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第4课 安全卫士5篇

时间:2019-05-14 10:4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第4课 安全卫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第4课 安全卫士》。

第一篇: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第4课 安全卫士

第4课 安全卫士

一、教学内容分析

“安全卫士”是“网上冲浪”的结尾篇。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我们从网上搜索来的文件信息很有可能会对电脑中的信息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本节课主要学习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软件的使用。“威胁无处不在”一节带领同学们认识到信息安全的一些威胁和相应的防范措施,引导同学们思考这方面的问题。“360帮你忙”一节大家一起学习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软件的安装、设置和查杀病毒的方法以及掌握如何使用360安全卫士来维护电脑的安全并进行实时保护。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用360安全卫士维护自己的电脑,以及用360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扫描杀毒。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是面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思维灵活,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求知欲强,竞争心渐强。而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小学生爱玩电脑,但不喜欢进行电脑维护,也缺少电脑维护的专业基础知识。针对这一情况,“网上冲浪”这一单元在最后一课中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安全卫士”一课,让广大中小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了解相应的防范对策,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脑、维护计算机的能力。由于本课具有内容生动有趣、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等特点,教师在教法上可尽量采用情景教学法,以真实范例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

三、教法建议

本课是本单元学习的最后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掌握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软件的基本操作。对本堂课的教学,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本课是一堂注重实践和操作的课程,内容很实用,大部分学生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同学,我们应该加强指导;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稍微控制,让学生不至于对新软件感到迷惑;做完作业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评比的环节,让同学们自己评判谁更了解信息安全威胁知识和谁更熟悉软件安装、设置、查杀病毒的操作。

四、参考教案

第二篇:思想品德第4课导学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导学案(第一课时)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班次: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知道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懂得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重点难点:重点是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难点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法指导:辩证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培养分析能力;通过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把握

1、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1)现代科技,特别是 的发展,使世界变得更加开放。

(2)在开放的世界中,要发展壮大。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只能导致落后。

(3)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 一切先进的东西。(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 和 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 的必然选择。

2、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坚持“ ”和 “ ”相结合。

3、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4、坚持对外开放的作用:使中国逐渐,与世界各国相互,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5、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1)我国必须始终把、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2)必须打开国门搞建设,把 和 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

6、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既要借鉴吸收一切 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二、合作探究

1、小调查:你所在的家乡有哪些对外开放的形式(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列举)。

我县全面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外来企业到江华投资。现有安徽海螺水泥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等大型企业投资办厂,待建国家大型工程涔天河扩建工程2011年10月底开工„„

2、小小辩论会:正方——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反方——坚持对外开放就没有必要坚持独立自主。你同意哪方观点,说说理由。

三、达标练习选一选 1、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这是因为:()

A、坚持了自力更生的方针 B、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了工业立国的方针 D、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因为:()(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3)闭关自守是使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4)我们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1)坚持全盘吸收、全面引进的方针(2)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3)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4)把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简答题

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举例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举几例)

课后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导学案(第二课时)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2年10月 日

班次: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人口和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重点;难点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学法指导:收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理解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把握 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1、我国人口现状与特点(1)我国是世界上 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3)其他特点: 人口多、人口 速度加快、人口分布,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2、影响: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 和 水平的提高。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

3、对策:实行 的基本国策。目的:控制人口数量。具体要求:晚婚、晚育、。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1、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1);(2)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繁重,;(3)不少地区农业,影响 和 ;

(4)、仍在加剧等。

2、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3、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 放在突出的位置。(2)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3)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保护环境同经济建设 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 的老路。(4)保护环境和,作为我国的一项,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二、合作探究

1、描述自己家乡周边的环境状况,并给相关部门写封信或邮件,提出自己的建议。

2、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15岁以上的人口文盲、半文盲比重仍然很高,老年人口总数接近1.6亿,占人口的12%。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某些明星和大款超生的现象,这一现象违背了我国的什么基本国策?

