段(三、四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实施新课......

    《现代汽车与驾驶技术》复习题(第二部分)范文合集

    《现代汽车与驾驶技术》复习题(第二部分) 选择题 1、机动车经____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A、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B、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C、工商部门 D、税务部门 3. 尚未登......

    法理学第二部分—法律的性质与作用

    【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第二部分:法律的性质与作用 1、“要求人与人之间关系有序的倾向,主要可以追溯至两种欲望或冲功、它们似乎深深地根植于人......

    成考专升本英语词汇与语法部分一

    成考专升本英语词汇与语法部分一 第一节 名 词(null) 大纲要求掌握: 一、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二、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 三、名词的所有格 四、名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一、可数名......

    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教案:3.3.2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教案3大全

    专题3 从矿物质到基础材料 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教学背景】 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硅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不仅为形成化学的......

    回顾与拓展一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一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 主 题:我爱阅读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目标确......

    土地估价师考试2014《相关知识》第二部分:会计与统计

    土地估价师考试2014《相关知识》第二部分:会计与统计(5) 资产分类 1、 流动资产,可以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

    第二部分高考生及家长心理调试与辅导

    第二部分 高考生及家长心理调试与辅导 主持人:刚刚郭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关于高考复习计划全面的指导。我们都知道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的角逐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备考复习和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