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守儿童快乐家园”
【关爱留守儿童】多措并举力保“留守儿童”留守不孤
近年来,外出打工的人员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市政府多措并举,目前,已建成首批两个“留守儿童快乐家园”,力保留守儿童“留守不孤”。
“留守儿童快乐家园”项目是市关工委、市妇联贯彻落实省、市关工委及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爱心工程。在新区新建的“留守儿童快乐家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是一个集儿童学习、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成长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构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监护体系和成长环境,先后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百千万行动”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并将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纳入“春蕾计划”、“春蕾圆梦工程”救助范围。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今年,市委、市政府拿出400万元用于留守儿童项目建设。目前,我市现有留守儿童3万余人,在2011年,市委、市政府将拿出专款,通过社区、农村、学校等创办不同模式的“留守儿童快乐家园”,为全市广大留守儿童及家庭提供多元帮助,真正把留守儿童快乐家园办成快乐之家,成长之家。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 建设快乐家园
关爱留守儿童
建设快乐家园
——XX镇组织工作创新创优项目总结
一、项目实施背景
XX镇地处XX西南部,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每年有2000多名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由此产生留守儿童达327名。他们中,近60%常年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近35%长期与父母一方生活,另有约5%被寄养在叔伯等亲戚家中。导致他们存在“家教缺位、亲情缺失、交流缺少、监护缺乏”等社会问题。为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的“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我镇党委及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建设快乐家园”活动。
二、主要做法
1、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对327名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和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电子信息档案”,动态跟踪了解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事前采取问卷调查,根据家长、老师和孩子的愿望及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家园的服务对象、主要功能、开放方式和具体操作程序。首先,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及家长的要求细化活动内容,分为写字绘画组、阅读组、舞蹈组、音乐组等。其次,根据孩子的特点设置了智慧书屋、亲近母语角,配置书籍近千册,由在校教师组成导读 组,定期开展阅读活动;七彩书法绘画角,可以学画画和练书法;心灵营养驿站,由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快乐网上行,配置专门电脑,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与远在外地的父母视频通话。同时,建立健全了志愿者服务制度、管理员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2、统筹资源,广泛发动,提高社会参与度。为解决儿童快乐家园所需人、财、物问题,镇党委及各基层党组织大力筹措资金,争取活动场地。由区、镇财政设立了专项经费,对快乐家园给予补贴,各村(居)腾出部分办公用房,支持家园建设。其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注。通过大力宣传,吸引社会各界关注,省政府副省长,省教育厅、关工委、妇联,以及市区相关部门领导多次来我镇视察指导家园工作。同时,联合派出所民警、司法所人员、爱心妈妈等走进家园,进行法制、安全、行为养成等教育,联手打造“互动、互促、互帮、互建”的“四互”机制。第三,组建四支志愿者服务队,一是成立“五老”志愿者服务队,义务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二是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由驻区高校大学生、大学生村官、机关年轻干部等群体组成,开展暑期培训、夏令营、困难帮扶等活动;三是成立代理妈妈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四是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给留守儿童父母讲解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帮助他们疏导心理等问题。
3、立足实际,创新举措,丰富活动载体。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丰富留守儿童业余生活。在2011年儿童快乐 家园新春联欢会上,省、市、区、镇有关领导亲临指导,并给留守儿童发放物品,留守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编排了多个节目进行表演。同时,利用春节期间召开留守儿童父母座谈会,介绍家园运行情况,就留守儿童下一步的兴趣培养、德育教育、安全教育、监管工作与家长交换了意见。在“三八”妇女节期间,开展了留守儿童与100多名爱心妈妈结对联谊活动,给孩子们购买了书本、铅笔等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清明节,镇组织办、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到XX革命烈士纪念碑祭扫革命烈士,对留守儿童进行革命传统知识教育。“六一”儿童节期间,镇妇联、团委、关工委、教管会等部门及部分志愿者带着节日礼物来到家园慰问留守儿童,与孩子们交谈、游戏,有的爱心妈妈带着结对的孩子到XXX、……等地游玩,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欢快的节日。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了社会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1、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镇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结合本地实际,动员各方力量,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抓手。一方面从人、财、物上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广大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给予了更多的关爱,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爱幼护幼的温 馨局面,进一步深化了创先争优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
2、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开展,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明显好转,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增强。儿童快乐家园逐渐成为孩子们热爱的活动场所,孩子们在这里交朋识友,找到了久违的快乐,性格日益阳光开朗。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留守儿童的家庭负担。
3、促使留守儿童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建立儿童快乐家园,由政府和社会主动关心留守儿童,提高了留守儿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保护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更新了家庭教育观念,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增强了监护能力。如今许多外出务工家长更加注意加强与孩子沟通,与学校联系,时常打电话给孩子和班主任,了解、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使孩子们体会到亲情的温暖。
4、打造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基地。“儿童快乐家园”已成为留守儿童在校园之外的学习园地、快乐之家,作为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爱心集结地的意义日益凸显。省市区领导多次来我镇考察指导工作。其中XX村被授予全国家庭教育示范社区荣誉称号,XXX年XX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对此还进行了专门报道。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 共建快乐家园
关爱留守儿童 共建快乐家园
留守妇女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关爱农村妇女儿童有关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今天我们在这里启动全县“关爱留守妇女儿童,构建和谐幸福家庭”主题活动,作为县妇儿工委成员单位之一,我们教育局将在全县教育系统积极组织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努力形成关心帮助“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下面,我就我们教育系统如何开展此项活动谈几点意见。
一、强化组织,健全制度,深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1.建立关爱工程组织,推行专题研究制度。
我们将在全县教育系统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领导小组。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全县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儿童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推行成长记录制度。
我们要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全县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同时在各中小学推行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制度,成长记录
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2.积极实施结对帮扶活动。
各镇、校要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在心理上给予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还将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
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全县各校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举办“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学生献爱心”募捐等活动。拟定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两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节假日期间,要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专门配备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
四、搭建平台,形成体系,立体构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网络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协调配合。为了优化“留守儿童”教育环境,我们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让学校、家庭、社会三
第四篇: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
“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管理制度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二、成立“留守儿童爱心之家”。由学校行政、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组成的留
守儿童爱心家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担当起了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三、实施“留守儿童教育代理制”。由学科教师负责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
工作;班主任老师则负责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四、制订“留守儿童监护人辅导制”。由留守儿童辅导员定期对监护人进
行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知识的辅导。
五、实行“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制”。留守儿童分别与学校在职教师、退休
教师、社会各单位职工等结成帮扶对子。
六、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基金”。更好地解决一些贫困留守儿童在学生和
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七、开通“留守儿童免费接听电话”和“视频交流平台”。让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谈话变得经常化、单独化。
八、创建“留守儿童爱心书屋”。让他们可以从书中学到更多东西,懂得更
多道理。
第五篇:留守儿童亲情家园工作制度
留守儿童亲情家园工作制度
一、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留守儿童,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岗位职责。
二、要遵守学校常规,按时到校,按时上课,按时下课,按时开会,坚持住校。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离校,不无故旷工。
三、要积极服从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分份内份外,尽职尽责,同心协力,搞好学校工作。
四、要顾全大局,注意团结,齐心协力,勇挑重担,发挥中心小学教师的示范作用,正确树立个人和集体的光辉形象。
五、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以律已,以身作则,品德言行堪称儿童表率.关心爱护留守儿童,注重差生留守儿童转化,不体罚或变相体罚留守儿童,若造成不良后果个人负全部责任。
六、对学校各项工作有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对学校工作要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共同搞好学校工作。