三、课堂达标 选择题

1、进入21世纪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并且还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这说明()

A、人口问题将不复存在 B、我国的熟练劳动者在增多 C、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 D、计划生育已经没有必要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不属于我国人口基本特点的是()

A、人口基数大 B、新增人口多 C、人口素质偏低 D、人口分布不平衡 辨析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可能兼顾,我国只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简答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其他特点是什么?

2、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3、想一想,为什么我国要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学习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导学案(第三课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2年10月 日

班次: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重点难点:我国的资源国情是重点;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学法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整理归纳知识,突破重点难点,培养各种能力。学习过程:

一、把握基础,自主学习我们共同的家园

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2、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1)优势:自然资源、,是资源大国。(2)劣势: 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是资源小国。(3)开发: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造成的 十分严重。

3、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2)我们不能做它的,无所作为,也不能以,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3)对大自然一味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原因:人

口、环

境、资

底是。、资源的短缺、、等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既满足 的需求,又不损害 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要求:人类与自然,认识到自己对 和 应负的责任。

必要性:(1)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地协调。(3)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推进 建设。

二、合作探究 中必须实施 战略。(2)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1、有人说:“人类是万物之灵,可以主宰一切”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2、小调查:你和家人使用过一次性筷子吗?使用一次性筷子有何危害?

三、达标练习选一选: 1、2009年3月28日全球有3000多个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北京、成都等地的建筑关灯一小时,这表明我国:()(多项选择)

A、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B、与世界各国一起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C、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制止气候变化 D、北京等地标志性建筑耗电量大,需要节约用电

2、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归根到底都是()

A、可持续发展问题 B、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C、发展问题 D、社会前进的产物

3、下列做法不符合建立“两型”社会要求的是()A、永州市治理潇水工业污水 B、国家推广循环教材的使用 C江华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等新能源 D、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用品

我来判断(1)年少时要努力学习,成年后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人人动手。()(3)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不需要特别节约。()(4)学校推进使用一些循环教材的做法不环保,没有必要。()

简答题

1、面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我国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有什么要求?

3、作为青少年学生,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方面,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课后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导学案(第四课时)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2年10月 日

班次: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和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教育的地位。

重点难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难点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技的重要作用(1)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 的巨大进步。

(2)当今世界,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

2、我国发展科技

现状:在 的掌握和,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2)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 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 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必要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 的进步;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 ;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 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1、教育的地位(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的竞争、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

2、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1)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

和提高 的轨道上来,(2)把 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教兴国

原因:(1)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对各国、和 的增强产生了巨大推动力量。(2)我国科技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3)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 的必然要求。

方法:(1)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 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能力。相结合。

二、合作探究

1、畅想未来:说说我们未来的生活或交通工具会有哪些变化呢?

2、有的同学认为受教育是个人的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与自己无关,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三、达标练习

判断:

1、从一定意义上说,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4、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简答

1、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什么重要性?

2、我国当前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请你说明理由。

3、请你为永州市“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在你身边发现了哪些与两型社会建设相符合或不相符合的事例(各举一例)

5、对联“小康大业依赖科技,和谐社会根植教育”说明我国要实施什么发展战略?上联最能反映什么观点? 课后反思:(2)全面深化

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导学案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共1课时1 课时数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

3、学习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

学习难点: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与目的:__ ___~____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相应地培养。

3、“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1)工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交通运输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工业基地的形成:

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_______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___ ___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4、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______年9月。

地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的宪法。

二、合作探究(请相信集体的智慧)

1、阅读教材18页左边毛泽东的话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说明什么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取得那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

2、“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三、达标检测(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2、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D、大庆油田建成3、今年我们已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49年~1953年 B、1952年~1956年 C、1953年~1957年 D、1950年~1954年 4、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

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成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5、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C、“一五”计划的完成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6、“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该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四、课堂小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回顾本节内容,和其他同学一起归纳本节各具特色的要点。

五、课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和困惑;教师进行二次备课)

第四篇:4课导学案

白马初中八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这封信精彩的语言。

2、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

3、了解反语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文中精彩语言。

2、仔细体味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

一、预习导学

1、快速默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理解成语含义。

给予()珐琅()制裁()赃物()箱箧()眼花缭乱:

荡然无存:

不可名状:

独一无二:

2、雨果(1802一1885),作家。的重要代表。生于军官家庭。代表作品有小说《》《》,《九三年》等。

3、课外查找资料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

二、学习研讨

4、整体感知:本文写了什么内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5、明确文章两大内容板块具体内容:①赞美圆明园 ②谴责侵略者

6、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说说雨果为什么称赞圆明园是“世界奇迹”。

7、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将自己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谴责说成“赞誉”。

8、怎样理解“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

三、拓展练习

9、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10、圆明园是我国清代的名园之一,是世界文化艺术的杰作。请再列举几个这样的古建筑,外国的也可以。

[一课一得]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导学案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

掌握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得自身更加繁盛,才会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巨大吸引力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的形成过 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设问:

1、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1、教师演示课件,指出:我国从汉朝开始便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商路四通八达,交往密切而友好。到了唐朝更是空前繁荣,还出现了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历史进步起了重大作用。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的自然特点: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2、教师设问: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继续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自主学习:

大化改新:

背景:六七世纪时—————————————————————————————----------时间-----------人物----------内容---------------------

意义————————————————————————————————————————————————————————————————————————。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

建立:622年,----------离开麦加,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年,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2、思考: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精讲点拨:

1、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

A.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改革。

B.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

经济得到发展。

C.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指导学生在书上标注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达标检测:

1、大和统一日本是在()

A1世纪B2世纪C5世纪D7世纪

2、大化改新是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A 明治B孝德C 裕仁D 德仁

3、下列事件是在阿拉伯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

A 出走麦地那B 确定伊斯兰教历

C 征服麦加D 穆罕默德病逝

4、完成第26页“练一练”: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D.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5、组织学生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6页各题

6、日本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B商鞅变法

C明治维新D1861年农奴制改革

7、阅读下列材料:

6-7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混乱。日本皇室和部分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以振兴国家。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何时进行的什么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这次改革为什么要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试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在改革的过程中,曾留学中国的日本士大夫发挥了重要作用。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日本留学生,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1.C 2.B3C4C5见图册6A

7(1)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2)见课本(3)原因: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处于繁盛阶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周边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日本大批留学生回国后,深感日本的落后和中国的繁盛,从而产生改革变法的要求,充当了大化改新的推动力量。史实: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日本多次派遣唐使.遣隋使来中国等。(4)提示: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回国后,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等。

拓展提升:

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课外作业:

必做题:课本上的动脑筋.练一练.选做题:回忆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内容,再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回来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完成活动与探究。

知识梳理: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古代日本

1、五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

3、七世纪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阿拉伯国家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3.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下载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第4课 安全卫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第4课 安全卫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

    恒威学校制作,不得翻印(含金量20%)五年级英语导学案总第 41期制作人:徐东东审核人:签批人:五年级英语导学案 【教学目标】 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en do you eat dinner? / I ea......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第二单元 第5课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

    泰山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4课

    《标点符号的输入》教案 教案基本属性: 信息技术/胡秀丽 教案名称:《标点符号的输入》教案 教案信息:泰山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一组:4课《标点符号的输入》 教材分析: 这一课作......

    第4课《更浩瀚的海洋》导学案(范文)

    宜春五中九年级(下)语文学案主备:王隆裕 审核:刘玲珍日期:11年3月 第4课《更浩瀚的海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感受、理解作者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崇高境界,建立健康向上的人......

    第4课 孙权劝学 导学案[精选多篇]

    4 孙权劝学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重点) 3、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难点) 4、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 二、学习过......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4课看图写童谣

    第4课 看图写童谣 教学目标 1、认识Microsoft word窗口,能输入童谣(文字)。 2、设置童谣的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对文字进行美化。 3、建立专用的“童谣”文件夹,并将作品保存在这......

    第4课 孙权劝学-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第四课 孙权劝学 一、基础知识 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 ) ⑥岂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导学案(使用)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导学案 主备人:玉门市油城学校 蔺渊 审核人:编号:___ 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 姓名: ________ 组内评价:_____ 教师评价:_____ 【课程标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